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依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9-30
ISBN:9787510063848
作者:[美]亨利•马西,[美]内森•塞恩伯格
页数:312页

作者简介

这本书是关于从婴儿期到成年早期的发展。作者记录了76个婴儿从出生起到30岁的成长。考察他们不同生活路径的源头,以及什么对他们的影响最为深远。
作者将本书当做一系列的生活实践故事来进行写作,做了很多细节的呈现。作为精神分析师,作者会写作生活的故事,因为这样才能把作者思考的这些鲜活的人展现出来。精神分析的本质是发展内在的自由,从某种程度上本书实现了一部分这样的目标——教导如何去养育内在自由的孩子。希望读者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找到温暖、感动和指引。

书籍目录

中文版导言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成功者们
第二章 童年痛苦的外化
第三章 童年痛苦的内化
第四章 无法实现的承诺
第五章 超出预期
第六章 家庭的重要性
附录

内容概要

亨利•马西(Henry Massie)
医学博士,在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执业的精神科医生,并在旧金山市加州大学医学院任教。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研究者,在母亲—婴儿的互动模式、母婴关系对婴儿情绪发展的影响等相关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国际著名的研究“依附关系”的学者。
内森•塞恩伯格(Nathan M. Szajnberg)
医学博士,在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执业的精神科医生,并在旧金山市加州大学医学院任教,同时担任沃勒斯坦研究基金精神分析方向的研究者,致力于精神分析方向的儿童精神病学和儿童发展的长程研究。


 情感依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刚开始看觉得挺昏没方向的,后来再看发现阅读对病理学有一定要求,虽然用的是通俗语言,但基本还是建立在精神分析框架下,特别是对防御机制的理解。在发展、病理、症状形成这一系列轴上的描绘很到位,并且对经验和人格形成保持着开放性,很值得参详。
  •     在诸多探讨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的著作中,《情感依附》无疑是特立独行的一本。基于普遍性的精神分析师们对于人的身份的发展的关注,自然大多缘于“身份可以给予人内在的安全感、合理的自我认识,以及工作、爱和游戏的能力”。父母对孩子情感生活的重要性正如埃里克森所形容的那样,一代代人是交错的齿轮,父母带动孩子也会被孩子带动。而作为本书的作者——美国犹太精神分析师的内森•塞恩伯格更是通过研究发现——那些经历过两种以上创伤的儿童在30岁后的生活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上文中所提到的研究是我要重点阐释的内容,也是我自认为这本书最精华的所在。这是一个对于76名婴儿,从出生起就跟踪到30岁的漫长的研究。尽管亨利•马西博士和内森•塞恩伯格博士希望将这本书当做一系列的生活实践故事进行写作,然而,这项长达30年的研究所呈现的科学严谨的精神和倾力投入的态度,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我们仅仅将之简单地视作一个个单纯的故事的。跨越30年的追踪研究,已经超乎了心理学的范畴,具有更广泛更宏观意义上的人类学、社会学意义了。“有一门学科叫父母”,的确如此。造物主为我们制造的作为独立个体之间的强大的链接,它的名字叫情感。尽管婴儿的身体和母亲永久分离,但是婴儿对母亲的情感依附依旧重要到跟空气和食物一样。当然,成长的过程,是在情感上远离母亲的过程。准备不足的母亲,以及对孩子能力错判的母亲,导致的结果是——孩子或是为了维持与母亲的情感链接,把自己的方方面面搞得一塌糊涂,能够继续跟母亲“在一起”;或是为了“讨好”母亲,将自己置于危难境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尤其是母子关系,制造了孩子的核心人格。这,就是本书以一个个真实的人的发展故事为我们呈现出的核心命题。而这个结论的得出,是作者历经30年的爱与坚韧,是76个孩子在无意识中用他们的一生为世人展现的关于亲子关系的无可回避的真相,是全息的真实的纪录片式的影像记录,更是我在阅读这本书时,一次次在无意识中闪回的宛如《辛德勒的名单》般的触动。此项研究“旨在揭示儿童的性格发展是否与儿童在婴儿期与母亲建立的特定模式有关,这包括注视、声音、抚触、身体接触和情感模式”。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研究中所涉及的关键词基本都是外显的可供观察的行为方式,对于读者来说,这些也是便于执行和可控的行为,当然,也就是有利于读者自我改善和调控的做法。从这一点分析,本书对于育儿实践的指导意义就远胜于倾向于内部思想、情感的抽象的理论书籍,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可操作性。作为科学工作者的研究,书中即使是一个个的案例(故事)的表达,也进行了严谨的归类,分别为童年快乐的孩子的发展、童年不快乐的孩子的发展(其中分为外化方式的处理和内化方式的处理)、童年受到良好影响但后续发展不及预想的孩子的发展,对于专业人员来讲,附录中的研究方法和统计分析可能更满足他们的需要。对父母给孩子造成的影响,作者能够立足于客观中性的立场,没有夸大事实,没有感情用事。尤其对于早期发展受阻而后期发展良好的孩子,或是早期发展良好而后期不尽如人意的孩子,采用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阐述,这是我们很多心理学的书籍当中最为欠缺的科学精神。成功儿童父母的特质、三个层面的母婴互动、父母与孩子的依附问题、儿童各年龄阶段的情感发展、儿童的内在工作以及发展良好的人群的共通特点,这些精彩的篇章随着一个个被试的访谈和故事相应呈现,相信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收获。“至少在最早的几年,父母应该密切关注并参与孩子的生活”,所谓家对我们一生的影响,当由此始。
  •     对这本书的个人感受都写在短评里了,这里重点记录下书里得出的一些对我影响重大的结论。正如项目发起人布洛迪博士所说:“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教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P224)这个观点跟现在国内备受推崇的蒙特梭利理论有相似之处。蒙氏强调“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孩子天生就是一颗包含全部信息的种子,父母并不能教给他们什么,只要提供合适的环境且不阻碍其发展种子就能成长为参天大树”。相似之处在于都强调父母不能阻碍儿童的自我发展,但不同之处在于,蒙氏不太重试父母的引导对儿童成长的正面影响。本书成功组的实例显示,父母对于子女合理的期望和塑造,其实是有利于其走向成功的。“父母在塑造孩子方面具有发人深省的力量”(P197)这也引出了本书的重点。究竟什么才是影响儿童成长并走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说到成功,每个人的概念都不尽相同。我的观点跟书中一致。成功并不意味着成名或富有,当然有适度的收入和教育是必须的,除此之外工作成功(不管是社会性事务或者家庭事务),关心他人生活(令人愉快),婚姻幸福,还有对自己的生活满意(没有持久的情绪性痛苦),拥有这些良好生活的基本构成因素之人才算是成功人士。父母对儿童的养育方式,父母的人格以及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是决定儿童未来心理健康和适应性的更强有力的因素。而父母的财政状况,受教育水平和儿童的智商(虽有助于儿童获得高等教育)对形成人格及成人职业能力和满意度均不起重要作用。(P39)父母对儿童的养育方式好的来说就是父母对子女的信心,乐观的情感,镇静善于反省以及对年幼儿童的专注,母亲的爱,父母的共情,鼓励子女的积极性和独立性以及有效管教(P25-29)另外,书中反复强调早期母亲(主要照料者)与孩子的关系是其决定性作用的,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基础,决定其依附属性是安全还是不安全。其他的从属关系则围绕这个核心,提供更改安全感内在工作模式的机会--更好或更糟。(当妈任重而道远)。不过即使开始不顺利,也还是有机会补救。超出预期组是个好例子。最后补充一个知识点。作为成年人来说,他们有一个重要领域没有语言记忆,他们无法记起父母在自己出生的前两三年间照料他们的方式。这段时期的记忆缺失既不是抵御痛苦的心理防御结果,也不是与父母分离实现个体化过程的一部分,也不是压抑。相反,失忆的存在是因为儿童在前语言阶段的经历被含蓄地而不是清晰的记住了。因为他们还没有命名事件,思想和感情的词汇,婴儿会将其前语言或身体的记忆存储在他们的肌肉组织以及对应激素和神经递质进行反应的神经组织中。(也就是说,虽然没法清晰记得,却变成潜意识对你潜移默化了)时间有限,有空待续。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
  •     总结下,其实对孩子的坏影响,大部分都是因为家长没有独立和完善的人格,没有自己的生活。
  •     孩子不是父母培养大的,而是孩子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到了成长所需的东西;没有谁天生就会做父母,每一对父母都会和孩子一起成长
  •     每一个人都可以读一读,了解自己的前三十年
  •     “成为更好的我”是作为一个母亲自身和对孩子养育的最好修行。也许在HR出生前能看到这本书,就能修正许多我做得不够好和不够细致的地方。比如说,从今天开始,陪他的时候要尽量放下手机,“拒绝行为”在孩子眼中看来是冷漠的。
  •     an academic explore
  •     最近读了很多教育书,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老外多是搞样本数据,然后陈述现象;国人多是说教,1、2个案例就能总结出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教育理念,这种以数据说话得方式我比较喜欢。
  •     “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长大的,不是父母教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不期而至的际遇、创伤,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难以掌控。父母能把握的,是早年悉心养育,给孩子机会形成调节情感的能力。
  •     2016-11-5
  •     第四本
  •     为父母前必读
  •     推荐所有的父母看看,让父母非常直观的看到了不同的养育模式所塑造的孩子会成长成什么样子。温柔,有共情力,关注孩子从不缺席的父母+和谐的家庭环境+稳定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相当积极的影响。书里那句“儿童不是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教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让人印象深刻。
  •     美国人写的东西总是实操性很强,适合需要具体指导的人。
  •     译成情感依恋可能才合适,译者专业功底待加强
  •     研究报告,跟踪数十个孩子的成长过程
  •     从孩童婴儿时代开始,与父母的关系就已经决定了很多将来孩子的性格及成长相关。家庭教育如此重要,但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会把孩子从小就交给更多的“专家”教养,这是否必要还是真的“不让还是输在起跑线上”呢。这本书真的写得很好,给家庭教育及为人父母作出很多的启示。
  •     看完感觉有些悲伤
  •     看的第一本详细描写一个大型实验的书。通过证实或证伪实验人员当年的预测,给我展示了心理学实践的一个方面。
  •     不是鸡汤,没有说教,只有数据和有限的事实,也只有数据和事实才值得信任,推荐阅读
  •     应该改成《情感依恋》,要不专业读者会不知所以然,其实就是探讨依恋的一本书,如果你稍微对这方便有研究的话,理解起来会更容易一些,也方便专业拓展
  •     个体的防御机制与社会适应力 跟 母婴的情感交流 父母的互动模式 家庭的文化 个人的机遇 健康状态 以及 未来的事故 有极大的相关性
  •     读到第三章,泪如雨下。极好极好的书,对家庭对我们的影响,环境如何塑造我们有了更多认识。
  •     值得每一位父母阅读
  •     这本书吸引我的亮点在于,她把每个案例都写的非常的详细,透过案例,看到每一个父母的状态,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整个看书过程中,我都不停在想,作为母亲,我在孩子面前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当然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改变是,关注当时当下这个孩子,而不是未来的他。
  •     好书!绝对值得多读几遍。不过,这是一本关于精神分析领域的现象学研究的报告,读者最好能够具有一些精神分析领域尤其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基本常识。76个婴儿30年跟踪调查,没有拘泥于特定流派的精神分析理论。全景呈现的现象学研究,既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某些理论(如果读者知道某些理论),又丰富了精神分析的想象力。把学术做的如此亲切、如此通俗、如此诚恳,对大众非常有启发性。对76个案例,作了基本的归纳分类和基本分析,每一个案例都值得仔细品味。阅读体验,令人思考和感叹! 一般读书分两种:一种书是需要读者的思考、理解,获得的益处也是实实在在的,值得多遍阅读。另一种书则是不需要读者思考的,作者迎合人性弱点,给读者造成一种朦朦胧胧的美好感觉,使阅读毫无获得。而第二种书更容易成为流行“畅销书”。本书属于第一种。推荐!
  •     作为一本主观意识太强的书,本身就有很多偏颇,孩子的一生成长家庭氛围教育的比重夸大太多,好像成年人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童年,童年所有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世界上压根没有完美的人那哪来完美的家长,真是怪社会怪父母就不怪自己
  •     故事性多 感受一般
  •     内容不错,可是感觉每个孩子的发展还是不可控的,幸福家庭里也有发展不好的,但是还是家庭和谐的孩子的成功概率比较高。
  •     看得时间有点久,因为有点枯燥,得再看本童话缓缓。童年影响着人的一生,婴儿期和青春期都重要。“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交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
  •     从没想过原来婴幼儿发展研究也是这么有趣,想起了那本大萧条的孩子们。/ 读到里面好多的案例细节时,都好像在重新审视童年的我,而我又为什么我会变成现在的我。/ 爱和细腻的凝视,快乐的感染力好重要!
  •     十年前要是能看到这本书,或许会对自己有更深入的认识,也不必纠结痛苦这么多年。总感觉自己跟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情感冷漠,敏感,内向,害羞,害怕大声讲话,讨厌被人指挥,不喜欢小孩,讨厌吵架,讨厌冲突,不喜欢突发事件,焦虑,强迫症,完美主义倾向,防御性强…现在看来,这些都是家庭带来的。至于怎么修复,目前无解。书中一句话: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交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希望有过家庭创伤的人都可以看看这本书,或许可以帮你弄明白你为何成为现在的你。马上要为人父母的建议也多读读,育儿必备。
  •     看完才意识到,做妈妈要在小孩的一开始付出那么多。每时每地都要跟他有眼神交流,要读懂他用身体表达的每一个语言,否则很可能就有童年创伤。有收获的一本书,但我能说它写得很难读吗?
  •      跟踪了76个儿童的成长过程,从出生开始到三十岁. 个人觉得有几个不好的地方和疑惑: 1 为啥30岁就可以判断成功和失败,人生才过了三分之一; 2 判断成功和失败的标准不清晰,得出的结论也模模糊糊; 3 叙述过程太费劲了,唯唯诺诺,说话含糊不清; 总体收获太小,这个系列以后不再看了.
  •     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教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
  •     历经二十多年的跟踪回访,呈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从孩童时期到成年之后性格、职业、情绪…… 分析家庭所留下的烙印。 但就育儿来讲,对我的启发并不大。
  •     2014年中读,很受启发。
  •     已购
  •     非常好的立意,但是分析还不够深
  •     这是我在2017年读的第一本好书!这本书用严谨科学的实验研究论证了一个很多人知道但很少人做到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之前先要学会培养自己。书中,布洛迪博士用一句话浓缩了她毕生研究的心得:“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教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
  •     不用为你的感受负责,他们那样对待你也并不是你的错。
  •     推荐
  •     用实验的方式得出一些结论,很震撼。人是复杂的动物,完整美好的家庭,温柔体贴的母爱对孩子成长太重要了,因为母亲和家庭这个社会单元产出的产品是---人。看完这本书觉得周围不称职的母亲太多了,为什么没有父母学习班呢?做父母前需要恶补的功课太多!
  •     没有新信息点。故事也描述的很一般
  •     内容五星,行文三星,所以整体阅读体验三星。正在读,读到一半。感觉这部书内容大有裨益,但整合性很差。不知是不是因为是对持续时间较长的研究资料整理的原因,感觉行文重点总是在变,很难统一,阅读体验不好。
  •     太专业了,收获有限
  •     育儿必读
  •     横跨三十年的跟踪研究是最大亮点,详细展现了不少案例,勾勒了很多生动的形象,但信息略零散,结论镶嵌其中读起来有点累。不过作为精神分析的读本,作者应该已经尽力了……
  •     非常赞的一本书!Inspiring
  •     具有阅读性,室友喊我给她推荐我就扔给她,结果她给我说看不下去。我本一直想通过故事情节预测主人公后续发展,我发觉我看不出联系啊▼_▼
  •     1,我深深怀疑每个sub group小于10个样本的观察结果是否有统计学意义;2,书里面不断地举例并分析例子中行为产生的因果关系,但这些“归因”是否正确也让人怀疑,有可能只是主观臆断。总之,不推荐通过这本书来了解育儿常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