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骚动

出版日期:2015-6-1
ISBN:9787532769372
作者:阿兰·德波顿 (Alain de Botton)
页数:258页

作者简介

几乎没有一个角落能够躲避新闻的不断轰炸,
新闻的喧嚣纷杂已经渗入自我当中,
但我们很少意识到新闻强大的影响力:
新闻不仅能左右我们对现实的观感,还能塑造我们的心灵状态!
一场饥荒、一座遭到洪水淹没的城镇、一则明星八卦、一个政府的垮台、一位经济学家对于明年发展趋势的预测......这类外在的骚动,很有可能就是我们获得内心平静所需要的东西。一场饥荒,一座洪水淹没的小镇,一个在逃的连环杀手,一届下台的政府,某经济学家对明年救济人口的预测--这样的外界骚动也许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好以此换取内心的平静。
当新闻支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有人帮助我们去回应和思索新闻造成的影响:包括心中因此出现的羡慕与恐慌、激动与受挫,以及裹挟在不断向我们涌来的新闻大潮中,偶尔会怀疑自己如果不知道是否会比较好的种种情境。
全球著名的才子型作家德波顿由此出发,解析六大类型的新闻报导——政治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名人新闻、灾难新闻、消费新闻,用他的生花妙笔与透彻观察,引导我们产生适当的观点,使我们体会到──与新闻报导的暗示恰恰相反──其实没有什么事情真正算得上是新奇、值得讶异,或者恐怖至极。

书籍目录

I. 前言
II. 政治新闻
III. 国际新闻
IV. 经济新闻
V. 名人新闻
VI. 灾难新闻
VII. 消费新闻
VIII. 结语

内容概要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述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 术》(2002)、《身份的焦虑》(2004)、《无聊的魅力》(2005)、《幸福的建筑》(2007)、《工作颂歌》(2009)、《机场里的小旅行》(2009)、《写给无神论者》(201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新闻的骚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2条)

  •     近日最惹人注目的新闻是一则老虎咬伤游客的事故。说的是一家四口在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自驾游时,一女子中途下车突遇老虎袭击,而母亲在营救女儿时不幸被老虎活活咬死。 随即,在网上引来了高涨的舆论关注:最开始,只是一件单纯的骇人事件;继而有人表示同情,赞扬母亲救女的品质,也有人刻薄地斥其不遵守规则,活该被咬死;接着又挖掘出了关于女子下车的各种传言,什么小三说、闹脾气说、医闹说等甚嚣尘上;当然,还有关于动物园是否应承担责任的争论。 太阳底下无新事。我们客观地来看,这只不过是一件非常普通的新闻,它所能传递给我们的一些警示或教训也不过是:遵守规则、远离危险、珍惜生命。对于那些出口“活该”的人自然已无话可说,至于女子下车的细节、动物园有无责任等事项,和我们又有着什么切身关系呢? 得益于传播媒介的便宜,每天都有铺天盖地的新闻洪流滚滚而来,一则洪灾、一则领土争端、一则明星八卦、一则恐怖袭击、一则腐败官员的下台、一则最新经济数据报导……查阅新闻,如同吃喝拉撒一样,已成为我们日常中的一项例行公事。很多时候,已经不是观众在寻找新闻,与此相反,是新闻在寻找它的观众。每一波引发公众舆论的新闻热点,无不撩拨着我们那兴奋敏感的神经也跟着连续地起跳-落地-起跳,就像澳大利亚草原上的一只袋鼠。 在这个无处躲避新闻轰炸的年代里,人们的内心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受着搅动,包括羡慕与恐慌、激动与受挫、忧愁与无奈、妒忌与愤怒,以及因此所产生的种种疑惑。然而,我们究竟该如何阅读新闻,并领会新闻对社会与生活的影响呢? 阿兰·德波顿的《新闻的骚动》就是这样一本讲述新闻与新闻影响的通俗读物。全书解析了六大类型新闻,分别是政治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名人新闻、灾难新闻与消费新闻,但许多篇幅并没有具体讲述不同类型新闻的运作特点,更多是作家对新闻报道的审问与憧憬,平淡的笔调之下透着睿智的才思。 在引言部分,阿兰简单地介绍了新闻的特点、作用和人们查看新闻的原因等,比如新闻总是呈现最罕见和最重要的反常世事,但另一方面“新闻却巧妙地避免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也不愿意就其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支配地位引来关注。”新闻运作的套路在于:只管向众人发声,对观点中充斥的假定却避而不谈。阿兰还提到,人们在完成学校教育之后,“新闻就成为我们的老师。” 在世事难料的快节奏社会背景下,我等受众不停地阅读新闻的最大原因也许是出于惧怕与自我安抚的心理,“查阅新闻就像把一枚海贝贴在耳边,任由全人类的咆哮将自己淹没。借由那些更为沉重和骇人的事件,我们得以将自己从琐事中抽离,让更大的命题盖过我们方寸前的忧虑和疑惑……好以此换取内心的平静。” 在谈到政治新闻时,阿兰的最大感受是乏味与困惑,一方面是因为它充满了宏大议题与既定框架,并常常未能报道事件的全貌,另一方面是一般受众更乐于关注那些有趣的、离奇的事情。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派新闻内容扎实但表达沉闷,一派新闻哗众取宠且不负责任。但阿兰也提醒道,政治新闻让人普遍感到枯燥并不是一件小事,因为“当新闻无法通过其陈述技巧来抓取大众的好奇心和注意力,社会就无法克服自身的困境,从而无法调动民意,以引领社会变革与改良。” 有一句常拿来批评国人的“莫谈国事”,即你不关心政治,但是政治关心你。我们知道,关心政治是参与政治的第一步,而关心政治的来源自然是通过政治新闻。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对政治表现的如此冷漠呢?新闻审查制度是许多独裁国家采取的一贯做法,但阿兰还指出了一种更能打消民众的政治意愿的报道方式,而且更具危害性,那就是“以足够紊乱、零碎和割裂的方式讲述事件,让多数人对政治感到困惑、乏味和分神,以至当面对最重要的议题时,都没有了持续关注的能力,无法摸清来龙去脉。”比如时时变更议题、播出各种没头没尾的简报、穿插一些重口味的明星八卦等。因此,根本无需采取触犯公怒的严格审查,仅依靠新闻洪水就能够削弱社会变革的进程,将政治现状维持下去。 新闻是我们了解他人、认知社会的有利工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大脑中留下了种种痕迹,但如果仅凭新闻来观察外界,则不免落入管窥蠡测、坐井观天的窘境。比如,媒体总是喜欢报导一些抓人眼球的社会阴暗面,一场流行病毒、一出跳楼自杀、一起连续杀人案等等。媒体报道的虽然是“真相”,但未必是社会全貌,“新闻中的展示给我们的国家,并非全然就是我们置身的国家。”这套假定是,如果没有阴暗面的报道,国家可能就陷入粉饰太平、夜郎自大的危境之中。 但若据此就对周围的生活失去信心变得诚惶诚恐,未免太过滑稽,因为负面新闻的作用本该是教育与反思。为此,阿兰的新闻期待是,“在揭露社会恶行、攻击现存缺陷的同时,新闻也不应忘记:构建美好、宽容和健全的社会愿景也同样重要,惟其如此,才能唤出人们为之奉献的意愿。”但身为受众来说,我们的能做的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媒介素养。 在其他章节里,阿兰也都是按照同样路数予以讲述的,先是指出各类新闻的缺憾,继之提出自己的一些主张。虽然作者的观点我们未必全部认同,但很有指导价值。例如,谈到国际新闻时,希望这个类别根植于大众的同理心与普世性因素来报道异国他乡的生活本质,而非只关注某些危急时刻;经济新闻,不要局限于冰冷的经济数据,应该更加具体充满情怀;名人新闻要摒弃一味构筑崇拜的冲动,而是注重培育人们从榜样身上汲取前进的勇气;灾难新闻应该传递同情、感恩与宽容等带有警思性的报道;消费新闻应该提醒人们通过花钱来产生真正的幸福是一件复杂的事,引导大众追求那些最能满足自己内心圆满的物品与服务以及精神活动。 回顾自己的新闻意识的形成,大概萌发于小学四五年级,那会儿放学回家后特别喜欢看黄金档期间播出的电视剧,但播出之前每个电视台几乎都会统一转播cctv1的新闻联播,而我每次都会坐在电视机前呆呆地看上半个小时,隐隐约约让自己和“国家”与“世界”联系在一起。那时,我爸每次过年回家也会零零散散地捎回一些垫箱底的报纸,从主页到副刊,读来无不津津有味。 之后到了中学时,我继续保持看新闻的习惯。住校时,借助小收音机听新闻,或者攒零钱到报亭买报纸,什么《齐鲁晚报》《参政消息》《南方周末》。后来到了大学,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获取新闻资讯也更加便捷了,但我还是会溜到图书馆的报刊杂志室去翻阅那一张张新闻报纸,一读就是一下午,还将自认为重要的新闻抄写在笔记本上。这些阅读新闻的经历确实扩展了我对于外界的好奇与视野,但这个过程也越来越让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要学会远离新闻。 远离新闻,并不是说要自绝于外界,事实上也根本没法“远离”,而是说别让新闻绑架了我们的生活,说得功利一点就是不要“舍近求远”的关注一些于与己无关的事,比如关心被老虎咬伤的女子下车的种种传闻,到底有何意义呢?重要的是筛选对我们有价值的新闻。所以,我们更应该专注于建设自己的生活,对爱人、家人、朋友多一点关心。有时,真的要放下自己的新闻热情,明白自己的人微言轻,将担忧、治理、创造或指责、冲突、杀戮的事项都交由他人去处理吧,我还是希望过好自己的平常岁月,正如阿兰所言: 明白余生苦短,而自己的目标尚未完成。
  •     每天打开手机电脑,就是一连串的新闻轰炸,政府腐败,人性黑暗,物质消费,经济下跌,好像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没有任何一点希望的地方,完全的被黑暗的东西包围,完全的没有能力变得更好。有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新闻媒体会给我们营造出这样一个氛围,为什么没有好的东西呈现出来,是真的我们所处的社会无可救药还是新闻使得我们觉得它无可救药。直到有幸看到阿兰的一本关于新闻的书,叫做新闻的躁动,才给了我解释,给了我答案,原来如此,原来是这样子的,而不是那样子的,那么,新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使我们每天被包围的样子吗? 答案很明显,是否定的。首先送上本书结尾的一段话:“要想实现充实的人生,必须具备这样的一种能力,能体察新闻从何时开始不再具备原创和重要的教育功能。在这些时刻,就应该终止和陌生人止于幻想的关联,并将处理、成败、创作、或者杀戮的事物交给他人,明白余生苦短,而自己的目标尚未完成。” 关于名人,那些更为优秀的名人不该被视为魔幻般的存在,只唤起消极的神往或暗中的好奇。他们也是凡人,只不过通过辛勤汗水和战略思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们应该将他们作为案例研究,进行审视和冷静剖析,并问自己:我能从他们身上汲取什么?目前拴在名人服饰和食谱细节上的兴趣,应该被引向有关成长的主题。在未来,理想的新闻机构应将每一则名人报道的核心赋予教育意义:召唤受众向值得称羡的人学习,以成为更好的自己。关于消费,对于这些并非必需的商品,我们最初的购买动机是什么?新闻调查所涉及的多数商品都不是必需品。在购买这些商品时,物质满足显然并非唯一需求,甚至都不是主要需求,牵引我们的乃是一种更深层的无意识渴望,希望自己能够因此完成某种形式的心理转变。我们不仅希望拥有这些物品,而且希望通过拥有物品完成自身的蜕变。一旦我们以充分的关注和大度来研究消费者行为,就会清楚地发现:我们完全不是无可救药的物质主义者。这个时代之所以变得独特,是因为我们想要通过获得物质来实现各种复杂的心理抱负。关于什么乱七八糟的新闻,假如我们读到一个人遭抢劫、被谋杀或意外丧生,或是一幢房屋着火、一艘军舰失事、一条汽艇爆炸、一头母牛在西部铁路线上被撞、一条疯狗被宰、一群蚂蚱出现在冬季……类似的新闻就无需再读……就英格兰而言,这个地区最近的重大新闻爆料当属1649年革命;假如你已掌握了该国年平均作物收成的历史记录,你绝对无需重复关注那种事情,除非你的算计纯粹是出于金钱考虑。假如一个人有头脑,即使很少看报纸,也知道国外从未真正发生过什么新鲜事,就算法国大革命也不例外。哈哈,所以有时候想,怎么这么多的黑暗和乱七八糟的事情发生,然而下面一段话让我知道,这样的事情在数据上每年基本都没有任何变化,只不过在新闻上的一个循环“有时不免遐想,报道的洪流会不会暂时干涸;人类有无可能通过某种非凡的协调机制,一致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谨慎行事,从而让世界平安无事。世界各地的凶手都能推迟他们的计划,莽撞的泳者不去下水,淫乱的政客专注整理自家的草坪。不过,新闻的监管者永远不需要害怕这样的情形。统计数据将向他们保证,任何二十四小时内,都有三千人不经意地死于世界各地的道路事故,四十五人在美国各地遭遇谋杀,四百场火灾在南欧各地的住宅发生,还不包括各种新颖和无法预见的创新型致残、恐吓、偷窃和爆炸事件。”所以,这些躁动啊,什么的完全可以去忽视,你就是两个月不看新闻,也不会有改变世界的事情发生,只不过是以前发生过的事情再一次重演,明白这些之后再去看新闻,心理才会有一种平衡和坦然,而不是刺激和愤怒,这些都是没用途和浪费时间的东西,明白自己海域很多的事情需要去做,不要纠缠于这些琐事,不过是一群鸭梨山大的新闻人重复的工作而已。 一个声音在宣告:昨天说过的道理,在明天仍有一席之地。
  •     借由那些更为沉重和骇人的事件,我们得以将自己从琐事中抽离,让更大的命题盖过我们方寸前的忧虑和疑惑。    26年里,很多次从长江尾的上海飞往长江头的重庆,忍不住透过飞机舷窗寻找那片长江边的鱼塘,还有那个在塞北和我争吵的身影,还有他的思想记者的梦。每一个清晨,那个人会不会把海贝贴在他的耳边,倾听这个星球和这个国家惊心动魄的声音,让他忘记延庆县绵延的山路,和我们曾经无望的忧伤。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我喜欢写“想成为名人心理”的那一段
  •     没读完,总觉得没吸引力牵着读下去
  •     看到最后才发觉总是讲正确的话也确实有点乏味
  •     批判。对某种现象感觉不对劲,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形成观点,搜集材料组织语言,以逻辑为矛头以心理学为盾,开仗吧~ 也不乏准备空手接白刃之流~ 或许是难以实现的新闻理想,也不见得批评就是正确的,可理想还是要有的,批评也是要进行的……
  •     似乎只有前言比较有意思, 当他开始讲每种新闻该怎么样时, 便开始大段不切实际的旁观者论述了
  •     新闻背后的功能性和利益太强,我觉得很多提议不现实;有的总结也不适合中国媒体。语言和逻辑还是很舒展,比很多作家的文字好太多。中文序写成这样吃苍蝇可以不写吗?
  •     实现真实饱满的人生,体察新闻背后的真实目的,理性对待现世社会的爆炸信息,为自己真正在乎的事情钻研下去并保持平和、乐观与悲悯。
  •     just so so
  •     阿兰德波顿的每一本书我都想大力推荐
  •     身处新闻漩涡中,完全可以通过这本书和德波顿一起自省。
  •     就前两章干货较多,后面的和新闻关系不大,主要是在讲在各种信息中如何剖析自己?对个人化新闻的看法受教了。用时2h 很满意。
  •     2017-13 政治新闻、国际新闻、八卦新闻……对于各种新闻,作者都分析了一番,为何现在的新闻不好看,又该如何让新闻更好看、更有用。曾制作过新闻节目的我,看到自己当初面临的疑惑被作者一一点出,很是敬佩。在如此喧闹、信息爆炸的时代,已没有几个人能坚持安安心心的做新闻,大多人只为做爆款,只为噱头,只为10万+。人们也在信息思想的海洋中,失去了自我,丢掉了思考的能力。
  •     前半部分有四分,后半部分很多地方引人深思,我认为五分还是有的,总体上说四点五分比较合适。
  •     一开始看很多话真的很能引起我的共鸣,但是越看到后面越会在心里对他的观点感到质疑,有些意见真的没什么实践的可操作性呐,而且也没有必要。
  •     德波顿的才气和段子手气质在书中一展无遗,用诙谐调侃的语言干着新闻学院老师的活,看着看着会被逗笑。但这本书最大的缺点是无法忽视的。书中的期许是好的,从政治新闻、国际新闻到灾难新闻、消费新闻,他都在告诉新闻工作者应该娱乐化、通俗化、适当艺术化,比如学学莎士比亚。作为新闻系的学生,实在不敢完全苟同。作者其实是从第三者的视角过度理想化新闻。事实上,新闻最为人熟知的特征之一就是新近变动的事实,事实客观地报道事件才是新闻恒久的追求。并不是否定新闻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但是追溯新闻的滥觞,它被赋予的职责就是客观报道,如今德波顿大谈特谈如何摒弃这些旧物件转而回到小说文学(姑且这么理解),这样兜兜转转实在没意思。当然,新闻报道里的千篇一律、可读性差等难题必须得到注意。莫让读者甫看便欲弃之于九霄之外。
  •     1. 他的视角一直非常独特,既不主动靠近学术,那样会比较沉默无聊,又不会太过刻意的讨好大众,所以就有了自己独特的特点。2. 不算什么了不起的见解,但会给新闻焦虑中的我们提供片刻安抚和一点点思考。
  •     所以其实是资讯爆炸的时代最好不要看新闻,但是新闻工作者又要好好做新闻?最奇葩是国际新闻要“抛开对中性语气的痴迷,为我们描摹感性或者个人色彩的画面”???有点反智了啊大哥。
  •     分析了如今的新闻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不过没有给出一些应对。我是不太看新闻的,新闻都是零碎无聊的,而真正重要的一些新闻就算我不看,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也总有各种方法知道。
  •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行壹(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453330/ 面对铺天盖地的新闻,我们需要做的是放下手机,远离书籍杂志和电视,让脑袋休息一会。让思绪放飞。真正的知识不是来自碎片化的信息,真正的思辨也不会从数不清的他人观点中获得。放下手机,走进美术馆去看看艺术,走进博物馆去了解历史,走到残垣断壁的废墟,走进富丽堂皇的餐厅去真正的感知生活。亲身经历而获得的远远比透过手机的想象更真实也更有意义。
  •     独立思考的读者
  •     还行吧,其实我挺想追星的。
  •     我们视若圭臬的新闻客观性肯定会在未来遭到挑战,当下的问题不是还有什么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能让人感兴趣。这样一想,新闻文体真的是一种极为畸形且反阅读习惯的产物。
  •     还行吧,内容很容易理解。
  •     查阅新闻就像把一枚海贝贴在耳边,任由全人类的咆哮将自己淹没。借此逃避虚无。大量的成功范例让我们嫉妒、慌张、无所适从,而耸人听闻的报道又能让我们借此逃避现实,自我安慰。新闻给予我们恐惧、愤怒。洪水般的碎片化信息,使观众丧失思考能力。新闻是一种商品,一条产业。
  •     最触动人心的是 脱离学校的学习能力全凭靠筛选过滤信息辨别信息并加以学习的能力
  •     一般般,通俗读物,新的深刻的见解不多。
  •     很多预设观点不敢苟同。在希望新闻能够引导、煽动受众更多更深入的思考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无论是冰冷的事实还是编辑的立场,都或多或少代表着某种与其息息相关的利益。如果读者不加以辨别,不对这个生态有所了解,而只是永远保持着被动吸收的状态的话,无论新闻做出多少作者理想中的改变,都无济于事。
  •     “德”郎才尽
  •     用通俗化的表达,阐述了政治、文化、经济等各种新闻的特点。我们无法避开新闻的喧嚣,但是我们可以提高鉴别能力。
  •     原来这就是畅销书。应该打两星半,因为后半部是流水账。
  •     对新闻的反思,不错
  •     16年底读完的。作者将新闻分为几个大类——政治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名人新闻、灾难新闻、消费新闻逐一进行批判,他认为目前这几类新闻,做的并不是它本应做的。比如政治新闻,作者认为新闻不应该只沉迷于报道“事实”,而应该承担引导人们如何思考的责任;对于国际新闻,目前的新闻让读者只关注于国外特别牛逼或者特别惨的大事,但是却没有真正展现另一个国家、文化下的“人”的真正的“生活”。而只有当我们对于别人的生活有了近距离的感受,才有可能在一些重大事件上和他们“感同身受”。这两个篇章的观点让我觉得蛮有意思也蛮受启发,但后几个章节的就有点差强人意了。有种作者希望新闻越俎代庖做到好的文学作品该做的事情的感觉,作者的观点我不能完全认同。
  •     看了下评论,没错写的序很辣鸡我看了两句就跳过去了。内容有点复杂感觉像《哲学的慰藉》,看的不是很透,还是喜欢《身份的焦虑》。总之还是支持阿兰德波顿,很喜欢。
  •     生长在“有限效果论”下的作者,提出的观点却和魔弹论异曲同工。《新闻的骚动》有夸大新闻地位的嫌疑
  •     对比鲍德里亚对拟象、电视的解读,就可以见德波顿的“才子气”,不够深刻是通读下来的直接感受,作者没有提供一种“激进”的对新闻的批评视角,也没有把关于未来或现在的乌托邦拉出去,只有一种平淡的下午茶般的评头论足。火药味道微弱,无法承担更宏伟的框架来实施定向爆破。
  •     反正我觉得作者对于新闻的理解虽然不无道理,,但是过于偏激。。还有书上的很多理论作者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出来了。。还有序言什么鬼。。 说到底可以看一看,有助于开阔思路。。 还有我承认我边看边走神,特别是经济新闻和消费新闻那两章。
  •     沒堅持看完,作家講新聞,果然不靠譜
  •     2017已读04# 好看,阿兰很有趣,用俏皮的话解释新闻现象,打算继续看看他其他的书。
  •     阿兰的才华毋庸置疑,受众中心的观点并不新颖,眼前一亮的是学术的语句用散文随笔表达。最后上译的翻译中规中矩。
  •     一年前读过开头,重读时发现关注点和观点都和当时很不同。也许正如书中所说,“艺术作品的大部分甚至决定性的潜在价值,都取决于受众的心理状况“。书中观点相当理想化。也许重读又会有新感受。
  •     和以前的书比较明显水平下降,估计才华和幽默感同头发一样消失在太空了,虽然依旧撒鸡汤,谈人生,希望人自身完善的美好愿景能够实现,但时代的浮躁、信息爆炸的井喷,这崇高的愿望显得单薄和落寞,就像新闻机构不可能改变行业规则、人也不可能脱离狭隘,浮躁已经是一种常态,耳提面命的质疑变成弱小的发声,像空中泡沫,扑一声,一闪而过了。
  •     我跟你讲,要不是因为这是王叔叔给大新闻的礼物,这种水产品送我都不看
  •     作者的思维特别新颖,抛出的问题其实多于陈述的现实,语言运用的很恰当,看的很舒服
  •     在东吴辅修中文系电视新闻时王浩老师提及的,当时草草翻过繁体,只觉新闻学原理和现状趋势寓以生动奥妙实证plus解读,可读性不差。图书馆再遇再读,既有老友重逢时盲点扫雷的温暖和熟识,亦有另一翻译和简体(更好读,私人阅读连贯性更好)刮目的惊喜。
  •     非常通俗好读,有吸引力,字句也出彩,让新闻传播研究不仅仅止步于学术需要的案台之上,更多人得以参与进新闻的反思运动。
  •     2017年38本:有趣,点到即止的哲学思索,挺符合我国宣传部思维,但是大前提不符啊,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     [2017-05] 作为吐槽看看还行,作者的个人偏见挺强烈的,这未必是坏事,可总是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2017.02.05
  •     大概就是一个博学的作家对于新闻的批判性见解和乌托邦式的未来构想,不算深入,但的的确确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
  •     文章的观点很明确,提出了很多新闻“应该”是怎样的想法,但总体缺少论据,像作者强行灌输他的想法,却又不说明想法的可行性和具体如何落实,但作为了解当前新闻有哪些问题,此书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得
  •     关注新闻……放下新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