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塔3·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

出版日期:2015-6-1
ISBN:9787532156761
作者:彭伦 主编

作者简介

自《格兰塔》于1983年推出“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榜单以来——其中包括萨尔曼•拉什迪、伊恩•麦克尤恩、石黑一雄、马丁•艾米斯和朱利安• 巴恩斯等——“最佳青年作家”系列已经成为《格兰塔》最具影响力的品牌。2012年, 《格兰塔》英国编辑部与《格兰塔》葡萄牙版合作,第一次翻译、引介葡萄牙语系的优秀作品。
这一专辑在整个巴西遴选青年作家的作品,他们的年龄都不超过四十岁,至少已经出版过一部作品。而他们提交的作品都经由巴西最负盛名的文学界人士的透彻阅读和讨论——其中包括帕拉蒂文学节的项目联络人曼努埃尔•达科斯塔•平托、巴西最重要的作家里斯托旺•泰扎,还有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的传记作者本杰明•莫泽。他们最终的决定向世界呈现了今日巴西文学的多元与独特。
《格兰塔·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专辑以令人喟叹的细节呈现和错综的笔法诉说了巴西的记忆、情爱和感受方式,甚至他们对民族政治创伤的承受和反思能力。。
如果你厌倦了今日稳妥合理、循规蹈矩的文学,巴西文学应该成为你阅读的对象。这些故事全都迷人而富有音乐感,尽管这种语言本身经历过创伤,比如故事揭露的被拔根而起的传统,比如如何从诗歌出发、经由万千道路抵达一个故事。
——约翰·弗里曼(《格兰塔》前主编)

书籍目录

动物/米歇尔·劳布
广场的风/劳拉·埃尔贝
崩溃之前/J.P.昆卡
你在这里做什么?/路易莎·杰斯勒
托利亚/里卡多·里西亚斯
窒息/丹尼尔·加莱拉
瓦尔迪尔·佩雷斯、华尼托和波洛斯凯/安东尼奥·普拉塔
晚餐/朱利安·法克斯
生菜之夜/瓦妮莎·芭芭拉
妈妈/希科·马托佐
时间/埃米利奥·弗拉亚
F代表威尔斯/安东尼奥·舍尔申内斯基
鼠热/哈维尔·阿兰希比亚·康德莱拉斯
火花/卡罗尔·本西蒙
特雷莎/克里斯蒂亚诺·阿吉亚尔
你有消息吗?/莱安德罗·萨玛茨
小说残章/卡罗拉·萨维德拉
维欧莱塔/米盖尔·德尔·卡斯蒂洛
静物/维尼修斯·贾托巴
里约出汗了/塔西亚娜·萨伦·莱维

内容概要

米歇尔·劳布,1973年生。作家、记者,迄今已出版五部小说。其中最重要的作品为《远离水面》(2004)、《下半场》(2006)、《坠落日记》(2011),《坠落之马》已卖出电影版权,获得了巴西利亚文学奖及布拉沃文学奖,并将在德国、西班牙、法国及英国出版。
丹尼尔﹒加莱拉,,1979年生。圣保罗人,但大部分时间在阿雷格里港居住。他是邪恶之书出版社的创始人,并在该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说集《被保存的牙齿》(2001)。他还出版了长篇小说《直到那条狗死去的那一日》(2003),该书已被改编为电影;《马之手》(2006),这本书还在意大利、法国、葡萄牙和阿根廷出版;《山系》(2008)获得巴西国家图书基金会马查多·德·阿西斯奖。他的长篇小说《染血的胡须》在国际文坛引起轰动,被视为巴西文学的希望。


 格兰塔3·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格兰塔》是一个推荐有潜力作家的刊物,自从1983年推出“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以来,“最佳青年作家”已经成为一个品牌系列。萨尔曼•拉什迪、伊恩•麦克尤恩、石黑一雄、马丁•艾米斯和朱利安• 巴恩斯都是格兰塔曾经推荐过的作家。我手上这本中文版格兰塔3,是巴西最佳青年作家专辑。这个推举青年作家的方式很有意思,让我想起东汉末年许劭与其从兄许靖喜欢品评当代人物,常在每月的初一,发表对当时人物的品评,故称“月旦评”。据说曹操当时因为祖父是太监,名声不好,便想让许家哥俩给个评语,因为经过品评的人物或者字画往往声价百倍。但是许家哥儿俩也讨厌曹操的出身,不理睬他。曹操火了,不知是撂下狠话还是拿出刀子搁在许劭的脖子上,非要他说个子丑寅卯。这许劭到底惜命,于是说了那句后来有名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曹操哈哈大笑。当然格兰塔不会这么草率,毕竟时间过去了两千多年了。格兰塔的评委都是专业作家,对入选作家的年龄要求很严格,都得在四十岁一下,资格要求必须发表过作品。评选时评委们在宾馆一起阅读入选作品,经过公共评选后得出结果。由于是专业作家评选出来的作品,所以这些作品技巧性极强,非常有意思。举个例子来说,第一篇米歇尔劳布的《动物》,故事并不复杂,主人公家里的温顺小狗被隔壁韩国人家的看家狗给咬死了。最后主人公愤怒地做了一个特殊的牛排:将一个玻璃瓶子打碎,在牛排里细细密密藏满了玻璃碴,然后去悄悄地喂那条残害自己家小狗的看家狗。一开始作者的文字特别零碎,一段一段根本没有联系。虽然都跟自己家小狗被咬死的事情有关,但是那种隔离的感觉特别强烈,就好像卡夫卡在《变形记》中砸中格里高利的苹果,青脆的苹果让格里高利变成的甲虫外甲破裂凹陷。劳布的这些一段段的叙述充满了刺痛和隔离,就像格里高利那些断裂的硬甲碎片。一开始,我真的觉得特不适应这种文风,但是在读完最后一段文字之后,一切豁然而解:作者有意将那些文字写成那种破碎疏离的样子,这种结构的具象就是小说结尾那条充满了玻璃碎片的鲜牛排,美味却刺痛!这真是构思精巧余味无穷的短篇!令人佩服至极!劳拉《广场的风》是写一个艺术品鉴赏家去罗马尼亚收集雕塑的故事。故事类似潘家园里那些收藏家捡漏的故事。主人公受命去罗马尼亚收集一位已故雕塑家的作品,她要去见的是雕塑家的朋友,但是这个雕塑家的朋友已经半疯,整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抄写作家的作品。最后她从老人的女儿手上收走了所有的作品,多付了一百美元,并给了那个女儿一本小说。这篇小说我说不上什么中心思想,但是总是无形中想到风中飘荡的蛛丝—雕塑家的朋友、合作者尚且如此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近乎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境界,如果雕塑家尚且在世,当是何种的仙风道骨?作者并没有明言这一切,只是淡淡地用那种游丝般的语气说着女孩秀丽的红头发,想象着它是如何经历齐奥塞斯库时代的劫难的?看似简单的语言诉说着现实对艺术和美的无情压制。雕塑家朋友的描写特别打动人,让我想起茨威格在《三大师》中描写的荷尔德林,老年的荷尔德林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嘴里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诗歌。。。。。。里卡多的《托利亚》是写一个寻求心灵归宿的故事,主人公是个能人,干什么都能很快上手并干出名堂,可是总是在小有名气之后心浮气躁。于是他隔一阵换一个行当,就为了寻求心灵的宁静。最后他在俄罗斯学习国际象棋的过程中碰到一个灵修的团体,并加入了进去。这个小说有一种同心圆的结构,先写儿时下棋,后来机缘巧合,开始写文为生并获得名气,但是后来心浮气躁,扔下文章千古事,捡起了下棋。最后的灵修与开始时的灵修过程描写前后呼应,对应这种同心结构。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结尾是开放式的,并没有说死,主人公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即将有所成就,但是文章却戛然而止,所以最后会是他碰到一个神棍团体,还是他一事无成,还是真的向他的想象一样功成名就,无人得知。巴西有着最典型的南美洲热带雨林,本书也像热带雨林一样色彩斑斓、风格多样。因为再多说就剧透过多,不厚道了,所以我就此打住,不赘。喜欢的读者去读书本身吧,远比我的介绍有意思!
  •     闵雪飞对于沉闷的巴西文坛而言,2012年是颇不平静的一年。在这一年,英国著名文学杂志《格兰塔》开启了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评选。此次评选吸引了巴西国内传媒与40岁以下青年作家群体的巨大关注,共收到247份文本,最终由七人组成的评委会从中选出了20份作品。这意味着共有227位作家落选。一时间,网络与平面媒体上硝烟四起,有的作家表示没有看到作品征集通知,有些作家表示根本不知道《格兰塔》杂志是什么东西,而落选作家与落选作家的粉丝则纷纷质疑一件难以确定的事:我如此受读者欢迎,为何却得不到评委青睐?文学上的“最佳”到底有没有标准?由谁说了算?如果有,那么标准又是什么?争论正酣之际,有评委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评委们并未看全所有的247份文本,在组委会已经提供的短名单中进行的遴选。短名单共有87人,全部是由出版社推荐的候选人,而以自己的名义递交作品的青年作家作品大概根本未能得见天颜。这番言语见报之后,“最佳”的争议性变得更大了。人们认为,虽然已获出版社青睐可以作为写作实力的证明,但在这场遴选中,文学还是涉嫌向商业与出版资本妥协了,一场意欲改写巴西文学版图的遴选无奈沦为了文学事件。为这场如火如荼的“文学标准大讨论”火上浇油的是另一部青年小说家选集的出版。从各种指标上看,作家、大学教师费利佩•佩纳(Felipe Pena)编选的《零下一代:20位被评论冷冻但为读者喜爱的作家》都是在与《格兰塔•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打对台戏。这部选集同样收入了20位年轻作家的作品。除了年龄之外,“零下一代”作家还共享着另一个特点:市场反映良好,却时常被评论界羞辱。他们是无可争议的“零下一代”,因为他们被评论给冻住了。编者费利佩•佩纳(Felipe Penha)并不掩饰自己与“格兰塔一代”作对的意图,他在序言中公开质疑了《格兰塔•巴西》的入选标准,继而清楚地告诉大家他的标准:好读。这并不是佩纳第一次为“零下一代”作家代言。早在两年前,他就牵头成立了一个名为“希尔维斯特勒集团(Silvestre Group)”的团体,并发表了公开宣言,向评论界所代表的“文学标准”发起了挑战。该宣言共有十条,内容极具针对性:1 在文学中,好读并非意味着打发时间,而是指词语富有诱惑力。2 一切都是语言,但是叙事是文学的基础。我们的目标是讲好一个故事。3. 巴西文学需要有更大的受众。受众多并不意味着叙事贫乏或叙事不好。我们拒绝打上肤浅的标签。写得简单这件事其实很难。4. 我们对学院派、词语游戏与空洞的体验派没有兴趣。我们尊重这样的出品,但我们就是要背道而驰。5. 我们关注的是为巴西文学培养黏性读者。6. 文学不能局限在一个精英圈子内,任凭精英们定规则,贴标签,或凭借互相写书评、参加活动、研讨会等进行自我封赏。7. 作家可以而且必须要努力传播其作品,包括推广、策划及其他生产过程。8. 我们喜欢娴熟奇妙的情节。我们看重题目,它要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有欲望去读。9. 期盼读者阅读不是我们创作的唯一目的,但我们会为有这种欲望的人留出空间。10. 尽管巴西文学的形态多样参差,但学院批评的某一股势力却总将它划分为对立的两派。倘若不是现代派,那就是一定肤浅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们拒绝这种二分主义,它只能歪曲事实、疏远读者、玷污文学界。“希尔维斯特勒宣言”可以用一句话来概况:“我们有故事性,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艺术性;我们卖得很好,但不能因此说我们“肤浅”;我们既要大众的喜爱,也要学院批评的公正对待。”“零下一代”希望填平市场反映与学院评价之间的巨大沟堑,然而,从后来的各种评论来看,“零下一代”的诉求归于失败,一向苛刻的评论界这一次还是冻伤了他们。“零下一代”只有两位作家获得了赞誉,其他作家又一次被评价成艺术性不高或者“肤浅”,而大部分“格兰塔一代”作家却获得了评论界的高度认同,在2013、2014年频繁斩获巴西以及国际很多重要的文学奖项。与《格兰塔•巴西》的出版有些连带关系的另一个文学事件就是巴西著名作家保罗•柯艾略朝着乔伊斯猛烈地开炮了。保罗•柯艾略在接受巴西《圣保罗页报》采访时,说“乔伊斯对文学有害,《尤利西斯》是一堆杂碎。”这番言语激怒了全世界的乔伊斯门下走狗。英国《卫报》回以直接的辱骂:“科埃略(柯艾略)的作品是一盆令人作呕的自大狂杂碎汤,一坨神秘主义的大力丸,其智识、共鸣和语言的机巧,甚至还不如我昨天扔掉的那块放了一个礼拜的卡蒙伯尔奶酪。”《经济学人》则引用了两段高贵冷艳的文字,揶揄了柯艾略, 第一段出自科埃略的《炼金术士》:“你无需理解沙漠:你只要凝视一粒沙,便可从中看到宇宙的全部奇观。” 第二段引自萨尔曼•拉什迪:“乔伊斯用一粒沙,构建出了整个宇宙。”。而在中国,连乔伊斯专家戴从容老师也忍不住了,号召大家“反对柯艾略,捍卫乔伊斯”(此三段见《中国乔学家戴从容:反对科埃略,保卫乔伊斯》,《中华读书报》2012年8月22日)。看到全球评论界对柯艾略的种种虐待,我这位曾经的译者心中也百感交集,不禁想追问到底什么原因让这位巴西老人不计后果地说出了那番肯定会引起学院派精英攻击的话语。我想,这应该是《零度一代》出版的后果,时间上正好吻合,柯艾略为这场“文学标准大讨论”开辟了一个血腥的国际战场。《零度一代》的出版或许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冻伤史”。保罗•柯艾略在国内国外均拥有数量庞大的读者群,作品号称“比圣经卖得还好”,但长期以来备受评论冷落、虐待。尽管他已跻身巴西文学院院士,但对于他的作品,巴西的学术精英们保持了惊人的默契,学者们仿佛早已厌倦了批评,厌倦了与普通读者较劲,干脆选择缄口不言。在佩纳重申了“希尔维斯特勒宣言”之后,保罗•柯艾略找到了为自己辩护的理论依据,选择挑战现代派的头牌乔伊斯,以证明自己并不肤浅。关于保罗•柯艾略,我高度认同巴西著名作家克里斯托旺•泰扎(他也是《格兰塔•巴西》评委之一)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的评价:“保罗•柯艾略世界上最出色的‘现象级’作家之一,在全球化文学与带有宗教背景的大众文学领域,他都堪称典范。然而,我不将其视为植根于巴西文学传统的作家——他是一个独立于巴西文学传统的‘现象’”。因此,对于这个超越了我的葡语文学知识谱系的神奇现象,我觉得它确实值得尊重,最好像巴西同行那样,少说乃至干脆不说。无论是《格兰塔•巴西》与《零度一代》之间的对抗,还是保罗•柯艾略向乔伊斯发动的攻击,都将大众阅读与学院批评之间的矛盾再一次折射出来,同时,也充分说明了评价当代作家始终是一件艰难的事。当一个作家的写作还处于激烈的变化之中,当他还没有出产足够的文本供人做完整的考察,给他下判断确实是一种冒险。多少伟大的评论家折在了更伟大更超前的作家手中!这正是《格兰塔•巴西》的阅读难度所在,也是它的新奇所在。这对读者,是一种刺激,必须在动态的视野中追索文本的价值。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格兰塔•巴西》中业已呈现的创作,而且还有他们即将展开的未来。安伯托•艾柯曾经为所有正在写作博士论文的人提出了一个伟大的建议:“永远不要去研究还活着的作家,因为这意味着研究资料的匮乏与不靠谱”。对于将“发表”视为安身立命之本的学院体制内研究者,这一条建议也永远适用,而且还应该再加上一条:永远不要去翻译还活着的作家。尽管因为种种原因,小语种文学研究者必须“兼职”文学译者,但实际上,翻译只能作为研究的一个环节来处理,最好的结果是在翻译的基础上形成论文发表,否则,在目前的考核机制下,根本无法幸存。这也造成了我们所能去翻译的作家往往是经典化已经完成的“死人”,研究资料的相对丰富会保证论文的质量与发表。因此,翻译《格兰塔》是一个艰难的决定,翻译如此年轻还未“入典”的作家意味着翻译将只能停留在翻译阶段,没有可能向前推进形成论文发表,但是,我们认为这件事还是值得去做,因为下面两个原因:第一:这是一次近距离地观察经典化这一动态过程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并不多。一如多年前的麦克尤恩、拉什迪、保罗•奥斯特,“格兰塔一代”中的某些作家,将会在未来进入相对稳定的巴西文学史中,而《格兰塔》杂志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已经帮助他们成为当代文坛的中流砥柱。《格兰塔》出版之后的三年中,有一些作家已经获得了巴西文学界的充分承认,比如,丹尼尔•加莱来(Daniel Galera)便以《血染须髯》获得了巴西最高文学奖Jabuti大奖长篇小说三等奖的荣誉,对于一位35岁的文学新人,这是一个堪称完美的开端。此书已由九久读书人引进,翻译业已完成,将于明年出版。《格兰塔•巴西》中收录了这篇小说的片段,名为《窒息》,读者可以先睹为快。《格兰塔•巴西》最年长作家米歇尔•劳布(Michel Laub)也以《毒苹果》获得了2014年Jabuti大奖长篇小说二等奖。其他作家也因入选“格兰塔一代”频繁出没于各种国际文学节,与国外的同行及出版社展开了充分的交流,作品已经或即将被翻译成其他语言。第二:这是一次有益的文学交换。中国也好,巴西也好,当莫言的获奖使中国人民的诺奖情结得已释放的同时,巴西还在苦苦等待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没有出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并不必然意味着该国文学的弱势,只能证明其语言的边缘地位。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中,中国和巴西在文学译介方面倒是可以彼此“共情”。因此,即便翻译不能向前推进为发表,这也是中国的葡语学者必须去承担的事。以此,激励巴西从事中国文学翻译事业的同行,希望他们能够将中国当代的优秀作品译成葡萄牙语。在翻译《格兰塔•巴西》的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一种认识:中国的优秀青年作家,在创作能力上,并不比同龄的巴西作家弱。我想,中国的青年作家最好都读读这期《格兰塔•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之后,他们可以对自己的创作保持更大的信心,并且能够在一个国际性的参照坐标中为自己找到位置。走向国际舞台,他们缺乏的可能只是一个类似的机会,即便文学的标准不够清晰,即便是一场终归寥落的文学事件。(原载“澎湃新闻•文化课”,发表时题目有变化)
  •     无题——阅读《格兰塔》第一种毒药:11岁的“我”经历了心爱的宠物被邻居的恶狗咬死的悲剧,却无能为力,最后我选择了用满是玻璃碴的肉进行报复。随之夹杂着 “我”对父亲的回忆,以及父亲对祖父的回忆,惊人的陌生感与僵局,却也出奇惊人的相似,也许,即便不想“我”会越来越像父亲,他的痕迹深深刻在我的生命里。我想这是每个少年必经的阶段吧,那段欲疯狂却疯狂不起来的时期,新的观念竖起,旧有的,随着曾经亲近的父亲形象一并崩塌。可是,最后的最后,还是流于平静。这篇文章牵扯到了战争和犹太的话题,我不知道作者有没有别的更深的意思,再再审,被嚼的次数多了,都会成了廉价的寓意。第二次犹豫:没看懂啊没看懂啊,“我”霍尼萨科卖掉弥留的父亲的洗发水专利,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家,赴普提尼家购买藏品。最后写的更多是“我”的各种不适感。后来有交流听到这样的声音:更加感觉化的表达,很融于又乐于自我不是么第三轮陨落:絮絮叨叨又神神叨叨抱怨了半天的里约的贫富差距与恶循环,充斥着黑暗,歧视与不公平。虚假的腾飞人人可危。要在崩溃之前逃离与之交融的里约,到底是出于爱,还是厌恶?第四拨凶杀:(年轻的九零女作家的男性视角)“我”例行公事般过火的乏味人生,上次无休止的吩咐谩骂,世界各地的客户,奇怪僵硬的亲情,友情……这个故事读完之后不知怎的让我疯狂的联想,但是这些似乎都没有什么联系,先是盘踞在脑子里挥也挥不去的卡夫卡《变形记》,好像失业分手被抛弃的“我“马上就要爆发;然后是《东京飱尸》……更加的莫名其妙,即便欲被边缘和忽略,但二者是截然不同的情境,何况双方的应对方式很不一样;然后便想到了菊次郎,看完一部如此知名的电影,只记住了那个无所事事,把正男找妈妈的钱挥霍一空的失败老男人了;然后便是一句歌词”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云层深处的黑暗呐,淹没心底的景观“也许,我和”我“都在等待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第五声叹息:高不成低不就的棋艺和写作,“我”想继续有成就,在他国,遇“内眼”走火入魔,这是赤裸裸的邪教啊……第六个谎言:“我”与多年未见的父亲,双方纠结于手枪和自杀的话题,又急忙回忆起强壮英勇忠贞的祖父,据说是被全镇人杀害,伤口成千上万的荒诞。这本书,越读越想曾经看过的一部南美电影《荒蛮故事》无下限有经得起推敲的荒诞,把人降格。七楼:好有意思的文章,读的十分畅快。相同条件的家庭们,其中两个异军突起,却唯独聚焦于小孩间的明争暗斗和争风吃醋。结尾同样意思和意义并存,去找装有玩具吉普车的盒子,却只找到了最初抢玩过的小人和画片。原来,炫耀品和心仪物真的是两码事啊。第八声尖叫:“她的双眼燃烧着怒火,瞳孔扩张到像是要让她失明。”这一篇有政治历史背景,不好说。塞巴斯蒂安对总是态度奇怪的姨妈十分殷切的关注,仿佛有着莫名的吸引力。而姨妈的长篇大论让双方意见相左,曾为军人的老人参与过残暴的镇压暴乱,暴行处置人民,姨妈作为亲临灾难,偏激的经历者,为了诋毁而诋毁;“我”作为受伤一代的下一代,难说好坏也难以理解。第九夜:比较少的很简单的故事,要是快快一读还有些电影《LOVE》的影子,这部简简单单描述老夫妻生活的电影感人至深,在当年斩获多项大奖。总是包办一切,了解一切的老妻阿达去世,老夫奥托瞬间失去了生活的惯性和依赖,自我封闭。其实,真实生活也是这样第十次噩梦:罗格里德想起妈妈的死,那个总是擅自摆布,分外反感的妈妈。可是,明明巴不得离她而去,真的离开了,却又有了强烈的不安和不适感。第十一阵风雨:这篇也有点模糊,他和男仆,法官和妻子,教练和朋友……莫名其妙的花大钱购买老房子和快要散架的甲壳虫……第十二次击打:(男性作者的女性视角)60年代的纳粹回忆,共产主义,政变;80年代的嬉皮士,重金属,摇滚;穿插其中的威尔斯,和《公民凯恩》而”我“是职业杀手……乍一看毫无根据,在我看来,他似乎在用威尔斯串联整个世界和巴西的风云变化,电影经典的威尔斯在他眼里那么不入流,有眼识不出他的手法突破与先河贡献。而最后的任务竟是要杀掉他?! 第十三次巡回:这篇文章很有意思,值得反复阅读。开篇的车祸,燥热,缘由许久未见的母亲死亡,在葬礼上饱受谩骂和非议。“我”是小语种的译者,工作时吸毒以快活兴奋(而后产生的幻觉——30多厘米的大老鼠,尖叫,撕咬)=>原来是守灵礼的噩梦,离开,车祸……可怕的循环。以前就很喜欢那篇做梦得到天使/魔鬼眷顾,用生命中的任意一秒换取千万家财的文章,美梦变成噩梦,梦醒似曾相识的循环也没有阻止他对财富的疯狂,终于再决定生死的一秒钟,该来的真的来了……猴爪啊第十四次出走:(这本书里太多节选了,这会让阅读产生一丝丝不爽快~)“我想念必须离家出门的感觉”“我”“我”妈妈“我”朋友朱莉亚,我们必须,只能在旅行中亲近,和解。开篇很浓的“在路上”的感觉。第十五个午夜场:“流浪的以利亚一直很想知道,他应该为之服务的,究竟是奇迹,还是真理”其中掺杂的小故事实在照应吗,那个被狮子养大的野人王子,后来教会王子说话,知识和成为人的残暴食人巨人死在王子手里,被失去儿子的老妇人预言,那三场诡异的战役,最后被驱逐,王子帮助发疯的特拉洗劳,向上帝求情……都是一一向对的吗?那个忠贞等待丈夫三年的妻子,那个回来似变未变,隐藏着三年历史秘密的丈夫? 第十六场人祸:以“我”不称职的老公向孩子诉说的角度, 回忆往事:虚假的婚姻,对女方家族的愤恨,对犹太的偏见,瞧不上“我”的父亲,瞧不上所有人,玩伴死亡,由组建家庭到婚姻末路,动辄世界,意义,开放……四处游荡和经历,可惜,他即抬头看不到月亮,也不愿低头拾起六便士。第十七枚照片:莱娜代替姐姐麦琪迎接远道而来的陌生的作家,不自在的寒暄,不可避免的吃饭,略有缓和,结束于莱娜去卫生间糟糕的补妆……所以,意思是……第三篇没看懂的文章第十八滴泪:题目维欧莱塔是我父亲表叔的母亲,在那段黑色岁月里,军事独裁,恐怖处决。维遭受了非人的虐待,却仍然不肯屈服,儿子最后阵亡,她始终未放弃寻找,直至阿兹海默……一部女性简化了的传奇史第十九段絮语:一段一个人称。满怀爱与希望的妻子维拉,出轨后羞愧又想逃避的丈夫保罗,爱上不被父母肯定的人的儿子佩德罗。潜在的危机放在光天化日底下,妻子的决裂,即使后来想方设法的缝补仍有裂痕,摇摇欲坠的家庭,白发人送黑发人。小人物的悲剧结束。最后一根稻草:这最后一篇不像是小说,更像是自顾自的游记感悟。回到想念已久的里约,爱她的破烂与燥热,爱她的拥挤与欢愉,喜欢这个城市让人们肆意流汗,也讨厌她整个不设防的滴水。一个潜在的对象:我离你越来越远,越来越深深扎根里约。全是鸡毛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有几篇还不错,《静物》《F代表威尔斯》《瓦尔迪尔……》《维欧莱塔》,其他可以跳过。
  •     给译者们加一星~
  •     有多篇文章涉及拉美独裁统治,尼玛,拉美80后被独裁统治搞得是有多惨啊...还有怪头怪脑的关于中国人的笑话.....
  •     开始几篇都很棒,中间的都算精彩,最后两篇还不如新概念作文,而且新概念作文还没那么长。编书不能凑篇数啊。
  •     这座城市最终结束于一场海啸,发生在夏季的某个周日。我也希望如此。
  •     小说一般,翻译很棒,适合放在厕所拉屎的时候看。
  •     弃了,无感。
  •     ……毕竟是青年小说家。反思偶国青年作家,亦不过如此。
  •     本着表扬与自我表扬的原则,给翻译整体加一星。我觉得有大约一半的文章还是不错的,剩下的一半总会让我想起小时候看新概念作文的感觉...
  •      并没按次序读,《静物》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后一篇,也最是好。每一篇都提供作者照,觉得不妥,好些作者爱用异性口吻,一上来已经看到他们,魔法已经拆穿了。
  •     我果然还是短篇不适症,然而这里大半的作品莫名其妙,对于巴西民族的问题有不甚了解,整体观感较差。
  •     3.5星=内容3星+译文半星。至少对前6篇完全无感,反而是后面一些传统叙事的作品让我觉得很亲切。看了译者之一闵雪飞的一篇文章才发现这个“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的评选项目貌似也不是那么详尽公允,应该对整个集子的水平还是有影响的吧,个人觉得有好几篇作品都很一般般。最喜欢的是《静物》,三个人物的视角加上穿插的静物描写看似轻描淡写,把一个普通家庭的演变写得细腻动人。《晚餐》《生菜之夜》《特蕾莎》也还可以,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译者,觉得这本书应该是我好长一段时间看的译笔最好的外国文学翻译了!另外还是有些校对上的瑕疵和错别字,让我这个有强迫症的人看到总觉得不舒服。
  •     《崩溃之前》,这一篇最有城市感,未来之国或许最终成了痴心妄想。《生菜之夜》,题目有趣,情感真挚。《里约出汗了》这里太过炎热,以至于融化了葡萄牙人在词汇中仍然保留的字母h,词语、词源、里约的快乐。3.5 最喜欢这三篇。
  •     翻译得烂死了!这种书都好意思拿出来卖!丢人现眼不说,把出版界的脸都丢尽了。
  •     风貌一窥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