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激情

出版日期:2015-6-1
ISBN:9787510094798
作者:欧文·斯通
页数:867页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名心理学家。本书从弗洛伊德26岁热恋开始,写至其80岁时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仓皇出国。材料丰富翔实,生动地展现了弗洛伊德的生活、心灵及事业,可使读者对这位卓越的心理学家及其学说,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
弗洛伊德以毕生精力,研究了未曾被人们关注的“潜意识”,创立了精神分析学,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在医学、文学、哲学等方面均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并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论。他和爱因斯坦、马克思一起被称为“改变现代思想的三个犹太人”。

书籍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愚人塔 1
第二章 渴望的灵魂 55
第三章 小心前行 109
第四章 外省人在巴黎 159
第五章 医生的处方 199
第六章 冲破寒冬的枷锁 237
第七章 幻想之城的失落 295
第八章 心灵的黑穴 329
第九章 “凡人生前皆不幸” 377
目录(2)
第十章 社会弃儿 449
第十一章 “何人助我?” 495
第十二章 同仁相聚 571
第十三章 殊途同归 613
第十四章 天堂之路尚未铺平 657
第十五章 生死大战 715
第十六章 危险的旅程 785
附录一 弗洛伊德大事年表 859
附录二 弗洛伊德主要著作表 865
译后记

内容概要

欧文▪斯通(Irving Stone,1903~1989),美国传记作家,生于加利福尼亚。斯通的童年生活十分艰难,读完中学后仍打工。读完大学之后,获南加州大学经济学硕士,后去印第安纳大学任教。
传记作家都有自己的爱好,使斯通醉心的是历史文化名人。他笔下的传主是这样一些精英:在某个文化领域历尽艰辛、坚毅不拔,最后取得不朽成就的人;不顾统治者逼迫利诱,敢于犯上,为大众寻找解放之路的人;在没有人走过的荒野里披荆斩棘,开出一条艺术道路的人;在漆黑的隧道中寻找尽头,发现微弱光线的人;不怕权威,不顾众人讪笑,勇往直前探索科学真理的人。


 心灵的激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欧文•斯通(Ieving Stone) 著名的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弗洛伊德传》是他的一大力作。全书将一个不畏权威,不顾众人眼光,历经艰辛,勇往直前探索真理,最终取得不朽成就的人物还原在读者面前。而这位传主也是人尽皆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马克思一起被称为“改变现代思想的三个犹太人”之一。对于传记,一个永恒的中心问题就是怎么样写好传主,怎么样把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人格魅力,生命历程传达出来。凡是看过Ieving Stone写的传记的人,大都会被他的文风所折服。因为他写的更像是小说,本书在对弗洛伊德鲜为人知的个人生活、学术思想与治疗案例的详尽探究、深入解析的基础上,虚构人物的对话,渲染人物的内心世界,还常有“尽管无据可查,然而还有作者可能发生的小插曲”的锦上添花。如此,客观地展现出成为“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从26岁与玛莎热恋至80岁时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仓皇出国的生命历程。如果说是这对弗洛依德一生的栩栩如生的视觉还原,并不过分。丰富翔实材料与史实,加上极富有文学素养的文笔,对于读者了解弗洛伊德的生活、心灵及事业,以及这位卓越的心理学家的理论学说,都具有非常全面的阐释。我对Ieving Stone的语言叹为观止。不同于惯性思维里乏味,学术的偏见。他总是能用神奇的话语,将你拉进他创造的极富文学色彩的世界里。对白的绝妙:“我在绝食。今天是我的绝世日。”“什么罪?”“自欺欺人。”写关于弗洛伊德与玛莎的爱情:Ieving Stone笔下,陷入爱恋中的弗洛伊德跟许多平常人一样,不是那个世人眼中理智,沉静的学术研究者,而是一个易生气爱吃醋的小伙子。“在原始部落里有一种迷信:如果你占有了一件本来属于另一个人的东西,那个人就在你的掌握中了。这是一种魔法。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支使他们,而他们无法抗拒。”“那你现在把我掌握了;你要支使我干什么?”“我要是说出来,魔法就被你破除了。”……“我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你手里削的不是一只苹果,那是我……”从此书中,关于心理学以及弗洛伊德的理论知识随着他的生命轨迹展开层层剥落。就如,父亲雅各布去世,葬礼的迟到,在他的潜意识里留下印记,于是在梦境之中出现,“人人都应该履行对死者的责任。我没有尽责,我的行为要得到宽恕、因此,这个梦其实是派遣自责感的一个途径,而一个人的死又会给活下来的人留下这种自责感……”老人的死通过正常意识背后的某条隐秘道路深深刺激了他,促进他对无意识的思索,认为只有通过对无意识的探索才能从癔症中得到恢复,梦中无论多么模糊的视觉形象,多么破碎的对话都有合理的解释。从而在对病例治疗的研究基础上完成著作《癔症研究》,《梦的解析》等等。弗洛伊德是一个思想领域的开拓者,掘荒者,思维、心灵,总能开出花。他用一种心得方式来了解人性,并在已知的观念上对自己的研究体系不断修改,趋于成熟。他有关人类动机的全部思想普及于心理学家们和普通人之间,使潜意识心灵这个概念变成一种常识,使弗洛伊德主义几乎和达尔文主义同样耳熟。英国生物学家A. G. 坦斯利说:“弗洛伊德坚持自己的结论,对同行的敌对观点毫不在乎……要像他的某些同行那样妥协的话很容易,无非是修改一下措辞,或者选择用更抽象的、与主流思想相比不是那么突兀的说法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他拒绝这么做,因为这样……不是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的最完美表达。”弗洛伊德的学说一再受到抨击,对人类心理隐藏的那一部分人性——俄狄浦斯情结,性本能等的深刻理解,引起轩然大波,污名四起。恨不得把他关进“愚人塔”。好在对于真理总是有人追随,弗洛伊德的身边一直有妻子玛莎,朋友诺特纳格尔,克拉夫特•艾宾的坚定身影。《论癔症的病因》一旦发表,“就一切都完了。”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面对妻子搬离维也纳到柏林去的提议,40岁那年的弗洛伊德说,“维也纳是我的货包,维也纳是我的牢房。”他坚定,他的著作就像是约书亚的号角,只要够响亮,堡垒就会震塌,所以他留了下来。1938年,纳粹攻入维也纳,83岁弗洛伊德离开维也纳前往伦敦过流亡生活,凝视着海峡对岸,心飞回维也纳,默默想,“我将在自由中死去。”
  •     在华盛顿的时候,我的好朋友Patrick每周二晚上下班后都会参加一个小组的讨论课。这门课叫做“Anthroposophy”——人类哲学。他曾经跟我说过,这门“人类哲学”的学科,本质上说就是人类应该有更高的智慧,而现在人类是堕落的,我们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得到这种更好的智慧。我完全不相信这一点。但是看Patrick这么认真的去上课,又会在想,这门“人类哲学”真的是门科学吗?读佛洛依德的传记《心灵的激情》,可以看得出,佛洛依德为精神分析这一门学科此做出的努力。看佛洛依德和他的朋友们每周三聚会,去咖啡馆探讨,最后在欧洲一起为了创建精神分析协会,觉得特别美好。读过一篇报道,说信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就如同信仰一门宗教。但是在我看来,“精神分析”可能仅仅是一种访谈技巧。从这本传记中了解,它并不是一门脑科学,而是通过精神分析的实施者对患者的谈话,来治愈患者。越读我就越怀疑精神分析的科学性,因为,成功治愈患者的精神问题,和精神分析的实施者的阅历、方法,以及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读到最后一章第十节,有一段证实了我的观点。“他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见了一次面。……两个人都对对方怀有戒心,各自坐在房间的一边,相向而谈,每个人都讲自己的那一套理论,爱因斯坦讲数学,西格蒙德讲精神分析。双方都听不懂对方讲的是什么,但一个主要的区别在于:佛洛依德相信爱因斯坦的科学发现是不容置疑的真理,而爱因斯坦则坦率地对无意识心理表示怀疑,他不敢相信精神分析真的能探查到内心深处,从而改善人们的健康、增进人类的知识。”但是,佛洛依德建立了一套从性起源的论述和方法论。他对此所做的努力,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开始读佛洛依德传记《心灵的激情》,第一是因为读了作者欧文斯通(Irving Stone)写的梵高传记,觉得太好看了,第二呢,则是本身想了解一下心理学,想了解一下这位精神分析的创始人。 果然没有失望。对于对精神分析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入门好书,其中很多故事都可以当做病例来看,而佛洛依德和他的伙伴们对他们的治疗手法,也可以算作浅浅入门了。
  •     读欧文·斯通的《心灵的激情:弗洛伊德传》时,我常常忘记自己看的是一本传记。而是一本主角是“西格蒙德”的小说。书里从西格蒙德与玛莎的约会开始,“他们顺着羊肠小道起劲地向山上走去,修长年轻得身影有节奏地上下颠动着。”像是一场美好的剧目拉开了序幕。欧文·斯通从弗洛伊德与玛莎的相遇相恋开始叙述,也许是从遇见玛莎开始,弗洛伊德的人生际遇被推向了另外的一个方向。在遇见玛莎之前,弗洛伊德是个不想行医、只想在实验室做实验研究的医学博士。虽然他是著名的生理学家布吕克的学生、在布吕克的研究所工作,但他从不喜欢行医。而遇见玛莎、想要与玛莎结婚的动力,迫使弗洛伊德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进而选择了到综合医院学习行医,只为了学习好医术,以后开私人医馆赚钱。世间往往如此,一切伟大,都始于平凡。从进入综合医院做实习医生,机缘巧合成为助理医生,弗洛伊德先后在外科、内科、皮肤科等部门工作,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病人。最让弗洛伊德感受深刻并且深受影响的,要数那些“精神上受苦的人”,他意识到不能因为这些病人影响到自己的个人感情,却因治疗他们素手无策而感到灰心丧气。我相信,这样的经历,对弗洛伊德往后的从事精神分析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一个伟人的诞生,从来不是没有缘由的。弗洛伊德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从小接受父亲与犹太民族传统教育,青少年学习生理学、医学知识,甚至在维也纳这个在世界历史中充满特殊意义的城市成长,遇见一生挚爱“玛莎”。这样方方面面的条件都是成就弗洛伊德的要素,而我认为,成就弗洛伊德的伟大,在于他的性格。书中讲到,弗洛伊德以自己为实验,尝试服用“可卡因”,研究“可卡因”的效用;在父亲死后,开始了对自我的分析,将自己做的梦逐一进行记录和分析,并为之坚持了两年,后来写出了《梦的解析》著名理论。正是由于弗洛伊德有这么一种善于思考、去深究、勇于坚持的性格,才让他敢于在“心理学”这片无人的荒野前行,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并不断前行,即使途中与曾经的伙伴分道扬镳,被迫害,依旧坚持自己的研究,最终在心理学的领域开辟出属于弗洛伊德的道路,取得了不朽的成就。整整两本书读下来,断断续续用了一周多的时间,在近90万字的故事里,经历了弗洛伊德的一生。不得不说,我很喜欢欧文·斯通的叙述方式,一切从追求爱情开始,而弗洛伊德与玛莎的这条线索也贯穿整本书。这样的方式,将弗洛伊德这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这样一位仿佛离我们很遥远的伟人,一下子和我们拉近了,也给予了这本传记一个美好的底色。——bushii记于2015年6月22日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执着,自信,固执己见,这些无论是褒是贬,都是造就了一个伟大的人的条件。在那个年代,弗洛伊德的观点和研究很是惊世骇俗的吧。加上犹太人的身份,一生所受攻击都不断,有些甚至来自亲爱的朋友。先锋者的故事我们这些后来人总是会低估其中的艰辛。作为传记,还有些缺乏血肉的感觉
  •     很伟大的作品,更伟大的里面的人,为了一个心中的理想面对波折不屈服的一个男人,一个为了目标而忽略沿途所有困苦的男人,最后我感动了,一个相信自己和自己事业的人,面对奚落和怀疑是那么的不值一顾。现在我也知道了,凡是因为一点困惑就退缩就埋怨的人,只是说明了他不够爱,对自己的最后的目标不够明确。
  •     不落俗套的人物传记小说,看了那么多弗洛伊德,这本才真正让我爱上他。不过既是小说,总有些艺术加工。一直没看到其他书上说的荣格因为老弗跟小姨子有一腿才离开他,不过小姨子终身未嫁跟他们在一起实不免引人遐想。但我更接受荣格是因学术分歧跟他分道扬镳,正如阿德勒。
  •     (朱斌推荐)好久不看小说,真心看不下去,受不了小说累赘的描述性
  •     第一篇章:他读书时虽然化学成绩平平,但也至少懂得爱情不可能择日光临。
  •     一个老好人的一生。不懂评分为什么这么高。
  •     热情和力量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