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全三册)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12
ISBN:9787309029925
作者:葛兆光
页数:1226页

作者简介

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导论》上下;原来分别放置在第一卷与第二卷前面,题为《思想史的写法》和《续思想史的写法》,目的是交代和说明研究角度、资料取舍、写作思路,现在重印,把它们合在一卷,统称《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用“写法”为题;并不是说这里讨论的只是一种写作策略,因为思想史的不同写法背后。总是有不同的观念、思路和方法,写法的改变常常意味着思想史研究的观念、思路和方法的改变。这里讨论的就是一些关于中国思想史成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方法问题,比如思想史应当如何思考精英与经典的思想世界和一般知识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知识史与思想史之间应当如何互相说明,古代中国思想的终极依据或者说基本预设是什么;思想史应当如何改变过去的传统写法和充满训导性的教科书式的章节结构,以追寻思想史的真正脉络和精神;思想史是否应当描述所谓“无思想”的时代,在无画处看出画来;作为历史记忆的传统知识和思想如何在重新诠释中成为新的思想资源,又因此而产生了思想史的连续性;思想史研究中如何看待和使用考古发现与文物资料等等,最后,《导论》也讨论了在后现代历史学理论渐渐进入中国的背景下,应当怎样理解和限制这种理论资源的意义和边界。
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
本卷以个人的观察角度与理解视野,对上古到七世纪以前的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进行历史的研究与描述。本书不仅关心古代中国精英与经典思想的发展,而且分析这些思想得以形成与确立的知识来源和终极依据,不仅描述古代中国在七世纪以前的最深刻的思想,而且也描述这些思想的土壤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
本卷改变过去作为教科书的思想史以人为中心的章节模式,引徵丰富的古代文献,也参考现代中外研究成果,清理与叙述从上古以来到七世纪以前的中国人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及其连续性历史,目的是希望理解和说明,今天中国的思想传统是如何从古代到现代被逐渐建构起来的。
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
这一卷主要讨论的是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思想世界的最终确立和逐渐瓦解的过程。其实,现代中国人常常说的,也常常可以感受到的那种所谓古代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传统,应该说,并不是秦汉时代奠基的那种古代中国思想,而是经过唐宋两代相当长时间才逐渐建构起来的新传统。在八世纪的社会变乱之后,由于一统而变得平庸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再一次重新调整自己的思路,重新发掘历史资源,围绕着重建国家权威和思想秩序,人们借助旧学开出新知,提出了种种问题,终于在传统中求新变,在宋代形成了以“理学”和“心学”为代表的新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在经历了“道统”与“政统”也就是文化权力和政论权力短暂分离的历史后,十三世纪前后,中国确立了新的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也由于这种观念的制度化和世俗化,在那个时代,形成了古代中国伦理的同一性。可是,经过元明两代,当十六世纪的中国开始从“天下中心” 的朝贡想象逐渐进入“万国”的时代,这种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却渐渐出现了深刻的裂缝,尽管明清嬗代,曾经有一度在表面上弥合了这种裂缝,暂时在公众和政治话语层面上,重建了同一的思想,但是,这种公与私的领域之间已经分裂的传统终于在坚船利炮的压力和诱惑中开始瓦解,特别是1895年中国被日本所败,在愤激的心情和屈辱的感觉下,中国开始按照西方的样式追求富强,从此走上了向西转的不归路,由此激荡出现代中国的种种思想。

书籍目录

《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目录:
导论(上)
引言思想史的写作
第一节 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
关于中国思想史叙述与解释的习惯——对“经典话语系统”中的思想史写法的三个疑问——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一一思想史的基盘或底线:长时段——文献资料范围的拓展与使用方法——重写思想史的前景与困境
第二节 知识史与思想史
学术与思想:近年来学界的一个争论话题——思想史的知识源头与背景:以数术史与经学史为例——知识的变动与思想的变动之间——知识影响思想的一些历史例证——对历史的体验和理解——关于这一想法的来历
第三节 “道”或“终极依据”
科林伍德的比喻和马王堆帛画的联想——探寻知识、思想和信仰的历史源头处——天经地义: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合一:不仅仅是环境保护或亲近自然的口号——天崩地裂:终极依据的坍塌以及思想史的变局——处处碰着它:朱熹直觉中领悟到的终极依据
第四节 连续性:思路、章节及其他
思想史、《思想史》以及《思想史》的三种写法——历史的连续性与福科的疑问——连续性追寻的三种思路一教科书模式与章节的割裂——思想史连续性的三种类型——对一个思想命题的不断解释——脱魅或理性的排斥,断裂中的连续——对外来思想的回应中重新发掘和解释思想传统中的资源——个人性写作与重写思想史的想法
导论(下)
续思想史的写法
至今思想史仍难以把握:中心清楚而叙述的边界模糊——与宗教史、学术史、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之间的关系——哲学史与思想史——目前我思考的几个问题——一切尚无明确的答案
第一节 无画处皆是画
第二节 历史记忆、思想资源与重新诠释
第三节 思想视野中的考古与文物
第四节 从“六经皆史”到“史皆文也”:作为思想史研究资源的后现历史学
《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目录:
第一编
引言遥远的古代
第一节 重构上古思想世界:传统文献、现代理论以及考古发现
大同世界:天下、领袖、村落——回溯式的想象——把时间距离转
化为空间差异:人类学家关于“人类出于同源”的普遍主义观念——神秘力量、分类秩序、技术权威——我的三个疑问——过去对考古资料的一般理解——对生命来源的好奇、死后世界的敬畏、美感的追求与用符号表达记录与交流——良渚玉琮、濮阳龙虎、凌家滩玉龟玉版的思想史意义
第二节 卜辞中所见的殷人观念系统
神秘力量的秩序化——祖灵崇拜观念及其与世俗权力系统的匹配——祭祀与占卜仪式中所表现的知识系统的整合——思想世界中的三种基本知识
第三节 周代残存文献与铜器铭文中所见的思想演进
第四节 作为思想史的汉字
第五节 后世思想史的背景:仪式、象征与数字化的
第二编
引言 所谓“轴心时代”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一般知识与思想
第二节 “士”的崛起与思想变异
第三节 思想传统的延续与更新(1):儒
第四节 思想传统的延续与更新(2):墨
第五节 思想传统的延续与更新(3):道
第六节 战国时代的精英思想和一般知识:方术及其思想史意味
第七节 百家争鸣与三种话题(1):宇宙时空
第八节 百家争鸣与三种话题(2):社会秩序
第九节 百家争鸣与三种话题(3):个人存在
第十节 语言与世界:战国时代的名辨之学
第三编
引言 百家争鸣的尾声与中国思想世界的形成
第一节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背景与一般思想水平
第二节 哲理的综合:从《吕氏春秋》到时《淮南子》
第三节 国家意识形态的确立:从《春秋繁露》到《白虎通》
第四节 经与纬:一般知识与精英思想的互动及其结果
第四编
引言 异域之风
第一节 汉晋之间:固有思想与学术的演变
第二节 玄意幽远:三世纪思想史的转折
第三节 清整道教:关于道教思想、知识与技术的宗教化过程
第四节 佛教东传及其思想史意义
第五节 佛教东传及其思想史意义(续)
第六节 佛教征服中国?
第七节 目录、类书和经典注疏中所见七世纪中国知识与思想世界的轮廓
主要徵引书目
后记
《中国思想史: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目录:
第一编
引言 权力·教育与思想世界
“奉天承运”与王朝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获得途径——唐代初期的文化策略——“天下英雄尽人吾彀中”的真正实现——统一的国家有了统一的思想与文化——考试的意义:作为背诵与记忆的知识一一承平的时代与平庸的思想——社会生活风气的影响——整个思想世界没有疗救的药方
第一节 盛世的平庸:八世纪上半叶的知识与思想状况
经历了思想与秩序的双重危机之后——八世纪初的中国官方重建思想与秩序传统的愿望:开元礼、历法、封禅与祭孔——失去了洞察力与诊断力的知识与思想世界——知识的教条与简化——教育与考试中的导向——类书、礼仪范本和书信范文背后的思想史意味——思想趋向装饰与表面:从贵族的知识独占到士民的文化普及——礼法为基础的生活模式和传统理念的崩溃……
第二节 理论兴趣的衰退: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的转型(上)
第三节 禅宗的胜利与佛教的失败: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的转型(中)
第四节 语言与意义: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的转型(下)
第五节 重建国家权威与思想秩序:八至九世纪之间思想史的再认识
第六节 会昌灭佛与九世纪的道教
第二编
引言 理学诞生前夜的中国
第一节 洛阳与汴梁: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的分离
第二节 理学的延续:朱陆之辨及其周边
第三节 国家与士绅双重支持下的文明扩张:宋代中国生活伦理同一性的确立
第四节 从元到明: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一般状况
第五节 再起波澜:王学的崛起及其意义
第三编
引言:从“天下”到“万国”:重建理解明清思想史
第一节 天崩地裂(上):当中国古代宇宙秩序遭遇西洋天学
第二节 天崩地裂(下):古代中国所绘世界地图中的“天下”、“中国”、“四夷”
第三节 考据学的兴起: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末知识与思想世界的状况
第四节 重建知识世界的尝试:十八、十九世纪之际考据学的转向
第五节 西洋新知的进入: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知识世界的变迁
第六节 晚清对中国传统资源的重新发现和诠释(一):经学
第七节 晚清对中国传统资源的重新发现和诠释(二):诸子之学
第八节 晚清对中国传统资源的重新发现和诠释(三):佛学
第九节 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徵引书目
后记

编辑推荐

谈到写作这部思想史的初衷及特色时,葛先生说,首先,以往的思想史可以说是精英思想的历史,他认为精英思想固然应该记录,但这些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究竟起多大作用却值得怀疑,我们应该关注的不只是那些经典的文本和精英思想,更应关注在实际的历史生活中起作用的那些一般的普通的知识和思想,发掘以前不为人们关注的平庸的时代和平庸的思想,这些思想并非与精英思想毫无关系,而是后者存在的土壤和依据;另外,因为研究对象的不同造成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与以往有所不同,以往的思想史多运用古代经典文献,而这部思想史则在文献以外将目光投射到以往不为人注意的古代星占历算、祭祀仪式、出土文物、医学著作、地图、绘画、墓室壁画等等,挖掘出他们对于思想史研究的重大价值。从结构上看,以往的思想史多以精英思想家作为划分章节的依据,而此书则按照思想延续的过程对整个中国思想发展史进行了宏观的把握,比如传统的思想史对盛唐时期的研究几乎空白,而实际上这一时期虽然没有出现大的思想家,但仍应对这一时期的思想状况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孕育后代思想的渊源。

内容概要

葛兆光,清华大学教授。1950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
已出版的主要主要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汉字的魔方》、《想象力的世界》、《中国经典十种》、《中国禅思想史》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思想史的背景——评《中国思想史》 梁济生 孙锋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以下简称葛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描述了在精英和经典的思想与普通的社会和生活之间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凸现了精英和经典的背景和 底色,无论从方法论还是从本体论的意义上,都为思想史增添了新的内容。   “似乎在精英和经典的思想与普通的社会和生活之间,还有一个‘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 世界’,而这个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延续,也构成一个思想的历史过程,因此它也应当 在思想史的视野中。”   所谓一般知识与思想,“是指最普遍的,也能被有一定知识的人所接受、掌握和使用的对宇 宙间现象与事物的解释”,它通过最基本的教育构成人们的文化底色,被人们普遍认可,并作为日常生活的规则、解释。任何一个精英都会接受这些一般知识和思想的启蒙,在日常生活中遵从其指导,“所以它可以成为精英与经典思想发生的真正的直接的土壤与背景。”在这样的视角下,思想就成为从共同的知识体系出发,对相同问题的共同关注和不同思考。例如,在传统的思想史中,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总是经渭分明,有时甚至是水火不容。葛著则认为是当时人们在同样知识背景下对宇宙时空、社会秩序、个人存在的共同思考和不同 阐解。由于大家处于同一知识体系、观念框架、话语系统中,这种思考与阐释难免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这恐怕比前者更符合历史事实。   思想史视野的拓宽,使我们注意到被传统思想史忽略的部分,理清了在传统思想史中有着重 要地位的精英思想的渊源。原来,在传统思想史中难登大雅之堂的星占卜筮、房中养生、兵 家阴阳,却在实际的生活世界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阴阳、黄老、儒法,这些对后世有至深影响的思想流派,竟与星占历算、祭祀仪轨、医疗方技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思想并不仅仅是天才们的想法,也深深地植根于普通人的知识、观念中。或许这种实际存在于普遍 的社会生活中的知识与思想的接续和演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历史,或许正是这些在潜 移默化中接受,日用而不知的知识与观念才真正主宰着社会生活甚至历史本身。   当思想史真的改变了自己的叙述角度和观察框架,把过去并不那么精英和经典的文本也当做构筑思想史语境的资源,那么,那些平时并不被重视的信札、书画、年历、日记、公文、广 告以及其他的种种资料,就会进入思想史的视野(葛兆光:《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物》) 。   思想史一旦开始关注一般的知识与思想,它所依据的文献和资料便大大地丰富起来,一些被传统思想史忽略的文献、实物便进入了思想史的视野,成了“思想史解释的资源”。在这方 面,葛著创获尤多。   其一,对考古新成果的运用。20世纪后半段一系列考古新发现对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葛著吸收了这些新发现和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做出“思想史的解释”。在第一卷第一编中,葛著通过对良渚玉琮的形状、纹饰、质地及其象征意义,对濮阳龙虎图案所象征的东西 空间观念、春秋时间观念,对凌家滩玉龟玉版刻有的神秘四极八方图案的分析,指出: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一开始就与“天”相关,由天地四方的神秘感觉和思想出发的运思与想象 ,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原始起点;列举出土文献中兵书、数术、方技类占相当数量,说明这些看似形而下的知识却正是古代思想的知识背景和基本依据。   其二,是对汉字和目录学等材料的分析。“现代的思想家们常常说,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 识中的世界,在语言文字中可以呈现一个民族深沉的思维和意识结构”,基于此,葛著探讨了汉字的象形以及古代中国人感知事物具体性的传统的形成,作为词的汉字的衍生分类和汉 语的句式特点与中国人思维分类的关系,指出,由此可以推测古代中国思想世界的思路和方法,探寻某种思想和制度的起源,理解古代中国生活的重心和兴趣。此外,通过对比《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著录书籍数量的增多与门类的减少显示两汉到唐初知识与思想的演变,透过《艺文类聚》等类书的分类次序,来显示当时社会对知识与思想的整和与规范,用《五经正义》等对经典的注疏,来勾勒被政治权力所确认的知识与思想的大体边界,这些至少在思想史的写作中称得上独辟蹊径。   其三,是对图像资料的分析研究。这也是本书对“思想史解释的资源”的最大开拓。因为图像同文字一样也是历史中的人们所创造的,它必然蕴涵着某种有意识的选择、设计和构想,而在其中恰恰隐藏了历史、价值和观念。临沂金雀山九号墓、马王堆汉墓不约而同出现绘有上、中、下三层世界的帛画,在大量汉墓中出土的反映升天题材的画像石,透露出当时人们对普遍关心的关于生命、人生幸福等问题的焦虑和思考,以及支持这种思考的那个时代的普遍知识和思想观念。同样,当利玛窦将第一幅依照西洋方法绘制的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全图》进献给万历皇帝时,它所代表的新的世界观念就对传统的中国人的“天下”、“中国”、 “四夷”观念形成冲击,使中国一直以来作为支持政治、文化、思想、生活的终极依据的普 遍知识与信仰的合理性受到质疑。在支持者与反对者的辩论声中,中国的知识、思想、信仰 世界发生了变化,尽管这变化相当艰难和缓慢。   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那样,葛著可能深受某些西方学者如福柯、如年鉴学派的影响,在笔 者看来,葛著对上述新材料的运用也缺乏系统的方法论意义上的总结,显得有些随意和杂乱 ,然而,“作者试图从新的角度写出一部中国思想史,尽管没有完全取得成功,但是学术界 一种可贵的探索,也代表了一种方向。”(葛剑雄语)而且,注重对思想史背景的考掘和关注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这本身就是对传统思想史写作模式的突破。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4月3日

章节摘录

书摘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早期中国的符号,比如大汶口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它们究竟能否算是真正成型的汉字?①近年来热烈讨论的山东邹平县丁公村龙山文化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是否就是“四千年前中国的文史纪实”,或招祖护佑驱邪的卜辞?②还很难说,至少我们现在还不能说出符号的意义,所以它是图画还是文字,它是偶然性刻画还是有意识写字,就不可能有结论。但是,殷商的甲骨文、商周的铜器铭文,却已经是极为成熟的文字,从这一点来看,文字的起源要比商周早很多。现代的思想家们常常说,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在语言文字中可以呈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思维和意识结构,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在占汉字的结构和古汉语的句法中,我们能够看到古代中国什么样的思想呢?    思想靠语言表达。世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由于语言或文字的传媒来认识的,语言在人们的思维中构筑了第二个世界。通过语言的传递,人们认识了自己面前的现象世界,依靠语言的调整,人们在心中重新建构了一个更完整的观念世界,借助语言的表述,人们又把自己思索中的观念世界转告他人。于是,实存的现象世界的延续构成了实存的历史,而语言的观念世界的延续就形成了思想的历史。    人们不断地用语言来表述、修正、传递思想,语言构筑的思想世界就反过来影响着人们对于实际世界的理解,甚至真的在改变实际世界的状态。“必也正名乎”这句话,说明在那个时代,尤其是通过语言来激烈争辩的时代里,思想家已经感受到了语言对于世界的意义,于是人们很自然地会对自己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以及语言文字中的思路进行追问:语言能否真正切实地说明或如何说明世界?人们能否通过或怎样通过语言来调整世界的实存状态?人能否或如何超越语言而直探世界本身?    春秋战国时代,逐渐成长的名辩之学既是具体的争论产物,也是形而上的语言哲理思索的结果。尽管那个时代并没有什么称作“名家”的学派,后世所谓“名家”的一个学派,只不过是后人特别是汉代人“回溯性”归纳和追认的结果,但是,作为工具性的语言把握,名辩是那个时代的每个思想家必须关心的技术,作为思辨性的语言研究,名辩之学也是那个时代的一些思想家追问的关于语言与世界的根本性问题。    “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绎矣,民之莫矣”,古人是相信语言的力量的,至少在巫祝史宗把握了文化权力的时代里,语言是有一种神秘功能的。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的,巫祝史宗的时代,“象征”往往可以等同于“事实”本身,通过“象征”的调整与确认,人们相信,事实世界也就得到了调整与确认,这一传统到了孔子的时代——孔子的“正名”思想中就有早期巫祝史宗通过“象征”来调整世界的意味——只不过多种多样的“象征”在孑L子及其后人那里渐渐单一化成了“语言”,因为在所有的“象征”中,“语言”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言以知物”的意思就是说②,每一个文字、语词都是一个象征,它靠音、形来譬况并引起人的联想,它不仅仅是单名也往往是同类事物、现象的共名,它把它所譬况的事物或现象在人的思维中强制性地归纳起来,确认它们,当人们二说出或写出它来,其他人就可以联想到所有这一类事物或现象,不论它们是否真的在场,而这些字、词、句有了一个清晰的秩序时,它就起了清理世界秩序的作用。    对于语言的态度,春秋以来的思想家并不一致。坚信语言可以说明世界的是孔子及其后人,他们关心的中心是社会,他们恪守着传统的语言系统,希望社会秩序稳定在原有的语言系统上。所以他们固执地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名”和“实”的关系是天经地义的,是天然合理的,这种“名”确认的是一个合理的“实”的世界,任何“实”的变化都不应改变“名”的秩序。据说,春秋时代的邓析曾经“以非为是,以是为非”,不遵循传统的“名”而另行其是,很多追随他的人也抛开习惯的思路,“学讼者不可胜数”,于是导致了郑国的秩序大乱③,那么,孔子所谓的“正名”就是希望通过对“名”(语言)与“实”(世界)关系的调节来整顿社会秩序,维持旧时代的“名分”与新时期的“等级”的一致性。在他们的心目中,尽管“名”与“实”并不一致,但是“名”对于“实”的规定性和调节性是必须肯定的,“名”有永恒而稳定的意义,尽管时间流逝,世事转换,但“名”决不可变异。他们希望以这种“名”维持传统的秩序的稳定和延续,而改变了的世界应当去将就这种秩序,换句话说,他们维护的是旧的语言系统对世界的规范和确认,而拒绝为世界的改变而改变旧的语言系统,所以孔子有一句老话叫做“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器”是象征等级身份和秩序的车服,“名”是证明等级身份和秩序的爵号,传说,有人为卫侯立下大功,请求“曲悬繁缨以朝”,得到允许,孔子就极为感慨说,可以给他土地,但不可以把名称与象征随便给人,这是君主才能掌握的东西,“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①。“名”对于孔子一流思想家来说,尽管它只是语言系统,但它却象征着亘古不变的神圣秩序,尽管它常常与现实不合,但它却是调节和安置秩序的基本框架。    墨子一系与孔子一系关于“名”的看法不同,墨子所依据的不是既定的秩序和旧有的传统,而是特别重视实际,常常倚重现有经验以确定知识,所以他认为“名”并不具备永恒的意义,而是要由实际内容来判断。《墨子》中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说,一个瞎子认定“钜者白也,黔者黑也”,但是他并不知道什么是黑什么是白,他们之所以说黑白,其实并不是根据“名”来的,而是根据经验③,所以,语言并不是亘古不变的永恒,而是应当根据历史事实效应来调整它,这叫做“言必有三表”。“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首先考察“古者圣王之事”,得到历史依据,其次体察“百姓耳目之变”,获得人间支持,再次验证于刑政,看看它是否真的能够实现“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以求实用证明④。在“名”与“实”的关系上,墨子显然偏向于经验主义,语言在他看来是一个后起的东西,并没有绝对的意味,语言有效与否的根本依据在于经验。    但是,老子对于语言的态度似乎更加激烈。他基本上是不相信语言的,因为他的关注处在于超越经验与语言的“道”,而不在于具体的事物与现象,语言无法说明、描述这种玄之又玄的“道”,能说明的“物”又总在变动流迁。于是,他认定“名”是没有永恒性也没有绝对性的,一切语言反而能够壅塞人的智慧的感悟能力。“信不足焉,有不信焉”①,老子承认,语言在万物起源时就已经产生,三十二章中说,“始制有名,名亦既有”,但他又告诫人们,一定要懂得语言的限度,语言不是永恒的,因为一方面万物变动不居,一方面“道无常名”,还有语言不可说明和表达的,故而对语言始终要有一份疑问,对经验也要有一份警惕,“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②。于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③,“信言不美,美言不信”④,语言并没有调节宇宙秩序的意义,只能妨碍人们体验终极的天道。如果说,孔子坚持语言的调节性,墨子坚持经验的可信性,那么,老子可能坚持的只是直觉的超验性,他对语言和经验都表示怀疑⑤。    接下来让我们看战国中期的情况。    前面我们说到的,只是早期思想家对于语言与世界的态度。态度多出自一种感受与一种需要,并不见得对语言有特别的研究,因为他们不是把语言看成是重铸或调节世界的“模范”,看成是把握经验世界的“工具”,就是把语言看成是体验终极与神秘的“障碍”,社会秩序、经验知识和宇宙天道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而语言本身的问题却在焦点之外模糊一片。因为对于单纯的名辩,至少儒、道一直是很反感的,前者是因为纯粹的语言思辨不能整顿社会秩序,后者是由于语言的缠绕不能体悟玄幽之道。但是,是否一种语言的思辨没有使用和功利就没有意义了呢?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并非如此,语言是思想的运算符号,人们借助它来了解世界,体验存在,那么,它的各种词语、句法和陈述样式中潜含的论理,就直接影响到思想的水准。但是,尽管中国古代几乎所有思想家都在使用语言,却只有一直在考虑“名”、“实”关系的墨子后学以及一直在以“名”、“辩”技术为探究对象的惠施、公孙龙等,才真正地把语言的思辨或论辩技术提升为一门形而上的学术①。    近年上海博物馆收购的一批属于战国中期的楚简中,有一部分被整理者题为《物先》或《天道》,据说,其中曾经讨论了现象世界与语言世界的关系,特别讨论了“或”(不确定性的存在)、“又(有,确定性的存在)”、“生(生命的存在)”以及“音”(语音)、“言”(语句)、“名”(语词)、“事”(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还提出了“音非音,无胃(谓)音,言非言,无胃(谓)言,名非名,无胃(谓)名”的名辩思路,可惜的是,竹简释文还没有公布,不能在这里讨论,不过,至少它的出土,证明当时的思想世界中,“语言”与“世界”的问题已经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了。    首先我们当然要看惠施、公孙龙一系以“名辩”著称,专门以“名”相辩论的学者。    《庄子·天下》说,惠施以自己的见解来观察天下,并且公之于众,使得天下的“辩者”都被吸引到这些话题上来,而“惠施日以其知与人辩,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又说恒团、公孙龙是“辩者之徒”,以名辩之术“胜人之口”,但是“不能服人之心”②。可见,在惠施与公孙龙等辩者那里,“辩”已经成了职业与兴趣,“辩”的内容渐渐在这种辩论中淡化或退出,而“辩”的技巧则凸显成思索的对象,于是便导致了一个思想史意味上的变化:首先,语言与事实发生了分离,成了纯粹运思的符号,进而,辩者把这些符号任意挪移,并有意识地违反语言约定俗成的内涵与外延,使变异的语言本身成为哲理思辨的内容。《庄子·天下》所谓“(惠施)以反人为实而欲以胜人为名”,《荀子·非十二子》所谓“(惠施)好治怪说,玩琦辞”,就是说这些辩者已经不再把语言当做思辨的工具,而已经把语言当做思辨的对象,为了在语言中显现他们的特殊想法,于是在他们那里,语言本身发生了倾斜、扭曲和变异。    惠施论辩的资料大多数已经亡佚,现在只有《庄子·天下》记载与评述的那一部分,其中具体论辩的内容有七项①:    一  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②    二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③    三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④    四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五  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⑤    六  连环可解也。    七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

图书封面


 中国思想史(全三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6条)

  •     需找最精确的书写方式关于史在书写历史之前,是需要有很多准备的。这种准备不只取于历史学家的学识,更在于他的胸襟与气度。因为常常接触典籍的原因,大多数的史学家在一般人看来是一群只会掉书袋、沉迷于自己的小圈子而不讨人喜欢的清高孤傲之徒。我们经常把史学家的怪癖当做段子在生活中肆无忌惮的调侃。在失去了必要的严肃与恭敬后,我们也就不会把史学家那呕心沥血的思考当一回事啦。试想想,当作者已经把他的读者群体做了严格的划分,当大史学家司马迁的那句“藏之名山”被后人奉为经典之后,我们又会对于那些超越时代的深沉思考怀抱多少亲近感呢?在葛兆光之前,史学家的准备绝对是被神秘化的。历史的书写思路最多是作为前言的寥寥数语呈现出来,并被当做为一种出版的习惯,毫无情感可言。大多数历史学家在不足万言的字句中所表达出的感叹也常被人看作是故作的姿态。当他们在无数个青灯下面思索出来一种历史的写作规律并且满怀极大地热情投入实践之后,他们所获取的也仅仅是一种来自个人本身的快感。当他们呈现的历史以教科书般规范的语言作为一种媒介的载体被读者阅读的时候,这种知识的交流也仅仅只是一种生硬的纯物质般的交换。真正的好书应该是可以让人感受到书与读者之外的第三者——作者在引导着读者的思维。从这个角度来说,葛兆光的书达到了人际传播的高度,通过阅读他的三卷本《中国思想史》,我们他精心撰写的导论中品味到一个史学家深沉的思考,我们通过文字,可以在自己的脑海里面还原一下葛兆光提出的思想史的一种新的写法的思考过程。但是任何历史的重新书写都是需要比较的,因为前人书写的历史已经很多,一个稍稍有抱负的史学家都不愿意永远模仿着前辈的书写方式。特别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术上的创新如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口号被无数学人呐喊着。确实是这样,任何体系都有其必然的时代局限性,,史学家永远是站在自己的时代在看待着历史,所以关于历史的写法也是有时代性。不同的时代应该有关于历史不同的书写方式。葛兆光的历史写法正式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中提出的,这个时代对于理性的追求达到一种狂热。关于思想首先是正本清源,由于他书写的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历史,他书写的是关于思想的历史。思想究竟是什么,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说法。思想究竟是关于形而上的多,还是关乎形而下的多,这在东西方看来又有着明确的不同。但是由于在之前中国人自己所书写的关于思想的书籍中,关于技术方法的思想被长时期的忽略。而且中国近代的悲剧就在于我们这个民族对于技术的不重视,所以葛兆光在他的前言中明确的提出自己要把技术史作为思想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提出,并且为技术史长时期被低估的地位平反。其实这也就是葛兆光自己关于思想的名实之辨,很长时间中国的思想是名不副实的,因为由于中国的思想史往往忽略了普罗大众的智慧而最后变成了精英们炫耀自己才智的沙龙里面的玩笑,所以在很时间践里,一本关于思想史的书籍与普通人的生活竟然毫无关系可言。首先他并不记录着普通民众的思想,而且普通民众最最实用的生活技巧也因为思想史的排外而无登大雅之堂,最后遗落民间。这也无外乎鲁迅先生当年的感叹“真正的历史隐藏于民间的野史”获得了中国人一致的认同。除此之外,葛兆光还强调了一点,那就是论据的重要性。虽然我们知道野史的重要性,但毕竟由于散落民间的口口相传增加了谣传的出现,所以对于收集历史中的证据又成为了史学家的一个新的难题。即使是最现代的书写方法也不能回避这样的一个问题,组成一部史书的材料来自何方。虽然历史选取的角度问题会带来很多过于主观性的东西,但是组成历史的材料相对还是客观的,可以说正是他们构成了一本历史书籍的基础。所以葛兆光的新写法的另外一点新颖之处是他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无意识的史料并不像人们“叙述”,只是给人们“陈列”,叙述有叙述者的意识,而陈列却只是呈现。”这就说明了史学家一定需要清醒,他一定要从容游走于正史与野史之间,辨认出叙述与陈列的史料,并按一种科学的方式重新的展现出来。关于中国不管怎么说,这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籍,中国这两个字在这儿就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他不是在单纯的叙述一个国家,而是在指明着一种长久以来的地域文化。修饰“史”的两个定语:“中国”与“思想”,“中国”是置于“思想”之前的。葛兆光的另一个突破在于,他用“道”与“终极依据”来解释中国思想的特殊性。如果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来解释这个提法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称“道”为中国一切思想的公理。公理是什么,不证自明的东西,他是支撑着大象的依据。葛兆光的这种提法在我看来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在中国的传统里面似乎一切与道的问话都成为了禁语,所以把思想的源头放在这儿打住倒也是挺符合“中国特色”的。其实这有未尝不是中国历代的学者的一种共同的矛盾呢,但是这个矛盾却让我们无比自豪着?面对着自己故土上千年如同谜一般的文明,即使外面的月亮再远,他也永远不能明明白白的展现出我们这片神奇的土地。
  •     从毕业的人群中我已能窥见自己一年后的情形。如果说我读研的一大遗憾,大抵就在于未听先生的话去做清水江文书,这使得三年未能恒守一个研究方向,而茫然自行摸索治学路径。而若说读研有一大收获,恰也正在于此,先生学问以义理、考据为旨,以涵咏心性为依归,正因没有入文书研究,恰无门户专攻,故入学两年,得以先后涉入佛学、历史地理学、晚近公羊学、民国以降史学,最终起信道统命脉而以经学为归宿。 如今想想,这两点恰是如今史学研究的两个路向,后者为传统治学之道,其以传统史料为主,讲究考据,对问题的考察偏向于进行本体的深入追究或经史不二的理路分析。而前者则由思想史的重塑引起,虽然学界倾向于将此推衍到古史辨的风潮,但我认为八十年代葛兆光的思想史写法应视为其关键推动,此本于脱离传统精英视角及大传统叙事,因此研究思路也降为“一般思想”(葛兆光语)的考察与民间史料收集(如秦简、帛书、碑刻、信札、书画、日记、公文等)。 记着前几日,听到一位师兄的话,其大意是说如果文书不脱离具体家族的研究,其终究是无意义的。我很惊诧,文书作为民间史料,其纳入研究视野本身不就在于定位对传统思想史研究“空白”及框架的重构么。因此,其终极归宿本就在于思想史,而非社会史么,如今却被做成家族契约变衍与个案分析,而丧失思想史的意涵,这大抵也是葛兆光始料未及的吧。 治学先立其大,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思想史的写法就是其学术之“大”。最近京东活动终于购入,距上次看此书已过去四年,此时审视心中已有平章。窃以为,葛氏思想史的写法固然重要,但忽视了思想史首先是作为历史,而历史本身无论从王官学抑或百家言的角度讲,都在于对社会精英乃至官僚阶层之训诫,以及对社会智识之士的引导,绝非仅仅的对历史画面重构。故传统思想史更应称之为“道术史”(任公语),其目的自然是对于士阶层的提升。而葛氏大弊正在于此,如今其思想史写法的路数已渐趋末流,民间一切琐碎的“故旧之物”都欲往“证史”的层面推衍,这恰恰是史学的衰败。 待看到此书70页时,葛氏提出四个问题,我便能估计到当时传统史学阵营对其围攻,其总结所遇问题为一、思想史是道统还是过程。二、如果是过程,那思想史对象是精英还是平庸大众。三、进而思想史与社会史、政治史等的关系该如何界定。四、思想史与文化史、学术史的畛域划分。这四点都是其核心症结所在,当然,如今的学术研究末流也无疑都凸显出这些弊端。因此,不妨试着重看葛氏的逻辑框架与其解决方式,亦可对如今末流学者提供源头的认识。 在劳思光哲学史中,对几种错误的思想史写法进行批判,而表“基源问题研究法”,在葛兆光这里,也批判了传统思想史(认为其一无“内部”讨论,仅为梳理之功,其二仅为精英与经典世界。)其提出三点看法,其一、思想史并不循时间顺序演进。其二、精英世界与生活世界应该分别讨论。其三、应脱离“溯源的需要”下对精英影响扩大化理解。因此,其抛出核心观点:在精英和经典的社会和生活之间,还有一个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其也应在思想史的视野中。 之所以对“一般知识”进行审视,是因为其“日用而不知”,一方面其既依于终极依据建立起一套的假设,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准则。而这正是历史的直接背景,相比之下,正史与精英世界反而是间接背景。在长时段概念下,它所依据的时间标尺不是王朝变动与政治变动,而是缓慢却又深刻的生活样式。而大量是史料正是围绕着这个直接世界的。(如马王堆帛书、汉代铜镜铭文、银雀山、张家山、双古堆、尹湾简牍、石刻题铭、文书、家训、族规、劝善书、童蒙课本甚至《艺文类聚》、《初学记》、《六帖》、《太平御览》之类的类书等等。)这些无意识的史料并不像正史向人们“叙述”,而是一种陈列和呈现。他们正分别充当为古人启蒙教育的思想本源、生活经验、与精英思想向民间思想转化的媒介。 葛氏并将这些日用彝伦的文献等认为是生活所需,因此,可视为“知识”,因此,他的提法就变成了“知识”与“思想”的分歧,按照他的思想史写法,自然,这类“知识”与思想是密切融通的,不仅在世俗层面,自思想起源之初即如此,其转化了李泽厚的巫史传统,认为术数方技本身就与“提纯后”的思想是融通的,只是后来逐渐剔除掉这些成份,才成为现在意义的纯思想层面。他还将问题转化到经学层面,其认为经学属于“知识”,并论述了经史不分以论证其知识、思想不分。无疑,这一切都在于论述:“知识”——不仅如术数方技这类操作性的知识,包括经典文本的注释记诵、仪式活动、生活方法、生产技术传授、名物语词分类等——都可称为“思想”。这自然是为其史料观的扩大寻找了一条正当性依据,并认为可以借助这些重新书写历史。 无可置疑,葛氏也发现了中国思想的“提纯”问题,而我也在以前的文章中指出“先秦至民国的传统学术,最大的困境即在于“文法”,质言之即吾国文人偏向于将“基源”观点隐藏于文章之中,这并非故意为之,而是古人层层深入分析使然,其往往将问题深入到易经与天道。”然而,我认为症结在于应发现古人文法背后的利害诉求,而葛氏“提纯”理论认为核心在于古人将原有知识的淡忘与淹没,而对思想标榜。这里其仍然以儒家来源具有礼仪的“知识”成分,而儒家在春秋时期乃至以后转为对本体心性的“思想”讨论为例,说明儒家“思想”核心在于其背后的“知识”。对此,我认为,固然儒家传统又这样一个知识与思想混杂的情况,但是,后代儒家很明显是有政治乃至辟佛老等等的利害诉求,更在于当时的问题,而非由于原有的“知识”遗存使然。 葛氏并提出“道”与“终极依据”,认为古人所有的讨论背后,都具有一个终极的、不可讨论、不可质疑的“终极依据”,这是中国文化的不言而喻的预设。关于葛氏所言“终极依据”并刻意将其神秘化与形上化为思想史研究的根本归宿,我认为这明显是海外汉学与晚近民族性粗浅讨论的基本模式,如果说道术为天下裂之前的思想存在这种终极依据,或许还成立,然而随着历史推衍,汉儒、宋儒乃至明清的文人是否仍然本着这样一个终极依据进行思考则不然,其大多数仅是为对峙当时论敌而不断深化问题根源推致的结果。尽管大都归于天道与易经,然这也仅是寻文本依据,吾国学术向来不如印度哲学关注形上哲理思辨,故其思想背后若有核心,大抵皆为当时政治诉求与现实关怀。 葛氏并提出思想史的连续问题,除了较为低级的教科书“长编式”写法与“真理评价”(阶级史观、经学史观)写法以外,传统思想史往往倾向于疏导出一个内在理路以说明思想史的连续性,而关于这种连续性的写法,葛氏认为可以分为三种:其一,连续性体现在对传统思想命题的不断解释中。(如对孔子不语性与天道一事,三世纪玄学发展这一空间、四世纪佛教进行阐释、五世纪宗炳进而辨析。)其二,理性使得思想逐渐从那些具体的、神秘的、有实用意味的形式中蜕皮而成为纯粹的思想,这个不断祛魅的过程也是一种连续。其三、外来知识冲击下,传统思想为应付变局而重新理解和诠释,记忆复苏的追认,这也是一种连续。 当然,葛氏提这三种说法并不是为了给读者提供思考,而是为后来他对于传统思想史的反驳做铺垫,即核心问题,对其丧失传统道统叙事而注重小传统的批判。 由于有了这三点连续性的勾勒,其认为传统的道统叙事其实有很大的弊端。大抵可归纳如下: 1.思想史正统、一流与其他未被记载的思想,择选的标准是谁定的?以往思想史写作的人是否具有狭隘的思想因素,而影响了思想史的公正写作。(王通到韩愈间两百年除了佛教的思想空白问题。) 2.由于要凸显道统,即一个先设的真理系谱,然而,站在历史的立场,没有那一个时代没有思想。思想应当一一表彰,但历史也应当一一叙述。 3.当皇权占据真理的合法诠释系统时,其权威性下,相反私人的话语更能体现学术与智慧的心灵。 4.每一次思想史写作,都可能重新建立一些采撷和写作的价值标准,如果思想史还属于历史,就不能无视那些被预设为空白的时间段,因为这里可能会有被过去眼光忽略的部分。 5.“空白处也有思想”是指一、将过去视为平庸、落后的思想进行叙述。二、把过去没有被浓墨重彩的思想作为一种潜在资源重新放在它重新凸显的时代加以叙述,重视其思想的“桥梁”作用。三、重新发掘被遗忘的精彩思想现象。 6.传统思想史倾向与讨论“影响”,而往往忽略这种影响是后人选择与诠释力量作用的结果。甚至,影响并不是连续性的,可能是间隔几百年,被作为一种思想资源而重新提出,这有着当时的历史背景,而不能视为思想本身的影响。 7.由于后代对思想重启的功利目的,这种对思想溯源本身就具有偶然性与不确定性。很大情况下,甚至提出的目的是实质是潜在的批判,相反不是影响,而是为了尽快的融入新的知识、思想、信仰世界。 8.第六条无疑是民族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作祟,而第七条则更隐含了文化激进主义与普遍主义的问题。强调外部因缘与凸显内部理路,其实都是片面深刻的,而不愿进行平时的叙述。 9.所谓的道统与影响力,后人追溯的原因很大,如王通和周敦颐、王夫之等人的例子。这些有意识的组织与设计隐含的是否可认为是“伪造”。这进而设计到“传统”的理解,在甘阳的《古今中西之争》一书中即提到这点,传统是先设的存在,还是一个不断实存的过程,我们在传统之外,还是与传统共存。 10.最后,其平章了古史辨与后现代史学的差异。其一、古史辨在于去伪存真,而后现代则在于追问文本与叙述,并没有强烈的探寻“真实”的迫切诉求。其二、古史辨剥去的只是伪学,其仍然还是要“立统”,而后现代则重在审视这一切的建构过程,是作为旁观者对故事的故事进行观察。其三、古史辨是针对旧史学,反传统,有现代性诉求在其中,而后现代则是重在“常识”是如何建构,历史叙事如何形成。 在如今不断有学生走入这种思想史路径的情况下,其不了解葛兆光的这些预设与框架是不可想象的,倘如此,其只是盲目的充当“文献的工具”,除了对史学训练和发论文有帮助外,不明白自己的时代地位则尤为可怕。然而,事实上,这种思想史写法能否实现,葛兆光也并不确信,在24页中,他说道,这只是提供一个不很成熟的思路和一些经过归纳的资料,并自问道“我的希望能实现么?” 作者:王晨光 武漢大學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國思想史
  •     这套三卷本的书,我才开始读他的导论。葛兆光关于思想史写作的疑问,我想有两个重要的原因:1、确实存在两种思想史,一种是精英的思想史,另一种是一般社会的思想史。由于现代思想体系产生于欧洲,所以,西方思想史就自然被书写为精英思想家的思想史,而一般社会的思想史就被遮蔽住了;2、中国思想不成科学体系,多为一般论述,说白了,如果不关照一般社会思想,其实难以成史成书。所以,在精英思想史的褴褛之下,一般社会的思想史就显露了出来。但是,我同样怀疑,把两种思想史混淆起来书写就是葛教授的新写法吗?由于还没有研读他的正册,还不能下结论。不过,我觉得把两种思想史混在一起书写,不是彰显了社会运动历史的事实,而是掩盖了一种可能的历史新方法——这种新方法,是我在读西方思想史时隐隐觉察的。

精彩短评 (总计71条)

  •     葛兆光思辨能力不足,因而采取了绕着走的巧法。实际上,我认为葛兆光更像社会科学家的研究路数,而研究中国思想史是非有点人文修养不可的。
  •     角度独特。
  •     我想是读得够久够痛苦的了,因此是整部读完。
  •     如果免费配送个放大镜就正好了
  •     质量不错,不过这一版的字比较小,读起来可能比较费眼!
  •     大框架大视野。
  •     全新的角度,深广的视野,认真读完,对中国思想发展脉络和具体内容都能有一个清晰的把握,这种把握不是知识性的,而是根源上的理解和体悟
  •     值得多讀幾遍的學術著作,甚為感佩。
  •     实在只读得下一卷半。所费工夫颇多,所以四星吧。短评见有人说他福柯痕迹过重,零星痕迹或许有,但完全看不着福柯的门径。看得我觉得我自己不如系统读些现象学T^T(而我本意却是读中国思想史来着!)
  •     很好的一本书,从中可以很容易的发现思想的演变历程,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
  •     欲罢不能的一本书
  •     该套装3册字体太小,尽管内容没得说,但严重影响阅读,太费神了!《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最好版本,应是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版本:第一卷是1998年4月第一版,第二卷2000年12月第一版。精装本从装璜精美、纸张、字体的大小到版面的设计都好,遗憾的是两卷本太大、太重,不适宜携带,躺在床上阅读很不方便。
  •     初读觉得很赞。
  •     1、总体:思想史的入门书籍,葛兆光代表作。2、内容:对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研究的一部著作。推荐读者可以把这本书和冯友兰或者郭齐勇的《中国哲学史》对比阅读。通过对比即可发现思想史与哲学史的重大区别,可谓学习中国哲学的同学扩大视野、转变研究视角的好方法。3、质量:字体小,页边距大,因此给人一种既浪费纸张、又耗费眼力的自我矛盾的感觉。年老读者请慎重。
  •     材料丰富
  •     读本科时最感兴趣的若干大部头之一。
  •     作为描述很出彩,但提供的解释框架实在是太無力了。。。
  •     2009年的冬天,即将本科毕业的我准备写毕业论文了,我把题目定在朱子的格物思想,指导我论文的王老师就给我推荐了三本书——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钱穆的《朱子新学案》。第二天,我就在网上订了这本思想史,价格是三个四,可是后两本已经在网上买不到了,只在图书馆借来看了看。 我用心地读完了第二卷,再读完了第一卷,最后读了导言,从此我知道了清华文科的领军人物——葛兆光。这部书关注的是“一般的思想史”,就是经典和经典人物之外的最普遍的思想状况,近乎小传统,又不是小传统。书中观点比较新颖,论证的资料非常多,有时多到繁琐;而且,作者还注重了多学科知识的应用,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考古学等人文知识多有之;作者的理论分析注重理论发展中的困境、矛盾、突破和外部影响,往往从理论自身给予解释。 在评论中,有读者提出的“缺乏框架”,似乎不确切。我发现,作者的写作思路非常清晰,“无画处皆是画”,处处留心,说得很有道理。书中引述海外学者的资料很多,尤其是日本学者的资料不在少数,注释丰富,也是一大看点。我觉得书中的问题在哪里呢?第一,有些论证确实着墨过多,就是没有必要花那么文字写,一句话就明白的事;第二,可能着眼于一般的思想史,所以有点不够高度似的,作为思想,在形而上层面有欠缺。 我对这本书非常喜欢,写作风格、排版、字体、包装都喜欢。从2009年冬天到现在,我身处多省,可是我在哪里,这部书就在哪里,不时翻出来看几节,以免忘却!
  •     终于啃完。其实啃完第一卷好几天不愿去看第二卷,啃到第二卷竟发现出奇浅易好读,因为颠三倒四真心没多少干货。翻到后记,葛氏上来就坦呈第二卷是硬着头皮写成的,时时感到“力不从心”,心想太正常啊,还不到五十就想写通史,您不乏力谁乏力?问题是这样硬写出来的成品离自己宏大的初心太远。感觉全书精华还是作者最擅长的唐宋禅学这一段,远古先秦这部分,探讨原始思维形态的发生,恐怕需要采用非常专业的认知心理学视角才讲得清,作者却似乎连西哲素养都不太达标,很多描述分析都似是而非;宋代以后的部分,与民间文化相关的史料相对丰富,按说是展现“一般知识信仰世界”的最佳对象,结果先是直接跳过蒙元不讲,然后从此只讲上层的阳明心学、西学东渐、乾嘉考据……这跟传统思想史的写法有任何区别吗?优点也有,就是文献扎实,语言平易还略具文学性
  •     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导论》上下;原来分别放置在第一卷与第二卷前面,题为《思想史的写法》和《续思想史的写法》,目的是交代和说明研究角度、资料取舍、写作思路,现在重印,把它们合在一卷,统称《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阅读更多
  •     封皮不是喜欢的风格,内容不错,字体太小
  •     为了撸中国文明六千字读书报告而看的史书……其实如果不是抱有完成作业的心态来看这本书的观点还是相当有意思的。
  •     可能是葛兆光教授写的最差的书了。
  •     读了宋代和明代这两部分,写得非常差,作者完全进入不了宋明思想世界,那些外缘的叙述、堆砌的概念、以今非古的时代错置,都使读这本书的过程非常痛苦和勉强,但为了获得评价此书的资格,还是耐性读完,基本没什么收获,对宋明理学精神底里的隔阖,可能是这两章失败的主要原因。不知所云的概念堆积也使得这本书行文不好读。
  •     适合初学者,高段位人士普遍轻视这本书,太泛太泛。
  •     这本书经过了时间的检验。
  •     不是民科就是催眠的思想史
  •     买了应该有十年了吧,之前只读了导论,正文部分总是看了几页就撂下了。这次因为第一卷丢了,重买了一套,两周搞定。
  •     思想史中的力作,不可不读。
  •     没看完…
  •     如果没时间的话看完导论收获就很大
  •     还得多读几遍
  •     书我读完了,感觉字体小,让我读的很恶心,想吐。排版的问题。本来作者思想还不错的,有些观点比较只得讨论或者有时候新颖。但就是书的排版不好,还三本,广前言就一小本,真娘娘的裹脚。最好买其他版本的吧
  •     21岁第一次读,云里雾里,觉得导论写的好; 23岁第二次读,略略有感,福柯柯林伍德法国年鉴学派后现代史学纷纷繁繁; 25岁第三次读,觉得在导论中对大小传统的特别说明未能实现; 等待第四次读
  •     葛先生是目前学术界为数不多的这么用力做学问的学人,整套书功力扎实,可以看出古文献学功底深厚,葛先生特别关注世俗思想的变化,是部好书何况还是一己之力写出。
  •     2016-12-6
  •     如題 這本思想史高度個性化 主要講的是道 不是思想通史 大家小心
  •     约十日读完一二卷,三卷未曾于图书馆借得,网路之版本字迹多不清,此番先行标记,待返校再阅三卷. 此番返校,已阅完第三卷
  •     葛兆光老师的这套书非常好。首先是包装、印刷等各方面年都不错,其次是书的内容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很好,强烈推荐那些研究生读读,不读估计就不是很合格的研究生了,只是基本合格的而已。
  •     补记 可以读
  •     当年是从《读书》杂志上得知(上卷)获得了“长江读书奖”,才决定买这本书的。第一版的上卷为精装,定价似乎是60元,当时在书店毫不犹豫地买了,读了发现真的很不错,知道了思想史是什么,并对葛兆光所秉持的发掘一般思想史的思路充满兴趣。没看完。但这套书一直是我书架上最重要的书之一。
  •     有很多受教,也有很多想吐槽的地方。思想史写作也是日新月异,当年一定是一项特标新立异的工作,但今天看来这种笔法已经是很古朴的了。
  •     没有底气给4星 我错了 有底气给四星
  •     书石老师推荐的,书名也很喜欢,没有用哲学两个字。只是内容读起来拗口,所以买了很久了也没有看多少。
  •     耳目一新。一种久违的感觉。思想史就该这么写,充分利用各种材料,而不是仅仅限于传世文本。利用其它学科新的学术成果。
  •     这个版本是“中国出版集团”的,并不是复旦的。。。
  •     老题材 新典范
  •     葛兆光先生的思想史可读性很强,他是那种让人觉得思想史不是枯燥的哲学探讨,不是一般史料的汇集分析,他有很多个人表达,与张岂之,梁漱溟等人的思想史一起看,会有比较更好…毕竟不同的角度看各有所长
  •     以借鉴方法论和视角的态度“读”了…
  •     据说这单列成册的序言更为人所知,不过这序言写得着实啰嗦,文中充斥的大量文学排比和无谓的例子统统都可以删去,但剔除这些之后剩余的所谓纯粹的方法论,却又不足以撑起中国思想史甚至是思想史专题研究的写作,所以有人才会有人站出来用海量的例子来批评葛著《思想史》可读性不强,但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也许不在写法上不够通俗易懂——这其实是倒因为果——而在葛兆光在史学方法论选择上的结构性缺陷,当然,用类似知识考古学这样的新方法重写思想史,特别是思想通史是一件很难的事,也正是这个原因才让一些不学无术的伪学究钻了空子,从极无聊的角度写出了对葛著《思想史》的檄文,而这些文章居然还能拿到什么优秀成果奖,真的很可怕。
  •     思想史研究很容易写成文化史,葛兆光的这个本子好在以思想思辨的角度写,很好,很有教益!
  •     绝对是好书!值得收藏。但是,我是指葛兆光写的《中国思想史》,而不是说目前这个版本。 这个由复旦大学09年7月出版的《中国思想史》是压根儿不想让人读下去的!字太小、且太密--尤其行距间。一个白痴的设计,就毁了我们阅读的兴趣。开始以为是本人年龄偏大使然,结果一位目力极好,年方廿八的人读了此书才数页,就两眼发胀,不想再读,打电话抱怨我的推荐。悻悻然也! 罢了罢了,这套书算是白扔钱了!等新的版本出来,看有无改进再说(想重买)
  •     我居然在暑假把它全看完了。。。
  •     这个版本还是比较老,好多内容没有
  •     读了三遍,常读常新
  •     作者的认知与阅读量是我所震撼的。都得学习
  •     终于读完了宋代以前的部分,好长...方法论上有不少启发到我的地方,当然这些都不是葛兆光的原创,多半是借鉴了年鉴学派、福柯,以及另外一些后现代的史学理论。应该是国内目前写的最好的思想史。吐槽:葛兆光好些西文书(英语、德语、法语等)看的全是日文译本lol...再就是书中一些地方的argument简单粗暴,比如对唐代文学的看法,不敢苟同。
  •     只读过第一册,写的非常好。
  •     一个星期刷完,我得缓几天。导论有创见干货多,紧接着的两卷就太。啰。嗦。了。车轱辘话来回说,有注水(?)之嫌。还有,注释比正文好看。恩。
  •     大学之书,常怀念之
  •     很不错的书,思想性很到位
  •     导论卷真是精彩!
  •     这本传说中的序言重于正文的思想史,挖了个自己跳失败了坑的思想史,仍光芒万丈啊,葛先生受福柯影响颇深。
  •     陆续花了大概十天才读完,对其中“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概念十分认同,虽然这里还存在着到底是叙述的策略建构还是真实的历史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但思想毕竟不是凭空产生的,讨论时代的一般知识水平和观念背景,是追求历史理解的真实性的重要手段。所以作者的尝试应该说是很有建设性意义的。当然,这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作者声明要“重写”思想史,其中思想的边界、和一般哲学史的区别,乃至那种建立中国本身(而非依赖于西方学术话语)的理解思路的种种困难。不论如何,本书在我看到后来越来越适应作者的语言风格之后,也很领略到了思想史阅读的乐趣,之前说过,通过它也让自己重新注意到思想史的内在脉络,也算是读书有所收获了。
  •     很经典的书。很给力。
  •     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就多次推荐,这次活动半价拿下,刚翻读了 导论,文笔和思想俱佳。经典作品。
  •     课堂讨论《导论》部分,有破有立,很多地方引人思考,文笔特别好。
  •     虽然整体的构建与布局很不错,精英思想与民间文化兼顾,同一时代的思想尤能打通壁垒,但也导致了学派思想分野不清,而且对很多问题的评价与处理有儒家中心主义之嫌。
  •     开中国思想史新写法!
  •     传世之作
  •     敬佩先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