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时刻

出版日期:2015-9-1
ISBN:9787218102980
作者:单世联
页数:1160页

作者简介

《黑暗时刻:希特勒、大屠杀与纳粹文化》上卷分析希特勒的个性、理念、行为与结局,通过希特勒与其身边大小人物的关系,尤其是他与德国国防军及一些知识人的扭曲关系,展现纳粹运动的社会基础与文化后果。
《黑暗时刻:希特勒、大屠杀与纳粹文化》下卷以集中营为中心,探索大屠杀的起源、方式与程序,分析受害人、施暴者及相关人的心理模式与行为风格,重点讨论“奥斯维辛之后”的精神状况。全书综合使用回忆、著述与创作等各类材料和方法,融历史叙述、理性反思与情感体验于一体,寓细节排比于宏大叙事,是中国读者认识纳粹文化的可靠指南。

书籍目录

序: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第一篇 希特勒其人
一、希特勒五章
1 早年:权威人格与斗争哲学
2 崛起:魏玛民主政制及其瘫痪
3 壮岁:军事家?艺术家?
4 自杀:失败抑或成功
5 遗产:理想主义还是虚无主义
二、希特勒的选择
1 政治取向:左右之外
2 军事战略:从闪击战到总体战
3 冷战预言:西方对东方
三、希特勒身边的大人物
1 沙赫特利用希特勒?
2 爱动物与反人类的戈林
3 希特勒后面的鲍曼
4 施佩尔的暧昧
5 把一切献给希特勒的戈培尔
四、希特勒身边的小人物
1 他们知道他
2 他们不知道他
3 他们被他催眠了
第二篇 希特勒在德国
五、希特勒的群众
1 革命后的两种人
2 有动机与无动机
3 乡村警察的制服与灵魂
六、希特勒的新人
1 重新造人
2 成功的典型
3 不成功的原因
七、希特勒无所不在
1 在语言运用中
2 在新问候语中
3 在日常笑话中
4 在柏林生活中
八、希特勒与陆军的斗争
1 合作与冲突的变奏
2 陆军的失败
3 上校登场
4 职责之上的良知
九、希特勒该不该杀?
1 隆美尔:没必要杀
2 古德里安:不应该杀
3 邓尼茨:当杀而不该杀
十、反希特勒的三种间谍
1 左尔格的悲情:不合上意
2 克里斯蒂娜的悲凉:不堪平庸
3 科尔贝的悲愤:不被理解
第三篇 希特勒与知识精英
十一、昨天与今天:施特劳斯的悲剧
1 投机、顺从还是无奈
2 昨天、今天与自由的丧失
3 自觉逃避与不自觉的介入
十二、指挥贝多芬的权利:富特文格勒的分辨
1 “艺术只有好坏之分”
2 “我不后悔留下来”
3 “音乐属于另外一个世界”
十三、里芬施塔尔电影的“纳粹性”
1 相互利用
2 并不客观
3 美化权力
十四、1941年秋夜的海森伯
1 说不清的当年事
2 “测不准”的戏剧化
3 分不开的物理与政治
十五、海德格尔的错误与他的学生
1 老师抱负本无限
2 学生的为难
3 要不要“说清楚”?
十六、阿伦特的爱与思
1 不平等的爱
2 阴影中的爱
3 反政治的爱
第四篇 溯源大屠杀
十七、大屠杀是一种文化
1 反犹文化的后果
2 文化分析的不足
3 纳粹反犹的新义
十八、大屠杀是现代事件
1 作为必要条件的现代性
2 技术/组织的理性化
3 行为的非人格化
4 理性之外的德国性
十九、大屠杀是原始行为
1 东部犹太人
2 一个村庄的嗜杀
3 党卫军的文明?
第五篇 集中营世界
二十、为什么是奥斯维辛
1 集中营、灭绝营与奥斯维辛
2 “死亡工厂”的关键词
3 “杀人机器”的结构与流程
二十一、罪犯的抱负:种族与乌托邦
1 希姆莱的迷狂
2 海德里希的工艺
3 门格尔的实验
二十二、囚犯的信念:只要活下去
1 不信上帝
2 “我不绝望”
3 苟且偷生
4 因为爱情
5 全是偶然
二十三、囚犯经验的多样性
1 达豪之歌
2 华沙谎言
3 米斯堡的生活小品
4 地窖中的上帝之光
5 悲歌同性恋
二十四、囚犯文化的多歧性
1 涵养人性
2 记录真相
3 粉饰暴行
4 配合恐怖
二十五、恶时代的善
1 辛德勒不止是善人
2 “施梅尔特组织”及犹太人领袖的双重性
3 与凶手做交易?
第六篇 奥斯维辛之后
二十六、党卫军本性难移
1 继续随大流
2 依然听朗读
3 由暴力而金钱
4 由纳粹而后现代
二十七、幸存者依然不幸
1 集中营没有过去
2 “我不要活下去”
3 “我不要孩子”
二十八、文学奥斯维辛
1 把人“集中营化”的奥斯维辛
2 把奥斯维辛“正常化”的小说
3 记忆如何可能
4 在孩子的眼中
二十九、政治化的代沟
1 女儿质疑:狼可以在一代
之间驯化为羊吗?
2 母亲无悔:我还是原来的我
3 父亲理智:你应当走出去
三十、新生三部曲
1 40年代:孤独的自我反省
2 50年代:同时代人的馈赠
3 60年代:告别纳粹与后纳粹文化
三十一、“奥斯维辛之后”的诗
1 阿多诺的判断
2 策兰的探索
3 策兰、阿多诺与海德格尔的语言及政治
三十二、“奥斯维辛之后”的文化理论
1 启蒙倒退为野蛮
2 文明与暴政共生
3 意义的文化建构
推荐书目
后记:从五十周年到七十周年

内容概要

单世联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导,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长期从事文化理论、中国现代思想史与20世纪激进文化实验研究,出版著、译20余种。主要著作有:
《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三卷)
《黑暗时刻:希特勒、大屠杀与纳粹文化》(两卷)
《文化大转型:批判与解释——西方文化产业理论发展研究》(两卷)
《革命文化研究》(三卷)


 黑暗时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谈论一些看似熟悉的话题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这可能使谈论者陷入同语反复或陈词滥调的窠臼中。纳粹,或许就算是这么一个话题。关于纳粹德国的书、文章和影视作品早已汗牛充栋,我们可以谈论纳粹德国的反犹主义,可以谈论希特勒的畸形性格,可以谈论大屠杀的残暴无情,可以谈论集中营的惨绝人寰……但除此之外,我们还知道些什么?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德国与其说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头法西斯主义巨兽,不如说是一种由种族主义极端意识形态化后形成的特异文化共同体,它更像是极权主义体制下的多棱镜,映照出繁复的历史面向。单世联的《黑暗时刻:希特勒、大屠杀与纳粹文化》在跨学科地综合多种史料、体验和反思的基础上,全面、立体地阐释了纳粹文化的多样性。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还为广大读者拾掇、连缀出一帧帧细节饱满的分镜头,以在场的姿态还原了纳粹时期许多不太为人所注意的历史罅漏,令纳粹文化不再标签化和脸谱化。非常岁月中的幽微,往往更能洞察宏大历史背后的复杂面影。这里,我想谈谈书中所描写的纳粹暴政下的情与爱。爱情,是人类最纯然的天性之一。在和平时期,人们有充分的权利追逐他们的爱情,并从中获得美满和幸福。但在纳粹时期,这个糅合了政治、种族、战争、领袖意志的特殊时期里,爱情的可能性与道德准则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它的浮沉直接彰显着极权主义体制下文明人类的命运起伏。在一个高度政治化的时代里,作为精英阶层的知识分子间的爱情也难逃政治的缠绕。海德格尔和汉娜•阿伦特,这两颗20世纪思想界最耀眼的明星,曾在纳粹掌权的前后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爱情故事。他是她的老师,从在教室见到她的那一刻起,便爱上了她。她是他的学生,她深深地折服于他深邃的思想和大师的魅力之中。但二人的爱情,并非通常道德意义下所首肯的关系。海德格尔有家室,且在认识阿伦特之前,便与另一名犹太少女保持着男女关系。在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体系里,前现代的人性淳朴、日耳曼人的顽强和种族纯洁等纳粹观念始终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因此,虽然海德格尔承认其巨作《存在与时间》的写作灵感源于阿伦特的激发,但他一直将其与阿伦特的身体结合狭隘地视作一场种族幻梦——使卑微的犹太人融入到高贵的雅利安生活之中。这种愚蠢的政治理念,即便在纳粹倒台后以及阿伦特蜚声国际之时,仍顽固地影响着海德格尔。而相反的是,阿伦特则认为爱情是反政治的。纳粹上台后,二人曾因政治观念的不合而分道扬镳。但50年代以后,当海德格尔处在人生低潮之时,却是阿伦特宽恕了他,不但处处为他辩护,而且还为他的著作在英语世界出版而奔忙。无论是海氏政治化的爱情观,还是阿伦特反政治化的爱情观,在它们的头上我们始终能清晰看到纳粹幽灵的身影。纳粹的幽灵令爱情变得不纯粹、不彻底,令爱情仅能委身于所谓的“信念”之下。如果说,知识精英间的爱情在纳粹时期尚且表现得如此艰难,那么作为通常意义上最卑微的集中营囚犯,他们还有爱的权利和空间吗?答案是肯定的。集中营的囚犯每天都在与死神对抗,保命似乎成了他们唯一活下去的目标。但是,集中营里的生活并非如我们一般所认识的那样铁板一块,在其中尚且有一些喘息的缝隙,使爱情得以萌芽。来自波兰的“上等囚犯”尤莱克在粮仓劳动队认识了年轻漂亮的犹太女人希拉,很快两人便坠入爱河。为了躲避死亡,以后过上正常的婚姻生活,他们决定逃出集中营。尤莱克通过各种在集中营内的人脉关系,冒险弄到了一套党卫队的制服及通行证。1944年7月21日的下午,尤莱克在阁楼上换好装束后,以带犯人审讯的名义带走了希拉,并顺利通过了岗哨。虽然在逃亡的路上遇到了一些险情,但总算顺利地逃到了尤莱克的家。正当大家以为他们俩的幸福生活就此开始之际,没想到尤莱克的母亲却因种族偏见要求希拉离开。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暂时分手。尤莱克参加了游击队,而希拉则寄居于一名农民家。因为一些阴差阳错的误会,他们最后还是错过了对方。这一场幸存于种族灭绝边缘的逃亡之爱,到头来还是因种族偏见而澌灭,令人不胜唏嘘。以生命换来的爱情,却被一种与暴政合谋的意识形态所击垮,从中不得不承认的是,纳粹文化形塑的不单单是一种时代病症,更可怕的是,它拥有着重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强大扭力,使人们不知不觉地陆沉于早已设好的彀中里。喜或悲,皆在魔掌之下。当纳粹蔓延,爱情仍在继续。但纳粹蔓延时的爱情是畸形的,因为作为爱情依存之地的人性早已沦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纳粹罪恶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不仅能使人当场毙命,而且更使人的精神慢性中毒。
  •     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在《日知录•九经》中说过,《仪礼》作为“三礼”之一,虽然长期被视为“仪法度数”的本经,但从王安石变法起就被排除在科举考试的指定书目之外。研习《仪礼》者人数稀少,“在宋已为空谷之足音,今时则绝响矣”。顾炎武赞同朱熹的说法,认为科举考试弃《仪礼》留《礼经》的实质是“遗本宗末,其失已甚”,而且对后世的学术研究危害极大,“苟便己私,用之干禄,率天下而欺君负国,莫甚于此。经学日衰,人材日下,非职此之由乎?单世联先生的新著《黑暗时刻:希特勒、大屠杀与纳粹文化》上下两卷,煌煌百万言,出版于全球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其对于中国学术界研究、反思那些已经写进历史教科书的“黑暗时刻”所具有的意义、价值即有类于顾氏所说的“空谷足音”。一方面,尽管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可谓根深蒂固,但真正从文化根源的角度对类似“黑暗时刻”——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形成等问题进行深入解析的著作在中国委实还十分难得、稀少。另一方面,该书融历史叙述、理性反思、情感体验为一体,寓细节铺陈于宏大叙事的写作方式也很容易使读者体会到在由“黑暗”历史与复杂现实这两座大山围成的“空谷”中,任何深入谷底深处的探索者,他的脚步声都会因为谷壁的蜿蜒、曲折甚至重叠而经历多重、多次的“反射”与“吸收”,相互加强后所形成的就是各种既传之弥远又在响度、音调、音色等方面富于变化的“混响”。对于目前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来说,虽然以文化来解释、影响、引导社会变化的重要性已经受到广泛认同,但该理念在具体学科领域(如民族学与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和现实社会发展中的践行情况却不能说已经差强人意。以专注于文化问题的民族学与人类学为例,正如马戎在《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一文中指出的,由于缺乏兼有理论深度和宏观问题意识的研究视角,“现在我们见到的不少调查报告及在调研基础上完成的论文,调查设计和数据内容相似,结构雷同,了无新意,在相关研究领域中只能算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在文化产业(包括所谓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圆明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与中国历史上的“黑色时刻”有深切关联的景点在年接待人数上已经远远超过奥斯维辛集中营和柏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但同时也还有许多的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并未落实免费开放,或者没有在如何带给参观者深切的文化体验、激发参观者内心深处对自由、正义、公平、法治的强烈共鸣方面下很大功夫。单世联在《黑暗时刻:希特勒、大屠杀与纳粹文化》中广征博引,分析的笔触深及“民族国家建构的迟滞”、国家哲学与民主哲学通战后德国重建民主的关系、“文化消毒和民主普及工作”、纳粹文化对后现代的影响、如何对待有“污点”的文化名人和文化产品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对于开拓文化研究的新领域、推动有关学科的研究范式创新、把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落实在文化产业的现实发展中、使厚重的文化资源能够在与文化自信、文化治理、文化创造等重大时代命题的相融相通中被“活化”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其最直接、最显著的效应或许还是要体现在历史学研究中。对于历史学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和价值,马克思曾做出过如下精准的评价:“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当人们在忙于改造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并创造前所未闻的事物时,也经常需要向历史传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去寻求支持和帮助。当代,著名宋史学者邓小南在谈到宋史研究新方法、新视野的建构时也曾明言:历史演进的真实过程乃是一系列并非唯一合理,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不合理的选择的结果,“正是因为有很多可能性,所以对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才有必要回过头去观察,当时如何选择,动因何在。……各种成功的、惨痛的经历的积淀与反思,应该增进后人的智慧,在历史的关键时期理智清醒地做出选择。”。仅就向公众展示历史选择形成的复杂性,吸引更多人关注对“黑暗时刻”历史的探索成果来说,《黑暗时刻:希特勒、大屠杀与纳粹文化》的重要意义则至少会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研究的角度。实事求是地说,虽然中国当下以水旱蝗灾、大饥荒、文字狱、军阀混战、烟毒、流民、文化大革命、武斗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门著作在数量上应该并不算少,但从文化角度深入剖析这些历史事件发生、发展机制的情形也的确还属稀有。许多研究在描摹相同类别的历史事件时大多是按时间先后进行铺陈,在分析具体事件发生原因时则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文化因素的作用与相似事件之间的文化关联。这类著作看似条理清晰、简单直白,但在缺失有深度的文化分析之后,面对惊人相似的“黑暗时刻”在历史上一再出现时则明显缺乏解释力,既不能引人信服,也难以使人对“各种文化都在日益文明化”(P1122)产生深切的正面体验。中国的历史学研究有两大历久弥新的传统:一是常用“春秋笔法”,“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二是突出历史对现实政治的作用,注重“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司马光主编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标准。对照该标准,这两种传统在性质上显然都不应归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与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并不一致。但直到今天,上述两种传统对中国的历史学研究、历史题材艺术创作的影响都还依然强大。为了彰显中国历史的光荣伟大、传统文化的优秀卓越,多讲国家历史演进中的辉煌成就、盛世繁华、英雄伟绩、人文壮举、学术思想、科学贡献,少提或不提大屠杀、大饥荒、内战、大疫病等黑暗时刻;亦或者采用“隐恶扬善”的曲笔,尽量多记有益的事情.不利的即使无法完全舍弃,也应加以隐讳,此类现象的存在仍是十分普遍。就此而言,《黑暗时刻:希特勒、大屠杀与纳粹文化》依据某些代表性文化人物、文化行动以及政治领导人的行为风格、思维方式展开研究的思路可谓给深入开展对“黑暗时刻”的历史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具有现实可行性的路径。作者在承认文化重要性——“对以‘文化民族’自居的德国人来说,尤其如此。”——和“文化解释并不全面”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多位知名纳粹研究者的成果,聚焦于文化和社会、政治、经济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针对具有“不可解释性”的纳粹大屠杀提出了发人深省的独到解释,将汉语学界的大屠杀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主要观点有:“任何社会只要缺乏民主和保护自由抗争的机制,民族主义的高涨和激发起来的民族仇恨通过‘累积激进化’的过程就会导致纳粹主义。”“但大屠杀并非只与文化传统有关,把这种传统激活、由观念走向行动,这不是文化自身的效果,而是纳粹集权体制使然。”“‘修正主义史学’对希特勒的宽容和理解,在历史上会使纳粹大屠杀淡化为普通历史的一部分,在政治上是为纳粹暴行做辩护,但劳埃特的研究至少告诉我们,纳粹反犹不同于历史上的或其他国家的反犹,它与20世纪的欧洲政治生活密切相关,有其新的内容。”“仅仅现代性,还不足以解释纳粹的屠犹行动。狂热的民族主义、封建主义的生活习惯,浪漫主义的日耳曼崇拜、无条件服从的权威心理与现代技术效率、冷酷无情的权术相辅相成地融合在一起。”“全面反省大屠杀,需要充分认识德意志现代性的特殊性,即德意志文化的野蛮性。……没有某种原始的、野蛮的力量支持,大屠杀不可能实施。”等等。(序言,P557-560、571、612、613)其次是材料的选择。《黑暗时刻:希特勒、大屠杀与纳粹文化》中除了参考、借鉴众多历史学家、哲学家的论著和当事人的回忆录之外,还大量引用了小说、电影、话剧等分属不同艺术形式的文字和影像资料作为论据。传统史学认为只有官方编撰的档案文献才是最珍贵的史料,凭藉这些“第一手”的材料就可以写出信史。但恰如首先在汉语学界提出“影视史学”的张广智先生所言,客观存在的历史与复原的历史之间永远是一条渐近线,19世纪法国大史学家米什列说历史是过去的复活,“此论实在是自欺欺人,即使有人真心这样想,也只可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梦幻”。必须注意的是,“人物与事件总是生动的、复杂的,总是与特定时空中发生的一切息息相关的,而无论是当时的档案还是后来的记述,都是把活的人事凝固化、简单化。所以,‘言不尽意’永远是我们走进历史、回到现场所无法绕开的障碍。”而“历史的模糊之处正是文艺的用武之地”。(序言,P466)为厘清德意志文化传统在大屠杀中起到的真实作用,使读者能够充分理解“纳粹运动是大众运动而非少数几个恶魔对大众的操纵和挟持。……纳粹的追随者、服从者和受益者,他们组成了希特勒的群众。”,“纳粹大屠杀不是原始时代人命如草的部落残杀,不是金戈铁马的战阵厮杀,而是党国权力和工业化组织的紧密合作,特别讲究科学和效率的现代作品。”,“在政治落后、经济落后、文明落后的背景下,德意志虽有自己的启蒙运动和民主传统,却未能走上与西方其他国家平行的民主化道路。”等复杂的历史现象,(P193、572、640)应该并且也能够从相关的文艺作品,特别是那些兼具历史书写的科学性与叙事的艺术性、具有直击心灵和摄人心魄魅力的名家名作寻找到帮助。如书中涉及的《辛德勒的名单》、《朗读》、《钢琴师》、《穿条纹衣服的男孩》等反映二战期间犹太人被隔离、屠杀的影片及其原著小说因为获得奥斯卡等著名影视奖项而广为中国民众所知。另外的一些文艺作品,虽然知名度可能不如前者,但在论证作者观点的重要性方面却也并不逊色。在第五章“希特勒的群众”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剧作家克劳斯•曼于1936年创作的剧本《梅菲斯特升官记》中的主人公——演员赫夫根。他最显赫的艺术成就是出演《浮士德》中的魔鬼梅菲斯特,他最明确的生活目的则是利用一切手段往上爬。“赫夫根具有和纳粹德国完全匹配的、“这个社会所特有的虚假的威严、歇斯底里式的热情、自负和玩世不恭的态度以及廉价的魔力”。他随机应变,善于在复杂的政治境遇中维持自由选择的空间,不到最后一刻,不把自己跟任何政治势力绑在一起。”他永远在演戏,到处在演戏,而其收获就是纳粹革命成功后,获得好处的是前共产党人赫夫根,而不是那些基于个人生存的需要积极投身纳粹运动的“正直者”——包括赫夫根的同事,为纳粹奉献过斗争过、希特勒上台时流下过“幸福”的泪水的米拉克斯。而小说《女纳粹的觉醒》则通过剖析三个青年女性参加纳粹党的不同动机揭示出纳粹运动何以对普通群众产生强大吸引力的原因,“主要是基于个人利益考虑的随大流,是普通纳粹分子的普通选择。”。(P193-211)还有德国著名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创作的长篇小说《德语课》,记述了少年犯西吉•耶普森被关进单人牢房,罚写作文《尽职的快乐》时回忆起当乡村警察的父亲恪尽职守、一丝不苟甚至创造性地执行纳粹当局的命令——禁止画家南森作画,甚至在纳粹垮台、禁令解除后仍在继续搜寻并烧毁画家的画作。父亲的理由是:“一个人必须忠实,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哪怕情况发生了变化。我说的是一种自己认可的职责。”在父亲身上,集中体现了康德所说的“德国人在所有文明民族中最容易并且最持久地服从他们所隶属的政府,并且对于采用了的制度,最远离革新的欲望和反抗”。而父亲的行为也提示我们,近乎奴性的无条件的服从、无条件忠诚的心理和行为,“正是纳粹极权体制得到建立并维持的前提”,“如果在纳粹8000万公民中,真正为恶的、掌握各种权力的只有100万人左右,那么余下的7900万普通公民,大多是以这种服从和忠诚来支撑着纳粹的,而且这种服从和忠诚并未因纳粹垮台而消失。这就意味着,对纳粹的批判,不仅仅是对纳粹暴政的拒绝,还需要对这种民族性格进行反省。”。(P202、211-219)第三是表述方法。因为善于围绕某一特定中心将众多纷纭杂陈、看起来毫不相干的著作、论说、回忆、杂记、采访组织在一起,从一个对自己较为有利的角度出发展开讨论,单世联曾被陈家琪称为“调遣材料的高手”。他的这一特点在《革命人》和《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中就已显现,在《黑暗时刻:希特勒、大屠杀与纳粹文化》中则有了更新的发展,于宏观反思、整体分析的同时也兼顾了描摹社会生活的细处来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既避免了落入空对空的泛泛而谈,提高了书籍的可读性和易读性,也使作者对大屠杀的文化解释显得更加全面、圆满。如:小人物的精神状态、命运沉浮在解析大的历史事件时常常是被忽略的话题。在本书中作者却提出了“大人物必要,小人物也必不可少。”的观点。(P157)他把希特勒身边秘书、副官、管家等工作人员对希特勒的记录、回忆和评论单列一章(第四章),认为“暴政之下,小人物受害最深,如果没有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伟大元首,他们的生活信念又如何能保持?小人物可怜,但希特勒是因为这些可怜的人才伟大的。”。(P189)而在第五章“希特勒的群众”中,也是着重从医生、面包师、普通纳粹党员、乡村警察等小人物的视角来阐述大众对纳粹运动的感受及参与。又如:“米斯堡的生活小品”一节描述的德国村民招待、帮助犹太囚犯、纳粹看守把囚犯不得已的行为说成是法国人毛病、苏联海军中尉请法国犹太人抽烟、趁火灾偷喝啤酒、保护破鞋等集中营里的生活场景展示了“人性在这里被扭曲、被扼杀,但集中营也有人性的光辉,也有人性的机智、幽默。”。(P784-791)另外,作者认为,纳粹德国日常生活的特点即在于它的政治化,“就是一切都可能与政治、与国家密切相关,就是到处都有‘领袖像’、时时都在喊‘万岁’。”。这方面的最突出表现之一是“希特勒问候语”——口号“希特勒万岁”加上一个摊开手心、伸展右臂举至眉梢的动作——在1933年7月成为公务场所的官方问候语,并迅速覆盖德国社交文化的全部。“希特勒问候语”体现了纳粹交往制度的核心要素,是党/国权力和意识形态实践的一种途径。它之所以能被德国人自觉自愿地接受,不只是因为害怕或消极地服从,还源自一种对民族强大和克服民族自我意识危机的深切渴望。相比之下,在纳粹时代就已广为传播的“可笑的元首”之类的漫画——画中希特勒被描绘为小个子、大喊大叫的狂徒或小尺码独裁者,对帝国领导层不敬的笑话却会使读者感受到赫尔佐克所说的,“德国人绝不是宣传机器的任人摆布的牺牲品。广大阶层其实那时就已看穿了戈培尔及其同伙对他们玩弄的鬼花招,然而这还是无法改变一个事实——他们的国家在很短几年里就被卷入了一个充满罪行的漩涡里去了。”。(P252-283)显而易见,人类文明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绝不可能是按着既定的详细坐标亦步亦趋、畅通无阻。在摸着石头过河时难免误入可以没顶的深水区,在寻找正确道路时也必然会产生歧路亡羊式的焦虑与困惑乃至不得不经历曲折和反复。而更不应该被忘记的是,当历史事实被刻意歪曲、遗忘、忽略之后,非但历史发展的真正规律终将被遮蔽,从历史过往中寻找现实镜鉴的努力也必定会徒劳无功。作为国内文化产业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单世联先生长期致力于西方文化产业理论、文化生产理论、中国现代思想史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既不惮于对复杂的现实问题作出独立的、具有前瞻价值的“理论”回应,在其一系列相关论著中也始终保持了极富个人色彩的浓烈人文情怀。2011年3月,他的《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一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近年来关于中国现代性探究中少有的上乘之作,“所谓上乘,并非仅仅指史料的丰富、论述的有力,而更在作者的问题意识非常切中时代的要求”。四年半之后,《黑暗时刻:希特勒、大屠杀与纳粹文化》也是甫一推出就已受到诸多名家的好评。有理由相信,《黑暗时刻:希特勒、大屠杀与纳粹文化》的面世不仅有利于向中国读者展示纳粹现象的全部复杂性,可以加深他们对纳粹文化兴起、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及其不同侧面的了解;更会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严肃地面对人类历史上那些被遗忘、忽略的“黑暗时刻”,并“从过去的苦难中学的聪明一些”。(P1121)参考文献[1]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4,268-271.[2]马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3):16-17.[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586. [4]邓小南谈宋史研究:宋王朝是“稳定至上”的时期[EB/OL].澎湃新闻网,2014-11-30.[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6]张广智.影视史学:历史学的新领域[J].学习与探索,1996,(6):116-122.[7]陈家琪.为什么偏偏是德国[N].南方周末,2012-01-31.
  •     向来喜欢单世联教授的作品!应当说这是国内少有的学者,国内少有的著作。本书全书综合使用回忆、著述与创作等各类材料和方法,融历史叙述、理性反思与情感体验于一体,寓细节排比于宏大叙事,是中国读者认识纳粹文化的可靠指南。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高效的集中营毒气室,天朝有不少人形生物也应该这样处理掉
  •     我只想说,国内少有的学者,国内少有的著作。本书全书综合使用回忆、著述与创作等各类材料和方法,融历史叙述、理性反思与情感体验于一体,寓细节排比于宏大叙事,是中国读者认识纳粹文化的可靠指南。
  •     在今天读完这本书也是命数吧……
  •     看到上卷对纳粹社会中众生相心态的描绘,你会发现所有集权国家的众生都是一样的。阿伦特那节和纳粹没什么直接关系吧。
  •     正在读,学习作者据理凭据的治史态度。但文笔上稍显干涩。
  •     资料翔实,冗长,文笔实在一般。
  •     全面、深入、立体研究纳粹文化的方方面面,糅合文学、文化、哲学、政治、历史、艺术、社会学等多种学科,从细节阐释希特勒和大屠杀及纳粹文化。 读懂希特勒、大屠杀与纳粹文化的可靠文化指南与导读手册,二战研究者、爱好者必备。
  •     这本书写的没有新意啊,没有新意。
  •     生活是生存永恒的斗争,只有最强壮的人—最凶暴,最冷漠的—才有机会获得胜利;每个天生温柔或渴望爱的人都会以某种方式散发出软弱和堕落气息,而强壮的人将凌驾于其上;真正杰出的天才是根本不关心普通人类的;我从来不懂什么叫投降,我的全部生活历程证明我是从来不曾投降,“不可能”这个词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的
  •     亚美尼亚大屠杀至今100年,纳粹的犹太人屠杀今年70周年,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现今21周年,20世纪三大种族屠杀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单教授长达二十多年的关注与思考给我们呈现其对历史的梳理、思考与批判,让我们以更开阔的视野看待“大屠杀”这个问题,尤其是最引人注目的,德国犹太大屠杀。 以书为记,以史为鉴,让我们深入的探寻大屠杀的真容全貌。
  •     只读了关于希特勒的内容,没有阅读大屠杀。身处变革中的人物,总是可以前瞻性的预见未来。那是因为他基于对现有事物的真实理解。很多时候,鞭辟入里的分析,是不为社会现实接纳的。因为更多的人要在混乱中汲取营养。
  •     读完上百万字的大部头,留下了很多书摘,用一句话来结束这次阅读经历吧:d当恶冒头时,你不能等待,不能让他集聚力量,你必须插手。
  •     历史很复杂..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看去的,都是历史.. 啃完感觉朦朦胧胧的,懂了估计三成都不到,( ▼-▼ )
  •     关于希特勒时代涉及的比较全面,但是书中大段大段的引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说法,作者自己似乎没有观点,而且各个篇章的写作风格和质量相差很多,好像是学生们给攒的。而且不知道是不是亚马逊电子书的问题,书中很多段落是重复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