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实用解剖学

出版社:张孝凯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3-01出版)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62470687
作者:张孝凯
页数:107页

作者简介

《中耳实用解剖学》是一本有关中耳解剖的专著,作者有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对耳鼻咽喉科医生的工作有着非常强的参考价值。《中耳实用解剖学》主要内容包括:鼓室腔、耳咽管等。《中耳实用解剖学》共五章节,内容包括鼓室腔、耳咽管、鼓窦、乳突、面神经。

书籍目录

概述 第一章鼓室腔 第一节鼓室的壁 第二节鼓室内容物 第三节鼓室间隙 第四节鼓室黏膜 第五节鼓室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 第二章耳咽管 第一节耳咽管管壁的解剖 第二节肌肉系统 第三节耳咽管的黏膜 第四节耳咽管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 第三章鼓窦 第四章乳突 第一节乳突气房的形成与分类 第二节乳突气房的分布 第三节乳突各壁的解剖 第五章面神经 第一节面神经的结构和排列 第二节面神经的血液供应 第三节面神经的行径 第四节面神经的行径异常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中耳实用解剖学》作者作为一个耳鼻咽喉科医生,必须洞悉耳部的解剖,方能得心应手。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的情况下,斗胆提笔写了本专著,仅供同道参考。

内容概要

张孝凯,男,副主任医师,1944年出生,四川资阳市人。1970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现为华西医科大学)7年制医学外文班,一直从事眼耳咽喉科诊疗工作,曾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四川资阳市人民医院,兵工部长安机器制造厂职工医院,曾聘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中华医学会会员,原《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的编委兼英文编辑。专业重点为眼肌学、耳科学和喉科学。开展了不少手术,如双重睑成形术、睑下垂矫正术、斜视矫正术、泪囊鼻腔吻合术、青光眼减压术、白内障摘出术、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上颌窦根治术、内窥镜鼻窦手术、中耳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声带息肉摘出术及喉癌切除术等。40年来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与教训撰写论文30余篇,曾分别发表在国内多种公开发行的专业书刊上,如《头颈外科手术失误与教训》《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当代五官科论文选》《中华眼科理论与实践》《现代医药卫生》《临床医学美容学杂志》《杭州医药杂志》等;其中,多篇曾先后分别参加了国际或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如《挫伤性前房出血32例临床分析》参加了1993年在郑州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眼外伤学术会议》并以摘要汇人论文集,《内植法鼓膜修补书》与《上颌窦柯一陆氏手术有关问题的探讨》在1995年当代五官科学术论文征集评选活动中均获三等奖并全文收录于《当代五官科论文选》,《再论切开法重睑术的有关问题》被1997年10月在日本举行的《第8回日中形成外科交流学术集会》录用并汇入论文集,《共同性斜视33例术后分析》被1998年在马来西亚举行的《98’世界医药成果博览暨现代医学论坛大会》录用并评为优秀论文。传略已辑入《中国大陆名医大典》《中国当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大辞典》与《中国当代医药界名人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二、上壁(the roof) 上壁又称鼓室盖(tegmen tympani)或顶壁,为非常薄的骨片将它与颅中窝隔开,其厚度为3~4 mm。从胚胎发育来看,它是由两部分骨质组成的,即为颞骨岩部的前表面部分变薄与鳞部联合而成(即岩鳞裂)。从临床手术与尸解之中发现,该部骨质的2/3以上是来源于岩部。王启华等(1981)指出,此裂缝一般在2岁前未完全闭合,约有1/2以上的人在5岁时才开始闭合,但也有终生不封闭者,而且还有血管出入此缝,有时鼓室盖甚至缺损,则鼓室黏膜与硬脑膜相依。Ahren和Thulin(1965)对94具颞骨进行了解剖观察,发现鼓室盖缺损的发生率为21%,此外还有16%的鼓室盖是一层非常薄的透明皮质骨。Lang(1983)对成年男尸21具与女尸l4具共70侧颞骨的解剖观察,发现14例颞骨的鼓室盖有缺损存在,约占20%,其中5具尸体是双侧。9具鼓室盖缺损的尸体中,50岁以下者1具,51~70岁者3具,70岁以上5具。可见,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明显的增加。因而鼓室的感染通常突破此处扩散到颅内。在急性中耳炎时,可出现脑膜刺激症状,特别是小儿患者表现最明显。 鼓室盖不仅是鼓室的上壁,向后延伸成为鼓窦,乳突的上壁,而向前成为鼓膜张肌管的上壁。然而从前向后具有一定的倾斜度,在颅骨表面投影与颞肌筋膜的附着处相当,也就是所谓的颞线,即乳突上嵴和颧骨后根上边缘的连线。在中耳手术中,通常用它来估计颅中窝底部高低的参考标志之一。王启华等(1981)指出,鼓室盖位于眶下缘与外耳道上缘连线之上约5~10 mm。在X线照片侧位上,其位置在锥体之前并互相重叠,而且稍低于弓状隆突(隆凸),若发现弓状隆凸低位,说明鼓室盖也可能低位,手术时应特别小心,否则损伤鼓室盖而伤及颅中窝,造成意外。 三、下壁(the floor) 下壁又称颈静脉壁,其位置低于鼓膜下边缘,向前下方倾斜几乎与鼓室盖平行走行,一般比外耳道下壁低2.5~3 mm,即形成所谓下鼓室隐窝,常为炎性分泌物积聚,而不易发现。Mawson等(1979)指出,此壁为一层非常薄而凸向鼓室的骨片将它与颈静脉隔开,在它的上面覆盖有薄而脆的气化骨质。偶尔气化骨质缺乏,有时连骨质也缺乏,因而无骨质覆盖的颈静脉球便上升超过鼓膜下边缘而突入鼓室腔内,使鼓膜呈现出蓝色的外观,即所谓“蓝色鼓膜”。


 中耳实用解剖学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