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有灵且美

出版日期:2015-7
ISBN:9787535672132
作者:[日]赤木明登
页数:160页

作者简介

每一段故事诞生的地方,都有一种“美”存在。
我们与其邂逅,被其触动,心生涟漪,新的故事便随之诞生。
木、陶、漆、纸、染、玻璃、料理、衣服、建筑……
《造物有灵且美》这本书里,日本工艺大师赤木明登走 访了20位手艺人后写下的15个“叩问美”的故事。这些人遍布各个领域,又独具个性。
木工手艺人史蒂芬从制作的形状里看见了自己,明白了不用语言也能表达自我,与他人相连;
服装设计师敏子女士让赤木意识到,美物就是那些融入日常生活 、理所当然存在的东西;
陶艺家内田钢一强韧中带着不可捉摸的脆弱,作品呈现出的生命质感却能直逼人的内心;
家具设计师永见真一的工房,是全球唯一获得授权制作中岛乔治设计的家具的;
造纸人吉冈夫妇生活在山中峡谷的大自然里,耕田、造纸,活得朴素又自在;
美术家前川夫妇把自己的工作称为“lolo calo harmatan”式,这句非洲土语意为“月亮、星星、季风”,他们用距离自己最遥远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
染色师望月通阳的作品里,一切对立事物的境界模糊了,带着难以捉摸地美感;
料理家亚衣女士偏爱即兴发挥,她的料理像厨艺模式,仿佛在触摸生命本质;
玻璃艺术家辻和美的作品有种个人署名般的个性,手中的材料有如她的另一个自我;
艺廊主人关勇夫妇用十多年的时间收集韩国传统器具瓮器,企图留住对传统日常的记忆;
顺势疗法师艾玛一语点醒赤木,让他重拾了做漆的意义;
玻璃艺术家荒川尚也把玻璃比喻为奔流之水,比喻为在时间中明暗变化的光线,他与赤木一起畅谈手艺人做东西的过往过往渊源和未来走向;
漆艺师兼老友新宫州三在工作时,身体每个部位都在快乐地享受,愉悦感融入进器物的每一处;
建筑师中村好文的房子,仿佛一个大容器,容纳了人生起居,让人感到满心的安详与宁静;
道具店主人坂田和实用自身的选择对既有文化做出无声的反抗。
走访这些了人以后,赤木也渐渐意识到,能抵达美之真谛的只有人,而造物本身,就是活着。

内容概要

赤木明登 Akito Akagi
日本轮岛著名漆艺家。被德国国立美术馆列为“日本现代漆器12人”之一。
1962年生于冈山县。毕业于中央大学文学部哲学系。
早年从事杂志编辑工作,后因为对传统漆器工艺的着迷,于1988年举家前往日本最知名的漆器产地轮岛,开始漆器的创作。
他独创将和纸贴于木器再上漆的技法,使漆器变得更耐用,更生活化,在传统的工艺领域掀起一阵旋风。
摄影师:小泉佳春
摄影家上田义彦先生的助手。他拥有截取空气感的独特视角,因此得到很多料理家、文化人和编辑的信赖。
译者:蕾克
生于北京,曾供职于北京大学,现定居东京。给国内多家时尚和亚文化杂志供过稿,关注风格与美学。微博@Lelac


 造物有灵且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书评の造物有灵且美——最和谐的状态,最美好的瞬间喜欢书的名字,好像赋予了我们生活中的物一种灵性,一种时常被我们忽略的生命的跃动。外封偏暗系,只有一盏好似电灯的物品看得真切,后墙上排列着的钉子和刻画了无数次的板子都让人觉得是时间在其身上走过。在读作者的简介时产生了些许的惊讶,赤木明登(以下简称赤木先生)原先是哲学系毕业,但最后却能成为和自己所学毫不相关的领域——漆艺中的名家,可见作者对于漆艺的着迷程度之深。而他的创新,是基于生活化的结合才得以在传统工艺领域掀起一阵旋风。所以由他作为叩问美这个生活命题的解答人,在我看来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是喜爱和创新成就了现在的他,他也就更能体悟造物中的美与灵。读了前言我才大抵知道了这本书不止是要带领读者一起去探寻造物的过程,更是希望读者能够感受到造物的灵性与美。而正是基于这种邂逅,思考和触动,才会有故事的发生。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写作者,在印象里从未有“故事”的观念,但这一次赤木先生给出的答案我却很喜欢。然后赤木先生了回忆了第一次体会到美。我也试着回想了一下,但怎么也没有印象了,好像是哪怕到现在你让我说什么是美我也给不出一个比较完善的评判标准,但诸如“漂亮”“可爱”“有趣”这些词是不能够概括“美”的,“美”的范围比他们要大,却又并不以他们为评判标准,但我好像是从未从“可怕”“悲哀”这些词里体会到美的。虽然作为一个不称职的写作者,但我依然有和赤木先生在创作器皿时一样的感觉,甚至是在生活中,做着每一件事都会有过的,刻意追求的,往往不能做到最好。但当你沉醉于一件事时,不知不觉总能体悟到惊喜,而赤木先生把这称之为“美”。是兴趣和不刻意让美产生。但我相信,生活中也一定有你不愿面对的事情,但一定要静下心去完成。是等待和心态的平静让美产生。而好的故事,并不是使用了很多的技巧和繁复的情节就能打动人心。是你付诸的情感,让美产生。写到这里我有些许明白了“美”到底是什么产生的,而赤木先生把上面列举的这一系列原因,都归结为了“相遇”和“交流”所以赤木先生也打算借由这两种方式,最大可能得调动自己的感官,去发现和感受。在第一个故事——采访木工手艺人史蒂芬·芬克和安娜贝尔史蒂芬时就让我产生了想为这本书写些什么的冲动了。开篇用生活中频繁使用之物——笔开启了这段旅程。手工造物与工业造物的差别,所带给人的直观感受是不同的。当我读到由笔生出的与人的契合时,不知道为什么产生了想要哭泣的心情。大抵是,窥探了人与自然最和谐的状态,最美好的瞬间吧。
  •     这本书是日本当代工艺大师赤木明登在寻访20位手艺人后写下的一些有关“美”的故事。作者本人也是一名著名的漆艺家,也是一位手艺精湛的艺术家。由他来采访和讲述手艺人的故事,不会泛泛而谈,更有切身的体悟。“美”的东西人人喜欢,真所谓“爱人之心人皆有之”。但美的东西不是人人都有机会体验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从事不同的工作,对美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我们说一个东西是美的,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它。比如说这个东西看上去漂亮、可爱,也可以说看到这个东西,我产生了愉悦感,或者说这个东西让我产生了亲切感等等。但这些感受跟“美”还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美”作为一种更抽象的观念,有它更深的意蕴在。对“美”的理解,历史上产生过很多理解,不同的学说。美是客观的,美的主观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种种说法层出不穷。就像作者赤木明登先生在书中发出的疑问:“美”究竟是什么?作者在这本书中不可能给出有关“美”到底是什么的最终结论。但他对美的理解或许可以给我们读者一起启示或参考。作为日本著名的漆器的艺术家,作者和他书中所采访的其他手工艺术家,都有类似的体验:美好的造型往往诞生于不去刻意追求的时刻。如同“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美好的器物在无意中造就。对于手艺人来说,把一件器物从构思中脱胎成实物,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毕竟对于手艺人来说,看到的是各种线条,他只有稍稍改变一下自己的力道,他手下的这个器物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出来,线条与形状的可能性是无限大的,那一种是最美的,这的确很难掌控。什么样的东西是美的?在作者看来,美的东西是比出来的。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我们可以说这一件东西看上去比另一件东西好。最终是文化观念上的“美”主宰了人们对“美”的理解,对美的事物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不是绝对的,而且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美的标准也有所变化。手工艺人如何才能创造出“美”来?在作者看来,只要是人真挚努力做出来的东西,就是让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事物。说的也是蛮在理的。在这本书中,小泉佳春拍摄的精美的照片也给这本书增色不少。这些视角独特,精心拍摄的照片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美的故事、美的文字、美的图片相得益彰。
  •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最喜欢关于望月通阳的《一家染坊的日常》这一章。
  •     欣赏手艺人的精神。但这位作者还是好好做漆器去吧…
  •     很喜欢那种匠人精神
  •     2017年第一本书,奠定了一年的学习基调:观心。匠人内心必定住着一个小孩儿,只顾开心舒适即可。做东西,就是让深藏于内心看不见的美物显形。
  •     一读文字,就知道作者是很有文字与思想积累的。
  •     日本手工艺人的故事 挺有意思的
  •     温和又细腻,深刻但并不言重,尤其喜欢他与望月的书信,读来简直有种古典的侠气。另外,书是旅舍对床姑娘借给我读的,想来在景德镇这段时间的第一件幸运事,就是遇到了认真在做设计的人吧。
  •     5星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并非它的文笔有多好,而是它散发的匠心精神。行业有行规,有传承,有坚持,有原则,这些我们缺很多。
  •     什么定位呢?设计师,手工艺人抑或匠者?看过有些时日了,记不完全,但他们那种一心一意对待手中之物,认真地过对我们来说稍嫌单调的生活的共同特质让我记忆犹新。 借由赤木明登的记录,我们得以瞥见那些有灵性的物品与其创造者的生活,一种隽永的美感就轻轻缓缓地,落在心上了。
  •     小物一件内蕴匠心
  •     “世上的生命,不,是我自己有强烈的欲望,想从薄膜一样的皮肤里突围而出,进入到别人的内侧,与世界相连相融。”我太理解这种感觉了!ಥ_ಥ
  •     美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
  •     会二刷的书
  •     每一件手艺制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手艺人都是故事的讲述者。邂逅一件手艺制品,就是邂逅一段关于美的故事的时光。
  •     书很漂亮,即使不看内容,也值得买~
  •     不知道理想国出版的留住手艺怎么样 总之这本我很失望
  •     什么玩意儿啊,烂。要真性情没真性情,要故事没故事,要知识没知识。
  •     和《美物抵心》连着看好不痛快
  •     没必要买
  •     当年每周的专题就是这写法 一言难尽
  •     
  •     一本读起来内心很平静的书 偶尔还会有点感动 不过摄影师拍的照片真心意识流 就不能好好拍艺术品嘛 整这么文艺干哈玩意 其实挺想学一门手艺 做个匠人的 可惜抛开受不受得了寂寞之外 这么多手艺人真能打出一片天 做出自己风格的其实也不多 唉 名利心还是重。。。忘了说纸张和印刷简直能打五星 怪不得定价那么高
  •     艺术家追求的东西跟我等凡夫俗子太过不同,远观一下。
  •     可以让人安静思考的小书
  •     读完以后觉得没有看懂,不过还是可以看到采访的艺术家们对工作的认真的态度
  •     手工创作的东西反映了创作者的精神内心、感情、想法和人生观。发现一些漂亮的手工艺品,把它们收藏起来,闲暇时去欣赏、去把玩,这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吧。
  •     如果就一两篇,看看还行。但是通篇都是这么“细腻”的文字,实在是腻味。
  •     2017.2.7 三星半。读这本让人很放松很平静,就像日本一贯给我的印象。专心专注的人最是可爱。书里两次讲到的人与外界之间隔着一层膜的说法让我觉得很有趣。而什么是美呢?作者最后也没有作出一个答复,但诚如他言,能抵达美的真谛的还是人。造物的过程,其实仍是对人心探寻的过程哪。
  •     “望月先生虽然在用各种材料做不同表现的作品,但他始终在做的,一直是他自己。真了不起。”
  •     风雅,玄乎,艺术家的境界好难懂
  •     执着于品质与美感,将自己置身世外,若能有人理解并陪伴左右,才真的是此生无憾。
  •     匠心精神
  •     书的版面设计和照片都很美,部分文字也很有意思。然而也就是那样了。众多文章风格相似,且翻来覆去就是一个意思——那些手艺人作东西时的心都与物相通,做东西的过程也是在和自己的内心对话的过程。
  •     也许这本可能读之初会认为没有上一本好。但是本书的读者内心的剖析散文,读起来也不错。 似乎正是自己内心漫步的一部分写照。去谁家登门拜访,就是去窥看谁的内心,就是将谁的精神构造暴露在访问者眼前,一览无余。细想起来,这真是件可怕的事。许多东西,是在小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原点的。 以及中村好文建筑师,他心中的少年与实际中的成年人的对话。勿忘初心,保持创造力和童心。 当然,一些观点并不能完全认同。毕竟我真正向往的是设计,而非手艺。手艺的保持和设计的创造满足受众要求两种存在方向性差异的东西。 BUT,并不影响欣赏美丽的造物,和其中蕴含的精神气。
  •     堵车时听着,也很美好
  •     那样精致的手工钢笔,那样独特的未封边的针织衫是非常好看。可是为什么我并未觉得那就是美,反倒觉得那其实才是真正的在刻意造美。我喜欢我常使用的真彩中性笔,也喜欢我在二手货市场花了15元买来的纯棉衬衫,穿了三个夏天,一般都是机洗,我喜欢它们是因为它们让我自在,让我无所顾忌。如果美成了一种负担那就不是美了,如果美需要以高消费才能获取那也不再是美,物即物,物的灵在人心,而不再物本身。太刻意的强调美,就是对美的物化及扭曲。
  •     工匠精神,一些手艺已经消失了!
  •     一些手艺人的生活。还有几封书信往来与图片。
  •     匠心,独造。所以,美才会产生,尽管其不能以言语描述。
  •     安安静静的读进内心,最爱和染色师望月通阳的文字对话,很家常,很舒服,很深刻
  •     其实我们无论是否被天命惩戒,终究只想抵达同一个目的地,享受器物之美,使之陪伴于生活之中,在物尽其用的创造过程中,更加尽情地热爱享受生活。
  •     匠人精神
  •     无论文字和配图都相当精美的一本图书,大道至简莫过于此,每件作品都如儿子般对待,从一而终,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从作者采访交流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匠人的坚守和不断地创新,真棒!
  •     美是玄学,作者有自己的美学。飘飘渺渺,不甚了了,但会引人联想到设计这件事。造物是一种摒弃小我的求索,设计与之有何异同?
  •     书籍装帧 选纸和印刷都比较精良,能够较好体现图片质感。翻译风格过于文艺,为了渲染文采牺牲了部分准确性。
  •     以器物发声
  •     从手作匠人的角度了解了一些初衷。有些理解了一些沉溺于手作的朋友们的心情。
  •     美,多样且主观,但,在欠缺的不完美中坚持存在这件事本身,真挚努力地做出来的东西,就让人喜欢的不得了
  •     文字很美还富有哲理性
  •     剛看個開始,印象最深的是一如大部分日本作者寫的書,他們不盡在就一事物進行記錄描述更多的是把更深層的內涵直接的擺在我們面前,做到面對面心對心。走心是整體日韓電影文化的一個風格,而我們的國度卻喜歡各種形式。感謝作者帶給我的心靈沖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