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

出版日期:2015-9-1
ISBN:9787532769909
作者:【美】朱迪斯•哈里斯
页数:480页

作者简介

《教养的迷思》是乔治•米勒奖(美国心理学会颁予的杰出心理学作家奖)获奖者朱迪斯•哈里斯的代表作。
斯蒂芬•平克、查理•芒格、梁文道等皆推荐过这位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作家。
传统心理学观点认为父母在对孩子的塑造中扮演着影响深远的角色,但是朱迪斯•哈里斯质疑这个传统观念。
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朱迪斯•哈里斯用众多的证据证明,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大,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
换句话说,双亲并不能教导孩子社会化,儿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们的小伙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经验影响。专家们都是错的!
为什么移民的第二代说话口音是和同辈人相同,而不是和他们的父母相同?
在英国的早期上流社会,许多男孩生命中的前八年是和保姆在一起,接下来的十年是在寄宿学校生活,结果,言行举止还是和他们的父亲相似?
“教养的假设”不能解释这些现象,但是哈里斯可以。
斯蒂芬•平克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他“对童年和儿童的看法”,并预测它将成为“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哈里斯提出的理论,将改变为人父母既有的形象。同时,哈里斯也对父母们提出了忠告:你什么可以做,什么无法做到。同时也将父母从“不能培育出自信、快乐、举止得宜的孩子”的罪恶深渊中解救出来。
=================================================================
作者如此说:
1995年,我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的开头这样写道:
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长久的影响吗?
本文在考察了相关证据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事实上,我只是一个失业的大学教科书作者,以及两个孩子的母亲。
1997年,这篇论文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乔治•米勒奖”。上帝真幽默。37年前,我收到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一封信,信上说他们决定不授予我博士学位,因为他们认为我不够格,签名的正是心理学系当时的执行主席乔治•米勒。
1998年,《教养的迷思》出版了,它成了十多年来,有关儿童发展与人格的最为畅销的心理学著作。斯蒂芬•平克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他“对童年和儿童的看法”,并预测它将成为“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本书的目的只有一个:
“专家们”是错的,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抚养孩子这件事变得容易一些,让家长的压力小一点,但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家长们仍然沿用传统文化中那种令人忧心的教养方式。我提出了一些善意的忠告,想让家长们变得轻松起来,但他们却完全置之不理,甚至连我自己的女儿也是那样抚养孩子的。
但我又怎么能指望,我可以影响自己的女儿呢?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二版 序言
第一版 序言
第一版 前言
第一章 “教养”不同于“环境”
第二章 先天禀赋(和后天教养)的证据
第三章 先天禀赋,后天教养,抑或两者都不是
第四章 分离的世界
第五章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
第六章 人的本性
第七章 我们和他们
第八章 与儿童为伴
第九章 文化传承
第十章 性别规则
第十一章 孩子们的学校
第十二章 长大成人
第十三章 问题家庭和问题孩子
第十四章 父母能做什么
第十五章 接受拷问的教养假设
附录1. 人格与出生顺序
附录2. 测试儿童发展理论

内容概要

朱迪斯•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1938- )
美国知名的心理学家、作家。199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予杰出心理学作家的乔治•米勒奖。撰写过多本关于“儿童发展”的大学教科书、畅销科普书籍,包括《基因或教养》以及这本《教养的迷思》。哈里斯是位独立的研究者,于演化、社会、发展心理学等领域深耕多年,见解独到。《教养的迷思》自出版以来,因其挑战传统认知的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震撼与回响。


 教养的迷思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文/凡悦颜胡适先生曾言“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可以算作定论。”概括说来就四个字“拿证据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和约定俗成的事太多,我们被那些所谓的“定论”折腾得疲惫不堪,甚至忘记思考事情本身应该是什么样子。《教养的迷思》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该书作者朱迪斯.哈里斯未读完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没有指导教师,也没有经历过常规做研究的过程。或许要感谢这些,让她有勇气来提出这样一个看似疯狂且激进的论断:“专家们” 是错的,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当今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所谓养生除了锻炼还有就是健康饮食,然而当我们习以为常的拿起花椰菜的时候,是否想过它真的是健康食品吗?它是如何一步步被变成健康食品的?来看看研究者的方法多么简单而直接:调查大量中年人—询问他们吃多少花椰菜—五年后看他们是否还活着(活着就意味着健康),结论吃花椰菜更长寿。看明白了吧?“专家们”已经通过大量的数据来“证实”才得出的结论,我们当然应该接受并付出实践,可是这些证实却忽略了问题的开始就是多变量的。这就像调查亲子阅读甚至离婚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一样的道理,很多“对孩子有利/不利”的教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理所当然。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微环境”都可能会对其形成影响,我们又何必苦苦“折磨”自己,苦苦说是家庭教养的问题呢?刺激会引发反抗,反抗会诱发思考,通过对比与寻根究底,人们往往会得到更贴近事实且更加完善的结论。作者开篇观点就刺激到专注于家教书和专家育儿理论的读者们,接下来步步紧逼让读者们意识到“教养假设”可能真的就仅仅是个假设,然后步步为营,从心理学、人类演化史、行为遗传学和文化传承等众多方面提出证据来否定“专家们”的教养假设,最终通过自己多年的观察和研究证据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在“父母能做什么”一章给出了建议。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专业的内容,她用幽默的态度论述严谨的问题,通过阅读我们能看到作者对读者的诚意,更能看到她对待没有实证研究支持的理论那敢质疑的态度。孩子是一个极具辨识力和适应力的个体,家庭为他们提供知识和训练,他们学到的同时也会在群体社会中逐一“审核”,人格的塑造会受人类演化史、同辈以及家庭的多重影响,爱孩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享受孩子成长的过程,找回 本就属于家长们的快乐与轻松。
  •     朱迪斯•哈里斯著作的《教养的迷思》并不是一部指导儿童教育的育儿经,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以否定“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长久影响”为论点,进而探讨了是什么因素在孩子人格形成中起作用,书中内容打破了约定俗成的儿童人格形成的传统观念,颠覆了弗洛伊德所提出父母对于儿童人格形成所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假设。传统的主流观念认为人的性格成长有两个必然因素,第一是先天基因,第二是后天教养,约定俗成的观念中把“教养”与“环境”视为同义是基于以上两个因素,除了基因之外,影响孩子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家长的教养方式。哈里斯在书中则开明宗义地将著书的两个目的写在了前言之中:第一,改变你认为孩子的人格――过去叫做“性格”――是由父母塑造而成的看法;第二,告诉你孩子的人格是怎样塑造而成的。而这两个目的则解答了一个心理学上的基本问题“即我们何以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我的回答是基于儿童的心智与人类的深化历史。”作者首先在书的开端提出了人们对于教养假设论据的根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提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令其研究成为了后人方向标,他对人性格成型有着著名的假设,他认为孩子从小所经历的一切事物都与父母有关,甚至于儿童的断奶和如厕训练都会影响他们一生。弗洛伊德这个关于人格形成、教养根源的追溯,成为后来心理学一直对于父母责任认定的依据,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资深的儿童专家都认为父母与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甚至作者最初也认同于这样的观点,但后来在她为大学本编写教材的工作过程中,她发现这些了越来越多反对这一观点的声音。她发现,大量心理学家用来支撑教养的证据,其实不能称其为证据,表面上他们证明了教养假设,但实际上并没有,现在反对教养假设的证据越来越多。从而引申到弗洛伊德对于父母责任和孩子恋母恋父情节的诸多假设,但事实上这些假设后来人们一直试图用各种证据去证明弗洛伊德假设的正确性。哈里斯列举了“行为主义大师”约翰•华生所提出的制约反应的方式,当孩子在特定的环境中,定向的将其培养成为某一种角色,医生、律师、艺术家或商人。这不仅让人联想到号称闻名世界的儿童早期教育书籍《卡尔威特的教育》,许多父母声称正是这样一本指导性的育儿书让他们培养出了一位位优秀的人才。而《卡尔威特》一书中,一位乡村牧师卡尔•H•G•威特,自创了“全能教育法”,为了让人们相信早期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他将自创的教育法应用于自己的孩子卡尔•威特身上,这个后天不足的孩子在父亲的方法下被培养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华生的这一反应机制,并非不无道理。但回顾其中又不难发现,“全能教育法”是倾心尽力的占据了孩子的全部环境,即打造了一个全面的教养空间,限制了孩子先天条件的发展,这与华生的理论是相似的,为培养孩子成长而抹杀孩子的先天心智。哈里斯则从一个社会化的角度去看待常人性格形成的决定因素,由一系列的条件,先天的基因决定了人的心智水平,父母的培养、社区中同龄玩伴影响等等因素共同结合而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换而言之,哈里斯所指的是人就是这世界的一部分,而性格的成形亦是由整个世界的影响才能起到作用。虽然哈里斯凭着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而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的奖项,同时又因其是位独立的研究者,其自身没有学院派的专业背景和师承关系,引来了不少争议,许多读者基于对传统心理学的坚守和对作者本意的曲解,《教养的迷思》一度被人们认为这是否定父母对塑造孩子人格所起到的影响力的否定,从而令这本书在出版之初而受到不少攻击。
  •     父母和伙伴一样重要 文/米雪古语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也有俗语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缘何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会有两种相反的说法?而子女的性格为何有的肖似父母,有的却与之截然相反?一个品学兼优的子女就一定有一对高素质的父母吗?“狼孩”该作何解释呢?这些疑惑,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社会学以及遗传学中无法避免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在教育专著《教养的迷思》中总结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大问题:“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长久的影响吗?没有!”这对于固守教养假设的父母无异于平静的湖水上投了的一颗大石头。实际上真的如此吗?为了排除遗传等其他因素的干扰,哈里斯选择研究对象多为移民家庭。当移民家庭在异国选择非本国移民圈时,移民家庭中的孩子,能够很快很自然与周围的孩子打成一片,父母则多数会讲自己本族的语言。哈里斯断言,相对于父母,儿童被同一群体的成长影响更大。这一观点,弱化了教养对于一个儿童的成长的意义。基于上述观点,排除遗传和间接遗传等非后天因素,使得群体导向拔得头筹。然而,教育一直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问题,哈里斯选择的群体并不能代表所有,虽然为了研究的准确性,选择移民家庭作为研究对象,但是非移民家庭的教育问题才是大多数。群体导向、父母教养不相伯仲,他们彼此互相影响,彼此磨合,此消彼长,互为增长。著名精神分析派鼻祖弗洛伊德发现了,儿童早期经验对性格发展的意义,这个影响是深远的,甚至能影响孩子的以后发展。弗洛伊德年幼时,母亲的宠爱一直影响着他性格的发展,甚至在以后的人生岁月中,被赞美和呵护一直是他与周围人相处的一种方式,包括他的长辈、朋友、甚至学生,一旦他们无法在行使这一“职能”,他便与之断交。而他的性格并没有因为成长过程中接触周围的同伴而改变。父母的教养方式,确实对弗洛伊德的性格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以此推之,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过分严厉的父母,孩子一般都会产生两个极端的反应,要么唯唯诺诺没有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富有反叛精神。溺爱而生的孩子,恣意妄为,横行无忌,不懂得尊敬他人,甚至进入社会以后,不懂如何与他人相处。他们周围一定也有很多同龄人,对其产生的影响很显然无法与家庭教养相抗衡。除却群体导向和父母教养,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儿童的性格,例如遗传。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国计划生育中有一项是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等,对于未痊愈的精神疾病的病人也是禁止结婚的。很多大学课堂也会开设有关遗传与优生的选修课,因为,某些疾病、智商、外貌和性格等都是会遗传的。那么,“狼孩”是狼吗?显然不是,他具备了人类的基因,只是在接受信息的成长中,接受了来自其长辈——母狼,还有周围人——狼群的非人类的生长环境,学会了母狼教给他的生存方式,接受了狼群的影响——生食、吼叫、撕咬等。孩子的成长中,父母是不可缺场的,与同伴嬉戏娱乐可以让孩子无忧快乐的成长,教学相长,父母和伙伴一样重要。

精彩短评 (总计43条)

  •     1、学习得越多,理所当然的事情越少。2、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根本就是两码事。3、本书对“教养假设”的否定证据比较充分,至于作者自己的群体社会化理论暂时还是一个她的一个猜想书中并没有严格的论证(虽然被她一说我觉得还挺有道理的)4、作者的思路打开了大家对教养定势的思维,这书不错。
  •     重新思考了父母教养的作用,论证得还是比较严密的。孩子很早就分出了“我们”和“他们”,社会化应该是在“我们”群体中的社会化,而不是学习“他们”的社会化。大人不属于“我们”,同伴才属于“我们”。翻译存在部分问题,如心智理论,应该是心理理论,依附,应该是依恋。这似乎是台湾的翻译方式,故简体版应该是参照繁体版翻的。
  •     翻译有些啰嗦,看得我眼累。作者强调了群体中同伴对孩子的影响甚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推翻了一直以来具有统治地位的教养假设。普通家庭中父母正常对待子女的方式并不会让孩子的未来更成功或是更失败(极端虐待家庭除外),作者想让当下的父母卸下教养的枷锁,不要诚惶诚恐地觉得自己某些言行会毁了孩子,爱你的孩子,享受养育的过程,就可以了。
  •     enlightening 注重实证和逻辑,给了比较充分的论据去论证一些比较难论证的东西
  •     提供了另一种教养孩子的思路,应当更加重视孩子所在同辈群体对孩子人格塑造和社会化的作用。
  •     看看
  •     我对作者的观点是持怀疑态度的,看了一半太细碎繁琐,弃了
  •     很棒的书,群体社交说'的确更值得信服
  •     父母往往高估了自己对孩子的直接影响,低估了间接影响。父母可以改变孩子所处的社区和校园环境,而这些对其成长的影响更加显著。难怪孟母要三迁啊。
  •     终于等来了简体版,另类的视角审视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成长,重新定位父母的位置,那些对孩子而言至关重要的选择,人生中的难题,或许我们并不比孩子知道的更多。如果很认真的给#教养的迷思#写篇读后感,大体应该分三个方面,其一,应该学会对兜售的教育理念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其二,作者只要使用移民家庭,双胞胎家庭,收养家庭来批驳教养假设,也是有些偏颇;其三,在遗传、亲子关系、同龄群体中,不要过于看中自己,孩子始终是有选择的能力,并且应该自负其责。既然我们的影响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长远,不如让我们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     视角很新颖,言之有理
  •     论文。看关键结论就行了。
  •     必须说明这绝不是“又一本育儿指南”或者所谓教育专家推荐的“父母必读”,而是一本文献详尽,论证扎实,逻辑缜密的心理学专著,涵概了遗传学,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生物学等诸多领域。作者求真求实,不盲信不从众,有力驳斥了深入人心的“教养假说”,谨慎又大胆地提出了“团体社会化理论”,给了众多教育专家一记响亮的耳光。全书有点冗长,若缺乏专业背景需多点耐心哦。
  •     不要迷信专家
  •     非常烂的书,从例子中看不到作者想得到什么结论,给我的感觉是作者不敢负责任,也不敢确定到底孩子会不会受父母影响
  •     2017-02 亚马逊
  •     新的观点带来新的冲击和思考,作者的新鲜论断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教养观念。
  •     有些啰嗦。这是部芒格和平克都大力赞赏的心理学作品;挑战传统认知的观点。 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只在家庭内起作用,孩子的社会人格成长主要还是靠家庭外的同龄人社交圈子。 还得读一遍。
  •     感觉缺乏论据,也没能给出明确的观点。指导意义不大。
  •     挺好的,有启发
  •     非常推荐
  •     值得一读。现在做父母太过焦虑了,需要这样一盆冷水浇一下,冷静一下,回归亲子关系的正轨
  •      20161117看到第八章的时候我决定给四星半或者五星,作者解释了一些人不能建立人际关系深度交往的能力的原因。我曾经以为是父母关系导致的。但这书的意思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好,导致孩子不断的更换生活地,不能持续的跟身边的人成长朋友,这才是无法获得建立深入关系的能力的原因。可以说即便父母感情好,但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孩子不断更换朋友群体,也会出现无法深入交往的能力。20161119把大人孩子比喻成监狱看守跟犯人非常的贴切,非常精彩。我延伸了一下:孩子跟大人学习黑名单,即什么不能做,立规矩;孩子跟孩子学习什么应该做,即白名单,学技能。20161122这书竟然能把一个班集体跟一个组织的管理说的那么具体且本质,是在让人钦佩。方法就是不断的贴标签!
  •     我认为每一个沉浸在新教育理念中的父母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几年来我诚惶诚恐地活在“你怎样孩子就怎样”的威胁中,把孩子的任何不妥都归咎于自己,现在终于解脱了。用佛教的观点看,每一个人都是带着业而来,不管你多爱他,多努力,对他这一期生命的业都是无能为力的。
  •     给我带来了全新的理念,知道父母的作用不是大如天,可以让我轻松上阵,在一些有作用的事上多多努力
  •     Inspiring
  •     周围同伴对孩子的影响巨大,家庭教育-即教养并不起决定作用,丰富的例子支撑,一本好书。
  •     值得深刻理解的儿童成长及心理学研究著作。思索其逻辑,查看其样本,推导出结论,制定出教育规划。
  •     读的台版,台版的出版年是2000年,已经是16年前了,不知道在现今的西方育儿界这还是不是最新的(最正确的)呢?而大陆版本的出版是去年,所以说……!作者不是太看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而更看重同侪或玩伴的影响,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说家长要为孩子选择更好的社区和更好的学校,但是又有很多优秀的人是从并不怎么好的区域或学校出来的,只是两者的概率大小,不知有没有研究过。
  •     武志红的观点弱化了后天同龄人压力和环境的作用,这本书给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孰强孰弱虽不能判定,但是一个人的此刻是由过去塑造的,这一点争议不大。所以为了未来,不仅要投入精力发现认知自己的原生家庭的遗憾,还要趁年轻,发展空间巨大时争取一个充分竞争的优秀环境。
  •     这本书可以配合《社会动物》(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539126/)一起读。
  •     读的台版,内容比大陆版多些
  •     「基因有制造身体和大脑的指令,基因决定人们的相貌、大脑的结构和化学成分。身体上的遗传表现是执行基因指令的结果,我把它叫做『直接基因效应』。胆怯是直接基因效应,有些婴儿生来就异常敏感。天生丽质也是直接基因效应。」——喜欢,真的写的很好。
  •     1、父母的教养方式无法决定孩子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多是因为基因遗传而非家庭教养。2、孩子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发生在家庭之外,尤其是Ta所认同的同辈群体中。在群体中发展出的人格才是成年之后的公众人格。3、父母的教养影响那些“需要在家中从事的事情”。比如阅读、钢琴、亲密关系。
  •     真啰嗦啊
  •     对作者: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对社会化群体理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这本书解答了我很多在养育孩子中的很多迷惑。传统都认为,子不教,父之过,孩子有什么过错过失,都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有问题,都是因为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有问题,这本书告诉你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孩子的很多发展,更多的是受同伴,受外面环境的影响。但这本书也完全赞成父母基因对于一个孩子人格的形成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比如父母性格暴躁,孩子性格也暴躁的概率就很大。但无论如何,这本书是很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自责过多的父母的一个福音。你做你能做到的,孩子的将来是掌控在他自己手里。
  •     观点很新颖。不过很多方面比如自控力,乐观等等现在都被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是可以习得的技能了的话,确实可以通过教养传递给孩子吧?
  •     和流行的教育学不一样的观点,值得一读。
  •     有点太理论性了,可以看看,有助于放松心情。
  •     其实就是把孩子先天的影响推给基因(因为她自己解释不了),其他的推给社会环境。还是有点偏激。
  •     2016.6.26…8.24
  •     1.人类是模仿能力最强的动物。孩子的社会化是模仿同辈群体行为的过程;2.父母的教养很难证明到底是教养方式还是基因遗传起的作用。是孩子的性格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教养方式还是不同的教养方式导致了不同的性格。3.人类天生对与自己不同的人和群体怀有敌意。性别差异,年龄差异都会导致儿童把自己归于特定的一个群体,采用这个群体的行为规范……虽然作者通篇讲是同辈群体而不是家庭教养影响了孩子的社会化,但父母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孩子的社区/社交环境里接触到的同辈;当孩子多到可以分好多子群体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教养也会决定孩子把自己归类于哪个相似群体。#孟母三迁是有意义的,学区房是有意义的,让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最有意义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