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那一边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7541140317
作者:张未兹
页数:336页

作者简介

平凡而又有梦想的姑娘张未兹凭实力考上美国顶级文理学院,以优异GPA、高分LSAT和精彩面试成绩获得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知名学府offer,如今在西海岸的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继续她的西游记。
作者在美国念本科阶段就用英语创作小说,并获得多个小说奖。在本书中,她用灵性而充满张力、幽默又有玩味的笔触记录了自己的留学故事。从高中参加SAT考试和留学申请,到就读美国顶级文理学院,再到申请名校研究生,真实而翔实地讲述了美国大学的宿舍、餐厅、健身房、同学、室友、老师、考试、学习方式、社团活动、西式人际关系、独自穷游美国尤其是刻画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师和“奇葩”同学、“奇葩”室友、“奇葩”中国留学生的形象,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作者对“美国派”独到的感悟与思考,留学并不轻松,能吃苦才能享受,有困扰才有收获,有历练才有成长。
大家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大量资讯,正打算出国留学的你,一定要读;不打算留学的你,赶快在作者张未兹的直指人心的故事中感受一场超级捧腹有趣的视觉盛宴吧。

书籍目录

序   90后自画像   袁岳
教育的真谛 王正毅


“地下党”
“地下党”的联系,靠的是默契。两个原本只是面熟的人,在楼道里碰上,互相间会交换个“加油”的表情。两个只听说过名字的人,第一次在食堂里会面,便称兄道弟,互诉苦水,讲生活的艰难,说老师的刁蛮。同是反叛者,富二代会主动靠近穷孩子,成绩好的不会嫌弃成绩差的。

选择
1月1日零点是大部分学校提交申请的截止时间。到12月31日晚上11点的时候,我还在心急火燎地做着最后的检查,以免犯这样那样的致命错误,比如,给宾大上传的申请文中,写了“亲爱的哥大”。
11点30分,老妈过来看我,见我紧张兮兮的样子,问道:“干吗这么着急,不是有12个小时的时差吗?”

走不出的围城
校园生活的常态,是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不喜欢三点一线,倒也不是问题。你可以从早到晚宅在宿舍里,也可以上课的时候外出游学,而学校,则不会太难为你。刚入学的新生,有一节“不要抄袭,不要作弊”的教育课,但对老生,就没有人强调校规校纪之类的。

餐桌上的困惑
我游走于四大派别之间,不是和沙拉派一起抢青菜,和煲汤派一起等微波炉,就是与早餐派同流,把水果当菜吃,与打包派同类,拿个三明治就跑。但食堂甜品和肉食的诱惑一直在考验着我的自制力,一边是对增肥长胖的恐惧,一边是口水暗流的无奈。

都教授
就这样,我听不到他对同事的好评或是微词,就像在他的课上,我很难看出他偏爱哪个小说家或诗人一样。他讲,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精彩,也都有自己的失败。作为教授,我能够告诉你的只是如何欣赏精彩,如何鉴别失败。一如你是喜欢苹果,还是喜欢香蕉,是你的权利,我不应该也不可能强加于你。

私人定制
我的经历和美国同学不一样。我没有兄弟姐妹,写不好大家庭里的事。我没有过真正的早恋,写不好浪漫。我对美国社会和历史的一点了解,又不够我拿美国做背景。但是,我写中国的事,却是美国同学写不了的。

血色浪漫
整整一学期,若不是她的点拨,我不会知道,写“老虎和羊羔”的怪人布莱克,原来是了不起的预言家、思想家;爱水仙的田园大叔华兹华斯,原来也是个老牌革命者;拐了16岁女孩玛丽私奔的雪莱,原来悲天悯地、心忧全世界;想入非非的柯勒律治,原来想的都是正事。

历史炼狱
跟了他一年,我自觉厘清了美式教育和中式教育的区别,也自觉清晰了学习的真谛:学习,就是把自己的脑袋灌满,然后把脑袋清空;就是在河流里寻找金子,然后把金子打造成首饰,最后丢掉首饰,只留下方法和逻辑。

室友……
上飞机的前一天,我在行李箱里窝藏美国不让带入境的牛肉干和月饼。我蓦地发觉,自己和艾琳交换的私人信息,实在太多了。连十几年的发小都不知道的事儿,全告诉了那个刚认识十几天的犹太妹了。

凯西……
几只鸡长到足够大,凯西就会把它们一起杀掉,免得剩下的两三只,失去了同伴,还要在坐以待毙中度日。
拾壹
漂二代……
现在的美国,除了楠楠学不来的计算机、会计和电子工程,几乎没有就业容易的专业。商、法、医倒是有出路,可成本太高,不是她这样的漂二代能够承受的。而回国,她既没有爹可以拼,又没有大牌文凭可以显摆,何况,她还不喜欢十厘米的高跟鞋。
拾贰
奇葩……
她来图书馆,不是为了看视频,就是为了打游戏。
刚开始,学经济的人说,她是经济系的,因为宏微观、博弈论和概率论,她都学了。后来,我们怀疑她要么是学了德语,要么是学了工程。不然,她怎么能在德国的西门子公司找到暑期实习?
拾叁
转圈圈……
转圈的时候,两个同学碰上,不熟悉的会相视一笑,熟悉的会互诉苦水:教授太没人性,留这么多论文,连他的垃圾筒都装不下,到了期末,全便宜收废纸的了。
拾肆
GPA……
我们中国人,从背上书包踏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被告知,从今天起,你就是学生了。既然是学生,学习,就是第一要务。成绩,就是评价你的唯一标准。其他的事,放在一边就是了。
拾伍
在路上……
走累了,找个长椅坐下来,舒展舒展双臂,闭上眼睛呼吸或热或冷但绝对清新的空气;见到特别的景致,停下来照张相,给自己留点记忆;碰上值得一看的商场,进去养养眼或买点什么。何况,商场里,冬天时可以过过暖风,夏天时可以吹吹空调,哪怕只是穿堂而过,也是休闲一刻。
拾陆
法学院 ……
在哈佛面试之前,我有另外两场面试,一场是芝加哥大学的Skype面试,另一场是乔治城大学的校友面试。这两场,老早就安排好了,但自从有了纽约大学的电话,我便懈怠下来了。因为,纽约大学法学院论排名优于乔治城,论位置又优于芝大,让我找不到准备面试的动力。
拾柒
秀……
侧耳细听了三天,发现几乎所有的演讲者都承认芝大有弱点,但最大的弱点主要是两个:一是虽然芝大的教学水准可以和所有名校比肩,但排名要差一些;二是虽然芝加哥大多数时间都很舒适,但冬天非常冷、非常冷,冷得有人几个月中从不步行出门,冷得有人逃课。
拾捌
圈子……
一路下来,他把小贩耍了个遍,把南腔北调换了个遍。
离开市场时,他说,这些方言,都是一路上新学来的。坐高铁时看报纸,说古玩市场尽是骗子,便想到了这一招儿,可以打打假。
不愧是个优秀律师的料。出来玩,还这么以天下事为己任。

内容概要

张未兹,吃焦圈不带豆汁,骑单车冲上天桥的北京女孩,飘洋过海到了美国,却进了牧场边上的修道院,雪地里转圈,宿舍里蘑菇战,教室里脑筋急转弯。本科阶段用英语创作的故事让英美文学教授刮目相看,并荣获多个小说奖,现如今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过着和法学相伴的日子。


 海的那一边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静默在桌上的这本蔚蓝色小书,叫做《海的那一边》。翻开书,勒口上、内文图片里却找不到一张作者照片,只有作者简介里几段不着边际的个人描述,几个标签在脑海中飘来飘去:张未兹,北京女孩,90后,学霸。继续寻找关于这本书内容的蛛丝马迹,封底大V评语上说这是一幅90后女孩的自画像,一本有趣、有味、有料的不一样的小东邪西游记,一段如果不启程你一定不会知道的故事。依旧对该书内容一头雾水。说来说去,正如读过很多鸡汤,依然过不好人生,即便是大V的评价,也不能转化为自己的体会。于是一口气读完这本书,与大家一样,感到确实很有意思。先是前所未有地置身于一群中外老小学霸之中,观学霸群像,畅游学霸世界,其乐无穷;再则有幸倾听到学霸讲述的一段真实求学经历,对于神秘的学霸党又多了几分认识:他们其实和我们一样的平凡,然而却又那么的不一样——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更多不是学霸们的天赋过人,而是他们彰显出的种种优秀品质: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知错则改,虚心踏实等等。学霸绝非一天炼成,未兹同学的留美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这些点点滴滴的校园小故事,有趣、有料、有味,连缀成作者独一无二、鼓舞人心的成长轨迹,读起来没有中美时差,也没有学霸与普通学生甚至众学渣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有人说,学霸的人生你永远不懂。读完这本书,我敢说你不会再说这句话了。书中最有趣、有味的当属校园中的各色人物,无论是明星教授、美女老师、专业课教授,还是富二代室友、穷二代、漂二代同学、各种奇葩学霸,在作者的笔下都生动形象、个性鲜明,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不可思议的行事作风,令人捧腹之余受益匪浅。菲利斯是让作者下定决心选择就业率低的英语系的“罪魁祸首”。在负面评价明显多于正面评价的MC,唯有英语系教授菲利斯,好评如云,人气爆棚。菲利斯发卷很小,修不出任何发型,自曝“10岁的时候,我的头发从整齐的大波浪变成了细碎的小卷,丑得惊人……我开始怀疑我从欧洲移民来美国的父母的血统中,没准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我偷偷走遍了小镇上的黑人理发店。经常帮黑人把羊毛卷拉直的师傅们在我的金发上涂了多种独家药水,烧疼了头皮,却没有效果。” 菲利斯的课堂气氛轻松、目标清晰。他从不强迫学生回答问题,问了冷场的问题,他就有节奏地手拍桌子,以“我来讲吧”来解除紧张;他不会因为谁语惊四座就大加赞扬,也不会因为谁沉默寡言就低看一等;他没有死板教条的综合考核标准,因为他了解每个学生都各有长短;他教导有方,从不直接指责学生,比如“我”发言小声,他声音洪亮,向全班复述,几乎一字不差,经过这一次广播,“我”就改掉了这个毛病。菲利斯身上最让人敬佩的不只是高明的教学,更是那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的逍遥作派。 这在中国甚至美国教师中,都是罕有的。“我”的同学朋友中,有从相见恨晚到形同陌路的富二代任性女艾琳,有虔诚、慈悲、达观却穷到只有休学的穷家女凯西,也有高中就留学美国、住在地下室、学校机房,一直过着漂泊困窘日子的漂二代楠楠,以及处变不惊、淡定从容的冬冬们,深谋远虑、决胜千里的超超们,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典典们。作者作为一个货真价实的学霸,在她身上却看不到我自高人一等的傲慢,她有一颗包容之心,善于发现身边人的优缺点,并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交友面宽,朋友们风格迥异,各自精彩。未兹谦逊友善、平易可亲的性格让人真心想与她在校园里来一次漫无目的的“转圈圈”。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我”与室友艾琳的友情破裂,从中可以隐约看到青春少女间的微妙情感:渴望结交挚友的热切,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时本能的拒绝,失去一个朋友后挥之不去的后悔莫及。最终,“我” 与艾琳的友情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我”在日后反思,对艾琳既有喜欢,也有讨厌,然而终究是不懂她,正如她不懂“我”。由此可见作者在这段残缺友谊中实实在在的成长。书中五到十二章,作者细数了结识过的各式奇葩老师和同学,精心巧妙的叙事剪裁,鲜明立体的人物塑造,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使得这些层出不穷的奇葩事件、奇葩人物一个比一个不可思议,既拍案惊奇又真实可信,看得人直呼过瘾。这些故事散发着年轻飞扬的神采和生活特有的温度,我相信促使作者用尽心思去讲述的这些故事背后,必然蕴藏着对奇葩、大神们发自内心的爱意。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不仅有趣、有味,还非常有料,它是一本源于真实体验、渗透人情味、富有客观评价的留美指南。它并不仅仅提供成功进入美国名牌大学的有效方法,因为作者深知那些没有针对性、操作性不强、泛滥于市的留学攻略,还不如坦坦诚诚地跟你聊一聊自己失败的申请经历;与其告诉你如何在美国大学以全A的GPA成绩考入斯坦福法学院,还不如告诉你那些对她影响最多的教授都是怎样影响她的:菲利斯把书读薄、把书读厚的文学阅读方法,科恩自娱自乐的臆想症解读法是怎样激发学生的思维,历史教授戈德怎样教会“我”历史研究应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与其列出一条条考学的注意事项,还不如真实地告诉你芝大、哥大的招生秀场、法学院面试经过,客观分析各大学的利与弊,且当我们已经在前文里陪伴作者经历了四年的MC本科学习,了解了作者SAT高分却在申请学校关口挫败以后,作者通过四年的努力学习,各大名牌大学的offer如雪花般飞来的那一刻,作为读者也真心为作者终于实至名归而振奋鼓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兹现如今在阳光明媚的斯坦福,攻读法学硕士。将来也许会成为一名以写小说为副业的律师。未兹的留美经历,确如联想ceo杨元庆的评语一样:你不一定知道自己能走多远,但如果不启程,你一定不会知道。出发,永远不算迟。再看手中这本《海的那一边》,北京女孩、90后、学霸这几个词已消失不见,只依稀看见一个背着行囊、独自上路的马尾头女孩模样,我知道她喜欢文学,热衷思考,交游广泛,不是一个埋头读书的书呆子,会生活会享受会感恩,会发现一切的美和珍贵。我最初为了寻找作者而翻开这本书,现在感谢没有错过这段不一样的成长之旅,感谢至少有点儿懂得了这个可爱的女孩子。最后,我必须向未兹致歉,我的解读难免背离了她的初衷,难免自以为是地定义了她(相信她与大多数人一样不喜欢“学霸”这个高冷标签),不过就如她所说“一部作品,是否能流传,还真得靠众说纷纭的解读来支撑”。但愿我的解读,能够成为这本书的一个支撑。同时祝愿未兹在新一阶段的求学路途上也能尽情享受!
  •     开读之前看到袁岳写的序,袁岳这个光头居然给她写序?这个光头董事长两年前来我们学校做过讲座,我还去听了听,当时在推广他们零点咨询公司的黑苹果计划,大概就是鼓励和支持年轻人创业,提供创业相关的咨询和相关资源的接洽,具体的讲座内容已经忘记了,唯一留下的印象的是,这位一定是位业务繁忙的主,他讲座前刚从重庆还是哪里飞回北京,然后讲座完了还要去哪里哪里…袁董事长的序开头写的是:看书名以为又是一本鸡血书,结果出乎意料,惊喜不断,作者未兹娓娓道来,这更像是一本90后的自画像。OMG,90后都开始写书了!而事实也确实如袁岳所说的那样,这是一本日记书,是一本90后的自画像。90后,一个我很欣赏的群体。虽然,很多人说他们任性、好吃懒做的片面评价,但我看到他们有自己的明确的兴趣爱好,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他们果敢而可爱,他们有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而付诸长期行动的执行力,即使所坚持的东西不被社会所理解甚至无法接纳,他们仍为止付出不懈的努力直至成功或失败。这是一群可爱的年轻人。而张未兹就是这样一个90后,在这本描述她从休学准备SAT直到在美国读完大学本科,跨越4-5年生活、学习经历的书籍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位90后成长、发展自己的思路是如此的连贯。从书中可以了解到她如何从高三开始独立的准备SAT和选择申请就读的学校,如何与美国大学里的教授周旋获得更多的交流和提升机会,如何与美国的同学、中国的留学生神人们、各路食神们和平而有原则的相处和相互帮助,更有她自己丰富、善于观察的内心戏份,文字读来也欢快。她写到菲利斯教授,只是简单原样一字不漏的广播了一下她的回答,就解决了她长久以来回答问题声音偏小的问题,不禁感慨,这真是以为伟大的教师!如此富有魅力!她写到戈德教授讲授中国历史时,其中一篇小论文“巴黎和会上为什么巨头们不把胶东半岛的主权交还给中国”时,她的回答是标准的中学教科书答案“帝国主义欺负弱小的中国,不顾及弱国利益”,而教授给她两页的小论文写了四页的评语:我问的是为什么有那么个决定?你的回答中充满了感情抒发,有史料和历史事实作为依据吗?原来中西方思考问题的思路竟如此的不同!她写到美国穷开心的凯西同学,自己穷得叮当叮当还要去做志愿者,每天穷乐呵,然后又写到“漂二代”露露的融入不了当地也回不来北京的“悲惨人生”的时候,我会想,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如此之深,投胎需谨慎啊,亲!她还写道,她如何努力的准备SAT、如何每个星期阅读N多材料和完成小论文,如何在最后选择大学,上研究生院时搜集信息和如何根据自己的状况做出最优的选择…90后,我敬重你们是一条条有意思、善于观察的汉子。还有,估计家里不差钱这个张未兹是有想法、行动派的90后,而且,估计还未婚呢。
  •     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看完,就被侄女拿走了。好吧,本来也是想看看之后指导侄女和我女儿的。这样也好,她先看吧。我在侄女看的空隙,翻看了几眼,发现这个小姑娘很睿智的。不到坚强倔强,很有智慧。加上国内的教育方式,在很多方面,知识面都比美国同级学生广。比如一个分数,美国可以学上七年,而中国只学三年。美国知识是分散的,缺乏完整的教育体系。这一点国内做的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孩子在出国留学,还是高中毕业之后出去比较有优势。而美国宽进严出的大学教育,还是比我国有优势的。这一点到大学随便转一转就知道了。我们自己也清楚,自己在大学的学习状态很差,往往抱着不挂科就好的心情得过且过。寒假去妈妈家时看完这本书再来评价吧。对于想送孩子留学的家长来说,这本书很实用的。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看完这本书,我只想努力生活。越是沉痛,就越是努力的生长,从而尝到艰辛的喜悦。很向往这种生活,让人生充满目标。我们拼的不仅是勇气,还有毅力。
  •     文笔虽然不怎么样 但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作者经常反思 经常感悟
  •     真实的心路历程,是写给自己的,也是也给每位读者的
  •     很良心很接地气的一本留学书,确实值得青年人一读。
  •     前后内容割裂,感觉不是出自一个人之手。
  •     坚强而又睿智的小姑娘,能独自在美国应对各种问题,很令人佩服!
  •     第一次读这本书申请留学的部分不太吸引我便搁置了,前些天再次拿起来翻到留学部分,写的很平易近人让人颇有身临其境之感。文笔平实不华丽矫情却有点小幽默小智慧,是我喜欢的风格。未来作者若再出写斯坦福生活的故事,我还会再读。
  •     美丽的畅想 悠然的校内生活
  •     最深印象的是身边的朋友,例如凯西 生活的各种困难却仍然让她不失个性的活着
  •     留学是能考验人的。
  •     《如何把自己训练有素》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