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我的50件事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08638454
作者:王文华
页数:273页

作者简介

《创业教我的50件事》内容简介:伟大的创业,起点都是创业者说:“我有一个idea!”然后虽千万人吾往矣。失败的创业,起点也是创业者说:“我有一个idea!”然后虽千万人吾往矣。两者的差别在哪里?“别一厢情愿,先从“验证”开始”、“不做什么,跟做什么一样重要”“如果能盖花园,就别盖停车场”、“缺乏商业模式的梦想,难以永续”……
这是《《创业教我的50件事》》作者王文华带领员工一起探索出的宝贵经验,他与“趋势科技”董事长张明正创建“若水”公司,力图打造出一个没有老板、不用打卡的年轻人公司。他们用自己亲身的创业实践,沉淀出50个人生智慧;用他犯的错,省掉你未来的痛。

海报:

书籍目录

推荐序 于是,我们冒个险吧 张明正

第一章 再见,模范生
01 每个人都有令自己惊喜的潜力
02 机关用尽,不如顺其自然
03 跟和你截然不同的人交朋友
04 改变的第一步,承认自己虚伪
05 搞“运动”,还是搞“活动”?

第二章 从“水泥”,溶化成“水”
06 “Why”,比“What”重要
07 如果不能做得更好,就做得不同
08 别一厢情愿,先从“验证”开始
09 不做什么,跟做什么一样重要
10 成熟,就是懂得兼顾,表面矛盾的事物
11 反复分析,不如相信直觉
12 做“水”,别做“水泥”

第三章 住进“五层楼”的豪宅
13 学习“看事情的五层次”,往高处看
14 都知道“愿景”重要,却整天忙“事件”
15 思考并写下个人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商业模式”
16 跟曾经失去过的人共事, 因为失去,让他们有能力爱自己以外的其它人
17 在“搭便车”和“做选择”之间,取得平衡
18 先学会赚钱,再拯救世界
19 如果能盖花园,就别盖停车场

第四章 倒出热血,拼出命盘
20 主动去追求你要的,从被拒绝中思考到底多想要
21 把公司的每一分钱,当自己的钱来用
22 别人不看好,自己要反省,反省后还想做,就撩落去
23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这年头做事要靠社群
24 当圣贤或恶魔比较容易, 难的是在矛盾、暧昧、谈判、妥协之中匍伏前进
25 不熟的人总是给你赞美,这时更需要现实的检验
26 缺乏商业模式的梦想,难以永续
27 喝咖啡、换座位、烹调集体智慧

第五章 飞向哈佛,回到部落
28 每个人要的人生不同,别强势推销自己的价值观
29 尊重别人的尊严、权利,以及与我们的差异
30 出来做事,就是要解决问题,别在第一次意见不合时走开
31 不断反思,言行是否还符合公司的愿景

第六章 完美风暴
32 当“完美风暴”来袭,钻进台风眼找原因
33 无法割舍,最后就变成多头马车
34 都是“事件”,变成瞎忙;没有“事件”,变得松散
35 “无为而治”的分寸,难以拿捏
36 看法不同,不必争得你死我活,先放下差异,继续试做
37 明知要专注,但割舍很困难
38 了解了更深的层次,原先的看法不必坚持
39 “No bullshit”不只是不说谎话,还要不隐藏真话

第七章 朝廷大官,变成梁山泊好汉
40 屁股的仇人是沙发,走出去,化被动为主动
41 先承认自己做得不好,才有可能做得更好
42 挫折时回顾历史,国父可以帮忙
43 当同事能心平气和地反对你,就有机会反败为胜
44 我们都是流浪者,就做彼此的手和脚吧

第八章 镁光灯灭了,我们才看清自己
45 镁光灯灭了,才能看清自己
46 油然而生、自我改造,26岁就可以创业

第九章 我不喜欢自己变成这样
47 自己推销的东西,自己先做到
48 分手不必沉重,下次还会相逢

第十章 人生半满,刚刚好
49 下台比上台重要
50 相信自己,是那个与众不同的人

编辑推荐

《创业教我的50件事》编辑推荐:做人,要像“水”,但不要“灌水”;做事,要凶狠地追求效率,但也要疯狂地享受人生。这是《创业教我的50件事》作者王文华带领员工一起实践的信条,他与“趋势科技”董事长张明正,带领一群年轻人,创建“若水”公司。在这里,没有领带、高跟鞋,只有随性和自由;没有马屁、废话,只有真心的表达。在这里,他们体味着实现梦想的挣扎与幸福,也经历着走向成熟之路的百转千回。这是笑和泪的成长历程。希望《创业教我的50件事》,像水一样,推波助澜,让你从作者成功与失败的故事,找出自己流动的方向。水坝开了,一起向前流吧。

前言

故事的开始,要从2006年的阳明山说起,那时我刚卸下趋势科技的工作担子,对于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及贪婪造成的不公不义十分感冒,一把莫名的野火在心中燃烧起来。我抱着雄心壮志,想开创一条能够兼顾获利和公益的社会企业道路,也就是利用管理和科技的竞争力去创造一个鱼与熊掌兼得的新典范。正巧我碰上tom(王文华)这位开除自己的总经理,也想做些不一样的事情,发现更好的自己,于是我说:“FucktheWorld!(这该死的世界!)Tom咱们一起去冒个险吧!”我还没有完全了解这个世界,也无法确定未来会怎样,就带领着一群涉世未深、有热血、有理想的Flowers(若水人),开始了这趟体验之旅。于是,我们冒个险吧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要做公益,同时也要创造利润。想要自由意识的无为而治,又想追求具体成就。就在这些矛盾与两难里荡来荡去,我感觉好像握着汽车方向盘,一会往左,一会往右,来来回回。我探向窗外,风景似乎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变化。其实我正在山路上绕行,一圈又一圈缓慢往上行驶,因为坡度不大,感觉不到上升的进度,以至于到达山顶似乎遥遥无期。啊!事实上,人生旅程不也是这样吗?在求学、工作、爱情等各阶段都在矛盾中挣扎,内心周而复始的盼望又幻灭,然后我们逐渐成熟,在冲突和反思中不断自我成长。    透过Tom的书来回顾这段过程,我有了更深刻的体悟,这次冒险不仅是若水的尝试,更是我们内心的一趟冒险。我们允许迷惑,冒怀疑自己的风险;力求完美,冒可能会功亏一篑的风险;希望无为而治,冒可能一事无成的风险;追求梦想,冒义无反顾投入的风险;创造了愿景,没有退路,冒被视为疯子的风险;释放出所有热情与善念,冒被当傻瓜的风险。    若水作为一个社会企业的实验是失败的,因为在改变世界之前,我们应该要改变自己,但要如何改变自己呢?……

内容概要

王文华
台大外文系毕业,斯坦福大学MBA。《蛋白质女孩》、《61╳57》、《倒数第二个女朋友》等小说让他成为风靡两岸的作家。也曾担任台湾迪斯尼电影公司营销经理,MTV电视台董事总经理。他同时是“若水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人。目前创办并经营“梦想学校”。

名人推荐

这本书把我们的矛盾与脆弱真诚地写出来,像面镜子,让我们能打破从小从父母、教育、工作等加在我们身上,但我们不自觉的习性……人生的旅程真的要如此折磨吗?找个安稳的工作,似乎也是种不错选项,像各位读者一样到Starbucks点杯“高”的卡布奇诺,淡定的坐在沙发上欣赏Tom、Steve及Flowers,在若水两年里卖力的演出,活像一部纪录片,篇篇精彩,保证你翻开了就放不下来。——趋势科技创办人 张明正

章节摘录

NO.1每个人都有令自己惊喜的潜力我从没想到会走上创业这条路。创业让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令自己惊喜的潜力。大学念的是文学,毕业时,我甚至没想过有一天会走进企业界。直到1992年进入斯坦福商学院,我才开始培养起对商业的兴趣和能力。那段故事,写在《斯坦福的银色子弹》里。斯坦福位于硅谷,硅谷是美国高科技创业的大本营,所以斯坦福重视创业课程,也培养出了很多创业家。HP(惠普)、Nike(耐克)等公司的创办人,都是斯坦福商学院的校友。Google(谷歌)、Yahoo(雅虎)的创办人,也是斯坦福大学其他学院的校友。斯坦福虽以创业著称,但在我入学的1992年,网络还没兴起,所以创业还不像今天这么热门。纵使在斯坦福,大部分的同学,包括我,还是向往到一家大公司上班,特别是投资银行、管理顾问这两个行业。所以投资银行中的“高盛”,管理顾问中的“麦肯锡”,是大家挤破头想去的公司。其他如“迪士尼”、“P&G”(保洁公司)也很热门。那届300位同学毕业后真正去创业的,不到10个。甚至有人八卦说:“创业?是不是找不到工作才要创业?”我跟大部分人一样,毕业后进了一家大公司。在纽约的金融信息集团Dun&Bradstreet(邓白氏公司)工作了5年。然后回到台湾,接下来的5年进过两家公司:“迪士尼”和“MTV”。10年进过3家大公司,我是标准的企业宝宝。那段大公司的酸甜苦辣,我写在《开除自己的总经理》。我喜欢大公司,喜欢秀出名片时别人主动给我的尊重,那是一种沉默的放水、免费的虚荣。我不必费尽唇舌解释公司或我在做什么,我可能是个烂人,可能在公司表现得很糟,但一张大公司的名片,就可以帮我遮羞。转折点出现在2005年。经过10年的打拼,我当上了总经理。梦想成真,我的表现却差强人意。于是我决定开除自己,离开MTV。离开时我对大公司没有任何怨言,也相信将来会再回去。当时离开,只因为自己江郎才尽,需要学习。我离开,完全不是为了创业。我知道中场休息后,我会用不同的方式,再回来。2005、2006年的中场休息,我到处旅行。先回到母校斯坦福,然后在美国旅行。接着去了大陆,在江苏、浙江跑了一圈。然后去了法国,体验过去不熟悉的欧洲。2005年回到母校时,网络创业已进入高潮。我拜访了很多家创业公司,真正感受到硅谷的创业文化。10年后回到斯坦福,我才真正体会到斯坦福和硅谷对全世界高科技创业的重要性。那种体会,就像跟初恋情人分手10年后,才终于懂得她的好。此情已成追忆,我遗憾当时惘然,但庆幸自己曾经见识美好。回到台湾后,做了很多新鲜事:主持综艺节目、在Yahoo奇摩(雅虎奇摩)网络交友、爬山、做瑜伽等。在这些尝试中,有些我做得不好,所以失败了,比如主持综艺节目。也有些我做得不错而坚持下来,比如爬山等。当时还是没有创业的想法,但已从新事物中,惊讶地发现自己不一样的兴趣和能力。走在七星山的雨中,我想:“没想到30几岁,还能令自己惊喜!”令自己惊喜,就是创业的源头。2005、2006那两年没职业也没计划,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亲朋好友为我担心:“才30几岁,就要这样下去吗?”我虽无计划,但并不担心。我知道我有本领,准备好了总能回去。那两年最大的收获,倒不是“充电”或“沉淀”。事实上那两年没做什么深刻的充电,也没沉淀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智慧。倒是在没有大公司的保护、单打独斗的闯荡中,慢慢体会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的长处是:策略思考能力强、善于归纳分析、能用语言和文字打动人心。我的短处是:不适应大型组织的繁文缛节、缺乏政治手腕,对传统与规范不由自主地想反叛。这些体会,奠定了我后来做“若水”的风格。如果没有那两年的摸索,“若水”也不会出现。那两年我学到了:要兴风作浪,得先称称自己的斤两。每个人都有令自己惊喜的兴趣和能力,但未必每个人都能发挥出来。我有幸发挥出来了,是因为我叫了暂停,并且狠狠地去检讨上半场得分、失分的原因。


 创业教我的50件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偶然在三联书店翻书看到的,就在书店里慢慢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对我启发很大,於正在创业的我心有戚戚焉。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谈一些想法。一. 为什么有本书之所以有这本书,是因为作者仍然存在的若水情节、凡事总结分析的习惯、对若水和梦想学校的宣传。从张明正的序可以看出,本书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张的推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从序中还是能够看到张做若水的理念并没有丝毫变化,他创办若水的根本目的确是为了放弃我执而不是单纯的做社会企业。二. 若水为什么会失败或至今没有成功刚上若水网站了解了公司的现状,公司的业务已聚焦为残障人士公益,公益味浓而企业味淡,成功案例也很少。创始人张明正和王文华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可为什么没有很好的结果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分析。(1)没有生存压力伟大的企业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生存的压力让他们学会了妥协而没有不择手段、学会了谨慎而没有畏首畏尾、学会了兼顾而没有放弃理想,一个普通的员工通过不断的创造业绩而成为了公司主人,一个部门经理通过压力的煎熬而能力大增。这些在若水不会发生,员工因为公司的钱是张明正一人所出反而在花起钱来畏首畏尾,花别人的钱手短,哪有花自己创造的收入来得硬气,也永远不会成为公司的主人,公司的主人永远是张明正;(2)松散的公司文化若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从创始人到员工谁都没有领域经验,公司依靠的也就是张王老哥们的商业经验,而商业中最核心的激励机制和人力培养机制却没有能带到公司,没有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和引导,放手让员工做的理想确实很美,而实际却是小孩抡大锤。这也是我前几年和领导相处、与下属相处的问题根源。我也曾一次一次的陷入调研、放弃、继续调研、接着放弃的怪圈不能自拔,没有方向没有目标蹉跎岁月。格鲁夫的一对一会议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价值观和能力的统一协调才当得起匹配的授权。另外,不要妄想什么自下而上的愿景形成,愿景永远是老板自己的念头,然后通过洗脑强加给员工,洗脑成功者留下,失败者滚蛋,没有真正表里一致的愿景统一怎么上下一心,普通员工奢谈愿景和战略怎么低头踏实做事,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史玉柱;(3)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惧怕失败若水的愿景不可谓不宏远,但过高过泛的目标让人无从下手,注重上一截而忽略下一截,“愿景”让他们不能失败只能成功,让他们一开始就失去平常心,在一个没有成功先例的领域苛求一炮而红、一举成功,所以才有轰轰烈烈而没有成效的创业大赛,才有千百度寻出来的曙光计划因为畏惧失败而放弃投资。如果是我,我会选择集中目标在营利与非营利之间的平台、政府与非营利之间的平台,既有目标不至于因找不到创投项目而气馁,又有经验可循,又可实现营利。这一个特质其实是张明正塞给若水的,张在做趋势之初,应该不会凡事就谈愿景、凡事必须验证的万无一失才做,裹挟着草莽气一路向前、不惧失败,加上运气的眷顾才有可能杀出一条血路。第一次创业的成功让张有了更高的视野,但也从此让他不再低头看路。是以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于细;(4)创始人之间的分歧若水的实际推手和公司文化都根源于张明正,他早有了在公益与营利之间走出一条新路的想法,慢慢拉王文华入伙、创业的动机是自我更新、无为而治的企业文化、愿景大于事件的理念、锱铢必究的公司财务风格、过高的全垒打评价标准均源于他。王文华其实还是个不适合创业而习惯道家闲云野鹤自在生活的作家,性格恬淡,没有非做成什么不可的决心和某种意义的逃避,让他不能把一件事做到底。张明正也许正是看到王恬淡易合作这一性格且具备商业经验才邀他入伙,但却没有注意到王身上的某种创业者不能存在的“非坚韧”特质。我推测张和王之间一定因为分歧发生过多次言语上的争执,两个人都没有放下任何“我执”;(5)自信的缺失和外在的依赖有人说MBA出身的人无法做好创业,原来不明白所以然,仔细分析若水这个案例才发现MBA教给人的是理性理性再理性、谨慎谨慎再谨慎、验证验证再验证,王文华虽然几次提到他做不成乔布斯,但创始人的角色就是要力排众议,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做到别人做不到的。别人都看到的你还怎么成功,别人都想到的你还能做出什么花样。什么世界咖啡馆、什么头脑风暴、什么自下而上的愿景,去他娘的,老板就要自信,虽千万人吾往矣,轰轰烈烈的失败总比几年下来还半死不活的强。三. 我学到的从若水创始人身上学到的(1)时时做归纳分析和策略思考(2)看问题的五个层次,我往往埋首于事件中而不能自拔,需要更多地从模式、结构到愿景的角度来考虑;(3)需要练习用语言和文字来打动别人;(4)把客户变成朋友而不是“利益关系”和生意;(5)合作从小处着眼、从小处做起;(6)多问问自己做事的动机;(7)商业方向的评价标准:广度、深度、持续性、感染性、专长性(8)多选择而不是搭顺风车。从若水的失败中学到的(1)老板要push再push,逼自己也逼别人;(2)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3)目标不能庞大而分散;(4)要多引导而不是操纵下属,责任是一点点让他们承担的;(5)要会打乱拳和野蛮生长;(6)建立充满压力的公司文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7)切忌好高骛远,要踏实低头做事;(8)一件事认准了大方向就挑一个擅长的、有基础的、有差异的事马上来做,做进去了,再不断微调到符合商业标准,好的商业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9)创业时宜专制、做大后宜开明。四. 怎样在工作中应用(1)每周以分类问题为核心,仔细归纳分析和策略思考可以将问题分为自修篇、家人篇、朋友篇(互相进益的朋友)、人脉篇、管理篇(项目管理章、运营章、财务章、培养培训章、人事关系章)、市场篇(需求调研章、对外合作章、营销章)、销售篇(渠道章、谈判章)。从愿景层、心态层、结构层、模式层和事件层来不断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2)渠道和销售合作将客户和渠道做成朋友,多请客、多聊天、多聊工作之外的事、多坦诚、多急人所急(3)要培养商业技能多看商业书籍、每天定时看哈佛商业评论和商业、财经新闻(新世纪周刊)(4)交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朋友混入商业圈、销售圈、艺术圈、官员圈、宗教圈、医生圈甚或底层圈,维持学术圈、技术圈、同事学生圈、读书会圈和文化圈,可以多一些痞气(5)识人用人了解人性、揣摩心理
  •     文 | 刘军元   “过去,我有意识、无意识地把自己放在一块牌子后面,那块牌子上有“史丹佛”、“MBA”、“华尔街”、“迪斯尼”、“MTV”。这块牌子教了我很多商业和人生的道理,让我赚到一点钱和一点名誉。但从那天起,我把牌子拿掉。第一次,赤裸裸地做自己…… ”   看王文华的《创业教我的50件事》,最有感觉的就是这一句。依稀记得冯仑的“野生圈养论”,未曾沧海难为水,创业和职业打工仔的不同未必在于薪水高低,更多是一份全身心的投入,以及其间的煎熬和反复颠簸,反倒练就了钢铁神经;在台湾,王文华因写作和主持而家喻户晓,而在内地,他的小说《蛋白质女孩》也风靡一时。然而除了台湾知名作家、商业人士、主持人等身份之外,他的另一个身份也渐渐为人所熟悉——创业家。本书就是王文华与“趋势科技”董事长张明正,带领一群年轻人,创建“若水”公司,实验全新市场、企业文化、工作方式的真实故事。   说句实话,我不太喜欢王文华的随性文字和略显“啰嗦”的笔述,但不得不说,作为现实在路上的创业一族,这本书委实触动了自己的内心,书中或长或短的50条创业法则,从”理想”到”狗血现实”的苦逼人生,只能说,智慧来自于现场,“都云作者痴,谁解此中味!”   “他犯的错,省掉你未来的痛”,我想着或许未必,但《创业教我的50件事》带给自己的现场感,确实弥漫全身,刻骨铭心。所以在此摘录王文华创业心得经典十诫,辅之以自己的所感所想,算作向王张二位的致敬,这是一本足够真诚的书,验证完毕。   心得一:要想兴风作浪,先得称称自己的斤两。   每个人都有自己令人惊喜的兴趣和能力,但未必发挥出来。王文华说,我有幸发挥了出来,是因为我果断叫了暂停,并狠狠的去分析和检讨人生上半场得分、失分的原因。实际上,企业不是家,每个人都会有转型的机遇。这也是汉迪和德鲁克的共识,这是一个不连续的时代,不破不立,长久居于舒适圈的人们注定会失去创新的张力。   心得二:改变的第一步,承认自己的虚伪。   朋友指出我的虚伪,我当下辩解,辩解是因为心虚。回家照了镜子,坦然承认,认错,就开始转念。转念,就可以重新做人。事实上,这是社会反光镜下的刻板自我的表现,碍于原来的形象、面子等等,而无法真正的面对创业的现实。但这一步是必须迈出的,因为,创业中尽是一个个赤裸裸、血淋漓的真实,来不得半点虚伪。   心得三:WHY比WHAT重要   Why(为什么)是动机、念头、初衷,What(什么)是形式、做法、内容。前者更多来自于内心的价值观,不容易想清楚,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而后者更多是对于前者的支撑,是目标实现的路径方式。实际上,现实工作场景中的创业者们,感性的冲动,振臂一呼匆忙上马后,更多是浅尝辄止或半路夭折,也许是过于聚焦事件本身,而忘记了初衷。   心得四:不做什么,更做什么一样重要   我们都希望自己说的事情有深度、有广度、有持续性、有感染性、符合专长。这犯了完美主义的通病。创业家们都有雄心壮志,但失败的原因通常不是由于不做什么,而是做了太多。所以创业最忌讳贪多嚼不烂,我们必须强迫自己专注在一件事情上,所以开始删除选项。心中有个响亮的Yes,就可以勇敢的说:No!   心得五:学习看事情的“五层次”   这是王文华从学习型组织的权威彼得.圣吉处的经验习得:愿景、心态、结构、模式、事件。这是一生中最宝贵的“豪宅”。一楼是事件,是指非计划性、一次性的、没有前因后果、未必再发生的事情;二楼是模式,指重复发生的事件;三楼是结构,是指造成模式不断发生整体化、系统化的原因;四楼心态是指当事人对这些“事件”、“模式”、“结构”的态度、看法和信念;五楼愿景是指当事人配合这样的心态而采取的行动、达成的目标。这属于系统性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偶然发生到规律的必然。   想清楚这些,虽然略显抽象理论,但却是企业长治久安的关键。大多数人都知道愿景重要,却往往忙碌于事件,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即便成功也是偶然,无法复制。   心得六:先学会赚钱,再拯救世界。   这就是七个习惯课程中影响圈和关注圈的区别。创业不是理想国,不能老活在主观臆断中。对于创业者来讲,与其改变世界,不如先学会资产负债表,实现一个最小成本的盈亏平衡。换句话说,只有来自于真实世界第一手的经验,跌跌撞撞满身创伤时,才能找到改变世界的杠杆解。作为企业,一定要赚钱的,这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不以赚钱为目的企业纯属“耍流氓”。   心得七:“聪明”来自于不断的自我反省和改善。   特别在创业初期,一定要认识到。没有人一定是对的,任何问题都可以辩论。公司没有老板,只有不断的相互挑战;没有人有权利下命令,在团队面前,每个人都要学会弯腰。实际上,没有一条路走到底的成功企业,更多的是不断调整及时纠偏的行为,使得企业不断进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优秀到卓越。   心得八:年轻一代比我更愿意,也更有能力做出选择   对于这一点,只想说一句: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创业者的我们,有没有带着有色眼镜看待90后?我们,如何善待并激发他们?   心得九:从“乖孩子”到“野孩子”   王文华说:“我们当了太久的乖孩子、读书人、朝廷的大官。但搞革命,得做野孩子、游击队、梁山泊的好汉。”这个比拟很形象,长久处在知名大企业“豢养”中的职场人士,激情退却后却失去了真正的自我,不接地气。这也许是人性最猥琐或卑劣的一面。“等靠要”总是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从来没有神仙皇帝,创造真正的幸福,只有脚踏实地的自己。   所以,王文华说,再见,模范生!以期在没有大公司的保护下、单打独斗的闯荡中,慢慢体会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同席慕容所说,“生命总是不断的受伤与复原,世界是一个温柔的期待我成熟的果园。”   总而言之,《创业教我的50件事》讲述了一个兼具理性与感性的故事。尽管过程无比残酷“狗血”,但在王文华笔下却尽显“抒情”,自由意识里的无为而治和具体成就的矛盾纠结,更多体现为理性伪装下的理想澎湃,岁月挣扎,初心不改。   张明正在推荐序中说,若水作为一个社会企业是失败的,因为改变世界之前,我们首要的是要改变自己,把自己的无知、我执、面具去掉,跳出社会规范和习性,学会放下,随它去,进而把潜能发挥出来。   这就是我自全书中学到的第十条心得,专家泣血直言,让人感触,人生的智慧,尽在其中。我深信于此,细细咀嚼,妙不可言。      
  •     世间凡是美好的事情,都不是简单的,唾手可得的。这本书见证了一段艰难的创业过程,似乎“创业”这两个字已经紧紧地与“辛苦”、“艰难”绑定在一起一样。看着拥有强大工作经验的王文华还是不能通过自己的双手把理想变成现实,他最后离开了创业的公司,令人惋惜,让我怀疑他对于内心渴望的东西到底有多么强烈?有些人放下是为了更好的拿起,而有些人放下就只是放弃了。当然,我希望我也能像王文华一样,在客观全面分析好自己后,选择再出发。为什么用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作为评论标题呢?因为我从本书中也认清“选择”的意义。什么是真正的选择呢?真正的选择,是选了之后,自己活身旁深爱的人会付出很高的代价;是选了以后,半夜会突然惊醒;真正的选择,发生的时机不会定时、定期,也没有时间让你四处向他人请教;真正的选择,事先没办法列表分析,事后没有机会从头来过;真正的选择,通常是带来更多的辛苦,而不是立即的幸福;真正的选择,从长期看未必会赢,但从短期来看统统是输!鱼与熊掌的选择题,仓央嘉措给了最好的诠释了!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没必要看了,小打小闹。
  •     偶像的文笔最近在走下坡路啊。。。这么碎的东西也拿来写书
  •     非小说类的还是觉得:宝贝只剩下我和你写得最好这本也好,但没有好到“哇好好”,也没有好到,“王文华是怎么说他自己吃蛋筒的事情的,记得好好笑,我要再找来看看”不过他的书我总会买,对于作者有亲近感
  •     看问题的六个层面前值得学习,一个高富帅的高大上创业路,有思考,有境界,不值得借鉴,可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他的思考的模式!
  •     写的象小说,作者感情细腻,想的也太多了,创业可是需要神经大条啊。关于创业,作者想到了很多 可是做到却没那么容易。
  •     蚊子对一本书来说不算多,但是讲的东西都很实用很实在,一本书所说的事情都是针对本文的主题,对于想创业,再创业,想开公司,正在开公司的人都有启发,都有帮助
  •     还是喜欢他的生活随笔。
  •     里面提到的 以立, 我更感兴趣
  •     样书审读
  •     几个月前就看完了,现在只记得创业要找好的合伙人,还要坚持和变通,真心不容易
  •     “若水”的初衷和努力都建于理想化的冲动,也许过程中有些许总结、推翻过往重新尝试的部分可以参考,但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本书里的内容都太过小众。文华的Fans们可以通过这本书更好的认识他和他的世界,但创业者想从中学习如何获得商业成功是办不到的。
  •     虽然是一些作者创业过程中的感悟,但作者的文字极具感染力!
  •     一天读完,王文华和朋友steven创办若水,最后王离开若水。主人公的创业理念,个人感觉还是很理想化,在当今这个社会短期内难以实现。
  •     垃圾,浪费时间
  •     内容多是作者的心路过程,对读者我的影响很小很少,只能这样讲。
  •     还行吧。。不过确实让我很想创业,很想做公益。很想出国读书
  •     一般般
  •     能学到点东西,不是很多
  •     很台式的人生和文字,感觉和麦肯锡的书一样,更多的宣扬一种方式和介绍自己的公益
  •     社会性企业创业,要把停车场变为花园,变废为宝的思想;把公司的每一分钱都当成自己的。
  •     一个知识分子自恋的故事
  •     还没来得及看,应该是我需要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