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场》书评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101080346
作者:伊莎白,俞锡玑
页数:416页

兴隆场的书写

对一个偏远小镇的认识,或许非亲历生活者,不能给以适当的解构。譬如四川重庆兴隆场(今属重庆市璧山县大兴镇),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场镇(跟其他场镇相类似),但因为有了调查,才逐渐揭开这熟悉的面纱。最近,在读加拿大人类学家伊莎白(Isabel Brown)与中国合作者俞锡玑在兴隆场做的人类学调查专著《兴隆场》,通过调查的方式走访场镇上的各色人等,从而勾画出它的全貌。如果用通俗画卷来解释,也是十分恰当的。《兴隆场》以抗战时期(1940-1942)在兴隆场挨家挨户的调研、访谈为基础,对方圆20里的范围内分布着1500来户人家,总人口近8000人进行访谈,并以日记的形式,全面、客观地记录了有关当地历史沿革、政治、经济、婚姻、妇女、法律诉讼、秘密会社(哥老会)、民间信仰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保存了大量的鲜活事例,读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现场。这跟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与此并列社会学大师卡尔·曼海姆于二战后期策划出版的“社会学与社会重建国际文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走访的过程中,作者几乎是有闻必录,以期保存最完整的资料,在这一点上尤其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复杂性。场镇在中国版图上虽小,犹如麻雀一样,五脏俱全。其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庞大,既有对民间信仰(驱鬼祭拜),也有对哥老会的秘密探寻,以及对场镇政府机构的运行也多有着笔。在这个小社会里一样存在着“权力阶层”,这包括乡长、民团、地主富绅,而佃农还是占大多数,但《兴隆场》并没有从阶层分析的视觉去看待这里所发生的种种矛盾,而是切实地去探索每个人的精气神,不管是权力阶层,还是普通百姓,在每个时代,都是在想方设法让生活过得更好一点,这种朴素的思想,消除了阶层的差异,从而还原到每一个人。如果说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那么,对于兴隆场来说,它所存在的问题不再是维持生活的问题,而是包含了更为丰富的社会问题,比如人际关系的变更(亲戚、互助),以及经济的来往(租借、宴席),诸如此类的状况让在兴隆场居住的人都有了现场存在感,通过作者的记录,将此一一还原出来,由此,兴隆场所展现给我们的社会画卷是丰富的、具体的,亦构成社会学家所说的“事实研究”。兴隆场除了传统的社会状况之外,还有着晏阳初所领导的乡村建设实验。作者是以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的名义进入兴隆场的,而兴隆场的乡村实验多少显得有点仓促,加之战事频仍(重庆亦遭遇空袭),致使乡村实验而失败。因这一种实验还触动了地方上的地主、奸商的利益,“合作社”被迫终止,而挑花合作社的成立看似不错,却由于珍珠港事件爆发,香港沦陷,挑花厂的合作也只好中断。在这样的背景下,兴隆场却是波涛汹涌,看似平静的生活也被打破。不过,兴隆场的生活相对于外界,依然是平静的,虽也有抓壮丁的事发生,亦存在着诸如邻里关系不合的问题,但整个兴隆场还是在缓慢地行进。《兴隆场》所呈现的是“对小镇上各色人等采取不同方式应付种种生活突变的忠实记录”。作为四川农民生活调查的成果,《兴隆场》以期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地农民的经济生活状况。而通过此书,亦让我们了解到兴隆场之于抗战时期的乡土经济的代表,其所代言的正是那个时代的特色,在这幅画卷里,我们读懂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兵荒马乱时期的生活

兴隆场是个小乡镇,距离抗日战争时的陪都重庆一百多公里远。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在1940年至1942年间,一名加拿大女子与一名中国女子来到了这里,认真地记录下了这个小乡镇每日的生活。数十年之后,调查者之一的加拿大人类学家伊莎白,将这些材料整理出版,于是就有了眼下这本《兴隆场:抗战时期四川农民生活调查(1940—1942)》。此书就像在当时的中国历史画卷上,切下来一个横剖面,然后用放大镜一一放大展示给你看,让你看到当时生活的细节,看到生活于斯人们的悲欢,感受到战争时节后方人的心态,感受到大背景下普通民众的脉动。读着此书,就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里面的人物真实存在,虽然关于他们的描述只是片断式的,但我们却可通过想像,来构建他们的故事,让他们有血有肉地站立在我们的面前。抗战时期后方普通百姓的生活,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是所知寥寥的。关于此段时期的史料及书籍,也多为抗战时的政治动态及军事行动。即使有反映后方生活的书籍及影视,关于延安的也多于四川大后方。因此,在我们的印象之中,当时大后方的普通百姓,苟活于兵荒马乱之中,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电影《抓壮丁》恐怕是给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作品,影片也许在很多人头脑中建构了关于那段历史的记忆。在那个记忆之中,普通民众似乎除了被抓壮丁东躲西逃,或者为避苛捐杂税绞尽脑汁外,只能是心惊胆战狼狈不堪地活着,了无生趣。但从《兴隆场》一书的描述中,我们却看到了一种远离我们想像的场景。在这个离陪都不远的小乡镇里,尽管身处战乱之中,有着正常社会中难以见到的事情的滋扰,人们却仍然有滋有味地生活,活得相当精彩。相比现在的乡村生活,亦毫不逊色。在这个小乡镇里,三教九流一应俱全。做小买卖的,各地的,干手艺活的,走街串巷的,游手好闲的,财主乡绅,袍哥大爷,公务人员,教会人士,和尚道士,教书的先生,霸道的军人,赌徒,土匪,明娼暗妓,将个小镇搞得煞是热闹i,满是人间烟火味。兴隆场穷街陋巷茶馆酒铺,都已是喝五吆六故事不断了;要是逢到赶场天,更是争吵不休流言满天飞。东家在张灯结彩办婚礼,西家在呼天抢地送故人,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都是要大摆宴席邀请左邻右舍的。不管外面的时局如何,老百姓总是要照旧过自己的生活的。这也是一个正常社会应该具备的形态,总不至于天下同喜万民同悲吧。在兴隆场里,一切都显得闹腾而杂乱,各色人马纷纷穿场而过演绎着自己的人生。就这个小镇里,每天的事情还真是不少。邻里纠纷的,婆媳矛盾的,盗人钱财的,霸人妻女的,酗酒闹事的,通奸的,当逃兵的,闹哄哄的乱成一团。但乱中却有序,一切都循着惯常的轨迹寻求着解决之道。这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南方小乡场里,已经绵延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生活,即使是战争,也未能改变其轨道。我们从书中可以看到,在兴隆场,政府的管制其实是相当松懈的,既未像现在这样将镇民与村民组织起来,由政府来掌控与指导其生产与生活,也不用承担现在政府这样大的责任。兴隆乡政府的公职人员比之现代,真可谓少得惊人。从乡长到下面的四五个股,总共也就不到十个人。同时乡长副乡长包括下面各公职人员,也是相互兼着职。乡长一般都是外派来的,都兼任当地学校校长之职。乡财政需供养的公职人员中,最大数量的就是学校老师,这也是乡里最大的一笔开销。乡里的税收也不由政府承担,而是专门承包给了包税人,由他们去乡场上收税。乡长需要干的,就是协调乡里各方的关系,征兵征粮,护卫乡镇,管理好学校,同时代表乡里向县府要求资源。如果与乡场上的大佬们发生矛盾,如果后面没有强力支撑的话,很可能会被上面调职。书中所写到的乡长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政府在兴隆场里并不强势,除了人手少,也无法理支持政府延伸自己的触角,尽管如此,乡场上依旧运转如常。原因在于当时乡村社会肌理还存在,还在起着相当强大的作用,各种社会组织承担起了现在政府中很大一部分功能。村民发生了纠纷与矛盾,也很少去找政府,找他们往往也很难解决问题。他们最信赖的则是当地的袍哥组织,出现纠纷就到场里的茶馆去吃讲茶,由袍哥大佬们帮着判断是非。而袍哥组织中的大佬级人物,往往皆是当地的乡绅大户,或者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之人,说话非常的管用。当然,你也可以不听,但今后就很难在乡场上立住脚了。书中也写到了袍哥之间的矛盾,写到了他们的明争暗斗,但总体上来说,袍哥组织在乡场上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这一点,确实让我很惊讶。另外,在乡场起着作用的,还有宗教组织。其中尤以当地的基督教会所起作用最大。这也许跟兴隆场离重庆不远,基督教会的渗透比较深有关。当然,也与基督教会有着更多的资源,能够向乡场上的民众提供基本医疗及教育,同时还有一些临时救助,更能吸引当地民众。本书的两位作者即是受雇于教会,在当地从事着一些慈善及教育活动,同时她们也利用自己职位的方便,调查着村民们的生活。教会在当地也开办得有学校,还有妇女识字班。同时也有着自己的医疗所。他们在乡场上是一个各方皆很重视的力量。另外,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活动也当地亦有影响。直到四九年之前,中国社会的治理,仍然是治不下县,乡绅自治。事实证明,这种管理手段还是相当有效,且管理成本低廉,无需庞大财政支撑。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就减轻了官民之间的矛盾。四九年之后,政府已将触角伸入社会的各个细胞之中,民众的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都要管,同时还越来越深地介入到经济活动中,甚至介入到百姓的私生活中,百姓失去了自由,而政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政府机构也越来越臃肿。要养这么多的人员,只能不停地加重税赋,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矛盾也就越来越突出。在这个小小的乡场里,又处于那么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多方势力在角逐,多种生活在交织,矛盾纠纷显然不少,可民众生活依旧悠哉游哉,过着烟火味十足的生活。这种自由而闲适的生活,今天的乡村也不一定能享有。关键在一点,多种力量在此形成了一种均衡,而各种社会力量的存在,又让社会能够顺利地运转起来。比起当前的政府一方独大,又缺乏社会组织中间的转圜与缓冲,自然社会的对立会尖锐得多。《兴隆场》一书,是来自两位女人的调查。作为女性,他们让调查多了很多的细节,生活味儿也相当浓厚。让我们可以深入到兴隆场街巷的房屋之中,窥视着那一个个家庭的内部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但作为女性,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便进行调查,而他们所能接触的对象,也大多都是女人,这些利用赶场的机会,到教会的场所来坐一坐,聊聊天,因此她们所关心的事情,恐怕大多都集中于东家长西家短,对于乡镇里的那些个所谓的正事,她们既无兴趣,也所知不多。而在当地占据着主导地位的袍哥大爷、地方乡绅,她们却很少有机会与他们交谈。她们也只能利用不多的场合,去观察印证。因此,在此书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家庭琐事,而对乡镇的政治运作涉笔不多。同时,有些事均来自于某一方面的说辞,而无另一方的回应,让人觉得书中的很多叙述,更像长舌妇的蜚语流长,而非真实的情况。如书中一名叫陈古娘的老妇,很多关于兴隆场的故事,均来自于她,其中包括了与她有仇之人的故事。这样,就给人以偏颇的感觉,让人怀疑其中的故事,掺杂了太多陈古娘个人臆想。尽管如此,《兴隆场》仍是一本很有趣的书,读起来让人兴致盎然,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抗战时期后方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让那些湮灭于历史深处的芸芸众生,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兴隆场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