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出版日期:2014-8
ISBN:9787547712681
作者:吕峥
页数:522页

作者简介

轻松有趣,扎实有力,锁定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他是真正的爱国者,亲手终结了两千年的专制体制,却被诡异的历史刻意妖魔化、小丑化。
不了解真正的袁世凯,你就不会了解真正的中国近代史。
大变局时代,幸有袁世凯。中国误会了袁世凯,也误会了那段被扭曲了的、光怪陆离的近代史。
余世存作序、解玺璋推荐,《明朝一哥王阳明》作者吕峥反复修订三年最珍视之作!
韩寒的犀利+当年明月的幽默!
读懂了袁世凯,您也就读懂了1894年到1916年这段诡异荒诞、迷雾层层的大变局时代。

书籍目录

序言 难道我们都要变成自己曾经反对的那个人? 余世存
序章
第一章 站在历史的拐角处
第二章 逐渐萌芽的亡清之志
第三章 26岁的朝鲜太上皇
第四章 甲午风云
第五章 借势党争,建成北洋班底
第六章 戊戌反政变
第七章 齐鲁戡乱
第八章 只手推进清末新政
第九章 改革权斗两手都硬
第十章 退而不休,蛰居待时
第十一章 天朝崩溃,幕后操控时局
第十二章 顶层亡清,共和的尝试与反动
第十三章 府院之争与刺宋谜案
第十四章 专制之上,还有天命
第十五章 你我都是基因的载具
附表 清朝官员体系

内容概要

吕峥,作家,代表作《明朝一哥王阳明》。《创业家》杂志副主编,WeMedia成员。吕峥披阅近代资料五载,前后修订七次,方著成《中国误会了袁世凯》,将此书视为最珍视的作品。


 中国误会了袁世凯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评价很客观,中间有些部分写的很怪,读着读着感觉有点跑题,丁戊奇荒,满洲里鼠疫,虎头蛇尾......还有老是称呼大头大头,太轻浮!再说,能做到这样的位置上,不说是政治家,肯定也是权术家,说他从小立志反清,这不是扯淡嘛!时势造英雄矣
  •     袁世凯背了近百年的骂名。窃国大盗、卖主求荣、开历史倒车等等,都是些“顶级”的罪名,任何一项都可置人于死地。作者出生于六十年代末,所受的教育使之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坏的人袁世凯与蒋介石并列第一名,这得益于前中共首席理论家陈伯达那充满意识形态思维的两本书:《窃国大盗袁世凯》、《人民公敌蒋介石》。甚至于袁世凯比蒋介石还要坏,毕竟蒋介石有一帮子僚属感恩戴德,而袁世凯却法统断嗣。袁世凯是个五短身材、连秀才都没考上的河南人,中原自宋室南渡后,就没有出过彪炳青史的一流的大人物,到了二十世纪初,出了个中华民国大总统,也算是“人起三代之衰”。初是骂和恨,那是教科书的功劳;继而是怀疑和无言,那是言论渐开的结果;随着新的史料和证据的出现,使我对袁慰廷又有了全新的认识。袁世凯出生在人才凋弊的河南,豫中平原的一个农村。上过学,却连个秀才也未考中,投笔从戎。1881年入淮军吴长庆部,1882年随吴入朝,1885年回国。越明年,再赴朝鲜。1894年,任驻朝总理大臣。1895年,以道员衔(浙江温处道)赴天津练兵。1899年任山东巡抚。1901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7年入军机处,兼外务部尚书。1908年被罢退,隐居安阳。1911年出任总理大臣。1912年3月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5年12月自任中华帝国皇帝,改元洪宪。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逝世于北京,终年57岁。袁世凯在晚清的政坛上翻云覆雨,权倾一时,先后被吴长庆、李鸿章、维新党人、光绪、荣禄等重要人物所青睐,手握重兵而没有受到狡诈多疑的西太后猜忌,不断予以擢升,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秉政相国,仅靠奸诈、贪墨是远远不够的。今日观袁世凯照片,目光灼灼逼人,谁人可比?袁世凯个人政治品质在称帝前并无令人诟病的地方。在朝鲜的若干年虽然对朝鲜君臣飞扬跋扈,极不尊敬,但在国人眼里却是政绩卓著、可圈可点,被视为具有近代思想和知识的军届少壮派、政坛后起之秀,为多个政坛大老所青睐,亦为物议所推崇。维新变法前,他捐给强学会五千元,并多次表示自己的变法立场。庚子国变中巡抚山东,极力驱义和团出鲁,既保境安民,又屏障了东南,使东南互保得以顺利进行,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些许元气。当时京畿等地的电线杆都为义和团指为“妖物”烧毁,朝廷中枢同全国各地的电报联系中断,全凭山东巡抚衙门的电报房中转各地的电报,一时间使济南成为各省同中央的联络站。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袁世凯不顾一切地按那拉氏的宣战诏书行事,对战争的结果并无太大的影响。当他率北洋六镇胁齐鲁大地卷入战争,势必使战争扩大,山东、两江、湖广成为义和团的天下,同后来的红卫兵运动不相上下,电杆、铁路等破坏殆尽,天下汹汹;八国增加兵员,更多的异国士兵从天津海岸登陆,持着自动化的武器向中国内地杀来,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将大大增加,慈禧与光绪可能会落入联军之手,成为傀儡政府的首脑。不要设想欧美列强会废掉慈禧,还政光绪,继续戊戌年间的事业,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列强钳制慈禧对光绪的迫害,既有战略上的考虑,又有流亡海外的保皇党和本国民众舆论的压力,也有价值观的冲突。慈禧的“量中华之物力,借与国之欢心。”彻底的卖国政策,列强那个不欢心?如果列强对慈禧恨之入骨,随时就可以换掉她;就是发生了慈禧支持下的义和团反洋运动,杀了不少的在华洋人,列强占领北京后完全可以追上并俘获慈禧,但他没有这么做;列强战胜后也没有追究慈禧这个首恶的责任;可见他们对慈禧还是欣赏的。如果是那样,中国可就要真的亡了。以前最使袁受伤的就是出卖光绪皇帝一事,随着清史研究的深入,人们不得不承认袁世凯并未出卖光绪皇帝,而是当时袁的政敌的攻讦和普通人的误解和猜疑造成的。袁世凯是何等聪明睿智的人,做此等危及家族的事他会斟酌再三的。很多人不相信袁世凯的《戊戌日记》,因为他是“窃国大盗”。《戊戌日记》出笼这么多年,许多人都嗤之以鼻,认为是袁世凯为己申辩,不足一驳。但随着历史事实的发掘,人们从僵硬的历史教学中解放出来,认为他说的对。戊戌政变后,慈禧认为袁是“帝党”、“新党”人物,要杀他,幸荣禄力救得免。话又说过来了,就是袁世凯通过荣禄向慈禧告了密,又是多大的罪恶呢?慈禧当时是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让他“围园杀后”,此是不忠!荣禄是袁世凯的恩人、顶头上司,杀荣禄,这是不义!作为一个有着远大前途的旧军人,让他做不仁不义的事,会干么?慈禧和荣禄在现代的主流话语权中是十恶不赦的误国罪人,但在当时却不是。慈禧有一帮子忠实的“后党”臣子拥护,荣禄是人们心目中的干员能吏,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戊戌政变后,有人向荣禄进言,认为袁世凯是“首鼠两端”的小人,应予株杀。荣禄坦然说:“袁乃我的人,无所谓首鼠两端。”(苏继祖《戊戌朝变记》)而“帝党”人数了了且职务不高,40岁的康有为六品工部主事,25岁的梁启超以六品衔在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33岁的谭嗣同是六品衔的军机章京,杨深秀是山东道监察御史,23岁的林旭、31岁的杨锐、39岁的刘光第是四品卿衔军机章京,31岁的康广仁是布衣,一群年轻的、没有人脉资源的中下级官员。惟一的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帝师”翁同和也在“百日维新”前夕被罢斥,一个连老师兼亲信都保不住的皇帝,有什么号召力?维新诏旨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陈1900年被念念不忘的慈禧赐死)一人响应就是明证。戊戌变法后,西太后要废光绪,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溥儁作皇帝。端郡王载漪、庄亲王载勋、辅国公载澜 、承恩公(同治的岳父)崇绮、军机大臣刚毅、理学大师、军机大臣徐桐、刑部尚书赵舒翘 、礼部尚书启秀等极力怂恿,大肆活动。废立之事未获成功,是因为外国人反对,慈禧的头号亲信荣禄竟然也反对。毛泽东称赞过的并为人们所熟悉的著名封疆大吏张之洞也是一个铁杆“后党”, 清末著名维新派湖南浏阳唐才常,早年与谭嗣同办时务学堂,编辑《湘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1990年在上海组织正气会,后改名为自立会,拥护光绪当政。 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照会英国领事,把他从英租界抓来杀了。光绪死后,时任军机大臣的张秉承慈禧的旨意为光绪拟定谥号时,塞进了贬责光绪的意思。大臣一个个疏远光绪,连皇后也落井下石,带头孤立光绪,王照的《方家园杂咏记事诗》中记载:“隆裕自甲午以前即不礼皇上,虽年节亦无虚文,十五六年中从未该行。”由此可见,光绪皇帝在当时是多么的孤独,借袁世凯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把自己的命运同一个傀儡君王捆绑在一起!
  •     “二十一条”的签定是袁世凯的一大罪状。可日本一开始提出的“二十一条”同后来签定的《中日新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版本,经过老袁的软磨硬抗、斗智斗勇,日本不得不降低要求,把危害中国最大的条款去除。袁大总统签定后愤恨难平,令将签约日定为“国耻日”,以志不忘此仇。⑦ 在“二十一条”的谈判中,袁世凯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日本人已经得到的,可以让步,日本人还没有得到的,锱铢必较。如满洲问题,袁世凯同曾叔度(时任国务院参议兼大总统府秘书)说:“满洲外的要求,我尽量全部驳回。满洲内的要求,多少答应几点,而这几点答应了,我有办法要他等于不答应。不但如此,我还要杀他个回马枪”!(曾叔度《我所经历的“二十一条”内幕》)满洲在日俄战争后已是日本的口中之食,再让他吐出来是与虎谋皮。在谈判桌上,一个弱国能保住既有利益已是不易,不可能把已失去的再夺回来。那不是难为袁世凯吗?《中日新约》签订后,日本人大失所望,在国际上也大失面子。袁世凯被迫在修改后的“二十一条”上签字后,好多天神志为之不宁。他让丁佛言⑧撰写了一本书,叫《中日交涉失败史》,印刷了五万册,密存山东模范监狱中。对左右说:“勾践不忘会稽之耻,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那些咄咄逼人的人终有肉袒牵羊之一日。到那时,此书就可问世啦。”1915年5月8日,他在北京政府高级官员全体出席的国务会议上讲话,表现得极为沉痛,他说:“ ……为权衡利害,而至不得已接受日本通牒之要求,是何等痛心,何等耻辱。无敌国外患国恒亡,经此大难以后,大家务必认此次接受日本要求为奇耻大辱,本卧薪尝胆之精神,做奋发有为之事业,举凡军事、政治、外交、财政力求刷新,预定计划,定年限,下决心,群策群力,期达目的,则朱使(英驻华公使朱尔典)所谓埋头十年与日本抬头相见,或可尚有希望。若事过境迁,因循忘耻,则不特今日屈服奇耻无报复之时,恐十年以后,中国之危险更甚于今日,亡国之痛,即在目前。我负国民付托之重,决不为亡国之民。但国之兴,诸君与有责;国之亡,诸君亦与有责也。”⑨袁世凯死前为自己写下了一幅耐人寻味的挽联:“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从中可见袁世凯对日本的切齿痛恨。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作者夹杂的评论太多了,看出来想表达的太多,而且跟前后的历史各种对比。袁世凯不容易,在那个时代,他做的已经足够好了,至于最后,有几个人能善始善终的。
  •     历史和现实之间隔着一扇窗,吕峥将窗帘拉开了一些,明里要为袁翻案字里行间却满是现实关照
  •     不是误会了,是扭曲了
  •     75分
  •     袁世凯确实是一代枭雄!里面有一些话写进了我心里,不管那是不是袁世凯说过的,但那确实也是我曾经所想的。
  •     读起来略显吃力,可能是功力还不够的原因,耗时一周断断续续读完,窃以为,每个被中国教科书毒害过上过学的人都应该读一读此书,关于袁世凯,关于慈禧,关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黄兴等人,大都是认识错误,并妄加指责,我们读书也好,与人往来也好,最下策便是不分青红皂白妄加指责,要评论一事或一人,必须深入了解后,用幽默和论据论点切实可信的方式少带情绪地表达,在这一点上,49年以后的教科书首先就能看出是没有文化或不尊重礼节的人编写的,毒害了很多人,也歪曲了历史。 本书对袁世凯确实做出的巨大贡献详细陈述,也描述了他在那样一个刚刚断掉帝制的动荡社会洪流中的无所适从,专制方法民不接受,民主方法民亦成匪。读完本书陷入深深思考,中国真是不幸,接连陷入历史旋涡,而且还是旋涡阵,一个连一个,纵使愿望再好,也难以驾驭啊
  •     袁世凯称帝作者怎么辩解都无法自圆其说,不过SB载沣才是清朝的掘墓人,就像天朝现在那位***。
  •     脏。
  •     说得好是历史又像是现实
  •     为了搞清楚《一步之遥》才看的这本书,整个一中国近代史啊!除了袁世凯没怎么写,简直面面俱到啊!看了很久很久实在没有一本书看这么久而且还什么都没记住过啊喂!
  •     读了百来页,作者经常跑题不说,光顾着秀自己的文采,读来读去人物出现了一堆,就是没看出来袁世凯是咋被误会的,对不起,看不下去了,你比当年明月还差那么多,虽然你还是我家乡人
  •     非常好的书,体味我天朝冷暖!
  •     看完一百页,弃了。再也不买读客的书了,质量不好。作者夹私太重,关于袁世凯也没有一个系统的讲述方式,东扯西扯。
  •     在家养病时读的
  •     不管革命还是改革,都需要强权人物,大头选择了担当,当然,称帝着实是个败招。不称帝同样可以达到目的,何苦呢?
  •     史料芜杂,裁剪不足,部分立论过于空泛。若仅为了解此人大致行径则尚可一观。
  •     历史是客观的,这本书写的有点意思!历史终究要还袁公一个公道...
  •     从其他角度重新讲了一下大头,也算半洗白了,文化底蕴不错,有些论调还挺不错,不过有些位置扯的稍微有点太远了。
  •     半口水书,但是角度不错,可以看看,很轻松。然而“顶层汪清”的说法太搞笑了,不可当真!
  •     文字尚可,废话偏多,有主观倾向不够客观独立公正,道理故事讲的还可以,但是有点以偏概全想当然。
  •     前半豪情,后半庸俗狗血
  •     满满的负能量……大爱
  •     标题党,推论无依据但部分观点有些意思。
  •     语言贫乏 内容枯燥 废话连篇 不知所云 2016.1.30
  •     整个评论还算比较客观,但有两点不能认同:一是在叙述中夹杂了太多的个人议论/感悟,使得整书显得有点啰嗦;二是一开始就给袁世凯赋予了“顶层亡清”的理想,后面的所作所为均由此而发,和早前看过的司马懿吃三国一样,个人并不认为一个人能在青年时就能有如此深远的考虑和如此高的历史的视野
  •     薛福成叹道:“怕只怕百年之后,就算有了宪法,也是一纸空文啊!”
  •     看不下去了…
  •     周永康的红与黑
  •     我以为作者会讲一个客观公正的袁世凯,既不黑,也不粉。但是还是粉饰太多了,比如袁为了小站练兵职位黑了恩人李鸿章,作者夸他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做出的正确的选择。还有就是书中有些主观臆测的错误,比如梁济是殉清,大家公认,还有遗书为证,作者却截取遗书只言片语,说他是看到了民国的黑暗失望自杀。
  •     评价客观,史料丰富,记述全面,细节详实,有现场感,语言生动幽默,辅以适当的理论解读,是同类作品中数一数二的佳作。
  •     作者这种又要拔高人物,不经意间又在贬低的行文风格真是看着蛋疼。少引用些名言名句,少抒发些感慨可能会比较好些。
  •     还是不错的,可以一看,有些字句还是有毛病
  •     没细看,不过对袁世凯的重新再定位和思考评价有些收获,本质上袁与孙都是爱国主义者,只是选择的道路不同,但袁称帝不得不说是败笔,但同时对孙有再评价,孙签署的《中日同盟》实在卖国,气甚哉,历史总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重迷雾是很难分辨的,希望日后有机会再细读
  •     结构混乱
  •     一般吧,作者还是太年轻了,对于一些问题没有研究清楚
  •     难得的另一个角度看人 中国人多,文化枷锁强,能出位的不单是运气好 更多还是需要更多的如周到,奸滑(圆滑)会笼络人心,活动能力强等等特质,以上袁大头都有,不单有,他还看到一些读书人看不到的事情本质
  •     重点历史事件讲的很详细,笔法有些散乱。
  •     这是一本读起来很奇怪的传记,作者在叙述中插入了大量格格不入的评论,时而哲学时而玄幻,破坏了阅读的流畅性。 本书结论很多,却缺乏论证,最典型就是作者反复说袁世凯一直抱着亡清的志向,读者感到被强行填鸭了这一观点。
  •     废话多的一逼,啰嗦死了,五百页有一百页是在废话
  •     中国误会的,又岂止是袁世凯。
  •     一本写了一段神历史下一个神人物的书,略显浮夸,极尽旁征博引与借古喻今之能事,读读无妨,不可尽信!
  •     如果评价近百年人物,除了第一名实至名归的属于毛爷爷之外,第二名,我觉得应该是袁世凯,第三名,才轮得到蒋校长。说起大头,众所周知的便是他妄图复辟称帝,称其为窃国大盗,可历史上的大头,是为慈禧倚重、为李鸿章、张之洞青眼有加,被列强拥护,是北洋效忠的对象。大头小站练兵,天津新政,主导厘定新官制,促成南北议和,历史功绩卓著,可以说,是清末民初最强政治家,不仅有权谋,更有实力去带领这个国家走向复兴,换言之,袁是近代史上真正付出巨大努力推动社会进步的改革家。袁世凯是看懂清末民初困局的一把钥匙,看懂大头,能够更好的看懂晚清民国的各种思潮和变化,以及一个末世王朝在现代化面前的谨慎与慌张
  •     近一段时间狂迷晚清和民国史,袁世凯,李鸿章和慈禧。 摘录文中一段话:如果每个二十岁的青年所讨厌和反对的都是那个六十岁的老朽,都将是四十年后的自己,那才是比其兴也勃其王也忽的王朝周期律还令人绝望的宿命。 于人也于史。 就本书来说,夹杂了过多散文式的抒情,有些画蛇添足。
  •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伟人之一,他不应该被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黑化。
  •     两句话就是一段也是醉了,全文茫茫多的段落,正说明了作者逻辑不清楚,太混乱。个别地方的脑补,简直了。想学当年明月还是嫩了点。烂书一本,能坚持看完我也是服了自己。
  •     好厚的一本书,看了半个多月..虽然书名带个袁世凯,并且其也是书中绝对主角,但戏份也并不是太多。书中主要记述从其出生到死亡的这段近代史。最早的书本教育在之前的各种书籍影片中已经不那么权威了,加之本书鲜活的历史场景渲染下,再次对近代史风云人物有了多面多维度的认识。如此盛极一时的枭雄贬自有其可贬,褒亦大有其可褒!
  •     作者尺度够宽的
  •     《晚清七十年》+《李鸿章的一生与他的时代》+《三体》+《黑客帝国》+《源代码》+《异次元骇客》+《约翰亚当斯》+《穆赫兰道》=《中国误会了袁世凯》
  •     太小说化了,作者太容易感慨了,没两页就要抚古叹今一番,但史料细节丰富,如果都经过考据的话
  •     内容还是蛮丰富的 但一定要附会袁世凯早有亡清之志有点儿牵强附会了 最后的结尾有点儿仓促了 而且对于身后事,应该多交代一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