《春宴》章节试读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30213414
作者:安妮宝贝
页数:368页

《春宴》的笔记-第19页

深夜回到旅馆,在锈迹斑斑的小浴室里洗热水燥。卫生间热水充沛且滚烫,长时间用喷头冲洗头发、背脊、肩头、腹部、腿和脚。孤单的身体缺乏碰触和爱抚,如同长出森森浮萍的池塘,内里沉寂停滞。我想大概可称之是一种腐朽。<图片1>

《春宴》的笔记-第一章 - 第一章

古都,最终将以死亡的形式存在。断绝改造的通道,停滞不动,以不进则退的方式存在。现在行进中的挣扎、困惑和停滞。未来则呈现无所归宿的白浪茫茫。人若被世间遗忘,一定同时也在选择遗忘世间。

《春宴》的笔记-第192页

我们向往和爱悦天上飞翔以及闪耀的东西,但我们只能站在地上。

《春宴》的笔记-第351页

我对外界始终持有一种抗拒,是觉得很多人不说实话。他们说假话、空话、大话,复制跟风流行语,以饥讽戏谑掩盖内心虚弱,或者言不由衷,或者肆意说出粗鲁侮辱的话,以为这是强有力。他们唯独说不出真实诚实持有自我反省和警醒的话。在荒谬时代,我们被话语游戏、捉弄、摆布、欺哄,人渐渐失去自主行动的意志和自由。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热衷贴标签和搞斗争的时代。它不是一个适合安静而理性地写和读的时代。也不是一个适合以自我个性独立存在的时代。

《春宴》的笔记-第71页

生命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织一匹布。

《春宴》的笔记-第247页

生活如同巨大的幻术。明知如此,步步还需艰难持重,全神贯注。我们渴望做一场离经叛道的嬉戏,如履薄冰,如蹈高空,并且最终不知所踪。爱是和真相共存的幻术。随时老去,随时死去。即便如此,为探寻和得到爱,为获得生命的真实性所付出的代价,依旧是这个幻术中最令人迷醉和感动的核心。
即便,在爱呈现出真相的同时,它们注定在这此刻融为一体共同消失。

《春宴》的笔记-第126页

即使明知姻缘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我也要向它伸出双手,使它成型,让它破碎。

《春宴》的笔记-第二章 - 第二章

人最终都是在习惯中屈服。生命本身有局限所在,除非有一种行动带我们脱离狭窄视野,追赶无限。如果没有超越,存在将是一件寂寞并且快速的事情。每个人只能独自面对生命的黑暗深渊断崖绝壁,风声呼啸,自身不能保全。又有谁可以相互依仗,长久凭靠。

《春宴》的笔记-第279页

如果他具备耐心和理解,可以和你即使在一个狭小房间里共处,也如同行走在通向整个世界的旅途之中。

《春宴》的笔记-第122页 - 信得。清远山

不对死持有对抗的态度,生,才能具备洒脱而热烈的态度。
……
女子说,人与人在一起,有两厢厮守的现在就已足够。时间有限,获取当下哪怕只有一刻欢愉,都是财富。此刻拥有伴侣,并肩面对良辰美景,人生即使是一段迢遥长途,通往无底深渊,也暂且放下。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所有创痛和离别把它推远,推远,推到下一刻边缘。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长苦夜短,何不秉烛游。说得也不过就是这些。

《春宴》的笔记-第一章 歧照书信和写作 - 第一章 歧照书信和写作


 1. 
  据说歧照人的固执,在于不管这座城市被战争或洪流毁灭过多少次,他们都会凭借记忆在每一处确定过的位置上,重新建筑,把它复原。这意味清风楼旅馆虽然旧貌荡然无存,不再回复当日风情,但位置却可能没有丝毫偏差。我选择住到这里,也不过因着一种天真的憧憬。以为自己对这座城市的想象,将以一种准确无误的空间感重新构建。
  
  往昔荣华和风情烟消云散,一去难回。
 2. 
  夜色点燃簇簇燃烧火苗,以炽热骚动,突破白日庸碌乏味。
  当她感觉自己逐渐老去,如果试图分辨与以往最为本质的区别,无非是看待事物眼光的发生变化。仿佛突然之间眼睛被擦亮。有人这样比喻年龄跨越过30岁的心得。以此看见幻象以及妄想的无处不在,看见事物在一种慢慢毁坏过程之中。毁坏到一定程度,虚空破碎,单纯完整的初始再次呈现。这是一次漫长的周而复始的循回,其长度和密度超越人所能计算。这是属于时间的奥秘。
  3
  
  写作性质,使它的从事者注定被搁置在结构化社会机制之外。他们独自工作。这是一种孤独的处境。关于孤独,有个日本禅师比喻,它是习惯每天早上洗冷水澡的人,打开水龙头接受第一次冲击时仍会浑身颤抖的激灵。是这样的存在。与它迎头碰撞心有戒备,不会消亡,不会麻木,也无法回避。
  在被长久的孤独冲击和与之默默依存的过程之中,我看到面容呈现变化。眼神,唇角,表情,举止,线条和轮廓,一种持续的缓慢的最终鲜明确凿的凸现:抑郁寡欢。格格不入。对峙。退却。
  也许,我觉得自己老了,喜欢旧的逝去中的事物,喜欢复古的端庄和单纯,不接受新兴改造、科技、俗世愉悦、衍变中的价值观、时髦、流行口语……所有被热衷被围观被跟随的一切。也不信服于权威、偶像、团体、组织。周遭种种,令人有错觉,貌似精力充沛更新换代,内里却是被形式重重包装的贫乏和空洞。
  略带封闭的生活有其必要,从而过滤掉多余的资讯、概念、观点、见解,及一切以种种面目出现的俗世方式和规则。物质再昌盛,科技再发达,不能让人感觉到作为自我存在的真实质地。人类虽试图做出种种狂妄和幼稚的逃避,但地球上任一区域的人,不管他在摩登都市还是在天涯海角,在生命存活前提下,必须关注的问题,只能是如何发现并面对自我结构的真实性。
  大而无当虚假繁荣虚空破碎的一切,只是表相和形式,不是根本和方向。也许可以用来填塞时间的缝隙,却对心灵没有引领。个体因为缺少安全感,趋向由集体和潮流中隐匿和消亡自我,究其实质是一种意志和独立性的虚弱。
 人其实最终只能被自我打败。
  4
  
  在所置身的时代,我像一个来到异国他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找到故乡,却渴望真实的美的存在。哪怕它是破损的,受伤的。
  他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
  5
  写作本身,和一座老城的湮没,具备相同的属性:拥有被时间反复埋葬真相不明的过去。现在行进中的挣扎、困惑和停滞。未来则呈现无所归宿的白浪茫茫。
  曾经,我觉得威尼斯是一座颓废而美的城,对它心生向往。城市每一年都在倾斜、堕落、向海洋移动,最终会被海水覆盖。后来,我觉得,真正的颓废和美,不是被消灭之前苟延残喘的存在,而是被清除之后,无数次重建和改造之后,面目全非却轮廓完整的一具残骸。
  这是一种被损伤的美。
  无可置疑。那是歧照。
  6
 
  人若开始惜命,就是堕落.
  也许我的人生,也需要必要的挖掘、清理、弃置。我知道自己失败之处。
  7
  
  人若被世间遗忘,一定同时也在选择遗忘世间。成为一个无话可说的人,并使之显得合理。渐渐觉得语言无用,惟有行动值得关照。只管专注单纯去做,不问其他。
  
  9
  当你随着阅历和知识积累,了解人性结构,就会逐渐明白,所有故事大同小异,不过时地和因缘的细节略有出入。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人无需强烈的好奇心。
  
 

《春宴》的笔记-第293页

微小个体对时代无足轻重,时代对个体来说,却具备摧毁、影响、重建的力量,这是时代的强势所在。它代表的是方向,影响个体生命具体的取向、观念、质量和模式。密不可分。
平凡琐碎的形而下场景,通常能够反映形而上意识的状态:地铁里以电子游戏、武侠盗版书、手机新闻打发时间的人。设计丑陋材质廉价的普遍性日常用品。传播品里暴力、色情、金钱至上的价值倾向。建筑物虚张声势,华而不实。公众设施对细节和便利的忽略。日常生活对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疏远和放弃。西方奢侈品带来膨胀空洞的虚荣心,在潮流中的自我失落感。热衷娱乐,审美低劣,跟风盲从,以恶和荒诞引起瞩目。人际疏离,冷漠,自私,不信任。事物对数量化的追求而产生品质又换,失去自然的滋味和芳香。城市惹到效应,季节缺乏细腻和清明的层次感......
我们失去的,如何数算。
新时代不是无所事事,不知置身何处。也不是闲息,空白,落寞,停顿。它的属性其实是剧盛,势利,冲动,炙热。快马加鞭,横冲直撞。它不是无聊。它是贫乏。这种贫乏,不是缺失物质和科技种种,而是与富足和强势的对照关系相联映衬。贫乏,是一种信仰缺失,在内心缺少公正有力的支撑,得以支撑人公正有力地生活,而不是麻木强韧地生存。政治、宗教、文化、理想,原本可以提供不同形式的信仰给人们,但它们在拆解过程中,被操纵形式解构本义,真正的力量因此被低估、质疑、扭曲和忽略。
人的精神原本需要单纯而专注地维护和发展,绝非在诱惑和虚弱之中被瓦解和摇摆。
所以,贫乏时代已来临。

《春宴》的笔记-第191页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春宴》的笔记-第333页 - 第十一章 庆长,这里如此之美

“庆长,与大部分的女人,我只是在游戏,与一两个女人,我是在生活,最终生活无所谓好,无所谓坏,生活就是这样度日下去,维持秩序,不做伤害。但我与你,是在相爱。”
一个男人一生中可以遇见很多女人,她们分别是他的过客,情人,以及终生伴侣。但谁也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才是男人最深爱的,或许终其一生,也不过如此,乏味的生活,平淡如水。人人夸赞这对夫妻相敬如宾,可是两人心里肯定都清醒的知道,无非是因为没有爱,所以才可以做到这么平和,温柔。而深爱的人,或许早已成为生命中的过客。庆长,轻轻唤这个名字,满是情意,可惜你不懂,或者我也不懂。

《春宴》的笔记-第315页

你是城堡,我要把它称为荒漠,
夜里只有这声音,看不见你的面目,
当你倒在贫瘠的大地,
我要把承受过你的闪光叫作虚无。

《春宴》的笔记-第160页

假设科技和政治最终可以使玩笑成真,那也是人类不应得到的自由。世界将会为此更加混乱和肮脏。能选择自由的死,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选择无所顾忌的活。失去震慑和禁忌的活,只会加速一种意愿的降临:天上降下熊熊烈火或者暴雨洪水。重新洗刷这一切。

《春宴》的笔记-自序 - 自序

时间有限,追索生命的诚意和真实,比什么都重要。人在对苦痛和阴影有所承当有所体悟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其所映衬的那一道纯洁自若的光。

《春宴》的笔记-第51页

美与郑重被定义为矫情造作,恶劣丑陋却能引起群情亢奋。这是一个颠倒的时代。人们迫不及待消除清洁的缓慢的朴素的真实的存在,却在虚拟、幻象、谎言、盲从、攻击之中志得意满。

《春宴》的笔记-庆长 白鸟 - 庆长 白鸟

  

  当她感觉自己逐渐老去,如果试图分辨与以往最为本质的区别,无非是看待事物的眼光发生变化。仿佛突然之间眼睛被擦亮。有人这样比喻年龄跨越过30岁的心得。以此看见幻象以及妄想的无处不在,看见事物在一种慢慢毁坏过程之中。毁坏到一定程度,虚空破碎,单纯完整的初始再次呈现。这是一次漫长的周而复始的循回,其长度和密度超越人所能计算。这是属于时间的奥秘。
  眼睛被擦亮,人认清自我局限。一种无力感枝节盘错扎下根基。此刻你是摩天大楼之间搭上钢索的穿行者,手里平衡杆是单纯意志。世界的组成原是孩童积木造型,岌岌可危,分崩离析。身下黑暗高耸,耳边风声呼啸。云端抑或传来一声鸟啼,全是神秘不可测数机关,你以为可以掌控局面,肢体和神经足够强壮。握紧惟一工具,遵循内心指示,做出判断,迈出脚步。钢索在足下振颤不已。如同命运沉默的警示。
 
  真,善,美,需要被克制,以及带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压抑和伤痛。自由的,放肆的,愉悦的,流泻的,到最后才会显示出某种失控的力量的变形。
  因为趋利避害的本性,我们最终与一些美好的初衷背道而驰。或者,这美好的初衷,本该是远处连绵深邃的蓝紫色山岭之上,可望不可及的一抹虹彩,而不是被放置在白瓷碗盏中举手可食的一道午后甜点。在人做过的事情中,最终可产生意义的,是向远处山岭跋涉步行心怀热忱迈出的每一个步伐,而不是暴饮暴食后从食道里传出的几声沉闷饱嗝。
  
  人最终都是在习惯中屈服。我们的意志并非想象中那般强韧,它也不能够选择理所当然的正确。正确的,只能是那些最终要强迫你接受的存在。不管它是空气,城市,婚姻,个性,还是其他。这是他的结论。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派对上全是她不认识的陌生人,很多西人,各自凑对说着各式外语,香槟,自助小食,鲜花,烛台,衣香鬓影,欢声笑语……Fiona平素接触和浸淫的,就是这样的氛围吧。如此这般聪明漂亮的女子,名牌大学毕业,努力改造自己,试图得到认可,最终目的也不过是要嫁一个高于自身阶层的男子,得到另一个阶层的生活。
  
  在媒体圈子里工作长久,看惯各种虚头把戏,虚浮膨胀。玩乐它是一回事,被它愚弄又是另一回事。如果不参与集体狂欢,就会被孤立。美与郑重被定义为矫情造作,恶劣丑陋却能引起群情亢奋。这是一个颠倒的时代。人们迫不及待消除清洁的缓慢的朴素的真实的存在,却在虚拟、幻象、谎言、盲从、攻击之中志得意满。
  
  
  事后多年,想起与许清池的相见。她想这个相见最终的作用,是帮助对方在这个由规则、秩序和客观性结构组合的现实中,找到一个接近真相的位置。但并非接近彼此的真相,而是接近各自的真相。来到一个正确位置,以此看到退却中日趋微弱的光泽,出人意料熊熊燃烧起来。这样拼尽全力,这样俯身投入,等待花火熄灭之后,昭示出各自本质的凛冽和空洞。他们各自的出现,挟带特定意义。这是在很远很远之后的道路上,接近终点,回头看望,才能明白的起点。
  究其本质,情爱是一条通往各自生命深渊边际的路径。最终目的是趋近真相。
  如果有人说,我爱你。会爱你至死。心意单纯的女子,会从中得到满足,并祈祷它成真。撞到周庆长,她的想法是层层推进的:一,对方以此作为意淫工具,他在让自己High。这是和被表达者没有关系的事情。二,她愿意静心等待,让说出这句话的表达者,在时间推进中,最终看到手里搬了块石头,但不愿意砸向自己的脚。三,或许他一年之后早已忘记何时何地说过这句话。四,其实他对数量庞大的女人说过相同的话。在她的观念里,说得过分美好以及圆满的言语,都不会是真实。
  
  也许她一直寻找可以并肩站在一起的人。渴望能够爱上一个人。一种超越理性和现实的情感。或者说,是突破生命界限和范围的付出和得到。想起他的名字,心脏为此温柔而疼痛的振颤,激情迸发的拥抱,身心融合的炙热和亲密,在世界尽头携手相伴不离不弃的永恒……有时,她觉得自己依旧情怀天真,充满一触即发的能量和燃料,是一个追寻完美的理想主义者。也许她是一个真正归属于浪漫的人。这样的人,实质上对情感本身持有难以言说的一种强烈的消极和质疑。同时这又是他们最为刚强的期许。
  除却以冰冷理性所隐藏的天真,在她内心深处,存在一块失陷的区域,也许与价值观或标准没有瓜葛,只与历史血肉关联。无法分辨,无声无息,不动声色,无法解决。成为身体深处一块隐匿而坚定的黑色组织,容许它稳定存在,如同容许旷日持久与生俱来的一块伤疤。从16岁开始,她寻找一个替代父亲角色的男子,需索一种可无限度信任和依赖的关系,一种百般试探和考验的关系,一种压力重重充满冲突暴戾的关系,一种具备强烈存在感的关系。她的性格偏执激烈,着实危险。事实上,她从未获得过满足,倒是把自己和别人伤害得体无完肤。
  她自知情感部分的生长缓慢而变异,也许在少女时期就已停滞。只不过在体内植种一株死去的叶芽,纤细青葱的嫩芽,不会衰老只会死去。她很清楚这一点。在得不到感情的时候,她保持睡眠状态。
  生活本身千疮百孔,人,又岂能幻想借助他人微薄之力得到成全。感情的解脱与他人无关,只与个体的超越性有关。高级的感情,最终形成精神和意识。低级的感情,只能沦落为脾气和情绪。其实她从未如幻想过的那般去爱和被爱。她也不相信有这样的人存在。
  所谓爱情,在3个月之后注定消逝的荷尔蒙游戏。它已不能够成为她的信仰。
  
  相对于工作上的积极进取,在感情上,她成为一个随时保持克制及后退态度的人。不把目光投注虚妄未来,关注当下。如果命运的河流带来什么,那么就捞起什么。一路播种一路收获,不过如此而已。现实中的庆长,面对自己缺漏的人生,卑微的处境,所能做的,只是实践一切行动,推进,继续。并做好准备迎接时时呼啸而至的重创。
  她觉得自己也许不爱任何男子。
  觉得男人和女人是完全不同的系统,理解、思维以及情感方式都有隔膜。对她来说,找到一个伴侣,无非是找到生活的共同合作者。她恋爱过,结婚过,但并不觉得感受过情感真正的冲击。她尚未有机会得知,爱是什么。
既然她觉得婚姻可有可无,当然也可以选择春节后与他结婚。虽然他不是她心中等待的那个人。至少,她想,晚上睡觉,身边有一具温度恒定的肉体散发呼吸。茫茫人世,身心如此孤独,且这孤独旷日持久,渐渐成为一片望不到尽头的平原。定山是对她的内心世界一无所知也不感兴趣的男子。不限制她自由,无需她常伴左右。他也不懂得她的美,她的饥饿。与之相伴,她觉得安全。
  她可以在他身边,自甘堕落心灰意冷地活着。
  

《春宴》的笔记-第208页

如果你知道一切不存在任何坚固的稳定的不变的可能,你就不会畏惧。她伸手抹掉他眼角眼泪,说,我们有什么依傍呢。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没有什么能够一成不变。

《春宴》的笔记-第140页

掸去花瓣,拂去雪粉,长袖一身轻。已是陈年往事,我等的人是否仍在久久守候。雄鸳鸯振起羽翼,令人忧思涟涟,寒衾中鸣叫安在。命运本该如斯。夜半心远钟疏,闻者孤身独寝。哀鸣寒彻枕畔,愈发令人气绝。泪涟涟,意潸潸,无常生命足可堪,相恋之人罪业深。且将无度悲哀,一腔忧焚齐抛光。舍去浮世,明月清风,山桂作伴。

《春宴》的笔记-第70页

她们在深山采蔓藤,捆扎起来放在大锅里煮汤,用海水冷却,再放进窖坑里发酵。一天半后,拿到海里,把腐烂表皮洗掉。全都是在夏天做的事情。
她在这样的时段觉得快活。穿着碎花裙子在大海边奔跑,采集花花草草,捕捉螃蟹贝类,等待贞谅收工。有时贞谅一直忙碌到黄昏,在退却潮水的泥滩上来回奔走,满头大汗。穿着粗布裤,T恤,头发盘着发髻包着头巾。在中途憩息时,对着大海点起一支烟,神色安闲。海边的晚霞绚烂至极。
记忆中的女子贞谅,生命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织一匹布。

《春宴》的笔记-第291页

一个人们不再为此付出行动、热情和愿望的节日,还是节日吗。当然不是,它只是空余的称谓。如同一个被啃蚀掉血肉空空荡荡的巨大骨架,里面不再有热情和生命力。如果没有个体的参与和存在感,任何仪式都将沦落成空虚和不真。

《春宴》的笔记-第123页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长苦夜短,何不秉烛游。

《春宴》的笔记-第185页

叔叔做生意,长时间不在家里。婶婶和其他孩子苛责她,度日艰辛。饭桌上有好吃的菜唯独她的筷子不能伸。做许多家务,又时时遭受斥责讥讽。她见惯婶婶恶形恶状,克节克理。越是亲近的人越彼此缺乏怜悯。即使那时婶婶过得不容易,婚姻大抵也不幸福。年少的她实在无力理解。有时婶婶刻薄言语激起她的恶,两个人对抗激烈动起手来。她离家出走,并在那时开始逃课。深夜回来没有饭吃,邻家伯母把她领进小厨房。用开水泡冷饭,煮热稀饭,拌上酱油和猪油给她吃。这是童年印象中她唯一认为是美味的食物。
  邻居说,这个独养囡犟头倔脑,没有父母真是可怜。这些直直骨骨的议论,带来的不过是日益积累的心的紧缩和刚硬。对人的戒备,莫名的敌视,对情感的失望、质疑和抗拒,当然不是一日之内形成。事实上那是漫长的磨损和成形的过程。

《春宴》的笔记-信得 月山梅枝 - 信得 月山梅枝

她说,有时从睡梦中醒来,恍然之间,以为依旧住在Naya家庭旅馆。一栋100年历史殖民地建筑,两层白色木结构房子,灰蓝的百叶木窗和木门。走下楼梯,大客厅有接待台,水磨石地板,水品吊灯,旧照片,玻璃柜里陈列古董和手工艺品。后庭花园有一种火树,每年春天开出红花,铺满泥地上如同火焰余烬。
  她们长租的房间在二楼左侧,天顶很高。百叶装饰褐色低矮袖木家具,旧损硬木地板用清水擦拭干净,赤脚走路。一只灰白色吊扇,转动时发出咯吱咯吱声响,夏日午后愈显悠长。旅馆位置临街,靠近道路、河流和寺庙,能听到各种声响波动起伏:摩托车自行车驶过,不同的语言,狗吠,咳喝,鸟鸣,树叶在风中摩擦,雨水声源丝丝渗漏,以一种递进有序的节奏交替发生。
  木百叶窗调节房间光线,使屋内空气清凉。间隙透出日光,在墙壁上浮动闪烁光影。某种幻象,使幽暗房间在昏睡中似会轻轻移动,发生旋转。置身于一间客房,如同睡在世界中心,睡在漂浮于波动海面上的客舱,睡在一个喧杂热闹的露天集市。这让幼小敏感的她着迷。
  古老都城琅勃拉邦。一座幽静淳朴的小城,高山与河流围绕之中的村庄。记忆中的热,夏季炙烤的阳光。到了雨季,阴湿水气缠绵不清。热带气候的感受使时间边界混沌。她自5岁起,与贞谅在此地停留。作为一个据点,不时出发游历不丹、尼泊尔,及泰国、越南等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后又回到原地休憩。
  香通寺是一座狭小寺院,童年时却是她的华丽乐园。挑入云端的檐角,彩虹般遥远的弧度。墙面壁画,题材多是宗教故事。阳光下色彩斑斓闪烁出光芒的碎琉璃,组合成连绵乐章:农夫,老虎,豹,猴子,皇帝,伺女,稻田,玉米,农舍,芭蕉树,河流,菩萨……这些镶嵌壁画,成为幼小的她梦中经常进入的胜境所在。
  一尊被放置在通道边的石雕佛像,盘伽跌座,双手合掌,微低下领,脸上浮出妙意不可言传的微笑。僧人为它置起遮挡风雨的木制棚架。佛前供满香枝、鲜花和清水。它并非在佛堂里高高在上的偶像,散发与世俗打成一片不分你我的气场,又自有超离意味。贞谅不是教徒,却示意她跪拜礼佛是一种内心顺服,是放下自我持有尊重的态度。
  印象深刻的闷件事。
  每天清晨听到寺庙钟声从窗外传来,天色晴亮,钟声沁人心扉。僧人们托钵化缘,穿储黄色曳地僧袍,祖露出一边肩头,列成一排。施善的人已等在路上,往钵里放糯米饭和食物。贞谅让她参与这行列,感受平等虔诚的施与受,以布施及感恩的仪式开始一日。
  夜晚,由贞谅带领,去皇宫附近居所学习当地传统古典舞蹈。绵密有序的丝竹,夹杂抑扬顿挫的节奏。一种与世无争柔驯灵动的心绪。穿上筒裙,盘起洁净发髻,插上臀子和鲜花,训练于优雅有节制地使用手掌手指和肢体。贞谅喜欢看表演。事实上她着迷于抵达的每一个地方的当地舞蹈和音乐,着迷于当地日常生活。
  每次去跳舞,经过琅勃拉邦的夜市。活生生流动的盛宴。小帐篷排满整整一条街,人们远离近处皇宫所象征的权力和争斗,只求一席之地的安稳。灯火在夜色中微微闪烁,人群施施然或行或停。当地妇女抱着婴孩摆摊,孩子吃奶,在母亲怀里入睡。布篷下摆出来的物品并无悬殊,不过大同小异。夜市明亮安静,持续到深夜。
  老城区适合儿童玩耍游荡。滚滚烈日,街道上出没来自世界各地的成人和儿童,寻找相安无事的乐子。骑自行车,步行,奔跑,在溪流里游泳,捕鱼,唱歌,嬉戏……旅途中的童年,绝无匾乏。旅馆每天各种人出没。一起居住长久的,有一对巴黎小姐妹,一个6岁,一个3岁,以及来自芬兰的7岁金发男孩。父母携带他们,在当地逗留半年有余。
  她晚上常与他们一起游戏,在狭长的灯光昏暗的街巷里奔跑嬉戏,大声尖叫,互相拥抱推操,满头大汗。缅桅子的香气在夜色中愈显浓烈。
  人们在当地小餐馆里吃饭,常吃的是河鱼,米粉,手抓糯米饭,春卷,新鲜蔬菜,搭配各种薄荷罗勒等香料。循公河边的山峦田地,夜色中如同黑黝黝怪兽形状。餐厅热闹播放电视,猫和狗进进出出。她在巷子里玩闹,贞谅喝几杯老挝啤酒,穿少数民族乎织的土布筒裙。她在附近村庄工作,去高山少数民族区域收集纺织刺绣的素材。
  3岁小女孩艾米莉,跑累了,爬到她母亲身上去,拉下吊带裙子一边,让她裸露出一只Rx房,趴在那里吸吮。艾米莉母亲是生物学者,在当地做研究。欧洲女子身体瘦削,脸部很美,不穿胸衣,在夜色中坦然裸露胸部,与身边的人如常聊天说话。这场景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她与贞谅,从未有过如此亲密的时刻。她有过被哺乳的经历吗。她的身体有没有吸收过真正的乳汁。这是无从追究的事情。
  她在13岁时,最终辨认清楚自己的结构:一个和成年女子共同生活的女童。一个父亲角色缺席的女儿。一个孤儿。她的血缘关系,她的故乡,在一次地震中,被摧毁清除。
  高山上风景绝美与世隔绝的村落,一夜之间,山崩地裂。此后连续震荡两次,所有断壁残垣连同埋藏的尸体,覆没于土地之下。地形发生变化,整个地理区域失踪。修改后的新地图,抹消不堪回首的历史。它的名字,春梅,从此不见。地标自行消失于地球表面。
  村庄唯一以奇迹般方式存活下来的生命,一个5岁女童,申请领养的人实在太多。孤儿院进行调查和面试。沈贞谅加入收养队伍。她被选中。她的经济稳定,从事艺术性职业,在行业内有声名。
  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光亮和黑暗包裹。他们属于自我的果实,不是成人乎中的泥土,也不是人世的祈祷。贞谅深知其中意味。出现在她面前,没有轻率的拥抱,鲁莽的热情,急进的温情。只是蹲下来,与她脸对脸,专注认真看她的眼睛。那年贞谅27岁,五官不艳美,眼神却令人难忘。
  那眼眸,此刻明明蕴藏微笑时澄澈的温柔,瞬间便沉落为不可测量的寂寥。这使她的神情呈现复杂,如同一面湖水上的波光粼粼。在日光和云影中,变幻无法数算的层次和节奏。她穿一条深蓝夏布缝制的旗袍,并不讲究。一路驱车前来风尘仆仆,女童低头,看到她绣花鞋子鞋面上刺绣金鱼和花枝,红缎脱了丝。
  贞谅轻声询问,你喜欢花吗。她点头。女子把背在身后的乎伸出来,递给她一束在路边采摘的野石竹。粉白色花朵,锯齿边缘花瓣,像一簇栖息的蝴蝶,绿色细长叶片沾有露水。问她,这花儿美吗。她点头。此时,女子才伸手,轻轻拉住她的手,说,你叫我贞谅。这是我的名字。沈贞谅。我给你起的名字叫信得。这是你的名字。你是沈信得。
  贞谅开车带她离开。车子走走停停,经过不同省份,经过大大小小的城市、县城、村庄。一路她捧着那簇石竹花,在车后座度过漫长三天两夜。看到太阳升起,然后降落。月亮升起,然后隐没。女子路上并不多话。有时放音乐,有时抽烟,有时在前面一边驾驶一边伸出一只乎来,示意与她相握。贞谅的乎,骨骼清瘦,掌心粗糙而热,皮肤没有保养,可看出做过大量手工活。手背上清晰蜿蜒青蓝色筋脉,在薄薄皮肤下面凸起。她抚摸这些沧桑的脉络,感受其中渗透出来的生命力为之安宁,握着石竹花重又陷入睡眠。
  先到北京。贞谅带她见朋友,来到一所占据整面楼层的高级公寓。她从未见到过这般美仑美央的房间:古董硬木家具,孔雀尾羽织绣的台布,景泰蓝烧制的蜡烛台,丝绒手绣沙发,嵌玉擅木屏风……所有器物在幼年的她看来都在熠熠闪光。许熙年是50岁男子,衣着讲究,双鬓已白,神情和语调沉着,看得出体面优越。他长期在瑞士工作,身份不明。那一天他特意赶回来,等在公寓里,只为与她们见上一面。
  贞谅说,她是我的小朋友。她会和我一起。
  他说,你有无计划送她去学校。
  她现在不需要去学校。我们去老挝居住一段时间。
  很好。
  你帮我把北京的公寓卖了。我不需要这个。我也不会回来。可以。我知道你最终需要的远超过这些。
  他对她自有放任和宠爱的心意,之间气氛却没有亲密贴近。两人无话可说,冷淡客气。但都不以为意。
  晚上他带她们去高级法餐厅吃饭,许熙年一身高贵衣饰,贞谅穿旧棉布衫,落拓朴素,长发松松挽成发髻播一根白玉臀。两人在衣着和气质上并不般配。男子一直有电话,接听处理事务。贞谅照顾她吃饭,并不教她如何使用餐巾和刀叉,由她任意。也许不觉得有什么规则需要被遵循和学习,贞谅不注重这些。此后她也一贯实行这原则。
  当天晚上,许熙年飞去苏黎卜。贞谅携带她踏上旅途。
  不知为何。5岁没有遇见贞谅之前,所有事情,我的脑海全无印象残留。她说。
  没有黑暗、碎裂、崩塌、陷落、恐惧、埋葬的记忆。没有父母和故乡的概念和形状,不明了他们的质地和意义。也没有伤痛存在。她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关于自身生命的凭据,遗失属于身份的经纬坐标,同时失去对时间的某段印记。这使她感觉到隔绝和完整。这使她的人生轻省。
  一个成年女子选择她互相结盟,给她取名信得。这个名字有何涵义,贞谅从未解释。
  相信,因此得到,一种渴望确认的论证吗。贞谅试图与她成为游戏世间对抗规则的伴侣。她引导她的路途,是遁人森林趋近天空的小径,路边生长高大茂密羊齿藏类,世俗所得不是人生的目标。她不能够做趴在母亲身上百无禁忌需索情感的女童。她是她的盟友。陪伴跟随她的足迹颠来倒去,跨越地球表面一格一格经纬线。观察,感受,寻找,经过。
  在贞谅把一束石竹递给她时,她已决定接受这命运。
  老挝之后,有闷年时间,住在汹度岛上。
  贞谅织夏布,刺绣。夏布采用植物纤维,用传统织机手工纺织。这座岛屿,种植大量夏布纺织所需的藤蔓。贞谅不局限于收购丝,亲自体验藤蔓生长过程,采藤,煮藤,发酵,洗涤,千燥,拉丝,系丝,打结。每一个工序。她说,了解手中的丝是怎么形成的,在织布时能感觉质地知会交融。这样织出来的布,又会不同。
  岛上荒僻,只有满山遍野的藤蔓覆盖累累。8月时开花,一串串紫红色蝴蝶状花朵,使空气弥漫甜腻香气。粗壮藤茎,分出长茎,卵圆形叶片密密覆盖。盛夏是割藤好时节,开花之前的藤蔓都未变老。拉出来的丝轻盈,坚韧,具有自然光泽。贞谅与一帮当地老妇一起工作。年轻人不做这件事情,大部分离开岛屿去都市讨生活。
  她们在深山采藤蔓,捆扎起来放在大锅里煮烫,用海水冷却,再放进窑坑里发酵。一天半后,拿到海里,把腐烂表皮洗掉。全都是在夏天做的事情。
  她在这样的时段觉得快活。穿着碎花裙子在大海边奔跑,采集花花草草,捕捉螃蟹贝类,等待贞谅收工。有时贞谅一直忙碌到黄昏,在退却潮水的泥滩上来回奔走,满头大汗。穿着粗布裤,T恤,头发盘成发髻包着头巾。在中途憩息时,对着大海点起一支烟,神色安闲。海边的晚霞绚烂至极。
  记忆中的女子贞谅,生命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织一匹布。
  把从草木中分离出来的植物纤维,缠绕成一团团丝线,装置在乎织机上。把线浸湿,之后马上上机,一气呵成,否则丝线变干之后会发硬。线头穿过梭子开始织。一把梭子来回穿梭。速度极慢。一个线团能织40公分长、30公分宽的一段。这是重复的单纯的以静默时光包裹其中的劳作。贞谅一公分一公分往前推进。这样的姿势和节奏,使年幼的她,觉得诡异而迷人。
  贞谅教她背古诗,读到陆游的“水风吹葛衣,草露湿芒履”。说里面的葛衣,是她在做的东西。白色夏布如同蝉翼轻薄,轻盈坚韧,闪烁出生绢一般微妙光泽。这个工作,以时节变化来做回应,而不是依靠机器的孤立行动。相对于工厂流水线出来的批量化商品生产,更苛刻脆弱,更易出错,更要付出耐心、劳累、专注。但同时它带有人的精神和意志,是活的,具有每分每秒不可预料的错误和美。这是织出一匹布的乐趣所在。
  由于植物纤维提取的成本高,产量少,传统织机又几近被淘汰,也因为这般劳顿,慎重,在大规模需求商业利润的流水线工业的时代,这种方式只能是审美象征。贞谅去往高山、海边、岛屿、盆地,收集各种花纹、色彩、布料、绣法。手工织布,裁剪,缝制出素雅裙衫和童装,兼具天然植物的染色和手工刺绣,每一件作品售价极高,顾客寥寥。也有固定客户收购,主要在日本和欧洲。她只以此打发时间。她们没有为生计发过愁。生活也简单。
  贞谅对这门古老乎艺的狂热执着,显然带有其他目的。这是和喧杂快速的时代背道而驰的一件事情,她的生命企求一种倒退。或者说,她在试验一种逃逸方式,代价是她们漂泊不定从无归属的生活以及与社会和人群的隔离。
  13岁那年。贞谅对她说,信得,我们住到临远去。
  她问,我们会住多久。贞谅说,不知道。也许不再走。我开一个店铺,你上学交朋友。你已长大。
  清远山如同天然屏障截然封闭,使古都临远成为一颗孤立心脏。山峦连绵起伏,幽绿蜿蜒,种满竹子、松柏、香樟、枫杨,四季常青。山顶有古老荒废的清远寺。清远湖水波激淞,夏雨冬雪,为世人敞开胸怀。这座城池四季分明。春天碧柳红桃,夏天满湖荷花,秋天桂花飘香,冬天腊梅绽放。它使临远人心平气和生活在当下。赏花,喝茶,望月,观潮,听曲,荡舟,踏青,嬉戏。
  与自然不可分隔互相融合的关系,使它回避人为摧毁。大部分城市在前行,临远某些部分已死,这使它保留古意,维持尊严。临远有依傍有凭靠。它不是在荒地上全新堆垒出来的城市,除了交易一无所有。也不是被摧毁太重的旧城,余生创伤深重失魂落魄,如同歧照。
  青石板小巷,大宅院落,墙头探出蔷薇花,集市,湿润清透的空气,朴素日常的生活气息。其他城市的人,来临远旅行,熙攘一阵便也走了。新的人重又抵达。临远从无在寂寞中空落,也不在热闹中忘形。如同一个午夜的游乐园,即使灯火通明的盛会接续不断,依旧是与世间喧杂有隔离的所在。它是与世人相接无碍的遗世独立。
  她说,生命短暂,时间有限,所以,尽量去别处看看。选择喜爱的地方停留。
  贞谅选择在这座城市居住。
  13岁。她是眼神明净神情老练的少女,热衷在眼皮描绘一根细细的黑色眼线。观察身边事物和人群,警惕灵敏。深夜起身,仰头观望星空窥探银河奥秘,也喜欢竹林中漫步的野猫、廊下午夜盛放的白色昙花、栖息在凤仙花丛中的蜚火虫。大雨中奔跑。没有路径的森林中寻找蘑菇。空旷湖水中脱掉衣服游泳。还有蓬蓬裙,音乐,诗歌,阅读,绘画,电影,远行。渴望交到朋友,得到感情的途径。
  习惯光脚爬树,在粗大槐树之间吊上麻绳荡秋千。用蒲公英做手环,柳枝编成小花冠。用凤仙花汁液染指甲和脚趾甲。吃杜鹃花的新鲜花瓣,折下香椿嫩枝嚼食。在眼皮和眉头之间抹上白粉,仿佛一种戏剧化面具。
  她跟随贞谅四处辗转。如果在城市里,会被送到私立学校上课。如果在僻远地区,就什么都不再学,除了认字和阅读。所有时间,只用来实践生活历程:路途颠簸,饮食起居,观察体会不同区域的气候植物人群语言文化。打开身体所有感觉,吸收一切。她们对路过的每一处土地给予充沛好奇和平实心态。随时出发,随时停留。
  她说,如果说人的生命,在童年时就定下一种基调,那么属于我的部分在起初就豁然开放。贞谅与我,虽然两个人,但生活并不封闭。事实上,我们总是在对人群和路途开放。
  因此。13岁的她,不是一页没有被划上任何线条踪迹的白纸,而是被漫长旅途和居无定所的生活搅拌混合的发酵物。没有受过系统性教育,却在不同地区学过不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对这个世界不持有固定的价值观。觉得事物呈现的矛盾对立和正反两面的辩证关系,都是合理。
  她被送人临远私立学校。英文名字童年时就有,Fiona,发音干脆优美,是贞谅所选。贞谅相信异国文化的交汇,会让孩子感受经验更为丰富。让她学习英文课程,之外有足够时间,学习YOGA,芭蕾舞,轮滑,游泳,钢琴,国画,书法……只是作为种种体验和享受的乐趣,从训练过程中得到心意熏染。
  在这个学校读书的孩子,均来自经济上等的家庭。她出现在新生派对上,头发上插一朵蜀葵,带着和周围格格不入的超现实感,仿佛从大海深处蹿动而出的一种鱼类。浑身带着腥野湿气,充满蓬勃活力。脖子上挂着一根贞谅从小给她带上的红绳,系有一块白玉一枚狗牙。晒得黝黑。一双眼尾清冷的单眼皮眼睛,清澈发蓝。眼神冷淡高远,鲜少显露笑容。
  庄一同迅速成为她第一个朋友。他是本地人,比她大1岁,为她深深着迷。她知道自己征服了他。在内心她是寂寞少女。
  他说,Fiona,你的母亲是艺术家吗。在学校周年纪念会上,他看到贞谅。贞谅不事装扮,在正式场合穿自己缝制的灰蓝夹丝棉布衫,一丝化妆也无,清瘦素净的睑,发髻边插一朵白色石竹。母女俩一看就是外来人,客居在此。她说,不,她只是织布。但她并不打算解释织布这件事情。
  她看到同学父母聚集一起高谈阔论,只有贞谅站在一边旁观人群不慌不忙。最终走出门外,一手持一杯香槟,一手拔出香烟夹入齿间,点燃。贞谅不让自己为难。她从小习惯贞谅形单影只却怡然自得的身影。她的母亲是个艺术家吗。她不知道。言行寡淡的贞谅,从燕介意外界或他人的评断,也不喧哗取众。她的工作有价值所在,但背离潮流,处境寥落。她们只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生活。唯独这个是贞谅所注I。
  她们之间时有这样对话发生。
  信得,在学校里你只当找到一些游戏伙伴。考试分数如何,不是目标。
  那我以后不需要考到好的大学,得到好的工作吗。
  如果你能够,你自然可以进入好的大学。那得是你自己确定需要的。工作也是如此。
  她从贞谅语气里,判断出她根本无所谓她是否能考人大学或找到一份工作。但她不愿意自己的人生如同贞谅手里织出来的一匹布,华丽清凉,却对世间没有用处。这注定是不合时宜并一意孤行的生命方式。她希望自己融入人群获得温度,即使尚未清楚方向所在。因此她读书努力,对一同的友情投入响应,付出能量让自己温暖。她说,我期待一次能够进入世间的机会。
  贞谅在东郊,买下一块地,盖起房屋。这是旅途客居拥有的第一个稳定住所。房间天花,用杨树和夹竹桃小树枝以特定角度放置在修整过的椽子上部,树枝表面用薄薄石灰处理。房间摆设简单,收集的物品,大多来自不同地方的跳蚤市场和旧货市场:旧年代风格的落地灯,荷花状陶瓷镜子,樱桃木衣柜,诸如此类。其他的装饰,则倾向自然和环保的选择。
  厨房设施简单,没有微波炉,榨汁机,洗碗机,搅拌机,洗衣机。倾向尽量用手工劳动,代替能源消耗。没有电视机,从不看任何电视节目。
  杏熟季节,有邻居送来一纸箱树上新摘的熟杏,软黄芳香。她们一起连夜熬制成杏酱,装人玻璃瓶。黄瓜,西红柿,韭菜,扁豆,青葱,收获时一摘一大筐,分送各家厨房。贞谅用双手一点一点建设意愿中的家,不比男人逊色。烹饪,种植,收割,清扫,享受劳作。
  在旅途中,她们时常去当地跳蚤市场、二手商店及农贸集市,走走逛逛,寻觅收集物品:旧版本图书,小幅素描和油画,古董衣裙,瓷器,织绣,布织品,佛像,老珠子,砚台,瓦罐,彩陶,玉器,画像石,泥塑,皮影,绘画,剪纸……这些东西,有些贞谅用相机拍下来,有些用素描绘画,有些买下打包寄回去。
  因为见多识广,家里全无章法,把东方传统器物与欧洲气质的家具搭配,和谐自在的折中风格,令人眼目一新。从小她知道要有心头所爱。睡房里,放置衣服的是一个有贝壳形装饰的橱柜。浅浅的天蓝色,如同清晨初醒的天空,这蓝色使她静谧。厨房有一个门板镶嵌玻璃的桃花心木橱柜,打开之后,里面随意摆放收集的餐具、茶杯、碗盏。这个橱柜是她的宝藏。
  她说,她教会我什么是对物品的审美和尊敬之心,而不是一种虚荣的彰显。不是简单的金钱衡量,也不是粗暴的占有。那更应是一种温柔而敏感的彼此探测。
  她说,我小时候,记得百褶麻质裙的蓝底十字形花纹,只有老挝高山少数民族才会如此刺绣。用各色绢丝制成花朵串起来的项链,一起动手制作,布料来自日本奈良集市上售卖的古旧和服。颜色花纹已难以寻觅。戴着项链参加学校舞蹈演出。
  这些个性强烈的物质存在,使她意识到与众不同。与人群保持距离,是一种品格所在。
  36岁的贞谅,与27岁时,变化不大。封闭单纯的艺术工作,使她内里清空,外形停滞不再生长。有时她的面容甚至有一种倒退之意,渐渐回复少女时青涩和轻盈。保持内心专注,强盛劳作。另辟蹊径的生命内容,塑造出一张与之相称的面容。
  不读杂志报纸,不看演出展览,抽烟,刺青,喝烈性酒,把香槟威士忌混搭来喝,开快车,服用各种药物,包括镇定剂安眠药抗抑郁药。每年会写一次遗书。这些特性并不自相矛盾。常年离群索居,放弃资讯,但她对生活的感受并不乏味单调。相反,那是层出不穷充满无尽可能性和想象力的热情和敏感。
  贞谅在花园里种植果树,春天开出热闹花朵。她在树下摆设大块青石,引进一乱清泉,开花时欣赏落花铺满石块,覆盖水面,做有心的看花人。她偏爱一切有香气的白色花朵,桅子,玉替,茉莉,玉兰,佛手,百里香……种植于庭院瓦罐陶盆。也喜欢幽兰,腊梅,翠竹,松柏,蟹爪菊,牡丹。植物与人的心性有响应之处。她爱花不分彼此。
  来自哪里,做过什么,始终是谜团。她绝少提起往事,过往如同沉人海底的巨船不见天日。少女只能自动把它弃绝,不再抱有希望接近成年女子的内核。
  有时,她独自出门旅行数日,不会超过一周。信得被寄托在邻居或熟人家里。出发前她把行囊放在路边,蹲下身,拉住她的手,看着她眼睛,说,我出去有事情要做,结束就回来。你等我。贞谅语气不动声色,希望她以平常心接受离别及人与人之间不落牵挂,学会自处和等待。并最终理解人与人之间不需纠缠粘连,而应保持随缘自在。
  她的个性里,没有亲密粘着,却有一种隐蔽变幻。这使她成为一个无法捉摸的有神秘感的母亲。
  我们从来都不是关系亲密的母女。她说。与他人干燥而清洁的关系,对聚合别离淡然,是旅程中需培养的与人相关的任务。或者说,习惯走在路途上的人,必须习惯无情。
  那一年。男子琴药来到她们的身边。
  他来她们家里帮忙种树。健壮沉默的男子,穿着蓝色汗衫,粗布裤子,夹趾拖鞋,开一辆破旧载货车,敞露车厢上放着四株樱桃树。他在花园里千活,动作沉稳有序,常识丰富。挖土掘坑,植树埋肥,剪枝浇水,很快把果树全部种完。他不算高大,但却俊美,身形匀称。肌肉因运动和劳作呈现饱满结实,黝黑皮肤渗透细密汗水。干完活,脱下汗衫,用花园里水龙头的凉水往脸上和身上泼撒,洗睑擦身。
  男子收拾梅,把汗衫套回去。旧衣服散发出一股汗液气味,如同收割后的草地辛辣强烈。她每次闻到清新的泥土腥味总会浑身一凛,抽动鼻子深深呼吸。这是同样的质地。他的脖子,乎臂,背部,胸腹,腿上,散布红色小痣星星点点,微微凸起,让人渴望把指尖媳在其上,如同在一幅广阔的地图上探索标示。一个可以沉迷其中的规则单纯的游戏。在内心的模拟中,她做到了。
  她走过去递给他矿泉水。站在蔷薇花架下,感觉很热,长发湿液德,纠结浓黑。13岁时,她着迷于派对或演出时才适合的白纱蓬蓬裙,也许是它密密层层的蕾丝掠动,发出细簌声响,使人感觉从大海深处蹿动而出。以此隔离周遭与人群。她在日常场合里穿着,跟贞谅上街,花园里游玩,去书店图书馆,餐厅吃饭,旁若无人,引来纷纷侧目。
  他低头看她,眼睛露出机敏微笑。他说,这裙子好看,你是不是睡觉都不想脱下来。内心明了她细小所在。她说,贞谅邀请你晚上在家吃饭。现在你跟我去玩。
  他31岁。讲话慢腾腾,仿佛脑袋跟不上唇舌的反应,令人无从捉摸是故作木呐还是存心戏谑。眼睛有时看起来懒怠散漫,没有目标,有时又亮光闪闪,显示出锐利,直接,令人一不小心堕落于此。站在他的身边,如同行走于一道孤绝山崖边缘。跌足之后,可能是深渊或地狱,也可能是一面深蓝静谧的大海,一片花草绚烂飞禽走兽的山谷。
  他跟在她身后,点一根烟,说话有一搭没一搭。路边野草野花的名称,开花结果的时间,他全知道。路过一个偏僻院落,拐角处一棵大桑树,累累枝娅伸出篱笆。一般人家不会在花园里种桑树,那家不知为何,桑树枝叶繁茂,年年结出丰硕果实。熟透时,紫黑色桑堪纷纷坠落,在泥地上摔成紫色污溃。院落鲜少有人来住,也无人采摘和看管。只有喜鹊来食用,吃饱之后站在树阴中发出喀喀叫声,声音响亮。
  她爱吃桑格。他知道她心中所想,说,我帮你。折了一片芭蕉叶,赤足爬上树,把高处枝头的桑堪采摘下来,用叶片包裹递给她。她让他一起吃,他用手指撮起几颗放在嘴巴里,两个人同时伸出舌头,展示紫色汁液留下的痕迹。有些人一出场就带来心心相印的默契,没有丝毫生分。她从没有这样自如地接近一个陌生人。他使她愉悦。
  她说,平时我不敢爬上去摘。这毕竟是别人家的树。
  他说,喜鹊可不跟你一样想。它不分这是谁家那家的,吃饱算数。所以它叫得那般高兴。
  他们走到花园边缘的郊外,看到田野和暮色天际。灰蓝色天空漂浮大团灰白色云朵,一半光亮,一半阴暗。成群云块云轴密接,边缘互相连续,犹如大海波涛满布满天。停下来观望那些云。
  她说,这叫层积云。也许明天会有断续的小雨。
  他看了看她,慢腾腾地问,云为什么会变成这种样子。
  因为空气的波动和湍流混合作用。有时是因为辐射冷却的原因。
  你怎么知道。
  她自得地说,阅读。母亲让我读很多绘本,画册,辞典。
  那你还知道有其他的云吗。
  当然。还有卷积云,积雨云·,一
  嘘。嘘。他把竖起的食指堵在嘴上,示意她停止并且沉静,示意她抬头再仔细看云。他们仰头静默,看着漫天奇异云朵,时间长久。直至她听见心评评跳动,仿佛周遭一切发生新的移动,身心离开原地。这是一种全新体验。
  他说,这些云并非是为定名或预兆而存在,这不是它本来意思。它变化各种形状,鳞片,羊群,高塔,山峦,水波,是它自己的事。背书不会得到内心感受,积累概念也不代表有知识。你打开眼睛,打开心,这样跟事物才会产生真实联系。
  为了取得与他之间的真实联系,她尝试学习长时间观察他。如同观测一棵无人采摘的果树,观测漫天默默变幻中的云团。毫无疑问。琴药是一个同等属性自生自灭的男子。
  晚上三人在厨房准备晚餐。贞谅于花园中摘下新鲜蔬菜,想拌一个沙拉。琴药用橄榄油橙汁西红柿汁调出调味汁,口感凸现清爽。最后这个男子主动提出要求,系上围裙,做出一顿简单而无以伦比的晚餐:海鲜汤,三文鱼奶酪意大利面,甜点是烤苹果配冰激凌。即使是惯常喝的柠檬汁,拌上新鲜薄荷绿叶,看起来也更醒目。
  她们有一个宽敞而朴素的厨房,大部分操作需用手工慢慢完成。看着一个男子在烤箱灶台之间有条不紊地操作,慢条斯理自得其乐,是一种享受。空气都开始笃实。他信手拧开洗手池窗台上的小收音机,音乐频道正播放优美情歌。贞谅平时只听古典音乐,这别样歌声使空间氛围变化。他边听边哼,中途等待间歇,倒一杯酒,自斟自饮,十分惬意。
  紫藤花开在旺期,一串串悬挂下来,密密簇簇覆盖窗前凉棚。吹拂而过的夜风包裹浓郁芳香。贞谅换上一条布拉吉,粉白底色上有燕子鸟翼穿梭,头发盘髻,插一朵白色月季。这一顿晚饭,持续三个多小时。饮酒,聊天,不时欢笑。她们的生活颠沛流离,也与世隔绝。不知为何,这个种树的男子进人,丝毫不费力曲折,也没有猜测疑虑。
  吃完甜点,开始喝热茶。长餐桌上碗盏杯盘谁也顾不上收拾。琴药与贞谅酒量好,开到第三瓶酒。贞谅微醒,一直笑意盈盈,头上花朵已颓,摇摇欲坠。餐桌上蜡烛点到尾部,青花瓷托盘上满是干涸重叠的烛泪。他们放了音乐,推开椅子起来跳舞。她一开始和他们一起跳舞,慢慢觉得难过,独自离开这一对心无旁鹜的伴侣。呵,我们不过是初次相逢。为何这快乐如此纯粹,让人难以承受破碎。
  她走到夜色中的花园,脚踩到泥地上的干泅紫藤花瓣,发出脆裂声响,一直走到大门处。回头张望,烛火晃动的厨房窗口,音乐还在如水一般渗透出来,丝丝缕缕。融化在月光和空气里。贞谅的青春在劳作和寂寞中消耗完尽,当琴药赤足穿着人字拖鞋,拿着铁锹在花园里挖坑种树的时候,她就知道,这个男人的出现是时间累积的一个结果。上天定会派个男子下来与她们做伴。
  这是她与贞谅在漫漫旅程中饱尝和经历的支离孤寂所应该得到的补偿。他从未离开过临远。
  本地人以保守优雅的古都为骄傲,不屑远走高飞,这是传统习俗。琴药不外出旅行,精通日常生活。他能做很多事:种树,送货,烹煮,搭篱笆,架凉棚,木工,园艺,刷墙,修车,修电器,酿酒,理发,种菜,割稻,做灯笼,做漆器……没有什么能为难他。只是从来不做稳定工作,没有稳定居所。赌博为生,大赢大输。赢了,日子阔绰,出乎大方,在餐厅里呼朋唤友摆流水席,谁来谁吃。输了,帮别人在园艺或建筑等项目里干活,赚点闲钱。然后再赌。
  她询问琴药,你懂得常识,持有观点,都是行动中获得的经验吗。
  他说,那你认为我可以仅仅通过阅读画册辞典或写论文听讲座,得到这些吗。如同你母亲织布,她去洒度岛,劳作,学习,把自己交付给织布,与它交换能量。这样她才能把布织得更好。我们更需要实践和理解。
  你喜欢贞谅织的布吗。
  现在人很少有兴趣花昂贵价格穿一件手工织布衣服。你母亲的布,接近无用的奢侈,但这是她选择的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在消磨生命,用这样的方式或那样的方式。你母亲采用一种忠于自我的方式浪费。这是一种美。她为此付出代价。
  他对她的欣赏之意,不是对一个富有美感的女子的简单热情。事实上,他极为迅速和直接抵达她的质地。这是他渴望接近的稀少事物。
  他自身的组成,是一种难以分辨的结构,呈现多棱镜般的锐利和混乱。他是赌徒,不务正业,又身体力行,用双手做一切实际的事情。不阅读不思辨,但有单纯的睿智,直接进人事物核心。身体里有火焰般澄澈的能量,有时又呈现一种麻木不仁的冷漠和无情。亲近和交往许多女人,近乎贪婪抓住一切当下愉悦,又早已坦然顺从不了了之的结局。他的情爱生涯,从不停滞消减,搭起舞台逢场作戏。也许,他认为欢愉和美都是即时的,会腐坏的,会破损。需要当机立断。
  一直单身,从未想过结婚。他觉得这会是为软弱、屈服和情欲付出的最大代价。他并不是心意坚定持有缭密态度的人,弹性很大,时时临时起意,时时改变原则。对世间没有目标,又有一种出自天性的直面当下的担当和实践。不错过任何自动出现的美好事物,在它们呈现出相应糟糕的一面的时候,也不慌张,自有另一套措施应对。他的生活是这种性格的产物。
  贞谅偶尔在家里招待客人。那一次宴客,吃大闸蟹,赏菊花,饮酒。琴药帮她做饭,菜谱无可挑剔。客人来头不小,一见面谈论起知名学者政见不和低毁争斗的事件,又涉及学运、政治、知识分子的弊端等等之类问题,一时慷慨陈词,各说东西,气氛极为热烈。琴药把最后一道菜拿出烤箱,对她说,你跟不跟我一起去喂猫。
  他们走出客厅。郊外花园有大群流浪野猫,琴药经常投食。他拿一盆用鱼汁鱼肉混杂过的剩米饭,在竹林边况况当当敲起饭盆,野猫三三两两,迅速聚集过来。月光清凉如水,夜色静谧。她跟他一起蹲在菊花田畦边上,看着猫吞吃晚餐。琴药点起一根烟,慢腾腾说,猫有很多面,骄傲,安静,警惕,顺受,有时墉懒,有时活跃,有时刚强和神秘。本质上它们的内在,是一颗老虎的心。她说,你喜欢动物,植物,唯独对人的兴趣最少。扭曲的人很多,他们离自然的存在已无限远。
  所以你不待在客厅里。
  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听人谈论无聊杂碎。时间本无多,只能用来做喜欢的事。你看,月光,菊花,竹林,风声,猫在吃食。这些事物,联为一体密不可分,进人内心,可与之融汇。而那些人谈论热衷的一切,没有一件是和自身真实发生关联的,全是不着边际的轻浮。言语有时可憎。你母亲需要这些朋友做什么,是在听戏吗。也许她觉得寂寞。他又说,她觉得寂寞,不如跟我睡觉。我会让她愉快。他从裤兜里摸出个竹管,说,我给你吹个曲子听。
  之前她以为}1}‘是箫。但这竹管比箫要粗短,吹出来的声音更为低沉拙朴。他动乎做出这管尺八,使用桂竹靠近根部有七节竹筒的竹管,内部则涂上朱红生漆。他的巧手无所不能。他说这也许是世界上最为奇妙的乐器。人的姿势稍一变动,气息稍一转换,抬头低头之间,气流角度发生变化,曲调呈现婉转起伏。这形式简单的乐器,在隋唐时盛行,在宋代后式微。他说,这是和你母亲所织的布一样属性的事物。
  他坐在大青石上,月色清凉,秋霜夜露,泥地开满白色蟹爪菊。也许因为喝过酒,吹奏行云流水。日音哑音调在空气中微微振颤,随风飘到远处。那一首古曲,月山梅枝,离开他后,她再未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听到,完全忘记它全貌。仿佛它本身就是在虚无中发生,虚无中消逝。此刻,她与他,他与它,它与她,相会于世。因缘聚汇,共存于时间孤立而单纯的顶端。如同从“空”中捎来的一封信。她在注定要遗失的梦境中阅读了这封书信。只记得,乐声静止的瞬间,男子在月光之卜停留于时空之中的身形,仿佛一枚折损中的永久并且脆弱的剪纸。然后他轻轻起身,衣衫上堆积被风吹落的竹叶和菊花花瓣,全部簌簌掉落。
  


 春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