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地方

出版日期:2015-6-1
ISBN:9787534043670
作者:隈研吾
页数:212页

作者简介

对深爱的土地的回忆、对无法忘怀的言语及建筑的感知、敏锐又透彻的感性思维,种种的因素都融入其建筑项目之中。该书向我们展现了建筑大师隈研吾向传统结构挑战的创作姿态,以及其思维形成的过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大仓山Ⅰ
马克斯•韦伯
里山
剥落的房屋
……
第二章
大仓山Ⅱ
布鲁诺•陶特
歌舞伎剧院
拼装
……
第三章
田园调布
工艺美术
迟到者
代代木体育馆
……
第四章
大船
耶稣会
反乌托邦
大阪世博会
……
第五章
撒哈拉
美国的时代
木构的精神
热带草原的记录
……
结语

内容概要

隈 研吾 KUMA KENGO
1954 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1979 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庆应义塾大学教授,2009 年任东京大学教授。1997 年,作品“森舞台/登米町传统艺能传承馆”获日 本建筑学会奖。2002 年凭借“那珂川马头町广重美术馆”首获芬兰国际木建筑奖。2010 年,作品 “根津美术馆” 获每日艺术奖。 2011年, 作品 “梼原•木桥博物馆”获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
最近的作品有:“长冈市政厅”“歌舞伎剧场第五期”“KITTE”“贝桑松艺术文化中心”“马赛FRAC”“埃克森•普罗旺斯音乐学院”等。其项目不只在日本,而是遍及全世界。
著作有:《十宅论》 (筑摩文库)、 《建筑的欲望终结》(新曜社)、 《负建筑》、 《联系的建筑》 (岩波书店)、 《自然的建筑》、 《微小的建筑》 (岩波新书)、 《行走的建筑师》(新潮社)等。


 我所在的地方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近十年之间,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先生在国内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建筑作品和理念,不但会被建筑师或者建筑系师生拿来讨论,甚至会联系到社会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中。讨论的内容不仅是设计作品本身,还有对隈氏个人及其设计精神的兴趣偏向。隈研吾近期新书《我所在的地方》即将面世,作为本书翻译,中国美术学院在读博士周功钊特别撰写了以下书评,他认为《我所在的地方》透露出隈研吾不为人知的文人一面,更像是一次文学创作的挑战近十年之间,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先生在国内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建筑作品和理念,不但会被建筑师或者建筑系师生拿来讨论,甚至会联系到社会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中。讨论的内容不仅是设计作品本身,还有对隈氏个人及其设计精神的兴趣偏向。这种讨论伴随着其作品资讯以图媒形式传到文化圈就已经开始,并持续至今。逐渐火热的关注和讨论程度甚至让人感受到了上世纪末由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所席卷的热潮。早期的建筑实践多是本土设计公司所包办,对于国外建筑师及其作品的学习更多是来自文字、图像等媒介。这样的一种略显抽象的传播和理解,随着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海外建筑师的大陆实践开始被瓦解和重新定义。当然,我们这次的主角——隈研吾先生也包含其中。来自现场体验的判断和理解是媒介信息的一次跨越,虽然项目的施工程度会与建筑师的原初意图有所出入,但毕竟它让我们亲临了一个真实的(个人)世界。这或许就是建筑师作为艺术家身份所具有的强大魔力吧。借用隈氏在本书中一个论述——“眼前性”,真实性体验让我们回到对象本质的探索。“建筑的出现是为了能够和眼前的人发生交流,其交流本质是向那些人直接传达某种东西。”(摘自《我所在的地方》中的“眼前性”P81)可以说设计和写作一样,是一种创作(poesis)。借用建筑史学家弗兰普顿的话说,这是一种作诗(poema)的过程,这直接来自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诗学》中对这种凭借自己的技艺进行生产行为(poetike)的定义。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更是将其作为历史叙述的原则。或许可以说历史图景是一种创造本源。隈研吾先生在撰写的《我所在的地方》显然也有着这样的一种意味。第一章 大仓山Ⅰ马克斯·韦伯里山剥落的房屋……第二章 大仓山Ⅱ布鲁诺·陶特歌舞伎剧院拼装……第三章 田园调布工艺美术迟到者代代木体育馆……第四章 大船耶稣会反乌托邦大阪世博会……第五章 撒哈拉美国的时代木构的精神热带草原的记录……在这本略带自传性质的小书中,隈氏不带掩饰地叙述着自己的“历史”。和其目录一样,它们是断片的,彼此之间没有特定的叙述背景和线索,只靠场所发生关系:“我深刻地感觉到我的行动方式、思考形式等所有的一切都与那些地方有着牢牢的羁绊”(摘自《我所在的地方》中的前言)。这亦让人联想起曾活跃于杭州的晚明文人张岱撰其《陶庵梦忆》中所云:“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经,如见故人”(《陶庵梦忆》序)。和张岱一样,隈氏似乎希望通过文本的形式编织出一个自己的世界。他精心地将自己写作的方式隐含在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拼装”(bricolage)概念中,并独立成章:“这是一种使用眼前有的、廉价的东西,一点点拼凑、组装起来进行制作的方式……创作拼装理论的基础是他所钟爱的那些未开发的社会领域……”(摘自《我所在的地方》中的“拼装”P97-98)从隈氏童年攀爬竹林的经历跳转到长城住屋的当下体验,从新教伦理的认知到宗教般的闭静修行,甚至有些章节可以看出隈氏人类学般的洞察力。“从撒哈拉到热带草原,在那饱含水分空气下的茅草屋顶中多少会感受到湿润的气息。这种状态更接近于南面的热带雨林,用草编织的通风幕墙代替了抹着泥土的墙壁。”(摘自《我所在的地方》中的“湿润的聚落”P198)这一系列的叙述影响了隈氏的建筑创作以及我们对于他的理解。阅毕一章,其作品犹现眼前。抑或是来自曾经某段亲身经历,那些曾经被粗略定义为形式操作的空间似乎都变得生动而有意义。建筑不再是站在观者另一边的对象,而是附带着作者的故事,书目中的内容能够引导读者站在一个“边界人”(参见《我所在的地方》中的“边界人”P16)的位置偏移到其各种具体的概念和生活细节中,你甚至能够在空间中感同身受。相信这是一种来自于建筑师,或者是艺术家精心创作中的最为直接的反馈。不同于之前隈研吾所著之书,《我所在的地方》透露出隈氏不为人知的文人一面,它更像是一次文学创作的挑战,所预设的读者群也更为广泛。正如其源源不断的建筑创作一样,多样的空间和材料语言对话着纷繁环境中的阅读者。这也同样应了隈氏于后记向结构主义文学家罗兰·巴特的《罗兰·巴特自传》致敬之感,“它是一个带有预言性质的文本,预示着一个即将到来的时代,在那里,个人性被国家、社会、地区的集团所分裂,也就是所谓的人本身成为了碎片。”(摘自《我所在的地方》中的“结语”P207),拆解了的主体给予了读者自由定义的可能性。
  •     图书看完,终于也体会到书名的含义:我所在的地方,即建筑师隈研吾先生出生、成长、生活与学习的地方,其给了隈研吾先生太多的创作灵感,如此你可以理解和体会其设计的建筑风格。在他的家乡,其所居住旁的洞穴、 房屋旁的竹林、房屋地板下的青蛇、玩耍的积木、收藏的洒坛、玄关上的吊灯等等,都成了隈研吾先生从事建筑生涯所借用到的设计元素。在别人的眼中,这好不起眼的东西,在隈研吾先生的眼中,却反而显得很有意义。在现代的建筑师眼中,混凝土和钢结构使用的越来越普遍,可以说在国内遍地都能见到。你看看,所在城市的建筑,其拆建虽说成本巨大,反而却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GDP。如果对旧有建筑的重建,建筑成本反而会显得很大,且看不出任何的成效。而隈研吾先生,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却对建筑的重修并不感冒,愿意承接如此的工作,如歌舞伎剧场的重修。在日常生活所常见的居民楼建筑,老百姓常常会追求所谓的底层架空,因为之前被下水管道所困扰,还能存放自行车等等旧物。其也正是勒.柯布西耶所提出的新建筑物要素之一。而隈研吾的建筑,则视土壤为基础,希望能和地面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建筑设计思想以小见森林,追求细节,追求自由、追求移动、追求自然。建筑设计希望能与环境形成某种和谐与统一。如长城脚下的竹屋,地面未做平整,追求原始的状态。书中有趣的提到,恩格斯的著作《住宅问题》(1873年),在劳动者住宅私有化后,地位就降低到农奴以下,处以一个极其低下和悲惨的状态。唉,现实还真那么像呢?来看看,现在打拼中的大学生,想在大城市立足,房子的购买还真显得压力巨大。年轻时期所赚来的钱,不过才买来几十年的房屋使用权。书里还提高另一个观点,也非常有趣:建筑师作为桥而存在的。其为马丁.海德格尔在《筑.居.思》的演讲中提出(1951年)。想想建筑里的支点,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图书之中的配图,很形象地加深了对隈研吾建筑风格的理解和认识,此书的阅读,收获很大的。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一直在说丹下、黑川、安藤的坏话,这样好吗(笑
  •     讲述了隈研吾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和接触到的事物,以及他自己一些思想观念的来源和建筑创作的灵感,也批判性地谈论了柯布西耶、密斯、丹下健三等大师的建筑。读隈研吾的文字总是十分需要渊博的知识,尤其是历史方面。我学识浅薄,看得浅,但仍旧有所体悟。
  •     批判性和场所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
  •     隈老师把自己的脉络理得很清爽嘛!
  •     隈研吾的早期经历如何与建筑理念联络的部分很有启发性。全书按照场域来行文,整体有些散。不过正如作者本人所言,各个部分相互“粘连”,这些点串联起来就是[隈研吾的建筑]的轨迹。或许正与他所执着的[建筑的时间性]相呼应吧。2015-12-28 看过《自然的建筑》,比这本要好。隈研吾其实不擅写书,行文逻辑不足。买了《负建筑》,看完再评。2016.3.18
  •     除去罗兰·巴特的文学性,这本可以算建筑文化方面的《罗兰·巴特的自述》,比畏研吾另外的《十宅论》《细小的建筑》要好,虽然碎片化,但碎片之间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并无损失,从日本出发而放眼全球建筑
  •     讲真比起隈老师那种昆虫复眼式的结构我还是更加喜欢安藤老师的性冷淡几何风。。。不过隈老师也在书里直白的说安藤那种设计都是为资本服务的哈哈哈(一个安藤黑)书本身还蛮不错的更喜欢前半老师学生时代的经历以及思考 环境对人影响真的非常大 另外要吐槽一点是书不是精装但封面封底两张硬纸板硬到影响翻阅了(
  •     对他没啥好感,里面的文字,怎么说呢,呵呵…………最近看见他事务所的几个投标,觉得,也就这样吧。
  •     从大仓山的房子走出来,这个建筑师没有脱离过童年关于土地与建筑的感知
  •     隈研吾……这个夏天没怎么读文学书,倒是读了很多建筑书。为了营养素均衡,也为了淘换语感,常常要读些非文学类的书。美和思想都是相通的,不过是不同的载体。
  •     之所成其所是
  •     第一次读隈研吾。因为是第一次读所以觉得还不错,很亲切的老人。但似乎他的作品深度不够被众人诟病。希望以后能形成自己对建筑的鉴赏力和判断力
  •     认清教育的本质很重要。一般的教育都会有一种自上而下无休止的压力,人在压力下前进。但是这种模式又是极其脆弱和不稳定的。一旦没了压力,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     “自从出生开始,我就是一个被悬空在边界的人,面对乡下和城市,怎样都无法被其中之一所同化”
  •     我总是迫不及待标记已读,然后看了一半就丢开了。这回一定能读完这本,因为我喜欢这本书。关于建筑又关照自我,真切而“朴实”。
  •     用自己过去的经验来理解当下,跳不过。非洲聚落调查那段有意思,和部落小孩嬉闹,半个小时内做完调查迅速离开,部落战士还没反应过来,庆幸自己保住了小命。
  •     畏研吾先生的敏感与智慧
  •     我希望我所读过的书,都终成了我
  •     满分没二话。
  •     粗略读完,不记得什么建筑学知识了,作者对于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带给我启发。艺术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体验。
  •     大师的设计思想还是要了解一下的
  •     想成为建筑师?先学会接触建筑师。
  •     从他的建筑来看我不喜欢,但我想去除这种偏见,于是想看他的一些想法,看完这本就更不喜欢了。有种时下兴起的“回归运动”没事就给你泡杯茶来看的做作
  •     诗一般的书名;一个设计师成长的环境,人生的记忆与经验,并不是怀念,而是在其中探寻着自己与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     喜欢
  •     信徒
  •     晚辈初涉,请各位多多批评
  •     建筑的出现是为了与人产生交流
  •     看看
  •     写的很平实,轻松又能读到点东西,敢于反对很多似乎是既定的理论,有时候我在读柯布的时候也觉得也许如果没有柯布,世界可能是另一种样子,当当年他所反抗的东西成为一种主流的时候,人们又努力地站出来反抗这种前反抗。这就是所谓的轮回吧.
  •     由于时间有限,未仔细阅读。
  •     眼前性,兽医的梦想,柔软...感同身受。另外,撒哈拉最后两页真是爱死了!简而言之,边界你麻痹!
  •     作者个性爽朗,敢于言说,愿意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脉络清晰!
  •     感同身受的经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