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土我的国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7550206915
作者:谢宏军
页数:264页

作者简介

他用画笔和文字记录乡村众生,图文中流淌的真挚和温情,质朴感人。
作者谢宏军美院毕业后,闲居江苏老家几年。每天,他去一间乡村诊所画速写。这个诊所简陋却重要,它不仅是方圆百里乡民看病的地方,而且也是乡民沉浮、悲喜、生死的见证地。这本书就是对近百名病友的记录,行文疏朗,配画简洁,几笔之间,形神兼备,同时他们的命运也尽显其中。

随着社会变迁,农民们在看似越来越现代化的生活里究竟获得了什么?

《我的乡土我的国》,了解乡土中国的一个入口。

书籍目录

王安忆:人间疾苦――读《我的乡土我的国》
陈丹青:素描与同情
陈丹青:再序《我的乡土我的国》
神医孙兆生
老将军
欢喜奶奶
“小和尚”
一个中学女职工
老童
识事刘二
县城富豪
“蒋委员长”
乡村老妇人
他们(一)
经历战乱的老太
满怀信念的她
他们(二)
古老的箴言
病中村姑
中年汉子
语文先生
他们(三)
无题
吟咏《洛神赋》的女人
有八位儿女的老太
爱赌的老贾
落下病根的女人
不懂他们的我
老煤头
无画的一天
随感(一)
随感(二)
独行客
老陈
鸡蛋女人
怕做野鬼的老太
买来的媳妇
老穆

心病
不要向医生诉苦
各种诊所

我要回家去
病房眷恋

郑老大
胆小的二勇
患病习惯
农民最需要健康
招人喜的孙兵兵
剽悍薛三
新爸爸
老毛
诊所吵架
多才女婿
冯奶
她还很年轻
观察者
乐观老太
老来伴
农村妇女
“鼠蹿”病
孤寡老年
王大爷
“猫”老头
乡下修行人
乡办临时工
伤寒患者
老孙治病(一)
老孙治病(二)
“鬼抱头”
赤脚医生老孙
随感(三)
随感(四)
我的宗教观
少女的脸

独特性
重回诊所
个人与群体
诊所笑谈
答学生问
孙兆生在南京
后记

编辑推荐

  变革中的乡村,农民的命运。陈丹青王安忆作序推荐。谢宏军以初学般的虔敬之心,一五一十地描写淮安乡亲,当他的感应全然交付给他所描绘的对象,对象遂以无保留的生命细节来报答他的纸笔。  一个画家的乡村三年用文字和画笔展现近百张中国面孔,变革中的乡村,农民的命运。他用画笔和文字记录乡村众生,图文中流淌的真挚和温情,质朴感人。

前言

  人间疾苦  —读《我的乡土我的国》  王安忆  书中,本只是为素描所写的这些解说性的文字,现在看来,其实是可当做小说读的,这个诊所被描写得相当人性。前来诊治的人们,似乎很少有通常的确切的病名,而只是受着一种漫无边际的病痛的折磨。而医生呢,也是以生活经验的方式解释病理,比如对那个女病人小芒,在一所市级中学里搞后勤的,书中这么写道:“医生知道她的病根全在嫉妒太多,引起内分泌失调,长期下去,心中窝着闷气,病愈会遥遥无期。”因此,这里的病和治疗,就都含有着人生的广义,不只是医学范围内的事情了。  诊所里的病人多是农民,读书不多,他们对病的认识缺乏科学依据,倒更接近于从文学出发,有着人文的色彩。比如那个建淮乡妇,得的头痛病。疼的部位在太阳穴,绕耳前后,疼时眼珠子似乎都要鼓出来,乡人们叫做“鬼抱头”。她因此十分不安,为澄清自己,四处与人解释,“我头痛发作的时间都是在夏天中午的太阳光下,鬼都在晚上出来,天一亮就跑掉了,我不是鬼。”医生驳斥这理论的根据,也很文学,“你那破庄上能有什么有名的鬼。”又有一个老耿得的是“鼠蹿”病,不知道这究竟是什么病,学名又叫什么,形容则十分古怪,颇像鼠精附身,“他喘气时有吱吱声,好像老鼠的声音,他下意识地看看阴暗的角落,小眼睛像老鼠一样明亮??”还有老毛,发病的地点在自家屋外的过道上,家人说:“总是在这屋门口,总是在这场院上,栽倒过好几个祖先??”这种奇病和奇谈,大约只会发生在偏僻的乡间。在那相对的封闭之下,在一定程度上,保存有自生自灭、自给自足的生存方式,残留着东方神秘主义的遗痕。你可以说是迷信,可是,其中多少有着些一元论的世界观呢!将精神和物质视为一个整体,外界和内界也视为整体,互相对应着。  在这诊所里,病不仅是器质性的,而且与精神大有关系。人的性格、气质、遭际、命运,以及地理的位置、历史的沿袭、自然生态、民情风俗,全在此体现出来,所以在这些病容里就浮现着人世的疾痛。其中那个外号“小和尚”的青年小王,与南京下放的一对知识青年  的女儿恋爱,两人都是优等生,进了宝塔尖的市立中学,前途很光明。不料女孩子随父母回了南京,从此音信杳然。于是,青年小王服了安眠药。文字里说:“在乡村,为情自杀多是女性,而小王是独苗男儿,却要为一女子送命。”这大半是读书的结果,学会了个体的独立性,又学会了用情,青春就变得戏剧化了。可是,“安眠药没能使他长眠,却改变了他的功能结构,产生了病,通身从此血流不畅、躁闷发热、手脚冰凉、突发奇想,乡人们称为癔症。”“小和尚”的病是这样,他的人又是怎样的呢?他在诊所里,是个招人非议的人物。乡人们  一是怜悯他的父母,以为他不肖;二是讨厌他的自大,以为自己是个“知识分子”,就不把人放在眼里。其实呢,他在世事方面浅薄得很,称得上无知。倒不是不聪明,而是自私,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是个读书读坏了脑筋的人。但他毕竟还是孩子,因此,就有他率真的一面,  要不,也不会甘愿为个女子服安眠药。当画家为他画肖像时,“他是极其严肃的,一动不动,我不走开他是决不站起的,别人再闹也不会分散他的注意力”,当然,别人被画,他是不满的,酸叽叽地,不是挖苦,就是捣乱。他的病症其实无一不是表现出发育不平衡的心  智和盲目的精力。  和“小和尚”相反,刘二却是个“不识字但识事”的人。刘二是个水产商贩,他贫苦出身,吃得起苦,受得起罪,头脑精明,毫厘必计,“一千块要挣,一分钱也要挣”。但他又不是不大方,夫妻闹离婚,房屋财产全给了老婆,他净身出屋,再一次白手起家。有一回,有人欺他不识字,骗他说博物馆是博物宾馆,刘二竟认真,要进去接洽买卖。这样一个勤勉的生意人,病是在腰、腿、颈椎。这都是拘紧着发力的部位,偏倚地使用。不像田里劳作的人,都是撒开手脚,用力平均,筋络倒放松了。尤其是颈椎的病,倒像是个用脑的知识分子,你能说刘二不用脑吗?生意场上多少风险,刘二的原始资本又都是血汗钱,再豁达也要动心思。不是不敢赔,是赔不起。不过,他正直,挣的是辛苦钱,又没有“小和尚”那么些虚情,感情是简单的,心思也是简单的,所以,就没有心病,也没有直接的脑病。  还有一个患颈椎病的,是个老革命,他的颈椎病比刘二的要更多些思想的涵量。作者写实性地描绘他的脸相,“老头眉阔眼细,几撮浓密的彩眉如剑一般射出??他的嘴角下撇,拉下腮上苍老的肌肉??”这个曾经有着戎马生涯、官至县级的八十岁老人,坐在诊所中的农人堆里,保持着沉思默想的表情,有多少往事和感慨从他脑子里汹涌地过着,衰老的退行性的颈椎当然承受不了,于是,供血不足。  小男孩孙兵兵是病人中最遭罪的人,可是他最安静。他患的是肌无力,十来岁的年纪,就生了十来年的病。儿童生病是最令人感动的,就像文字写的:“在他的眼中病人就是人类。”他们没有旁的经验,以为生命就是这样受苦,所以他们就承受下来,不会抱怨,他们连抱怨都还没来得及学会呢。他们的忍耐力是超过任何一个健康的成人,不是因为坚强勇敢,而是负责,给予他们的,他们必须接受。他们的安静几乎是神圣的了。文字里简约地写道:“小兵兵没什么娱乐,偶尔玩个气球,吃碗豆腐脑。最快乐的是趴在床上喊孙先生(诊所的医生)的小孙女玩??”  老童这个人,也有着较为抽象的含义。他和孙兵兵一样,代表着受苦的人世,以及隐忍的人世。他所以叫“老童”,是因为他单身,乡间叫“童儿”,这名字在他这样的年纪,多少是有些辛酸了。单身的他,在家族中心的乡间,地位就已经是卑微的,再加上贫穷、颟顸,就更加不起眼了。作者写他的衣着破烂,“一般来说,这个年纪的人不应该再穿这么破旧的衣服,抹布一般扭在腰部”;写他的一只宝贝塑料袋,“来时去时总把一个旧塑料袋挟在腋下,小心地放在病床里角,他是不会忘记拿走的”;还写替他画肖像的困难,“只要哪边有人说话,他马上就被吸引过去,并迅即出现真诚的笑脸。”文字里并没有提他的病,可也不需要了,他周身都是无意识的习惯了的病痛。  和孙兵兵的无意识不同,孙兵兵是先天,与生俱来的病痛,所以精神是完好的,是纯洁的受苦。而老童,却是后天磨出来的病,无处不留下损坏的痕迹,颜色也褪旧了。前者是诗,后者则是现实,但他们同样唤起着悲悯的感情。  这本书,使我想起高尔基的《人间三部曲》。诊所里的病苦的人,身受着一种比疾病更具有普遍性的煎熬,它真的有着“人间”的面目。并不是说人间尽是受苦,而是苦比快乐更加尖锐地触及和唤醒人的知觉,使人体验自身存在。作者写道,诊所中有一位老妇,“她怀着复杂的心情要求医生把老头子弄死,免得他活受罪。”又写道,诊所里的一种流行的经验,“第一回得病还没什么,吃点药就好了,可从第二次开始,患病就成了习惯。”还有,不晓得是病人中的哪位智士指出:“你们不要每天向医生诉苦,若是犯人都向公安局诉苦,那成什么样子了。”受苦是这诊所里的日常生活,忍耐也就是了。病苦是那样直接地指向我们的感官,是人生最里的一层触觉,经验中真实的体验。它确定无疑地道出存在的沉重的性质,再怎样超然,也无法自欺,唯有在全部的承担之下,开拓正面的挺进的出路。  大约是学习西画的影响吧,这些文字有着欧式古典的写实风,它刻画出的一张张苦脸,还有文字边上,直接从炭笔底下呈现出来的面容,向我们述说着他们的折磨和觉悟。于是,有一股哀伤的同情,升起在我们的心中。

内容概要

谢宏军,画家。1962年生于江苏灌南县。少时体弱多病,常在生产队小门诊部打针吃药,不能和小朋友玩耍,只好独自沉浸在画猫画虎的乐趣之中。1979年当兵,退伍后在县文化馆从事美术工作。1988年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在国内外报刊曾发表过多幅油画作品,并多次参加国内外作品展览。

媒体关注与评论

  谢宏军以初学般的虔诚之心,一五一十地描写淮安乡亲哀戚的眼神和满面皱纹。当他的感应全然交付给他所描绘的对象,对象遂以无保留的生命细节来报答他的纸笔。王安忆:他们没有旁的经验,以为生命就是这样受苦,所以他们就承受下来,向我们述说着他们的折磨和觉悟。于是,有一股哀伤的同情,升起在我们的心中。  ——陈丹青

章节摘录

  神医孙兆生  这位是乡村诊所的主人孙兆生。以孙先生的年龄论,比共和国大几岁,也算是从旧中国过来的人了。  孙兆生的爷爷孙老太爷在淮安城中开了一家中药房,名日“济世堂”,日子过得挺好。老太爷懂药又懂医,当年八路军循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略,围城打援,老太爷曾暗下为八路军配了不少药剂。孙老太爷幼年时念私塾,奠定了深厚的儒家思想的基础,信奉“忠厚传家远”,谁来当朝都要看病取药。  老太爷头戴瓜皮帽,身穿长马褂,白须飘飘,仙风道骨。他五十四岁得子,七十四岁得长孙,他为长孙取名兆生。这个名字好,兆有极多极广之意,生取生生不息之意,学了医术后利己利人,岂不一生太平。后继有人,满族喜庆。老太爷常让兆生骑在头上穿街过巷,致使兆生至今走起路来有些“外八字”。  刚为兆生定下延修祖医的终身大计,老太爷就走了。那时,共产党创立了新中国。  孙兆生和父亲这时已是国营单位里的人了。县医药公司在当时搜罗不到几个真正懂药的人。父亲算是业务尖子,但因为在旧社会曾开过自家的药店,被定为小业主,由此不敢冒尖。父亲后来当了采购员,到全国各地搜集药材。他懂药不懂医,但立志要在集体所有制里善始善终。这样的思想影响了年幼的孙兆生。  才到十三岁,小学生孙兆生就进了药房学抓药,被县卫生局正式批准为属下的一名学徒工。他的家住在上坂街,古色古香的街门林立,与周恩来的故居仅一巷之隔。巷头有一大广场,广场中央立一高大石碑,上书“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颇有清朝年间的派头。虽然曾经有过“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岁月,但这里的人分得出轻重,即石碑依然存在,小兆生就喜欢坐在下面苦思中华古医。  兆生生来喜欢闻药味,这或许是延续了老太爷的血脉。只是兆生自小就是个不事张扬的人,他做事用心,小小年纪就开始钻研医术、药理,有人说是因为他家有祖传秘方。有什么秘方能高过华佗、李时珍呢?只要处在随时留心的境界,这古老世俗的中国玩意儿,也定能学得到手。中药的配方、调剂、制剂、炮制等项技术,他都已在这时有所掌握。  现如今,我们所谈的这个乡村诊所就是老孙当年当赤脚医生时的根据地。在离诊所不远的一个院墙上,“文革”时曾贴过一张告示,内容大意是贫下中农已掌握医疗大权,要在卫生战线上搞一场大革命。于是,孙兆生怀疑自己是否具备当医生的资格,自己是不是业务挂帅了呢?然而,闹“文革”不是清汤寡水,反而火气旺盛。不说大病,小病总还是要得的。由此孙兆生经常被叫去看病。他真正熟悉、治疗病人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文革”中有个说法,叫做“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赤脚医生跑不远,不让当了。兆生就和县城的一批知识青年远去了海边的一个农场,分在建设兵团16团,属于部队的编制,领导们都是从正规军来的。这儿青年很多,任务是开垦荒地。可荒地着实太多,这里刨、那里耕,兵团里开始有人生病,于是四处寻找孙兆生,也不知他在哪堆人里,着实辛苦了传话的人。  在迅即成立起来的兵团医院中,兆生开始穿上了白大褂,有了听诊器,成了一名光荣的军医,并独立主持中医工作。这期间,他得到了学医以来第一个国家授予的中医士职称。他治疗好了几个疑难病例,使他小有名气。除兵团战士之外,师长、政委,还有家属,也常请他看病。从那时起,兆生成了忙人,至今如此。那时,他还主持着兵团医院药房的管理工作,丸、散、膏、丹、片剂、针剂、配水剂等,都由他自己配制。他配制的一百多个产品,在淮阴兵团总部展览。他还开垦了一块专为教学用的“中草药园地”,有二百多个品种,他由此又取得了“药剂师”的称号。从此,他实现了家族中“懂医又懂药”的祖训。  兆生在农场待了十几年,谈了恋爱,结了婚,生了一女一男,夫人也是淮安城中人。当儿女在农场长成小学生的光景时,他们全家回了城。  老孙回城,被安排在工厂当厂医。工厂和农场不同,回到城里自然不习惯,但他不用抽烟或喝酒来解闷,他一生也没享受到烟酒的妙趣。每到酒桌上时,不会这两样自己也觉得人矮,挑不起气氛,所以取守势。在酒乡风俗场中,当别人酒醉不醒时,他却已经钻研了一点学问,看了几个病人了。从此,他的名气慢慢传开,常有陌生人前来寻他,尤其是患中风瘫痪、风湿病之类的病人,对治疗这类病,他越来越拿手了。有些名医、县府干部,也寻上门来与之结交为友,省里有些老领导曾专程请老孙看病,留有手书条幅,至今仍挂在乡村诊所的中堂位置,锦旗挤得几间房子满墙都是,还偶能看到写着日语、英语的锦旗。老孙怀念老太爷的“济世堂”,有家庭气氛,自己做得了主,成熟而实用。他年幼时生活在那里,耳濡目染,少年而老成。如今,治病救人靠的就是这年幼之功。  老孙是成长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世俗之人,平实、饱满,所以不像有人虚捧的那样有“仙气”,他信奉中医,但并未大到虚无主义,他说过“未知病,焉知生”,很有科学道理。这是他长年与各种疾病周旋所积累的经验之谈。  如今,老孙有了自己的病房,这里每天都是挤得满满的病人,一切济世病论都可以在这里推广、成熟,这个诊所仍延续了祖辈“济世堂”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孙先生从不抱残守缺,这些年来总结出了一整套自己独特的治疗疑难杂症的方式。他那双推拿、针灸的手“誉满楚城”,治好了几万人次,其中有颈椎病、腰椎病、风湿性关节炎,各类骨质增生,中风、全身麻痹,及儿科、妇科……孙先生的医术实在令人敬佩,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这间诊所里常会有外省来的病人,呻吟着异乡的方言。  孙医生每年的几天假期是铁定的,多不起来,不能耽误了病人。这里每周二停电,孙医生由此每周二休息一天,剃头、洗澡,或是晚上去看场电影,这是在农场时留下的老习惯。  老孙自办的诊所也是收费的,但费用很低,低到什么程度呢?有一个见过世面的病人说,感冒吃药,在南京是百十块,在市里几十块,在乡里十几块或是几块,由此可知孙先生的收费标准。至于一分钱不收的情况也有,那是题外话。  老孙治病趣话颇多,我在后面的病人小传里谈到不少,这里少哕唆,只待诸位往下看看便知,那些才是孙兆生的全传。  ……


 我的乡土我的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1条)

  •     谢宏军,在我看来,在这个喧嚣而浮华的时空里,他似乎并不具备话语的权利和任何优势。这位美术院校毕业的专业画家,把莫奈和凡高放在内心深处的老男孩,他拥有的不过是一堆秃头的铅笔而已。他的那些农民素描画,用陈丹青先生的话来说,这年头,还有谁爱看要看呢?和当年莫奈在街头橱窗看到自己那些宫廷画作而感叹“这不是我该干的事情”一样,谢宏军回到苏北农材,开始用最简朴的线条和文字记录乡村诊所里的农民病人,同样有着一个追梦者贴身回望的心路历程。这些农民病人对生活的理解,对命运的信仰,让他找到艺术创作的原点和前行的力量。他在《我的乡土我的国》中这样写道:“……心灵的病态,哪怕是一点点,就造就了整个艺术的呈现状态,若艺术是观望人生的,那么这种病态就艺术中永定存在着。”因而,他这样去理解他的创作,他的画:“……它有着乡村病房中独有的特色,它不是法兰西的高贵典雅,不是美利坚的明澈激奋,它有真正中国‘土油画’的色调,黑黑黄黄的皮肤色,陈旧折皱的灰布衣……每一样都不是美器,但却布满岁月与人生的气息。”是的,端详着谢宏军笔下的农民素描像,他们或悲或苦,或喜或忧,无不是岁月的模样,生活的气息。而文字里记录的有关他们的故事,和画中的线条一样,有着缠绕灵魂的力量。“心病比老病还残酷。”迷失都市丛林的人啊,可曾回望乡土上的老人,正在身心的病困中孤独地把你凝望?而一句“你们不要每天向医生诉苦,若是犯人都向公安局诉苦,那成什么样子了?”更是让我说沉默良久:这是农民的哲学,这是农村病人对生命的信仰。而这,更是哲学,生命学,美学在农村集体缺席,集体失语的真切体现。谢宏军,就这样用他那秃头的铅笔,勾勒出我们那贫病,孤寂的灵魂后院,可谓触目,可谓惊心。所以我敢说,谢宏军的农民素描画,是我读过的最美的,最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谢宏军曾自己对自己说:“在当今的时代,众生没有走进一个理性的世界,也没有走进一个神话般的梦境,而是处于功利贪欲的世界之中。在画画时,我们倘能回到从前,那才是美好的。希望仁慈的思想之手能帮助我在画中表达那个健康的未来。”***
  •     从黄集伟老师的博客上,看到了对《我的乡土我的国》的简短评价。遂通过鲜果读书看了前几篇,感觉有股汪曾祺的味道。本书以一位作画者的视角,刻划了乡间小诊所里的众生相。寥寥数笔,不施粉黛,一个有血有肉的“病人”旋即跃然纸上。他们是普普通通的大众,就像我们身边的兄弟姐妹。我们倾听着他们的故事,感受着他们的悲戚与快乐,中间没有丝毫的隔膜。作者的全身心投入,不事雕琢,看不出任何的叙事技法,平实自然,娓娓道来,好比绘画中的白描,却收到点石成金之效,让我们直达人物的内心,与书中人物共呼吸同命运。本书整体风格散淡飘逸,与其说是小说,不如称之为散文,这不免使人想到汪老。他们深入民间,体察生活,为劳苦大众代言,带给我们一篇篇清新朴实的小文章,启迪我们的心灵。
  •     文/来颖燕动人的艺术作品,往往是憾人心魄却又真诚可亲的。画家谢宏军的人物速写就给人以这样的感觉。而这些作品诞生的情境更是特殊——在美院毕业后,谢宏军闲居江苏老家几年,这期间,他每天都会去一家乡间诊所画速写,他的速写对象大都是来诊所就医的病人,于是,几年下来,便积攒成了这本《我的乡土我的国》。而他在每一幅速写旁又会配上文字,似在记录这些画中人的来龙去脉和生活状态。看似简简单单一本图录,读完心间却有种被逼人的质朴和真诚所感染的意绪。我可以感受得到,谢宏军是在用心记录这些人的生活状态。他用源自内心的亲近和坦诚,去接近、进而深入这些人的精神世界。所以,他的速写往往寥寥几笔,却一下子就抓住了画中人的灵魂,极为传神,仿佛他们的命运也尽显其中。而如果细读了画家在一旁所著的文字,就会更加惊叹于他对这些人的精神状态的捕捉力和理解力。一个面对生活的不如意却始终保持着“喜性样”的老奶奶,在谢宏军眼里似乎有着一种佛的境界——主动追求生活的喜乐,不为苦痛所遮蔽;因为年少痴情、恋爱受挫而自杀未遂的小王,因为剃着光头,而被人唤作“小和尚”,他被救后心理上常常扭曲,似乎是讨人嫌的,但谢宏军在他落寞的眼神看到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对于人世既孤傲又自卑的复杂心态;中学女职工小芒总是把女人特有的唠叨、小心眼、爱妒忌毫无顾忌地表露出来;老单身老童常常是病员里穿得最破旧的一个,但是他又喜欢来医院,不光为看病,还为跟人闲聊,因为他害怕孤单……这一张张的脸孔,带着他们的故事,在我眼前渐渐清晰,又渐渐隐去,仿佛是世间众生的集结。画笔和文字,只是工具,我们可以感觉得到它们所描摹出来的那些脸孔背后的灵魂和心灵是有温度的,是可触的。“当他的感应全然交付给他所描绘的对象,对象遂以无保留的生命细节来报答他的纸笔。”而掩卷,更耐人寻味的是画者所选择的作画地点——乡村诊所似乎有着特殊的含义:它简陋却重要,“不仅是方圆百里乡民看病的地方,也是乡民沉浮、悲喜、生死的见证地。”陈丹青说:“人的救赎,艺术的转机,往往是苦恼逼出来的。孟德斯鸠有言:‘人只有在痛苦之中才更像个人。’——在乡村诊所的候诊室里,长年坐满了苦候就医的人……,皆尽呈现了‘人’的苦相。”只是这些苦相并不只等待着我们去同情。谢宏军的真诚让人感觉到他怀着悲悯的心,却没有一种俯视的角度,没有将自己与被画者割裂开来。于是,这些特定情境下特定的人,便都具有了一种更普遍的意义,体现着人生的一种特定状态——用王安忆的话来说:“苦比快乐更加尖锐地触及和唤醒人的知觉,使人体验自身的存在。”于是,这本画录,不仅是了解乡土中国的一个入口,也是了解人生百态的一面棱镜。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作者是个画家,自称陈丹青的学生,以乡村诊所为基地,画出人世百态,又旁白加写百态人世,好画,好文字。
  •     对于书里的素描自己是外行,只能直观地感受,也并不觉得作者有很高的才情,但是觉得有种朴素和真诚在。
  •     不懂画,只看文字。题材跟王小妮的《上课记》有点像,不过更沉重一些。如果说学生不上进很大程度上是咎由自取,那么这些病人多少有些宿命的意思。
  •     很喜欢这本书。插图很好,有一种原生态的质感,画面朴素,生动。文字也不错,作者以素描的手法写出了乡村诊所里病患者的众生态,字里行间透着中国农民的生活乃至生命的状态。一个画家,能将写作与绘画结合的如此完美,当属少见。
  •     勾起我们儿时的回忆。乡民生死悲喜的见证,近百名病友就医记。很好,很传神
  •     陈丹青的粉丝啊当然要入手读一读这本书喽
  •     线条下乡村诊所里的人间悲愁疾苦。倒是记住了孙兆生南京的同松医疗中医诊所,但愿真有描述的那般神奇〜
  •     好速写
  •     记录本身就是一个接地气的过程。更何况谢宏军还不耐其烦地速写刻画那些乡村诊所的人生百态,生老病死,沉浮悲喜。图文并茂,质朴感人。我的乡土,我的国。
  •     时代的碎屑 时间可能让记录也变得无力
  •     作为标本的意义大于它本身的文学或艺术价值。另,此书零三年成稿,九年后方得以出版,可见不易。顺便,铁葫芦的书,感觉大多水平比较一般啊,就是营销做得很抓眼球而已。
  •     谢宏军有悲悯的心,笔下线条走动,心中同情流淌。毕竟是画画出身,感性认识发达,能从一个人脸部的线条读出他的喜乐与恐惧,正所谓相由心生。
  •     比较真实。但配图的文字没想象那么好。故事之间没有关联。
  •     还不错,看到王安忆和陈丹青作序所以买了。品相很赞的书,喜欢
  •     面孔就是苦难的集大成者,上面鲜有开心浮光掠影划过的痕迹.倒是众多不快乐的因素或短暂或长期,从初始的分分秒秒逐渐积累成习惯,并最终驻扎下来成为面孔细部特征主要的讲述者....这其中,时间当然是功不可没的首要功臣,而际遇们的诞生则始终孜孜不倦地为它的描画做添砖加瓦的修补和延伸....
      
      这条嘴角旁深陷的弧线是隐忍后的自我慰藉长期逗留勾画下来的吧...
      他笑起来总是固定的样子,颊上的肌肉用劲地突出做出想要迎合的姿态....
      她双唇紧闭,下巴轻微地努起,在因为缺少倾诉对象而不得不安静下来的时间里,她似乎仍然在和一个想象中的形象对话并且产生争执...
      她昂着她的大鼻头,即使在闭上眼睛的时候也像在对那些把自己远远扔在背后的人和事宣告不屑...
      他一定被命运欺骗过很多次,眼神孤注一掷斜倚在任何可供停靠的着落点上....
      她的眼神总是向下,用对现实空洞的注视完成和内心平静的接洽....
      他不自觉地拉长了嘴唇的弧线,眉头赶紧配合地皱叠在一起,平视的目光中,尚待解决的麻烦事一件接着一件....
      她很老了,两颊的肌肉沉甸下来,关闭早已沉默的嘴巴,下巴下面层叠的脂肪用来支撑她常常低下的忏悔似的头脑....
      
      
      他们....
      
      他本该有一副威严的样子,脑门光秃,充满体积感,却总是脸色灰白,秃顶变成了黑桔皮色.人们叫他"蒋委员长".但他的眼神总是无力的...看了十来年的病,现在回到乡村诊所,似乎认命了,常常久坐着不动,正有利于我去画他...他娶的是一个哑巴女人,曾来过一回,看不出对他的好坏,只想让他早点回家.
      
      她病得很重,但她忍耐着,满怀着对主的信念,她是个基督徒...她患病多年,投医无效,才在心灵上找到了主的救护...她说自己是有罪的,因而该受上帝的惩罚,人不能使头发变白或变黑,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她随时会向你宣扬神迹奇事,不管有没有人要听.
      
      他正在经历腰疼病.这是过度劳累的奖赏.针灸数日,仍是迈着沉重的步伐而来,托着弯曲的腰椎而去...疾病虽然没有击垮他,诸多的家事生意孩子的前途却都需要他挺直了腰板去操持...他自小贪杯,医生的劝诫也难抵酒乡之风熏陶下的豪情...最近他儿子当兵,又得请人吃喝,走通关系.世风如此,少不得花钱.为了钱,这腰椎难以见直.
      
      他是病人中穿着最破旧的一位...来去时总把一个旧塑料袋挟在腋下,小心地放在病床里角,他是不会忘记拿走的(里面有他的家当)...他是老单身,乡间俗称"童儿",靠挑粪为生...他很喜欢诊所,这里人多,听听别人说话也觉得自己是群中人.有事没事他都早来晚走,听这听那,偶尔漫无边际地插上几句,很少有人搭理他,他则像满足了一件事情,心中愉悦...他的孤独和悲苦超过一般人...对他来说医生推拿的手在他身上抚摩也许更像是某种渴望被爱抚的情绪在得到满足....
      
      第一回得病还没什么,吃点药就好了.可从第二次开始,患病就成了习惯了.她说:"我们家人都经常得病.我不敢去看望病人,我妈得病我也不去看,我爸也有一张老病脸,我叫孩子们离他远点,以免被传染."
      
      他刚得病那会儿怕针,现在成了瘾,不扎上十几针就心中发慌,捻针时的酸和痛使他有了快感.他幼时得过小儿麻痹症,打针比现在多多了,那时大喊大叫,而今一针刺入皮肉,恰似又回到娇惯的童年,回忆起人生初期的时光,他觉得所有的苦难都减轻了.
      
      过去他笔挺而庄严,喜欢用柔和的声音呼唤小猫,然后又突然"哇"地一声把猫吓跑.于是他就开心地笑起来....今天他戴着一顶帽子来到诊所,人也显得矮小了许多,口中时常骂着脏话.现在他没钱了,猫也不来找他了.
  •     乡村诊所里的人生痛仰。
  •     一位画家,一位没有名气的画家,一位热爱生活、热爱乡亲的画家,以他的笔描述了下层群众的生活,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做了一位画家能做的和不能做的事。
  •     这个社会上有着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人。有得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正是这些不同群体的人们各自演绎着只属于他们自我阶层的那些故事。也许我们看多了那些光怪陆离之下风光无限的大人物介绍,也许我们也不曾忽视那些永远出现在聚光灯底下的明星追踪,但是我们绝对很少有机会可以透过很是细节生动的角度刻画农民的形象。也许,这是一种社会的遗憾。毕竟在中国众多的人口比例之中,农民永远占据绝对重要的为之。而无独有偶的是,我新近却读到了一部非常特殊的描绘农民的作品《我的乡土我的国》。

    作为一部描述一间乡村诊所的方圆百里赶来就诊的农民病友们齐聚于此。带领着书外的读者共同见证并了解一个乡土中国的一面。虽然这是一部现当代文学作品,但是它的特殊实在更在于书中图文并茂地共同勾勒着这些也许在路上实在再为平凡普通不过的农民一族。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聆听到,感悟到来自于他们对于生活的感悟。是啊!乡民沉浮、悲喜、生死俱在此中展露无遗。

    虽然说这里描述的人物个个都是那些让我们平时或者擦肩而过都不会留有印象的农民形象,但是我们却可以在作者独到而又有技巧的手法描绘下看到了人物肖像刻画的精彩,丰富,生动所在。每个人物的前页总是附带着这个出场人物的肖像画。随后才是有关的正文和关于这个人物的不同角度介绍描述,诸如人物性格,病情特征,生活状况,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等。世相百态尽显其中。尽管书中包罗了众多的不同被描绘和展示的农民形象,但是他们并不是千篇一律的雷同或者相似。相反的,书中更是非常精辟地描绘出了每个人所不同的,或者独一无二的特色所在。可想而知,作者在写此书过程中的细微观察,认真揣摩,精辟人物勾勒是多么地精湛无比了。在这其中我个人至少看到了各个不同的乡间人物形象。尽管人物角色众多,但是每个人都是那么得不一样。

    很是佩服本书的作者可以用自己的笔墨记录下这幅幅生动的中国乡村众生形象。图文之中展现的不仅仅是出自于旁观者的感知,其中更渗透着人间的真挚质朴之情。画人物的同时,更是为后续的文做铺垫;写人物的同时,更是为每个人物的命运勾勒下了不同的笔墨。而能够如此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地在众多形形色色的就诊病人中变现出如此多彩多姿画面的作者无疑开创了一片绝对有分量的人物传记新天地。
  •     图与文字,片片真情。
  •     新年第一天把这本书看完,从画来看病的乡亲们开始多则一两页少则一两句 把人物描写得似乎在亲身体验一样,乡亲们的各种际遇时而让人发笑,但是到后半部渐渐感觉沉重 参合了作者的人生以及一些人的价值观,以物质为贵的现代能有像孙医生这样的人真事不易,是能让人笑能让人想的好书
  •     很乡土很有吸引力。每一个人都很有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世界。每天晚上看一个故事,美美的睡一觉,生活真好啊。
  •     文字比画美。
  •     喜欢这种记录底层人生活的书
  •     画很传神,能感觉到画家的用心,介绍所画人物的那部分文字还可以,关于做画的那部分文字就太空洞了,读不进去
  •     高宏军笔下,流畅出一种悲悯。无论是简洁质朴的文字,还是一挥而就的速写,都能让人感觉到他对于苦痛的体会。面对诊所中来来往往的病人,他的同情非但没有失去,反而通过文字与画笔真切地传达出来,让看过的人感到了乡亲的哀戚。
  •     好书!文字平实,简练但不简单,有些陈丹青之格调,望能再读到作者的作品。
  •     朴实,素描
  •     他们简单、朴实,他们是“全科大夫”,什么病都会治,其实他们作为大夫的身份并不突出,大家主要当他们是乡邻。噢!为我治病、照看我的乡村医生!噢!我的乡土,我的国!
  •     很久很久之前,我有过早期的一个版本,那时它还叫《乡村诊所》
  •     让我想起学画的时候,画着模特儿们,其实心里想的是家乡那些生动的面孔,可惜我没有那样的文笔写出来。看着特别感慨
  •     画我不会看,文字真是觉得好啊!
  •     乡土中国一个不错的诠释读本,在不经意间往往会被忽略
  •     如果不是其他一些的原因,这样的文字还不够质量出版吧。。。。
  •     诚恳朴实
  •     其实 有画就够了 何必再配文字呢…画家的思想?其实画家的思想不是更应该从画中来体会么…前所未有的讨厌序言 即使是我喜爱的陈丹青先生作序…
  •     素描水平不好评价,文学功底绝逼三流,思想深度更是有限。王安忆这样的大作家在序言给出那么高的评价无非两种原因。其一:睁眼说瞎话。其二:她久居庙堂,大概真的不知道底层老百姓居然这么穷苦,误以为作者发掘出了多么惊人的社会现实。
  •     生老病死,听天由命?
  •     没有一种真挚的大爱,就不能俯下身去真正的体会;没有真情,就不能去描述、去刻划;没有一种博大的精神,就不能悲天悯人。他,陈丹青做了,做的好,需仔细、慢慢阅读此书,去感受书中那些在中国大地上,是下层的生活情景,去感受他们的现实精神世界,去为他们呼喊!
  •     书很好 图画真实 质朴
  •     陈丹青在序里写本书作者的成长经历,以在巴黎迷失的米勒为喻,这让我想起了主动流亡到塔希提岛的高更。当人们读《月亮与六便士》时会不由得拿高更的画来对读,这本画作与文字相结合的小书更值得一读。
  •     我最佩服画素描的,寥寥几笔便可勾出人的灵魂。
  •     过于宏大的书名。一本朴素的速写随笔,乡村医所内出入的人们是他的描绘对象,而主角是生活,是画家的内心。仅此而已。
  •     众生百相。
  •     一个素描画家描画了一家诊所的病人和医生,书中对病人的描述也是带着人文关怀,我想说其实人人都有病。有的人病在身体,有的人病在心里,精神里。
  •     在不经意间飘过,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赞!
  •     也曾经在一个乡下的小医院里面实习,书里的人让我想起很多过去的事情,有很多相像的人和事
  •     我的乡土我的国,接地气
  •     孟德斯鳩有言:“人只有在痛苦之中才更像個人。”
  •     画还好札记倒不错
  •     没有多少画家去用心特写农村人了 我只是单纯不喜欢文字
  •     文字质朴,画面比较传神,晚上读了下,很感人很温馨的故事。
  •     作者是一位画家,笔下却能时常出现令人震撼的文字,诸如“农民最需要健康,可偏偏他们得病最多”(谢宏军,第154页),虽是常识,却那么多的人视而不见或避而不谈。诸如作者对医院的独特认识(谢宏军,第194页),直指当代社会人性尊重的缺失。虽然画作还不是名作,但作者对生活与生命的尊重还是令人敬佩,即使这种尊重是在作者自身生活的困苦挤压下成长的。
       “在倡导描绘农民的时代,农民被艺术家化了妆,变成政治教条的脸谱”。(陈丹青,第267页)我也写过谈论农民形象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表现的文章,现在看来,对一些艺术家的批评还是温情了一些。作者也认为,“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我常想不起自己画了些什么,画家太不重要了,他们唱了许多虚假的歌。谁也不知道,那些处于生活最底层的人们唱得那么真实,我们以为是技巧高超的歌,其实那是他们的本嗓。”(谢宏军,第207页)农民成为中国当代社会中的失语者,在当代艺术中也仅仅成为一种道具或工具。甚或,中国的民间艺术不也是越来越失去“本嗓”吗?在旅游口号、传播包装和学术继承的口号下,民间艺术变得越来越精致起来,成为都市人回忆过去的标本。
       生活在别处,中国的农民与其形象都远离了他们自己。隐藏其后的,是利欲熏心的艺术家和麻木不仁、附庸风雅的所谓“精英”。一位批评家这样写道:“对于知识分子、尤其是艺术家而言,本来他们最理想的诉求对象是弱势群体,因为只有在这里他们才能充分获取批判性养分、史诗性的激情和对社会公正的立法角色。然而现实所提供的图景却恰好相反,总是在权力与财富的周围集结了为数不少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即便我们可以承认这里有很大的因素是由于体制问题,但源自弱势群体本身和知识分子本身的因素才是至为关键的。就‘新穷人’来说,他们已不再具有早期产业工人所具有的那种阶级意识,生存压力取代了历史理性。……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多数成为了体制现状的获利者和支持者,他们与‘新穷人’之间没有任何纽带可以连结在一起。这样,只有少数知识分子以道义、专业的立场继续关注‘新穷人’,如部分社会科学工作者、新闻工作者,而艺术家则基本上甚少自觉地充当弱势群体的艺术塑造者和代言人。因此可以说,在公共领域中的当代艺术对社会的关注是片面的、残缺的,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关于社会正义的思想远未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自觉诉求。”(李公明)
       “在当代社会,知识已构成了一种权力,即通过对阐释权的垄断,规定了人们对历史的阅读方式,而具体的个人在历史中的经验则已近于零。”(易英,第421页)谢宏军的这些绘画因其现场性获得了一种个人的历史经验性,那就是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双重挤压下,当代农村的现实图景。对当代农村的读解,我们很难想象在这个图像化社会中竟然缺少最为直接的视觉表现。权力是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基石。美展对主旋律的硬性要求和不少艺术家的权力崇拜,使得当下农民的形象更加模糊。画面上充满精致的田园风光或者想象中的农村生活,你很难想象这是艺术家的一种真挚情感,更难去奢望社会正义。一位学者指出:“城市的‘文明’和‘现代’建立在把农村作为封闭没落的他者之上,使农村除了作为城市的对立面外,除了是空洞的‘传统’和‘落后’的代名词外,不再有什么其他的意义。这是意识形态上农村的虚空化。”(严海蓉)与此相应,城市中对农民、农民工的“污名化”越来越突出。然而,艺术家在这方面的反映是迟钝的,也可以说同样是失语的。高名潞曾经指出中国当代美术依旧没有脱离毛泽东美术模式,艺术家对农民题材的态度较好的印证了这一论断。举目四望,当代艺术中的农民形象,要么延续“高大全”的象征想象,成为虚构的“主体”,要么成为风情画**代都市人的“他者”表达,同样是虚构的主题,很少能够看到艺术家对苦难、正义、怜悯的诉求。
       “传统叙事理论同现代叙事理论的重大差异之一就在于后者提供了关于故事和叙述的区分。故事一般认为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时间,是‘原貌’,以随机性、偶尔性为依据,而叙述则是对故事的讲述,或称表述、话语、叙事等,是对故事材料的秩序化。”(程青松,第41页)《乡村诊所》在素描与速写的时序排列上是叙事化的,描绘对象的不同的病症同样的痛造就了作者叙述方式上的自然化。看似抽取了“原貌”,但是在秩序化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其独特的位置。时间是一种权力结构,先后的组合充满了艺术家对当代农村虚空化、平面化的感知。前一段时间报道说罗中立要重画《父亲》,以此来检验自己这么多年的油画长进。社会学意义远大于艺术性的《父亲》应对于那个时代,重画只能成为当下罗中立风情画的一例,不可能再有当年的轰动,更是投机资本觊觎的对象。作为对现在“无害”的艺术,它是被提倡的。然而,被这种“无害”的艺术喂饱的将是对苦难与非正义麻木不仁、对权力和资本曲意迎奉的艺术家和对平等、自由、博爱一无所知、对苦难视而不见的每一个个体。
       通过前言与后记,我知道了作者已经离开了他所曾在的地方。生活还在继续,“生活太精彩了,画法是多么的不重要”。(谢宏军,第240页)艺术是无力的,然而,还是会有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目的与方式去描绘农民。是否精彩,不但艺术家们要扪心自问,每一个人都应该去重新审视我们对待农民的视角和方式。陈丹青说,“我自己干脆就是农民”,“画农民,对我不全是所谓艺术上选择(‘选择’这个词在当时没有意义),而是命运,是一段真的生活”。(陈丹青,第233页)谢宏军,也可以这样去言说自己了。
       只是,在这个“尊奉的是权力意志,膜拜的是历史必然,顺从的是官僚理性,忍受的是暴力和毁灭”的世界,(徐贲)谁,还愿意与农民为伍,愿意于苦难发生联系?
  •     画家在乡村诊所画素描的意识流 人间疾苦
  •     痛苦比快乐更尖锐,让人感知到自己的存在。而看这本书里受着痛苦的病人,看他们以为生命就是如此受苦的样子,远比阅读描摹快乐的文本更让人感觉到生命的真实。书里的速写拙朴,文字真诚,他对乡村诊所的忠实描画让人充满同情与敬意。
  •     很朴实,很有关怀
  •     作者画了一个卖鸡蛋的女子,外表土,实则身段窈窕皮肤白嫩,泥土中也有美好事物在闪光。
  •     有些作品画的很做作。。。
  •     许多时候,有价值的东西总是沉甸甸的,让人凝重。比如说谢宏军的《我的乡土我的国》就是这样的作品,让人有些心痛。
      
       与花鸟、风景画不同,该书是谢宏军在一家乡村诊所所作的病友的素描人像,还有相关的文字。当时在图书馆书架上看到两种版本,一种是1999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陈丹青作序;另一种是三联书店2003年精印版,王安忆序言后面是陈丹青作的另外一个短序。因为陈丹青序言的关系,选择了画报出版社的版本。
      
       陈序题为《素描与同情》,写得极好,其中说:“这一组肖像系列超越了写生习作,刻骨铭心,本身即已是完美的题旨……与时尚格格不入,又不懂得权变而趋势,无名画家谢宏军从艺术学生到盲流画家,从京城到淮安故园,从大师的经典画面到凄凉的候诊室,他一节节退回自己的原本,在‘痛苦之中更像个人’。”
      
       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我对画中的人是熟悉的。看到这本书我首先想到的是焦波的《俺爹俺娘》,正如焦波用镜头记录了自己的父母,谢宏军用笔描绘了诊所中的乡亲,让我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因为这不是冷冰冰的记录,画家的笔端饱含着浓厚的感情。
      
       这本书甚至让我一度怀疑自己。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我在童话以及草木之类书籍上用力较多。总有一个声音浮在耳边说,这些书都是闲书,能有什么用呢?只是一个精神的避难所罢了,更多时候,是在摆脱那种痛苦,虽然痛苦是实在的,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其实,在很多时候记录,饱含深情忠实的记录是有意义,也是有必要的。什么时候都不应该忘记,那些被漠视的大多数。
  •     很好的书,文字很接地气!
  •     难想象健康的身体会生病,老去,死掉。
  •     这两年,王小山携铁葫芦图书好不风光。我认同铁葫芦,凡是遇到的铁葫芦总想看看。作为一个根在农村、但是从未在乡土上成长、现在又远离故乡、在偌大的都市找到自己生存位置的普通人,我从谢宏军的这本1990年代的素描集连同文字集里,读到了一丝丝、微弱的、但是很难忘记的身体和心灵的疼,这种疼是乡土中国人所特有的,但在每一个像我一样走出乡土的中国人身上,都或多或少还有一些影子。有时候,面对苦难,积极点是笑笑,消极点是回避,但苦难就在那里——对于中国人,苦难就在那里。2013年12月读,借于首都图书馆。
  •     记得有一幅画画了一个丈夫去世的女人的脸 眼神很悲伤 很绝望 很震撼……
  •     淮安离兴化不远,我有个朋友也是淮安的,她写了一本《平民之城》,安静、缠绵。这一本则不同,这一本更贴近我。乡村诊所,从来都是聚集了不幸与愁苦,作者抓住了它,用文字和画面,同时表达了出来。发人深省。
  •     书中的那些素描都很质朴,每张图片背后的故事有些虽然很简短,读完再看那些画,却好像能看到画中的人活过来一样。很喜欢!
  •     画与文字交织在一起,使画有了更深的意义。
  •     看到陈丹青推荐才买的,非常感动。虽然是素描,但是非常细腻地传达出悲伤、哀痛与同情。今年以来买过最惊喜的一本书。
  •     真是的生活,我能想象出乡村诊所那种景象。
  •     谢宏军,在我看来,在这个喧嚣而浮华的时空里,他似乎并不具备话语的权利和任何优势。这位美术院校毕业的专业画家,把莫奈和凡高放在内心深处的老男孩,他拥有的不过是一堆秃头的铅笔而已。他的那些农民素描画,用陈丹青先生的话来说,这年头,还有谁爱看要看呢?
      
    和当年莫奈在街头橱窗看到自己那些宫廷画作而感叹“这不是我该干的事情”一样,谢宏军回到苏北农村,开始用最简朴的线条和文字记录乡村诊所里的农民病人,同样有着一个追梦者贴身回望的心路历程。这些农民病人对生活的理解,对命运的信仰,让他找到艺术创作的原点和前行的力量。他在《我的乡土我的国》中这样写道:“……心灵的病态,哪怕是一点点,就造就了整个艺术的呈现状态,若艺术是观望人生的,那么这种病态就艺术中永定存在着。”
      
    因而,他这样去理解他的创作,他的画:“……它有着乡村病房中独有的特色,它不是法兰西的高贵典雅,不是美利坚的明澈激奋,它有真正中国‘土油画’的色调,黑黑黄黄的皮肤色,陈旧折皱的灰布衣……每一样都不是美器,但却布满岁月与人生的气息。”
      
    是的,端详着谢宏军笔下的农民素描像,他们或悲或苦,或喜或忧,无不是岁月的模样,生活的气息。而文字里记录的有关他们的故事,和画中的线条一样,有着缠绕灵魂的力量。“心病比老病还残酷。”迷失都市丛林的人啊,可曾回望乡土上的老人,正在身心的病困中孤独地把你凝望?而一句“你们不要每天向医生诉苦,若是犯人都向公安局诉苦,那成什么样子了?”更是让我沉默良久:这是农民的哲学,这是农村病人对生命的信仰。而这,更是哲学,生命学,美学在农村集体缺席,集体失语的真切体现。谢宏军,就这样用他那秃头的铅笔,勾勒出我们那贫病,孤寂的灵魂后院,可谓触目,可谓惊心。
      
    所以我敢说,谢宏军的农民素描画,是我读过的最美的,最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谢宏军曾自己对自己说:“在当今的时代,众生没有走进一个理性的世界,也没有走进一个神话般的梦境,而是处于功利贪欲的世界之中。在画画时,我们倘能回到从前,那才是美好的。希望仁慈的思想之手能帮助我在画中表达那个健康的未来。”

    ***
  •     这个中国是乡土的,这里有农人、小商人、爱跳舞的轻浮女工、半辈子生病的老妇人、会吃饭就会吃药的小孩子,这是疾病的世界。医生是“治”病的,治的不是病,是人,是身心的综合调理。书中的大夫仁心仁术。这本书看了让人觉得温暖和感动,好书。
  •     速写内容很多。有帮助
  •     第一次接触“艺术”,但是佩服作者的执著,我喜欢。当然,他的艺术是我喜欢的纯净版的纯粹的。
  •     《我的乡土我的国》 【在 @雨枫书馆 翻书300】这书山东画报出版社和三联书店先后以《乡村诊所》之名出版过,这次再版书名改为《我的乡土我的国》。我小时候每年也会去几次乡村诊所,书里图画的人物让我感觉很亲切。我们那个乡村医生好像也姓孙,也曾是赤脚医生,也有个儿子,而且后来儿子也买了车。可能是因为长得比较敦实,不显高,其实他还是比较魁梧的。他不太爱说话,但是也会有幽默的时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皮鞋总是亮亮的,崭新崭新的。因为他常年在家给人看病,老伴把鞋买来后,他也不曾穿着出门几次。
  •     不懂画,作为一本书太随意了…但很真诚,也挺动人。身体陷入困境的人更接近本真,精神陷入困境的人更接近神明。
  •     写人还可以,写其它就不知道到底要表达什么。
  •     《我的乡土我的国》,了解乡土中国的一个入口。
  •     作者是一个不知名的画家,他在乡村诊所的时光都用来观察和体悟底层民众,他的画,他的文字,都极为朴实真挚,让人回味,让人感慨。一部少见的真诚之作。
  •     2012年阅
  •     这本书题名有点过大,叫做《乡村诊所》或许合适点。作者的理工知识似乎有点欠缺,有句描述说:癌症和肿瘤云云,把癌症和肿瘤并称。其实癌症就是恶性肿瘤。作者描述的中医有点古代巫医不分的味道,虽然我也非常敬佩诊所主人孙先生。
  •     陈丹青作序 肯定精品 这类大众美术读物太少了 希望以后能多出一些
  •     阿乙老师推荐的书。我对图像真的是一窍不通,但是作者的心很妙。能够走到乡村诊所里去给农村病人画速写,谢宏军本人也是画中人了罢。行文不见得有什么出奇,难得是他忠厚朴静。有些时候不需要那些小说家绞尽心力去想象离奇罪恶,这些病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好故事可以讲。有谢宏军这样的作者存在,是让人感到高兴的。
  •     正如作者反复在书中提到平衡一般,感觉读此书时,很难找到一种平衡,不知作者到底想要以一种什么样的笔触来书写,有种错乱感。各种名人名言的引入也倍感生硬。
  •     梵谷在阿尔找到了自己的向日葵、麦田,米勒的自我回归找到了自己的《晚祷》、《播种者》,每个画者内心都存在另一自己,或者每个人心里也可能存在着另外一个自己,等着我们去发现。在这不大的诊所中,或许谢找到了他的向日葵,他的麦田,或是仅是掀开一角.......,但我们对那些痕迹已有深深触觉,病痛的痕迹or医者的痕迹or生活的痕迹?
  •     关注最最容易被忽视的人和物
  •     被质朴打动。
  •     虽然文笔一般,但读到某些片段还是会觉得感动,读的出作者的诚意,特别是单身汉一章,简短的文字却能深刻得刻画出一个人的形象,读来让人动容。可能与作者画家身份有关,他关注到许多细节,这是值得很多专业的作家学习和反思的。最近买了好多与乡村有关的作品,可以好好看看这方面的内容。
  •     家是国的家,国是家的国,家国本是一体。
  •     曾梵志的协会医院系列作品,很适合和这本书做对照,一个用抽象的手法表现城市中的病人;一个则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乡村诊所中的患者。
  •     我的乡土我的国,这名字起得多好!看书的时候,每一段文字,似乎都能勾起我对我的乡土的大量的回忆。从出生到读大学离开家,我在老家生活了18年,虽然中学六年在县城上学,但每逢周末寒暑假都是在老家度过的。家乡的一切一切,都是如今的我所怀念的。作者在书里介绍了好多的乡人,虽说都是从诊所开始,因为他就是在诊所为大家画素描然后配文字的,但字里行间也能读出很多人的乐观和积极向上来。想想几年前有一阵子,我特别喜欢捡几幅画然后写上一点文字发表在博客上。作者在书里所写到的一些句子,也是我喜欢的,比如“我们的日常生活只是与死亡抗争的一个片段,由失望和奋我们的现实生活勇编制而成”。是啊,只要我们的心中存有希望,那么,即使现实生活千疮百孔,也还是有希望继而就会有美好未来的。Now, 07:28, April 20th。
  •     素描我看不懂好不好,但是文字真是太好了。但丁说人是世界上受苦的立方体。
  •     只可惜艺术水平有限,对素描表达的情感不能全面的领悟。但是切身的感受到了乡村诊所中农民病人的朴素,亦如我曾经所见。 有时心病比旧病更残酷。。。
  •     我的乡土我的国 ,忠实描画了一群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     很久没看到这么朴实的文字,书里的图画也很淳厚,寥寥几笔,让人感动又心酸。生活在城市里,很少会想到有那么多人,在乡村忍受着他们无力还击的痛苦。有点沉重有些哀伤。
  •     一个画家在医院诊所的所见所闻。人物故事描写有趣,不喜欢絮絮叨叨的关于哲学,画法,和人生的讨论。有个病人说得好,如果想了解我们,最好你自己生一次病。
  •     与我心有戚戚焉!仿佛看到的是家长的小诊所里的场面。
  •     作者每篇短文都用墨精简,不事斧凿,读来一气呵成。
  •     没有我想象的好。首先,我不懂画,没看出他的那些素描好在哪里。就文字而论,可能作者并非科班出身吧,语句尚不能做到准确和明白如话。书中写人的篇章还比较有趣,而那些谈哲学或绘画的部分就枯燥和无趣了。最后,正如某些读者评论的那样,书的题目太大,与内容不符。
  •     38/100朴素且直白 感觉会画画的人很会客观地表达自己看到的一切
  •     素描见功底,文字亦然。
  •     首先这本书是一个很人性的文学作品,不是一种很专业的医学故事书。以医患为靶,人性为箭,层层解读。深入人心。
  •     作者的绘画功底非常老练,线条很有张力,不仅是本可读性强的书,更是一本很好的美术教材。
  •     平和无戾气的视角,饱含对一个群体的关怀与同情。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