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绿皮书

出版日期:2015-5-1
ISBN:9787532768856
作者:刘克襄
页数:144页

作者简介

十五岁何尝不是一个人童年时光的最后。
在这个末代岁月里,你扮演的又是自己一生的何种角色?
默默地接受一个时代的结束,
还是找到了另一个新的可能?
台湾自然作家、漫游达人”刘克襄,年轻气盛时,经常骑着“野狼125”驰骋四方。那时山刀、望远镜、相机、画簿和笔记本之类配备,几乎样样俱全。旅行心境很接近十九世纪博物学者深入异地,充满探险的乐趣。当孩子渐长,带他们访野地、溯小溪、眺大海、搭火车、逛小镇……旅行的视野除了自然,逐渐增添生活的气息。
这本少年绿皮书,记载了年少时的冒险路径,和与儿女们共同探索的新发现。两代人的童年隔空对话,碰撞出绚烂火花。有对彼此的理解、期望,也有对内心价值的再思考。十五岁这“最后的童年时光”,如同每一年暑假的尾声,孩子们渴望冒险、迫不及待奔向未知世界,却也绕不开种种私我成长的烦恼。而广阔的山林和天空,无边无际的岛屿壮游,是启蒙和疗愈的最佳场所。
全书配有作者精心绘制的插图,或是鸟兽虫鱼图鉴,或山林小径速写,或古镇乡野地图。风格灵动活泼,亲切易读。离家出走的刺激,爬树的兴奋,捕蝶的小心翼翼,打棒球的团结,坐火车流浪的迷茫,游泳溺水的恐惧,闲逛书店的好奇……都被一幅幅铅笔手绘图,凝固在永远的十五岁,那个蝉鸣阵阵的暑假。
而“成长”这一永恒主题,也在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中,悄然完成。
十五岁的你,要去哪里冒险?躁动不安的暑假,要怎样度过?
爬树,捕蝶,泅泳,打棒球,坐火车流浪,好像全都是些了不得的事情——
朴拙的铅笔手绘地图里,藏着重返童年的秘密路径。

书籍目录

序 十五岁,最后的童年
辑一 我的自然启蒙
大城守望
黑瓦小屋的家园
棒球小子
山城捕蝶
逃学到远方
孔雀鱼之恋
溯河旅行
老城老书店
浪荡台北
大湖泅泳
辑二 你们的山峦之歌
走过大霸尖山
一个消失的族群
阿里山的爱恋
离家出走
寻找一只大鸟
第一个女朋友
十五岁女生
三封未寄的绿皮书信
最后一堂课
我们的大河

内容概要

刘克襄,台湾自然作家,生态保育工作者。习惯摊开地图,寻找富有创意的漫游路线,或者尝试推翻旧有的思维,摸索出一种率性和单纯的满足。年轻气盛时,经常骑着“野狼125”驰骋四方。那时山刀、望远镜、相机、画簿和笔记本之类配备,几乎样样俱全。走访之地多是岛上的湿地和山林,旅行 心境很接近十九世纪博物学者深入异地,充满探险的乐趣,崇拜的也都是这类勇于奔赴异地的人物。得子后因孩孺的牵绊,开始探索住家附近的闲置野地。囿于一小方天地,仍有万般发现,总是急忙记录和绘图,不减狂热的心志。当孩子渐长,带他们访野地、溯小溪、眺大海、搭火车、逛小镇… 旅行的视野除了自然,逐渐增添生活的气息,晚近菜市场更是走访乡镇必逛之处。现在继续背着背包,不停地走路,看山水风物,看台湾的内里,也照见自己。


 少年绿皮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文/橘川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说,“我觉得十五岁生日是最适合离家出走的时间。这以前过早,以后又太晚”。十五岁是一个奇妙的时间分割点,在此之前,人依旧幼嫩,在此之后,一切蠢动。刘克襄在《少年绿皮书》里频频提及十五岁,仿佛那是人生中最值得回味和把握的年龄,有着蝉鸣、绿意,和一望无际的夏天。翻开书页,幽凉的回忆尽展眼前,插图中的虫鸟看似脱翅欲飞,沿着铅笔绘出的路线,恍若能够回溯到童年的旧宫殿。张悦然说,旧时光她是个美人。“十五岁,人生活得最辛苦、最茫然的时候,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像那十五岁的少女,受到特殊事物的启发。许多事情都在师长的期许和安排下,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却仍不知未来的乐趣”。遥想自己的十五岁,大概是刚升入高中,读纯情的小说,做不切实际的幻梦,写长长的书信。刘克襄在这本书里的《老城老书店》一篇中讲述少时读书的故事:家中的旧书柜有着丰厚的精神宝藏,“遂成为我涉猎文艺知识的重要窗口”,可能对每个少年来说,老一辈人的书柜都对我们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作者也说到少年时喜欢往书店跑,站着把一本本书读完,对此我深有体会,那时候,家乡城镇的书店还没有被教辅书籍淹没,还能对着一排排质量优秀的好书垂涎、叹望,这次回家,心血来潮想去小时常去的新华书店,天还未黑,远远地就望见书店已经关门,无奈只好返回,想来是生意不好,大家都奔着网购去了。书的前半本是对自己少年时期的追忆,作者以摄像机般的视野再现了旧时年月的自然场景和秀丽风光,包括童年的一些有趣的经历:打棒球、游野泳、捕蝴蝶,甚至还有令人心跳激动的逃学事件。后半本叙述作者和孩子在几年之中完成的几次旅行,在故事的讲述中不时夹杂着刘克襄对孩子的谆谆教导,这些饱含爱意的文字配上清新的插图,以及读者透过文字想象出来的台湾风景,令人读来如沐和风,是一本亲情书,也是一部成长故事集。“暗黄的天色间,一些白色的鹭鸶缓缓地低飞过溪床。接着是青灰羽色的夜鹭,呱叫飞起。这溪岸风景或许寻常,后来却是十八岁时,最早写诗的重要意象。假如十五岁就会写诗,相信也是如此”。作者如诗的语言将我们带入那个葳蕤而沁凉的台湾岛屿。眼前的文字似乎可见、可感,你的内心溢满了一丛丛绿。大抵每个人的童年印象中,都残存着一帧帧最难以磨灭的画卷吧,这些画面定格在脑海里,成为我们往后人生中不忍割舍的巨大财富。于我,最甜美之回忆莫过于小时候被父亲用单车带着,经过一座窄窄的石桥,到对面的草地坐下,听傍晚的钟声。那画面极其模糊却永生不会忘却,年仅四五岁的我,在那个时候就从那钟声中体味出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后来长大了,我知道那种奇特的感觉叫做苍凉。苍凉也是《少年绿皮书》中的一个隐性主题,时过境迁,许多物事旧貌不再,往日清澈的河水被污染,茂密的森林也变秃了,孩子长大,不能目睹老一辈人曾经欣赏过的景色,对于父辈来说,正是他们的忧心之处。“真希望,有一天,当自己往生了,你们怀念我时,请你们回到这条少年时旅行过的大河,继续沿小径散步,闻着野姜花香,遇见鹭鸶滑行”,刘克襄在书的末尾这样对孩子说道。我又想起高中时反复抄诵的简桢的《四月裂帛》:“当我无法安慰你,或你不再关怀我。请千万记住,在我们菲薄的流年,曾有十二只白鹭鸶飞过秋天的湖泊。”此情此景美极,也悲伤极,都寄托着一种往日不再的肃杀感。但是更多的,是对过后日子的期望,希望孩童们健康成长,安稳平滑地越过十五岁这个门槛。旅行未尝不是对自我人生的一种反省,它不需要寓有多么高大的含义,“本来,我从不觉得,每一趟旅行都要是严肃的,必须背负乡土的使命,或者是以一种终极关怀的态度,注意我们周遭的环境。我宁愿,你只是在野外的旅行中寻找自己的出路,而不是探询整个社会的位置”。有体察,有关怀,对后辈不施以重压,不给“旅行”这个名词冠上媚俗的光环,情愿在山光水色之中寓教于乐,让少年们自己去感悟生活的细则,是刘克襄用文字给我们作出的范本。为什么村上在《海边的卡夫卡》中要写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呢?“……是因为他们还是‘可变’的存在,他们的灵魂仍处于绵软状态而未固定于一个方向,他们身上类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那样的因素尚未牢固确立。然而……他们的精神在无边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和犹豫”。我想,这也是刘克襄在处理“十五岁”问题时不时会逢遇的一些火花,他娓娓道来,既是写给少年,也是写给自然,在夏日豪雨的午后,手捧这样的一本绿皮小书,确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了。
  •     人这一生能遇到多少刻骨铭心的事情呢?而我们记在心里的,又常常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细节。比如在《少年绿皮书》里,我喜欢《棒球小子》这一篇,小学最后一个夏天,少年不顾老大们的命令,从本垒奔向三垒。同时,一颗有些破皮的准硬式棒球,沉重地掠过天空。在球棒碰触到球的一刹那,整个人突然充满了巨大的满足。这种信心并无外借,是一瞬间的福至心灵。也喜欢他写山城的捕蝶经历,“后来年纪大了,每次看到蓊郁的峡谷森林里,阳光打到树林阴暗底层的落叶、树干和苔藓地面时,都会怀念起这次的每次场景。”几年,几十年,一些似曾相识的小小瞬间,在记忆里串联成一条隐秘的甬道。奇怪的是,当作者把它呈现出来,我们也觉得熟悉而迷人。人与人之间的意识,其实是有共通之处的吧。所以,仔细看看他用铅笔勾勒初中时逃学的路线,一条万和路、一座筏子溪桥,尽头的一座大肚山,在线条游走中就可体会少年在广阔天地间的那份寂寞与沉浸。起风了,我也觉得冷清;少年仰头眺望,我顺着他的目光,也望见了溪的远方,以及夕阳。至于暗黄的天地间,一些白色的鹭鸶缓缓地低飞过溪床。接着是青灰羽色的夜鹭,呱叫飞起。好的文字能唤起人们的怀乡之情啊,我在字里行间停留好久,像要陪伴这位少年,等待时间慢慢流淌,日色变暗,夜晚来临。天地自然如他所诉的节奏,从容、静谧,又自信。真羡慕这样的写作者,拥有着与大自然、与花鸟虫鱼沟通的灵性。我回想自己的十五岁,关注更多的是自己的爱恨。自我,仿佛一颗瘤般的,需要时时刻刻加以特殊关照。那时走过的风景,往往不能与它们和谐地融为一体。而刘克襄传召出的少年风景,自我却是消失了的。只是用十五岁少年敏感多思的心灵去看天地万物,又是处处有情。这本书后半部分,是身为人父的刘克襄写给孩子们的家书。在他笔下,又一轮的少年步履匆匆地来去。我起初担心阅读的思路会有中断,不久后便心生欢喜,因为我在前半部分被唤起的疑虑,后半部分仿佛得到了他的回应。比如说,他带孩子们到收割后的稻田旅行,奉一哥哥是不合群的那一个。他总是借助一本书来逃避与环境的接触。孩子们兴奋地玩耍时,他会静静地坐在田埂一角,凝视着远方的某些景观。这一类羞怯的少年,即使在欢乐的天地之间也难以放开自己,可是他也愿意,愿意按住自己的这份尴尬,独自坐着,享受阳光与海风的吹拂。于是,温柔的父亲写道:“你这样继续坐在那里,我想就把你当成稻草人也好。在野外,把自己站成一种空旷的孤寂,难得一天的无所事事,让心思游荡,都远比整天待在教室里踏实得多。”这份理解,让我既感动又踏实,想一想,若我也出现在这片风景里,也一定能够被识破,继而被善意接纳的。全然地走进海滩,一个人面对着海洋,像一只落单的水鸟,去拥抱天地间的这份孤独与自由,不要回头,不要试图寻找熟悉的同路人。“自己走自己的路”,刘克襄这样鼓励着孩子们,人生的未知之途比淡水河口的海岸还要曲折得多啊。若拥有在茫茫天地之间独行的自信,面对人生自会有一份豁达的胸襟吧。社会总是太拥挤了,而自然永远是接纳的,它只属于被祝福的少数人。
  •     前半部分内容很喜欢,回忆自己少年时的生活与经历;插图也很喜欢。后半部分不太喜欢,虽然说是对自己的孩子吧,但是作为家长,无论怎么努力,我觉得也只能说是对他们有一些理解。以家长的想法去揣测、去期望孩子们,就是一种偏差。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写下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就像自己回忆自己的少年时期一样。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好喜欢里面手绘的植物和鸟类。
  •     很好的睡前读物,美美的书,美美的装帧。
  •     初夏时节读到,有种重返童年暑假的感觉。合上书又仿佛假期到了尾声,默默地失落着。
  •     怀旧文章,不见有观念,一股台湾田园柔软的味道
  •     所有关于台中的记忆,是东海大学,台中火车站,彩虹村,傍晚回台北的大巴,那时候自己真年轻啊。
  •     世界很大的。白云苍狗。春色悠悠。
  •     很纯真的模样...写出来的故事,大概比视频影像更美好
  •     刘克襄和杨渡都是台中人,或许更准确地说,都是乌日人。对的,就是那个《一百年的漂泊》的作者。本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讲述的是刘克襄小时候的家乡自然,包括菜田里的目仔窑,喷泉里的水物,逃学时的欢欣,深山捕蝶的懵懂,夜宿野营的慌张;下半部分是给孩子们的书信,讲述带孩子们去观察自然,去健行时的所思所想。
  •     儿童读物
  •     没想到这本书这么冷门,读的时候感觉非常好,很喜欢那种娓娓道来的文风,不紧不慢,读起来很舒服,比现今很多作家那种做作的文字好的多。书中插图也很美。
  •     我觉得 对于自然 有这等情怀 该是自然多么喜爱的孩子啊 永远保持一颗孩子的心态去面对大自然吧。我也学到了几个以前不认识的字 孑jie孓jue(蚊子的幼虫)、蠆chai(蝎子一类的毒虫)、鸫dong(鸫亚科鸟类的通称)
  •     辑一(我的自然启蒙)大好,简单顺滑,很流畅,又有思考,适合小朋友读。
  •     将曾经的十五岁推远了再看。那风景里首先消失的是自己,处处融成了有情天地。
  •     我从不觉得,每一趟旅行都要是严肃的,必须背负乡土的使命,或者是以一种终极关怀的态度,注意我们周遭的环境。我宁愿只是在野外的旅行中寻找自己的出路,寻找最大的自由和最大的孤独。
  •     同质化
  •     最喜欢棒球小子那一节,还有最后一篇我们的大河。小时候我的家乡也有一条清澈的河,如今已消失不见。大学时打过垒球,如今面对离别的日子,更加怀念烈日下纯粹简单的过往。
  •     大自然总是好的
  •     某一种形式的压抑和制约,恐怕是带领青春期孩子们进入正常体制的必要之恶。我宁愿,你只是在野外的旅行中寻找自己的出路,而不是探询整个社会的位置。
  •     读着读着就有中鼻子酸酸的感觉,但是又不乏温馨
  •     乡土青春
  •     有挺多的共感的。
  •     关乎人的个性…
  •     笔法很喜欢
  •     好美
  •     我也想要这样的爸爸
  •     封面装帧很复古,文字简单,台湾的风土人情,虽说没有人生导师般的说教,字里行间却难免透露对被破坏的自然的惋惜。大陆读者对其难以引起共鸣。
  •     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本书的好就在于,你会发现少年愁都不是愁。
  •     在1200一口气读完,关于童年与成长的思考有很多点让我泪目。把它送给一位父亲,希望他喜欢。
  •     不错 里面配插图画也很漂亮
  •     简单易读,真挚温暖
  •     孩子,你知道我的意思吗?我站在每一条街道的尽头等你,我们背后的阳光,阳光下的鸟声、虫鸣也都在等你…在这块土地,我们将留下最大的林原最大的天空,让你的十五岁,走完这个岛的四季,二十岁,记载它的自然史。难得一天的无所事事,让心思游荡,都远比整天待在教室里踏实得多。这totally是我忙里偷闲,坐在三联读这本书的感受。喜欢这本书的装帧。
  •     前半部分内容很喜欢,回忆自己少年时的生活与经历;插图也很喜欢。后半部分不太喜欢,虽然说是对自己的孩子吧,但是作为家长,无论怎么努力,我觉得也只能说是对他们有一些理解。以家长的想法去揣测、去期望孩子们,就是一种偏差。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写下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就像自己回忆自己的少年时期一样。
  •     一看到它的装帧就很中意,读起来如同在盛夏吃了冰西瓜般爽适!
  •     我的少年时代无法常常体验山林野趣之美,看了这本书越发觉得遗憾惆怅。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