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尼赫鲁写给我的世界史(精装珍藏版)

出版日期:2016-7
ISBN:9787508662644
作者:[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页数:1488页

作者简介

印度国父尼赫鲁耗时三年为女儿“制作”的礼物
精装珍藏版,附送256页插图别册
大国领袖眼中的世界上下五千年
全球四代人的世界历史启蒙书
浸染了父爱、责任和博爱之情的心灵读物
长辈送给青少年意义非凡的成长礼
------------------
※内容简介※
《爸爸尼赫鲁写给我的世界史》(精装珍藏版)度国父尼赫鲁写给自己女儿,更是写给全人类下一代的世界通史。
从文明的起源到20世纪,博学的尼赫鲁跨越8000年的人类历史,讲述了罗马、波斯、印度、中国、阿拉伯、土耳其、西欧、俄国、美国等伟大文明的历史命运。从亚历山大大帝、阿育王到成吉思汗、拿破仑,再到列宁、甘地、凯末尔,众多伟人用思想与行动改变了世界,而尼赫鲁拨开他们身上的光环,中肯地评析了他们的功过得失。
在尼赫鲁为女儿的讲述中,历史不是一连串枯燥的名字与日期,而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跌宕起伏、历历在目的往事。在他的笔下,过去的激情重新复活,每个时代的悲叹与呐喊再次响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些伟大的时代与事业之中。你应当感谢这本书的厚重,因为当你翻阅此书,就会希望尼赫鲁把精彩的历史故事一直讲下去。
更难得的是,这也是一部以伟人的政治洞察力和道德情怀书写的世界史。尼赫鲁看到,古往今来,人们反抗着世界的不公,为了更好的社会与生活而奋斗——自由、公正、平等、幸福……崇高的人文理想逐渐被实现了,但人们却始终驱不散战争与奴役的阴霾。我们的世界将何去何从?
“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书里满载着一位长者对人类下一代的期望、鼓舞与叮咛:过去给予了我们丰厚的馈赠,但是我们从过去继承下来的一切远非完美,历史的创造仍在继续。尼赫鲁希望读到此书的年轻人,能够从人们曾经的成就与遗憾中汲取力量,继续人类伟大的发展历程。
------------------
※编辑推荐※
★ 印度国父尼赫鲁历时三年为独生女儿“制作”的礼物,一份比任何物质礼物都更珍贵的精神馈赠。1931年,印度国父尼赫鲁因为参与政治运动入狱。狱中的他想送给挚爱的女儿一件生日礼物,但监狱物质条件极度贫乏。于是,尼赫鲁历时三年,用196封饱含父爱和博爱之情的世界历史长篇家书,为女儿完整讲述了一部世界通史——这就是《爸爸尼赫鲁写给我的世界史》。
---
★ “写给自己女儿,更是写给全人类的下一代”的世界历史启蒙书。“事实上,这本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但对全世界的年轻人而言,它是人类历史极好的介绍性读物。”——英迪拉•甘地(尼赫鲁的女儿、印度前总理)。尼赫鲁的世界史饱含历史博学、政治远见和领袖情怀,是这位创造历史的伟人留给全人类下一代的思想遗产,是陪伴年轻人成长的精神礼物。
---
★ 一次对人类历史的全景扫描。尼赫鲁给女儿讲述世界历史,并不是为了将她培养成历史学家,而是希望告诉她:这个世界从何而来,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从8000年前人类文明建立之初,到战争阴云密布的20世纪,尼赫鲁悉心讲述了历史上重要的文明、人物、时代与事件,不放过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阅读这本书时,整个世界仿佛在你面前打开了,我们开始理解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
---
★ 一部生动又深刻的世界史。古罗马辉煌的建筑、蒙古骑兵军的铁蹄轰响、印度农奴辛劳的身影……尼赫鲁以对女儿讲述的口吻,将复杂厚重的世界历史娓娓道来,带领我们重温历代的英雄梦想,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人们的荣光与苦难。如果你厌倦了枯燥乏味的教科书式历史读物,这本书是上佳的阅读选择。
---
★ 一部饱含父爱、责任和博爱之情的心灵读物。他与女儿探讨了面对跌宕起伏的历史时代、面对并非一帆风顺的生活,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心态、理想和担当。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告诉自己的孩子这个残酷世界的真实,但依然希望她对人生保持乐观、善良和行动的勇气。
---
★ 一部公正而别致的世界史。没有狭隘的国家私利和民族主义,也没有西方的自命不凡和东方古文明的孤芳自赏……这是一位从古印度文明废墟走出的现代伟人写出的世界史,被公认为“第一部非西方视角的世界史”。
---
★ 可共读、可陈列、可传家的世纪经典世界史。这本书面世以来,出版有近30种语言版本,经久不衰畅销80年,在欧美、印度甚至日本、韩国很多知识家庭的书架上都能找到它;历经全球四代读者,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经典与传家珍藏。
---
★ 中文完整版全新问世,由中信新思文化历经两年,以匠人精神精心制作,重磅推出!精装珍藏版包含3册精装书+1本256页全彩插图精装别册+1张海报+1个函套。全彩历史插图别册汇集人类历史的文化瑰宝,精选尼赫鲁原文解说,完美呈现印度国父这份精神馈赠的文字、思想与视觉之美。
---
★ 希望更快领略尼赫鲁历史思想精粹的读者,欢迎关注中信新思文化同步推出的本书的精简版《尼赫鲁世界史》。

书籍目录

上册
第一卷 文明的建立
0 — 生日贺信………… 003
1 — 新年礼物………… 006
2 — 历史经验………… 009
3 — 革命万岁………… 012
4 — 亚洲与欧洲………… 014
5 — 古老的文明与我们的继承………… 016
6 — 古希腊人………… 020
7 — 希腊城邦………… 023
8 — 西亚的帝国………… 025
9 — 古老传统的负担………… 029
10 — 古代印度的村落共和制………… 033
11 — 中国的一千年………… 037
12 — 历史的呼唤………… 040
13 — 财富去哪儿了?………… 043
14 — 公元前6 世纪和宗教………… 047
15 — 波斯和希腊………… 052
16 — 荣耀属于希腊………… 057
17 — 一个著名的征服者,却又是一个自负的年轻人………… 061
18 — 旃陀罗笈多•孔雀和《政事论》…………064
19 — 三个月啊!………… 069
20 — 阿拉伯海………… 071
21 — 一个假期和一个梦幻之旅………… 073
22 — 人类的生存斗争史………… 075
23 — 回顾………… 078
24 — 众神的宠儿阿育王………… 081
25 — 阿育王时代的世界………… 086
26 — 秦和汉………… 088
27 — 罗马与迦太基之争………… 092
28 — 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 096
29 — 南印度超过了北印度………… 100
30 — 位于交界地区的贵霜帝国………… 104
31 — 耶稣和基督教………… 107
32 — 罗马帝国………… 112
33 — 罗马帝国的分裂和最后的幽灵………… 116
34 — 世界国家的思想………… 121
35 — 帕提亚王国和萨珊王朝………… 125
36 — 南印度殖民地………… 127
37 — 笈多王朝下的印度帝国主义………… 131
38 — 来到印度的哒人………… 136
39 — 印度对外国市场的控制………… 138
40 — 国家与文明的盛衰沉浮………… 140
41 — 中国的盛世唐朝………… 145
42 — 朝鲜和日本………… 149
第二卷 中世纪的世界
43 — 曷利沙•伐弹那与玄奘………… 157
44 — 南印度出现了众多国王和战士,还有一位伟人………… 163
45 — 中世纪的印度………… 168
46 — 宏伟的吴哥窟和三佛齐………… 172
47 — 罗马再次坠入黑暗………… 176
48 — 伊斯兰教的到来………… 183
49 — 阿拉伯人从西班牙到蒙古的征服………… 187
50 — 巴格达和哈伦•拉希德………… 192
51 — 北印度从曷利沙到马哈茂德………… 197
52 — 欧洲国家已具雏形………… 203
53 — 封建制度………… 208
54 — 中国把游牧民族赶到了西方………… 212
55 — 日本幕府时代的将军………… 217
56 — 人类的征服………… 220
57 — 公元后第一个千禧年的结束………… 223
58 — 对亚洲和欧洲的再审视………… 228
59 — 美洲的玛雅文明………… 233
60 — 回到摩亨佐达罗………… 237
61 — 科尔多瓦和格拉纳达………… 240
62 — 十字军东征………… 246
63 — 十字军东征时期的欧洲………… 251
64 — 欧洲城市的兴起………… 257
65 — 阿富汗人入侵印度………… 263
66 — 德里的奴隶王………… 269
67 — 成吉思汗震动了亚欧………… 274
68 — 蒙古人主宰了世界………… 280
69 — 伟大的旅行家马可• 波罗………… 285
70 — 罗马教会变得好斗了………… 290
71 — 反抗独裁主义………… 294
72 — 中世纪的结束………… 297
第三卷 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
73 — 海路大发现………… 307
74 — 蒙古帝国的瓦解………… 313
75 — 印度着手解决难题………… 318
76 — 南印度的王国………… 325
77 — 维贾亚纳加尔………… 329
78 — 马来西亚王国之满者伯夷和马六甲………… 333
79 — 欧洲开始入侵东亚………… 338
80 — 中国的和平繁荣时代………… 342
81 — 日本闭关自守………… 347
82 — 动乱中的欧洲………… 352
83 — 文艺复兴………… 355
84 — 新教教徒的反抗和农民战争………… 360
85 — 16 世纪和17 世纪欧洲的独裁统治………… 365
86 — 尼德兰为自由而战………… 371
87 — 英国砍掉国王的脑袋………… 377
88 — 巴布尔………… 384
89 — 阿克巴………… 389
90 — 印度莫卧儿帝国的衰落和灭亡………… 398
91 — 锡克教教徒和马拉地人………… 404
92 — 英国人在印度战胜了对手………… 410
93 — 中国伟大的满族统治者………… 416
94 — 中国皇帝给英国国王的信………… 421
95 — 欧洲18 世纪的思想之战………… 424
96 — 巨变前夕的欧洲………… 430
97 — 大机器时代的到来………… 437
98 —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了………… 443
99 — 美国挣脱了英国的统治………… 449
中册
第四卷 激荡的1 9 世纪
100 — 巴士底监狱的陷落………… 457
101 — 法国大革命………… 463
102 — 革命和反革命………… 469
103 — 政府的运作方式………… 477
104 — 拿破仑………… 481
105 — 拿破仑续………… 488
106 — 世界形势概述………… 496
107 — 世界大战前的一百年………… 500
108 — 19 世纪续………… 506
109 — 印度的战争和暴动………… 514
110 — 印度工匠被淘汰………… 522
111 — 印度的农民、村庄和地主………… 528
112 — 英国是如何统治印度的………… 538
113 — 印度再次觉醒………… 546
114 —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556
115 — 困境中的中国………… 563
116 — 日本飞速发展………… 567
117 — 日本打败俄罗斯………… 574
118 — 中国成了共和国………… 580
119 — 印度支那和东印度群岛………… 585
120 — 又一个元旦………… 591
121 — 菲律宾和美国 ………… 595
122 — 三个大陆的交融之处………… 599
第五卷 民主主义的前进
123 — 一次回顾………… 607
124 — 伊朗悠久的传统得以传承………… 612
125 — 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在波斯………… 619
126 — 1848 年欧洲革命………… 624
127 — 意大利成了一个统一而自由的国家………… 632
128 — 德国的崛起………… 636
129 — 几位著名作家………… 643
130 — 达尔文以及科学的胜利………… 650
131 — 民主的进步………… 656
132 — 社会主义的到来………… 663
133 — 卡尔•马克思以及工人组织的发展………… 669
134 — 马克思主义………… 675
135 —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 683
136 — 英国成为世界的债权国………… 690
137 — 美国内战………… 697
138 — 美国的无形帝国………… 704
139 — 爱尔兰与英国之间持续700 年的冲突………… 709
140 — 爱尔兰自治与爱尔兰新芬党………… 718
141 — 英国占领埃及并保持对埃及的控制………… 724
142 — 土耳其成为“欧洲病夫”………… 732
143 — 沙皇统治的俄国………… 739
144 — 失败的俄国1905 年革命………… 745
第六卷 世界大战及战后
145 — 一个时代的结束………… 753
146 — 世界大战开始………… 758
147 — 战争前夕的印度………… 767
148 — 1914 年至1918 年世界大战………… 773
149 — 世界大战的进程………… 779
150 — 俄国沙皇独裁政府的灭亡………… 788
151 — 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 796
152 — 苏维埃最终赢得了胜利………… 805
153 — 日本欺凌中国………… 815
154 — 世界大战期间的印度………… 821
155 — 新的欧洲地图………… 830
156 — 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839
157 — 爱尔兰为成立共和国而斗争………… 847
158 — 新土耳其从废墟中诞生………… 854
159 — 穆斯塔法• 凯末尔破除旧俗………… 863
160 — 全印度追随着甘地………… 872
161 — 20 世纪20 年代的印度………… 881
162 — 印度的和平反抗………… 889
下册
第七卷 亚洲的觉醒
163 — 埃及,为自由而战………… 903
164 — 英国控制之下的独立到底意味着什么?………… 911
165 — 西亚重新回到世界政治舞台………… 919
166 — 阿拉伯国家—叙利亚………… 927
167 — 巴勒斯坦和外约旦………… 934
168 — 沙特阿拉伯—告别中世纪,跃入现代社会………… 942
169 — 伊拉克与空中轰炸的优势………… 947
170 — 阿富汗与其他亚洲国家………… 956
171 — 一场并未实现的革命………… 963
172 — 偿还旧债的新办法………… 971
173 — 货币的奇怪行为………… 979
174 — 合作与对抗………… 986
175 — 墨索里尼和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 996
176 — 民主与独裁………… 1005
177 — 中国革命与反革命运动…………1014
178 — 日本公然挑战世界…………1022
179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031
180 — 苏联的五年计划…………1041
181 — 苏联的困境、失败与成功…………1048
182 — 科学向前发展…………1059
183 — 科学是把双刃剑…………1067
第八卷 新的战争风云
184 — 大萧条和世界危机…………1075
185 — 引发危机的原因…………1082
186 — 美英世界领导权之争…………1091
187 — 美元、英镑与卢比…………1100
188 — 资本主义世界未能齐心协力…………1110
189 — 西班牙革命…………1114
190 — 纳粹在德国的胜利…………1119
191 — 裁军…………1133
192 — 罗斯福总统走马上任,收拾残局…………1138
193 — 议会的衰落…………1145
194 — 对世界的最后审视…………1151
195 — 战争的阴云…………1158
196 — 最后一封信…………1168
致英迪拉…………1177
世界史年表…………1178
后记:1 9 3 8 年,新的疑云…………1214
译后记…………1235

内容概要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 1889—1964)
印度现代民族国家的缔造者,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1947—1964)。而且他不仅是一位创造历史的伟人,也是一位书写历史的伟人。
尼赫鲁诞生在印度一个婆罗门贵族家庭,从 16岁起在英国哈罗公学度过了中学时代,两年后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业结束后,他又回到印度,从此谱写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他投身于印度民族解放斗争,参加过甘地领导的反对英国殖民者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并继承了甘地的衣钵,逐渐成为印度国大党的领袖。从1921 年至1945年,他先后 9次入狱,在狱中撰写了《尼赫鲁世界史》(即《爸爸尼赫鲁写给我的世界史》)《印度的发现》《尼赫鲁自传》等重要著作。 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后,尼赫鲁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任总理。
尼赫鲁常被称为“博学的尼赫鲁”,在历史、政治思想、生物学、诗歌、戏剧等领域有广泛爱好。他曾谦虚地说:“我在很多事情上都只是爱好者。”看看《爸爸尼赫鲁写给我的世界史》,知识广博、思想深刻、著名诗文信手拈来,就知道尼赫鲁之博学所言不虚。
在尼赫鲁的教导与指引下,他的女儿英迪拉•甘地也不负众望,成为 20世纪中后期的一位印度总理。尼赫鲁是女儿的好父亲,也是一位亲民国父。他对儿童的喜爱是出名的,并且十分重视国家的基础教育;在印度,小孩子把他称为“尼赫鲁伯伯”,他的生日甚至成为了印度的儿童节。
-------------------------
梁本彬(主要译者)
重庆市翻译家协会会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翻译教师,长期致力于人文类图书翻译,出版译著数十本,包括《第三帝国》《法国外籍兵团》《激战时刻》《坚不可摧》等。


 爸爸尼赫鲁写给我的世界史(精装珍藏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文/段超1932年1月4日,因领导发动“英属印度”联合省农业区的抗税运动,国大党领袖贾瓦哈拉尔·尼赫鲁(1889-1964,印度开国总理)被殖民地政府判处两年“严厉监禁”。自1921年至1945年,尼赫鲁先后9次因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而身陷囹圄,此系第6次。同日,圣雄甘地也遭当局逮捕,国大党被宣布为非法团体,全印度进入戒严状态,第二次全国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渐入低潮。在狱中,尼赫鲁埋头阅读和写作,并以书信的形式为自己15岁的女儿英迪拉(1917-1984,曾两度担任印度总理)写了一部《世界历史之一瞥》(Glimpses of World History,中文版《爸爸尼赫鲁写给我的世界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通读之下,这部近百万字的“世界历史家书”绝非古往今来的故事汇,更不是世界上下五千年的流水账,而是一部饱含着父爱的启蒙之作、反思民族独立运动的发愤之作,以及关怀人类前途命运的忧患之作。遭逢反殖民斗争受挫、法西斯势力登台的艰难时世,尼赫鲁的历史书写带有强烈的现实意识和时代色彩。通过全面考察从原始社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历史进程,尼赫鲁试图贯通东西方文明的“古今之变”,解开人类历史的“斯芬克斯之谜”:东方文明为何腐败衰亡?何以浴火重生?西方文明何以蓬勃兴起?为何又走向失控与疯狂?人类将何去何从?这些大问题的解答,取决于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充分把握,对时代矛盾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类理性和良知的坚定信念。归根结底,取决于一种学究天人、道贯古今的博学,一种慈悲为怀、仁爱及物的博爱。1.这种博学首先体现在对孤芳自赏的历史观的摒弃。尼赫鲁一开始就告诉女儿,写这些信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落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陷阱:“相比其他国家的历史而言,我们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国家的历史远比其他国家的历史更加辉煌灿烂,更值得去研究和学习。”熟悉和热爱自己国族的历史本是人之常情,但因此轻视其他国家的历史却是不可取的。孤芳自赏很容易变成唯我独尊。在尼赫鲁所处的年代,陷入这一思维陷阱的并非印度,而是满世界大行殖民主义的西方列强。尼赫鲁擅于以古鉴今,在讲述罗马历史时,笔锋一转,戳穿了大英帝国骄傲的假面:“罗马帝国被认为是统治着全世界的伟大帝国。然而,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帝国或国家能够统治整个世界。……大英帝国经常被拿来与罗马帝国相比较——英国人通常这么做,由此得到极大的满足感。所有的帝国差不多都是相似的。他们都是通过剥削他人来发展自己。然而,罗马人和英国人之间有一个极为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他们都非常缺乏想象力!他们都自以为是、沾沾自喜,认为全世界都是以他们的利益而存在的,他们的一生都不会遇到任何不确定因素或困难。”读到这里,不禁联想到如今的“新罗马帝国”——美国继承了这种不可一世的优越感,以一种“缺乏想象力”的道德自负逞其霸权,成为这个地球上的麻烦制造者。然而,当年的“日不落帝国”今何在?“缺乏想象力”是博学的反面,是无知的名片。我们对于这种孤芳自赏的历史文化心态也不陌生。曾几何时,无论是“天朝上国”的迷梦,还是“风景这边独好”的幻觉,带给我们的只是灾难。而这种泡沫心态一旦破灭,又很容易滑向文化自卑的泥淖。自我欣赏导致自我迷失,这种吊诡的身份认同危机,也是我们并不久远的记忆。只有跳出孤芳自赏的怪圈,才能开眼看世界,从文明交流的角度认识自己。从古代世界开始,尼赫鲁就注重考察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与互相影响,尤其关注宗教这一古代世界精神内核的发展演变。贵霜帝国就是尼赫鲁考察的典型案例。贵霜帝国是一个佛教国家,鼎盛于约公元前100年至公元200年,相当于罗马共和国末期和帝国初期,西邻罗马、东接中国的汉朝、南连印度,处于文化交流的枢纽位置。贵霜人将佛教传播到了中国和蒙古,同时也受到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宗教上呈现出一种兼容并包的特点。在印度婆罗门教和希腊文化的影响下,贵霜帝国的佛教分裂为大乘和小乘两大派系;经过持续了数百年的辩论和竞争,大乘佛教占据了北印度,小乘佛教占据了南印度,最终都为印度教所吸收同化;经过一番移植嫁接,如今大乘佛教盛行于中国和日本,而小乘佛教则盛行于斯里兰卡和缅甸。对于基督教的传播,尼赫鲁也提到一个重要的史实:基督教传入印度远早于传入欧洲:“在耶稣死后的百年里,基督教的传教士们漂洋过海来到了南印度。他们受到了热烈欢迎,并得到了传播他们的宗教信仰的许可,这与他们在罗马的境遇完全不同。”在中国唐朝,统治者对于佛教、景教(基督教一支)和伊斯兰教也都一视同仁。佛教自不必说,景教和伊斯兰教也都在中国建立了修道院或清真寺。西方直到启蒙运动时期才倡导的宗教宽容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出现在东方,后者包容开放的文化心态与同时期欧洲的狭隘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此,尼赫鲁又将目光转回现代,痛陈现代所谓“耶稣的追随者”实为帝国主义的马前卒,相形之下,“圣雄甘地的思想与耶稣教义反而更为接近”。2.博学不同于驳杂,必贯之以科学的精神和方法。身为宗教国度印度之子,尼赫鲁的思想却鲜有宗教色彩。在其另一部狱中完成的著作《印度的发现》中,尼赫鲁写道:“我所关心的根本是现实和今生,并非什么别的世界或来生。是否有像灵魂这样的东西,或是否死后还有生存的东西,我不知道;这些问题虽关重要,丝毫未使我有一点烦心。……但是,作为一个宗教信仰,我不相信任何这些或其他的理论和假想。”在给女儿的信中,他也强调自己“非常偏爱一切科学和科学的方法”。可见,尼赫鲁的博学是人间的、经验主义的,既没有独断的先验色彩,也没有宗教的启示录意味。这种博学与其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现实体验结合起来,赋予他强大的历史理解力,如同一双历史的千里眼,以全球视野洞察东西方文明的循环消长。公元1000年后,希腊的光荣与罗马的伟大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但仍有两颗明星点缀着欧洲中世纪的午夜。在西端,处于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走向全面繁荣,独占欧罗巴鳌头;最东端位于欧亚交界处的君士坦丁堡,仍是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发挥着文化交流的桥头堡作用。与此同时,亚洲的中国和印度正处于中古时代的鼎盛期。在东西方文明昼夜悬殊的表象之下,尼赫鲁看到了古老的东方文明的衰退:“精美的艺术在蓬勃发展,奢侈享受变得越来越精致;与此同时,文明的脉搏却在减弱,生命的气息似乎也越来越微弱。”这正是文明衰退的标志,“因为生机与活力的标志是创新,而不是重复和模仿”。而半文明半野蛮的西欧国家,却开始在罗马的废墟上搭建新的文明。对于欧洲的复兴,尼赫鲁与后来的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见略同。后者在《全球通史》中分析,由于西方古典文明比其他文明遭受了更彻底的破坏,无法复原,才可能被一种崭新的东西所代替,使西方超过了东方。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世界又表现出“西落东升”的迹象。“欧洲具有了一种愉快、繁荣的面貌。这种令人愉悦的文化和文明,至少在表面上看,似乎会永恒、进步,从胜利走向胜利。但是,如果你透过表面,向下窥视一眼,就会看到奇怪的骚动和许多令人不快的景象,因为这种繁荣的文化主要只是属于欧洲的上层阶级的,而且它是以对许多国家和民族的剥削为基础的。你将看到我说过的一些矛盾、民族仇恨和帝国主义狰狞残酷的面目。……虽然有人在大肆谈论健康和进步的问题,但是衰退正在吞噬着资产阶级文明的重要器官。崩溃在1914年发生了。”与此同时,长期积弱的亚洲再现生机,尼赫鲁断言:“毋庸置疑,亚洲再次崛起了。”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辩证地看,西方虽然开始衰落,但她所开启的现代革命却蔓延到全世界,激活了包括亚洲在内的其他文明。3.对于文明或国家的兴衰隆替,希罗多德总结为三个阶段:胜利、由胜利导致的自大和不正义、由自大和不正义导致的衰落;中国则有贞下起元、“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佛家有“成、住、坏、空”之论;现代历史哲学也各有各的解释。但这些说法往往都是对现象的描述,而不是对原因的分析或规律的揭示。布罗代尔曾把原因归结为理性主义的系列效应(当然既包括其成功也包括其失败)。尼赫鲁并没有推演出一套历史哲学来回答上述问题,这已超出了“人间的博学”的范畴。但他用另一种方式去回应它,那就是“人间的博爱”。这里的“博爱”可以从三个角度去理解:一是从李泽厚先生“情本体”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归于历史之本体;二是从狄尔泰生命哲学注重“体验”(Erlebnis)和“理解”(Verstehen)的角度来理解,归于对历史的认识;三是从陈寅恪先生“了解之同情”角度来理解,归于治史之方法。一句话,历史不是通过推理来解释(interpret)的,而是通过“博爱的同情”来理解(comprehend)的。以西方理性主义的解释范式来研究历史,无疑是一种普适性僭越。如果说博学意味着科学的精神和方法,那么博爱就意味着对人类共同情感的把握,二者构成了尼赫鲁思想的两个面相,统一于健全的“历史意识”之中。正如尼赫鲁对女儿反复叮咛的:“如果你想了解过去,你就必须带着同情和理解来看待过去。要了解一位历史人物,你就得深入地理解它所处的环境,即他的生活状况以及他的思想。那种用现在的情况和思想来判断历史人物的做法是十分荒谬的。”然而,在殖民主义的压迫和法西斯主义的威胁面前,这种博学和博爱是无力的。或许正是因此之故,尼赫鲁对马克思主义表达了高度的同情,并结合时代形势,对马克思主义作了简要而生动的述评。尼赫鲁提醒女儿:“印度处于英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我们用尽全力与英帝国主义作斗争。但是我们不应该责备那些身处印度的、支持这个制度的英国人。他们只是一台大型机器中一个个不起眼的齿轮,他们无力改变整个机器的运转。”这一认识同马克思的分析是一致的。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两篇文章中,马克思指出,不管英国在印度犯下多大罪行,她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以完成其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虽然不是共产主义者,也不认同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观点,但尼赫鲁承认自己“越来越倾向共产主义的理论”,它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时代的社会现象,指出行动和规避的方法”(《尼赫鲁自传》p674)。十九世纪以来的历史占了全书三分之二篇幅,阅读这段历史,可以明显看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尼赫鲁的影响。总的来看,尼赫鲁思想的两个面向各有其源头。其博学的一面来源于西方(特别是19世纪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尼赫鲁自传》p673),而博爱的一面则来源于印度的非暴力精神——佛教与慈悲哲学(参《走向人道世纪——谈甘地与印度哲学》),二者构成了一种体用关系:博爱为体、博学为用,不妨用“东西贯通的人文主义”名之。在这位印度独立和复兴运动的领袖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人文主义的巨大能量。尼赫鲁东西贯通的人文主义在后殖民主义时代也有隔代知音,那就是以《东方学》奠定后殖民论述的萨义德(E.W.Said),另一位博学的知识分子。后者在演讲《人文主义的范围》中指出:“人文主义的本质,就是把人类历史理解为不断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不仅对于我们,作为白种人、男人、欧洲人、美国人,而且是对于每一个人而言的;要是看不到这一点,那也就是根本什么都没看到。在这个世界上,有别的传统,有别的文化,有别的精神特征。”作为一位关爱女儿精神成长的父亲,尼赫鲁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去传达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对正义的信仰,以及对自由的礼赞。书中从容引用了东西方大量诗歌,为这部历史作品增添了诗意。这种优雅的博学于我们久违了。时过境未迁,尼赫鲁所批判的孤芳自赏心态在今天依然存在,甚至演变为盲目和狂热。在“印度三部曲”中,奈保尔写道:“在社会领域,年轻人缺少历史分析的训练,在激进思想影响下猛冲猛打,他们对解决方式的了解多于对问题本身的了解,多于对自己国家的了解。”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与方法相背离、“体用两层皮”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博学与博爱的缺席。今天,阅读这部写于殖民主义时代的世界史,对于后殖民和全球化时代认同政治和多元文化的建构,能起到某种正本清源的作用,有助于我们认清自身的境遇以及这种境遇之由来,获得一种健康的历史感和现实感,而不至于沦为奈保尔笔下后殖民主义的堂吉诃德。毕竟,对历史的无知是最大的无知。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