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与他的时代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49550081
作者:朱涛
页数:375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个你所不熟悉的梁思成。他在1931到1948年间,回应激荡世界的现代建筑潮流,和同仁们通过建筑史的调研和写作,构筑起“中国建筑”体系,并积极思考该体系向中国现代建筑转换的可能。而在1949到1959年间,他深陷新中国政治运动的漩涡。为跟上形势,他频繁进行自我否定和改造,有时也将批判矛头指向同道。他的思想历程充满急剧的扭转、中断和切换,到最后彻底迷失。他构筑起的“中国建筑”体系也在任意化的政治潮流冲击下分崩离析。
本书以大量新史料追溯梁思成的心路历程,探讨中国现当代建筑发展与政权更迭和政治运动之间的复杂关系。那段历史远没有结束:政治任意化导致的建筑任意化,仍然主导着今天中国的空间图景。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篇 中国建筑:史学的构筑
第一章 上穷碧落下黄泉:是找东西,还是填充体系
第二章 强梁无畏
第一篇总结 梁的史学
第二篇 新中国建筑运动与梁思成的思想改造
第三章 我为谁服务了二十余年
第四章 民族的形式 社会主义的内容
第五章 大屋顶检讨
第六章 从争鸣到反右

第三篇 梁思成的城市规划思想
第七章 想象城市与制度
第八章 “梁陈方案”:两部国都史的总结与终结
第二、三篇总结 十年,今天
注释
附录 内容提要
致谢

内容概要

朱涛,香港大学建筑系任助理教授,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哲学博士候选人。他于1990年获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工学学士,2001年获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硕士,200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哲学硕士。在进行建筑实践的同时,他还通过写作广泛探讨当代中国建筑和城市问题。
2010年,由《南方都市报》及八家中国建筑媒体联合主办的“中国建筑传媒奖”评选活动,将首次设立的“建筑评论奖”授予朱涛,表彰他过去十年的写作,以及在建筑的专业解读、空间的社会关怀和历史性反思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他最近的作品包括,与十九位国际建筑学者联手写作的首部世界当代建筑通史《当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1960-2010》(A Critical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1960–2010),将于2014年3月由伦敦Ashgate出版。


 梁思成与他的时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这是一部建筑史论文,一部人物传记。可能对于非建筑类专业人士有些专业壁垒,某些章节读起来可能会无聊,对于我刚刚好,今天可以算是一口气读完。朱涛先生借助梁先生个人的历史讲述他那个年代的中国建筑研究,设计,发展历史。当年在台湾东海大学交换,有幸旁听陈格里教授世界建筑史一课,具体内容已经忘记,映像最深刻的就是他说,“建筑史是艺术史的一部分,而艺术史是人类通史的一部分。只有了解建筑所在的年代,才能真正了解建筑”。意味着建筑必然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从建筑反推也可以略知所处历史阶段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这点我一直铭记于心也受益匪浅。梁先生所在的时代,建筑不仅为历史条件,经济水平所限,更有来自政治思想形态和某些个人意志的前所未有的,飘忽不定的干预。梁先生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中国建筑史的悲剧,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剧。梁先生所述”我们(建筑师,我注)并不要求党的领导同志懂这些,而是要求他们知道建筑上存在这样的技巧而信任建筑师“,”党不要像过去那样自己不懂而又用行政命令决定一切“终究在他的时代没有实现,在现在很多时候还是我们行业的梦魔。朱先生在书最后写到,梁先生"以沉重代价换来的精神遗产,不该被遗忘。"可当今,又有谁记得?我想朱先生写此书并不只是想让全面了解梁先生。借梁先生的悲剧让大家更了解那个时代的悲剧,及悲剧产生的原因,对今日及以后的发展有所警示,有所借鉴,才是这本书的更大意义吧。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会想起去年的文艺工作者座谈。我并没有看过整个座谈的会议记录,只是零星看到些报道,特别是“不要奇奇怪怪的建筑”,要“中华民族”特色的建筑。“民族特色”梁先生等人从建国前到文革前一直没有搞清楚,现在估计也没有人搞的清楚,也没有人研究。中国建筑近20年在大力发展房地产,和所谓门面工程,造就一堆大尺度,超尺度的建筑和景观,还有“奇奇怪怪的建筑”。到底什么是我们所需(对于城市公共建筑方面)?没有一个答案。APEC村倒是有一些熟悉的东西(但貌似是领导人所喜欢),和开国年间的“大屋顶”潮流有异曲同工之妙“。到底是好是坏,或许没有一个人真正的知道。
  •     寻找梁思成与他的时代艾墨/刊于经济观察报“仅仅让我们远远地对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做一番鸟瞰,就不难发现,这是一个浪费惊人的世纪:浪费掉了机遇,浪费掉了资源,也浪费掉了生命。在外侮入侵和占领的苦难与内政如此的无道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怎么可能会有目标明确的国家建设?在大众的贫敝被某些时期里市侩的贪婪无度与另一些时期里国家的极端集权主义变得日益深重的时候,怎么可能会有平衡的经济增长?在一个长期动荡不安和审查制度严酷得令人难以想象的社会里,个人的创造活动和心智的探索怎么可能会得到普遍的展开?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事从一开始大概就是上述悲观的看法的证明。”这是1993年,历史学家史景迁给费慰梅所著的《梁思成与林徽因》一书的序言开篇。这个开篇,与其说是写给梁与林,不如说是写给二十世纪以来,追寻现代中国之路的整整一代知识分子。他们数十年的生命与智慧,分秒必争地投入在应对这个民族千年未有之危机与变局上,却总是在思辩刚有眉目、论争刚有启示——整个民族现代身份的构建刚刚开始之时,就被迫卷进一场又一场结构性的历史悲剧里,左冲右突。未完成的重要讨论在更紧迫的国族危机中或者扭曲,或者中断;刚刚建立起的与世界的平等对话窗口被迫一一关闭,而每一个论争者、思想者都在历史洪流里自身难保。思想史学者葛兆光近年回溯20世纪初知识分子构建“中国”的努力,在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人类学等等领域,无一不看到这样没有来得及充分展开的思考。“中华民族”从哪里来?边界在哪里?它如何向现代国家“中国”转化?如何与世界交流和对话?在建筑学领域,梁思成对“中国建筑[0.35% 资金 研报]”的构建,同样处在这样的思想史脉络中。而激发起后学者朱涛对梁思成追问的,也是各个领域的中国研究学者面临的相似问题:历史经验的断裂、理性争论的扭曲,令我们直到今天都无法在国际语境中有效地阐释自己。长期浸淫在西方建筑历史与理论里的年轻一代学者朱涛,在美国留学的日子对此深有感触:“直到今天中国建筑依然无法与世界有效对话,我们也不能有信服力地阐释自己的空间状况。为什么?”他的问题意识由此而起,并最终追溯到“中国建筑之父”梁思成。2014年2月,建筑学者朱涛出版《梁思成与他的时代》,书中认为,梁思成和他的时代所经历的一切,不仅重要,而且还远没有结束。“重现他在西方建筑话语对中国建筑史的曲解和垄断中,在日本学者取得成就的激励下,为中国建立起一整套自主的建筑范式的求索过程,重现他的心路历程和学术选择,他与政治的复杂关系,对我们今天的存在,至关重要。”朱涛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寻找梁思成。这“问题”的来源,与一百年前,年轻的梁思成与林徽因在美国留学时所面临的情境与冲击,竟有奇异的相似。2006年,37岁的建筑师朱涛正在哥伦比亚大学念博士。这是他在纽约的第8年。“中国”逐渐成了这里最时髦的话题。曾在上海、深圳、珠海等地做过七年建筑设计的朱涛起先很逆反,他推掉了教授中国城市化课程的邀请,博士论文不写最熟悉的中国,偏偏选择欧洲古典建筑研究。他说,一方面“不屑于以自己的中国资源作为资本来竞争”,另一方面,则对许多外国建筑师对中国的理解失望透顶:“很多人从来没去过中国,却垄断着对中国的解释,夸夸其谈,肤浅得都不值得交流。”就是这时,在哥大的一次讲座里,朱涛听到德国建筑师Ole Scheeren讲述在中国的经历。Scheeren是荷兰建筑师库哈斯和O-MA事务所的合伙人,他们正在设计的项目是中国CCTV新总部大楼。面对来自西方世界最常见的质疑:为CCTV设计这么一栋巨大、张扬的楼,是不是有违建筑师的伦理?Scheeren的回答听起来十分雄辩:首先,CCTV的巨大尺度不是建筑师的选择,而是业主自己决定的;其次,“在中国,修建这样的巨型建筑根本不是一个独特的当代现象,而是中国在追求现代化路上一以贯之的传统”,“中国有一种神奇的拥抱变化的能力,还有一种特殊品质:不后悔”,“中国似乎有意愿和能力,充满勇气地面对新形势,充满热情地追求进步——即使这些激进的变化有时意味着对过去状况的粗暴抹除……”朱涛至今还记得刚听到这番言论时,血液直冲头脑的感觉,没有什么比Scheeren的话更深地刺痛他的心。对外国建筑师来说,中国是开盛大party的试验场,只要操纵好有限的知识,就可以玩得尽兴,盆满钵满,再回到西方建立起自己的“新”话语。他们很少真正关心中国问题,因为埋单的不是他们。问题只有一代一代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自己消化:生态环境、城市规划、人口就业、土地……却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一点。朱涛第一次对纽约产生了厌倦:“你看到那么多智慧堆积在这里,变成纯话语;而在中国,这么需要智慧的地方——所有的理论话题在中国都有具体的针对性,可能解决实际问题,可能促成巨大转变,但却那么少的知识积累。”他开始大量地读西方学者关于中国社会、政治、环境、生态的论述,并终于决定回国。“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能带来建筑革命,而这种技术转移最可能大规模地在中国发生;前沿的城市研究可能帮助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少走弯路……”2007年接受聘书前往香港大学任教时,这是朱涛怀揣着的“中国梦”。然而不到一年之后发生的四川地震,以及紧接着的奥运工程,让他意识到,问题远比这复杂得多。“灾难之后的反思有可能带来彻底的改变,台湾的9·21地震重建正是如此!”朱涛联合不同领域的朋友迅速行动,满怀激情要发起中国的“新校园运动”。投入巨大精力忙碌了几个月之后,一厢情愿的“新校园运动”除了修起五栋新乡村校舍外,连个泡沫都没有留下。朱涛意识到,今天中国的问题根本不在于缺少高新技术或者前沿理论,而在于缺乏均衡、理性的决策,导致资源分配不公正等社会矛盾,“而要深入理解这些矛盾,很重要的工作是展开历史性分析,恢复历史经验的连续性”。建筑,作为耗费巨大资源、同时兼具社会功能与文化符号意义的系统工程,因为它天然的政治性,从来不能置身在历史的苦难之外。朱涛说。正是由四川地震开始,建筑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它在历史中的动态表现,超越了建筑本身的形式美学,成了他最关切的命题。2009年,朱涛改了自己博士论文的题目,转向研究中国大跃进时期的国庆十大工程。“我意识到关于大跃进和国庆工程有两套历史知识,一部社会史和一部建筑史,这两部历史之间的鸿沟是如此巨大,让人甚至怀疑它们是否是在讲同一个时代”。“为了更充分地理解58、59年的历史瞬间,需要追溯新中国成立十年的历史。而在这一段历史里,无论分析建筑设计风潮的变化,还是建筑与社会的关系,都离不开对梁思成这一中心人物的考察。”这也正是《梁思成与他的时代》的成书缘起。循着一个接一个问题,从西方回到中国,从当下回到历史,绕了一大圈,终于走近梁思成与他的时代。对研究者来讲,这当然不是轻松的旅程,相反,是足够痛苦与难堪的。尤其是看到梁思成和他的同仁们的经历:怀抱理想,漂洋过海求学归来,在满目疮痍的祖国带着强烈的现代化冲动建立起“中国建筑”范式;看到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城市弊病,满怀希望社会主义政权可以规避这些问题,发展出美丽新世界[10.02% 资金 研报];没想到却在1949年之后的政治运动中被冲击得七零八落……在这个痛苦的梳理过程中,朱涛意识到,无论对梁思成本人还是他所处的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其中的重要性、丰富性和复杂性,在今天都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和反思。而历史远没有结束,梁思成那一代建筑人所面对的建筑与社会的复杂关系,政治任意化导致建筑任意化,建筑师被权力裹挟的局面,仍在以不同的方式延续。在书的最后,朱涛写道:“历史写作并不能为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提供具体答案,也不会帮我们预测未来。但它对于我们的存在至关重要。深入的中国现代建筑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挖掘集体健忘症的根源,挑战和击破神话,解释来源和意义,重新恢复我们空间经验的连续性和共同性。”
  •     四月书目:梁思成与他的时代印象里的梁思成一直是偶像般的存在,无论是与林的婚姻;中国建筑史的宗师地位;还是那句在保护北京古建筑时掷地有声的与时任北京市长彭真的争吵:“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在北京环境、交通问题可能日逾严峻的今天,梁先生当时的想法和方案不时会被提起,人们借此反思和表达对于目前城市规划的不满。然而,我们真的清楚梁先生的方案吗?我们对他的成就有多少了解?或者我们只是感兴趣于那些八卦,在人云亦云地断章取义呢?这本书里,作者通过自己对于史料的考证和分析,为我们还原了一个他眼中的梁思成、细述了梁的成就与局限,描述了一个令人痛苦却又清醒的偶像之黄昏。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偶像与神话,而只是一个在历史中挣扎和痛苦的知识分子。但是,唯有尊重历史才是对梁思成先生最大的尊重。作者沿时间轴分建国前后,从两方面为我们解读了梁思成的成就与局限:建筑史以及建筑 城市规划。建筑史方面,梁先生最重要的两本著作《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都是在1949前完成的。梁和林两位以及营造学社通过对大量中国古建筑的实地考察,构筑一个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建筑史,向西方世界证明了中国建筑体系的存在以及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价值和应用于现代建筑的可能性。然而,在梁的建筑史中,中国建筑往往被狭义地定义为“中国传统官式木结构建筑”;出于强烈爱国心倒推证明中国建筑价值的结构理性主义也被不少学者们所反驳着。在建筑及城市规划方面,建国后,基于对社会主义保障城市整体规划的期待和信心,梁决定留国帮助新政府建设北京城,与陈占祥共同提出的“梁陈方案”如今不时被拿来比较,想象“what if”的情况。不过,建国后各种毫无预兆的政治运动极大地影响了梁在学术上的独立思考,他从建国前心仪的“结构理性主义”被迫转向“布杂折衷主义”,最后又在毛的主持下被批判为无谓的复古和浪费。这段时间内,梁先生在学术上的混乱和不断地向政治妥协是那个时代所有知识分子的缩影和一声哀叹。而“梁陈方案”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也需要被理性看待。可以看到,一个没有被监督和限制的政府是如何局限和影响着社会的选择和发展。在梁思成与他的时代,这种局限是阶级斗争、政治运动。那么,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当“开发”取代“革命”,当经济、GDP成为新的政治目标后,我们所能做的选择是什么?我们有什么措施来避免和限制可能产生的错误吗?总体而言,这是一本好看的着眼于个人和细节的历史书。但若历史不再枯燥变得好看,我们不得不审视文中那些对于史料的推测和猜想是否太过主观或是哗众取宠。就像与梁同一时代的夏铸九先生说“作为改革开放之后留学美国哥大的年轻一代建筑史学家,朱涛(作者)始终不懂我的心……不理解我对政治与专业结合的真诚赤子之心,可是也不要从你们现在的语境和世界观中曲解了我的用心……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幽灵在北京城上空飘荡……”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这本书能这么高的分,只能说明大部分人都没看过。满篇全是所谓的论据,碎片化的整理。就像看一个小朋友作文一样无聊。
  •     知识分子的命运走向,特别是偶像的黄昏,人生命运的无奈。国破家亡中的坚守,新时代中的不停徘徊,各种因素造成一代知识分子的困惑,何为真理,又何为现实,在现实中如何坚持真理,而说到底又实在些,又该如何自保?
  •     值得在看
  •     这是一部引发争议极大的著作,看后我也瞬间明晰了原因。因为这部书彻底将梁林拉下神坛,但个人意见:这是真实的历史。书里破除了几个神话。第一,梁以其非凡的创造性得到了成就。通过学术史梳理,作者将梁的每一个成就,都找到了源流,梁与其说是自民族文化中吸取知识,倒不如说是西方教育的人才。第二,梁陈方案的沉沦,是导致北京现状的原因。作者直截了当提出,该方案几乎缺乏可行性。对比王军的城记,该书几乎就是一反其论,不过也可以轻易看出,王军先生毕竟是外行,涉及城建理论部分,则完全难以发挥。当然该书也有问题,过于强调政治原因,不过同时的经济问题,同行间的互相对立,这些必然都对政府决策有巨大影响。作者更应该通过自己的专业角度解读优劣,而政治的问题,可能已经广为人知。不过总体来说,此书值得推荐。
  •     作者判断梁林二人的学术体系是先树立框架,再填充内容。然而恕我直言,作者写这本书的手法也无非是先确立了这一观点再罗织材料。甚至还有“她一定想…”这种开天眼的句子。作为非虚构作品实在有失严谨,若作为虚构作品宣传上又有拉大旗做虎皮之嫌疑。折中的平庸之作耳。另,关于此书的争议内容,如抄袭暗示,我未在书中读出。沙龙没有去搜,故不在评论考量内。50.
  •     就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现代化而言,梁思成给亨利·墨菲(茂飞)提鞋的份都没有,何况梁思成还是在亨利·墨菲造的清华校舍读的书。。。
  •     去年的理想国在东宫影院的沙龙,有两场。一场是陈丹青的新书发布,一场即为本书作者朱涛。由于陈的安排在后,,早到后简单听了下朱涛这场,争论很大,火药味浓烈。但读完此书后,火药味未闻到多少,疑惑却仍是疑惑。历史应该怎样解读?立场如何预设?将今论古和以古论今的界限在哪里?问题仍旧是问题……
  •     值得思考。建筑本质上是哲学。公众有点捧梁上天,就是因为短篇文章断章取义,妖言惑众,如果大家肯静下心来多看几本书...(可是没有如果,微笑脸)
  •     很多话不知该不该说,我就先不说了= =。只是如此点评处在那个时代的一个人而不是神,确实是冒犯和不公平的。
  •     人怕出名猪怕壮,诚不虚也,相比于他的日本同行,一个国家的独立与安定,对每一个知识分子都是多么重要啊。
  •     看完之后发现批评朱涛的人大多并没看过这本书。
  •     2016.04.23-05.08 这是一本有相当启发的书,让我拨开纯粹的建筑和记忆符号,进入历史语境中去看一个人和一段历史的演化,帮我将看建筑的眼界引入新的层面。 读“中国建筑”,梁思成是绕不过去的,他的名望和他那些已成为符号的学术成果,本身就充满巨大的吸引力,在梳理中国建筑知识的过程中,读到这本书是一个幸运。作者用令人钦佩的学术勇气和真挚的治学态度,帮助读者跳脱空洞的记忆符号,回到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贴近而又动态的分析梁的思想,作品,试图复原出梁思成一生学术的发展线索,这种方式不仅让梁的学术生命再次鲜活起来,也顺带梳理出那个时代中国的历史以及国际建筑的思潮,当然梳理知识本身不是目的,如作者所言,历史通过加深我们对中国建筑过去的认识,将会帮助我们理解当前的空间问题,从而更智慧地面向未来。
  •     被埋没的梁思成
  •     第二章好看
  •     放进水泡一泡,就是个大写的悲剧
  •     【2015.10.12 — 2015.10.15】
  •     不是很习惯某段历史题材,如果提前知道我应该不会买,但是客观来说内容确实不错,史料丰富,不偏不倚。
  •     知识分子的迷茫、情智单纯,错置的自信与无助。
  •     非常好读!原来真有要从天安门广场看出去全是大烟囱的说法……
  •     很值得一读,一个在时代中彷徨挣扎奋力抗争的人
  •     佩服于他们的学识价值追求,在纷火连天的战乱中却能把台阶屋檐记录研究得如此透彻,但如果本书只是搬运工的作用,这是完全达不到境界的吧
  •     历史理论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我们从细节处认识历史的复杂性,本书基本完成了这个目标,虽然有些地方犯了和书中谈到梁、林预设理论框架然后有目的地预设、剪裁资料同样的问题,有点论断太过明确了,但还是要为这种角度和勇气赞一下地。
  •     无限制的利用“文化权利”理论二次建构大陆政权的体系,带着香港学者“他者”立场。将梁的学说生拉硬拽的与政权捆绑,妖魔化地当局,对于梁自己欢欣鼓舞的开政协、设计国徽、组建建设班子的事绝口不提 。梁是个很单纯的学者,他的一腔热血都是在自己的志业和民族感情上,这样解读难免有些格局小了。
  •     比起梁思成建筑思想的成型与渊源,觉得更有意思的是梁在建国后历次运动中对自身建筑理论的改造以及其对北京改建计划被否定的经历。
  •     史料与论据俱全,非常不错的书。最深刻的感想是,内部的动摇,才是一个个体崩溃决堤的开始。
  •     多角度理性地看待历史事实,包括名人轶事。
  •     政治对艺术的破坏性是难以估量的。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哀是至今这个社会都不懂得以史为鉴。
  •     一个爱国者在文明存亡之际,挣扎着寻求本民族形式对内认同,与对外可识别性……至于讨论手段问题的,请对比中医的科学化之路
  •     作者的笔触透露出一种香港专业知识分子常见的经营范儿,不过深刻的思考(我觉得很辨证,但作者肯定不喜欢辩证法)对我很有教益,文笔也具有西式长句的优美
  •     一个抽象的概念,慢慢有了内容。
  •     现在难得的废寝忘食读一次书了,一天读完两本书的感觉…很好!
  •     不是试图写学者的历程就是好的写作。也可能只是没有同情心的无情诉说。
  •     那个年代的文人太痛苦了
  •     这本就充满争议
  •     大咖读书会-又一次印证了存在即合理,凡事皆有因。
  •     但主要的问题在于他的时代
  •     作为历史书算是很耐读。
  •     文化史视野下的建筑史,但对于梁思成还是更需要一种围绕思想史的还原与解读。
  •     建议读完林、梁的著作再来看
  •     学建筑的总归看不惯林徽因
  •     去神化只是一方面,探讨其设计的发展线索以及国际理论背景对梁思成的影响,读完比上一本的城记要有收获
  •     生在那个时代好无奈!比起消费梁与林的爱情,这本书写的很客观
  •     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梁思成和林徽因是夫妻,知道了北京规划问题很多。
  •     书中有非常详细介绍梁主张的北京整体规划
  •     一天内一口气读完的研究都是比较爽的
  •     图书馆随手翻看,作者履历牛。关于他的写作目的和没有基本史学训练,确实受到很多批评
  •     1950年接受了梁公理论又如何?1950年8月朝鲜战争爆发,继而大炼钢、大跃进、破四旧、文革、改革开放建设 ... 中国2000年之前哪座城市是有成熟统一的规划的,老北京保不住岂只不听梁公理论之过?
  •     这算是建筑史写作与人物传记交流叙述文。作者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洗澡中的心路,觉与杨奎松有点像。实际上此书对于建筑实际发力尽无,貌似专业的分析背后于我们现在的城市发展怪相无补。实际上,梁陈方案也好,梁的历史写作也好,乃至梁的大师身份,我们都要看的客观些。他是大师也是人。
  •     貌似好多书都是起兴看完半本,搁上半年又再看下半本的。。真是拖拉至极。。这本书呢很厚但思路清晰论述扎实切入点也不大,平实理性,很不错。。如果你读过王军的《城记》,那应该再读一下这本,看待历史不仅要有情怀还要思辨。。
  •     跳出了写梁的套路,梳理认真细心。然感觉这书缺少点灵气,梁的故事已经说了一遍又一遍,同为学建筑,真的想听到作者的一些心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