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红楼梦精装修订本(全三册)》章节试读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8-1
ISBN:9787542641960
作者:蒋勋
页数:1952页

《蒋勋说红楼梦》的笔记-第1页

“慈悲”并不是天生的,“慈悲”是看过生命不同形式的受苦之后真正生长出来的同情与原谅。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关心每一种生命不同的处境,他对任何生命形式,都没有“不喜欢”,都没有恨,包括地位卑微的丫头、仆人,在他的心目中,都是应该被尊重的对象,都是可以被欣赏的美。 他在繁华的人间,看到芸芸众生,似乎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像自然中的一朵花,他没有比较,只有欣赏,只有欢喜与赞叹。 宝玉,其实是《红楼梦》中的菩萨。古代人的世界有两个,一个是打开门跟别人见面的客厅部分;另一个是后面花园的部分。花园是比较私密的。如果走进北京的故宫,你会发现,路是笔直的,两边是对称的,这是儒家的伦理。你走进太和殿、保和殿,然后到正大光明殿,它们同样也是在一个水平线与垂直线的布局之下。如果走到园林,你会觉得你的身体忽然变得非常自由,有一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会渴望发现生命里新的可能性。文学中有一种写法叫做全知观点,是指作者不是从自己的主观立场去写,而是从我的眼中写你,从你的眼中写他,从他的眼中写我,用某一个角色观照另外一个角色。等于作者要化身成千千万万的人,再通过这些人的眼睛来看世界。在后面我们将更清楚地看到作者的这种立场,小说里每一个人的诗都是他自己写的,可是林黛玉写的诗是林黛玉的个性,薛宝钗的诗呈现的是薛宝钗的个性。作者根本没有自我。我们活在人世间,对所有事情的判断都带有某种主观色彩,可是曹雪芹常常让我们感受到,能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才是真正的宽容。宝玉的个性非常奇特,他生命里面所有美好的事物,当别人没有的时候,他都心痛。他觉得自己所拥有的美和爱都是该跟众人去分享的。这里我们也很难分清所谓的深情与滥情。宝玉表面看起来非常滥情,几乎无人不爱。而同时他又非常深情,人世间美好的事物如果只有他一个人拥有,这个美好对他来说就成了最大的折磨和惩罚。从世俗的角度看似乎很难讲通。尤氏的话里提到了季节,说秦可卿陪贾母是在中秋。《红楼梦》里有个很精彩的东西,就是时间或者季节。林黛玉进贾府是正月过年的时候,现在春天过了,夏天过了,中秋也过了,深秋时节,满园的菊花盛开,不知不觉中季节在变。可作者从来不直接讲,但是读者能看到时间的流逝。我觉得他和宝玉的关系中有一种很完美的东西,仿佛人世间的缘分都不存在了,干净到一清如水。这种人与人之间平淡若水的交往,好像只是做当下的接触,而不再有以后的纠缠,这种缘分非常清净。中国的古典小说很少让少年做主角,因为总觉得他们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对青春多持一种比较排斥或批判的态度。在戏台上,主角很少是小生,大部分是老生,因为只有经历了很多人生的磨难,才有一种生命的苍凉,这是中国美学的奇特之处。中国的山水画主角也大多是老人,拄着根拐杖在山里访友之类的,很少是青少年。曹雪芹的《红楼梦》有一种特殊的美学,它是在为青春翻案,他重的情是少年之情,他觉得那里面有一种天真,虽然会经常犯错,但绝对不是世故。他不喜欢成人的世界里用现实的功利去衡量一切生命的现象,所以很多时候他会把成人和青春的世界拿来做对比。阅读《红楼梦》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使我们对人、人性多一些了解,多一些懂得。懂得以后不是要去抓别人的小辫子,而是学会对别人的宽容。人都有脆弱的地方,全看你怎么去担待。李奶妈闹的时候,别人都对她没办法,因为李奶妈心里的结,别人很难解开:你对她强硬,她觉得你看不起她;你对她软弱,她又觉得你在故意拍她的马屁。她已经到了一个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我想大家一定知道这样的人恐怕只有王熙凤才能摆平。王熙凤可以三两句话就让她服服帖帖的,这绝对是一种智慧。难怪作者要不断地赞美女性,贾府上上下下很多繁杂的家事全靠女性打理,其中尤其能锻炼出女性细致、体贴的部分。根据《红楼梦》改编的戏剧、电影大部分是失败的,因为电影和戏剧没办法像小说这样不厌其烦地去描述生活的细节,只能抓住最重要的几个场景,可是场景和场景之间,作者写得最好的、最深厚的人情部分完全没有办法体现。这就会少掉很多细节,少掉很多人性上的东西。电视和电影也不可能用十几分钟去拍黛玉把手帕蒙在脸上不理宝玉的细节。我想《红楼梦》的了不起在于它的真实,作者认定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必须被找到。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楼梦》是一本叛逆、颠覆当时的主流文化的书。现代小说里对青春期的描绘,包括前面讲的学堂里小孩子们的性游戏都没有这么真实,它所提供的人生经验让人感动。在那样一个封建保守的时代,作者竟然这么大胆地去呈现人生的真实面貌,这是所有经过伪装的东西都无法抵达的真正救赎。我们常常感叹当今的教育没有力量,因为现代教育中太多伪装的东西。想办法使自己重新回到那个年龄段来跟孩子们对话,才是现代教育的起点。我一直希望《红楼梦》能够变成我们现代教育的救赎,因为我们从中看到孩子们最真实的世界。眷恋。他特别爱黛玉也是因为黛玉简直像个仙人,很早就知道一切事物都是短暂的繁华而至幻灭。个性如此不同的两个人成为知己,是因为他们对生命的眷恋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一个认为情这么深,将来会难过,不如不要开始;另外一个觉得情这么深,就让它开始,只是希望它能够维持久一点。这是对情的解释的一体两面。通常我们会把这种情感简化成宝玉爱着很多女孩子,其实这是对生命本身的悲悯。在宝玉看来,任何一个生命都不应该如此被践踏、侮辱,他的最大痛苦是人世间怎么总是发生这种事情,所以他“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跟了金钏儿去。《红楼梦》其实一直在区别两个东西,单纯的、真正的人对人的不忍和悲悯与伦理道德里的人与人的关系,这两个东西是截然不同的。我们这才知道黛玉已经站了大半天了,也才知道原来有一种爱是这么孤独,这么矜持,或者说这么自负的。我想每个人大概都曾经历过不见得要别人知道的爱,那些特别想让别人知道的爱,大多不够深沉。《红楼梦》里对黛玉的情感是讲得最到位的。我想这就是自信的人跟缺乏自信的人之间的差别。自信的人能够认识到生命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会欣赏。他如果觉得这个人好棒,心里想的是如何超越他,而不是把他踩下去、压下去,他甚至还会去帮这个人。可是如果他没有自信,他就会一直想要把别人的光芒遮住。我想这个心情是非常不一样的。这里的“有意”对“无心”,就包含着一种生命哲学,有点像中国哲学中的阴跟阳、虚跟实。到底是有意还是无心,作者也不知道,只是让你去思考。总之,在宇宙之间,冥冥中好像存在着一个因果,有神论者会相信有一个神在主宰,这个是“有意”;无神论者则认为这只是自然的一种循环,所以是“无心”。而这个对仗,正好提供了两者之间的平衡。“有意”加“无心”刚好是一种完全中性的客观,让人看到生命里面也可能有意,也可能无心。所以对仗本身在帮助创作者思考生命中两极平衡的部分。从这个角度看,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学写诗、学对仗,可也许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习到生命里的一种互动关系。作者心思细密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宝玉希望自己能做天下所有寂寞人的伴儿。可是一旦他发现那个人已经有伴了,他也不去抢,宝玉的菩萨心肠就是表现在这些地方。本来元宵节是最冷的时候,宝玉从暖房里跑出来,冷得要命,至少也得向袭人表白一下,我来看你了,可是他却转身出来了,根本不想让袭人知道他来过。这是人世间最高级的情分,也是最难做到的情分,很多时候情都变成表演了,缺乏了发自内心的那种真诚。所以我一直觉得真正的好文学,最后也许并不在文字本身,而是能借着这些文字让你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把你的领域拓宽,让你知道人性的复杂。

《蒋勋说红楼梦》的笔记-第九回 - 第九回

说的太细了,看的也就很慢,然后发现很多重复的观点,一再申明,渐渐有点腻烦。
作者一直拿青春期说事儿,开始看感觉十分新颖,但看着看着就有点够了。。。
anyway,还是不错的读书选择,能感到作者有一颗赤子之心,go on

《蒋勋说红楼梦》的笔记-第99页 - 第五回

你会发现你的一生中,当你决定跟一个人结婚的时候,其实对另外的人可能就是遗憾。《红楼梦》中隐含着很奇特的意思,是说人只要有选择,就会有遗憾。对作者来讲,人世间的美好幸福是不能全得的,有所取,就有所舍;有所得,就有失。

《蒋勋说红楼梦》的笔记-第180页

“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

《蒋勋说红楼梦》的笔记-第132页

作者把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其实告诉我们人是很难替别人着想的,大多时候我们会认为只有自己的事情才是大事。

《蒋勋说红楼梦》的笔记-序一(1-12) - 序一(1-12)

1.何为“经典”?实乃畅销书。
意大利的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对经典的阐述有十几种,最简明的一种是: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红楼梦》。纵向比,与时下快速“退流行”的畅销书相比,他用“从一字一字的手抄本到木刻本,石印本,再到当下的电视电影,三百年的亘古不衰”来告诉你。横向比,外有德国盛行千年的基督教的《圣经》,内有

《蒋勋说红楼梦》的笔记-第十三回 王熙凤的现代个性 - 第十三回 王熙凤的现代个性

蒋勋老师见解独特,王熙凤这个人的多面性,她泼辣,她干练,她也有大家的素养,也会在丈夫面前偶尔示弱撒娇,喜欢听奉承话,手段也确实狠辣。每个人都有多面性吧,但是作为读者的我会因为她吸引人的几点而喜欢她。

《蒋勋说红楼梦》的笔记-第3页 - 自序

生命是一种 “因果”,看到 “因”和 “果”的循环轮替,也就有了真正的 “慈悲”。 慈悲并不是天生的,慈悲是看过生命不同形式的受苦之后真正成长出来的同情与原谅。

《蒋勋说红楼梦》的笔记-第182页

黛玉从来不吃这种醋,她只吃宝钗的醋。

《蒋勋说红楼梦》的笔记-第67页 - 第三回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病,要还你生命中不可解的缘分。这是作者写得很微妙的地方,告诉世人人跟人的缘分,是一种他人不可知的牵挂

《蒋勋说红楼梦》的笔记-第179页

回想一下生命里常常怄气的那个人肯定是跟你最亲的人

《蒋勋说红楼梦》的笔记-第九回 起嫌疑顽童闹家塾 - 第九回 起嫌疑顽童闹家塾

第一次见到这么细致的系统的解说红楼梦,就这么一回一回的的解说,节奏不紧张,内容却一点不拖沓,特别有感触的是评鉴“恋风流友人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通过作者的引荐突然了解了这是一本记录青春的小说,孩子和老师和家长到了青春期就是会产生隔阂,会有自己的王国,自己的语言,此时老师家长会觉得不可思议,觉得现在的孩子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其实不用害怕,这就事青春的样子,青春不单纯有天真烂漫也有懵懂无知和桩桩件件的错误。


 蒋勋说红楼梦精装修订本(全三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