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1
ISBN:9787308116268
作者:吴晓波
页数:246页

作者简介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再度发力!
向钱穆先生之《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致敬之作!
打破时间壁垒,勾勒历代变法全貌!
探寻中国两千多年来经济变革的得与失!
如果不研究历代经济的变革,
其实无法真正理解当前的中国!
两千七百年前,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管仲改制变法,使得齐国一跃成为霸主,傲视群雄;公元1069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新法,一时国库充实,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为之缓解;公元1978年,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百年积弱的中国经济再度崛起,重回强国之列。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十数次重大的经济变革,每一次变法,都顺应社会发展而发生,也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今,新的社会发展又提出了继续变革的要求……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研究中国经济变革史的集大成著作,对中国历史上十数次的重大经济变法的种种措施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概述和比照,指明因革演变,坦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逻辑与规律。辩驳得失,以史为鉴,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经济史”。

书籍目录

导论 研究中国的方法
崛起或崩溃,是一个问题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谁家的“大势”?
两个研究工具及两个结论
第一讲 管仲变法:两千多年前的“凯恩斯主义”
被严重误读的“士农工商”
“放活微观,管制宏观”
“盐铁专营"的始作俑者
鼓励消费的异端思想
“以商止战”与和平称霸
中国古代版的“凯恩斯”
第二讲 商鞅变法:命令型计划经济的鼻祖
以农立国:第一个在土地改革中尝到甜头
军爵制度:打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平民社会
郡县制度:中央集权制的政治雏形
强国逻辑:中央集权制度的奠基之人
毛泽东:“百代都行秦政法”
第三讲 汉武帝变法:顶层设计的集大成者
“文景之治”的成就与后果
刘彻:大一统制度的集大成者
产业改革:铸钱、盐铁与酿酒
流通改革:均输与平准
税收改革:告缗令与算缗令
变法造就第一个“半亿帝国”
变法的负面效应及争论
盐铁会议与“桑弘羊之问”
第四讲 王莽变法:第一个社会主义者的改革
变法背景:世族经济威胁中央集权
改革三战场:财政、货币和土地
最惨烈的改革结果
刘秀对世族开战的失败
“桃花源记”的经济学诠释
第五讲 世民治国:最盛的王朝与最小的政府
科举制以及世族势力的式微
李世民解决吏政、兵政之患
关于专营政策的反复与争议
城市经济的空前繁荣
刘晏变法:专营制度的归来
民间工商资本的五条出路
第六讲 王安石变法:最后的整体配套改革
“杯酒释兵权”的政策利弊
宽松与禁榷并举
士绅经济的定型
千年第二回的“延和殿廷辩”
最后一次整体配套体制改革
“改革标本”王安石
“世界时间”里的变法
第七讲 明清停滞:大陆孤立主义的后果
四大基本制度的恶质化
铁桶阵:对外闭关锁国
散沙术:对内男耕女织
城市化率的下滑
对“自转惯性”的预警
陷入官商泥潭的工商经济
被枪炮打破的“超稳定结构”
第八讲 洋务运动:缺乏现代性的现代化变革
洋务运动不是一场“迟到的运动”
以铁路为例:发展与稳定的取舍
以轮船招商局为例:国营与民营的取舍
中日对比: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商人与知识精英在体制外“会师”
立宪运动: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选择
洋务运动的制度性遗产
第九讲 两个民国:从极度自由到“统制经济”
四个基本制度的全面崩坏
空前强大的民营经济
地方自治的试验
被欢呼回来的独裁者
国民党的经济主张
挤压民间资本的五种办法
第十讲 计划经济:从自负到自毁的大试验
上海试验:计划经济的体系雏形
“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经济的建设模式
七年消灭私营经济
两次自毁性的经济运动
回收土地:政府的三大收益
文化大革命:紊乱十年
第十一讲 改革开放(上):没有蓝图的改革
第三种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增量改革:由农民发动的工业化运动
中央政府的角色:放权与非均衡战略
地方政府的角色:积极参与和冒险支持
“哪里是改革的主战场”
物价闯关:转折点上的“意外失利”
80年代:“一切改革都从违法开始”
第十二讲 改革开放(下):集权主义的回归
分税制:从增量改革到整体改革
1998年的“三驾马车”
国有企业的绝地复苏
“大国崛起”与朱氏逻辑
从铁本案到四万亿计划:第六次“国进民退”
发展与公平:2013年的双重困境
后记 回到历史的基本面
一个不容置疑的前提:“统一文化”是一切自由化改革的边界
两个永恒性的主题:分权与均富
三个最特殊的战场:国有经济、土地和金融业
四股前所未见的新势力:互联网、NGO组织、企业家和自由知识分子

内容概要

吴晓波

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主要出版著作有:《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下卷)、《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下卷)、《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吴敬琏传: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肖像》、《大败局》、《大败局Ⅱ》等。其中《激荡三十年》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图书”、“2008年《新周刊》新锐榜之年度图书”,《跌荡一百年》被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为“2009年度十大图书”,《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2条)

  •     从统治者的策略来说,两千年的经济变革以千年为界,切为两截,从春秋时期到12世纪的北宋,变革是基于扩张的需求,而之后到18世纪初期的“康乾盛世”则以稳定为主题。及至近当代,从洋务运动到现今,则出现了救亡、扩张、稳定,再扩张、再稳定的多个主题变奏。
  •     改革从来不遥远,改革从来在身边。营改了增,产从未动。分了合,合了分,都是利益。有不能,有不为,难为小兵。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虽小,亦可定大局。屁股决定脑袋,莫忘也有脑袋决定屁股。统一是流淌在中国高层决策者思想里的文化。阻挡者必然被从高处倾下的以不超过9.8米每平方秒的洪流冲的体无完肤、粉身碎骨。顺者昌,逆着亡。脑子里有统一观念的人,恭喜了,将来一定坐得高、笑的久。
  •       在经济史,乃至整部国史上,王安石变法都是一个转折点。变法之前的中国,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国家,是一个开放的国家,是一个敢于攻击别人的国家。变法以后的中国,就变成了一个谨小慎微的国家,一个更愿意闭关锁国的国家,甚至国民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吴老师的书通俗易懂,有不少启发。
  •     逻辑不算严谨,不过很多点值得思考。
  •     1.感觉是非常有趣的角度,了解古代每一次改革时候,我们可以与现在中国及改革政策进行对比比较,非常有趣。 2.感觉一个重大拐点发生,是由于国民精神的潜移默化和个别事件、人物的共同作用。 3.读到近现代特别心疼。
  •     读史观今。
  •     财经作家写经济史相对专业学者来说更通俗流畅,文笔好。分析方法独特,但是观点有待商榷。
  •     中央与地方、国营与私有、稳定与发展,中国历代经济改革都是在这两者之间权衡利弊。中国古代改革智慧至今仍有启发意义,尤其是三千年前的管仲,职业分工、放活微观、管制宏观、资源国有、鼓励消费、以商止战。明清是对唐宋的大退步,直到改革开放才重回南宋的商业化城市化水平。
  •     读罢此书最大的收获在于,我明白了当今房价居高不下的深层次原因以及谁才是最大的地产商。
  •     对我等经济学小白,是次很好的梳理,也比较敢讲~
  •     看个热闹
  •      - 8/20/2013
  •     书中从春秋时期的管仲治国、先秦的商鞅变法,最后到现代体制改革,两千年的变革始终围绕着财政、货币、土地、产业政策几个要素展开,中国始终没有走出历史的循环,统治者的改革始终离不开集权与国富两个主题,两千年前如此,两千年后更如此,在世界的发展走向自由、开放、市场化的时候,必然会与中央的高度集权产生冲突,作者认为中国及中国人自古至今有别与其它国家,有更强的一统观念,因此为了国家稳定,必然需要有统一文化和中央集权的前提,但是我觉得,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对自身的福祉才是最重要追求,只不过,受于历史、文化教育、地产等原因,我们需要走更长的路
  •     读史明智,开阔思路的好书,比激荡三十年好读的多,有时间能一口气读完,顺路补了点历史,多米诺的第一块
  •     怎么说呢,读完之后感觉收获不多,书里面的内容太浅了,论述的太随便了,缺乏史料的支撑,数据的支持,主观性过强。
  •     值得借鉴
  •     一路下来,觉得面对现在的一些财经新闻不再兴趣索然了。我国经济结构多年来的钟摆状态在中央集权的语境下变得通俗起来,对国有企业的讨论早在武帝之时就已拿上台面,以经济的眼光看历史真是别有风景。张居正改革的遗漏也是我的困惑,能看到瓣友的解释很幸运!
  •     为了写读书笔记而拜读,读过之后不得不承认作者独特的视角和巧妙的写作技巧是很难得的。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十数次的重大经济变法的种种措施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概述和比照,既高屋建瓴地概括了中国改革中的历史脉络,又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逻辑与规律。真真是一本极好的书
  •     本书从春秋齐桓公时期的管仲的经济变革开始,一直写到了改革开放至今,探讨了历次重大经济变革的过程,实质及得失,从这一次次的变革中揭示了一些隐藏在其中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正如书中所言,所有的变革和问题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四方面博弈的结果。大一统是每次变革的前提和底线,分权和均富则是永恒的主题。如何将蛋糕做大以及如何切蛋糕,发展与稳定的平衡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对现在的高房价的问题的来由有了更多的了解。其来源于朱镕基总理的经济变革,为了平衡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增加中央经济权利,采取了分税制度,于是地方收入大大减少,地方支出大于收入,于是地方政府只得以高价出让土地作为增收,进而导致了如今房价居高不下。 书中最后提到互联网经济可作为解决当时存在问题的一个突破口,现在回看,确实如此
  •     有价值,作者有独特的观点
  •     前面不错,结论有问题。按作者思路,中国就永远在集权体制下循环下去了。
  •     2013年10月在北京参加了财经作家吴晓波新书沙龙,亲历了他对 《中国历代改革的得与失》的解读。对于中国35年改革成果,科斯等西方经济学家们无法用任何一种理论给予定义。从管仲到朱镕基,历代变革的经济制度模式只能用中国特色来形容。人口红利与内需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原动力。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经济运行模式:“发展----稳定”的四个利益体。只要财政、货币和土地三者中任意两个不同时出现动荡,我们就没有必要购买逃去诺亚方舟的船票。
  •     原来觉得吴不错的,很厉害,而且有观点,后来才发现这厮都是抄的。想想天天到处表演的人,应该没有时间研究学问。
  •     可能对于研究的人来说,本书显得单薄和不那么严谨,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足够。
  •     中国人民对大一统的终极诉求造成了现在一切。稳定压倒一切。
  •     这本书能提供一些观点和看法去解释目前中国的现实问题,不管是不是一家之言,但是感觉还是比较有学术功底,可以深入再了解一些书中所提到的关键事件,应该是不错的。
  •     大的思考框架
  •     最精彩的部分,当属1978后经济改革的论述。
  •     看完之后,非常想把这部书推荐给父亲。我认为书中对于中国统治阶级高度集权和中国文化中心的把握很到位,这也是如今中国政治经济甚至是文化形态的核心。这几天正在召开两会,回头看中国所取得的经济成效,不得不说中央集权在这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互联网等非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力,互联网给各行各业带来的阵痛还在持续,身为媒体人感触颇深。身处滚滚历史长河之中,倒是有几分好奇40年后,孙子的课本上将如何评述当下所发生的一切。
  •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因为人还是同样的人嘛。但因为互联网的存在,未来又多了一种可能,或者说另一种暴力。最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被剥削的阶层。
  •     几乎没有什么新意,感觉只是累加和汇总,好处是一本书能看很多信息,如汉初轻徭薄赋;不足之处是很多重大事件被轻描淡写了,甚至有忽略,如万历新政。
  •     物理学是世界的真像,心理学是自己的真像,政治经济学是人类社会的真像,真像就像重重迷雾遮蔽下的阳光,难得,但值得穷尽生命去仰望!
  •     以历史为线,对经济变法做了大致描述,作为对历史不大了解的读者,读罢对我国的历史变革会有一个粗略了解,也对当下改革有了大致理解。其中,读到明清停滞四百多年,想起一个流行词:迷之自信,这个词极致刻画出当时的统治阶级态度。读到大跃进,几近落泪。
  •     一条读懂中国经济史的线索
  •     很有意思,还要再读,继续修课。
  •     如果只用俩字概括这本书的内容:轮回。
  •     经济历史
  •     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经济之变革,能让我们的思想变得自由,对未来有更好的选择。
  •     【2016】直观,简单 让我理解如何更好地简单分类 了解 中国经济史特别是分税制等
  •     写得挺清楚,几千年的经济改革大致勾勒出要点。
  •     非常好,需要再读几遍
  •     文笔流畅,生动易读.为什么不提"万历年间",这个不懂.过去未了解过古时历朝历代经济模式,算科普书籍吧.不过也算一家之言,不知道作者是否准确. 讲朱熔基总理和邓小平那段,略认可.和读过的<邓小平时代>一致
  •     作为经济学小白,在对中国经济萌发兴趣的前提下阅读了这本书,可以说是科普了一下中国经济史,成功激发了继续阅读的兴趣。的确,和学术著作相比,这本书的意义不在于解决问题,而在于为想要了解中国经济史的入门者整理了一下资料,然后用有趣简洁的语言呈现出来。经济学作为一个传统的研究领域已经比较成熟,对于非专门的研究者而言,这本书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入门读物。
  •     虽然都忘差不多了,但是有一个结论是贯穿全书的:中国的现代经济制度对比过去的历朝历代,本质并没有根本的改变。
  •     集权的影响性三两句蔽不完,经济变革像有规则可循的函数线,门外汉看看热闹是热闹的,但不一定记得住啊(确实有些话也不能讲得太清)| 宏观索引
  •     历代改革基本逻辑:发展才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     从来都没有一撮儿就的成功,不断修正才能到达彼岸。
  •     读史明智。好作家的作品更不能错过。
  •     读的吴晓波的第一本书,酣畅淋漓的感觉!还有其他不错的著作,以后会一一拜读
  •     大政府、小地方;小政府、大地方…中国的经济改革围绕着政府和地方之间的平衡线波动,几千年间,中国经济政治领域的先锋都在试图带着我们无限趋近于平衡…透过大格局变动间,能够对现代社会房产、股市、人口流动、社会阶层变化带来一个更接地气更有高度的理解
  •     这本书里的内容 和浩荡两千年里面 重复的有很多 。。当然了,还有一些和跌宕一百年重复了 。。。 融会贯通的好素材吧,新知识不多了 。。看来中国的经济史,已经没啥可写的了。。
  •     框架清晰,值得普通人一睹。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