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将芜》书评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224105407
作者:江子
页数:303页

家乡在城市的卧底

作者的观察非常细致入微,既有摄像机式的冷静记录,也有身在其中深入骨髓的疼痛,这样有力量的文字实不多见。说出了我们很多郁郁在胸说不出来的感受,这就是作家的现实意义吧。田园将芜胡不归?我们的故乡在哪里,不管是乡村还是小城,印象中的故乡,那模样,那气味,那质感,都只停留在记忆里,伸出手去,什么都抓不到,现在看到的,只有工业时代的冷漠,感谢有江子这样的作家,能写得出这样引人共鸣的文字

无辜地受难,又缔造这现实

读江子关于江西赣江边一个叫下陇州的村庄城市化进程中现实命运纪事文集《田园将芜》这本书,一个最真实的感受就是它把我的心揪得紧紧的,有点窒息也有点疼痛,像当年自己踏上远行的列车,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乡时候的悲壮感觉,也像自己这几多年间周而复始地重温“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悲怆感受。其实书中那个下陇州和下陇州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命运与我的故乡和中国绝大多数乡村的现实命运有很多相似之处,“城市化的整体推进已经不可逆转,乡村的颓败已经成了必然,那个滋养了中国诗意、培养了中国人与自然亲密关系的安详诗意的乡村已经不再,农民纷纷去了城市,大量村庄像是一个又一个被掏空的鸟巢,教育和医疗等设施日益衰败,乡村生产生活方式遭到遗弃,传统乡土秩序基本瓦解,乡土文明逐渐丧失了世袭的价值,眼看就将消失殆尽……”这是当下中国乡村的缩影,读它的故事就像是在读我自己的故事,或者是我的故乡的故事一样,它具备了一定的代表性。在《田园将芜》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又一个生命艰难存在的图景,和一个又一个触目惊心的田园即将消芜和已然消芜的图景,做为观者或者说做为构成了这图景中某一元素的我,倏忽间就有很多感慨涌上心头,它在我的认知中产生了许多共鸣,并对于“这就是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生活”和“这就是社会进步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发出诘问以及质疑。我知道这样的诘问和质疑始终存在,我也知道过度喧嚣的生活根本忽视了它们,其实田园的概念对于某些人来说是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都是与美好息息相关的……但是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对于我和奔奔碌碌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仅是对家园尚存的模糊记忆,我更不知道,我或者我们怎样就成为对田园拥有模糊记忆的人的,这一点我很怀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而且无论我们身在何方处境几何,只要一想到故乡,一想到曾经的炊烟袅绕曾经的鸡鸣狗吠,就总会有无限的温暖萦怀,是的,关于故乡的记忆充满温情也充满温暖,可是长大的我们,却总是扑闪着羽翼选择了远方,出于对都市文明的理想生活追寻的思考也好,迫于生活窘迫的压力也罢,终归是一个跟着一个地逃离了那个曾经生养和哺育了我们的故乡,于是故乡和构成我们故乡的人与事也就只好在我们记忆的离愁里生动。许多时候的故乡是迷茫的,许多时候的城市也是迷茫的,于是一些社会化进程中根本暴露出来的矛盾以及问题,也就很难得到社会和社会公众的有效认识,更加讽刺的是,“在中国乡村大迁徙中,在乡村与城市的博弈中”,我们同时处于这心灵与地域横刀相向的漩涡之中,无辜地受难,又一手缔造这现实,却总是表现得浑然不觉或麻木不仁…….借助于《田园将芜》,江子帮助我们留存了这许多。或许我们都是最后的胜利者,或许我们都将落败……

乡关何处

就在前不久,刚读完了梁鸿的《出梁庄记》。于是当我见到这本《田园将芜》,第一反应就是“又是一本关于乡村的书”。自然地,便想知道本书作者江子,会给我带来一个如何相似,又如何不同的故事。和梁鸿的纪实访谈相比,江子的乡村记事采取了更为文学化的“散文”形式,叙述结构和角度都更为松散,也更为灵活。当然,散文的形式并没有消弭本书的现实意义和批判意识。因为,这并非一部田园牧歌式的乡村抒情散文,而是为不断消亡的乡村所唱响的,无比沉痛的挽歌。在书中,作者的笔触始终离不开那个他所出生的小村庄,江西赣江边名为下陇洲的一片土地。他写这村庄的地理位置、历史脉络,写自己童年的记忆、祖辈的经历,字里行间透出的,有一份对故土的热爱与眷恋。然而,更多的却是一份深刻的痛楚,只因这故土早已日渐荒芜,令人不忍卒睹。是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正高歌猛进的中国,江子的下陇洲,和梁鸿的梁庄,熊培云的小堡村一样,都是无数趋于消亡沦陷的乡村的缩影。乡土,不再是农耕文明下“复归田园”式的精神寄托所在,而只是落后与贫穷的代名词,是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血液,自身却得不到任何输血的颓废存在。在江子的文字里,我们无比真切地感受到这点。他写村中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落脚,以至于留守老人去世数天也无人发觉;他写农民父母进城时的惶恐与窘迫,让人看到在城市的光鲜自信前,农村是何等自惭形愧;他写那些进城务工者的生计艰难,更写城市对他们的无情伤害,从脚手架上坠下身亡的小堂叔,在化工厂工作并最终因脑瘤去世的五生……这已经不仅仅是哀愁,而是令人揪心的疼痛,以及对乡村未来命运的茫然。作者在序言中所说:乡村带着几乎所有中国人童年的体温“。对此,我是有深切体会的。虽然我是一个出生并成长在大城市的正宗”城市土著“,可学生时代每当填写籍贯时,写的却不是居住的上海,而是”浙江慈溪“,一个我从未去过的地方,只因那里是祖辈出生繁衍的所在。祖父祖母的出生地,也是慈溪县下的小乡村。从小,我就对这个代表了我的家族来历的地名充满了想象。可就在不久前,当我真正有机会前往那片土地的时候,却发觉当年的乡村早已成了工业开发区,仅有的一片土地也已经完成了动迁,再过不久村庄就将彻底消失,甚至连一个背影都不曾留给我。据统计,在如今的中国,每天有几十个村庄这样消失,一同消失的还有多少记忆,多少过往?陶渊明曾叹问:”田园将芜,胡不归?“可如今,却是乡关何处呢?有人说,在工业化的大背景下,乡村的逝去是不可挽回的趋势。此话不假。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城市就应该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吸走乡村的所有精血?是否必然让农村人在城市漂泊却始终无法融入?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应该将自己的过去和寄托连同乡村一并抛弃?这些问题,值得每个中国人思考,因为乡村,代表的正是我们的过去。城乡的割裂也一样是过去与现在割裂的写照。在户籍制度的藩篱依然高耸的今天,这个问题就更加带上的现实的意义。我的祖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时,还不曾有户籍制度的阻挡,免去了身份的尴尬;江子、梁鸿和熊培云们,则是靠自己的努力,”提着笔杆进城”。“知识改变命运”对他们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阶层固化日益明显,城市对外乡人日益不友好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相信并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的豪言?乡村的城市化道路,是造就新市民,还是书中那些尴尬的“失地农民”?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乡村承载的传统与寄托,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否也会一如现实般荒芜?是的,我们无法阻止乡村的日渐凋敝,但至少我们应该试图去留注些什么,那些不该被忘却和抹杀的东西。这应该也是作者用笔去记录和探索的原因所在。这不仅仅是故乡情结,而是精神的返乡之旅。多一个人承载这份记忆,那么其所承载的精神就多一份机会不随现实的乡村一同凋亡。

一本让人警醒思索的书

《田园将芜》,一本好书。作为来自乡村的读者,为你对乡村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怜悯,敬佩且感动。最精彩的是“家族故事”系列。多篇人物故事让我这快60的老汉感慨、盈泪。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均鲜活、抓人,入木三分处不时可见。“故乡已经被押解上路”、“不可知的力量正在把乡村变成一座废墟”等妙句令人震撼。相信还会有更妙的东西在你的笔下出现,因为你的背后站着无数的乡亲,因为你有个魂牵梦绕的故乡。忍不住写下几句,祝福作者和他的故乡。

田园将芜

家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有朋友家乡在一个著名的江南古镇.我认识他没多久,他就表达了一定要搬出去的想法,终于在6年后的今天他在离家不算远的小城买了新房子,将家人全部搬离,而他从前的二层小楼则住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打工者.他为什么要离开呢?试想一下:你家门口常常有着络绎不绝的人穿流而过,操着各式各样的方言外加老外异样的眼神,你看到的全部都是游客的闪光灯.我想他的心从小就是麻木的,离开伴随他足足有二十多年.那里不准有大的动作,各种小装小修都要受到限制,那里像是活人的风景园,那里被到此一游破坏被人来人往世俗,离开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如今那里留下的更多的只是一些老人,也许上了些年纪后就不愿再离开,家园的美好与兴衰对他们而言更多的只是沉默不语的定格再定格.澳洲的很多土著到今天都还保留着原始的生活.有一些部落与部落之间仅仅隔着一条河却操着不同的语言,彼此互不交流,为数不多的交流就是战争.不交流不是他们依然没有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原因,可是相信也是一个主要的潜在因素.据说原来黄土高原住着的土著是羌族,是北方民族南下将他们赶到了今天四川地区,客家人也是同样的道理.而今天的中国大陆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只是她发生的太过缓慢而变得像是静止一样.在一个文明的进程过程中终将有我们不忍睁眼的现实,可是我们能如何呢?现实就是现实,如此俗套的话依旧道理满满.就拿今天我呆的江南小镇来说,一代土著多数拥有三套房产以上,可是到二代土著时也许就会发生变化,而这个变化就像当初一代的忽然暴富一样,可能忽然房子就不值钱了,然后外来打工者就会翻身,因为他们普遍比本地土著更加努力更愿意上进,这时本地土著就会越来越默默无声,然后越来越少,然后吴语渐渐被另一种掺杂着安徽山东河南等地方言的另一种方言所取代,社会就是这样的发展的.正如常常说起的:历史从未改变,只是换个方式继续……背井离乡这个词也许依然有存在的意义,可是我相信更多出门打工者都是离开了那个更旧式的家园.在城市里他们哪怕住在地下室都有光鲜的地板砖,可是有几人真的见过农村那种没有地板的地面呢?每每下大雨时除了头上基本挡风遮雨外和大街上没有太多区别.旧式的家园很美有很多很多绿绿的树浅浅的河青青的草,可是那只有在微博上被美化了才会更美.我无法相信一个人穷成鬼一般的模样难道还能诗意大发,我想除非你喝大了不然不会的.我并不是十分的赞同存在即合理,可是我相信城市化城镇化都有其中道理的,至少在近几千年里是适应了人类文明发展,田园的荒芜只是人类这种所谓高级动物的离开,而会有更多的动物入住而已.现在特别讨厌悲观的语言描写农村的迁徙变化,相信很多写这种书读这种书的人都是农村出身,可是又有几人不是搬出家园了呢?难道在生你养你的地方就没有所谓的灵感吗?用现在的生活观念来说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自私行为.也许写此书的目的是好的,抱着一种热爱家园的心态,可是在当今的中国更多的爱国者对祖国的迫害是超过所谓叛国者的.这就是一个好人,一直做着所谓的好事,可是你放眼望去,他做的好事都是极具破坏力的.相反的意义就是社会的败坏正是好人的袖手旁观.书没有读完,读了有两章多点,看见那些描述觉得作者离开的够久了小资生活过惯了.从一个世界望向另一个世界时,他的理解有对有错,可是相信如果他走向农村没有几人会理会他.更不要说理解他.父母带着婴儿到城市里来找打工的子女,多数是开心的,哪怕麻烦一点.记得有一位朋友的父母从甘肃大老远赶到苏州来,坐了几十个小时的车辗转几个车站终于到达目的地时直接说:城市真好.也许这话很俗,可是这是真实存在的.

都到城里来 你才到城里去

家乡是什么?不是房子,不是院子,是一种熟悉感,一种记忆。小时候如何如何,曾经这里有什么那里有什么,站在那里可以想起很多,你变了它没变,照见你的成长,照见时光的变迁,依旧默默,留下的是心之锚。小时候住在小城里,楼前有个小花园,斜对面有口井,人小,比着花园挺大,现在去看,十步就走出去了。十几岁的时候搬了家,大学的时候又搬了一次,现在回去看看,爸妈住的新房子在我以前简直没听说过的地方。山水有情,乡村的记忆更加温情,姥姥家的院子,在记忆中更有光阴的影子,在门前刨土,去后面爬山,走过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去赶海。有火炕,硬邦邦的,有葡萄有草莓,可以上房揭瓦。更小的时候,爸妈骑自行车带我去,经过一条林荫路,路两边有大片麦田,姥姥带我去海边,也推一辆自行车,经过一条大桥,那时候,都觉得好远啊,简直是另一个世界。村改城,大片的乡村改造成崭新的小区,大片的新房子,各种洋气的建筑风格,据说,全都卖光了。 路边的田,早就没了踪影,路,是新修的,大片的池塘全部填了,房子,是新盖的,海边,不是旅游的就是养殖的,再也没有那种自然过渡的耩子,没有野生的碱菜,树林,千疮百孔的黑松,沙土混杂的过渡……家乡是什么?回去有爸爸妈妈,有亲戚朋友,有乡音,有大海,努力的在北京生活,常常想念家乡,却断然不会回头,就像妈妈再也不想回去乡下睡硬炕头了,人总是向往不在身边的,有了距离有了美感,脑子里面一再美化的,是一个人的家乡,混杂着一个人的记忆,当它还在那里的时候,这种记忆可以外化,可以物化,可以呼应,可以宣泄,当它被钢筋水泥取代的时候,它生生咽回了心里,自己咀嚼,似乎这辈子就淹没在了记忆里,没有了存在过的证据,那些似曾相识的味道,模模糊糊的影响,究竟是真的存在过,还是自己的想象呢

再见,萤火虫!!

收到江子的《田园将芜》已经一个星期了。迟迟没有动笔不知道改如何表达心中的情感。要知道2周之类交出一份合格的读后感是很难的一件事。江子的笔下妹妹、同学、母亲、父亲纷纷成了主角。演绎这一出出在乡间的故事。虽然我出生在城市,不过随着母亲在秦岭的深处也经历过一些乡间的故事。记得小时候母亲总是带我在郊野散步,等天全黑的时候,母亲会指指着漆黑的空中点点闪烁的小飞虫,幸福的喊着“快看!!萤火虫!!萤火虫!”不过想来可惜因为久居城市的缘故,我已经多年没有见过萤火虫了。不过那些在乡村夜间漫天飞舞的奇妙景观始终没有再有缘见过。十年过去了幼时游泳的小河已经枯竭,当年一起嬉耍的表兄弟也都纷纷成了家,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没有了过去的样子。母亲的娘家的那个村庄多年来的种种变迁,在眼中慢慢地的陌生不再熟悉。幼时嬉耍的伙伴也亦都不在。这个世界怎么了???幼时那个萤火虫飞舞。河水潺潺的乡村去了哪里?幼时那个小伙伴开心的乡村又去了哪里?一切变的熟悉而又陌生!伴随着环境污染、乡村城市化。幼时的那些萤火虫漫天飞舞的场景不复存在。我们记忆中的的那个“听取蛙声一片”的家又去了哪里?如今的人们除了享受外,已经失去了那些感恩的心。我们们幼时的梦又去了哪里??听“专家”说只有环境特别好的时候,人们才可以看见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如今再回去幼时待过的村子依然不见了那些飞舞的萤火虫。我只想问一句,“萤火虫,你去了哪里?”好吧!再见,萤火虫!人们因为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所以我只能和你说一声“再见!萤火虫!”

到底该何去何从

现在很少看到让自己感动甚至落泪的书,《田园将芜》做到了。作为来自农村、在大城市飘荡的一份子,看了这本书我也开始思考到底该何去何从。越来越多的人坚持从农村走出来,走进繁华的大都市,奋力为自己的明天努力着。他们无非想要更好一点的物质生活,或者希望自己能为下一代打下一个更高起点的基础。但是,事实真是能如愿以偿吗?当我们撇下自己年迈的父母或者年幼的孩子,我们从最低层开始,从零开始。最可怕的是,看不到明天,看不到将来。只要我们坚持,就一定等在这个大都市留下我们的痕迹吗?如果回去,回到农村去,坚守着自己贫穷的生活,守在长辈儿女身边,“安于现状”,只拥有那一份平静,难道就一定是不幸福的吗?走不出大山的生活真的是不好的吗?这一切都应该用什么来衡量?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

田园将芜胡不归

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一个多么让人向往的世界,古往今来,田园生活有多少人在向往,王维,陶渊明,一个一个书写这田园的悠然,田园并不是落后,并不是荒芜,而是美丽,是淳朴,是人心的真实回归,那是人最真实的回归,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源泉,也是真正的写照,他给了我们一种原生态的真善美,她让我们心灵宁静,有归宿,我们过惯了城市的繁忙,活的太快节奏,我们要回归,我们要守拙,我们要慢下来,让心灵慢下来,真正体会生活,体会那种人性的美与善,而江子先生是乡村后裔,他凭借描绘江西赣江边一个叫下陇洲的村庄的地理经纬、历史记忆、身体疼痛和现实境遇,表达了他对五千年乡土中国的眺望和思考,也带我们领略了心灵的寂寥,和我们思考当乡村被逼到坍塌边缘,中国精神昔日赖以维系的乡土已瓦解时,我们的家园是否有重建的可能?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乡土中国,将会走向何方?

田园将芜,乡愁正浓

  曾经,我自信的以为,自己可以在任何地方奋斗,距家千里也不会泛起浓浓的乡愁,但是江子新著《田园将芜——后乡村时代纪事》一书,勾起地尽是我的乡愁。  江子是一个乡村的孩子,但是在他的记忆之中乡村并不美好。作为地主(根据书中讲述并不能算作地主)的后裔,江子家族在很长时间是被整个乡村鄙视的对象。而在这种环境之中成长起来的江子,似乎有些天生的反叛,语言粗暴,行为野蛮,与人稍有不合,便试图通过暴力解决问题。从这个层面来说,江子对乡村应该是充满了仇恨,然而在《田园将芜——后乡村时代纪事》一书之中,江子所使用的文字让人读来又是无比的温暖,深情远大于冷漠。这是怎样一对矛盾,或者这是怎么一对关系呢?我不能给它一个确定的定义,只不过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不美好的记忆更像是整个故事的线索,温暖而充满深情的文字,才正真蕴含了江子对乡村的感情。  陶渊明高呼着田园将芜胡不归,退隐山林,成了当时山间一个孤独的文人,同时也成了后世诸多文人膜拜的对象。世上的事就是那么奇妙,在往高出攀登的过程之中,你留给别人的是一个越来越小的背影,留给自己的却是道不尽的孤独。因此,攀爬者最需要克服的不是对高度的恐惧而是对孤独的消解。  在此,江子也高呼田园将芜,与陶渊明相比,这回田园真的荒芜了,最能代表农村生命力的青壮劳动力飘往农村,留在农村的人,更多是劳动力正在衰弱的老人以及几乎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关于乡村的悲剧越来越多,有在外意外丧命的,有因工伤失去劳动力的,有被城市吞噬的……  中国的乡村正在荒芜,我作为农村的孩子,对这一点深有感触。小时候,乡村充满了生机。田间地头到处都能看到雄壮的臂膀或者矫健的步伐,房前屋后尽是孩子的欢声笑语。现在呢?田间地头再也看不到雄壮的臂膀或者矫健的步伐了,房前屋后也长满了野草。  田园荒芜了,不仅荒芜在我的眼睛里,也荒芜在我的梦里。而我的家乡,那个北方的村庄,你何时才能完成华丽的转身,让我能在孩子的笑声中再次以最近的距离感受自己的童年。  

遗失在城市的乡土文明—田园将芜书后感

书读完了好久,几近隔了一周,在办公室的小隔断里,在郁郁葱葱的富贵竹一片生命之绿中,在苦荞茶氤氲的香气之中,提起笔来,来记述读书之后的点滴感受,也许是因沉淀和积压了太久,凝滞笔尖,有着千言万语欲语还休的一声叹息。是在前往北京又从北京前往涿州的火车上读完这书的,特地买了二趟慢慢悠悠的火车坐过去,间或欣赏窗边的风景,间或呡一口清茶,间或埋卷苦读,掩卷沉思,那人、那山、那水,就那么栩栩如生的浮现在我眼前。我,并不是在农村长大的,也许因环境的差异、生活阅历的浅薄在理解此书、理解作者表达上难免有失偏差,可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作者对于家乡生活的描写,深深触动了我的心,一边读书,一边哼唱起那首父老乡亲,在列车上读到两行清泪。作者江子,是江西乡村后羿,在我旅途中所行的江西,是个美丽山清水秀的地方,作者的文风清秀俊逸、笔触真实贴切,情感细腻感人。他由自己家乡的一个小村庄写起,地理经纬、历史记忆、身体疼痛、现实境遇,继而延伸到城市化进程下中国乡村的纪实命运,继续上升到对五千年乡土中国的眺望和思考。对于农村,我的记忆似乎来自于小时候爸妈带我回老家探亲,我的身上不停的发疹子、起红斑,于是大人们说水土不服,每每总是匆匆探亲匆匆离去,只记得自己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万千宠爱于一身。还有一年,三大爷来北京,在家中住了很久,那时候真是开心,还小不懂事一直腻着三大爷,三大爷给我讲很多的故事、陪我一起做游戏,只是后来才知道,三大爷是来北京看病,他得的是癌症…后来,再也没有三大爷喊我乳名,再也没有胡子里的故事,再也没有憨笑中的乡音。前些年,奶奶去世,奶奶很早眼睛就哭瞎了,她的大儿子,也就是我的大大爷死在了抗美援朝的战场。去世那天,十里方圆、乡村四邻、还有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亲戚都回到老家,奶奶一生坎坷,命运多劫,却为人善良,德高望重。老爸昏在了火化的现场,我们一个个都哭成了泪人。成长中的我渐渐懂得了生离死别。有些痛,刻在骨子里,难以言喻。我听着作者江子的故事想到了我的父老乡亲的故事,我身边这些同甘共苦的父老乡亲,虽然我并未切身实地的生活在那个小村庄,可是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他们身上的正直、他们身上的朴实、他们身上的善良。村庄,就像我生命的亲人,不可避免的一个个失去,不断的放下,让人遗憾的是,有些失去来不及好好告别。写了这么许多,内心凝重,眼睛中盛满了泪水,当乡村被逼到坍塌边缘,中国精神昔日赖以维系的乡土已瓦解时,我们的家园是否有重建的可能?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乡土中国,将会走向何方? 十亿人民八亿农,田园将芜胡不归,我心戚戚焉~~

时代造就的世界 感伤之余要积极应对

初看到诗意萌发书名,让我不禁一阵遐想,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词》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篇古文,就有因为他叙写的是一种人类难于实现却一直憧憬着的乌托邦式的生活。“田园将芜”,我以为乡村没落些许的颓败与失落肯定会有的,只是我料想到了事实可能的一面,却没有认识到现实竟然是如此血淋淋的残酷。这本书从更大的视角解读了乡村的现状,不同于一般朦胧的了解与认知,直面惨淡的现实,启发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开始探寻解决之策。不算犀利的语言,像位老者一样“絮絮叨叨”的讲述着人生中的经历,但是正由于他这个时代“当事人”的身份让所述的故事成了一部乡村的经典史诗,因此我认为这本书的社会价值更大于它的文学价值。看了作者的讲述,我才知道自己对中国真正的乡村真是知之甚少,曾经世外桃源似的乡村带给孩子们的快乐我没有深会体会过,不会像作者那样深切感受到精神家园没落的忧伤,不过,生活在同样的时代,相似的悲情故事或多或少谁都会有些经历,只是不曾被抽丝剥茧弄得如此通透,仿佛隐藏在心底许久的秘密突然被道出来了,让我知道,“哦,原来竟有如此多的人与我有同样的境况且较我还甚。”我突然意识到,命运愚弄的不只有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没有理由将自己的悲哀放大,不过却应该切切实实的想一些应变的法子,我们这一辈人悲过、受过就不要再让后代重复今天的悲剧了。

《田园将芜》——在地铁里读到泪流满面

“田园将芜,胡不归?”对很多人而言,这只是一首诗,于我,却是乡村老家的召唤。那天看到《田园将芜》一书,书名一下子就吸引到我,买下。买回来,放桌上了。下班,想在地铁里看什么书呢,就带上了它。在拥挤的地铁里,终于等到座位,拿出书,开篇《歧路上的孩子》,没看完,在地铁里,在人群中,我却已经是泪流满面。在文章里,一个一个孩子,或与爸爸或与妈妈分隔两地,而几天之后,儿子也要被姥姥带到东北老家了,想到自己很快就要与儿子相思不能见,眼泪擦也擦不干净。写着这些文字时,儿子已经在东北快一周了,敲打着键盘,我的眼里都是泪。录一下这段文字:“妹妹带着孩子们在老家留守,妹夫在广东打工,这样一来,他的老娘——一个七十多岁的乡村老妪长年看不到儿子,我妹妹常年见不着丈夫,我的两个外甥在长期缺乏父爱的环境中长大。对我的两个外甥来说,爸爸是一个虚无的存在,他不过是手机里没话找话说的一个声音,墙壁上的几张影像模糊的照片。每次我回老家去看他们,顺便问起他们是否想爸爸,七岁和三岁的两个孩子就好像都商量好了似的一起佝着头不说话,让我看着十分不忍。   我的妹妹一家上路了。她背着两个或更多的蛇皮袋,蛇皮袋里放着她们一家老小的洗换衣服、洗刷用具,孩子的书包和玩具,还有路上吃的食物。她的两个孩子,大的那个可以由她家婆牵着,三岁的肯定是她抱在怀里。她的家婆年纪大了,脊背弯曲,瘦骨嶙峋,肯定没有力气抱。我的妹妹就这样摇摇晃晃、顾头不顾腚地上了火车。她出远门不多,还缺乏旅途生活的经验,带着老人孩子登上火车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紧张。这样一支背着蛇皮袋、由老人孩子组成的寻亲团,更像是一支逃亡的队伍。而两个孩子,因为从来没有坐过火车,肯定会有一些兴奋,而更多的会是陷身陌生人群的恐惧。他们或紧紧攥着大人的手,或者用双臂紧紧缠着大人的颈,唯恐一松手就会把自己给弄丢了。当他们在座位上小心坐下,我似乎看到,车厢的玻璃窗后面,那几张被旅途挤压得变形的、惶然无助的脸。” 想起买回车票的那天,我抱着儿子,眼泪不停不停地流。小区的妈妈知道了我要送走儿子,都是一句话:你舍得么?你不想么?我不舍得!我一定会想!就像作者笔下的爸爸妈妈一样,我也没有别的选择。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都是生长在东北的小乡村,就像作者的父母一样,无论城市生活有着怎样的便利,他们都不愿意离开故土。儿子出生后我曾休息在家带他,在我几乎抑郁后,决定出来工作。看孩子的任务,自然落到了我妈妈身上,可爸爸无论如何不肯进城,就这样,爸爸在东北的小乡村,妈妈在北京。北京一天天热起来,辛苦,不适应等等原因,妈妈口腔溃烂到进食困难;给爸爸打电话,他的饭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吃,他自己在家的日子,从不会做饭的他不得不拿起刀,拿起铲子,好不好吃,可以想到。听到爸爸无情绪的声音,看到妈妈的疲惫,纠结再纠结。尽管这样,他们从不抱怨,更无埋怨,只是说,无论怎样,得帮你带孩子。几经挣扎,几经咬牙,决定让我妈妈带儿子回东北过一个夏天。在东北陪了儿子近一周,要走了,尽管不舍,也不得不舍。我抱着儿子亲他的脸蛋,亲了又亲,不想妈妈难过,眼泪,我忍着再忍着。我拉着箱子走出门,一岁三个月的儿子一如往常那样,跟我摆手再见,他不知道,妈妈这次不是上班,他跟妈妈的距离不是从早上到晚上,而是从东北到北京。眼泪,还是眼泪。在回北京的路上,一路眼泪,一路电话,我到了北京,到了楼下,坐在楼下的亭子里,我看i天,看路人,想到开门后再也没有哒哒声伸着的胖胖小手向我扑来,泪水在眼,迟迟不肯上楼。就用作者的文字来结束行文: “因为生孩子,弟媳从春节开始已经在乡村老家呆了五个多月。她是湖南人,对我的老家——一个位于江西吉水赣江边的名叫下陇洲的普通村庄,她在情感上多少感到有些生疏。在年轻人都出门打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的乡村,只有二十来岁的弟媳难免会感到寂寞。乡村的各种条件依然简陋,比如电视只有两个台,吃回肉都要跑到三里之外的小镇购买,厕所竟然到了不遮羞的地步,她能呆上五个多月已属不易。她无法忍受情有可原,她要离开也在情理之中。作为孩子的母亲,把孩子带在身边更是天经地义。  父母只好妥协。他们心如刀割,表情凄然,可又不得不在弟媳面前强装笑脸。他们忍不住一遍一遍地亲吻孩子的额头,除此以外,他们束手无策。当看到去县城的班车远远开来,他们点燃了送别和祝福的鞭炮。在弟媳背后的襁褓中睡得正酣的侄子,此时被突然响起的鞭炮声吓醒,在我老家门前的巷子里发出了一路不顾一切的哭声。听着我侄子的哭泣,目送着班车渐渐远去的身影,我年事已高的父母背靠在插着祈求平安的新鲜艾草和菖蒲的门前,不禁老泪纵横。”

胡不归——江子《田园将芜》读后

胡不归——江子《田园将芜》读后苦茶  宁可跑到西南边疆,也不愿回到京畿,这似乎是一个莫名的悖论,但是谁没有乡愁呢?江子这部《田园将芜》,就是解释了为何年轻人咏叹乡愁,却永远回不去的故乡。  一、乡愁  人类学家喜欢到边远的地方,寻找人类曾经的足迹,并将这些人类生活的描述记录下来,成为一本本的田野考察笔记。在这些笔记中,记录着人类来自远古的乡愁,一种在现代化过程中永远回不去的乡愁。江子这部书亦应如是观。  从费孝通《江村经济》开始,中国创造了一个由本民族书写民族志的传统,这一点被马林诺夫斯基突出表彰。但是,仔细考察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悖论。人类学传统本就是从他者的眼光来观察乡土社会,文化差异中寻找历史发展的轨迹。但是,一个生于兹长于兹的青年人,怎么会对于这篇故土如此陌生,以至于产生描述差异的冲动呢?  代后记中透露出了真实,一个早已游离于乡土的游子,在历经了城市的生活后,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土地却满眼陌生。将一个他不熟悉的故土描写下来,塑造乡愁的记忆。  二、城市  告别语出走是第一篇文章,虽然是描述乡土的流浪者,但是为何不能看做是江子影子的写照呢?尽管,他是考大学出去的,其它打工的青年人,不是也来到了城市,留一下荒芜的田园。  他讳言自己的故事,却关注荒芜田园里的故事。一个梦魇,75年的瘟疫,父亲失去了劳动力,二十多个死者。这是记忆,还是纪实?离开土地和初恋,到城市追求梦想。为了几条长裙而出卖肉体。离婚、疾病、鳏寡孤独。一副荒芜的景象。  在江子笔下的田园,处处显露出荒芜,但我们想问,这个世界是本来就如此,还是变成这样子?  三、胡不归  一个习惯于城市生活,却又遗忘不掉的乡愁,还能回得去吗?当他从城市里回到了家乡,满眼的荒芜,早就把这个问题解答了。  从野外移植到温室中,当它适应了无风无雨的生活后,还能回到风吹雨打的世界吗?答案显而易见。江子笔下,不再是小桥流水人家,而是满眼的荒芜,到处是枯木古藤昏鸦。乡村是否真是如此,还是温室小花的想象?江子不过是一代移民,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土地,从不留恋,也不同情,只有满眼的荒芜。  结语  离开乡土,来到城市,一如既往的决绝,就像知青回城,可以与结发妻子离婚。家在哪里?乡土对于那些背叛者来说,从来就不是故乡。城市、美国、他邦才是故乡。乡土、中国、祖国是荒原,是荒芜,是无法回去,也不能回去的地方。  中国知识分子心理很简单,当摆脱了故乡后,才能心安理得,甚至必须将家乡丑化,才能为自己生活在现代化城市里找到理由——心安理得的理由。祖祖辈辈,任劳任怨,没有声息,却从不绝望,这些品质早已经不是知识分子的美德。追求美好生活,对于他们很简单,就是背弃故土。

田园的挽歌

江子先生是在乡村长大的,他的家乡在江西吉水赣江边上一个叫下陇洲的小村庄。他在《田园将芜》中以满怀深情、感恩,以至悲悯、矛盾的笔触,把自己的情感、生活和记忆掺杂搅拌,为我们描绘了他家乡这个村庄的历史记忆和现实境遇,为行将湮没的乡村世界、日渐逝去的田园生活书写了一曲悲情的挽歌。江子的描述夹杂着对祖辈的追述、个体的记忆和当下的见闻。他循着这乡村汩汩流淌的血脉,从方圆有名的杂货店老板太祖父开始,到孔武有力作了屠夫却还嗜读《三国演义》的祖父,到木讷懦弱被称作老二蠢子的篾匠父亲,到他所见证的这村庄曾经的瘟疫和父辈的生活,到生性刚强又含辛茹苦的娘的苦难,到他自己顽劣的童年,直到当下乡村无可避免的颓败和乡亲们无谓的挣扎,以一个文人特有的情怀和敏感追述乡村的历史,用自己的生命为标尺丈量下陇洲的生命轨迹——温情的前世、茫然的今生以及暗淡的未来。江子笔下曾经的乡村附着了他所有温情的记忆和美好的愿望。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乡村是她的基本生命单位,承载着她所有的温情、诗意、宁静,滋养了中国哲学、诗歌和文化。农民所固守的千百年来形成的行为模式和不自觉的文化传统,包括村庄械斗、邻里叫骂、恃强凌弱等等在内,这也许野蛮、也许落后、甚至愚昧、不合时宜,但却是中华文明的世代传承中最持久、最保守、最富生命力,也最具特色的根,彰显了我们文化中近乎原始的生命张力,是梁鸿所谓的“民族的子宫”,是江子所称的“精神家园”。江子笔下现实的乡村是颓败、不可逆转的走向消亡。河清大婶死去几天方为人知,五生有病了,群星死掉了,罗小美的香炉丢了……乡村的熟人社会被一点点消解,生存的智慧也将不复存在,传统的文化疆土一块块坍塌。下陇洲的遭遇只不过是中国千万个乡村的缩影。在这场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的较量中,前者的败局早已注定。乡村所代表的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社会的裂痕越来越大,她曾经以自己的血脉供养了城市,曾经和城市和谐相处,但是人类发展到今天,以代表未来发展方向、以历史的必然性自居城市化进程,拖曳着乡村飞奔在通过未来的路上,成为城市的附庸。城市不断的吸附农民、吞噬村庄、抽离精神——农民进城了、农业凋敝了、农村荒凉了,我们文明的根正在被城市一点点侵蚀,甚至看不到希望。江子用自己故乡的遭遇揭示了我们所处时代的乡村真相,用自己乡村“卧底”的身份来比喻当代人精神上无所皈依的游离感,反思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的悲剧性命运,以此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命题——当我们传统文化赖以维系的乡村即将消亡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物质意义上的乡村必然重建,而且会以一种更新、更美的形像出现,但是,依附于其上的精神呢?我不敢想象。当人们被驱赶着、押解着、诱惑着从乡村出走,迁徙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漫无着落,幸福找没找到尚无可知,回头却已望不到自己的家乡,因为它早已奄奄一息,面目全非。江子是一位诗人,是一位歌者,一位乡村的歌者,他用田园来诗意的代表已经崩塌的乡村精神,用一种悲悯的情怀、悲情的叙述为下陇洲——他生命的诞生地、灵魂的栖息地,也为剧烈变化着的中国乡村,书写了这么一曲悲情挽歌。作为一个有着30年乡村生活经验的人,在他这如泣如诉的吟唱中,我感同身受,一下子泪流满面……

乡村社会如何遭遇肢解

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国农耕文明,形成了非暴力不能轻易破坏的超稳定社会结构,同时也培植了中国人崇尚田园生活的民族性格。那些暂离黄土的文人士大夫们,即便久居都市,飞黄腾达了也必定要衣锦还乡,以优异成绩去告慰江东父老;年岁大了盼望告老还乡,只求叶落归根;如若官场不得意便宁可丢弃仕途转去采菊东篱下,悠然自得于自然山水之间。就连驰骋沙场的军人也都向往卸甲归田,重回农夫生活。“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态度,更被人们定性为不思进取的小农意识。田野、田园、乡村、村庄、乡野……这些名词都曾经意寓着同一种象征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和出世哲学,代表着小国寡民们一种永不叛离土地的追求和理念。难怪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他把人和土地、农耕文明的关联都归于一种“本色”,因此,整个民族、整段历史的命运,都不可避免地被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所丈量和承载。乡土,成了中国人聚汇的集合场所,寄托情感的理想国,农业大国梦上演的大舞台,更是灵魂的安放之地。随着中国高速启动现代化进程,乡土中国的本色正在遭遇涂抹,大量的村民正主动或被动地涌入城市沦为蝼蚁浮萍,原本欣欣向荣的若干乡村似乎一夜之间成了“废庄”,被历史所遗弃和漠视。当然,这是社会变迁特别是城市化过程中避免不了的代价和经历。然而,背井离乡的,并且发生迁移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身份标志、起居寓所,还有人们更深层的精神面貌、内心世界。那个从物质和文化层面被古人们构筑的世外桃源,正在遭到现代文明的野蛮入侵、破坏和腐蚀。城市的壮大是否必须以牺牲乡村的利益为代价?“城”与“乡”是走向二元对立,还是一元统一?如果不能顺利完成两者之间的过渡,是否会造成城将不城,乡将不乡?传统乡村遭遇肢解,它难道有自我修复功能?近两年,《中国在梁庄》等著作为我们研究以上问题提供了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方面的释解。凭良心说,《田园将芜》算不得其中的扛鼎之作。当然,下这样的评语并不影响它的分量和价值,因为它提供了一种较为新颖的观察视角,一种描写事态的文学样式。作者散文化的笔触,比起我们之前阅览到的所有以讲究庄重和科学性的读本都要来得文艺且奇崛。作者并没有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审视他人,相反,书中所言都是他的私人生活,来自家眷、亲友或乡民近邻的真实境遇,整体呈现出芸芸众生们裹挟在向城市迈进的人潮里,呈现出来的扭曲、痛苦、陌生的表情。这种场景,我们或许在大城市上下班高峰期挤得如沙丁鱼罐头般的公汽或地铁车厢里能屡屡看到,或许是那些没法真正融入城市的新城市人,或许是买不起车只好选择公共交通的通勤者,他们同样面对想逃避又无处可逃的窘境。《田园将芜》不再是封闭的书页,它更像是一面透明的玻璃,让我们目睹了从乡村向城市转化过程中的“怪胎”——无论是社会图景还是人心姿态,都呈现出它格外异化的一面:人与人之间的传统亲子、夫妻等关系均遭到解构和扭拧,人的角色被重新定义;旧的秩序被击打的过于彻底,反而忽略了新秩序的建立其实需要更为漫长的过程;人究竟应该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还是一场国家实验中的小白鼠?《田园将芜》更像一部纪录片的脚本,收录的是作者对乡民遭遇的悲叹和怜惜。其实,我并不主张过分私人式和文学式的书写,尤其是关于如此浩大沉重的社会话题的讨论。少数人的颠簸人生故事,是不是完全能代言绝大多数人的命运?情感的宣泄终究会影响科学性和判断力,毕竟,对于一个社会问题,光靠喜怒哀乐,嬉笑怒骂,是无法探究其根本源头所在,这便是私人领域与公共空间之间的矛盾。但是绝不是说文学就不能涉入社会话题中,相反,哪怕没有科研报告权威而公正,可作者在《田园将芜》中透露出来的真情实感,仍然让人的心疼惜不已,不禁想到还在遥远故乡苦守的奶奶,或在南方沿海某个城市辛苦打拼的表哥表姐们,泪眼婆娑起来,是不是能像看一份科研报告或社会调查以获得关于移民以及乡村社会如何遭遇肢解的最科学解释,便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当乡亲们离开故土,当村庄不再称为村庄,我们所有关于黄土地的记忆、想念和期待,将何处安放?

夔麟龙《大众日报》

   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国农耕文明,形成了非暴力不能轻易破坏的超稳定社会结构,同时也培植了中国人崇尚田园生活的民族性格。那些暂离黄土的文人士大夫们,即便久居都市,飞黄腾达了也必定要衣锦还乡,以优异成绩去告慰江东父老;就连驰骋沙场的军人也都向往卸甲归田,重回农夫生活。  田野、田园、乡村、村庄、乡野……这些名词都曾经意寓意着同一种象征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和出世哲学,代表着小国寡民们一种永不叛离土地的追求和理念。难怪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他把人和土地、农耕文明的关联都归于一种“本色”,因此,整个民族、整段历史的命运,都不可避免地被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丈量和承载。乡土,成了中国人聚汇的集合场所、寄托情感的理想国、农业大国梦上演的大舞台,更是灵魂的安放之地。  随着中国高速启动现代化进程,乡土中国的本色正在遭遇涂抹,大量的村民正主动或被动地涌入城市,原本欣欣向荣的若干乡村似乎被历史所遗弃和漠视。当然,这是社会变迁特别是城市化过程中避免不了的代价和经历。  然而,背井离乡的、并且发生迁移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身份标志、起居寓所,还有人们更深层的精神面貌、内心世界。那个从物质和文化层面被古人们构筑的世外桃源,正在遭到现代文明的野蛮入侵、破坏和腐蚀。城市的壮大是否必须以牺牲乡村的利益为代价?  近两年,《中国在梁庄》等著作为我们研究以上问题提供了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方面的释解。眼前的这本《田园将芜》虽算不得其中的扛鼎之作但它提供了一种较为新颖的观察视角,作者并没有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审视他人,相反,书中所言都是他的私人生活,来自家眷、亲友或乡民近邻的真实境遇,整体呈现出芸芸众生们裹挟在向城市迈进的人潮里,呈现出来的扭曲、痛苦、陌生的表情。  《田园将芜》无论是社会图景还是人心姿态,都呈现出它格外异化的一面:人与人之间的传统亲子、夫妻等关系均遭到解构和扭拧,人的角色被重新定义;旧的秩序被击打得过于彻底,反而忽略了新秩序的建立其实需要更为漫长的过程。    《田园将芜》更像一部纪录片的脚本,收录的是作者对乡民遭遇的悲叹和怜惜。

满纸都是心酸泪

《田园将芜》是一本讲述农村过去与当下状况的散文集,这些朴素的文字读来是令人心酸又心疼的,但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所见所闻的身边故事,真实地反映了在经济发展中、在城市化的飞速进程中,广大中国农民所付出的代价和遭受的牺牲,那些成功摆脱困境的神话毕竟只是极少数人。其实,作为城市中的人也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这些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只是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渐渐对这些不公的待遇麻木了,甚至迷失了方向。所以这本书也是反映社会问题的书籍,文字常常令人悲观,不过悲观有时候并非坏事,而是远见,那些看不到远处的人才是真正盲目和可悲的。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小故事和回忆,让读者走近一个真实的农村,透过那些生活的场景与片断来展示人们的真正的生存状态,引发的是一连串的心灵思考与诘问,为何历经了这么多年的发展美丽的田园却渐渐荒芜了,远古时期那些理想的诗意也慢慢飘散了,青壮年纷纷奔向了拥挤而压抑的城市,孤老小孩留守在渐失人气的乡村,无论人们如何地挣扎和努力大多数人追求梦想的路途总是如此艰难,大多数人的幸福感从何而来……?久居城市的人也许会因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而到乡野自然的地方去追求一种心灵的放松,去偏远而风光美丽的地方旅游来求得紧张的舒缓,似乎觉得农村是世外桃源般的梦幻;而偏远贫穷的农村人则为了摆脱生存的困境无奈地背井离乡,去打城市寻找梦想,这看似是城市与农村的围城现象,事实上是由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城里的人出去只是一种短暂的体验,过了几日的新鲜依然会回到原来的惯例之中,对于生活和工作来说,在中国人们永远向往的是城市,城乡的差距、国家的政策和历史的渊源是造成这种事实的根本原因。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思考一个问题,虽然城市是广大农民为追求美好生活而进军的目的地,但城市本身的发展是否也很畸形呢?就拿自身所在的苏南来说,如今自己在附近走走的话都很难看到象征着农村的田地了,城市在不断的膨胀和向外扩张,乡村也在逐步被吞噬和消失,城市与城市之间几乎要对接上了。那些田园的诗意接近被蚕食殆尽,留下的只是人们刻意去营造的以商业为目的的农家乐,田园荒芜了,我们今后将要到何处去?

我心中永远不会消失的田园

一开始看到这个书的名字,就很激动,因为曾经小时候在乡村生存过很久的孩子,对于乡村也总是有很多不舍的情怀。所以对于所有关于乡村的描述我至今都很感兴趣。也曾经买过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奈何,一直没有通读。这部书给了我另一个直面现实乡村的机会。曾经小的时候,我一到寒暑假,就回到爷爷奶奶住的小屋子去,没事就看看新种的茄子柿子,或者和奶奶去大爷大娘家遛弯,记得那时候最怕的就是大鹅这种生物,因为总是伸着脖子要咬人的样子,小的时候总是被大鹅撵的四处跑的样子现在想想真的很好笑。那个时候的民风感觉总是很淳朴的。四处奔跑的孩子,还有各种听来的家庭琐事.....乡村于我的记忆总是那么美好的。而再次回去的话,或许记忆也总会被更改,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但是我想那都是正常的,再平静的乡村也会在进步,在平衡的关系也会有被打破的时候,或许这种变化对于乡村,对于整个社会,都不一定是不好的事情。书中提到了作者很多身边的亲戚朋友,因为来城市打工而发生的很大的变化,也提到了乡村因此受到的冲击,这些是不能不直视的现实,但是也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吧。但是我觉得国家中最基本的基础还是乡村,这是谁也无法撼动的事实,那些风土人情,那些风物景致,那些乡亲里道,是谁都无法改变的关系,是流在每个人血液中的基因,不会因为城市化的进程而有所改变。我想逐渐进入大城市生活中的乡民,会逐渐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目标,一定会有部分人会重返乡村。因为那才是我们的根,也是永远不会消逝的家园。

田园已无

很多朋友谈到这本书,包括散文家祝勇、周晓枫、程绍武,小说家李骏虎,都是文坛实力战将,首先是,田园将芜,不是啊,是“已芜”。我自己说不是“已芜”,是“已无”。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个自己的故事,这故事我给江子也讲过。春节刚过,我82岁的父亲想要回趟老家,因为好几年来都是家乡的亲戚来看他,他从未回访。我驾车带着他去距离城市几十公里远的河堤村。这里是关中极少的能产水稻的地方,有美丽的沣河穿过,有坡无山,良田老树,细柳美景正出于此。虽然解放后拆掉了村里一两百年历史的城墙,填平了护城河道,但老屋鳞次栉比,仍有一番味道。车行未至,没有田园美树,只有高楼大厦。一路无语,到了秦镇,路边的平房依旧,只是路边多了很多小车,很多摆摊的农人卖着凉皮或者十五的礼品,父亲面带微笑,下车吃了一碗,还喝了一杯温好的本地黄酒。从这里启程再有10来里地就到老家了。令人吃惊的是,车绕了一圈又一圈,没有河堤村,只有三星产业园,围墙、广告牌之内什么也没有,没有河堤,这里好几千亩地被三星买了,给了700亿呢。父亲从报上早看到过这个消息,但没有想到那里果然包含河堤。那河堤呢?搬了,整体拆迁了,离这里再有20里不到,你们往那边去吧。一位乡党说到。车行十几分钟到了。全部新瓦房,我拿起手机想给亲戚打电话,但父亲抬抬手说,算了,回吧。我迟疑了一下,缓慢启动了车。这时,我听到秦腔在后排响起,是他打开了随身听,“我周仁并非是忘恩负义……”

农耕文明的挽歌(□牟尼《新京报》5.18)

  □牟尼  江子的散文集《田园将芜》,几如一个卧底乡村的导游,带着读者穿越时间的隧道,向记忆的深处追寻,在乡村的空间里寻找来时的路。随着作者的讲述,一幕幕的乡村往事在读者面前浮现,既熟悉,又陌生。  虽然江子在吟唱一出农耕文明的挽歌,但他无意为都市提供一个美好的他者想象。相反,作者笔下一出出乡村悲剧的呈现,让读者有目不暇接的嗟叹和惋惜。独自死在家里,几天后才被发现的河清大嫂;在稻子下面高度腐烂的刘武汉;因高血压中风,无钱治疗一年后死去的祖父;因脑颅肿瘤晚期而死去的王五生;在六层楼失足摔下死亡的小堂叔曾群星……这些死亡,仿佛是笼罩于农民头上难以摆脱的悲惨宿命。与此同时,被贫困生活而扭曲的母亲成了河东狮子,动辄对丈夫辱骂埋怨,甚至用镰刀差点将其耳朵全部割下;而篾匠父亲尽管以高超的手艺名噪乡里,但在生活中却谨小慎微,唾面自干。当塑料用品充斥市场时,也唯有将篾刀擦亮,在回忆中重温自己昔日的风光。让人庆幸的是,作者的努力使得全家的经济状况改善,母亲后来变得慈眉善目,两位老人最终形成了和谐。  然而,他们仍然迷恋乡村,抗拒城市。正如作者所言,“他们根本无法与城市融合无隙达成谅解”。颇具象征意味的是,作者自己已经在城市扎根且不可分离,而作者的弟弟、妹妹也都在城镇生活。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还是交通、物质、生活等方面,都市以绝对的资源优势在与城市的博弈中轻易占到了上风。农村的青壮年义无反顾地奔向城市,留守乡村的仅有儿童、妇女和老人组成的所谓“六一三八九九”部队。不仅作者所在的江西如此,全国范围内的大部分省份,也都大抵如是。尽管李昌平等三农专家反复提及,乡村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但是,从当下趋势和全国范围内来看,乡村的衰败,已经不可避免。  尽管农民们向往着城市,但是,进城的大部分农民,依然只是为城市输血的牺牲者。户籍制度的藩篱,将他们冷酷地隔绝在城市之外。以北京为例,对于异地学生高考的政策已经明确无误地拒绝了包括民工在内的外来者。书中所述的作者的弟弟一家,即便在东莞买房,或许也难以在教育、医疗、福利上享受到和当地人一样的待遇。  1949年时,北平仅有大约100多万人。这也意味着,超过90%的北京人实际上都是外来者。在斩断自己与乡土之间的根源后,都市顽固地拒斥着来自乡土的加入者。城市排出的废水和工业垃圾,正在肆无忌惮地污染着乡村的河流和土地。那些如江子一般成功的进城者,已经无法在沉沦的现实乡村中寄托自己的乡愁。无可回避的事实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已成绝响——我们已经无家可归。

身体和灵魂,没有一个想在路上

读过好几遍书之后,我依旧对于“后乡村时代”这个词感到很茫然,也对“三千年未有之乡村剧变”的定义不解。作为一个小时候生活在城市郊区,直到上了初中才从户口上终于被承认自己是一个城里人的孩子,我虽然没有像沈从文先生一样对城市有着天然的敌意,却在二十多年里眼见了城乡结合部的悲惨命运。城市怎样,乡村怎样,对我而言,熟悉又陌生,变化剧烈又缓慢。如我一样缺乏土地劳动经历的一代人,确实可以通过《田园将芜》中窥见即将消亡的又一个乡村从行政名称上来说,作者将要描述的是江西省吉水县枫江镇一个名叫下陇洲的小村子,作者在这里长大,因为“无能”的父亲与对儿女的成长缺乏科学关心的母亲,他从一个弱小的受气包成了村子里的教师,得以娶到村中唯一的赤脚医生与豆腐做的最好的婶子的大女儿为妻,靠着自己不错的笔杆子功夫,终于成为了城市里的一员,成了村中吃皇粮的、有头脸的、上城里办事能指靠的上的大哥/大侄子/叔叔……各种角色。对于这样的转换,作者没有猝不及防,他兴趣盎然而又无法不焦躁的发现,自己可能会是这个行政村将要被抹去痕迹前唯一的一个有意识的记录者。在开头的时候,我毫不避讳的表示了对封面后乡村时代这个词的反感,不亚于周星驰很多年前在北大碰到别人用“后现代主义”描述自己时的啼笑皆非,在我看来,三千年也好,一百年也罢,中国的乡村一直维持的都是缓慢的生活状态,流水不腐,然而当水流的太过缓慢,就无法避免成为一渠死水的命运,哪怕是一只草履虫,也不会无视自己的生命被埋没,中国的乡村自先秦到清末,自民国初到今世,始终不断的承接城市的污水,昙花一现的小岗村或华西村,无法扭转任何捏造出来的盛世,最后必将面对的,都是灭亡,或爆发后的灭亡。通过作者的笔,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村中生活着一些人,他们如任何城市中的居民一样,无法阻止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稀里糊涂的长大,因为父母在村中的地位,决定了自己会被长辈与同伴如何对待,要么拼死读书转变自己的身份,要么继续浑浑噩噩的生活,在可能20岁不到的时候,娶上本村或邻村一位都没见过面的姑娘,生下几个崽子,然后与妻子一同或分别出门打工,他们的孩子一同跟去或是在村中留守,永远不能融为自己奉献的城市的一员,最大的理想不过是在城市的边缘拥有一家小门面房经营足以糊口的超市,这已是最好的展望。尽管作者也不希望让悲惨成为书中的主要基调,但我们还是能看到,有的孩子,莫名其妙的失踪了,有的老实本分的村民,终于拗不过“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来的就是游手好闲”的窃窃私语,南下遥远的城市,在楼与楼之间仅仅依靠细细的绳索谋生,最终在白日下,从数十层高的楼上坠落,死神无视了年轻人多年来体面的生活习惯,他最后展现在人世的形态,是一滩模糊的肉泥,当时围过来的一同在高空谋生活的工友们,没有一个知道,这白白净净的年轻人,姓甚名谁,家住何处,家有何人……他用生命换来的几万元钱,被父母惊恐万状的存进了银行,唯恐接到电话时晕了过去的儿媳会卷走这笔钱改嫁无论读者与作者,只要是浸淫于文学的人都谙于“鲜活”这个词常被用来形容人物形象丰满的“江湖规矩”,江子书中的人物,远不止二三十个,三百页中,但凡能清楚道出名姓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然而无一能用“鲜活”来概括,不是作者描摹的不细致,而是读后脑海中的下陇洲笼罩的一层灰蒙蒙的让人透不过来气的东西。用常识你不能理解为什么人要被迫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还有子孙不少的老人自己穿好寿衣死在老屋中,被发现时蛆虫已经爬出了眼眶,甚或死在荒芜的田地里,不得好死是现实中谴责恶人的詈辞,然而没有做过些许坏事的老人的如此结局,能算作善终么?不太清楚作者在《乡村有疾》的末尾缀上的这样一行字“2007年开始,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进。农民病患的救治有了可能。”究竟是出自真心实意还是其他。我不幸的知道我的故乡,一个叫做向山镇的城市郊区,在我高小时建起了一座硫酸厂,待我初中到市里上学后,陆陆续续的听到年龄比父母大不了多少的长辈们因肺病去世的消息,死后的解剖与数十年前一种名叫“矽肺”的工伤病如出一辙,而这种病,大规模出现还是在我们镇上的向山矿被日军占领时强掳工人下矿井的时期,在我初小时,那些矿工几乎都已故去。同辈的人中,比邻而居同年级的小男孩前往深圳打工,交上当地的女友后贷款买了一辆小轿车,带着朋友在高速公路上兜风时一头勒进一辆巨卡的后轮中间……另一家的小姐姐嫁给了自己的舅舅,生了孩子后全家仅依靠两份低保过活,因为近亲结婚还是什么职能部门永远都语焉不详的原因至今孩子不能上户口……还有一家比我大两岁的脑瘫小哥哥,一个安静的夏日午后当他的母亲回房去取一碗每日都喂他的米粉时,神奇的消失在他躺了十几年的藤椅上,这个淌口水淌了十几年,母亲看见他的最后一眼是还兜着围嘴布的男孩,难道会是拐去当失去生育能力的人的儿子么,……在一片邻居的孩子中,我已经算是过的最好的一个。可是我从事着所谓阳光下最光辉的事业,收入也不过是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半。对于故乡的命运,对于故乡的亲友归宿,作为毫无记录动机的我来说,只是无话可说。我不想复述那个苦了一辈子没钱做白内障手术还被卫生部部长拿来当成共和国业绩吹嘘的农妇,只是前段时间看到一篇鸡汤文的末尾,作者自以为掷地有声的引用了一个国家关于器官捐献的规定:捐献者与被捐献者必须存在亲属或可以证明的不存在物质利益的关系。当别人为国家制定这样的规定而感动歌颂的时候,我只想问一问:哪一个要靠出卖自己的器官换取一点钱财的人不是走投无路才这样做的?!又是谁让他们最后走到了这一步?!一个媒体声称所谓全面覆盖的“新型”医疗保障制度,难道还要让那些横死和即将横死的人们要感谢你们么!!!每天都有20个像下陇村一样的乡村消失在中国,每天都多出一群难以统计数量的人永远失去了自己的故乡,流寓在对他们的先辈声称当年是为了他们的子孙的幸福生活而需要抛洒热血割下头颅的土地上……这样普遍的灾难,漫长的时间里,疫病未曾做到,饥荒未曾做到,战争也未能做到春草萋萋,家山何处,乡关何处


 田园将芜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