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项羽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10705816
作者:朱永嘉
页数:192页

后记

这是过去上课用的讲稿,上课之前先发给学生,然后在课堂上只提纲挈领地讲一两个小时,因为课前学生已看了讲稿,用不到我再念了。讲稿中引用原文的部分较多,是为了引导学生去阅读那些经典,写这份讲稿的目的,也只是希望借此引起阅读和思考,课堂上的讨论还是非常活跃的。楚汉之际,刘邦与项羽这两个历史人物各自的成败得失,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特征,确有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学历史读古书,不能停留在史实考证的阶段,史实的考证固然重要,因为最起码你要弄清相关人物与事件的时空之定位,更进一层的话,那就要弄清人与事所以成败的原由,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从各自成败的原由总结出相应的经验教训,惟其如此,历史才能为后人所用。中国史学传统著作的体例是非常丰富的,有纪传体,以人物为主;有编年体,以时间为线索;有纪事本末体,以事件的叙述为中心;有以典章制度的演化为线索,若杜佑的《通典》与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这是从编纂学的角度讲;有以地域为线索,若郦道元的《水经注》以及各地的地方志。此外还有一种史著,那就是史论。在各正史之列传后皆有史臣日,那是对相关人物和事件的史论。唐宋之大文学家都好作史论,如苏轼便是史论的大家。史论的目的是为了致用,王夫之的《读通鉴论》便是以论的方式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明清人好作札记,如顾炎武的《日知录》、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都偏重于史论,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则偏重于考证。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时,我们读史都是从读史论起步,然后循序去读经典原著,这样能使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思考,带着问题去考证其事实的究竟,并沟通古今,着眼点则放在致用上,对后人的思考有所启迪,这才是我们论史的目的。这一篇讲稿也只是提出了问题,读者阅读以后同样可以作进一步的思考。其中难免也有错失之处,望读者指正。发表此作的另一目的,是希望借此对当今史学盛行考证的风气进行反思,再次倡议注重史论、注重经世致用的治史途径。可或不可?让读者来评论。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解读楚汉风云人物的论史著作。本书以风云四起的秦末为背景,根据《史记》、《汉书》等史书,鸠集传记,增广时闻,有评有述,详细解析刘邦、项羽及其相关人物,全面破译了楚汉争霸过程中二人一成一败的个人因素和历史根由,揭示了历史演进与个人命运的联系。
项羽为何失败,刘邦为何能胜出?刘邦这样的历史人物,他奠定了汉王朝数百年统治的基础,有何过人之处?其中经验教训至今影响深远。本书作者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学术修养,秉持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史学宗旨,知人论世,从而得出富有教益的观点。

书籍目录

前言
一、刘邦的出身及其社会关系
二、项羽早年的出身与性格特征
三、陈胜其人及其起兵的经过
四、刘邦起兵的原因及经过
五、项梁与项羽起兵的原因与经过
六、关于陈胜失败的原因
七、刘邦与项羽进击秦军的比较
八、鸿门宴——项羽带兵入咸阳以后的失策
九、楚汉之争
十、垓下之战,霸王别姬
十一、田横及贯高之死与五百壮士
十二、刘邦称帝
十三、刘邦在洛阳南宫与功臣宿将
探讨刘、项成败的原因
十四、战后军队士兵安置的问题
十五、刘邦如何论功行赏
十六、刘邦处置异姓王的问题
十七、刘邦与知识分子群体
十八、刘邦关于身后事的安排
后记

编辑推荐

《朱永嘉读史系列:刘邦与项羽》编辑推荐:经典人物,经典解读;复旦大学历史系老学者朱永嘉先生作品。心平气和论理,各取所需读史。贵族后裔项羽因何功败垂成、饮恨垓下?乡村无赖刘邦为何成功逆袭,创立大汉王朝?出身、性格、智谋、心理因素、用人能力……复旦历史系老学者朱永嘉全面解析楚汉争霸历史;破译刘项成败得失谜团,演说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前言

前言一九六四年,毛泽东在重读《史记》和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时,填了一首《贺新郎•读史》的词,今引其全文于下: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这首词的上阕概括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演化的过程,从猿到人,经过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才慢慢进入阶级社会,群雄彼此在疆场上角逐统治天下的权力,认识到这一点,经历了几千年人类历史。词的下阕则是讲了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并没有真实的实物根据,但后人却信从不疑,故称其骗了无涯过客。他赞扬的盗跖、庄蹻是战国时期的农民起义领袖,陈王指陈胜,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他歌颂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正是这种无数次革命斗争才带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歌未竟,革命胜利了,革命的精神要永葆不息,这在毛泽东同志身上贯穿始终。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抗秦暴政,自立为王,号张楚,前后不过六个月时间,被其御者,即驾车的庄贾所杀。陈胜虽死,最终推翻秦王朝的都是陈胜派遣的王侯将相,其影响最大的便是刘邦与项羽这二股力量。司马迁在《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的序言中说: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在五年之间,中央政权三次更迭,司马迁感到有史以来,历史的变迁从未有这样急速过。这五年是历史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从读史者讲,都喜欢这一个急剧动荡变化的历史时期。乱世出英雄,所以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人物角色特征鲜明,即使如项羽这样的悲剧人物,读《史记•项羽本纪》也能让人动情。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上,最有兴味的往往不是什么盛世,而是由盛而衰,乱世历史更显精彩,这里面有故事有人物。秦汉之际是如此,两汉之际是如此,汉魏之际是如此,隋唐之际是如此,元明之际是如此,明清之际亦是如此。这是历史剧烈转折的时期,也是底层大众奋起反抗斗争的时期,无论其成还是败,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历史正是从这种矛盾冲突的激烈斗争中不断前进的。历史知识的普及,演义小说起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前身是都市经济发展以后,在宋代出现的书话,即说书先生的文本,后来演化为演义小说。而演义小说中,影响最大的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此外还有《隋唐演义》、《东周列国志》流传亦广,这是因为三国与隋唐之际包括战国时期都是乱世,这里面人物多,故事多。毛泽东读史偏好于乱世,主要是王朝更迭之际如魏晋南北朝的分裂时期,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从个人生活讲,还是太平日子好过,那样的乱世日子可难熬了啊!战争极其残酷,人口锐减,土地荒芜,饥荒,逃亡,这些艰难的日子,不是大家都喜欢过的吧。还有我们现在读史的时候,要知道现在全球化了,这个世界在经济上各个国家互相的依存度加强了,但是这些年来战争还是不断,霸权主义者还在国门前不断地耀武扬威,战乱的威胁还没有完全过去。所以我读史也比较喜欢读分裂时期的历史,如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朝分裂时期,很有趣,战乱不断,兴亡不断更迭,这里面也是各种类型的事件多,人物多,可以吸取的经验教训也多。从生活上讲,我希望社会还是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大家生活可以安定一些。读史的爱好,和对生活的追求往往并不一致。这个矛盾也是好事,作为一个革命的政党,经过风风雨雨几十年的斗争,成为执政党时,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为民而执政,如何保持往日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如何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可不能躺在父辈过去的功劳簿上酣睡,把执政视作我之产业,借之以奉我逍遥之花息。可不能因此而变成群众革命的对象,更不能变成敌对势力分化瓦解的对象。那么让大家多知道一点兴亡的故事,多知道一点分裂时期的战乱和痛苦,可以更加明白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可贵而珍惜之。多知道一点由盛而衰的历史,对我们有益。历史从来没有长盛不衰的事,懂一点这方面的教训,能益人心智。中唐文学的发展,是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而衰,时人对盛唐时期安定生活的追思和怀念。李白和杜甫的诗,白居易的《长恨歌》,都离不开那个时期世道的剧变。由于中国历史的时间太长了,我们读史应有所选择。再说政治家读史,与史家的读史,二者有同有异。政治家读史,是从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以史为鉴,也就是以古人成败得失为鉴,他并不要求系统地研究,他把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为案例来思考和借鉴。所以往往可以取其一点,不及其余,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建构起他独特的联想。毛泽东读史,一方面他系统地读,反复地读。他读《资治通鉴》十七遍,读廿四史,对《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晋书》都很熟,过去介绍毛泽东读史的书很多,只是说他读了什么,读了多少遍,介绍他如何挤时间读,而没有介绍他是在什么时候读什么,他为什么读这个篇目。要知道他对历史的关注点,往往随形势的变化而跳跃。他推荐别人读史,都是有感而发,有所指而为。如他在一九六九年三月珍宝岛事件之后,六月在武昌重读《南史•陈庆之传》及《南史•韦睿传》,是为了应对苏军进攻的。他能从《南史》中挑选这几篇传,是他长期读史积淀的结果。史家则比较强调在系统和完整地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对事件和人物作出比较全面的记录和评价,强调对史实的订正。修史,无论是编年、纪事还是纪传,强调的是完整、系统、全面地掌握资料,和准确地进行表述,这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和长年累月的积叠。政治家则没有那么多功夫去这样做。然而这二者又是互相呼应的。史学,作为学术,有它相对独立的一面,但它不可能与政治绝缘,关键是它为什么服务的问题。脱离现实需要钻象牙塔可以由少数人去做,但毕竟不是史学发展的方向。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经常会成为毛泽东关注的对象。史学家也应该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为一个个案例,对其利弊得失作一点细微的分析,既能提高人们读史的兴味,又能供人们去参考借鉴。史论式的札记便是做这一方面的工作,它对后人认识历史还是非常有益的。刘邦和项羽这两个楚汉风云变幻中的历史人物也是毛泽东一再关注的人物,他们一成一败,都是乱世英雄。既然同学们点名讲刘邦(这是我三年前上课给学生发的讲稿,故作如是说),那我们在下面先说一下刘邦其人其事,顺着这个次序谈秦汉之际楚汉相争的历史过程,及其如何稳定他所创建的“规模弘远”的汉王朝。从刘邦和项羽这二个历史人物的历史遭际讲,他们的成与败、得和失,有鲜明的对比性。或者从历史事件讲,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人们反复思考。毛泽东在讲话中多次关注到这两个人也不是偶然的。刘邦是秦汉之际的一个人物,孟子说过“知人论世”,要理解一个历史人物,都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那个时代由一大群人物组成,秦末起义的领袖有陈胜、吴广,在江东也就是现在浙江宁波起兵的,有项梁和他的侄子项羽。那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要说在那场逐鹿战争中,为什么刘邦能够胜出,总有他的道理。项羽进入咸阳,应该说是一个胜利者了,他的力量也远远超过刘邦。在楚汉相争中,从战役上讲,刘邦往往是失败者,而最终却是他取得胜利。一个历史人物的成功,总需要考察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才能弄清楚其何以成功的道理。对于刘邦这样的历史人物,他能奠定汉王朝数百年统治的基础,总有他的过人之处。尽管刘邦距离我们有两千多年,但他在那个时代,与对手相处,与自己部属相处,他对那许多复杂事件的处置方法,其中有许多经验和教训,作为喻旨和联想,对后人思考问题时还会有启迪和教益。我看到过一份回忆录,毛泽东在开国大典结束后,回到住地,一边吃饭,一边手上拿着《史记》,那时他读的《史记》还是线装的武英殿版的殿本中的一册,亦还是《项羽本纪》与刘邦的《高祖本纪》,毛泽东在革命胜利的时刻,在共和国成立的那个时刻,读这二篇东西,还是很有意味的事情。他思考的亦还是项羽何以败,刘邦何以胜,胜利以后刘邦何以立国的经验教训。一直到晚年,一九七三年七月,毛泽东还曾要我们把《史记》中的《陈丞相世家》、《黥布列传》、《绛侯周勃世家》、《灌婴列传》、《陆贾列传》标点注释以后印成大字本送给他看。这些人物都是随刘邦在逐鹿战争中立有大功的文臣武将,又是在刘邦身后对汉王朝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这时候毛泽东要看这些人物的传记,无非想看看刘邦如何处理身后事。人们都喜欢引用韩信被处置时说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讲刘邦杀功臣宿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刘邦去世时,留下的功臣宿将还有不少呢,被处置的大都属于他过去的同盟军,并非所有的功臣宿将。“白马盟誓”便是刘邦与他的功臣宿将之间的契约,《汉书•高帝纪》讲到刘邦“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史记》的汉功臣年表中,讲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由此可知刘邦与功臣宿将之间的关系,《汉书》还说刘邦“虽日暇不给,规模弘远矣”。故对刘邦生平的许多事还是要具体分析,不能人云亦云,要用脑子思考一下。我这里主要是把刘邦与项羽楚汉相争的五年,作为一个历史案例来研究和分析的,当然,也要涉及统一以后的人和事。毛泽东曾经说过“分析好,大有益”,所谓分析,就是实事求是地解析事物的方方面面,人和事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多元的,由此及彼地弄清其中复杂的相互关系,也许它会使我们在应对现实问题时,自然产生某些相似的联想而从中受益,说到底便是以史为鉴和古为今用,这才是我们读史的基本宗旨。

内容概要

朱永嘉,历史学者,前上海市委常委。1931年生,曾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师从谭其骧、周予同等文史名家。后从事秦汉史、三国史、明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著有《晚年毛泽东重读古文内幕》、《论曹操》等。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一、刘邦的出身及其社会关系 据《史记》的《高祖本纪》,刘邦是沛县丰邑的中阳里人,沛县在秦国属泗水郡,那时的沛县在今微山湖的南岸,今江苏徐州的东北,丰邑即今之丰县。姓刘,字季,其父为太公,母日刘媪。太公是对其父的尊称,媪为年老妇女的泛称,实际上,刘邦父母只有父姓,母姓不详,父母之名亦不清楚。季为排行第三,其上还有两个兄长。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刘邦的家庭出身和社会地位并不高,说一声布衣出身,还是客气的。 跟随刘邦一起的功臣宿将,大都是沛县人,如萧何、曹参、王陵、周勃、樊哙、夏侯婴、周緤、周昌、周苛、任敖,都是沛县人,而卢绾则与刘邦同乡同里,这些人都是刘邦倚以起家的功臣宿将。 刘邦的容貌,《史记》称:“高祖为人,隆凖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凖,指鼻子,隆凖是高鼻子,脸有龙状,须髯美。说他左股上有七十二黑子,那是后人添加上去的。其为人,《史记》称:“宽仁爱人,意豁如,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讲这个人比较喜欢结交朋友,也好讲义气,说大话,在家里则不好好劳动生产,喜欢在外游荡。《史记》还说他“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从在酒店饮酒打白条不付酒钱,到年底便赖账。这样看来,刘邦实际上是一个地方上的无赖。刘邦早年在家里常受父母责难,但人不可貌相,时势也会造就人。他在汉九年(公元前一九八年)给自己父亲太上皇上寿时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汉书·高帝纪》)结果是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可见当年刘邦在家人心目中确是一个无赖,他排行第三,不如老二踏实肯干。作为皇帝在朝堂上把父亲当作取笑的对象,亦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史记》还讲到他:“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壮年,应该是刘邦三十四五岁左右。刘邦生于秦昭王五十二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刘邦已三十四岁,他担任亭长应在秦灭楚以后,秦灭楚是在始皇二十三年,那时刘邦三十岁左右。这里应先说明一下亭长是怎么样一个角色,那就要先了解一下秦国县以下基层组织的状况。《汉书。百官公卿表》: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缴。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县大率方百里,其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 这里要注意的是以乡统亭是县城以外郊区的行政机构。所谓里,在《后汉书·百官志》讲到里以下有什、伍,即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一里十什,换一句话说一里有一百户,如果十里一亭,那么一个亭管辖的范围有干户人家,如果十亭一乡的话,那么一乡便有万户人家,这不可能。县以万户为限,万户以下的县长官称长,万户以上的称令,沛县是万户以上,故其长官称沛令。实际上秦代不仅在农村设亭,在城市也设有亭,亭不一定是一级行政组织。如东汉的洛阳,据《后汉书·百官志四》的补注引蔡质《汉仪》日:“洛阳二十四街,街一亭,十二城门,门一亭。”可见在城市里也设有亭这一机构。乡镇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也设有亭。


 刘邦与项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秦朝末年,群雄逐鹿天下,陈胜,项羽,刘邦,张耳,彭越等十几股势力先后揭竿而起…..陈胜占据了先机,本来说应该最有机会争夺天下,但是半年后就兵败被杀;项羽以其战无不胜的武力所向披靡,但最终却败于垓下;张耳,彭越之类的,也不能说缺乏政治才干,政治抱负,但是始终是次要力量,等刘邦打败项羽,刘邦作为名义上的盟主,团结了最大的几股力量,任何一股力量的反叛,都是得不偿失的了。最后汉帝国成立了,被各个突破。与其说老天最终选择了刘邦,不如说刘邦所做的事情,最符合那个时代的要求。或者说,针对争夺天下这件事情,刘邦采取了最正确的做法,犯了最少的错误。对于一个开创帝国的创始人来说,他的个人性格最符合帝国开创者的素质。即使是对于我们当代的人来说,他的做法也值得借鉴、学习,因为人性从不改变。刘邦夺取天下的直接原因有两个:第一,确立了“以关中为根据地,进则争雄天下,退则据关而守”的战略。因为此战略,所以刘邦即使每次都是逢项羽必败,但是只要性命在,大后方都能送过来粮草士兵,从而东山再起。这也是萧何被列为汉朝建立第一功臣的原因。刘邦没有韩信,最终也还是会得到天下,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因为环顾四方诸侯,有这样大战略,而且占据这样的地利条件的领袖的确是很少,刘邦耗得起,其他人都耗不起。当然,项羽也有大后方,也有大战略,那就是占据彭城这个四战之地,便于四面出击,谁不听话就打谁。从这个战略就可以看出,项羽的确是霸王而不是帝王的素质。彭城虽然便于出兵天下,但是却易攻难守。在兵力占优势时,可威慑天下,群雄拜服。一旦弱势,就容易被围剿。彭城战略决定了项羽出兵只能够速战速决,一旦被拖入战争泥潭,打起了消耗战,则容易后方起火,陷入被围歼的命运。后来,楚军粮草被彭越切断,彭城被韩信占领,根据地周殷被黥布策反,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项羽的失败乃是典型的战略失败。他不是战死的,而是困死的。虽是猛兽,无奈落入陷阱,利齿又有何用?!战略的背后是政治意图。刘邦的战略部署,反应出其欲一统天下的构想,这个构想应该是在第一次“破武关,入关中”时成型,不然又如何会有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的气魄。因为有了更长远的计划,所以才能克己以争取天下民心。相对而言,项羽则短视的多。一进入关中,就让士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依然是十足的流寇作风。至于后来建都彭城,更可看出,他并没有更进一步的政治方针,只是想做个天下诸侯的霸主而已,谁不服就打谁。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项羽只是个战无不胜的战神而已,身上的政治细胞少的可怜。如果项梁未死,他叔父二人应该可以荡平天下吧。第二,注重外交,善于结盟,孤立了项羽。不得不说,刘邦十分善于结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对付最主要的敌人。TG后来在这个方面,的确是进行了发扬光大。原来属于项羽的力量,比如黥布、张耳等最后都加入了刘邦的阵营。与其说刘邦做得好,不如说项羽做得太差,老是被刘邦挖墙脚。项羽过于笃信武力,刚愎自用,他所需要的,只是别人臣服于他,畏惧他。所以诸侯对他只能是敢怒不敢言吧,虽然怕,却是心怀怨恨的怕。在自己威势重时,其他诸侯还不敢轻举妄动,一旦虎落平阳,新怨旧恨一起爆发,恐怕诸侯就是欲除之而后快了。他既缺乏从根本上让各路诸侯依附自己的意愿,又怎么会花费心思浪费在这些势力上呢?用武力压制他们好了,谁反叛就灭了谁!只是想不到,压制的越狠,反噬的力量就越强!刘邦则相反,不是靠武力压制,而是以“利”诱之。靠着利害分析,得失计算来说服诸侯,以划分天下,裂土封王的承诺诱惑诸侯,从而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团结了共同对付项羽的系统力量。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是敌不过系统的力量的。项羽的“大棒”外交最终难敌刘邦的“胡萝卜”外交了。这一推一拉的力量最终使项羽成了孤家寡人。以上两点应该是主要原因,当然还有许多次要的因素,包括一些偶然性的机会等等。项羽由于自己的一些弱点没能抓住,从根本上源于其性格上的缺陷。 刘邦与项羽作为两大集团的核心人物,他们自身的性格是形成最终结果的根本因素。要说这两个人的性格,还要从他们各自的发迹轨迹来说。公元前209年,刘邦举兵,时年48岁,之前一直混迹于社会的基层。经常看到评论说刘邦本是无赖流氓,我只能笑而不语了。公元前的历史,比耶稣还早,所以评价一定基于客观事实,而不是建立在他人的看法之上。第一个事实,刘邦不事生产,反而经常带小兄弟们回家吃饭。这个事实说明了刘邦并不是安分守己的性格,反而具有游侠的气质,并且是个慷慨大度的人,有饭大家一起吃,朋友多,重义气。第二个事实,刘邦当上了亭长。相遇于现在一个镇的派出所所长。那个时候,亭长也算是吏了,必须能读书识字,还需要通过考试,所以刘邦是读过书的,从后来其咏诵《大风歌》也看得出来。亭长专门负责治安,抓捕犯人。所以,其身体素质应该比较好,按其想成为游侠的个性,应该是习过武的。第三,萧何、曹参等推荐刘邦为沛公,举事反秦。为什么推荐刘邦为老大?原来看到一个观念,说因为萧何、曹参他们不愿意冒风险,所以推荐无产阶级刘邦为党首?听起来有道理,其实不然。因为按照秦的法律,谋反是要诛九族的,哪里分什么主从呢?萧何,曹参都参与了杀害当地县令,绝对的核心人员,如果失败了,一样的诛九族。所以说他们为规避风险不愿当老大是不成立的。只有一个原因,因为刘邦最合适。具体表现在:(1)虽然职位没有萧何,曹参高,但是一直做得是派出所所长,负的是保一方平安的职责,相对而言,对领兵打仗更有经验;(2)刘邦当时已经有十几名追随者了,当时刘邦放走修建陵墓的罪犯,有十几名罪犯愿意跟着他。他已经具有自己的势力了;(3)最重要的,大家相信他。刘邦是本地人,萧何,曹参也是本地人,应该彼此都十分熟悉。刘邦的慷慨,侠义的个性让大家都信服他。活到48岁谋反的刘邦,经过了生活的历练,充分了解基层群众的想法,成为了首领。应该说,是他本身慷慨侠义的个性,使大家都团结在他的周围。如果一个老男人,如同兄弟一样对你,自己有好吃的,就邀你一起吃,没事就跟你谈天说地,赌博玩牌,有困难就替你解决,大概你也会选择跟随他吧!所以说,刘邦成为核心,一方面是他刚开始具有的“武”的条件,相对能守卫沛县,最主要的是其慷慨大度,能够凝聚人心,团结众人的个性。项羽则太年轻了。项羽出身于楚国贵族豪门,一直跟随着叔父项梁游历天下。刚开始谋反时,一直是项梁主持大局,他是听命行事。因为年轻,所以缺乏阅历,缺乏对人性的洞察。同时,血气方刚,笃信武力;因为出身豪门,所以缺乏对劳动者的理解,也缺乏同情。所以后来,动不动就烧杀抢掠,坑杀士兵;因为是项梁主持大局,所以缺乏宏观的战略性思维,没有政治头脑。历史书上说,项梁死,所以项羽才有机会出来。在我看来,这是项羽的悲剧。从项梁谋反的政治布局,遵楚怀王熊心为王的举动可以看出,项梁的确是个非常有政治谋略的人才。他是项羽的大脑,他一死,项羽就失去了更高的视野了。在楚汉争霸的过程中,刘邦以其“自知知人、宽容慷慨、从谏如流”的气魄加强了自己的力量。项羽则由于“刚愎自用、外宽而内忌”的个性不断削弱自己的力量。刘邦在“织网”,他打造了一个刘邦系统,使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着最大的力量,宽容他们的错误,发挥他们的长处,所以大家也乐于为其效力。关键是,刘邦做得一切并不是无意识的,而是有意识的,他很清楚自己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才是最可怕的,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其大智若愚的智慧。从其后面“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这段经典论断中,可以看出刘邦是很清楚如何做一个领导者的。为了发挥出系统最大的功效,他很好的扮演了一个遇事无主张的“如之奈何”先生,同时以共同的利益、容人过失的大度将大家都凝聚在自己周围,以系统的力量来补充个人的不足,用人之长而容人之短。帝王的素养也不过如此了。项羽的则是典型的刚愎自用。因为个人本身是个战神,所以更强化了这种倾向。但是,个人的光芒太胜,则发挥不出系统的作用。由于他本人笃信武力,战无不胜的霸气,所以一切的谋略在他看来都是多余的吧。他是试图以武力来奴役天下的人,相信武力可以无所不能,任何人胆敢反叛,即灭其家族。所以,烧杀掳虐,不重视民心;用不了范增、陈平、韩信。他的盲点无人来补,最终也败于其盲点。他的悲剧在于其性格的悲剧。至于说他“外宽而内忌”则是对谋士外表十分尊敬,却不用其谋略,将士有功劳,却舍不得封赏官爵土地,只相信项氏家族的人,身边的优秀人才一个一个离去,剩下一群平庸之徒。他的胸怀恐怕装不下天下吧。
  •     《近代学术导论》(朱维铮著,中西书局2013年版)的出版,是对仙游一周年的朱维铮先生的怀念。如朱先生高第李天纲的序言所说,这个书名是朱先生在病榻上定下的,这本书是《求索真文明》一书的重订。书中集结的文章,是先生就明清经学史研究的发微,很难三言两语概括全书的内容。不过,可以明确的是,朱先生一生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走出中世纪”,以及在这一现实问题观照下如何“求索真文明”。这是一个读书人对学问的贡献,更是对中国政治的反思。作为学术载体的书生,对待政治的态度,与政治的关系,一直是中国学术与中国政治的重要一环。杨奎松先生的《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就是对这一主题的案列研究。杨先生选取了三个人物,一个是戴晴专书研究的张东荪,一个是王芸生,还有一个是潘光旦。如杨先生自己所言,当此书完工付梓之时,《倒转红轮》出版了,这两部书无疑是从两个国家的案例讨论同一个话题。杨书所揭示的也正是读书人的悲哀之处,所谓“失语”其实并不存在,因为读书人何曾在政治场域中发言。朱维铮先生老早就发现了这种悲哀,他说,中国学术如果有传统的话,那么就是“学随术变”的传统。在这种传统中,读书人只剩下了周一良先生那句“毕竟是书生”的感叹。  但同样是“天地一书生”,凌伊先生就走上了与周一良截然不同的道路。他的旧著《刘邦与项羽》(中国长安出版社2013年版)再版就可以窥见一二。凌伊先生之所以在关心曹操的同时,还关心刘邦与项羽,这不仅仅是一种学术上的志趣,更是一种现实的敏感。他说到,开国大典结束后,毛主席去吃饭时就在读《项羽本纪》与《高祖本纪》了。无疑,毛主席是要看刘邦在马上得天下后如何治理国家。这是政治家治史的一般方法,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寻得借鉴。那么,凌伊先生研读刘邦与项羽,也就绝非出于一种好古精神,亦非尼采所谓“历史势力主义”的由果导因,而是探求历史相似处带来的实践智慧。他之于现实政治的高妙处就在于,他没有立刻陷入拥护或反对政治家的境地,而是跟着这位伟大领袖一起思考。不过,他果真能逃过“毕竟是书生”的中国式魔咒吗?结合杨先生的著作,我们就可以发现,所谓读书人,并没有超然于政治之外的利好可得,那种文人气地参政最终只是文人的一厢情愿,终究于学于政都是不可靠的。所以,唯有重新识得政治对学术的根本限定,才能摆正读书人问政时的个人身位,才能理清中国经学史,理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学术史。理清了这些,也正为当今读书人在十字路口上的选择提供历史相似处的借鉴。照此看,这两年的胡适热也就可以理解了。2013年尚未过半,就已经有六个出版社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这是读书人从历史中获得的借鉴,也是“毕竟是书生”的别样呐喊。
  •     朱学勤:“凌伊先生”(记朱永嘉)后来听第二批文件传达——“反革命暴乱”如何被“粉碎”,倒觉那批留守上海的地方头目有点像本地人了。大军压境,立受招安,检讨、揭发、输诚,要什么给什么,哪有一点暴戾之气?很符合上海小市民的庸人习气。可见左派们在这个城市活动多年,就算把握政权也呈悬浮状,或地下或地上,就是不能站稳地面,一接地气,终被软化。究竟是革命改造城市,还是市民软化革命?纷纷扰扰中,文件传达越来越多,心猿意马,昏昏欲睡。忽听一句大黑话,让我眼前一震、内心一惊。那文件说,王张江姚被捕后,“上海帮”群龙无首,居然有人在会议室倡言:“我们应武装抵抗,抵抗一星期,上海就能成为又一个巴黎公社!”这句话成为“暴动”铁证,此后在文件中反复引用,也像刀刻一样在我心里30年,不能忘却。须知说话者并不是军人,竟是一介书生,从复旦提拔上去的一位中年史学家,大概是读历史读多了,1976年竟引用“1871年巴黎公社”。说完后,北京方面不动声色,允许他按原定日程访问日本。归来落虹桥机场,下机即逮捕,入狱14年。14年后,轮到我在复旦念博士,不幸读历史,专业也与“巴黎公社”相近,自然就打听这位史学前辈。一般来说, “文革”垮台者在本单位都有坏名声,不是搞特权,就是整死人,而他似乎是个例外,听不到有幸灾乐祸,言者多为惋惜,间或还有同情。他本来是功底深厚的明史专家,1948年入党,曾任复旦历史系总支书记,1964年,组织该系几个青年讲师讨论“李自成晚节不忠”、“农民战争史”、“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等,起名“罗思鼎”(螺丝钉)。华东局正要组织反修写作班,闻讯遂将这个小组合并,搬进上海西区李鸿章为爱妾购置的“丁香花园”,集体笔名“丁学雷”,丁香花园学雷锋。他在“丁学雷”统领历史组,“文革”中分管上海文教,相当于今天的宣传部长,却未搬进上海西区,住复旦老房子,拿讲师工资。姚 文 元在北京有急事,电话打到复旦家属区,门房老头去他门前喊,他赶过来接,差一点误事。姚才知道“宣传部长” 家里没电话,赶紧指令有关部门给他装上。1974年周恩来四届人大组阁,曾点名要他进京任科教文卫组组长,相当于今天的文化部长,张春桥不放,拿于会泳顶替,后者“怀仁堂事变”后自尽,可谓替他一死。他本人一直在上海任市革会常委,1 976年被揭发有“巴黎公社言论”,加重刑期。秦城生涯中,有一次狱外就医,门开处,迎头撞见陈伯达,遂知陈为隔壁邻居。刑满释放回复旦,发200元生活费,不恢复公职。当时说定即此封顶,再不增加,十几年内物价翻几倍,不能不增加,到目前为止,生活费不足千元。他出狱那一年我自己也不方便,有心相见,缘悭一面。又过十一二年,他关注我发表的一些东西,托人带话,问愿不愿见?这才有了机会。记得是个大热天,他穿磨薄了的老头衫,手执蒲扇,满头白发不显老,眉宇间隐隐有大气,确实是前辈,拿得起放得下的前辈。此后冬来夏往,我有“文革”史疑惑,常去询问。林立衡一行来上海,我请老先生出来聚餐,戏言:“相逢一笑泯恩仇,也让你们两个冤家见见面?”宾主尽欢,众白头共话天宝当年。当时在四平路,离空四军军部不远,老先生忆旧说“文革 ”中他有一个历史系毕业的学生姓李,不关心革命化却鼓吹现代化,江湖上薄有名声,林立果闻言,就在空四军军部召见。听一番现代化宏论,“太子”大悦,传令特招,纳入麾下。军装刚上身,“9?13”事发,那人剥下军装进隔离室,此后销声匿迹。宋德金先生1962年毕业于 吉林大学历史系,曾调入毛家湾任秘书,“9?13”后隔离清查10年,出来后曾任《历史研究》主编,那时已退休,随行来沪。闻老先生此言,补白曰:他召入毛家湾只是读文件,林寡言少语,深浅莫测。他与林面谈时间最长一次,乃是遵其令,事先准备一堆英、美、德、法、日史料,专题汇报大国如何现代化。我闻宋氏言遂有补白之补白:30年后今天,南京大学英国史专家入中南海讲史,给第四代领导人讲的也是这个题目,《人民日报》刚发新闻,头条头版。还有一次是在“丁香花园”,昔日禁苑今已开放为营业性餐馆,门庭若市。老先生30年后重游,自有一番感慨:刘亚楼死在哪一栋楼;戴厚英如何获“小钢炮”外号;秀才加班,夜餐为一碗光面;中日建交,周恩来来沪传达毛泽东与田中角荣谈话,突然说要请客,在座者每人发一根雪糕棒冰。那天徐景贤也在,两人相互补正口述史,也有意思。老先生说,大约1 974年前后,毛 泽 东想读庾信《枯树赋》,传谕“丁学雷”点校呈送。他在这栋楼内加班加点,点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一句,已感觉毛内心苍凉,事事不如意,“文革”前景不妙。徐景贤说,“9·13”事件后,张春桥在上海试行“破资产阶级法权”,徐让市革会财政组拿出方案,发现此事经济上行不得:干部人数、生活待遇相比进城之初的供给制,已经发展出汽车、洋房、司机、保姆等一大摊,如欲恢复供给制,财政负担将比薪给制高出数倍,不堪重负。遂悄然搁置。徐最后一次进京见张,后者深感寂寥,有如下言:“有时候我坐在这里看文件,一整天只说6个字,早晨服务员送来早餐,我说‘谢谢’,中午又是‘谢谢’,晚上也是‘谢谢’。这样,一整天3句话、6个字就过去了。没有什么人来,真的是‘门可罗雀’。”我曾不止一次问老先生对“文革”看法是否有改变、怎么改变。他是史学家,又为海瑞罢官、巴黎公社“历史问题” 入狱,倘有兜头反思,一定打通古今、大彻大悟。第三次问,他正回忆“文革”中“巴黎公社”来龙去脉,手蘸茶水在桌上比划:“一条是西洋进来的意识形态,一条是老祖宗留下的本土古制,两条线一条都不能少,交叉处,能找到‘文革’定位。” 交往深入后,也能问一些比较敏感的个人问题,比如为什么会有那句“巴黎公社”?我的历史观不喜欢巴黎公社,也不赞成“ 文革”中巴黎公社之延伸,但还是敬重他当时敢言之勇气。不料他回顾1976年心理,略有沉吟,回答说:“人家对我不薄呵!”这句话再次让我震惊,原来士为知己者死,这就不是1948年入党的共产党人了,而是巴黎公社油彩下的中国古士人。难怪他到我seminar给研究生讲秦汉制度,携一蓝布包袱入,坐定后一层一层揭开,最里一层才是讲义,学生问“文革”起源,他要从殷周讲起。一研究生事后惊叹:“这是活在当下的古人,有古人之风!”我们这一代启蒙读物,有一些是“文革”中上海出版的内部书籍,世称“灰皮书”,还有一些杂志,如《学习与批判》,如《摘译》(分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后来知道这些出版物皆为他主持,“文革”前编印的《数理化自学丛书》1 2本,那时也开始重印,周恩来在京闻讯,曾让秘书打电话请上海邮寄。知道这些情况后,我问他在当时那种形势下,怎么会想到出版这些东西?他的回答是:“老人家那时有指示,说要‘反对形而上学猖獗’,通过张、姚布置到我这里,指示不能违。我自己确实也想出一点有文化有知识的书籍,如果有私心,只是念及那么多中学生在乡下,1000多万人无书可读,怎么得了?”后一番话触动我心底,回家与妻子说:“老先生正面做的那些“文革”事不结善果,侧面播下的读书种子却在我们这一代发芽。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这些人能破土而出,是不能忘记他的,这是他的收获。”妻子当年也读那些书,劝我将这层意思向老先生点破,也好让他有个安慰。不料他听了以后无所动,似乎无啥稀奇。他是无锡大户人家出身,半个世纪前在复旦读书就背叛家庭参加革命,并不在意这些。1976年巨变,下狱前开除党籍公职,母亲却在同一年落实政策,得一笔退款,写信问需要什么,他回信说:“里面有点冷,送一套棉毛衫裤,加一套二十四史。”此前他为革命治史,或为伟大领袖点校诗赋,无暇细读二十四史,这一次有的是时间了,却无力购置。于是“剥削阶级”母亲出手,用“落实政策”退回的“人民币”,给“革命逆子”购置“二十四史”,向铁窗内邮寄。二十四史太沉,从上海提篮桥转狱去秦城,狱卒搬书发有怨嗔:“你这是孔夫子搬家,除了书,还是书!”更滑稽的是,那一年他进提篮桥,复旦中文系老教授贾植芳因胡风一案平反出狱,一进一出,居然是同一间牢房,贾先生特意关照他所熟悉的狱卒,要善待这位刚进去的狱友。这些事发生在1976年,可与《基督山恩仇记》开头媲美,一起一伏,一进一出,颠扑如戏。我历来认为本国上世纪史最为生动,且将那些真人真事如实道来,毋庸虚构,即可把19世纪巴黎文人那一点小说滥情比下去。他听后也是心不在焉,似乎所有思维细胞都已经历史化,不给文学留下空间。他的人性柔情这一面,是我在夏天去偶然看见的。天热,他门前有一棵树,他坐树下翻阅书报,一方凳,一竹椅,一壶水,一副老光眼镜。树影摇曳,有三五只野猫来脚下寻食,他竟有耐心起身喂食,口中还喃喃有语。我看那盆猫食,是煮熟的,可见他日日如此,每天下午都在等这群老朋友来见。冬天去,野猫不见了,陋室内堆满古卷,老房子年久失修,1930 年代日本人留下的木结构,门窗皆漏风。室内只有两张老式的学生床,下一层留出床沿当座位,上一层书摞书,摇摇欲坠。主客对坐,也是隔一张学生桌,青灯黄卷,冷风嗖嗖。我扛不住冻,大衣不能脱,他穿棉裤棉鞋,也不说冷,数着刚完稿的古籍点校本,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是《淮南子》,60万字,那是《唐六典》,100万字,还有20万字长序。可以了吧?可以啦,比那时好多了!”他说的“那时”,是指丁香花园学雷锋,为领袖点校大字本;还是秦城铁屋为自己读二十四史,一读 14年,终于读出历史深处的滋味?前年他心脏动手术,医疗费沉重。此前我多次起念,请他来seminar给研究生讲讲他的史学,满肚子学问还有阅历,不说太可惜,也好以此理由开列讲课费,略尽心意。每次提,每次都被他拒绝,怕给我惹是非。这一次他终于同意了,我们父子俩很高兴地去接。路过1976年他初次被关押的军营,我让儿子等一等,陪他从围墙边踱过去怀古。隔一条小河,他辨认出那间房子,笑微微地说:“不就是那排灰营房吗?没变,没变。当时从虹桥机场押进这个大院,他们要保密,我是一眼就认出来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团部!每逢“八一”,我要领队来慰问,熟门熟路。上海我是第一个关进去的,编号为01 。”说完用食指在空中画圈,圈里画“1”。原来又转出一层历史,凡有历史处,总要戛然而止。预定讲一个学期,结果只讲了一次。但也留下了一处痕迹:那次讲完秦汉古制,学生领来讲课费,我签字,也须请老先生签字,他却为我顾虑起来:“签名恐有不宜,会给你留下麻烦的。” 我说也是,你也不在乎笔名多少,刚才提到那个“01”就不错,新开一个吧?老先生展颜一笑,大笔写意,就签两个字:— —“凌伊”。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个别章节老爷子夹的意识形态的东西略多 章节布置打的一手好擦边球
  •     眼光不是光靠知识就能获得的
  •     现在是越读书越形而下了
  •     文笔一般,也没什么创见。
  •     平實論史,老教授功夫
  •     读史可知世,然读史者未必尽知何以入世也。
  •     文革“活化石”朱永嘉的《刘邦与项羽》尽管有被“毛语式”强奸过的痕迹,但在活读史书方面确是高手,比如,秦末义军里不少苍头军(奴仆充军),他认为这与抗战时八路在华北趁着国民党撤走、吸纳山大王流民以壮大很相似。其实,这老小子更应该说说共军在东北收编伪军打败国军的事啊。 两只海龟在海滩上做爱后相约一年后再见,第二年公海龟早早来到海滩,发现母海龟已经等在那里,甚喜,急欲上前,母海龟大骂;你他妈爽完也不把我翻过来,我都在这晒了一年了!公海龟是老毛,黄裳、朱永嘉尽管有才,但都是母海龟,哈哈
  •     跪舔主席的玩意,这嘴遁,这姿势,醉了
  •     与其说朱永嘉写的是刘邦和项羽,不如说是在阐释主席。另外,这本书应该被删掉了一些内容,总感觉到议论的地方就被删了
  •     读完后同样寄给弟弟读,同样说受益匪浅。呵呵。
  •     尽管以前对于该书作者不甚了解 但是读后要向这位老先生致敬 确实是很有史学见地的好书 是学以致用的典范 要比现在很多浮躁的 哗众取宠解读历史的书 好上太多
  •     权力制度结构要放到人际网络里面去考虑分析,相同的权利制度由于参与人的不同,行使的结果也将大相径庭。
  •     朱先生不会以项羽的虎气和刘邦的猴气来比附主席的,就事论史就行了。真说功业,朱先生不如讲讲宇文泰。
  •     反复读,仔细读。
  •     这本书没有上一本《曹操传》写的好,关于本书的评述,详情请点击:http://papa.me/post/u4Qf2S8G 欢迎收听本人的语音图书推荐节目【书声琅琅】!
  •     朱永嘉在后记中表示了对如今史学界兴盛考据而忽略史论的风气有所不满。谈及他在史学方面的见解,还是多着眼于治史的经世致用之处。且不说有乾嘉学派范例在先,盛世多有文字狱,饱食终日谈考据,这一点大概不是现在所谓大家小家想改变就能改变的。单说朱永嘉自己以一篇史论扳倒顺天府衙门,这种将经世致用推到极致的做法又有多少可取之处。况且他所谈史论也不过是政治史,更狭义来说是王权政治下的权力史。
  •     可惜作者突破不了时代的局限
  •     这是朱老先生读史系列的第二部了,我开始好奇朱老先生将这些历史人物带入到自己对于文革的解读的时候,他眼中的文革到底是怎么回事。
  •     政治家的历史学。老先生说是以史论为主,实际上侧重局势的分析和各方战略选择的分析,与船山的史论不同。此亦可以看作是政治家的历史学和经学家的历史学之分。老先生着重讲刘邦从起义到楚汉相争,从称帝到建国分赃,再到身后事的种种布局。将秦末战争与战国两相对比,十分有想象力,对各地起义军的分析比一句“亡秦必楚”来得更有冲击力。
  •     还不错,
  •     不妨一讀。
  •     .
  •     简单翻翻,可以读读。但是还是比较想看《晚年毛重读古文内幕》。是不是长安出版社想出版,而没能出来呢?20150308
  •     面向大众的通俗历史读本,都是些老生常谈。唯一有点意思的是,讲了毛泽东建议田家英读《治安策》许世友读《周勃传》这样的事情。
  •     通俗易懂,趣味盎然。
  •     这部书是朱永嘉先生的讲义稿,内容为楚汉之争,不过老朱讲这段历史还是有现实关怀的。特别是关于汉代建国后,如何安排政治利益,很明显影射国朝开国问题。特别将立太子问题拿出来讲,结合晚年古文内幕,就知道他说的是谁了。
  •     这本也好。读完后觉得主席毛一定很喜欢高祖。
  •     大有删节
  •     幕僚笔吏的水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