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芜城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
ISBN:9787208114241
作者:周嘉宁
页数:248页

作者简介

荒芜的世道里,我们凶狠地用身体跟这个社会抗衡。
一个笔直的坦荡的甚至粗暴的成长故事
才情作家、《鲤》文字总监周嘉宁作品
孙甘露、李敬泽、路内、张悦然 联合推荐
附赠周嘉宁亲绘明信片。
一部关于流失、离别的书,一部“难过书”。生命中那些明灭闪烁的人和事,那种刺痛和铭刻,正好是、终究是“难过”,然后,所有的难过竟也过去了。在上海和北京两个大城之间,周嘉宁机敏地写出了“浮世”和浮于世上的心。 ——李敬泽
这本小说是那一代作家中最含蓄也最坦白的叙述,文字非常敏感也非常节制。这些看起来彼此冲突的特征,正是作家想象性地处理小说素材时面临困扰的曲折反映。它的徘徊沉思,正是对青春最后的回望。周嘉宁将进入写作和生活的另一个更复杂也更壮阔的领域,她在说永别,而永别多少意味着永不再说。 ——孙甘露
周嘉宁是同代作家中特别富于文学质感的一个,这部小说把巨大茫然和伤痛书写在她特有的文学质地上。 ——张新颖
再没有比周嘉宁更擅长营造小说气氛的人了。在她的小说里,你每时每刻都能感觉到空气的湿度和温度,街道的空旷与狭促,房间里的光线和气味……同时,外部的这一切都是指向内心的,是人物内心活动所成的镜像。在这部小说里,上海和北京两座城市是盛放情感的两个容器,如同一颗心脏的左右心房,每一个物象都是一条通向内心的血管。 ——张悦然
这部小说呈现出对抗的、双重的气质:既是女孩的,也是女人的;既是天真的,也是世故的;既善且邪。她的复杂程度超过预期。人人都爱周嘉宁! ——路内

内容概要

周嘉宁
1982年出生,水瓶座,上海人,曾在北京生活过三年。
一直在路上的纯文学作者,从事写作和翻译。
迷恋人物胜过故事,热爱描摹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相处所带来的复杂而微妙的情绪,希望成为感情永远都不会枯竭的女作家。
已出版长篇小说:《流浪歌手的情人》、《陶城里的武士四四》、《女妖的眼睛》、《夏天在倒塌》、《天空晴朗晴朗》;短篇小说:《往南方岁月去》、《杜撰记》、《撒谎精的时光宝盒》、《最后一次忘记你》;译著:《写在身体上》、《世界和其他地方》(合译)、《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
现任《鲤》文字总监。


 荒芜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8条)

  •     最早看的周嘉宁的小说,是《杜撰记》。看得很早,最终没到来的台风、九三年的火烧云、高高兴兴死掉的小绿,却牢牢地记了下来。知道她这些年在改变,但一直到《轻轻喘出一口气》,才第一次恍然大悟:哦,她改变了这么多。同时又想,这是个海明威感觉的小说。其实现在提起她,总免不了要带出海明威、卡佛和耶茨,她也说海明威是案头书,自己则在叙事上追求简练、精确和中性。她确实这样做了,也做得越来越好。她变得节制又冷酷,小说整体干净又轻盈。但这个不是让人迷上她的决定性原因,周嘉宁也绝非纯粹技巧型的作者,她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指向自我的解剖。我们站在边上往那儿一看,全是自己的倒影。关于人生的说法有千千万万种,但唯独周嘉宁,说得让人异常难过,却仍想看下去。看她写《一个人住的第三年》,有一回恰好目睹街灯亮起来,顿时觉得世上再没有哪幅光景比这更让人绝望;看她写《末日》,吃大盘鸡都夹杂着些许悲壮,便下定决定找个阴天去吃大盘鸡,再也不要有大哭的时候;看她写《低温》,想到失眠时的场景,床头柜天花板和自己一块儿静置在空气中,那些走在路上莫名充满的希望在没有了睡眠这个最低限度的幻想后,轻巧地逝去了。看她写的东西时,总要停下来缓一缓,怕一直看下去自己就不喘气了。而看得最入迷的那两天,走在街上,觉得灰色的雾在周遭流动,路人全都变成了她的小说人物,或者我就是她的小说人物。再来说《荒芜城》,是这本书劈开了两个周嘉宁。“我”从北京回上海,因为保罗先生回到曾经呆过的咖啡馆。两个城市,回忆与当下,核心其实都是人际关系。我觉得探讨亲密关系最彻底的是关于大奇的部分。在“我”回咖啡馆的头一天,就同大奇回家,几乎直奔主题地做爱,可因为一床未来得及撤下的凉席中断了。这个场景尴尬、滑稽又悲怆,但接下来,两人倒因这场没做成的爱,发展出一种冲淡平和的温存来。而后大奇送了“我”一只蝈蝈,两个人必然就有了联系。到这里,这段关系算得上是发展良好。大奇是个明亮的人,与“我”相悖,对人生有自己的一套说辞,还是能轻易打动人的那种。他直率地言及爱,积极策划与“我”的未来,甚至一同看了房子。可到最后,“我”还是回绝了他,认为他描述的一切遥远、不真实。大奇说“你大部分的悲伤都是无法说清的”,其实“我”拒绝大奇的理由正是来源于这些无法说清的悲伤,恰恰是因为存在含混和模糊的地带,这段关系才能结束得合情合理。而周嘉宁在考察这段关系后,给亲密关系的最终答案以无解,将开释永久地放逐了。私底下和一个朋友谈起周嘉宁,总是称她为“BO”,大概是因为这样能够显得亲近,我们了解她,她也了解我们。谈起小说,会说她的小说算不上最好,不够开阔,但必定有一个人马上说:“这又有什么关系?”小说的深刻并不等同于宏大,周嘉宁写人与人的无聊,写生活的无聊,她能够把这些无聊写得如此有弹性又迷人,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从《荒芜城》开始,她展现出一种对日常的肌理和褶皱似乎永远不会耗尽的耐心,一笔一笔地描,又在适当的地方晕开,每一个细节都直击要害,无一不在击打着人的脊梁骨。最要命的是,她不会有歇斯底里的时候,每一下击打都轻而缓慢。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最残酷的真相被羽毛般抖落,小说的幽灵已经飘出来占据了整个房间。因此她文本呈现的干净轻盈,其实是沉重的。如果轻可以算作一种物质,那她就是收集了所有生活的“轻”,叠加起来变成了“重”。而孤独、悲伤和迷惘,这些又究竟是什么东西呢?看《荒芜城》,食物都能令人难过,寻常景象都能迅速转化成末日的样子。我们必须去提防往事,提防梦境,提防一不留神溜出口的动情话。一个人的时候,知觉迟钝,愤怒和恐惧都能变得无比缓慢,好像即使此刻听到哪个故人死去,也要花上个把小时才能回过神来确认。回忆指认不了任何东西,有的只是无限延搁的未来,和一个大雾弥漫的现在。燃烧的熄灭了,高飞的要掉落,好时光用尽之后,连为情人掉的眼泪都会显得不合时宜。在《荒芜城》的最后,“我”和家人去扫墓,听着她们说话, “那些爱情、迷惘、梦,此刻都退得远远的,像个淡淡的水渍”。也许顿悟和化解都是艰难而虚伪的,能使人得救的,无非是些再渺小不过的日常细节,譬如风、云朵还有青灰色的小虫。此后,绝望仍会延续下去,延续到每一天。虽然毫无办法,但可以像周嘉宁那样,坦荡又诚实地接受、承担,更忘情地投身于日复一日的劳作。哪怕这真的是个天大的悲剧。
  •     这是一本女文青情感生活的书,写孤独,写郁闷,写逃离。我是因为这才买的书。一开始,我对这本书抱有仪式感的,看完后,大失所望。周嘉宁,还是读她的短篇有感觉一些。回忆、呓语、梦话,我都能接受。但是这本书,我读到一大半,也没能引起很大的共鸣,只剩最后几章的时候,我牟足劲,准备妥当,想要看“我”是怎么与自己释怀,与自己及周遭平和相处,结果看到最后,这算什么啊,用扫墓来对荒芜杂事的告别?就是一个孤独、无助、迷茫或者说无病呻吟的大龄文艺女青年,“现下”和“回忆”交错递进,在京沪两地,人人都爱她,她谁都不爱,整天要死不活。唔。大概是我随着年纪的增长,就越看不了这种所谓关于孤独颓废逃离的书。相对的会更喜欢接地气,大概因为如此,我的小日子才会愈趋自在。我也有过那种关于迷茫的时候,失眠就像是长在我身体里的一个恶性毒瘤,周而复始的循环着,在深夜刺激着我,头脑里的某根跳动的神经被撕扯着…但这本书戳不到我心底。内心荒芜,急切的想要去找东西去填补,其实呵,除了硬挨过去,别无他法。扛得住,世界就是你的。反倒是记住了书里面海子的一首诗。去做铁石心肠的船长。
  •     读完了《荒芜城》,一定要写些什么,即使张口结舌。对bololo是什么感情呢?看到她的书会当即买下,捧着好一阵宝贝,可是却连外面的塑料纸也舍不得拆,于是一直放着放着,每天越过它拿起别的书时都会用手指轻轻地摩挲一番,直到一个足够清朗足够平静的早晨将它开启,看完一小章,然后从出门工作直到傍晚回家始终惦念着。只消一个晚上便一口气读完。然而,读到中间停了一次。不是因为期待过高有所失望,也不是因为舍不得。回忆起来那天夜晚的情形,在沙发上读完第拾章时,困意像海浪一样拍过来。索性将电风扇掉个头,顺势歪倒在床上,双腿蜷起,窗外略带秋凉的风就这样从十九楼的窗口灌进来。再也没有比这更惬意更空灵更寂寞更孤独的夜了。这么安静,我大概是被她勾勒出的梦境催眠,丝毫没有办法与身体的意识抗衡,一脚踏进她捏就出来的白茫茫的黑暗中去。可梦境却没有如约而至,不一会儿又唐突地醒过来。周嘉宁的作品,从来都是拳头,只看她选择何时挥出来而已。从前的几部长篇里,那一只充满怒气的拳头总是出得猝不及防,她在暗处埋了浓厚的杀机,伺机一拳正中鼻梁,满脸鲜血。然而在《荒芜城》中,她不再用旧招数了。我想,她这次用了稍小的力道,事先也做好了善意又邪恶的提醒,可是却一拳锤在心脏上,不见血,只闷声一响,接着五脏六腑都开始不对劲。就连那种痛感都是孤独的,喊不出声来。有个朋友说,看周嘉宁的小说像接吻一样不停地处于缺氧和欲罢不能之间。我没有办法客观地评价她的作品,因为读她的每一页、每一句都似在缅怀逝去的葱翠岁月,仿佛所有那些人物——小五、丁城城、张小西、J先生和三三都被揉进了我的过去,每读一个字都感恩戴德。从前周嘉宁总是写青春,这真是她一贯得心应手的话题,而现在她终于不再写鼓满风的白衬衫和蹲在领操台上的少年。那些少年人只能在过去的小说里永垂不朽,他们挺不到现在这个只有麻木的成年人才可以兴风作浪的年代。在《荒芜城》里,我最感新鲜刺激的是关于母亲的章节,而且周嘉宁并不吝啬地花了不少笔墨去描述。在《荒芜城》里,她把“妈妈”这个角色正式请入了新作。我个人非常喜欢第肆章节,她写道:“其实她从来不会直接表达爱,她甚至出于一种类似羞怯的情感而故意表现出冷漠。”又如,“她有自己执拗的审美,条条框框,颇多限制,我常常觉得无从下手。”再比方说,她还曾写到有一次周末回家,看到“她身体陷在沙发垫子里,薄得像片纸。”这不禁让我想到《夏天在倒塌》中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场景——那个终日蜷缩在沙发里对着荧荧的电视机默然度过每个夜晚的女人,女孩可可担心在某一个放学归来的下午发现她就这样蜷缩在沙发里死去了。周嘉宁写道:“其实我喜欢听到她平平淡淡的语气,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存在什么真正的悲伤。”是啊,在这“荒芜的世道”面前,“妈妈”才是陶城里唯一的摧枯拉朽的武士吧。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喜欢看周嘉宁写女孩之间的情谊,那些微妙的情愫在她的每一部作品中都被描写得淋漓尽致。比方说在《往南方岁月去》讲到与艾莲的重逢,仿佛两个挥霍无度的人在第一个晚上就说完了所有的话,第二天再也无话可说。还有,那些最鼓舞人的话往往都是从除自己以外的“别人”口中说出的,比如要杀死一条龙归来的忡忡,又比如在《荒芜城》里纹身遍布的微微。微微说,“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哭着入睡。而且来自他人的安慰从来都是没有用的,所以不要求助,就自己待着,等待黑暗慢慢褪去。”她笔下的女孩子们往往都有着磅礴得要命的爱。十年后,我终于见到了周嘉宁。在《吃鸟的女孩》新书发布会,她那么瘦,那么安静得体地坐在那里,说话声音平和淡然。她那么高呀。我好像做梦一样,真的见到了她。我想她应该也做了一场梦,因此才有了那座荒芜城。我终于走在她曾不厌其烦描述过的城市,于我而言上海最大的意义便是丁城城沈涵那些出现在小说里的少年。陌生人Scott问我要不要和合影。其实如果太在意太珍惜太熟悉,便可笃定不需要持有任何记忆的凭证在手来聊以慰藉。 我记得2012还是11年看过豆瓣小组里发布的《一个人住第三年》,她写刚刚去到一个陌生的北面城市时笨拙的生活,然后慢慢地驾轻就熟。 无论是《一个人住》还是《荒芜城》,孤独这个主题是无法避免的。我甚至认为周嘉宁是一个以孤独为养料的人。可是,孤独是什么?来到上海以后,我一个人住在一栋按商用水商用电收费的公寓楼里,去年十月的某一天下班回来听见洗手间里有水流汩汩的声音,心想糟了,抽水马桶自动跑水一整天了,估计水表转了无数圈,这种时候我是会感到孤独的。在纽约的那两年,有好几次坐反了地铁去到完全陌生的地方,我也是会感到孤独的。然而最孤独的却是做梦,无论是美梦还是噩梦,总觉得在梦中和亲人相逢是很让人难过的事,无论他们在世与否、是否正活得好好的。幸运的是,我已经习惯了和这种感觉为伴,时间一长便已不以为意。当孤独感逐渐在生活里扎根,它反而淡化成了如此寻常的一种感受,它反而让我平静下来。做到难过的梦,也不要难以相信。相比起旧书名,我远远更喜欢“荒芜城”,我也很喜欢书的封面和书皮的质感。啊,我真的很喜欢《荒芜城》呀。我有的时候问自己,你为什么喜欢周嘉宁?为什么不是别人?因为她总是在用小说解答我不同年龄段的困惑、我对这个荒芜世道的怀疑和恐惧。只要这世界上有周嘉宁在,即使再往前走是一座荒芜城,也要孤绝地走过它,通往世界的另一边去。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很多片段写的蛮好的,似乎停留在一种永恒的静止中,中心人物对待任何事与人,都不敢往前跨一步,总是在不同的人之间晃来荡去,并企图就在这虚无的晃荡空间中。
  •     什么乱七八糟的,完全看不懂,是我文学审美太差了吧~~~反正就真是不懂
  •     不喜
  •     作为小说来说,并没有吸引人的故事。文笔还行,是八零后那一代的风格
  •     以尴尬癌结尾也是太棒。
  •     周嘉宁的文字充满魔力,于我而言,她是青年作家中最好的一位了。孤独感,文中无时无刻不在以各种方式对其进行描绘和肢解,每个人都极为相似,但很好辨认,因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倔强属性,以及甘愿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的勇气,这就是生活啊,它塑造了一切。
  •     呃,总是要抽两根烟的。
  •     真实
  •     不记得看没看过。今年冬天很慢地看了一遍。太孤独了。一个人不断面向自己,但是内心又一片荒芜。但要说是小说,也还是很勉强。
  •     其实乱七八糟的始终没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可是却一直让我沉浸在一种孤独的气息里
  •     第174、175页。已经分不清是散文还是小说;也更分不清是周嘉宁还是我。
  •     并无连贯的情节 却读出了浓重的绝望
  •     是我浅薄,无法理解这种无所事事极度脆弱的爱情。
  •     寥寥,有空读这个不如去读马尔克斯
  •     卡佛吗?
  •     周嘉宁身上有着显而易见的“那一代”文艺青年的烙印。于现在其实是不相干的。然而我记得那种滋味。
  •     很久前看的,kindle到手后的亚马逊第一本付费电子书,只能说很失望,我很喜欢周嘉宁,可能人比书多些,因为书实在不怎么读得下去。
  •     好像故事读完了我竟然不记得里面的女生叫什么。她太酷了,随时都可以从这个荒芜的世界里抽离出来,我想成为这样的女孩儿。可是爱的话,还是更爱微微这样的姑娘多一点。
  •     纠结地读完了,我甚至都分不清是否是小说。某些片段于我的人生,似曾相识。某些感受于我的生活,打过照面。有才情,文字节制,无意识就拐入回忆中,抬头看,却发现,梦醒来。读不懂,看不透,就这般。说什么人生,说什么爱情,说什么理想,都是虚无之境,都是荒芜之城。人生也就如此,生活也就如此。
  •     作为一本儿书还是过于单薄,不过猜火车突然出现的那一段儿还是让我挺吃这套的。
  •     故事情节:基本没有。看她25岁到30岁辗转于京沪各种出租房咖啡馆男人间,渐渐遁入荒芜。但又从来不缺少对爱情和温柔的希望。小说最后猛然回归亲情,差点让人忘了她还有另一种珍贵的敏感。写的是个好结局。这本有四五处明显从她早先短篇小说中来的痕迹。
  •     能用心用力花写当代文艺青年(想不出更适当的词)的生活,还是值得称赞。
  •     最戳中我的是妈妈那句你还有什么好值得我们骄傲的,特别难过。
  •     满篇的无病呻吟,自身的看似平静实则压抑的风格,让人读来感觉特别恼火。文中所有的人说话的方式也是跟作者一模一样的,导致每个人都没有鲜明的性格特点,算是什么作品呢。
  •     “什么都没有发生,却觉得正在经历巨大的痛苦。” 什么都没讲清楚,却读得非常累的一本书。
  •     太难过了
  •     看似是小说,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很怀念在上海的生活
  •     到达十万字后对于结构的无能为力感充满了全文 无力回天
  •     一贯的周嘉宁,还是要长大
  •     ……好难看完
  •     Well,我理解周嘉宁想表达的那种女文青特有的孤独、无助和迷茫(无病呻吟)。可是为此写了一本书真的有必要吗?
  •     阴雨绵绵的黏腻夏天,适合宅在房间天昏地暗的喝着酒看阴霾爱情小说。
  •     长篇很难驾驭 很容易代入不够克制的幻想
  •     内敛克制却明媚动人。
  •     如何填满心中那个巨大的空洞,没有答案,没有出路。用细小琐碎的温情和日常去填补,忘了你身上有个巨大的窟窿。
  •     好久没看这类小说了,挑灯看完
  •     语言是硬伤,场景调度不错。
  •     20160806 周嘉宁笔下的城,全部都弥漫着绝望的气息,除了食物是暖的,但也只能在一瞬治愈她,她与他那些绝望的年轻朋友们,仿佛觉得做爱是唯一的救赎或彻底堕落的途径。灰蒙蒙的一整本,姑娘,要积极些啊。
  •     所有扼腕叹息的情欲在亲情面前都显得飘渺与廉价。真实起来吧,郁郁寡欢的文青。#2017年第一本书#
  •     硬邦邦的,一般
  •     虽然浅淡了一点,但营造的情绪和氛围颇打动人心。
  •     作为一个闷骚型男神(经病),陈染、廖一梅、周嘉宁、春树的书我是通读的——当然,就是为了求一份共鸣——在我好不容易与自己和解之后,发现还是不为这世界所容,这崩溃的时刻,幸好有她们让我看到:有人和我一样,默默地,只是活着,活着。
  •     感觉没看懂,没有故事性,看到结局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本来看了一部分就看不下去了的,想弃了,但是想着至少要知道结局就勉强把它看完了,结果看完了也没有结局的样子,感觉不像是在看小说,像散文。内容也是,看完了觉得好气哦,看完整本小说都不知道其意义何在,觉得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     之前最难过最down的时候重又开始读周嘉宁,还是觉得很有镇定人心的效果。看她写与男孩子的爱情、爱情里的惘然、极亲密带来的极难过、爱里的孤独、语言的无力,仿佛又回到《天空晴朗晴朗》时代,依然是感情汁水丰沛的少女,又酷又羞涩,又软弱又坚硬。看她写与女孩子的亲密关系,似爱情又比爱情更亲近,充满了肉体的微妙吸引与精神上的相互依赖,我们都是在和女朋友的相处中懂得亲密关系。看她写和家人,尤其是和母亲,那种又浓烈又稀薄的感受,也是令人难过,看她面对日常的不知所措,异常真诚。周嘉宁真是很善于写人的处境的,以及人在处境中因为真实而尤其微妙复杂的感受。她的语言是有些刻意简白的,据说她床边放着海明威。有她的风格和尝试在其中,喜欢的。
  •     脱离“青春文学作家”的标签后,她写得越来越好了。看了两遍,时隔半年。第一遍非常索然,第二遍感同身受,很奇异的反差,或许说明了心境和生活状态对阅读的巨大影响。迈出青春期的女孩的焦虑和挣扎,生活的平淡,荒唐和无意义,就是如此,只能如此。无聊,但迷人。
  •     也许是短篇的话就会好些。
  •     句子分开读读背背能算优美句型,合成一本小说就看不懂了。无病呻吟这种东西当调味料放就好,单喝我是喝不下去。不知道以这种文学方式延续下去中国的文化能走到哪里。给打酱油的美国诗人四分。
  •     在描述上一段感情之前的内容都十分好,因为个人对这种现代都市年轻人歇斯底里的感情生活很苦手ry中后部的笔力有点使不上劲。与其说是小说,更像是对细微情绪和痛感生活的记录吧,有的地方蛮难过的。
  •     最初知道周嘉宁是因为 一个人住第三年,觉得这个男生的字有种恰到好处的孤独,后来才发现周嘉宁竟是一个女生,又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好笑。初读荒芜城,只随意看了几页便搁置到一边了,静不下心来认真去读,所以时至今日才读完,竟不比一个人住第三年给我的惊艳感少。特别喜欢一个人住第三年里的把骨头汤分开冷冻起来下面,竟在荒芜城里找到了此法子的创始人,激动了半天。
  •     现实和回忆交替让人一直沉浸在主人公的情绪里,没错,这本书一直都弥漫着一种情绪,类似于外国小说那种,剧情有点矫情了,人设总让我想起安妮宝贝笔下那些矫揉造作的人。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