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出版日期:2014-6-15
ISBN:978753607137X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
页数:280页

作者简介

★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真实记录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事件
★“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每一页,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
------------------------------------------------------------ -------------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幸存者口述实录,每一页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
作者冒着核辐射危险,深入切尔诺贝利,采访当地幸存者
人类史上最惨烈的科技悲剧,今天的我们该如何避免灾难重演?
-------------------------------------------------------------------------
1986年4月26日,史上最惨烈的反应炉事故发生在切尔诺贝利。这是史上最浩大的悲剧之一。作者访问了上百位受到切尔诺贝利核灾影响的人民,有无辜的居民、消防员、以及那些被征招去清理灾难现场的人员。他们的故事透露出他们至今仍生活在恐惧、愤怒和不安当中。
本书将这些访谈以独白的方式呈现,巨细靡遗的写实描绘,使这场悲剧读起来像世界末日的童话。人们坦白地述说着痛苦,细腻的独白让人身历其境却又难以承受。
-------------------------------------------------------------------------
★《纽约时报》——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残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辐射。
★《伦敦时报》——如同古希腊悲剧表演的合唱团,本书收录了众人的心声。短期之内,我们恐怕不会再有机会读到这般真实记录愤怒、愚昧、英勇和伤亡的文字。
★《每日电讯报》——从受访者的独白中,阿列克谢耶维奇创造了这样一种历史:无论离这些事件有多远,读者都能感同身受,如有切肤之痛。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切尔诺贝利是欧洲的一场海啸,这场海啸不仅是由我们人类所造成的,而且还永无止尽。如果你对未来抱有好奇心,我强烈推荐这本书。书中的切尔诺贝利是个充满极端与未知的地方,一个现代科技发展造就的戏剧世界。
★《出版人周刊》——口语叙述的历史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充斥着面对命运时的无奈、艰苦卓绝的勇气,以及浓厚的黑色幽默……如同不可磨灭的X光透视着俄国人的灵魂。
★《国家》杂志——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这本杰出著作,忠实地记录着她那些白俄罗斯同胞的生命与死亡。本书终于将在美国上架……这是无与伦比的见证。
★《书目杂志》——书中记录着受污染的世界里骇人的生活。这些典型的故事分别传达出不同的声音:愤怒、恐惧、无知、艰苦、英勇、同情和爱。阿列克谢耶维奇冒着损害健康的风险,深入前线收集这些见证,把故事转化成令人难忘的精辟著作,我们只能期盼书中的灾难不会重现。

书籍目录

【历史背景】 001
【序 幕】
孤单的人声 006
【第一部/死亡之地】
我们为什么记得 026
和活人、死人聊些什么 029
一生写在门上的人 036
回来的人 039
辐射长什么样 054
没有歌词的歌 058
三段关于家园的独白 059
祈祷时才真切展现自己的灵魂 069
士兵合唱曲 072
【第二部/活人的土地】
古老的预言 092
月光下的风景 096
耶稣死亡时牙痛的人 098
关于一颗子弹的三段独白 104
生活中为何不能没有契诃夫和托尔斯泰 112
战争电影 117
大叫 126
新国度 128
书写切尔诺贝利 137
谎言和真相 144
人民的声音 155
【第三部/出人意料的哀伤】
我们不知道的事:死亡能有多美 168
铲子和原子 172
测量 180
可怕的事总是悄悄发生 183
答案 191
回忆 194
对物理学的热爱 197
昂贵的萨拉米香肠 203
自由与梦想平凡地死去 206
死亡的阴影 213
畸形的婴儿 219
政策 222
苏联政府护卫者的独白 228
指示 230
人竟然可以拥有无尽的权力来支配他人 234
我们为什么爱切尔诺贝利 242
儿童的声音 247
孤寂的声音 253
后记 269

内容概要

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
白俄罗斯作家,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
她曾多次获奖,包括瑞典笔会奖(1996)、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8)、法国“世界见证人”奖(1999)、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05)、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等。因为独立报导和批判风格,她的独立新闻活动曾受到政府限制,代表作《锌皮娃娃兵》曾被列为禁书。1992年,她在政治法庭接受审判,后因国际人权观察组织的抗议而中止。她还曾被指控为中情局工作,电话遭到窃听,不能公开露面。2000年,她受到国际避难城市联盟的协助迁居巴黎,2011年回明斯克居住。
2013年,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入围最终决选名单。目前她的作品已在19国出版,并创作有21部记录片脚本和3部戏剧(曾在法国、德国、保加利亚演出)。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7条)

  •     “他们没有穿帆布衣服,只穿着衬衫出勤,没人告诉他们,他们只知道要去灭火”—孤独的人声‘姐姐,我来看你了,来吃午餐。’‘妈妈,亲爱的妈妈。爸爸,我死去的爸爸。’—回来的人回家之后,我脱掉所有在那里穿过的衣服,丢进垃圾滑运槽。我把帽子送给了我的小儿子,因为他真的很想要,他每时每刻都戴着那顶帽子。两年后,他们诊断出他长了脑瘤……剩下的你自己写,我不想讲了。—士兵合唱曲灾难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切尔诺贝利成为了禁区。当地居民,无论是消防员,还是农民,又或许是集体农庄主席,都被迫放弃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和土地,甚至生命。“死亡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没有人逃的掉”。死亡确实无法避免,死神也终究会到来。但灾难降临,他们别无选择。如果有选择的余地,没有一个人会愿意选择辐射中毒而死。而灾难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国家机器在面对灾难运作起来时,士兵被派往灾难现场。他们领到了额外的津贴补助以及一瓶伏特加—“用来防辐射”,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防护措施。后来他们领到了小盒子—盖革计数器,但医生也只是测量食堂里面的辐射量。他们后来甚至还自制了铅板—抱歉,铅板并不能阻止β射线。他们不知道辐射可能带来的后果,他们只是知道国家需要他们,上级命令他们。现场的辐射如此之高,以至于机器人都停止了工作。士兵们却必须冒着高辐射在安全措施为零的情况下去搬受到污染的石墨,去灌注石棺。然而他们付出的却不仅是汗水。有的“临终前肿的像水桶”,有的“像黑炭一样黑,整个人缩水”。他们的亲人也付出了代价。文中的小儿子做错了呢?他只不过是热爱父亲,喜欢父亲带过的一个小帽子。或许这段话可以回答士兵们的心态:“一个愿意牺牲自己的人,并不会觉得自己是特别的个体。他只是想在生命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他也许之前只是个无名小卒,如同背景一般毫不起眼,而现在,忽然间,他当上了主角。这就是对人生意义的渴求。”“他们抓上帝的胡子,现在他笑了,却是我们付出代价。”—回来的人人们开着车,或骑着脚踏车,从各处蜂拥而来围观。我们并不知道死亡能有多美,不过味道却不怎么好闻——那并不是春天或者秋天的气息,也不是泥土的味道,而是另一种东西,让我们的喉咙发痒、眼睛流泪。—我们不知道的事:死亡能有多美当地的居民,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建立之初也曾享受到电站带来的便利,直到灾难降临。一开始,当地居民或许并不理解爆炸,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就要撤离,就要抛弃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不能带走猫咪,不能采食田里的一切东西—黄瓜、苹果、草莓等等。核电站本身是无罪的,它只是人类追求能源过程中的产物。有罪的并不是技术,而是控制技术的人类自己。科技如同一把双刃剑,一面帮人类社会披荆斩棘,使我们可以骄傲的宣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另一面却也将文明置于达摩克斯利之剑下,冷战时“核冬天”阴影还历历在目。科技的发展总会有代价。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失控了,会不会文明本身也毁于一夕?当悬丝断裂,就是灾难降临之际。“同志们不要担心,一切状况都在控制之中。情况并不糟。人们仍在当地生活、工作。”—人民的声音切尔诺贝利给俄国人的思维模式带来了一场大灾难。有人说爆炸的不仅是反应炉,而是整个价值体系。—答案被污染的不只是土地,还有人心。—昂贵的萨拉米香肠政府缓慢的效率,低效的运转,在灾难发生后暴露无遗。一级的领导等上一级领导的指示,上一级等更上一级的指示,更上一级等中央的指示——“一条又臭又长的连锁关系”。勒庞在研究大众心理时发现“个人融入到集体中时,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主流”。灾难发生后,人们忽视科学家与医生的建议,无论是大大小小的领导还是牵引机工人,部分是因为体制中的苏联人习惯了自称“我们”,而当集体告诉他们原子能是安全的,像煤一样,他们坚信不疑。对于一切质疑集体的个人,他们自然会忽视甚至会怀疑其个人动机。但切尔诺贝利沉重的代价最终让有些人清醒过来,“伟大的帝国开始崩溃四散”。苏联的解体是历史的必然,但切尔诺贝利无遗加速了这一进程。时至今日,切尔诺贝利依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就在2013年又发生了可能影响比切尔诺贝利事故更加严重的福岛核电站事故。所以:“而现在,当我跟随着这些情感脉络一步步走到这里,发现书中的每一段叙事都可以脱离1986年,可以脱离切尔诺贝利,发生在过去、现在和世界的每个角落、每个故事中。”
  •     在北京的雾霾里看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别有一番滋味。白茫茫的尘埃仿佛切尔诺贝利的辐射尘,笼罩在天地间,逃也逃不出去。若干年后,不知会不会有人如阿列克谢耶维奇,用无数中国普通人的故事,讲述雾霾里的切肤之痛?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故事,是典型的新闻写作风格:简单,真实,有力。很多的名词,很多的动词,很少的形容词。她用这样的词汇,记录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58秒那一刹那之后,陡然造就的无数惨淡人生。这些人生是她不知用了多少年,跑了多少地方,冒着接受辐射的危险,一个个采访切尔诺贝利事件的相关者、幸存者或遗孀所听到的。我都不忍心把它们叫作故事,它们只是支离破碎的回忆,沾着血泪和碎肉,是在一个个墓碑下生长出的死亡之花。苦难重重的俄罗斯土地上,真盛产这种能够忍受苦难的人,他们在苦难中磨练出自己的人生哲学。第一人称的讲述中,无数次出现括号里的“沉默”、“又沉默”、“沉默了很久”,仿佛能看到,同样沉默着坐在他们对面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她没有做出任何判断,也没有得出任何结论;没有穷尽心思去寻找凶手,也没有歇斯底里去控诉当权,她只在意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展示他们曾经丰富而复杂的生活。这些真实存在过的生活让他们面目清晰,不再是“切尔诺贝利事件受害者”这一庞大群体中的模糊一员;这些真实存在过的生活,让若干年后读着这本书的我们意识到,这是整个人类的一次苦难,未来绝不能够重演。在《后记》里,阿列克谢耶维奇说,“我时常觉得,简单和呆板的事实,不见得会比人们模糊的感受、传言和想象更接近真相。”尽管如此,仍有些事实如尖刀在石头上凿出的深深印痕,因其带来的恐怖、震撼、悲哀之强烈被人们牢牢记住。比如那些最早去扑灭反应炉大火的消防员,没有一个人知道在这场大火中有多么强烈的辐射。400伦琴就会致人死地,但他们每人都接受了1600伦琴,就像赤裸着身体被辐射侵袭。他们带着千疮百孔的身体回家:先是灼伤,之后是皮肤脱落,白色、蓝色、红色、灰褐色……皮肤龟裂,全身长疮,骨头碎裂,“肺和肝的碎片从嘴里跑出来”。当他们终于能够死去,被装在密封的锌制棺材里,上面压上水泥砖,以防尸体上残余的辐射泄漏出来。比如那些辐射后出生的孩子,谁也想不到的奇形怪状,他们没有胳膊,或者如“一个小袋子”,全身“除了眼睛之外,没有任何开口”,再或者刚出生就立即死亡。消防员的妻子开始回忆,第一句话就是,“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死亡是残酷的事实,爱情是甜蜜的感受,也许更多的人宁愿记住后者,但这样一来,死亡变得更加难以忍受。这本书讲了很多不离不弃的爱情:不惧辐射陪伴在丈夫身边的妻子;即使丈夫被辐射折磨成一个怪物,仍深深爱着他的妻子。这些感受让人看到依然活在爱情中的死者,曾经那么英俊、健壮、充满活力……阿列克谢耶维奇记录了被采访者的各种感受:“我不怕上帝,我怕的是人”;“我要快乐,我为什么不能快乐”;“对某些人来说,生孩子是一种罪孽。……爱人也是一种罪孽”;“我发现世界末日时,邪恶的机制也照样运作,人们仍然说三道四,拍大官马屁,大官带着他的电视机和丑陋的皮草,一直到世界末日都是这样,永远这样”;“虽然发生了难以想象的灾难,人们还是照之前的方式过日子。对他们来说,不能吃自己种的小黄瓜,比切尔诺贝利事件还来得严重。”作为一个记者,她认为这些感受比事实更珍贵,因为它们来自每一个体与世界的碰撞。事实有限,感受无限;事实属于公众,感受属于私人;事实具有共性,感受则是独一无二的。核辐射是切尔诺贝利事件的事实,但更深的事实是,辐射对每个个体的伤害,给他们带来的不同感受,感受才是真相。感受伴随着思考。彼时离苏联解体还有5年,人们对政权、理想、主义还有着坚强的笃信,核电厂工作人员、消防员、士兵、被征召的“志愿者”前赴后继被推倒最前线,谁也不曾想到会被欺骗,谁也不曾想到高官吃着无辐射的食物、随时携带仪器测量辐射,却张口就是“一切正常”,以“避免造成恐慌”。很多年之后,当人们看清了一切,感慨切尔诺贝利就像一场战争,相同的是不乏牺牲精神的百姓和充满谎言的政府,不同的是:战争是可以理解的,但切尔诺贝利,谁也不懂究竟发生了什么;战争的死亡在战场上,切尔诺贝利的死亡却发生在人们回家后。“究竟谁该为此负责?”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探寻没有止于人民的批判,她采访了权力的拥有者之一——前斯塔夫哥罗德共产党地方委员会第一书记。这位书记的回答耐人寻味:“你不能怪我们当时隐瞒了实情,我们也不知道事态的进展,只是依照上头的政策行事。”“你必须承认,当时没人相信发生了这种事情。”“这世界是按照物理的定律在运行,而不是按某些人的思想。但我当时能这么说吗?我能试图取消劳动节游行吗?”“我们都是体制下的一分子。我们都坚信不疑!我们都相信崇高的理想,相信胜利!我们将战胜切尔诺贝利!”“万一俄国人失去崇高的信念、失去伟大的梦想呢?这种想法很可怕。”“我们是时代的产物。我不是罪人。”他与阿列克谢耶维奇采访的另一位宁冒被捕、死亡危险,将辐射泄漏信息传递给人民、提醒政府采取措施防止辐射伤害的核物理学家形成鲜明对比。我们不能因此下结论说,一个知识分子比政府官员更具有良知,但我们看到在同样的事件面前,不同人的选择。正义、良善、悲悯、无私,我们曾共同拥有这些人性中的好品质,但成长环境中,它们被不同程度地扭曲了。也许一个坏的制度,让它们被扭曲得更为严重。对于普通老百姓,切尔诺贝利是一场苦难,也是一种救赎。有依然生活在隔离区内,梦想回到斯大林时代、军事统治时代的人,也有因为这一事件而成长改变,希望了解世界,说出自我真实感受的人。切尔诺贝利事件造就了两个世界,生活在这两个世界里的人,各有梦想,各自艰难。但他们必须共同面对一个问题:“切尔诺贝利被石棺封住的四号反应炉炉心,目前仍有大约20吨核燃料,没有人知道里面的情况究竟如何。……但是每个人都知道,如果石棺崩塌,后果会比1986年更严重。”
  •     之前在枫丹白露的时候读这本,以为可以三五天就读完,但是看到1/3就看不下去了。所有的信仰逻辑科学都不能解释这场灾难,一些人活下来了,带着他们巨大的悲伤和痛苦活下来了,带着对亲人和爱人的无穷无尽思念,带着对现实的愤怒平静的活着。一个一个口述的故事,前三分之一最震撼的是第一篇,爆炸现场第一批消防员的一位太太的疯狂故事。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对切尔诺贝利事件特别感兴趣。因为是一场纯人为造成的灾难。不知道那里现在还是不是很超标?当时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现在怎么样?看不见的核泄露,真的太恐怖
  •     无法想象,一直觉得像切尔诺贝利这样的痛苦离实际生活很远,可这些文字描述实实在在的摆在面前,可能我们以为的无能为力在这些面前都弱爆了。想想也是,在生活面前没有什么能和生与死相比,我们看到的以为的经历的其实什么都不是。不过这样纪实的作品形式还不是很喜欢。
  •     很让人震撼的一本书,觉得那些没事就叫嚣打仗的“爱国主义者”们可以看一下~很多东西不是人可以承担的,无知亦无惧,但是最终总是要承担无知的代价~因为对历史不是很清楚,特意去查了下,切尔诺贝利于1986年4月26日发生事故,五年后的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我不知道这两者的关联,但是这是个极度困难的时期~
  •     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残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辐射。
  •     希望大家都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     三十年过去了,那片土地被遗忘,人被埋葬。空气中隐匿着可怖的原子,一点点一点点,进入“永恒”。推荐:侣行,切尔诺贝利。
  •     在悲剧的经历者面前 除了沉默 我没有资格再做什么
  •     你以为这些离你很远,其实不然。
  •     太震撼!文字在这种事件的面前竟然是如此的无力。看着惊心动魄,无知的小孩和老人,爱党爱国的年轻士兵,可是看起来最令人害怕的却是有着知识却在这种时候无能为力的科学家。感觉好难过。
  •     我不知道怎么来说,
  •     极权国家的民众,永远生活在被体制抛弃的危险之中
  •     心情正如本书标题!
  •     像一场漫长的战争
  •     灾难中的平凡人,都是哲学家: 死亡很公平,带走所有生命。 为金钱而烦恼是资产阶级才做的事,为自己的生活烦恼代表不爱国,饥饿才是正常的。 苦难才是我们的象征,是无价的! 爆炸的不仅是反应炉,而是整个价值体系。 被污染的不只是土地,还有人心。 只有在俄国文化的背景下,这场灾难才有意义,也只有俄国文化做好了准备。 你一定要在这平凡的生命里增添些什么,才能使一切变得合理,就算在死亡的边缘也是一样。
  •     07:我曾问他:“你后悔去那里吗?” 他摇头表示不会。
  •     第一次读这种记实性的文学作品,文字里面充满了恐惧,死亡,触动人心
  •     稳定压倒一切在老大哥地盘上的典型案例。一开头一结尾两个故事让人胸口压着大石头,无法呼吸。之余,咬牙切齿…今天,十几亿人仍然生活在这样的制度下……
  •     最近读的书都让人感叹 能健全地活在世上可真是幸运啊
  •     慢性的漫长的痛苦比战争中瞬间死亡更折磨人。。。折磨自己,也折磨家人
  •     看不见的恐怖,核在人类发展中究竟是福是祸。
  •     我只想哭,没有别的
  •     在老大哥面前,医学、科学和政治混为一谈,仿佛政治和立场能够控制一切,而国民只不过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钉子。那些哭泣,那些悲痛,那些愚昧,只要把核辐射这个词语换成雾霾,就会发现,有些事情在我所处的这片国土上继续演绎。不愧是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     对于他们来说,最安慰人的话也是最可恶的谎言:一切都很好,都会没事的。然后在这“温水”中慢慢死去。 他们就像这世界上的第三种动物,不是人,不是动物,是使人感到害怕又有思想、感情的第三种动物。
  •     有一种震撼的感觉
  •     其实没读完,大概还剩三分之一吧,高考前一个空闲的下午在书店读的,本来是想送给同学当生日礼物的,但是看了之后觉得这本书太让人难过了最后还是没有送。
  •     有些整个世界的伤痕,只在一部分人的身体和灵魂上留了疤
  •     本书分了三个章节,大致上来说受访对象分别是①直接受害居民②清理人及医疗人员等③专业技术人员及政府官员。(实际上章节之间是有交叉的,所以我看完书也没能明确分辨三个部分的具体区别)这样的纪实文字看得人很抑郁,因为你明明知道打上切尔诺贝利的印记,就不该去爱人,就不该去生孩子。可是凭什么?凭什么是我要被打上这个印记,凭什么是我要承受这样的苦,凭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爱的人毁灭,我去抱一抱他,你们都说是我有错……还有后面清理人、政府官员等的叙述,那些对于当时真实情况的叙述,真的是觉得很震撼,又很无力。政治也好,利益也罢,其实不用作者渲染什么,如实的记录下来,就能给读者无限的思考。从福岛事件才知道的切尔诺贝利事件,这些我从来不曾知晓过的事情。用作者的话来说,阅读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像是在阅读着未来。
  •     关于死亡,关于爱情,却看了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多薄情。对了还有核辐射问题,能不能别玩这玩意了,没有办法控制的东西真的让人心惊
  •     “它是切尔诺贝利来的兔子,晚上会发光”
  •     看完《切尔诺贝利之春》再看这本,感受非常深,文字充满力量,书中从各种人物,各种角度,各种时间点去描述了这一场灾难。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     浓浓的哀怨
  •     比较关注切尔诺贝利事件,看过一个很烂的伪纪录片《切尔诺贝利日记》
  •     喜欢的姑娘在出租车上给我说这书看得她很难受,然后又逼着我给她说了一串类似的让人难受的书籍和电影,然后说让我也不要看了
  •     我们无法脱离现实去观望真相,每一个亲历者的讲述都是沉痛真相的缩影。
  •     在去往上海的火车上读完了它,切尔诺贝利的事故后是一场场人生的事故
  •     唉 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     震撼,但感觉有点乱。或许以访谈节目的形式感觉要好一点?
  •     同学送的书,笔调和封面都恰似被爆后的切尔诺贝利,美丽而残忍——观后感及一个多年潜水者的豆瓣第一声
  •     从那些独白中,看到和感受到的和我们不是一个世界
  •     有一段时间,痴迷于末日灾难片。而现实并不比虚构来得温柔。
  •     核灾难,是我们惧怕而又不得不面对的。
  •     受苦的是人民
  •     惨象震撼人心,但加上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又觉得政治意味太浓了
  •     这是一场堪比战争的战争,对于经历过的人来说,那种无形的伤痛是一辈子的!
  •     若无其事的背后是无能为力。
  •     [深圳-成都]
  •     以前火得时候读过 个体爱恨情仇和对灾难的感知记录比冰冷的数字报道更让人触动 我无能为力 不知道该庆幸还是羞耻
  •     与一个人的十年一样都是口述的回忆,不同的是这本书里很多人的语气时隔多年依然透着淡淡的迷茫,我为什么这样,应该怪谁,到底发生了什么。。。
  •     愿世界和平
  •     很残忍,很真实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