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有的文化

出版日期:2014-9
ISBN:9787508646525
作者:[美] 雅克·巴尔赞
页数:256页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在一个文化溃败的时代,如何延续伟大的人文主义传统?
★“最后的人文主义者”、史学大师雅克•巴尔赞,凝结一生思索,将他对时代和文化的洞悉嘱托后世。
★史诗巨著《从黎明到衰落》之后,美国国宝级历史学家雅克•巴尔赞最具代表性的力作,凝结毕生阅历、胆识、想象、智慧而成的文化卓见。
★唐德刚、余英时、夏志清、李欧梵、甘阳、张闳等重要华人学者一致推崇。
终于,让我们感到慰藉的是:只要人类存在,文明及其所有成果都会以萌芽的状态存在。文明并不能等同于“我们”的文明。重建国家和文化,无论是现在还是其他任何时候,都是我们的本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比渴望和悲叹更有吸引力。
——雅克•巴尔赞
--------------------------------------------------------------------------
内容简介:
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的真正价值?文化繁荣的源泉何在?现代文化正遭受哪些致命的威胁?
在这本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中,史学大师雅克·巴尔赞基于毕生的思考对此作出了振聋发聩的论述。他指出,文艺复兴以来的现代文化正在衰落之中。1500年之后,人类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或将成为过去。
从人文到艺术,从历史到哲学,巴尔赞全面考察了现代文化的衰颓迹象:在专业化的支配下,人文学科被学术研究侵蚀,丧失了其人文气质,沦为纯粹技术性的分析;文化被委托给专家,成为谋生手段,成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不再是大众完善自己精神的财富;艺术成为功利性的收藏活动,人们没有对艺术的真正理解,却为其疯狂飙升的价格而蠢蠢欲动;知识则转变可随时检索的信息洪流,人们专注于占有事实而不是领悟语境或者意义……
将来,是新黑暗时代的到临,或者是新的理想、新的文化的创生?巴尔赞并没有售卖廉价的预言,而是努力让我们重新理解现代人和现代文化的境况。他坚信通过回顾过去500年“伟大卓绝的成就和令人痛心的失败”,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过去,并且用它来创造一个新的现在”。
巴尔赞曾自称为一个“快乐的悲观主义者”。确实,在这些黯淡的语言之下,却饱含了炽热的激情和强大的生命力。
清晰的判断、深邃的洞察,还有必不可少的典雅文字,让《我们应有的文化》成为雅克·巴尔赞这位“风趣、博学、大胆的人文主义者”的文化宣言,更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对于任何希望理解文化或者对现有文化感到失望的读者而言,《我们应有的文化》无疑是必读之选。
--------------------------------------------------------------------------
媒体评论:
巴尔赞不满足于谴责黑暗,他还不知疲倦地支持“文艺以及求真能够获得自由”这一信念。
——托马斯·文奇盖拉(Thomas Vinciguerra,哥伦比亚大学历史教授)
巴尔赞的文化研究和广博兴趣是无可匹敌的。就像其历史杰作《从黎明到衰落》中介绍的狄德罗一样,他对人类思想所触及的几乎任何领域都有所涉猎,了解最新的研究发展状况,能做出中肯在行的评论。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这本书思想丰饶,启人深思,充满大量鲜为人知却又息息相关的细节。对评论者而言,很难对它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我们应有的文化》能解答你的所有疑问,甚至包括那些你未曾想到并提出的问题。而且,所有这些都以一种独特的叙述风格呈现出来,循循善诱而非信口开河,简洁明晰而非索然无味,温和开放而非狂妄独断。
——《美国观察者》(The American Spectator)
巴尔赞支持对文化艺术的智性直观和自发创造,反对对艺术家的盲目崇拜和美化吹捧,反对对语言的轻率侵蚀……
——《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巴尔赞的精巧散文……颂扬了法国哲学家帕斯卡所说的“敏感性精神”——面对文化时心灵的直觉或敏感。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书籍目录

作者序
第一章 文化:高雅与枯燥
第二章 无法解决的问题:为艺术提供资金
第三章 历史如今在何方?
第四章 批评家的作用
第五章 重视时间和空间
第六章 相对主义的怪物
第七章 退场吧,人文学科
第八章 艺术的过剩
第九章 单一成因谬见
第十章 败坏的许可证
第十一章 查找!核实!
第十二章 迈向21世纪
特别说明

内容概要

雅克•巴尔赞(Jacques Barzun)
--------------------------------
◎美国“国宝级历史学家”
◎50年来罕见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思想家
◎获法国政府颁授的最高荣誉——荣誉军团勋章
◎2003年,获小布什颁授的“总统自由勋章”
◎2010年,获奥巴马颁授的“国家人文勋章”
--------------------------------
美国著名史学大师,文化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1907年生于法国,1920年随父抵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读历史与法律。毕业后即留校执教,历任塞思•洛历史学教授、教务长和院长。他是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并且曾两度担任美国艺术和文学学会主席。他一生致力于通过推行大学“通识教育”把欧洲的博雅文化传统引入美国,对推动美国现代的“通识教育”贡献极大。
巴尔赞在众多领域堪称权威,一生出版30余部著作,涉猎的内容包括历史学、哲学、科学、文学、音乐、艺术;他曾两度荣获美国艺术和文学学会批评家金奖,被赞誉为“最后的文艺复兴人”。
巴尔赞并不是一位纯粹的学院知识分子。他积极参与美国的公共知识生活,长期为《哈泼斯》《新共和》等众多权威杂志撰稿,是西方公认的“最值得珍惜的知识分子”。直至今天,他对文化、思想、艺术、社会的诸多思考,仍起着深远而不可替代的影响。
2012年,巴尔赞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去世,享年104岁。全世界各大媒体纷纷发表消息和评论,竞相发掘他留给后人的无尽精神遗产。


 我们应有的文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首先得说这书的标题翻译得不好,英文原版的标题用的是Deserve,Deserve得到结果的方式是被动的,是我们的行为经由命运审判之后得到的裁决,而不是自己想怎么改就能怎么改的愿景。相比之下,“应有”这个词就显得极度主观傲慢了,好像我们有什么文化,是某人自己可以想象和决定的一样,一词之差,立刻将作者从人文主义者拖低到了“伟大领袖”的层次。而实际上,作者主要专注阐述的是,我们现在得到的是什么样的文化,我们为什么只能、只配得到这样的文化。当然他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文化是有看法的,但这些看法,他是努力放在对命运女神沉重的宣判书谦卑细致的解读时的神情和姿势里面的,而不是要学着菜市场二大爷抛出“应有”这两个词,叉着腰来一番洋洋洒洒的指点江山。所以书封上的副标题就更值得斟酌了,人文主义传统不是你想延续就能延续的,文化从来是经济政治社会面貌的反映与附属品,人文主义很大程度上是上升期的资产阶级和呱呱坠地的自由主义者,对自身力量与命运过度良好的期待与天真幼稚的判断,而到了今天这个资产阶级已经发现,自己到手的权柄是如此沉重、复杂、难以掌控;自由主义者衷心期盼美好世界的笑脸被现实反复抽打,肿得山高的时代,上来就主张延续伟大的人文主义传统几乎就和主张复古周礼王政一样不合时宜。而实际上,作者在自己的这本书里,也并不动辄进行王婆卖瓜的推销。这个时代不是没有继续展现古典人文主义传统的作品,只不过这些作品大都属于幻想故事(尤以奇幻居多),建立在一个虚构的世界背景之中,因为要让一个秉承古典人文主义价值观行事的主角能够在动态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不产生违和感,就不得不为了这位多少不合时宜的骑士重新布置整个舞台。而要想在整个时代都实现古典人文主义的再兴,倒也简单,只要把全球文明的时钟指针倒着拨十五万圈就行了。从这个角度去考虑,你根本都会怀疑,那到底是不是一个值得为之努力的目标。总而言之,相比封面上一目了然的掉价,作者与书中内容的真实格调是要高得多的,在封面之下,作者对种种文化衰败现象进行了相当深刻和中肯的描述、分析与诊断,尽管是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上对文化领域内部的变异进行观察,但他不仅能能准确地锁定那些引起症状的心理变化,更能遥指导致这些变化的外部社会成因。但也正因为如此,作者在自己的大多数章节里,并没有贸然就自己理想的文化面貌给出某种解决方案,因为他也深知在大多数情况下,根本不存在那种廉价解决方案。既然很大程度上一直是社会经济因素在决定文化面貌,指望从文化领域内部对社会经济进行足够强大和全面的反向塑造本身就明显不自量力——实际上,就算是那些握有社会经济层面强大权柄(但显然没什么文化)的人,要将一整个时代按照个人愿景进行塑造,这种狂妄企图在最近的一个世纪中遭到了何等可耻和惨烈的失败,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作者对文化衰败的研究越是深刻,越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的难以招架。当然,这并不是说,人文主义者就绝对束手无策了,首先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保留和传播某类人文主义信念和作品,甚至根据此类信念构建和维持一些小型社会共同体的存在运转,都仍然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不过,很明显,对于世界上其他部分的大多数人,这种文化产品和共同体终究只不过是某种观光景点而已,它并不能——哪怕他们期望如此,简单取代他们实际拥有的生活。而另一方面,通过作者这本书中所进行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一些现有文化模式明显存在的弱点,对于怀有以人文主义思想在相关领域取进行重塑意图的人,这些弱点是可供利用的,前提是他有足够的组织资源和行动共识,并且抓住适当的战略机遇,还能处理由此产生的对别人的冒犯遭致的反弹。这其中的任何一项条件,都算不上是轻而易举就能达成的。现实策略就是这样永远受限于种种外部条件,不要说,即使同样自认为算是人文主义者的区区在下,在很多策略和价值判断上,与作者也并不总是那么一致的。毕竟多元化才是世界的趋势,即使在人文主义者之间同样如此,而符合经济规律才是一切人类行为维持持久生命的必要条件,即使对文化传播也不例外。
  •     我有个朋友,一直在以“学术研究”为目的,搜集网上各种公开课资源,并以废寝忘食之状态精研之。最近的课题是《史记》。一日我问他,既然在研究《史记》,“那原典,你拜读过几遍了呢?”得到回答后,我才知道我的问题有多不合时宜。“那书那么多本,又是古文,谁读得来?还不如看公开课来得轻松,现在可是效率的时代,省下时间我还能多看点其他公开课呢。”时至今日,所谓的“文化”,已经成了一个足够吊诡的字眼。套用狄更斯的话说,我们看得到美术馆、博物馆林立,学术讲座在大城市每周都会开上几场,网络资源遍地都是,这显然是“最好的时代”;可是回头看看文化本身,当我们忙着为“文化产业”提供估价时,我们的时代,又贡献了多少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呢?文化繁荣与文化创作,当然不是一组互相阻抑的关系。但从某种程度上,文化传播范围的扩大,使得文化创造的主导因素发生改变。当“作品”成为商品时,所谓创造,便不再是一种以创造者的思想为单一成因的结果了。用雅克•巴尔赞的话说,文化及其衍生物,“变成消费对象,而不是观照对象”。它不再具有影响人心的力量,而沦为人心的某种附庸,仅仅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这便是巴尔赞在《我们应有的文化》中表达的忧心忡忡。本书是作者的一本散文合集,其中部分文章散见于包括《大西洋月刊》在内的各大具有影响力的期刊上,按照作者的意图,做了重新的排序和修订。巴尔赞同样是一位具有影响力的史学大师,1907年生于法国,1920年随父入美,1927年便开始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任教生涯,一教就是半个世纪。而在学术研究方面,除了史学,他的成果遍布音乐、思想史、当代艺术等诸多方面,甚至在侦探小说领域也展现了自己的兴趣。当然,他最大的贡献还是在史学方面。《从黎明到衰落》是他的代表作,这部涵盖了人类走过的一千五百年发展历程的巨著甫一出版,便确立了巴尔赞在学界的地位。至于这部作品,同样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托马斯•文奇盖拉认为巴尔赞“不满足于谴责黑暗,还不知疲倦地支持‘文艺以及求真能够获得自由’这一信念”。这的确是对本作极好的概括。为了更好地“谴责”和“支持”,巴尔赞在选编这本文集时,也在文章的排序上花了心思。前三章讨论现代文化产品,之后四章对社会意识的变化做了描述,再之后的两章,着重批判了大学对时代文化养成所造成的影响,而最后三章,再一次回到了问题本身,考察了文化的衰落与复苏的可能。作品层次清晰,同时也强调了各部分之间的交互联系,堪称是同类作品的典范。对“事件”的强调,是巴尔赞的史学研究的一大特点,在他看来,“历史的主体是生活”,而“任何叙述都不可能穷尽生活的元素”。历史学家的方法,是“在历史记录中有所发现”,“对现实性进行重构”(巴尔赞,《历史如今在何方》)。于是他的散文,最大的特色便是通过对具体事件的考察,将事理融于其中,这既关照了阅读者的兴趣,同时也是对自身论证严密性的有效保证。在对现实做出考察,并表达了对为未来的忧心忡忡后,巴尔赞也指明了一条“救赎之路”,便是回归人文主义传统、强调文化作为一种应当独立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的引导价值,捍卫文化的高雅与纯粹。可是这样的路径毕竟是理想的,而一个由经济规律构建而成的社会,俨然已是不可逆转的现实。好在,在这条“单行道”上,人们“重建国家和文化……都是我们本性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巴尔赞,《迈向21世纪》)。我们还是能让某种东西变得好一些,即使并非出于理想的目的。我们还是可以在创造与繁荣之间找到平衡,即使创造只能以繁荣的被动形式,获取价值。回到开头提到的我朋友的故事。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印象里的学术研究,应当是以文本为中心,形成自我观照的一个过程。但我朋友的目的只是“自我表现”。选择现成的文化成果,也许再明智不过。目的决定路径,也决定了结果。
  •     雅克•巴尔赞的《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厚厚上下两册,读了快一年方才读完一遍,读到一半的时候,有编辑就此书约稿,受宠若惊地坦言:不敢写!每每觉得自己读书太快的时候,就去看看那本读得真的很慢很慢的书,最终觉得,不是自己不能写,而是自己不可以写书评,只能写读后感之类的受益、感恩篇章罢了。阴霾未离,寒潮来袭的时候,雅克•巴尔赞的《我们应有的文化》(The Culture We Deserve)却让我很快读完了,之所以能很快读完,是因为此书是他在80年代所撰写的,关于当代文化的文章编撰成集,每一篇都不太长,也并不是一个连续性很强的整体,“本书各章的顺序完全是按我自己的主意编排的,我让明显讨论相同题目的文章保持一定距离,而不是集中成为一个序列。” 这样的编排使得每一篇都可以独立成章,同时又相互关联,主题不变。巴尔赞自己也说“这种分开编排的做法只在显示与明显联系形成的交叉隐含关系。”也就是说,读者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同时又不会完全脱离已经触及的作者所要表达之主旨的感受,实在是适合我这个随时都得分心做其他事的读者。作为喜欢“附庸风雅”的读者,嵌着“文化”二字或者“文化”标识的书籍,总会吸引我的,一方面不想做某一个“文化”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又渴望亲近“文化”,希望通过“文化书籍”、“艺术品”或者参与“文化活动”,得到裨益,得到欢愉,并不想将“文化”拿来装饰成自己的“皇帝的新衣”或者是“增添光环” ,然而,现在能找到获得裨益或者欢愉的新书或者新艺术品很少,往往能作为装饰的书很多,更多更适合受益的依然还是经典作品,因而,当读到巴尔赞就现当代的文化生活“过剩”和“过量”时所说:“从质量和尊崇的意义上说,文化——文明——正在衰落。”不禁深感认同。就如当初读他的巨著《从黎明到衰落》之时,一个朋友看了书名跟我说,西方文明怎么可能现在衰落呢?我说,读过就知道了。现在,我觉得我的这位朋友不用读那么厚的上下两本,读读这本The Culture We Deserve 就明白了。这就是“歌星越来越多,唱片越卖越少”或者“画家越来越多,艺术品越来越少”之因。谈到艺术、谈到文学,往往都会追溯其内质,其存世所要经历的考验,便要直指历史和哲学,然而,一如巴尔赞他写到:“哲学和历史一样,已被学术没收,束之高阁,出于文化影响之外。” 我不仅暗自称许,同时也同感悲痛。因为,如今的文人们、艺人们忙着将各种系统规范化、理论化、学术化,忙着将学术数据化、量化,可统计化,累积“著作等身”,增高“头衔(Titles)”,而对于整个社会的文化提高,疏无贡献,就像他们自己也认为学术没法转入文化之中,他们的学术交流只能在他们的圈子内完成,越来越冗余的分析,越来越疲于批评和论证,一个教师忙着用论文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些都是拖累“文化”进程的。巴尔赞还说道:“现代社会关注并且喜欢用语言表达与艺术文化相关的问题。”由不得读者会想到那些“Paper work“,由不得读者想到“纸上谈兵”四个字。特别让我认同的是,巴尔赞说:“构成文化的事物是通过内心敏感性来理解、记忆欣赏的。” 正巧是古人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真正要去理解文化和艺术,一定要“躬行”。巴尔赞以为要认识到“它们以整体的形式,供人们进行观照,而不是进行分写量度。它们缺乏可以界定的不变组成部分。” 巴尔赞在告诉我,“文化可被视为由信念和目的构成的网络结构。” 那么,文化,应该是我们感知,我们创造,我们生活,而不是我们能量化的,因为它本来就没法量化。两年前曾读过米歇尔•福柯最欣赏的现代哲学家、学者之一,法兰西学院荣誉教授皮埃尔•阿多的《古代哲学的智慧》,在那本书里,阿多曾这样指出“哲学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知识。”;“哲学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在学院被教授的学问。”现在,读完了巴尔赞的《我们应有的文化》,我以为可以这样说:文化,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知识;文化是一种对生活的爱,而不是扭曲生活。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在学院里被教授的学问。对于读过他的巨著《从黎明到衰落》的读者来说,此书也算是他写《从黎明到衰落》同时期的不断预演和不断警告。对于这点来说,便要提到巴尔赞对本书的精心编排,他在前三章中讨论了现当代文化的“过剩”“过量”现状之后,接下来的六章便探讨这种现状所源于的社会系统结构的成因,比如整体人文、社会意识因素的影响,比如学院学术追求量化对文化的负面影响,乃至历史、哲学、宗教、法律、教育甚至家庭等方方面面对自由创作、自由表达、礼仪修养、尊严品质、伦理道德等文化内质的戕害等,其中,在第七、八、九这三章里,巴尔赞重新呼应了开篇谈到文化艺术的现状,呈现出类似“职业牢笼”、“专业牢笼”、“消遣牢笼”、“艺术牢笼”、“学术牢笼”等等文化桎梏,“艺术经费日益萎缩,艺术供应不断增加。” 就像一句俗语所说——“只有流行,没有文化。”同时,巴尔赞也在接下来的十、十一章中,对于西方社会发展与文化的衰落之间的关联和变化作进一步阐述,提出历史记录、语言表达等对文化的影响,人们着力于线条、色彩、声音等在感染力等感知方面的重视等对文化造成的认识偏差,最后在结尾的第十二章中,巴尔赞对文化的复苏做了进一步的设想。全书结构坚实,层次分明,肌理清晰,关联紧密,论点突出,论据呈螺旋更迭,层次递进,极具说服力。由于巴尔赞知识渊博,学养丰富,经阅沧桑,读他的书一直都是一种享受。因此,对于此书书名的翻译,我上面特别将英文名字写出来,也是因为对此有异议。正如一个书友指出的,Deserve,是“配得上”的意思,巴尔赞不会强迫我们接受他认为的文化,他也没有发给文化下一个非常严苛的定义,而是告诉我们,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社会发展之间是否搭配得当,也就是说,我们自己鼓吹的文化高度是否符合我们今天自身社会发展的水平,如我们的科技发展,我们的学术发展,而我们的文化是否真的也同步发展,还是进入了“衰落”期,又或者可以说,我们的物质生活是否配得上我们的精神生活,因为在巴尔赞看来,如今的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社会变化之中,社会不断推进的进程里,文化的高度却陷入了一种衰落,一种忙于量化,忙于表面化,忙于快捷的衰落。这是指我们与我们的文化之间没有同步发展,并不是指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文化,而是我们现在这样的文化水平远远低于了我们以前的文化水平。如果说巴尔赞在《从黎明到衰落》里在解剖西方文化,那么在这本付梓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书里,巴尔赞则在做解剖报告。最后要提到的是,很喜欢巴尔赞的一些精彩论断,比如:“过去的人创造了语言,这使我们在道义上负有责任,在将来把它交给未来的人时,它像我们接手时一样,处于良好的状态。”这让我反思自己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否使用了生涩的词,或者造了过于复杂难懂的句式;再比如,巴尔赞说“上乘的历史著作是文学的组成部分”,正好在读的傅乐成的《中国通史》,恰好此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文学。合上书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我也要做的巴尔赞所赞扬的那种读者——“通过了解历史来满足好奇心,刺激想象力,提高自己的心智。”这样才配得上我读过的这些书。2014年12月16日星期二上海【原文地址】【天涯】http://blog.tianya.cn/post-150117-74816216-1.shtml【网易】http://iwenqing.blog.163.com/blog/static/143014422014111510617469/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一本即便在睡前放松时也不得不挑起十分专注的书,一本有可能滑向“无病呻吟”却倚仗作者思维的敏锐和广度而读毕让人叹服的佳作。作者用一篇篇小散文,警醒人们关注正逐渐失去原有色彩的我们的文化。该版本唯一的缺点仍是译著通病:翻译太过拘泥于原文语序,破折号较多,影响阅读流畅性。
  •     读完第一章便觉深深中枪。。可是后面的似乎也看不大懂了。。只希望在整个大潮流中能从读书中找寻些许乐趣便很知足开心
  •     前面都很好,80年代的文章依旧切中肯綮,只是最后一章《迈向21世纪》写于70年代初,现在看来有些脱节,也未免过于保守。。。
  •     收获不大
  •     是时候考虑在艺术上 人文主义与专业化之间的矛盾...
  •     深刻
  •     书写得不错,就是翻译有点脱线。巴尔赞说如今文学艺术变成专业学者手术刀的对象,只见血肉、神经、骨骼、细胞,分得清清楚楚,而不见整体上的效果,审美与智慧更是无从谈起。这是正确的观点。但是……但是他的反对可能会把学院派们的饭碗统统砸掉,而且……而且还会催生类似豆瓣上的各种软文、性情文、感性文、鸡汤文。这该怎么解释?
  •     文化应该发展和繁荣,但要清醒的警惕着,已有的是否已经够乱够烂,趋势又是如何。
  •     推荐 每一章都极具启发性,作者用很幽默轻松的口吻,谈论了一些平日里常常能遇到的文化问题,但也许正是这些问题为我们日常所疏忽,而恰能反映深刻的真理。尤其是艺术批评、文化研究和文化欣赏、鼓励艺术天才以及历史学几部分,非常有趣。有些地方翻译得不是特别好。
  •     巴尔赞这部书是对于当下时代文化辛辣的讽刺和对人文艺术的赞歌结合在了一起,前三章是对文学、艺术和历史的批评,第七章则是对于人文教育的呼唤。是一部非常精彩的评论集。
  •     最后没有读完,没有太多新颖的观点,概述分析居多,内容还算可以奈何翻译太烂。 #假期要多读书哦#
  •     谈了许多关照现实的命题。
  •     寻找那些真正能让你幸福生活的东西吧,不要执着于背着概念、历史和知识的死尸前行。
  •     14103.文章不比我年轻,写到的东西好像大体无变化。
  •     人啊,要学会反思
  •     批判的眼光,各有长短
  •     雅克·巴尔赞的好书,除了书名,全部五星满意,O(∩_∩)O哈哈~
  •     牛嚼芭蕉一样的看这本书。现在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被冠以文化之名,网络的高速发展又让我们接触了太过庞杂的信息。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这个越来越浮躁的世界,我们的内心到底需要什么?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     关于艺术 诗歌 历史 语言和人文教育的现代性分析,读起来未免艰涩
  •     异常聪明的人和学识渊博的人正将人类的文化及文明推向衰落!
  •     何谓文化?
  •     这个被称为最后的文艺复兴人,不能断了接力棒啊,人文教育出了大问题,依靠学院是没有出路了,新文艺复兴在草野
  •     思路很独立。特别
  •     与《从黎明到衰落》一样,巴赞对西方文明及其文化持有一种“走向衰败”的悲观,其中既有常见的对工具理性塑造的千篇一律的现代社会面貌的批判,也有对以各类事物文化之名而泛滥无垠的厌恶,还有作为老人对一己悠长岁月的感慨与骄傲。他没有标榜自己秉持价值的超凡脱俗,也没有鄙视现代文化的平庸,在我看来,他所谓的文化衰败并非通常意义的预言西方文化如何如何走向灭亡,而是对一个文明发展中高低起伏状态的描述,是一种力求准确的历史感驱使他写下这些悲观之语,这是史,不是诗。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