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最后600天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15326689
作者:顾保孜,杜修贤
页数:576页

作者简介

本书真实地记录了周恩来总理从患病、住院到逝世的最后生命岁月,生动地展现了周恩来总理与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顽强斗争并在毛泽东主席的支持下,逐步推举邓小平重新走上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的过程,表现了周恩来总理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伟大的人格力量。周恩来从患病到住院,经历了两年苦撑危局的政治苦旅;从住院到逝世,又经历了600天由生到死的病痛时日。周恩来从1972年5月12日,检查出尿中有癌细胞,随后被确诊为膀胱癌。他不仅继续担负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繁重工作,而且承受着来自党内外巨大的政治压力,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在批判极“左”思潮、“组阁”、“反对经验主义”等重大问题上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在毛泽东的支持下,逐步推举邓小平重新走上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为中国今后的前途和命运作出了重大贡献。自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周恩来生命的最后600天里,共做大小手术13次。周恩来生命最后的岁月,伴随着病痛、负重、伤感、离别与希望,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事业。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祸起萧墙
淡然处之
抽薪止沸
复出之路
一衣带水
南辕北辙
第二章 病魔缠身
周恩来的治疗终于提到议事日程。然而,政坛暗流涌动,权力之争加剧。
柳暗花明
求贤若渴
日理万机
如愿以偿
再度受挫
忍辱负重
改弦更张
岁月留痕
风波再起
明火执仗
第三章 困顿病榻
1974年,周恩来的病情恶化,癌症转移。他拖着重病之躯,千方百计解放了一大批被打倒的老干部。
西风残照
困顿病榻
挂肚牵心
垂暮之治
欢聚一堂
风生水起
生死一搏
情同手足
心愿已了
第四章 回天乏术
到1975年夏,周恩来体重仅剩61斤。他凭借自己在党内外的影响力,希望用生命的最后力量托举邓小平平稳接班。
惺惺相惜
以忍为阍
暗流涌动
洞察秋毫
触物生情
泪干肠断
直抒胸臆
因风吹火
逝者如斯
激浊扬清
第五章 弥留之际
1976年1月8日上午,周恩来停止了呼吸。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完成了人生的最后谢幕。
相濡以沫
临深履薄
油干灯尽
语重心沉
回光返照
难以回天
第六章 魂舞大地
"只见总理去,不见总理归。"成千上万的首都群众伫立在长安街两侧,用泪水与怀念为周恩来总理送行。
剖肝泣血
力不从心
天怒人怨
众怒难犯
风木含悲
最后使命
涓滴不遗

内容概要

顾保孜,江苏兴化人。1957年2月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第二炮兵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一级编剧。著有《红墙里的瞬间》《铁血N4A》《红镜头》《中南海人物春秋》《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毛泽东正值神州有事时》等数十部纪实文学著作。多次获“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中国图书奖、解放军图书奖等奖项。摄影:杜修贤(1926年11月—2014年6月),陕西米脂人,1945年在延安八路军电影团师从吴印咸学习摄影。1954年任新华社北京分社任摄影组组长、新华社摄影部中央新闻摄影记者。1960年起担任新华社驻中南海摄影组副组长、摄影部中央新闻组组长,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中央外事摄影协作小组组长。20世纪60-70年代,他先后担任周恩来、毛泽东专职摄影记者。1980年担任中国图片社副总经理,1984年离休。


 周恩来最后600天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几年前我买过一本《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作者也是这两位,这两本书我都很喜欢,交叉着看可能会更好。主席这辈子最大的能耐就是用人,让谁上不让谁上都他说了算,而且被整的人还没法有半点脾气,主席这样的人,500年才有一位。总理最大的能耐就是忍,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他当了20多年中国的总理。忍看起来平淡无常,但是作为一国之总理,当到了心中一肚子委屈,也算是件奇事了。书中有个小细节让我印象颇深,一个是越南代表来华商讨援助事宜,狮子大开口要80亿,但是我们只能给25亿,于是周总理在连续工作很长时间后仅仅休息了15分钟便和越南人展开谈判,最终拿下了这局。总理对待工作是不遗余力,兢兢业业的。书中类似的情节还有很多,这些东西读起来没有说教感,很平时,我也相信。
  •     读这本书,需要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对读者的精神是一种考验。“周恩来的为人性格,正如中外人士所评论的那样:他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他不争权夺利,他从不向至高无上的地位发起挑战。”总理的个性决定了他不会坚定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会为了长远大局而委曲求全,例如“大跃进”,总理是提出过反冒进意见的,结果被打压,既违心又真诚地做了一次“自我批评”,这种强烈的矛盾行为是总理刚与柔两面冲突的心理表现。总理的这一特点和邓小平截然不同,邓小平特别坚持他的做法,书中也提到了,邓小平的最后一落是在“反击右倾翻案风”中再次被打倒。然而当时毛主席对邓小平的批评并不是要打倒他,而是希望他对“文革”作个决议,肯定它的基本正确,但邓小平不愿意,拒绝做这个决议,最后才被打倒了。总理在病床上听说后,“瞪着眼对邓小平说:‘你就不能忍一忍吗?’……。周恩来的意图很明显,是想让邓小平在毛泽东面前隐忍一下,因为他和毛泽东都将不久于人世,等你邓小平平稳地接过这副担子后,你再去处理有关事情不迟。未来的中国是需要你邓小平的。”书中虽然说得很委婉,但毛主席在几次问题的处理上确实负有责任。人总是听不进意见,不喜欢被泼冷水,搁谁都一样。认识错误很重要,若是主席能够意识到“文革”的问题……虽然现在官方依旧尽量避免提及“文革”,但至少结论还是明确的:文革是完全错误的。其实毛主席早年也受过不当批判,那是革命刚开始的时候,被苏共和王明等批判过。按理说,不应该再出现这样的错误,然而它还是出现了,历史就这样永远持续着。极权是非常危险的,邓小平也说过,导致“文革”爆发的一个原因就是民主集中制被破坏了,集体领导被破坏了。“进入七十年代,共和国的领袖们都陆续进入古稀之年,意味着生命进入晚年的轨道,而共和国才度过二十多个春秋,正是妙龄年少的花季。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非常悬殊的年龄,就像是一道‘代沟’,造成党和国家很多不协调的因素,可以想象,‘代沟’的后果给决策者带来怎样艰难甚至是苦涩的抉择。”这个说法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当时会出现那些错误,是原因之一。书中虽未对江青着墨多少,但还是成功勾画出其无赖撒泼嘴脸,成天无事生非搞批判,基本就是文字狱变种。“由于江青与他夫妻关系的特殊性,毛泽东始终对江青一伙的行为,网开一面,存有仁慈,没有痛下决心动‘手术’切除。”《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里法拉奇对邓小平的采访,我还清楚地记得:“谈话的最后,法拉奇又把话题绕到了江青身上。她问,对江青,您觉得应该怎么评价,给她打多少分?邓小平不假思索地说,零分以下。”也记得他那句“家庭是个好东西。人老了更需要家庭。毛主席晚年,要是有个温馨的家庭就好了。”的确,如果毛主席有个好的家庭,很多事情不会发生,可惜遇人不淑。“开国总理周恩来,他生前没有子女,死后没有墓穴,他将自己完全融入了祖国的土地。他是人民的总理。”周总理识人,周总理有非凡的人格,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卡桑以前曾告诉我周总理在“文革”期间主动把莫须有的责任揽身上,保护了很多人。具体详情在这本书中弄明白了,“陈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周恩来同志,‘文化大革命’的后果不堪设想。”“文革”本已不堪设想了,更糟糕的情况?恐怕就是崩盘了。这本书的很多地方都让人哽咽。作为个体来说,虽然时代不同,但苦难是一致的。人生变幻,无解。这本书制作精良,即便在中亚的电子书中也是难得的良品,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照片。这本书是在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时发现的,两本书适合连着读,除了时间先后性,便于了解历史来龙去脉外,还在于两位伟人一前一后的历史功绩:周恩来和邓小平亲如兄弟,周恩来是邓小平非常尊敬的兄长,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认识,差不多同时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文中引用均来自本书及《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      此时此刻的周恩来每隔几天就要作一次化疗,可化疗才进行了两次,他又一次被推到风头浪尖,面临精神的重压。无论是身体的折磨还是工作的压力,再加政治的“迫害”,都排山倒海般向他涌来。而周恩来一边要拖着重病的身躯尽快扶邓小平“上道”,为那些刚刚解放出来工作的老同志抵挡“枪林弹雨”,还要用自己的政治智慧和勇气与江青一伙斗智斗勇""  毛泽东没有同意见她。3月20日,毛泽东又对江青发出了严厉的警告:  江青:不见还好些。过去多年同你谈的,你有好些不执行,多见何益?有马列书在,有我的书在,你就是不研究。我重病在身,八十一了,也不体谅。你有特权,我死了,看你怎么办?你也是个大事不讨论,小事天天送的人。请你考虑。  毛泽东  74.3.20""现在打开周恩来1974年1月至5月31日的工作日程,我们可以看到,不到半年里,周恩来是怎样在用自己的病躯承担起党和国家的重担。除了几次病重不得不卧床外,工作达139天。每日工作12至14小时的有9天,工作14至18小时的有74天,工作超过18小时的有38天,工作24小时以上的有5次,连续工作30小时的有1次。""癌症很大程度都是因为操劳过度,压力过大与生活不规律所致""人的伟大有时不在高处显现,而是在生死危难中凸显""  在那场浩劫中,老舍遭到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投进北京太平湖自杀身亡。""周恩来一生忍辱负重,不计个人得失。他没有子女,没有家产,晚年又忍受含沙射影的恶毒攻击。属于自己的唯剩这把随时都会化为灰烬的忠骨。他忍受了许多许多,唯独不能忍受对他政治生命的践踏。他如飞翔的候鸟,爱惜自己的羽毛胜过一切。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要做的竟然是为一个不应该让他承受的冤案申辩,为保护清白的政治名誉而不惜耗尽最后的健康细胞""说到这里,张大夫的泪水已经溢出眼眶,要不是眼镜镜框挡着,早就顺着鼻梁滑落下来了。他说完这句话赶紧离开总理的病床,他不希望总理看见他的眼泪。如果连医生都会在病人面前掉眼泪,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无药可治,回天无术了。这种绝望的情绪说什么也不能传达给病人,更不说是他们敬爱的总理了。=========================花了断断续续一个月时间才看完这本书,很感动有没有我个人是十分崇拜周恩来总理的,喜欢那种对事,对人,对己的态度是个十分好的模范啊,不是么不享身前生后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就是毛主席的子房,一位不愿归隐的子房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600是虚数,是从患病、住院直到逝世,情感真实,可歌可泣!书里有很多宝贵的图片,四张图卡值得珍藏!现在的政府官员应该好好看看,三省自身!
  •     读的时候数次感动,几欲落泪。将总理的伟大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但是此书主观色彩略重。不过作为大概了解总理生命最后尽头的生活还是可以的。
  •     描写很贴切
  •     全书一句话就能总结,即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四人帮批斗攻击无事生非。但对于周总理无私奉献后的政治斗争和社会政治状况只触及皮毛,作者你是不敢写还是不会写
  •     是谓中国
  •     冲着男神给的五星。文笔情感丰沛,略感文笔掺假个人情感意。 “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 “只见总理去,不见总理归。”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泪目于十里长街送总理
  •     图片很珍贵!总理专用摄影师拍摄。但是配的文字真心读不下去,都是什么“难道这还不让人敬佩”之类的话
  •     各种歌颂
  •     那天在图书馆里乱逛,看了好几本书都没有看下去,直到这一本吸引了我 “鞠躬尽瘁”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伟人 “愿这盛世,如你所愿......”
  •     痛心疾首 好总理
  •     当做画册一样读完了。近来看了一些近代史书籍,对政治人物没有好感。主人翁在哪个环境下一方面忍辱负重,一方面力挽颓势,病痛和压抑中苟延残喘。他算一个让人还能扼腕的人物,积极快乐而又可怜伤感的政治人。
  •     私德,如果有道德完人的话,总理算一个。公义,在国家动乱之际,挽狂澜于既倒,尽最大之可能扶危济弱。生命的最后时刻读来令人动容。
  •     以前上学只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知道这个风度翩翩慈眉善目的老人是开国的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无意间拿起的一本书,竟然我欲罢不能,看得泪流满面。要怎样的个人和品质,才能做到他这样。我总结不出什么高度,只知道他“没有后代,没有财产,没有墓碑,死后骨灰都撒在了神州大地上。”
  •     为了不遗忘
  •     作者的写作感情成分居多,历史成分居少,一些照片很难得,让我们得以仰慕领袖风采~
  •     很感动。最后两章真的是边哭边读的。周总理,真的是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海棠永不败
  •     很感人 但是太过于倾向某人 不算史学
  •     满分给照片 满分给故事内容 满分给刻画的人物 三星给写作技巧
  •     看阅兵时无意中被某句话戳到,于是找出来翻看……唉。
  •     几乎是哭着读完最后两章。
  •     一个周末看完,酣畅淋漓,哭了,周恩来的图卡也很棒
  •     歌功颂德的成分不少,全文是一种流水账。看不到多面立体的人物刻画哦。警惕这种方法写人物传记。
  •     恩来爷爷,愿您安息
  •     周恩来,在我眼中几乎完美的一个存在,不争不抢,默默地牺牲自己以顾全大局,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真实典范!
  •     照片好珍贵!
  •     从周总理患病到逝世完整而详细的叙述,尤其是临终细节的一首资料很有价值。加上摄影师杜修贤的大量彩色照片和作者颇为煽情的文笔,十分值得一读。
  •     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
  •     读的第一本周恩来的书,一下就看进去了,接着又看了几本关于周恩来的传记。这一本很明显的能看出是写的周恩来最后的日子,看最后一章时真的很感动,我们敬爱的男神周总理啊!
  •     五星给照片 文本太煽情最后部分我一边看一边哭
  •     是之谓大人。看到十里长街送总理,依然泪崩,国族自有大生命力。
  •     本想看的是总理美男子时的光辉,但还是不可抑制地被总理吸引,魅力啊,一句两句无法说清
  •     我承认可能美化,我也承认这本书的主观性太强,我更承认我可能并不了解他。但是,如果有一个人能在几代人心里都屹立不倒,为何不让他永远崇高?历史需要这样一个人。
  •     屡屡痛哭,有的人走了,是你知道世界上再也不可能有这种人了
  •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盛世中華,如您所願。
  •     那盛世,何时才能如你所愿
  •     书中很多珍贵照片很不错,但过于抒情,反而让人感到假意。这种纪实性书籍,只记录史实就好,平铺直叙也许反而更能打动人。第一次看关于政治人物的书籍,挑了本最受人民爱戴的周总理的书,了解一下吧。
  •     怎么看?
  •     不为别的,冲周恩来三个字,就值得打满分。
  •     三颗星吧,不能再多了。
  •     600天,癌症对总理健康的损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总理那么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到最后都表示“我绝不应再逞雄了”,他“躺在病床上,大部分时间都是静静的,很少说话。他已经没有气力说话了”。当邓颖超把总理的病情如实告知他的四位秘书时,他们“顿时觉得天旋地转,泪流满面”。我们为被病魔摧残得奄奄一息的周总理心痛,也为当时共和国被人为地折腾得动荡不安的危局而心痛。我们敬重周总理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敬重他的大智大慧和无私无畏。
  •     为何没写中南海放鞭炮那件事?
  •     真的要泪流满面
  •     大国总理,兴衰荣辱一身系,风雨一肩挑!
  •     深刻理解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是无法想象若当时没有周总理的宽容,忍让,以大局为重,时时记挂着国家人民,我们的国家会是怎样的一副景象。也无法想象,最后的岁月才60多斤的老人怎么一直苦苦支撑着。向伟大的总理致敬!
  •     在新中国的历任总理中,周总理应该是唯一一位受到全国人民一致爱戴的总理。有人说他中庸,在文革中明哲保身。但正是总理的隐忍和坚定,才使得文革没有对这个国家造成更大的伤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一生的座右铭,他对这八个字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作为后事的我们不应该忘记伟人 周总理 人名的公仆 值得我们铭记
  •     对总理为人很佩服!忍辱负重,为国为民。
  •     读此书如同还愿,为一种被文学描摹着的“完美”周恩来人格形象添加其晚年更加痛苦,坚毅,无奈的落寞的时代底色
  •     激起了我对老一辈革命家了解的欲望,不论是好坏成败。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