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7301226353
作者:[法]米歇尔·希翁
页数:448页

作者简介

本书勾勒出一个名为“纯声学”的新学科的轮廓。声音因此不再是知觉失谐或“黑暗大陆”的象征,而是应倾听技术及其命名之需而成为建构中的文化客体。作者旁征博引,用各国历代诗人的诗句带来了美妙绝伦的例证。
本书通过梳理有关声音领域不同学科如音乐、声学等的研究现状,邀请我们探索日常 生活领域以及文学、音乐与电影领域的声音现象。此外,还总结了伴随电话与留声机的出现,声音内涵所经历的历史性嬗变,最后批判性地反思了理论之于狂飙突进的实践领域的滞后。
米歇尔•希翁以貌似平凡的“声音”一词命名本书,实际上本书荟萃了各种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在这个简洁而又富于迷惑性的书名下,所有文字都是为了强调与呈示声音物体的复杂性。
——吉尔•格尼(Gilles Gony),载《远望镜》(Téléscope)杂志
声音,是外部世界贯穿我们生命时间的唯一元素。其他诸种都在沉睡时刻中断。声音,永不休止,无所不在。“万籁俱寂”,不过是声音所勾勒的图画。绝对的无声,不仅人为,而且暴力,足以令人疯狂。然而,关于声音,我们知之不多,或一无所知,而且鲜有别致而深入的研究。法国学者米歇尔•希翁著作之中文版的出版将成为一次开启。不是美国学术的“规范”,而是法国思想的诗情和哲理。艾弓晓畅的译文为我们拉开了遮挡声音之谜的帷幕。

——戴锦华

书籍目录

作者的中文版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床上听到的东西
1.我们不肯定听到的声音
2.醒着的印象:围绕维克多•雨果的一首诗
2.1. 一首诗的逐句分析
2.2. 苍蝇与大海
2.3. 内部与外部
2.4. 形象分量与比例
3.是否可以谈论声音图景?
3.1.“声音图景”的概念
3.2. 连续与叠加
3.3. 声音与声音的融合
3.4. 远方的声音
3.5. 听觉的自我中心主义
4.听觉的生成
4.1. 产前听觉是听觉吗?
4.2. 没有词汇的儿童与声音
4.3. 客观倾听的年龄:反射的问题
4.4. 倾听,牙牙学语和模仿
4.5. 听觉-发音循环
4.6. 声音的分割与丢失
第二章 不可物化
1.作为声学研究客体的声音
1.1. 不存在没有介质的声音
1.2. 声音的传输与速率
1.3. 频率与幅度
1.4. 传播,反射,衍射……
2.耳朵及其迷宫
2.1. 平衡性与听
2.2. 谐分析理论
3.声音的知觉问题
3.1. 兴奋/感觉模式,韦伯-费希纳定律
3.2. 音高与频率
3.3. 幅度与强度,分贝
3.4. 知觉的时间阈限
3.5. 声源定位,其易受影响的特征
4.倾听有助于更好地听到吗?
4.1. 遮蔽效应
4.2. 知觉作为预知知觉或者修复知觉
5.声音不可“物化”的十个理由
5.1. 因为分歧,假如相信语言,在因果倒置之间
5.2. 因为撕裂,俄尔浦斯的身体,在不协调的学科之间
5.3. 因为处在秩序与混乱的连续性之间
5.4. 一部分声音元素有损害其他、垄断知觉的倾向
5.5. 因为多数声音是事件性的、偶发的
5.6. 因为面对知觉的黏糊状态难以进行时空隔离
5.7. 因为面对声音采取非感情观察的态度是困难的
5.8. 因为将我们固执地打发往其他事物,而非自身
5.9. 因为它或许是所有事物中最易受影响的
5.10. 因为它可能不是一个物体
5.11. 声音,一个拥有品质与属性的非物体?
6.重新构成问题的声音
6.1. 可资倾听物体的无限性
6.2. 声音的非实体性
6.3. 听觉窗口与耦合振荡;可物化与不可物化
6.4. 声音的双重知觉
6.5. 声音中跨感觉感受的作用:材料、构造、节奏、空间
6.6. 光线与声音音高
7.一个连续知觉的隐喻
7.1. 联觉概念批判
7.2. 通过我们感官的知觉
第三章 人声,词汇及声音
1.作为物化残余的声音或人声
1.1. 语言不是建立在声音上
1.2. 语音不是其声源的反映
1.3. 关于分拣理论
2.在声音中倾听人声
2.1. “我只需要声音对我言说”
2.2. 倾听的拟人化倾向?
2.3. 声音与人声的连续
3.词汇与声音
3.1. 振动的消失
3.2. 象声词,语言与倾听
3.3. 某一语言的特别象声词;克拉底鲁主义
4.不去听
第四章 埃尔格听觉论
1.声音场景:表演者还是听众?
1.1. 三个男人在一个车站
1.2. 埃尔格听觉的奥秘
1.3. 倾听的反击
2.埃尔格听觉与声音反馈
2.1. 发声者与接收者
2.2. 埃尔格听觉作为反馈调节器
2.3. 我们内部与外部发出的声音部分或全部选择性遗忘
3.听觉-发音循环
3.1. “自听说”是自足的存在吗?
3.2. 声音镜像
4.“《闪灵》效果”
4.1. 自听“做”
4.2. 令大路歌唱
4.3. 启动者
4.4. 与位移相联系的埃尔格听觉陷阱
5.埃尔格听觉循环中的新事物
6.在做与听之间:命名
第五章 声源线索
1.声音的两个极点
1.1. 铃铛与叮当:造访马塞尔•普鲁斯特
1.2. 声音与空气
1.3. 弓弦和音符
1.4. 与声源链接的声音:声音的有形化指标
1.5. 纯概念的声音;存在“数字化”的声音吗?
2.应该封闭声音吗?
2.1. 声音的场所,声源的场所
2.2. 将声音锚定在其源起上?
2.3. 向声源的再投射;空间磁化
2.4. 创建一个与声音空间一致的理论的不可能性
2.5. 声音点
3.源起模糊
3.1. 声音不反映其形象
3.2. 声音与其源起同构性的有限性
3.3. 源起模糊的诗意
3.4. 当代音乐与声音/源起的戏剧化关系
3.5. 源起模糊性的剧作法
4.形象化源起,真实源起
4.1. 识别式倾听,非识别式倾听
4.2. 声音迅速确认词典
4.3. 钢琴声,钢琴的声音
4.4. 源起化倾听与形象化倾听
4.5. 复制与模仿
4.6. 风格化与形象化声音的问题
5.因果论法则讨论
5.1. 声音的多源起
5.2. 声音因果论
5.3. 声音自然主义
6.声音永远是……的声音吗?
6.1. 事物
6.2. 投射的阴影:总是“某个事物”的声音
第六章 声音的力量
1.建设,破坏
2.迷失,吸引,征兆
3.声音与力量平衡
4.超越声音的声音?神话,现实,骗术……
4.1. 所有那些我们听不到的声音
4.2. “阈下”声音
5.可以谈论声音“效果”吗?
6.能量循环
第七章 在倾听复合过去式的永恒中
1.一种继续的存在
1.1. 发生过的声音
1.2. “解冻的话语”:一种延迟的耗散
2.无痕声音的记忆痕迹
3.声音的速率;同步性
4.倾听的时间与声音的时间
4.1. 因而可分解……
4.2. 心理总结的时间窗口问题
4.3. 一种时间距离可能性的缺席
4.4. 声音不存在停顿
4.5. 存在“时间之外”的声音结构吗?
4.6. 声音的时间与声音讲述的时间
4.7. 声音传递中冗余的功能
5.错过一个声音
5.1. 听到事物的即刻记忆
5.2. 我们不会将出现的声音当成消失的声音来听
5.3. 听到所有一切可能吗?
5.4. 话语保留
5.5. 诗歌收集坠落的声音
6.停歇,意识到已存在声音,一个声音消失后的新收获
7.时间作用下的倾听
7.1. 影响听觉警觉程度的因素
7.2. 超音乐节奏
7.3. 时间的调性
8.时间的声响
第八章 一个分裂的世界
1.音乐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声音吗?
1.1. 音乐与数学,某种神秘的相似性
1.2. 音乐,从抽象的音高到具体的音色
1.3. 参数在音乐中的运用
1.4. 噪音、音乐:一种绝对的差异?
2.什么是噪音?
2.1. 不同语言中的噪音词汇
2.2. 将噪音界定为非音乐与语音问题的矛盾
2.3. 含义的十字路口
2.4. 复杂与混淆
2.5. 经清除清扫出的领域
2.6. 音乐对噪音的模仿
3.音乐与噪音的辩证法
3.1. 音乐,音乐化处理的声音
3.2. 音乐性催生噪声
3.3. 噪音音乐化显露的特征:音高和节奏?
3.4. 一部分被征用的噪音
3.5. 重返噪音
3.6. 音乐性作为声音的框架范围
3.7. 噪声主义的矛盾
3.8. 对一个自然声的模仿绝不是一个听错觉
3.9. 电影中存在噪音美学吗?
4.电影作为声音的共栖之地
4.1. 同化或异化
4.2. 斯派克•琼斯效果:噪音/音乐的不可约性
4.3.音乐/噪音的渐晕:为何雨滴使人愉悦?
4.4.不连续的花招:众多“轴心维度”
4.5. 连续性的理想
第九章 中断
1.消失的世界
2.七项基本技术效果
2.1. 捕捉
2.2. 电话系统
2.3. 系统地纯音化
2.4. 放大/缩减
2.5. 声音固定及其结果
2.6. 声音生成及其乐器效果
2.7. 重塑
3.基本技术效果的结论
3.1. 保真度与复制观念批判;清晰度
3.2. 听觉隔离群
3.3. 断开声音联系
3.4. 弱声美学
3.5. 新种属的声音,担负新的使命
3.6. 声音交流中的意外
4.声音改变其本质了吗?
第十章 视听联姻
1.视听联姻的古老性
2.视听与听视
3.附加价值,多余幻觉,视听生成效果
4.视听中不存在声带
5.视听生成效果的基础
6.言语中心视听或言语偏心视听
7.视听生成效果
7.1. 描绘与材料效果;物质化的声音指标
7.2. 涉及视听舞台图景的效果:扩张、超级音场、悬置
7.3. 涉及时间及视听分句法的效果:时间性、同步点、时间流逝线
8.视听分割、“凹陷”的视听、不协调的视听
9.视听效果是编码的吗?
第十一章 声音的描述与分类
1.综述:技术人员用来描述的参量
2.沙费的革命
2.1. 三种倾听
2.2. 沙费界定下的声音物体
2.3. 声音物体不是:发音体、物理波动现象……
2.4. 声音物体不是:一个录制的片断、一个记录符号、一个主观精神状态
2.5. 声音物体与固定
2.6. 声音物体的时间界限划分
2.7. 声音物体的命名:为什么声音是一个谓语?
3.新的声音分类与新的描述
3.1. 音色概念批判;为什么这一概念继续存在
3.2. 形式/材料
3.3. 基本类型
4.形态学,或者声音物体的描述
4.1. 传统描述的不充分;其他判据的必要性
4.2. 全体,形态学七项判据之第一判据
4.3. 关于复合全体的声音:方位与口径的概念
4.4. 谐音音色,第二项形态学判据
4.5. 颗粒,形态学判据的第三项
4.6. 形态,形态学判据的第四项
4.7. 力度,形态学判据的第五项
4.8. 形态学判据最后两项:“全体轮廓”与“旋律轮廓”
5.声音物体普通乐理的“缺陷”
5.1. 按照描述逻辑,极端情况只是一个特例
5.2. 声音分类是为了回归音乐?
5.3. 三维度场观念批判
5.4. 一个设定处在空间外的物体
5.5. 一个“自然主义”的物体?
6.后沙费:声音印象,声音的角色
6.1. 趋向于一个动力观念?能量逻辑
6.2. 声音印象
6.3. 声音角色概念;有生命的小东西
6.4. 声音段
7.听觉学建议命题
7.1. 物体与稳定性法则:脱离其固定形式的物体
7.2. 分解声音物体/还原听觉组合?
7.3. 一个新概念:“听觉物体”
7.4. 听觉学领域的扩大
8.无法逾越的沙费
8.1. 时间问题新走向
8.2. 一个新的等级结构?
8.3. 使问题“非极端化”的一种研究方式
第十二章 建构声音
1.声音是一项后天建设
1.1. 听觉尊重
1.2. 声音仍然不存在
1.3. 阻力:被动听觉的神话
2.通过重复“听觉层”形成的声音物体
2.1. “在这远离人间烟火的大漠上”
2.2. 倾听还是多次听觉?
2.3.声音是超倾听的
3.通过符号来记取声音?
3.1. 音乐标记法的缺陷
3.2. 当标记法成为一张漏洞百出的地图
3.3. 为所有声音配置“附属性”标记符号的益处
3.4. 对声音视觉化的持续性回避
4.以命名的方式构建声音
4.1. 标识与命名
4.2. 命名的障碍:对塔蒂《游戏时间》一个段落的声音描述尝试
4.3. 为什么是词汇
5.一个待建的词汇表
5.1. 清点现存或另创新词
5.2. 未说之物的交叉形成网格
5.3. 双语的交互映证;苍蝇的故事
5.4.相对地看待词典
5.5. 针对源起的词汇与针对声音的词汇:声音的外形
5.6. 一个词汇指涉一个声音,或每个声音拥有一个词汇?
5.7. 针对一份材料的词汇学研究例证:《情感教育》
6.更好地去听
6.1. 听觉考察习惯性条件的剧烈性
6.2. 死板的重复会摧毁物体?
6.3. 物体与其形式-角度
6.4. 一个可视物来服务于倾听?
6.5. 听觉的非声音条件
6.6. 处在一定条件下的……物体
参考文献
名词翻译对照表
人名翻译对照表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米歇尔•希翁(Michel Chion),巴黎第三大学电影与视听研究院(IRCAV)客座教授,也是创作实践者(电影艺术家,“音乐研究小组”作曲家)以及学者、教师、作家。他曾获得(批评家协会颁发的)最佳电影图书奖,并因创作的视听作品而获得唱片大奖以及洛迦诺城市大奖(Grand Prix de la Ville de Locarno)。
译者简介
张艾弓,巴黎第八(梵森)大学电影系美学、艺术科学与技术学科电影暨视听艺术专业博士,现任教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声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声音》这本书可以经由中文阅读,这对我来说是一项莫大的荣誉。这里,我希望向所有通过张艾弓先生的翻译阅读到我的这部作品的中国读者致意,向本书中文版的编辑致谢,这里同样也要向阿尔芒–科兰(Armand-Colin)出版社的安托万•邦费(Antoine Bonfait)先生以及米歇尔•马利(Michel Marie)致谢,因为他们,这部作品才得以面世。在我的所有作品中,《声音》在我心目中占据着非常特别的位置。它是我对声音展开观察与思考近三十年的一个总结,甚至可以说是我整个一生对声音研究的总结,因为我是在五十岁左右撰写这本书的第一版的,而我对声音的记忆却相当久远。我现在还能清楚地记得一次山中激流发出的声响,那时我才六岁。声音是一个我每天都与之相伴的领域。作为电影声音的理论家、教师、作家,同时作为具体音乐(一种通过人工合成声音而制造出来的音乐)的作曲家,我制作广播节目,拍摄影片,录制和加工声音,弹奏钢琴和各种古乐器,也会参与合唱团的演出活动。可是与此同时,这些艺术的、技术的和音乐的研究和实践并不能让我满足。也许是因为我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一位科学家(像皮埃尔•沙费[Pierre Schaeffer]一样,我曾是沙费的学生和助手,他是我的恩师),我矢志于探索我们是否可以精确、客观地谈论声音的问题。面前的这个译本同样可以见证这一持久的关注是跨越国界、具有普遍性的。西方的一些精英文化圈流行着这样一种偏见:倾听的问题是纯粹主观性和文化性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都以用不同的方式在听。相反,我却认为在声音中、我们与声音的相处方式上,存在着极多相同、普遍的方面。如今我正在撰写一本新书(它将更为庞大,目前仍未完结),这本书关于声音以及描绘声音的词汇的历史,从中我发现世界文学中许多声音是穿越国界的。比如,洗衣间或者河畔妇人们捶打衣衫的声音——“洗衣妇”之声———在法国小说家司汤达的《阿尔芒丝》(Armance)中响起过,在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复活》中出现过,在意大利诗人乔瓦尼•帕斯克利(Giovanni Pascoli)和法国诗人维克多•雨果的诗作中有过提及,在几首中国古诗中也有过出场。像下面这首,我只能倚重于法国译本(很遗憾,我不懂中文):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香杵纹砧知远近,传声递响何凄凉。温子升 ,《捣 衣》(《中国古典诗选》[Anthologie de la poésie chinoise classique],伽利马出版社,第195页)还是在这本由法国伽利马出版社出版的诗集中,我们发现献给著名女英雄花木兰的诗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辞》(《中国古典诗选》,伽利马出版社,第213页)法文译者在书中加入了这样一个批注:“诗中出现的唧唧是个象声词,平常的时候一般把它翻译为叹息声。这里出现这样的声音是因其模糊性:它是一声叹息呢,还是织布机发出的吱嘎声?”(第216页)这几首诗很好地说明了我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的“叙事模糊”(flou narratif)概念:“纯听”(acousmatique)的情况下,也就是我们不明声源的情况下,经常难于确认声音。一个同样的声音可以向我们提示出非常不同的声音源头,差不多每个声音都可以唤起另外一个与之相近的声音。以此类推,直至无穷。我在此提及这个例证是为了说明:跟今天许多人所说、所想的正好相反,倾听在很多方面是具有跨越国界、跨越文化的共通性的;而与此同时,毫无共通性、也不可能拥有共通性的领域,那是语言。一种语言的词汇不可能在另外一种语言中找到确切对等的词汇。理论上来说,理想的状况是每个人都通晓几种语言,比如在描述一种声音现象时,他可以从某一种语言中找到并运用与之最相近的词汇去描述:如意大利语“通噗”(tonfo),专用来描述一种低沉的坠落声(成熟的果实或者身体坠地的声音)或者击打声,这个词在法语或者德语中就没有对等、同样的词汇。我确信中文中也存在着类似独特的词汇,假如它们能够为世人所知并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运用,用来描述特别的声音,那将是再理想不过的了。然而,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阅读、实践几种语言(除非是那些特别有天分的人,这特别令我羡慕),所以翻译特别重要!我的书是使用法语写作的,我希望它越接近精确越好,想到张先生为我的书所做的工作,我特别感动。我选择另外一首诗来结束本文,这首诗所描述的情景除了个别沙漠地带之外,绝对具有普遍性,它是关于雨的:芭蕉得雨便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细声巧学蝇触纸,大声锵若山落泉。杨万里 ,《芭蕉雨》(《中国古典诗选》,伽利马出版社,第382页)芭蕉在法国很少见,除非在个别公园,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钟爱倾听这些因雨水滴落在不同物体表面而激荡起的多样声音……米歇尔•希翁2013年8月25日
  •     何谓声音?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中自然各有界定。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和哲学都或多或少地对声音进行着研究,这注定了“声音”这个文本从一开始就不归属于某个学科,某个领域;同时,也注定了想要对“声音”这个整体进行梳理的困难。与诸多著作不同,米歇尔·希翁(Michel Chion)的这本书并不是想要从纷繁复杂的声音现象中总结出教科书般的理论,而是处于一个现象文本与理论之间的模糊地带,正如作者本人所说,“它是我对声音展开观察与思考近三十年的一个总结”<!--[if !supportFootnotes]-->[①]<!--[endif]-->。希翁本人是电影声音的理论家、同时也是作曲家、作家和教师,他以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深入的思考完成了这样一部著作,这必然将是一部结构宏伟,内容旁征博引的著述。其行文时如严谨的专著,又时似飘逸的散文。从古典文学到经典电影,从生理结构到视听技术,希翁广博的涉猎让人惊叹,而正是这种广泛的涉猎以及长时的积累,使得他具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在一个题目越见越长,划分越来越细的学术时代背景下,将这些观察和思考仅仅命名为“声音”。一、声音与物虽说《声音》内容纷繁复杂,但是希翁对于声音的审视,也大致遵循一个基本的符号过程:发送者——文本——接受者。不论是谈及声音的“不可物化”、“人声、词汇与声音”、“艾尔格听觉论”还是“声源线索”,希翁都是在从一个接受的角度谈论声音文本的特性。他将声音视作一个“拥有品质与属性的非物体”,“因为其无限的可描述性使其永远无法构成物体”(77)。关于声音与物,希翁甚至罗列了十条声音不可“物化”的理由。我们对“声音”这个词汇的使用,包含了许多混淆的含义;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对声音的认识难以协调;保留声音这个词汇,只是一种维护统一的努力;声音处于秩序与混乱的连续性之间,它是事件的,是偶发的,极易受到影响;我们在倾听声音的时候,更加难以做到纯粹地理性,而总是附着着情感,将声音指向其自身之外。这些理由,实际上都在维护一个观点:声音和语言一样“约定俗成”。索绪尔在讨论语言符号任意性时说,“任意性这个词还要加上一个注解。它不应该使人想起能指完全取决于说话者的自由选择”<!--[if !supportFootnotes]-->[②]<!--[endif]-->。对于声音而言,我们的接受到前理解的影响,形成了一种自我中心化的认识。这种自我中心化不仅仅产生了“空间磁化(animantation spatiale)”——使得我们难以辨别声音的来源,而且也由于不可避免的强迫式的聆听(我们不能够像闭上双眼阻挡光线一样阻挡声音),对声音的特征进行消减,于是便有了达芬奇的疑问:“我想知道是否一个近距离的轻微噪声会与一个远处的巨大噪声听起来一样响亮。”(25)为此,需要一个对声音的更为成熟的定义,来展开对声音这种广泛包罗的对象的研究。二、声音的定义希翁对声音的定义源于法国音乐学家皮埃尔·沙费(Pierre Schaeffer)。沙费将声音从标记符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其进入了语言的范畴。他认为,自我封闭的标记符号完全不能指代声音,而“词汇引领我们进入语言的世界,因此词汇可以一直对确实的部分给予指称”(363),“每一个词汇都随身携带着其未说之物,其未予命名的部分”(395),而这些词语缺陷能够交叉出一张感知网络,由此组织起声音。希翁则进一步试图将声音视为一种认知,他认为我们希望定义的声音并不是自然的存在。贾克·阿达利(Jacques Attali)在《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中说:“聆听音乐是一种政治经济行为,因为音乐控制噪音,压抑其他的声音,使之沉默,以便表现某种特殊意义”<!--[if !supportFootnotes]-->[③]<!--[endif]-->,阿达利眼中的噪音是一个人为的产物,倾听“是一种权力的反应”<!--[if !supportFootnotes]-->[④]<!--[endif]-->而对于沙费和希翁而言,整个声音都是人为的产物。“声音被作为物体看待并不是技术的自然结果,仅仅是技术使其成为可能”(366),希翁所谓的声音,是一个技术、倾听、思考以及词汇整体介入的认知行为。这与英国经验哲学对声音的认识似乎一脉相承,声音似乎不是一个物体,而是物体的第二性质。霍布斯将声音的起源归于机械运动,“当作用出现时,它(事物)所产生的观念也叫感觉”<!--[if !supportFootnotes]-->[⑤]<!--[endif]-->,然而机械运动显然早已不适合今天无数新颖的,创造性的声音了。如今我们记忆中的声音辞典不断地扩容,新的音色可能完全凭空出现。现在的声音已然不全依赖运动,成为超倾听(trans-écoute)之物,依赖语言的建构。于是“携带未说之物”的词汇,成为了表述声音的最佳方式。三、声音的艺术希翁音乐家、文学家以及电影理论家的身份,使得他更喜爱对声音艺术进行探讨。他用一系列的文学作品展开了全书的讨论,并且在各个章节中不时穿插着文学、电影的举例。声音的艺术不仅仅是人类的一个文化现象,更是对于声音保存方式的历史书写。希翁认为我们始终处于“倾听复合过去式的永恒”之中,我们用各种手段对声音进行“固定”,因而使得声音融入了艺术。声音的固定是其时间的固定,“留声机绝对是一部记录时间的装置”(268),而对固定下的声音进行再创作,产生了载时性艺术:电影以及音乐。有关声音和电影的讨论不可不谓多,电影声音大致可分为人声话语、音响和音乐,这每一类的相关著述都汗牛充栋。希翁避开了这种分类,而依然从接受的角度入手,讨论听众与声源的关系。声音给予我们环境的反馈,这种反馈甚至帮助我们建立对自我的认识(好比一面镜子),这就是他称为“埃尔格听觉论”的东西。埃尔格听觉现象在电影中时刻存在,将人物、环境、导演意图与观众串联起来。至于音乐,希翁指出,它只是一个声音的框架。这与阿达利的论点几乎一致,音乐只是音乐性,是一个变动的被建构的东西。音乐的记录从不明确到明确,20世纪的音乐记谱法甚至到了为每一个音符标注演奏方式,为一首曲子创造数个非常规演奏方法的地步。看似由简到繁的过程在希翁看来,实际上是一个“不惜一切代价将复杂转向简单,将经验论转向系统化的观念调整”,希翁对其的态度十分明确,认为这是“对一种连续性纠缠不休的幻想”。四、“纯声学”学科的勾勒米歇尔·希翁一再强调说,这是一本汇集了他几十年来研究成果的书,但并非教科书,也不是专著或者总结,“仅仅是对‘声音’这个语义宽泛的词汇所衍生出来的种种暧昧与含混,及由此导致的所有不连贯之处,进行一次公允的清点统计”。然而这本书的诞生,确实为一门新的学科——“纯声学”勾勒出了轮廓。“纯声学”(acoulogie)是皮埃尔·沙费所创造的一个概念,发音近似于“逻各斯”(logos)。我们无从得知这是否是想要参与解构主义的论争——沙费和德里达的确处于一个时代,而“纯声学”似乎也处于解构主义的对立面。纯声学所希望研究的声音是处于认知系统中的声音,其定义的声音物体(objet sonore)为“所有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来感知的声音现象,它在专注于其自身的还原倾听中听到,与其来处或意指相脱离”(313),此处所使用的“物体”,希翁特地阐明说不是指发声体或者物理的波动现象,也不是指一个录制片段、记录符号或者主观的精神状态,只是一个独立于物质或者物理的概念。由此观之,“纯声学”所提供的视野,实际上是一个声音符号学的视野,其所研究的,是排除了物理性质的纯意义构成的声音。五、结语声音符号学目前而言尚是一个边缘的,没有自身版图的学科领域。声音总是和电影学、传播学、生态学相联系,形成声音设计、声音景观等等课题。这些研究虽然能很好地为各自领域内的实践提供理论基础,但是对把握声音这个宏观的整体,并无多大帮助。不得不说,米歇尔·希翁《声音》一书,为声音符号学的研究打开了视野。人文学科领域内有关声音的研究,至少就目前国内而言,尚处于一个不成熟的阶段。除开哲学层面对声音的探讨,以及延续加拿大学者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的声音景观论述,对声音进行宏观的考察多限于在各自学科内的一个“听觉转向”。自电影电视以及互联网而来的“视觉转向”如今已经大热,传媒研究、文化研究深谙“看制造意义,它因此成了一种进入社会关系的方式”<!--[if !supportFootnotes]-->[⑥]<!--[endif]-->的道理,对视觉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读图时代的批判虽然在其概念产生之初就已经出现,“西方人主要生活在相对冷漠的视觉世界,而非洲人所处的‘耳朵的世界则是一个热烈而高度审美的世界’”<!--[if !supportFootnotes]-->[⑦]<!--[endif]-->,然而随着读图时代出现的“听觉转向”,难免是一个主动或者被动的学术行为。如同叙述学研究之中时间与空间的转变一样,在现存的理论模式或者现象文本中发掘声音的线索,虽然能够纠正视觉文化的严重倾斜,但是这种探索却显得被动,犹如针对“主流”的特立独行。而真正能够平衡文化感官重量的,是从头开始的学科构建,是从定义到分类再到理论推演的建构。这一点上,米歇尔·希翁无疑向一个纯粹的声音符号学迈出了一大步。首发于符号学论坛:www.semiotics.net.cn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典型的欧陆风格,概念通过经验分析再分析。指明了机械地寻找声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徒劳的,但做纯粹概念分析也可谓重蹈覆辙。最后一章讲声音与概念的张力不错。
  •     这本书很尴尬的对声音在各学科中的尴尬处境进行了探讨。其实这种旁征博引式的“大”书,很容易让人崩溃。更可怕的是作者还把所有自己的思辨过程,存疑顾虑都一干二净的兜给读者,同时文中夹杂着大量普通人从未接触过也无从查阅的专业术语。最后结论就是,没有什么结果。好像一颗石子投到水里,太阳下水波连连,旋即落地还是要归于沉寂。
  •     還是老問題:翻譯太差。
  •     1
  •     能把人们司空见惯的“声音”分析成这样,还真是搞学术的人才能做得出来的事情哈哈哈
  •     声音的幻境创造镜像的幽深
  •     读到最后要变成幻听的神经病了。很多关于声音的理论太专业,所以理解不能。米歇尔·希翁涉及的文本、影片及作者倒都是我个人比较喜爱的,有一小节专门讨论了塔蒂《游戏时间》中的声音描述。还有两节关于“《闪灵》效果”和“斯派克·琼斯效果”,遗憾的是并没有完全看懂。
  •     此书深得我心。
  •     翻译太差太差,期待有新的译本。
  •     翻译得……就不说了
  •     写得玄乎,不知是不是翻译的问题。还不如去看费曼先生的物理学讲义。
  •     michel的一贯风格 audiovisual 闷
  •     若什么方面都去涉及一些,则显得浅尝辄止,不够深入。但是很多观点与论述像是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     声音是能量的中继站。
  •     大概看了下,分类和例证挺详实丰富,但描述性知识性的成分依然是大头,很多讨论本来可以更深入结果半路打住了。考虑到作者背景也可以理解。
  •     那些物理学生理学的东西要把我逼疯了,整体来说非常中立,综合了很多很多声音研究的成果,并一一质疑,希翁自己的观点就变得不好找了,很碎的感觉,而且出现很多括号然后吐槽,妈呀,一句话都不好好说完就开始吐槽了,有想过读者的感受吗!!!还是阿达利的比较才华横溢比较好读
  •     太精彩
  •     有许多启发性的观点和思想,缺点是原著比较散漫,前后文逻辑性不强,整本书框架也不够系统;不是一本容易翻译的书,但是译作出现了一些很低级的逻辑错误
  •     声音艺术
  •     译本待考
  •     估计译者翻到最后要疯掉了,很多简单的常识和道理非要用极其文艺极其学术九九八十一弯写出来。不过正如妖大所说,西部往事分析的很精彩,
  •     因为无法和声音保持距离所以其野蛮的一面更难让人拒绝【超好看超inspiring虽然很多没看懂…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