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

出版日期:2015-9-20
ISBN:9787549570485
作者:[加] 蒂莫西·加顿艾什
页数:245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跟乔治·奥威尔或约翰·勒卡雷的小说一样扣人心弦、令人不安且具有道德挑战的私人叙述,只不过这里讲述的全部都是真的。★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13)——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有梁文道专文导读“出卖作为一种美德”。
★背叛与妥协的刻骨描述,叫人毛骨悚然;现代与当下的无价记录,书写勇气与美丽;人性无解之谜,魂萦梦系,永远挥之不去。——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20世纪伟大的谍报小说家)★(本书)回忆加顿艾什本人与恐怖的东德秘密警察机构“斯塔西”交手的亲身经历。从来没有一个族群受到如此严密的监控,即使是在胡佛麾下的美国联邦调查局时期也望尘莫及。《档案》生动地还原许多恶质的人形怪兽,他们的目光总是紧紧地盯着每一只小麻雀折翅坠地的时候。——亚瑟·米勒(Authur Miller,20世纪最知名的美国剧作家之一)★《档案》一书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在于加顿艾什追踪许多当年持续跟踪、监视并密告他的人,本书因此更接近惊悚小说的味道,然而,较惊悚小说更胜一筹之处在于,《档案》所述皆为真人真事!
——《苏格兰周日报》(Scotland on Sunday)★ 完美融合谍报惊悚小说、冷战史、自传与哲理思索于一书……笔触优美,探讨严肃而不失幽默讽刺。
——《英德书评》(British-German Review)★《档案》重现20世纪80年代中欧变化的手法,从未见于其他任何书籍。这是一本传家之作,当我们的子孙问起中欧共产主义政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当他们怀疑优美的英语写作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答案就在《档案》之中。
——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年轻的蒂莫西·加顿艾什为了研究希特勒统治之下的德国,分别在东、西柏林停留数年搜集资料,但没想到,他在东德的行踪被认为是间谍活动,并被秘密警察和线民盯梢,留下了厚达325页的秘密档案。两德统一后,东德的秘密警察档案开放,作者重访东德,根据东德国安部为他建立的档案和自己的日记,一一寻访当年那些监视他的人,重建青年时期的一段记忆。他惊讶地发现,彼此立场不同的人,往往对相同的经验持有截然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回忆;于是,穿越各种回忆的迷雾,探寻自身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历史的真相,就成了本书写作的动力,最终促成了这样一本动人心弦的著作。
这是一部将个人回忆与历史探索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的纪实作品,读来引人入胜。

书籍目录

导 读 出卖作为一种美德 / 梁文道
前 言 罗密欧?
第一章 序言报告
第二章 驰赴柏林
第三章 跨越围墙
第四章  IM“ 指导教授”?
第五章  IMV“ 米夏拉”
第六章  IM“ 舒尔特”
第七章  IMB“ 史密斯”
第八章  IM“ R 太太”
第九章 波澜壮阔在波兰
第十章 禁止入境黑名单
第十一章 浮士德群像
第十二章 冷战终结
第十三章 档案效应
第十四章 英伦谍影

内容概要

蒂莫西·加顿艾什(Timothy Garton Ash):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政治写作者之一,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英国《卫报》专栏作家、中东欧当代史专家,著有《波兰革命》、《档案:一部个人史》、《事实即颠覆:无以名之的十年的政治写作》等。


 档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导读:出卖作为一种美德梁文道1980那一年,蒂莫西加顿艾什(Timothy Garton Ash)还是一个在东柏林当交换生的英国青年。有一天晚上,他和当时的女友安德莉一起躺在床上,忽然她站了起来,把衣服脱光,走到面对街道的窗户旁边拉开窗帘,接着又开了足以点亮整个房间的大灯,然后才回到床上。这个举动似乎没有什么太深的含义,顶多是年轻人那种没来由的浪漫罢了。可是近二十年后,已在牛津大学教授历史,同时替英国各式报刊撰写评论及报道的加顿艾什,却对这件小小的往事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他怀疑安德莉其实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安插在他身边的线人;她那天晚上脱衣服开窗帘,为的是要方便外头的同伙拍照。他之所以生起这种疑虑,是因为他看到了当年东德国安部(Ministerium für Staatssicherheit,简称MfS,更常为人所知的是其俗称“斯塔西”,Stasi)的一份档案。这份档案的封面盖着“OPK”三个字母,意思是“作战性个人管制档案”(Operative Personenkontrolle)。而“作战性个人管制”,根据东德的《政治作战工作辞典》,它的意思是“辨识可能违反刑法,可能抱持敌意负面态度,或可能被敌人基于敌对目的而利用的人”(德国人似乎对任何事物都能给出精确定义,就连情报工作也不例外,所以才会有这么古怪的辞典)。此类管制的目的,最简单的讲法,就是要回答“谁是谁”的问题。而关于加顿艾什的“作战性个人管制档案”,就是当局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类似加顿艾什手上这样的档案还有很多,将文件夹竖排起来,可以长达18公里。这也难怪,“斯塔西”大概是人类史上网络发展得最庞大也最严密的国安机构,其正式雇员就有97 000人,非在职的线民更有173 000人。若以东德人口估算,平均每50个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和斯塔西相关,若非直接替它工作,便是间接为它服务。在这样的一张大网底下,当年东德老百姓的生活真可谓无可逃于天地间。“斯塔西”如此规模,不只苏联的“克格勃”远比不上,就连纳粹时代的“盖世太保”也要自叹不如。东德的这一系统实在堪称完善,至少理论上它应该很清楚每一个国民“谁是谁”,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想什么。饶是如此,最后它也还是逃避不了倾覆的命运,这是不是一个教训呢?这个教训的第一个意义是,再巨细无遗的维稳体系原来也无法挽救一个腐败的体制(掌握一切的“斯塔西”当然知道东德的腐败,它的头目梅尔克[Erich Mielke]便曾亲口对下属愤怒地指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腐败的国家”)。它的第二个意义是,原来东德干得还不够出色,它们的工作应该再聪明一些细致一些才对。至于哪一个教训更加重要,这就得看要领会这份教训的人是谁了。说来奇怪,虽然“斯塔西”清楚东德的腐败,但它好像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造成腐败的原因之一,而且它所造成的腐败可能还是比普通的权钱交易更加深层的腐败。那种腐败就是人际关系与社会道德的腐败。东德垮台之际,柏林有一大群市民冲向国安部大楼,想要占领这座掌握一切国民信息因而也叫一切国民恐惧的建筑。建筑里头则是一群手忙脚乱的特工,他们正赶着销毁最机密的材料。不知是幸抑或不幸,绝大部分档案都被留了下来,现归“高克机构”(Gauck Authority)管理。这个机构负责保存“斯塔西”留下来的文件并将之分类,允许所有前东德国民调阅有关自己的档案。后果显然易见,100多万人提出申请,想要看看“斯塔西”有没有关于自己的档案,其中又有近50万人确实看到了这种材料。在这些材料当中,他们就像看老日记似的重新发现了自己,并且是人家眼中的自己。所谓“人家”,指的是他们的同事、同学、邻居、朋友、亲人,乃至于最亲密的伴侣。于是有学者失去教职,因为他曾在过去向当局举报同行,害得后者失业;有人被迫迁居,因为他曾偷窥狂似的监视邻家的一举一动;有些人离婚,因为他的另一半正是当年害他坐牢的“斯塔西”线人;更有些人自杀,因为他们的子女发现自己竟然被父母出卖,自此断绝关系。在这种情形底下,加顿艾什怀疑起自己的前女友,实在是情有可原。那时他正在牛津攻读史学博士,论文题目是第三帝国时期柏林市民的日常生活,为了搜集资料前赴东柏林留学。等他到了之后,便发现历史即在眼前,遂把关注范围移向当代。后来他以研究和评论德国及中欧事务闻名,得知“斯塔西”密档公开,自然想要回来查看自己是否属于“作战性个人管制”的范畴,同时加深了解他所喜爱的德国,以及看看当局对于“他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得档案之后,他以熟练记者的技巧逐一回访监视过他的线人(也就是他当年的朋友)和负责联络那些线人的“斯塔西”官员;又以历史学家的素养细心检索相关文献,解释其中的出入与歧义。这趟使人不安的回溯之旅,就是《档案》()这本书的主线。它是本奇怪的自传,在自己的日记和记忆,以及他人的秘密报告笔录之间穿梭来回。它又是本微观史述,恰如加顿艾什自言,为那个前所未见的系统和在它管辖下的社会“开了一道窗口”,令读者得以稍稍掂量“警察国家”这四个字的实际分量。不难想象这本书以及其他一切近似体验当中的情绪:发现事实之后的震惊,被出卖之后的痛苦,被背叛之后的不信任,被揭发之后的沮丧、自责与否认。所以很多德国人都说“够了”,应该停止“高克机构”的档案公开工作,它已经毁掉了太多太多人的生活、工作和关系,过去的且让它过去,历史的伤口就留待遗忘来修复好了。不过,这并不是今日德国人做事的风格,何况这是个在短短几十年内经历过两次极权统治的国家。包括加顿艾什在内的许多学者都认为,东德之所以能够建立起如此惊人的秘密警察系统,是因为它有一个在纳粹时代打下的告密文化基础,所以德国不认真清算自己的历史是不行的。中国人总是喜欢比较德国和日本,夸奖前者坦白对待纳粹的罪行,却又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们近二十年来在处理东德历史上的细致(尽管很多德国人还是认为做得不够彻底)。与其抱怨“高克机构”的做法过火,不如想想这一切问题的源头。难道没有它,前东德的百姓,就会继续拥有一个比较健康的生活吗?不,他们很可能只会继续猜疑下去。就像书里头一个老头的告白:“至少我知道怎么写遗嘱了。我原本以为我的女婿在背后打我的小报告,所以一直告诉自己:我要是把房子留给他,就罪该万死。但是现在我知道我还是该留给他了。”除了这个老人,当年到底还有多少人怀疑过自己身边的人呢?这种事情并不是你不把它挖清楚就会不存在的。“斯塔西”的存在正如所有对付自己国民的秘密警察,既秘密又显眼,它以秘密的行动公然宣示自己的力量,如此方能在人人心上种下恐惧的种子。恐惧,乃是这种体制的基石。它的双重性质要求国民也要以双重态度来对待它,在表面上爱它爱得要死,在心里则怕它怕得要死。结果是一群表里不一、心中多疑、彼此提防的原子化个体;这就是它的深层腐败,东德政权大厦的散砂地基。对“斯塔西”而言,恐惧不只是用来对付一般百姓的利器,它还是吸收线人为己工作的有效手段。加顿艾什就找到了一个纯粹出于恐惧才来监视他的线民。这人竟然是个英国人,一个老共产党员,在东德娶了太太,住了下来。“斯塔西”大概觉得他的身份很好利用,于是开门见山地威胁他,谎称“他们从西柏林的一本有关西方情报组织的书中发现了他的名字”。这么一来,他就得借着合作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了。否则的话,他会被驱逐出境,和他的太太永远分离。又有些时候,恐惧出现的形式并非如此具体。比方说这本书里头其中一个色彩最丰富的线人“米夏拉”,面对加顿艾什二十年后的质问,她坦承自己的恐惧:“在内心,每个人都吓得半死。因此,大家都会想方设法接触体制对自己的怀疑,表现出合作的态度,喋喋不休,将所有无害的细节都说了出来。”这句话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点出了一种更广泛的恐惧,似乎每一个人都会暗暗担心体制对自己的看法,都想知道自己在当局眼中到底是不是个危险的人。于是一旦他们真的找上门来要你合作,你反而变得放心了,并且想用积极的表现去换取生活当中最基本的安全感。利用人类本能需要,正是“斯塔西”以及它所捍卫的体制成功的原因。还是这个“米夏拉”,身为画廊经理,她时时需要出国看展交易,这本是很自然的职业需要;然而,在人民没有出入境自由的东德,它就成了特权与诱饵。和“斯塔西”合作,“米夏拉”可以换取这种在很多外国人看来十分寻常的权利,去美国看展览,到西欧去开会。和当局合作,得到的并不一定是什么锦衣华服,不一定是什么权势地位;在这种体制之下,合作所换来的往往就只是这样或那样的“方便”而已。一旦开始合作,那就是一条灰度无限延展的道路了,你很难知道界限何在,很难把握话该说到什么程度才不会太过违背自己的原则与良知。有些线人会试着把“斯塔西”要求的报告变成自己“从内部发挥影响”的手段,长篇大论地分析局势,与负责跟自己接头的特工探讨国家政策的问题。可是到了最后,对方真正关注的其实全是他自以为不重要的“无害”细节,比方说某某人最近在什么地点说过什么话,某某人又在什么时间见过什么人;他们不必你为国家出谋献策,只想要你提供大量的事实资讯,一些能够让他们在既定框架下分类整理、诠释分析的材料。多数线人都以为自己“觉悟”很高,给出来的东西不会害人;可是你怎能知道“斯塔西”将会如何使用和判读你那些不伤大雅的信息?“米夏拉”在和接头人谈话的时候便常常以为自己只不过是在聊天,“以表现自己是一名好同志、忠诚的公民、‘事无不可告人者’。所以她说的都是一些闲话。或许她从来没有想到,所有她说的一切,都被如此详细地记录成文字”。对方也许只不过是轻松地问一句:“你继女最近怎么样了?”她则轻松地招出继女有个西德男友;如此闲散的家常话,可能会带来她想也想不到的后果。虽然大家活在同一个世界,面对同一组事实,但每一个人理解这个世界和构成它的事实的角度是不同的。“斯塔西”这类机构看待世界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辨识敌人,找出引致风险的因素,于是他们解读事实的心态就会变得很不简单了。加顿艾什去“米夏拉”管理的画廊欣赏包豪斯展览,对这个展览十分着迷,由是不免奇怪这么好的展览为什么不出画册。很自然的问题是不是?可是你看“米夏拉”她们怎么理解:“这问题的提出暗示,‘G.’(加顿艾什的代号)希望能够从‘IMV’(‘线人米夏拉’的简称)口中听到,因为文化政策的关系,这种事是不可能的之类的话。”加顿艾什是英国人,这个身份在“斯塔西”眼中已是先天命定的嫌疑人。看他像是“坏人”,他就会越看越有“坏人”的样子,其一言一行全都只会加重他的嫌疑。慢慢地,他就成了“案子”,必须专案处理专人负责。于是一场朋友间的畅谈打成报告交上去,“斯塔西”人员会用慧眼看出它的“军事作业价值”。加顿艾什在东德四处走动,找人聊天,有时会透过已识的朋友来结识人,有时以英国媒体记者的名义提出正式采访,又有些时候则回到留学生的身份;在“斯塔西”看来,这种本来很正常的多样身份(谁没有好几个身份?谁不会用不同的身份来对应不同的处境与圈子?),竟然就是三道“幌子”,更使得加顿艾什“具有高度嫌疑”。在他们的档案记录里头,他们还会把加顿艾什替之撰稿的英国杂志主编称为他的“长官”。看到这个“有非常明显的上下等级含意”的词,加顿艾什不禁感慨:“他们才生活在每人都有长官的世界之中。然而,他们竟将这种概念套用到我身上。”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读出雷暴的预示,无事变成小事,小事衍成大事;每一个人背后都另外有人指使,每一个行动背后都别有深意。这就是“斯塔西”这种机构看待世界的原则。加顿艾什在这本书里表现得相当坦诚。正因如此,读完之后,我居然感到当年“斯塔西”对他的怀疑原来还是有些道理的。因为他就像当年那些典型的西方记者,同情他们在东欧认识的异见分子,在能力范围内会尽量协助他们。他又是那种典型的公学出身的牛津人,向往过有着辉煌传统而又优雅神秘的英式间谍生涯,一度报名加入“MI6”(“军情六处”,英国对外情报单位),甚至因此在英国安全部门留下了“自己人”的档案。这人分明就想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垮台,而且就连英国相关部门都误会他是能和他们合作的“朋友”,“斯塔西”监控他又有什么错呢?是的,他们没错。问题只在于“斯塔西”不只监控有嫌疑的外来人员,他们还监控自己人——每一个东德国民。就像曾经引起关注,拍得十分好莱坞的那部电影《窃听风暴》(直译为《他人的生活》)所显示的,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都可能会被监视,也都可能正在监视他人;于是他们难免就得出卖以及被出卖。被出卖的人,有时候可能只是个侍应,因为服务态度不善,充当线人的客人就把他写进报告,利用这小小权势恶意报复。更常见的情况则是出卖身边的朋友,工作上的伙伴,隔壁家的少年,甚至自己的女婿。一个人该当如何理解这林林总总的出卖?难道出卖和背叛(背叛信任、背叛友情、背叛爱情、背叛亲情……)也能够是对的吗?加顿艾什注意到凡是受访的涉外情报人员,皆能理直气壮地描述自己的工作,因为去外国当间谍,还在传统的道德框架之内,是无可置疑的卫国行动。可是反过头来看管自己人的线人和特工就不同了,面对质问,他们往往要不就是否认,要不就是转移责任。自古以来,几乎任何文化都找不到把背叛和出卖看作德目的价值体系。尤其中国,例如孟子那句名言:“舜视弃天下犹弃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然,乐而忘天下”,可见儒家绝对不能接受对任何天然情感联系的背叛。所谓“大义灭亲”,可能是后来皇权时代才有的想法;即便不是,那也只限于少数个案而已。只有到了20世纪,我们才能见到这么大规模的告密、揭发、举报和出卖,而且全都不再需要羞愧。它们非但不可耻,反而还很光荣,因为整套价值必须重估,在崭新的最高原则底下,它们破天荒地成了美德。于是每一个告密者都能为自己的脆弱找到最大义然的理由,让自己安心;每一个出卖过其他人的,也都能在事后多年把往事推给那个时代的道德错乱。
  •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题目,作者的行文虽然略显跳跃,而且时空转换频繁,但行文还比较通俗易懂。结尾立论由德国转向英国,对个人自由和隐私被技术和政治原因侵犯的担忧不无道理。对于有类似经历的中国人来说,斯塔西的感受尤其感觉特别。希望有一天我们也会有机会如东德民众一样读到别人眼中的自己。本书的装帧也非常不错,延续理想国系列的风格。可惜这本不错的书被这样一个译者毁掉了。非常奇怪为何广西师大出版社要使用这位不知来历的汪仲的译本。汪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译者,尤其不擅长翻译政治外交类的书籍,硬伤遍地。而且广西师大出版社在校对时显然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或者负责任的人,一些明显的台湾用词和句法依然杂糅书中,且屡见不鲜。真心希望背后原因不是广西师大出版社想控制成本,打着理想国的招牌简单粗制滥造,而是因为题材敏感的原因找不到合适的译者愿意接手,只得退而求其次。否则的话理想国系列将难以为继。
  •     你是否也会有一种感觉,在不经意间就做了那么一件连自己都以为无伤大雅却又对别人造成严重伤害的事,或许这件事情对自己并没有什么负面影响?又或者说,你是否见过一些人打着正义的旗号其实在做着一些非常龌蹉的事情,把自己的良心出卖给了“正确”的价值观?当斯诺登事件发生之后,很多人惊呼我们不仅朝着美丽新世界走进去,其实还同时活在一九八四。曾经关于世界的走向是赫胥黎的胜利亦或是奥威尔的胜利,现在倒好,两个人都站在了领奖台上,相互一笑,觉得这个世界好像本来就存在着两面性。事实上也是如此,世界的两面性是存在的,不管是过去或者是现在,就像一个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有些时候,说着人话的人内心却住着魔鬼。这些人有可能就是你以为的最为亲近的人。《档案》说的就是关于这群人为何成为一群说着人话的魔鬼的事情。在东德或者说在共产主义国家里边,有些人拥有一份个人档案,里边详细记录着自己的事情,哪怕一些无关紧要的聚餐或者是面谈。在线民遍布的东德,平均每50个人中就有一个线民观察他们的生活。他们层层上报,把某些人的事情交给了国家,而自己获得的利益可能是本来就属于他们的权利:出国。有些人甚是正直,并没有为了其他的东西出卖别人,这些人守住了人的底线,却又只能与非人的窃听做斗争。当这一套窃听体系奔溃的时候,这些可以称之为“平庸的邪恶”的人开始否认自己的行径,甚至有些人认为自己并没有错误,他们在保卫祖国,而这一条则是堂而皇之地写在宪法之上的。将一种正当的思维放到一种龌蹉的行径之上,到底是可以让龌蹉变得美好。东德政府精妙地掌握了希特勒留下来的德国的秩序,习惯甚至所谓的“美德”,轻而易举地将国民从一个极权的国度过度到另一个极权的国度。当所有的一切崩塌,那些看到档案被倍感出卖的时候,不知道是否会觉得自己是无辜的?有些人因为档案失去伴侣,有些失去工作,有一些失去生命,而有一些人则得到了一份信任。我们或许都知道,自由里边有一句:避免恐惧的自由。这些的诞生因为恐惧,这些的结束却同样带来了恐惧,因为这一切本身便是一种恐惧。时至今日,是否还有必要谈论这种过去许久的东西?当然有,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在某个相关部门里边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档案,记录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是否会觉得出奇?毕竟这个国家曾经有这样的习惯与风气,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一部揭露东德秘密警察令人发指行为的历史著作。但与其说是作者站在学者研究的立场上去反思、去追究、去求证,不如说是以受害者的角度去清算、去揭疤。
  •     题材很有趣,但是内容仅有部分内容可以咀嚼一番
  •     突然間覺得這一系列似乎就是為了目前的形勢與國人的狀態而翻譯出版的⋯⋯期待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思考,或許我們能做的更好⋯⋯
  •     东德秘密警察,社会主义特色?
  •     很多台湾用词,编者直接用了一下繁简体转换就出版了吧
  •     一份报告文学 虽然1984只看了前几页但我也觉得和这本书所描绘的情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可惜只有报告 总结性结论较少 在没有相关历史背景知识下很难获得更多的东西
  •     人人都成为历史的一个链条
  •     被“冷战”、“间谍”、“档案解密”这几个词吸引看的这本书,没有想象中那么震撼。作者以档案和自己的日记为基础,从被监查者(自己和朋友)、东德线民、国安局高官三个视角来解读档案,构建一部“黑暗的没有自由的”历史,但作者终究还是没能跳出自己的主观意志,这让本书从一开始就带有批判色彩。
  •     比侦探小说还刺激人心
  •     作者从回顾自己当年在东德秘密警察机构斯塔西留下的档案开始追踪,从个人经历对照回顾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德国,最后指向了所有情报机关,还顺带吐槽了MI5 MI6。但是越近结尾,似乎作者就越犹豫,师徒用一种类似温情和顾左右而言他的方式妥协。 也许和作者对老式间谍文化和大英帝国的热爱有关,以及整个英国少年的成长历程(公学和牛津剑桥)分析了这个国家对间谍文化的迷之热情也很有趣。
  •     档案下的国家与个人...一部很好的反映时代的历史著作,加之以作者自己的经历,还是值得一读的..
  •     心中一直压抑着,每读一篇就要停下来几分钟,世界竟然可以这个样子,无数的人就在线民自以为微不足道的小事里毁了一生。1951---2017,世界未曾改变。或许更加退后了,因为网络上的私底下的言语也会是呈堂证供,个人空间不再有。
  •     稍微肤浅,不过毕竟作者也只能浮光掠影的参与到历史,东德溃败后那些人的前后对比倒是有意思,一个体制如何坍塌也是必然
  •     任何人都不自觉受到并无法逃离时代环境的影响。而大多数是任由时代塑造的软弱者吗?可是谁又知道如果身临其境,自己会如何表现?
  •     自由国度中的国内情报人员生活在这种职业的吊诡之中:他们必须侵犯自由,以捍卫自由。但是,我们同时生活在另外一个吊诡之中:我们以质疑来支持这个体制。
  •     翻译好象有点问题,读着不太顺畅,最有价值的部分都在前言和第一章里了……
  •     本来只能打三星,作者作为历史学家,从第1章到第10章却太琐碎、太个人化,跟梁文道的导读相比差太远。直到第11章我眼前一亮,接下来的13、14、15章让我决定打五星。作者在后几章里,尤其在修订后记里的新想法值得人们思考。
  •     三星半。题材和导读是加分项。作者的意识形态刻板印象是减分项。尽管篇尾作者对英国情况提出了反思,但全书对东德和共产主义的某些冷嘲热讽缺乏建设性,仿佛说只要贴上了“共产”的符号就是罪恶、纳粹和恐怖的(对恐共意识形态化的英国民众或许有效),但对理性人没有说服力。
  •     以史为鉴 | 一个现实的“1984”。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一些人因为类似的成长背景(深受纳粹主义影响,缺失父亲的不幸童年,GAB的引导),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信仰,成年后从事着秘密工作。而这一工作的重要目的是维持一个独裁政权执政的持续性。他们不断发展线民,监视可疑人员的一举一动。他们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即使在GAB解散以后。他们招揽的线民可能是被监视人的同事、邻居、朋友,甚至是是家人。当东西德统一之后,独裁瓦解,秘密档案可供查询,这给民众带来的可能是大舒一口气的放心,更或者是亲友反目与进一步伤害。不只是对被监视者,就线民而言,一旦过去的身份曝光,他或多或少地将面临一些损害。线民被“招安”的原因,或者同样是童年缺失,或者是对强权对被贴上嫌疑人的标签的恐惧,甚至仅仅是出国的机会…写不完
  •     写的太跳跃,太随意了,反而导读写的很好orz…但还是能感受到冷战时期,东德变态又很可笑的情报体系。
  •     【图书馆借阅】两天看完了,感觉有点神奇,我感觉吧看这本书首先,还是别读导言。当然不可否认梁文道的导言极具概括性,看到评论说这本书读导言就知道在写什么了,其实这句话也没错。但是导言里给读者预设了作者的立场,那么先读完导言的我也算是先入为主代入了梁文道给的立场去看作者的立场。…通篇下来脑海里总是会想,东德国安部监控作者有道理啊,他确实可以算是那个政权下的“颠覆者”。…怎么讲呢,这本书的次标题就写了是个人史,所以拿书中举过的例子作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吧,就是读这书是体会了一把作者的人生历程,但对那个时期的东德的了解,就只能是拿手电筒照大象,看不见全貌了。
  •     当机体的免疫系统将本该对外的矛头对准了机体自身的细胞时,机体就会呈现出发炎的状态,严重的甚至就是溃烂的状态。共产党国家一直就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中,因为,共产党政权,就是靠在机体中制造炎症才得以建立,并且靠不断地制造炎症,才能得以维持。
  •     無處不在的告密者,無處不在的監視,無法知道你身邊的人的真實面目,恐懼,害怕,也許當事人並未有,但作為讀者卻感受身同。
  •     最后关于东德国安部与英国情报员之间的差异所做的探讨很好。无论如何,目的不能使自己毫无道德标准的行为正当化,一部分人的异常癖好在“国安”的名义下得到满足,最终助长了这种坏风气。
  •     只有生过病才知道健康的可贵。
  •     【线民就把国安部看成笔友一般。】(121)。用以择业。
  •     讲述民主德国的故事,优点在于材料翔实
  •     结尾有几段话很有力,但全书还是让人看得提不起劲
  •     作为理想国译丛的入坑之作,首先必须承认这一系列书的质量之高,从选材翻译到装帧都无可挑剔。至于文章内容来说,描述冷战时期东欧的作品不胜枚举,这部作品从作者个人短暂的东德经历切入,欲以小见大,体现斯塔西的运作机制。而作者认为其机制在于个人的童年经历及其天性的软弱使他们聚集起来成为巨大的罪恶。可惜作者没有继续深入讨论,书中大多内容也仅限于流水账式叙述,想要体现的个人记忆与档案记载内容的矛盾与错乱不够深刻,这大概也是此类行文形式本来就太难的原因吧。
  •     “救赎的秘密在于记取教训”
  •     对于身份这个事挺好奇的,但都不是答案。
  •     写IM那几章非常精彩,加顿艾什不仅仅只写了他一个人的个人史。
  •     看完这本书,我们就能了解到为什么今天的德国人对监听行为如此敏感,对政府的干预如此抵触,对自由有多么向往。而德国能够公开这些秘闻,并让人去回顾和阐述这段历史,也可以让人感受到这个民族对自身过错的反思有多么深刻。这本书从文学的角度而言也许并不是一本特别好的书,但对于我们这些局外人了解那个特殊的时代,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     这是一本非常奇特的书,奇特在于他是一部真实的历史,但不是我们常见的个人历史回忆录的写法。这本书从作者自身的回忆和国安部线民记录的作者档案以及作者对他们的回访展开叙述和思考,重现冷战中东德人人皆秘密警察的历史。
  •     x file
  •     叙述有时候不够干脆。
  •     不得不说,理想国不愧为炒书高手。。。
  •     打小报告这种事情也许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干过,多半是小时候吧……而某一天忽然发现自己的过去被无数人加以这样或那样的“小报告”并形成文字,实在不是一种很美好的体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有理由相信:也许某个地方也以某种形式存在着一份我的档案,若有一天我能阅读它,也许也会发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我。但是我真的确实认识我自己吗?我不知道……
  •     史学家的回顾与反思。个人记忆与档案记载。共振交错,历史是胜利者的自传?!
  •     非常非常失望,首先作者满溢的优越感就把探寻问题本身的残酷和恐怖给弱化了,如同持有火器的殖民者遇到信奉落后神祇的食人部族,他并不在乎为什么吃人或为什么信奉这样的神,反正时代理应如此,他探寻的只是自己如何作为一个外来的,貌似更自由开化的“体面的人”,如何和这些不可理喻的事物有了一点交集。
  •     保持了专栏作家应有的水平,结构松散,线索模糊,以及为了体现一个知识分子所谓的公正与反思,而刻意的行文中流露出一种“我虽然经历过但一切安好岁月如风”的轻佻。
  •     非常羡慕那个时代人类的忍耐力,如果我去看了档案知道是谁黑我,绝对打上门去,在往后的人生里见一次打一次。
  •     没读完,编校质量太差了。。错误特别多!!!
  •     《窃听风暴》让我见识到了什么是秘密警察,对秘密警察所有的印象来自第三帝国的盖世太保。没想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的斯塔西更上一层楼。若以东德人口估算,平均每五十个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和斯塔西相关,若非直接替它工作,便是间接为它服务。恐怖如斯。内容五星,翻译四星。蹩脚的语法错误漏洞百出。译者大概是一个不怎么了解冷战历史的人。有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有可能是港台译本转简体。有一些翻译很怪。但不失为一本好书。五星吧。
  •     可以写得更好的。
  •     写的无聊
  •     行文生硬
  •     二战后,东德国家安全部(斯塔西)对整个社会的异见者和社会活动进行着严密的监控和压制。斯塔西所造成的腐败,比普通的权钱交易更加深层的腐败。那种腐败就是人际关系与社会道德的腐败。“在这次寻觅中,我没有看到一个明显天性邪恶的人。但每个人都很软弱,任由环境塑造他们。”真实和小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真实的人性是有厚度的,是复杂的,是灰色的。“它违反人性,一个人的天性无法转换或转变,所以这个制度注定会出问题。共产主义无法容忍「内心的丑恶」,只有人人都是天使,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才会实现。” 而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其实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裸奔,互联网对你的监控简直易如反掌。从这个角度讲,自由主义者的隐私观略显矫情。 不管怎么样,德国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敢于面对历史的黑暗,敢于公布事实的真相。
  •     行文风格不是很喜欢,但至少展现了一段不被多数人知道的历史。
  •     英国人的视角看斯塔西,对民主制度的自信满满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