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拉的骨灰》书评

出版社:昆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3
ISBN:9787800402951
作者:(美)弗朗克·麦科特林
页数:436页

为了可爱的老爱尔兰

其实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作者的父亲。没错,就是那个无能、酗酒、窝囊废、从来没负起过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每次都毫无例外的让妻子儿女们失望、一手造成整个家庭尤其是母亲安吉拉陷入悲惨至极的绝境的父亲。这么一个除了讲故事、喝酒和唱爱国歌曲之外几乎什么也不会的男人究竟有什么可爱的呢?这个人唯一可爱的地方就是他心里还有着大爱:对妻子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最深最深的——对爱尔兰的爱。爱尔兰人对他们的老爱尔兰的爱和对英国的恨,是其他国家的人很难理解的,这两者纠结在一起,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北爱问题能在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西方世界成为一个绝无仅有的流血数十年不止的伤口(西班牙的埃塔规模要差一些),不能不说和爱尔兰人民对英国统治者的极端的恨有着直接的关系。小弗兰克的父亲,马拉其,可以说就是个爱尔兰悲剧的缩影,似乎他所有的积极向上的可能性,都被可怜的老爱尔兰的悲惨命运吸走了。他像所有的爱尔兰男人一样嗜酒,酒后高唱爱国歌曲,几乎每一首歌曲都歌颂了一位死于英国屠刀下的烈士或者一次不成功的起义,而这样的歌曲在爱尔兰流传了上百首。爱尔兰几百年被镇压、被损害的历史让每一个爱尔兰男人只能在酒精中寻求解脱,在酩酊大醉中释放整个国家的悲惨命运压在他们心头的巨大阴影。他们心头的忧愁太沉重,以至自己妻女的境况常常根本没法在他们心中占据一席之地。形成了这种习惯的男人们,甚至在爱尔兰获得独立之后,仍然无法摆脱酗酒的恶习,甚至到了今天,爱尔兰裔仍然是英国各族群中酗酒比例最高的。那个时代的爱尔兰男人,可以说是被爱尔兰的悲剧压垮的。但是盛产诗人、作家和歌手的凯尔特民族,同时也是个盛产战士的民族,他们八百年来没有独立过,却也八百年都没有放弃过反抗,哪怕语言已经变成了英语,外貌也看不出区别,但爱尔兰人还是不屈不挠的发动着一次又一次的起义,甚至因为从事恐怖主义为人所诟病的爱尔兰共和军,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反抗的后继者。老爱尔兰终获独立,爱尔兰人民也终于有了可以像其他国家人民一样因为高兴而喝酒、因为喜悦而唱歌的机会。安吉拉为了孩子们蜡炬成灰,在她的丈夫被爱尔兰的悲剧压成灰烬之后,但所幸这是最后一次。现在的爱尔兰,是个居民收入和社会发展水平在整个欧洲也是名列前茅的美丽国家。民族英雄库丘林和马拉其在天有灵,应该是欢笑着举杯痛饮吧。天佑可爱的老爱尔兰。

灰烬与生活 (2009-01-25 09:10:00)

在书架上翻到一本《安吉拉的骨灰》,随着搬家走了N个房间,蒙尘十年,终于有心情来读啦。这是一本曾获普利策奖的畅销书,如今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普利策公司已经被收购,披着大奖光芒的出版物依然熠熠生辉。正如我们所知,即便是富家出身,人们在写自传的时候也喜欢把自己打扮成历经艰难最终成功的奋斗典范,这样一部平民传记,那些贫困苦难更是不计其数。“弗朗克.麦科特出生于大萧条时期一个到美国不久的爱尔兰家庭,后又举家迁回爱尔兰。父亲马拉奇是个不可救药的酒鬼,经常把工资和救济金在小酒馆喝光;母亲安吉拉含辛茹苦,在超出一般人想象的艰难贫困中抚养了六个孩子,其中一对双胞胎和一个女儿先后夭折。弗朗克.麦科特能活下来并以一种轻松幽默的笔调讲述这一切,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回忆录本身写得很平和,没有悲愤的诉说,没有洒狗血的渲染,只有无穷无尽的缺吃少穿的生活细节,确实让人惊诧这样的一家子人竟然有幸存者。但让我不安的是,时时比照自己身边的社会,身边的生活,我并不认为我们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不管失业是什么情况造成的,书中的父亲不是个负责任的家长,天主教家庭无休止的生育,一个接一个的孩子出世,并没有改变其烂饮的酒鬼习性,工资拿去喝酒,连救济金也拿去喝酒,甚至要拿着夭折孩子的不幸挨个去酒馆诉说讨些酒喝。我也常常疑惑当时的爱尔兰社会,居然有充分的社会救济系统,书中的一家人几乎完全是靠社会组织救济、乞讨、小偷小摸弄到食物的。他们的亲戚们虽然充满抱怨,却也在需要的时候施以援手。最让人吃惊的是,主人公两次生病,都能在医院里得到很好的治疗。这可是没有收入家中永远没有余粮的超级贫民啊。我完全不能想象,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假如有不负责任的家长,孩子会有活命的机会。一般的中国人不管沦落到何种地步,拾荒、乞讨,都不会不管子女的死活,像爱尔兰民族那种滥饮高歌的性格特征在中国百姓身上不多见。因为要指望家庭之外的机构对孩子进行抚养是不可能的。孩子是整个社会的未来,这种说法在中国得不到支持。至于福利性的医院,简直是天方夜谭。不知道是否因为对当下的中国社会感觉太黑暗,看到书中的贫民孩子还能得到来自诸如店主之类人物的温情施舍,简直觉得不够真实,我们不是在报上看到一个饥饿的女孩偷了面包店一块面包而被逼自杀的报道吗!可怕的生活,可怕的联想。

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

这本书与我很有缘分。在kindle上下载了电子版却发现只有上班部。然而来到清华文图,第一眼看到这本书,军训到现在那么多天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每次翻开这本书总会想,如果这样的人生都有勇气坚强、勇敢、乐观地面对。我有什么资格抱怨?父亲是酒鬼,母亲没有工作,一家人靠救济金度日,从美国到爱尔兰。没有亲人的帮助,弟弟妹妹亲朋相继去世。身上有穷苦人的烙印,受尽白眼、歧视。然而弗朗克依旧坚强地活了下去。他本可以选择成为邮局的正式工,平凡安逸地度过一生。可他选择了梦想,选择了美国,选择了远方。忘不了那个雨夜,他打了妈妈,跪倒在雨里,向与他名字相同的圣徒雕像诉说他生活的苦难,诉说他黑暗的童年、少年时光。死去的爱人,失踪的父亲,与拉曼通奸的母亲,他生活的这个人间地狱。上帝听到了么?我想他听到了,那个拥抱他的牧师,也许就是上帝派来凡间的天使,注定给绝望的人以光明。我也有走向远方的梦想,而相比之下,我并没有经受过磨练、挫折。这本书的每个字都是苦难,却教会了我什么是坚强、乐观。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

利墨里克

---我们所谓的贫穷,是绝对的贫穷,但绝不是精神上的匮乏。我们的幽默与生俱来,我们为活着而活着。---没想到看完这部电影后的两个夏天,就去了爱尔兰的利墨里克。去得匆忙,忘了带相机。在网上搜了一下这座城市的照片,看不到贫穷也看不到美丽。于是就挖了一张去开会的大学的图片。http://www.douban.com/lpic/s2411787.jpg就算是电影里利墨里克的另一面,叶芝们的生活。我喜欢Guiness,于是成了爱尔兰人的朋友。当我告诉他们大学宴会酒吧送饮的Guiness度数不够时,他们惊奇得差点跌破眼镜。“这可是我们大学的一个Secret。大学刚建成时Guiness要配送,校方不同意,所以酒精度减少,你喝的是Guiness Light,全世界只有在爱尔兰才能喝到”。晚宴时,他们介绍我前都要顺带讲一下我的Guiness故事。回想当年偶在学生酒吧夜平均消费至少两品脱Extra Cold。回国体检医生一度警告轻度酒精肝。总算没白喝。宴会上聊着聊着就谈到了叶芝,于是又多交了几位朋友。我喜欢这个民族刚强的性格。看《因父之名》时更多感受到的是爱尔兰人的爱憎分明。这是一种揉入了梦幻与现世,幽默与侠义的性格。是尤利西斯与小王子的等待,更多是叶芝孤独的古堡与梦中的茵里斯菲岛。第二天在市政厅开完会,宴会前一帮人去酒吧喝酒。一起去的有一位剑桥的锡克族老教授。该有80多了,穿着西装,头上裹着传统的锡克头巾,走得很慢。他的白人太太搀着他,两人一起费力地向前挪动脚步。我们也都自觉地放慢了下来。到了酒吧,我们坐在一起喝酒。聊着聊着,我忽然想到《英国病人》里的哈纳和基普。心里不由得一阵感动。

孩子像花朵一样长出来

这半个月的公交车时间全都交给这本书了,拥挤嘈杂的汽车环境与书中卑微困苦的生活状态对照进行着。看到最后一页时长叹一口气,想起Bob Dylan的歌词“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作者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中,拥有不幸的童年。妈妈软弱,爸爸无能,弟弟妹妹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生出来,又有几个相继去世。“我的童年不堪回首,我能活下来,这真是一个奇迹。”这样惨淡的童年,在接下来的叙述中,却是有声有色,妙趣横生。贫穷和困境固然无处不在, 占首位的却始终是作者乐观积极的心态。那些幽默、趣闻不时穿插其中,儿时的童心是作者从来不曾丢弃的东西。孩子们都喜欢童话,这本书里讲了好几个小时侯生活中遇到的童话。传说中的英雄库胡林,落在第七台阶上的天使,江洋大盗和红嘴唇姑娘的故事。。。当物质水平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神奇的故事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安慰,成为精神上的寄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神奇的力量渐渐消失,一个孩子终于学会了如何面对现实中的世界。于是,他长大了。想起以前看过的一段话,大意是生活如此无趣,只有春天和孩子能给人带来希望;可是春天总要过去的,孩子终会长成大人。看着那些在大街上玩乐打闹的小小孩子,衣衫邋遢,灰头土面,眼睛里却有一味的简单与天真。他们是新长出来的花朵,带着不曾被沾污的晶莹露水。此刻的他们依然懵懂无知,但潜伏在周围的现实真相蠢蠢欲动,终将会把他们侵占。于是年复一年,代代相传,曾经的孩子变做大人,如花瓣散落在泥土中,望着更多的小花朵生长出来,散发着原先曾是被他们带来过的希望,却始终无法避免相同的命运。

矛盾

其实不是看得很懂,书的名字为什么叫安吉拉的骨灰。是用这个来象征爱尔兰的毁灭吗?平心而论,作者的妈妈对他不错,对上学一事也看得很重要,他在帮别人运煤渣的时候也很心疼他。我自认为他妈妈后来和拉曼好也是生活所迫,毕竟寄人篱下,又没有收入。而作者的爸爸是个又爱又恨的人物,就像作者说的,早晨,晚上和夜里的爸爸是三个人。我也从来不知道一个人可以爱酒爱到那种程度,可以如此不负责任。另外通过这本书可以稍微窥视到西方各种宗教之间的斗争和爱尔兰人对英国人的仇恨之情,看看还是很有趣的。

安吉拉的骨灰

说实话,我还是喜欢翻译成为“骨灰”而不是“灰烬”。尽管有人把它曾翻译为“天使的孩子”。第一次发现这个东西是在新街口淘碟那会儿,在经过了《柏林苍穹下》、《天堂电影院》、《黑暗中的舞者》、《海上钢琴师》这样的片子熏陶之后,有点发疯一样地去搜集这种认真思考味道的电影。无意间看到了《天使的孩子》这张DVD,选择它也是觉得黑白的封面很有“故事”的味道,“可能会比较让我满意”,所以收藏之,在这之前我对它一无所知。那会毕业时的很多事来了,没顾的上试一下碟,所以一直到了回家了才有机会来观看,可没想到的是,这张DVD却不能正常播放,于是不爽,后来有机会换了几个机器试验都不成,就搁在一旁不管了。闲来整理的时候会看看外包装上的内容简介,只记得说根据同名小说改变,小说得过普利策奖云云。06年初在逛家乡的新华书店时,惊讶地发现了那本书,被翻译为“灰烬”,一共三本,当即买下一本,后来10月去的时候还是那两本,于是买下另一本带送给了小熊。还有一本不知道会不会还是躺在书店里无人问津。想来已经读过两遍了,时不时会想起里面的很多语句,在潜移默化中,我觉得它如同“瓦尔登湖”一样成为了我精神世界中的顶级魔法行会,我一直认为,把简单的平凡的生活用幽默的美丽语言描绘出来的,就是伟大的作品。在读那本书的时候,我看到精妙之处会想起“如果是小熊或者山本看到了这会怎么样”。贫苦、逆境、乐观、忍耐……,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一本平凡人的自传也可以得奖,毕竟大部分得普利策奖的自传都是写名人生活的,但是看完之后才明白,描写这样底层社会生活的自传是不容易见到的.。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通常还是做着矿工、邮差、码头工这样的体力活。虽然作者最后只是纽约一个技校的英文老师,但相对于他的起点来说,这已经是非凡的成就了。“毕竟,我们一直都是湿的……。”

如果能快乐,也可以没尊严

大概在十几岁的时候,读过这本书的开头几页,清楚是很好的书,但年轻烦躁,没有读下去。现在,拾起重读,看完,内心唏嘘。贫穷,曾经以为深有体会。中学,为了买心爱的物件,不吃午饭;大学,每月攥着平均每天10块钱的生活费,精打细算,一把零钱数了又数,不会因为多数几次就多几块;上班,只买超市里的特价商品,记得有次为了一只垃圾桶,在几个超市之间奔波,节省下几毛钱。这些,与弗朗克童年生活的贫困相比,都不算什么?甚至可以说是幸运的,至少,手里有几个钱。在整本书中,很少有烦躁抱怨的心理描述,通篇幽默风趣的笔调,娓娓道来,看不到一丝愤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窘迫,下雨天去码头路捡煤块,被教堂拒绝做祭坛助手,失去上中学大学的机会,爸爸的酗酒与无能,楼上“意大利”楼下“爱尔兰”,弟弟妹妹的离世……试想,我在童年时,能经得住上述的哪一样?我会觉得难受,因为我那可怜的自尊心,被伤害了。这颗脆弱的心,一直小心地保护着,用伤感小心地填充着。随便哪件小事就能让这颗心受伤,而且痛得死去活来,留下永久的伤疤。于是,总也不快乐。弗朗克快乐吗?至少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不是不快乐。最终他去了美国,实现了梦想,也改变了生活。我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总觉得自尊心被伤害,或者说经不起一点挫折或冷眼。好像大家都没有完美的童年,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事故;也没有完美的少年,总会有遗憾。成年后的烦恼就更多了,工作、爱情、孩子……我总是抱怨,上天对自己不公,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不喜欢一些人,觉得他们对自己不好,有些人际关系是有问题,有些则不是。如果人生可以快乐,我也可以没尊严。尊严这东西是为了使人生更美妙,不是来给人生添麻烦的,如果它会使你老记得一些痛苦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你又无力改变,同时又无法忘记,如此折磨自己,不快乐。如果没有尊严,别人对你的冷眼也好,侮辱也好,你遭受了,难受了,然后忘记了,继续跟他或她好好相处,不去想这些事情;你经历的那些倒霉事、郁闷事、不公事,过去就过去了,不会老是恐惧地回忆,只活在当下,岂不是很好?日子总要过下去,如果尊严只剩下给你添麻烦,不如扔了吧!

安吉拉的骨灰,永远的童年。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年纪比最后时主人公还要小,过了10年再次读它时,还是给我很多的收获。让我成长。 我童年的许多事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不过将主人公的童年当作我的童年,也挺有意思的。发现50年前的爱尔兰和20年前的中国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的。

生活其实不难,挺一挺就过去了

做为一本传记,可以说它是很优秀的,很佩服作者的记忆力,贫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都记得那么清楚,面包、太妃糖、电影院,小说中提得最多的就是这些东西,父亲的歌声、迫不得已的偷窃,第一次的爱欲都记得清清楚楚。他们生活在贫困的底线,为最低限度的生存而苦苦挣扎,难得的是作者把一些事情还写得那么乐观,而没有愤世嫉俗。作为一本小说,这本书是有一些乏味,没有高潮,没有曲折的情节,作为一本几百页的长篇来说是有一些乏味的。酒是万恶之源,一个家庭的贫困往往是因为男人,而且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酗酒,看《约翰.克利斯朵夫》也是这样,一个男人为了酒可以什么都不顾。在这本书里,主人公的父亲处于一个绝对弱势的地位,因为他不能给这个家庭带来做为一个家需要的东西。让我深感兴趣的还有爱尔兰的福利制度,虽然大多数人很贫穷,但是他们还是通过种种途径得到生活的最低保障,这样的事情在今天的中国也还是比较难的事情,而且主人公在做了一名邮递员之后,只要他工作满两年就可以得到一份稳定而有保障的收入,可以帮家里人摆脱生活的贫困,他们改变生活的途径为在中国要容易得多。

标题之解答

这是一本好书,但书名让人不解。ash 在英文中还可以译为‘烟灰’,主人公的母亲又抽烟,这是不是有联系呢?再有,有的书翻译为‘天使的孩子’,是不是在爱尔兰文化中有把‘骨灰’比喻成‘孩子’?以下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解答。I think that McCourt title the book Angela's Ashes for two reasons.(我认为作者如此给本书冠名有两个原因) One, she was always smoking when things went wrong. (一,她总是在出问题时抽烟)Her ashes are all of the problems she has smoked through.(她的烟灰代表了她用烟打发掉的那些麻烦) Two, she is always looking into the fireplace at the dead ashes and thinking. (她总是盯着壁炉里的烟灰,思索着)我还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Angela的孩子们就像她的烟灰一样,生命轻如鸿毛,被残酷的现实生活的寒风,哪怕那么轻轻一下,他们就都各自被吹散......

成长故事

作者这部书里,到处是生动的细节.没有说教.上次看到亦舒与沈从文的杂笔,他们的头脑里有很多生动的细节,怪不得成了小说家.经过漫长的贫困的童年后,主人公终于长成了少年,这篇文章到后期才向我们显示出这个少年内心的美好与困惑,对每一个内心经历成长的人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启示与陪伴.

你永远没法躲开所以只好去恨或者去爱的那些人

回来北京后,收拾以前的东西。两大箱子的书。翻翻捡捡,以前觉得珍贵难割舍的,今天看到想都不想就要丢掉。把两箱折腾成一箱,一直没有来得及看的书放在手边。尽尽人事,看完。这次过年带回家的就是这本《安吉拉的骨灰》。五年前买的吧,以前鼓起勇气看过一次,没有看下去:生活是我所不熟悉的,文字是我所不热衷的。这次拿来再看,就好很多,仓促读完。是读书的能力又增强了些,还是心境变得不同了呢。有很有趣的小插曲。在书读到2/3的时候,发现书中夹了一张字条:“人既然已经走了,还要带着书干什么呢?想来想去,还是趁着钟声未敲响,将属于你的东西还给你吧。我不能再说什么,谢谢你。愿健康,祝快乐。前方没有方向,但总会有路”。这张纸条真让我绞尽脑汁。想,大概是我买了本二手书。这纸条记录着怎样的一颗真诚的心呢……但是被冷漠书的主人看都不看,就这样送到了我这个第三者的手中,又被我搁置四五年,再见到。可是我真的又很喜欢那句“前面没有方向,但总会有路”。说向了自己的心里,让我隐隐有了《情书》中隔着时空喊话的不靠谱浪感。可是……刚才在输入这点东西的时候,我又为自己的第一判断犹豫了:这本书是不是我自己买的呢?是不是我借给别人看的呢(这件事貌似我到经常做)。那么,难道我就是那个冷漠的书的主人吗……到底这本书是不是我买的二手书呀?这是苦恼。但是不论如何,即使是错误的接收者,即使是迟发现,我还是为它传达的信息温暖着。多谢啦。说回来这本书,我的共鸣点有一:作者对于爸爸那种爱恨交织的感情;简单的说,就如题所示。钦佩点有一:就是即使是那样艰难,无助,作者文中也没有流露出愤恨。而关于苦难,我只是感慨,原来在爱尔兰,贫民窟的孩子也是可以上学的。别的书评中都提到的幽默,我没有感觉到……


 安吉拉的骨灰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