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悲喜交集处》书评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7549543526
作者:钟立风
页数:304页

Where Joy and Sorrow Interwined

了解钟立风,源于李健。这本《在各种悲喜交集处》,是钟立风的随笔,他写了许多他的朋友,偶遇的陌生人,那些有着一面之缘的城市。这是回首,也是展望,在自序中,他写道:木心先生短句: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看书的时候,我也开始了自己的回首,我的朋友,最近在图书馆复习考研,早起的时候,经过施工工地,人生嘈杂,但是,这样开始的一整天,我将不会和任何人说话。然后,在图书馆,我看到了这本书。谢谢钟立风,他和他的朋友,和我聊了一整天。

当我们谈小钟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些什么

不久前的一个周末,在朝阳大悦城的单向街书店,遵好友钟立风的托付,担任一场他的新著《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读者见面会的主持。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放心于让一个毫无经验的人来操持场面,这体现了小钟对朋友的大度和信任,也体现了活动的组织者、小钟新著的出版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的不拘一格和开放包容。据说效果还不错,这大概是现场读者和小钟的乐迷们对我的鼓励吧。但一些朋友后来知道了我的这件新鲜事儿,除了好奇以外,都对我和小钟究竟谈了些什么很感兴趣。我回想了一下,感觉虽然我们平常也时有交流,但在那样的情境下,通过“主持”这样的角色,使我有机会借助问答探寻他的更多层面,让我对他有了更充分深入的了解。那么,梳理出我们究竟都谈了些什么,也会有助于大家对他有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吧。以下,是我们在活动中谈及的一些问题:一、首先,是我一直想问也一直很好奇的一个问题,就是咱们俩儿年龄差不多,也就差两个来月吧,但生活中朋友们都习惯地叫你“小钟”,包括像金子啊这些比我们小的朋友,还有象今天来的这些更年轻的朋友们,都觉得非常的自然。我一直对此心里挺不平衡的。你是怎么做到一直保持着这样一种清新的、明朗的身心状态的呢?二、老周(云蓬)说“小钟是一棵植物”,“有时,他看起来马上就老了,可东风一夜,他就又重新年轻起来”。你觉得,或者你希望自己是一棵什么样的植物呢?三、其实以上两个问题,也是想引出这样一个问题,也是今天活动的主题——青春。在各种形式的艺术表达中,青春都是永恒的主题。你这本新书的第一辑《友多闻》,大多都可以看作你的青春记事。我想听听你对“青春”的认识和感受。四、我想,人们经常感慨青春、缅怀青春,其实它的背景或潜台词都是“成长”,成长中必然会遇到或发生的创痛与挫折等。看你的那些青春记事里,其中也不乏一些荒唐的、颓废的成份。你觉得这样的青春经历对你而后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呢?五、能不能问你一个或许对你来说有些残酷的问题?我们都算是“北漂”了,我想今天来的绝大多数朋友也都应该是“北漂”。在我看来,起码从生活的衣食住行的角度,你都算是一个成功的“北漂”了。但在之前,在你的青春时期,你也有过可称得上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时候。我想知道,你能不能回忆起自己都在哪儿住过、租过房子?能不能勾画出一幅你在北京的“租房地图”?让今天来的年轻朋友们知道不管干什么,都是这么过来的。另外,就是哪个地方是你印象最深的,对你来说最有意思的,比如后海?六、说到后海,就不能不提你书中的一位主角——那位“萨克斯旅行家”刘佺,那一篇特别得生动、有趣。我以前也见过他一面啊,觉得他很腼腆啊。但看了才知道,他也能那么狂放。所以现在想起他,就觉得荒涎和矛盾。你经常写到他,是不是也觉得他身上包含着这种荒涎和矛盾,然后用他来表现我们的生活?七、其实刘佺的那种荒涎是一种“傻傻”的、不合时宜的一种品性。我发现你特别愿意去书写,或表现你和你的朋友们,像书中写到的小河、晓利啊,那种天真的、简单的、“傻傻”的事和面,可现实社会中,人们都在迫不急待地表现着自己的精明和强势。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简单、“傻傻”和精明的呢?八、还是说回书本身吧。这本新书名为《在各种悲喜交集处》,取自木心先生的一句话。你对木心有一种推崇和热爱,在你的文章、歌曲里经常能发现他的痕迹,甚至你的一些演出,也以他的诗句为名。那么,谈一谈你对木心的认识和他对你的影响吧。九、对你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你对博尔赫斯先生的崇敬和热爱。博尔赫斯被称为“迷宫”般的写作,而你的写作,特别是你的前两本书,还有象这本书第三辑“旅梦人”中的一些篇章,有关你的意识、断想类的文字,读起来常常不知道你究竟想表达什么,但又觉得你在表达很多东西,也象是一座座“迷宫”。我一直很好奇你是如何与博尔赫斯“结缘”的,而他又对你发生了哪些影响呢?十、我读你的文字,就你的“书写”本身,在迁词造句这方面,特别是一些虚字的使用上,常能感觉到一种民国气息和味道。在“旅梦人”中,有一篇是写你一路波折,专程去参访胡兰成故居的经历。那么,像胡兰成、张爱玲等民国人物和他们的写作,对你又有怎样的作用?你对现在的“民国热”又是怎么看的呢?十一、从刚才咱们谈的这些问题里,包括从你的书中也能感受到,你的阅读面非常广博,从博尔赫斯这些南美的所谓“魔幻主义”,到像卡夫卡、卡尔维诺等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主义的西方现代佳作,又有像《易经》、《道德经》、《庄子》这样东方的、高古的经典。那么,你对阅读是如何选择的呢?你觉得它们“共通”的地方是什么?十二、说了半天书,我们再来谈谈跟音乐有关的问题吧。在“友多闻”里,有一篇是关于杨宗纬的,对宗纬我也特别喜欢,我觉得他从里到外都和大陆的艺人表现得特别不一样。你和宗纬是好朋友,从你和他的交往中,你能感悟到什么,给你又有什么样的启发呢?十三、从社会到你个人对你的定位都是“民谣音乐人”,称为“新民谣的领军人物”。但我一直对“民谣”这个概念总觉得搞不太清楚。“什么是民谣?”,我曾经问过老周,他想想说是“个人化的民歌”吧,但还是觉得很朦胧,所以一直也想听听你对“民谣”的判断和界定。另外,即便都是民谣,你的民谣显然又和其他人都不同,即不同于老周、刘东明的社会叙事,又不同于“野孩子”那样的地域特色,也不是如今流行的象宋冬野、小四那样的“城市民谣”。老周说你是“民谣班的文艺委员”,你觉得你的不同的特色是什么?十四、在你的歌里,有一些是为诗谱曲而成的,比如象今年新专辑里张枣的《镜中》,还有博尔赫斯的一首诗。我知道你特别喜欢台湾老诗人郑愁予先生的作品,也为他的名作《情妇》谱了曲。听说你最近在一次诗歌节活动中见到了郑先生,和他有了直接的交流。你能谈谈当时的情况吗?十五、在“友多闻”里,有一篇是非常特别的,《褶子》,关于你表姐的,最后一句话特别美,特别有画面感。我觉得这个故事拍成电影肯定挺好的。说到电影,由你的写作,你的音乐,包括在你的生活中,都能看出电影对你的重大影响。那么,你来谈谈你和电影的关系吧。十六、旅行,是你生活也是你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我觉得你的旅行中,很多象是为了演出,今天在这个地方,明天就要赶到另一个地方,这种在我看来不能算是真正的旅行吧。我想你能不能谈一谈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旅行呢?……大概谈的就是这些吧。活动中,小钟就这些问题,都给出了或充分、或郑重,或巧妙的回答。我不想把他的回答转录于此了,因为答案其实都由他写在这本书里了。你可以从书中读出它们。

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偶在今日阅读闲逛,看到推荐书架上这本《在各种悲喜交集处》,小钟作品!对小钟的印象还是歌手,在某年的西安音乐节上听过他的演出,干净的装扮,质感的声音,一反民谣歌手的邋遢劲儿就让人眼前一亮,今天看到他的书,更感好奇,买来一读。。。这本书断断续续从2013读到2014,一个个小故事、小回忆让当今民谣届的一个个鲜活面孔跃然眼前,很亲近,很温暖。。。从刘禹的“诗意”到郁冬的“电影”,从宗伟的“内敛”到瞎子的“有趣”,从朴树的“才情”到李建的“缓慢”,从小河的“传统”到晓利的“遭怪”,从刘佺的“裸唱”到林子的“多情”和老杨的“恋鸟”,让这些民谣圈的一个个活宝如同自己的邻居在眼前展开一幅幅画面,再加上我每读到一位就把他的音乐放出来边听边读,更颇感有趣。。。我想正是因为他们本身“好玩”,才让我们感到“好听”。。。喜欢小钟的三段体编辑“友多闻”、“素履行”、“旅梦人”,把看似凌乱的一个个碎片整合成一部完整真实的时光记录,分享给我们。。。谢谢!最后总结:书比歌更好。。。

如欲相见,他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如欲相见,他在各种悲喜交集处文 小婉了解一个人,就要去听他听的音乐,看他看的书。不管是晦涩的还是激越的,灰暗的还是明朗的,小众的或是通俗的,就尽情在其中周游旅行。而了解钟立风,你只需要听他写的歌,读他写的书。因为在他的创作中,他喜欢的作家、歌手或是电影人都有所触及。费里尼,伯格曼,卡尔维诺,博尔赫斯……或文艺或学术,或平静或深刻。钟立风只是把那些曾经流向过他世界的东西,改变过他的东西,一一记录下来,但因其敏感温柔的心性和在音乐和文字上的天赋,从而使得他能够从这些音乐、电影、文字中汲取到最为光辉和幽微的部分。“我们相约在一座桥上见面。或者,我们没有相约就在一座桥上见面了。再或者,我们相约见面,等告别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在一座桥上。然而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桥底下没有了往昔的潺潺流水声。”这是钟立风的第一本书《像艳遇一样忧伤》里的句子,正是这些断章一样富于灵气的文字把我吸引住了,从此进入了钟立风的世界。在这本书里,他把纷繁的博尔赫斯用中国的洁净文字表现出来了,更有些像浸润了中国文化的博尔赫斯。那些让人费解的博尔赫斯式的长句不见了,多了精致的有画面感的短句,但又不失深意。他继承了博尔赫斯在时间、空间和逻辑上的错乱,比如这句,“你在做梦,梦在做你。醒来后,你在一个无言的山丘,梦焦虑地把你找寻。”把卞之琳和博尔赫斯作了完美的嫁接,使其作品跃升到一种超现实的境地,亦真亦幻。如水一样温柔而又恣肆的文字,纯真与邪恶、希望与绝望交织的情感在小钟的笔下浑然天成。因为喜欢这些文字,于是把他的歌都找来听。是想象之中的醇厚的声音,是意料之内的清澈的民谣,有着艳遇一样的忧伤。两个月前笔者有幸访问过小钟。彼时他的最新专辑《欲爱歌》刚刚出炉,作为国内新民谣的代表人物,我们的对谈自然从民谣音乐开始。小钟的谈吐和他的文字一样,尤为斯文,温柔而又丰富,极有涵养。不到一个小时的访问,已经足够显山露水了。他的语言状态是轻松的,有时候还会流露出孩子般的天真和单纯,遇到不能正面回答的问题不会圆滑地挡回去,而是轻轻地跟你坦白说“这个话题咱们避而不谈好吗”,一点儿也不世故。这正是他的真诚所在。相比在文字当中的留白,钟立风更喜欢在音乐中袒露自己的心声,音乐在他看来是非常明亮的,通常不会去在音乐中隐藏什么。于小钟而言,文字更加神秘和隐晦,或多或少会留一些东西让读者去想象。所以他才会在书里写“音乐是我忠贞的妻子,文学是我最大的艳遇,它是我骄奢的情人。”和小钟聊天,他总是有很多金句闪现,让人会心暖心。即便他的书深受文艺青年的追捧,但他依然非常的谦逊,说自己“充其量只是个写作者,更愿意少写一点,多看一点”。想来这种谦逊是充分的思考和智慧,是经年累月自我修炼的结果。这是一个成熟起来的男人,有了故事和经历,对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但依然葆有好奇和感性的心。小钟的文章笔触特别的细腻,有男性的直白精炼,也有女性的敏锐温柔,他认为阳刚的东西少有令人回味,所以创作的时候会让自己安宁柔软下来。“音乐的创作有如天赐,文章的写作是写所不知道要写的东西,就像一个作家曾说,写作的意义不在于写你已知的东西,而是要写在你写作那一刻还尚未知晓的东西。当我坐下来之后,不确定自己要往哪里去,仿佛有什么东西隐隐约约在牵引着你,就好像走在丛林里,有人为你开辟一条道路,你只需要走过去就好了。”和写作不同,音乐对小钟的开启要更早一些。1995年的时候,钟立风从浙江来到北京,当时和他一起在北京做音乐的,还有现在大家熟知的周云蓬、小河、万晓利,那时候他们都很年轻,小钟也才20岁。当时他和很多有着音乐梦想的年轻人在北京相遇,后来都分崩离析了,有的转行做生意,有的回老家结婚生子。谈到对音乐的坚持,小钟说他做任何事情都是顺其自然,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从未觉得自己在苦苦地坚持。“一开始可能有坚持的成分,后来就是自然而然。写作也好,音乐也好,并不认为自己要完成什么样的抱负。如果能创作,就做一点,如果不能就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中去,是奇迹也好,是平常也好,自己体会”。和钟立风一样做着新民谣的这批人,大部分没有认真的学过音乐,都是在生活中打拼过来的,在歌曲内容上会更深刻,更复杂,更多元化一些。钟立风曾经在接受访谈时说过,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民谣歌手。在他心目中的民谣歌手是像王洛宾这样的,一唱起他的歌不由自主会涌起一种想要拥抱生活拥抱大地的心情。“民谣不是简单的对现实的调侃,或者小清新的弹奏”,从小钟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对民谣音乐持一种严谨的态度。他觉得,不是谈几个和弦就是民谣,民谣是内心的一种情怀,一种内在的气质。创作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修行自我取悦,就好像李叔同临终之前写下的四个字“悲欣交集”。始终认为,钟立风的骨子里是有某种叛逆和孤傲的。他曾经写的那首《再见了最爱的人》,让演唱者水木年华当年凭借这首歌家喻户晓。到现在依然有人对他说,小钟你再写一首这样的歌你就火了。但他不愿意去重复以前的自己,不会违背自己的本心做顺应潮流的流行音乐,尽管知道会因此流失一些听众,但他并不在意。华语音乐有起有落,很多人来来去去,但民谣音乐无论小众还是大众,都可以继续存在下去,或许正是有了像钟立风这样许许多多专注做音乐、认真创作的人,才让民谣音乐在这个“土气”而又浮躁的年代成为一个浪漫的传奇。无论是音乐还是文字,在钟立风的作品里,他从来不吝啬用华丽的意象来形容女子。他曾经用“清澈”、“洁净精微”这样光辉的词眼来形容姑娘,也用“一首流动的诗”这样的句子来比喻少女。在聊到他会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他的另一半时,小钟显露出孩子般的害羞和生涩,不像之前那样侃侃而谈。他告诉我说,最喜欢胡兰成形容女人的一句话,“女子的谦卑,原来是豁达大气”。曾经遇到过一个彩虹般的人,他像小钟一样也喜欢博尔赫斯、卡尔维诺、马尔克斯,也迷恋伦纳德科恩的声音。或许正是因了如此,当我在和小钟对谈时,会有一种奇妙的亲近和欢喜。对才华横溢的人,我从来都是难以抗拒的。小钟近来又出新作,书名叫《在各种悲喜交集处》,引用的是木心先生的句子,“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不惑之年的钟立风,放下了猛烈的对抗和愤怒,将所有的热情、执着、记忆,流淌成一种至为温柔的力量。若你欲与之相见,他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全世界的美好都在一个人的心里

世界对所有人都一样,但是每一个人对世界却完全不同。小钟的悲观在于他的清醒,小钟的乐观也因此才显得那么有说服力。看他的书,和听他的歌,都会让人重新爱上世界,相信生活美好。到底是先爱上作者,还是先爱上他的作品,恐怕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无法说清,歌迷即书迷,我们在阅读中得到多重满足,生活中欠缺的一种交流。

妥妥接住你的人

宗纬打来电话:“台北在小雨,我就想打个电话给朋友。”正本书读完,这句话深深的印在了脑子里,友多闻大概是这本书最能体现小钟的情怀的地方,其他的章节充满了太多的博尔赫斯式,不是都能懂。一直觉得情怀这个东西,你有,再有个人能妥妥的接住,才是幸也。而小钟笔下的朋友,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情怀,而小钟记录下的都是最简单的生活细节,这些被小钟妥妥接住的情怀,透过笔尖传递给了我们。一如他歌声里轻轻浅浅的诉说。见过小钟2次,都觉着这个人有一种孩子般的表情,谦卑,真诚。


 在各种悲喜交集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