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的最后20年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108045010
作者:陆键东
页数:511页

作者简介

本书为陈寅恪先生后半生(1949-1969年)的传记。
陈先生学贯中西,文史兼通,学术研究有很高的境界。他一生潜心学问,不求显达,深为国内外学人敬重。本书根据大量档案文献和第一手的采访资料,详尽描述了陈先生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坎坷经历,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本书为读者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从陈先生的生存状态和人际关系入手,探索了他的内心世界,并以此分析、诠释了陈先生晚年作品的内涵,提出了不少颇有说服力的见解。
这部也许沉重的作品,能给读者许多启示。
本书1996年初版。此次修订再版,作者参考了近年发现的新材料、新研究,在“时代与人”的一些节骨眼上,新注入近年治学的思考与心得,并补入当年尚未知晓的一些重要史迹。

书籍目录

新版前言
前言
序 南迁
第一章 陆沉下的抉择
第二章 南土的温情与生命的积淀
第三章 晚年人生的第一轮勃发
第四章 向北京关上了大门
第五章 磨难终于启幕
第六章 1956年:一个罕有的春天
第七章 欢乐走到了尽头
第八章 风暴中的孤寂者
第九章 “今日吾侪皆苟活”
第十章 哭泣的1958年
第十一章 劫后余绪
第十二章 草间偷生
第十三章 今宵相逢
第十四章 中国学人的悲歌
第十五章 一段昙花一现的日子
第十六章 暮年“膑足”
第十七章 今生所剩无几日
第十八章 挽歌已隐约可闻
第十九章 长夜
第二十章 陈寅恪之死
第二十一章 身后是非谁管得
第二十二章 绝响
主要参考书目

内容概要

陆键东,男,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专业创作员,一级编剧。 广东南海县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作家、学者。主要致力于中国知识分子历史、明末清初史事、近代南岭文化演进史等课题的研究。2007年,受邀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学人。2010年,获聘为法国人文科学之家、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1条)

  •     读罢本书,有诸多疑问,其中之一就是,陈老双目失明,甚至胼足之后的生活,为何对三个女儿的描写尤少。难道是作者少料不足,想来不是这种原因,因为本书能详细叙述陈氏最后20年生活的点滴,应当有充足的史料可考。书中对三女儿为何不能常伴陈老身边给了些许暗示。“陈寅恪虽有两个女儿同在中山大学工作,但儿女儿早在十六年代前期就搬出娘家另住教工宿舍。三女儿也在1996年结婚前出另筑小家庭。革命的风暴也给这些‘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带来很大的伤害,陈家女儿们除了要参加运动,平时还不敢随意回娘家探望父母,免招来批判”。但是在陈老行将就木唐筼无力照料的日子里,这一说法不能让人接受,起码从道义上觉着牵强,即便再大的风险在亲人病危亟需亲人照料时,也应该发生一些感人的故事。不知是作者不纰漏还是没有发生,而作者却浓墨重彩地介绍了多位陈老助手和护士的感人故事。这不能不让我更加期待陈老三个女儿当时的处境如何,那真是个疯狂的时代!
  •     《陈寅恪的最后20年》再版后第一时间出手买下。此书第一版出于1995年,旋即引起陈寅恪热。书中将陈寅恪先生的品格概括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此语随即迅速传播,成为但凡有点知识分子情节的人士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标。此书也成为研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经典著作,尤其是其对于建国之后陈寅恪工作、生活的描述,似乎写出了49年后知识分子的另一种可能状态。对于大部分知识分子而言,新政权的承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以及知识分子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催使其不断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观点,发表意见。最高决策人一旦翻脸,知识分子们则悉数落得被打翻在地,甚至被踏上一脚的下场。难得有人如陈寅恪者,不但在历次活动,尤其是反右活动中少受冲击,并且一直没有暂停过学术创作,建国后的学术成就堪比建国之前。作者认为这最主要的当属陈寅恪主动避免参与政治活动。陈寅恪以盲人自居,尽量避免参加各种会议。新政权希望知识分子提建议,陈寅恪却不发一言。没有把柄,随后的反右运动自然和陈无关。陈虽研究历史,却少议论政治,其所发文章也都是谈论历史专业问题。其喜欢写诗,并且偶尔在诗中抒发情怀,但也都是遮遮掩掩,并不直接,不懂其心境的人很难猜出其到底在直指什么。可以说,陈所醉心,完全在于学术,而不是政治。建国后,陈虽目盲,后又断腿,但其创作一直没有中断。尽管需要从旁人处听记材料,陈凭着惊人的记忆力进行了不可思议的创作。他先打腹稿,后口述经人整理再复述给他,最终听定终稿。此过程十分艰难,不仅需要陈本人博闻强识,还需要得力的助手。然而,就靠这样的方法,陈完成了《柳如是别传》、《论再生缘》等几十万字的专著,成为少有的建国后还能在学术上有所超越的知识分子。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应该指的是在学术思想上的独立,而并非知识分子在入世层面上对于政权的直接抗衡,及在对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和自由。实际上,这句话是陈寅恪当年对王国维的评价,王因重情于一种文化而选择和其一起消殒,不顾时代更替,这也是种独立和自由。陈退守书斋,不论魏晋,不参与政事和政治活动,专心于自己的学术研究,在那个喧闹的时代确实难得,也更显得其独立于世的品格,有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味道。这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陈寅恪能够在九十年代,乃至当下大热。中国大部分知识分子向来热衷于参与政治,修身齐家为的是治国平天下,为国建言是知识分子的责任。这种现象可以说千百年来没有改变过,即便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的一系列政治运动,知识分子仍旧对政权抱有幻想。在政治气象稍微开放的八十年代,他们又开始著书立说,试图影响国家进程。八九年之后,这一幻象再次破灭,知识分子的苦闷无处化解。躲进书斋成了知识分子的选择。对于公共空间的失望,使不少知识分子试图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推动国家变革。退一步说,哪怕不能使国家发生改变,但对于学术而言,最起码有成绩流于后世。90年代中期,在市场化和去政治化的双重洗礼中,新一代知识分子开始安守书斋,悬浮于世,争取学术上的自由,并于其中寻求自我独立精神。暗合了此种心态的陈寅恪也因此成为了知识分子精神的象征。然而,这似乎是与西方历来真正的知识分子精神相悖。按照西方知识分子学说的观点,知识分子始终应该是入世的,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公共领域发声,表达异见,斧正国家运行。甚至可以说,不参与政事的知识分子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并不是仅仅致力于专业领域的人士,而是能够参与公共生活,在道德和规范层面上指引国家发展。那些只在某些学术领域有所建树,却不愿意参与社会生活的人,似乎只能是个专家而谈不上知识分子。中国的知识分子观和西方不同,中国的知识分子有遇明君则入世,遇昏君则出世的传统。类似于陶渊明的避世不但不会被谴责,反倒被纷纷效仿,不参与政事有时甚至成了某种美德。换个角度而言,那些总是挑事、敢言的人,往往落得悲惨下场,却被人称为不识时务。而那些默不作声的人却被赞扬为有历史眼光,有远见。这是中华文化与现代政治文明相抵触的一部分,应该逐渐加以改变。当然,改变得从执政者开始,要真正给知识分子一个能说、敢说的平台,而这需要政治勇气和气度。
  •     最近半个月断断续续读完了《陈寅恪的最后20年》,虽然只是陈老先生最后20年的传记,但是足以管窥豹推测其一生思想。陈老先生一生追求“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其在给王国维的纪念碑题铭云“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1949年国民党政府用专机将胡适和陈寅恪从北京接到广州,意在劝其经羊城去台湾,最终胡适走了,陈寅恪却毅然留在了岭南。直到1968年陈寅恪在暴风骤雨暗无天日的政治运动风波中含恨而逝,20年,其从未后悔当初此一决定。陈寅恪,祖父陈宝箴,清末维新派官员,官至湖南巡抚,维新变法时大胆改革,后变法失败被弹劾;父亲陈三立,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就是我们听说过在日军发动侵华战争时,不忍于国家被外夷侵占绝食而亡的那位老人。陈寅恪也同其祖父辈一样,生来自傲、清高、执拗,脾气火爆,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才高八斗学贯五车,懂得满蒙藏梵等十数种语言,传说其可背诵《资治通鉴》全书,用典随手拈来,查古籍均可随口说出页码甚至具体位置所在。中年目盲、晚年膑足的陈寅恪扔坚持著述不缀,到1968年离世留下遗著百万字,其著作一出便在一领域开创一新学说、新观点、新方向,实在令后人佩服。自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后,经济全面复苏,政治运动前赴后继席卷神州大地,陈寅恪至死判词仍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遗老遗少”,其治学思想、治史方法则“迂腐”“保守”“繁缛”。陈寅恪的思想自由、学术独立一以贯之终生,陈一生拥护共产党,但坚决不参加任何政党组织,不参与党支活动,对于政治事件也缄口不言。对其陈门子弟,一旦加入政治生活一概不再受教化于其门下,甚至对其”深恶痛绝“。陈寅恪一生坎坷,早年颠沛流离,中年又因国家蒙难而不得不长途奔波,到了晚年安居岭南,却仍然无法潜心治学,不能免于俗务,到暮年,目盲膑足加上身边挚友先后蒙难,特别是冼玉清先生遭批判被迫提前退休,陈寅恪内心更加孤寂。回想那段灰暗的历史,不禁使人泪眼婆娑,1968年陈寅恪逝世,其好友周寿恺、吴宓、陈序经等也纷纷含恨而亡。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大师绝大部分著作幸免于难,得以在其身后相继问世,其弟子如季羡林等也继续撑起了七十年代后中国史学的新天地。陈寅恪一生追求学术自由,坚决不改其著述,独立于政治之外,令后世学人仰慕。一句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振聋发聩,这也就是一代大师所应具备的时代号召力和历史影响力所在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导师书单推荐 除作者文笔偏报告文学 把这样一位史学大师由创作盛年到最后被摧残逝去写的如此感人至深唏嘘不已还是很值得一看 为了独立的灵魂 为了自由的精神 我为陈寅恪而惋惜
  •     说不出来的感觉。史料部分尚可。
  •     科普性质
  •     看完之后只有无限的唏嘘,很沉重。只能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句式有点过于纷杂了。但总的说还好。
  •     内容不错,文字浮夸
  •     太差了!!!
  •     为陈先生的精神所折服 为陈先生的爱国而难过 为陈先生的悲惨所悲哀
  •     图书馆借的,那横线画的,真不知道前个人读书的重点是什么,都画成这样了,不如买一本咯。
  •     我要为学术争自由。我自从作王国维纪念碑文时,即持学术自由之宗旨,历二十余年而不变。
  •     看了百分之十五实在看不下去了。。。
  •     “中国历史的悲剧”
  •     重点在于“二十年”。有点小煽情,陈寅恪如果知道把他写成这个样子估计要打作者喽。当年的那些人算起来今年应该在68到76岁之间了,要提防这些老人哟,他们可是见过大世面呢!最后“学术之独立,思想之自由”还是没做到吧?惭愧惭愧...
  •     就是大师被排挤的故事
  •     冗长抒情太过。陈先生自云不治晚晴史,即是怕动情耳。
  •     看到出陆健东为此著付出了心血无数,也沉浸在陈寅恪的世界里感叹无数,不过,“动了感情,就不客观了”是陈寅老治史的劝诫,全书太多篇幅的散文式情感宣泄无疑冲淡了本书的史学价值。
  •     作恶者是隐藏在社会角落的个体,他们一旦被极权所裹挟,所有的个人善被无视,所有的恶被发掘,并急遽膨胀。我的太爷爷文革后期被划为地主,其实就如 白鹿原中自己也劳动的富裕农民,在村子里的所谓好人批斗下自缢。
  •     陈寅恪是我最喜欢最尊敬的学者之一,他有着知识分子对学术的偏执,虽然再版的这本据说有删改,但毕竟我没看过95版,看过之后再来评价
  •     读完序言和第一章。文笔太差,主线太乱,扔了
  •     知识分子不要太拿自己当一回事
  •     也算难能可贵。只是作者时时流露的价值观很是奇怪:譬如仿佛只有固守“父母之邦”才算是成就了文人的“气节”,这是什么道理?
  •     觉得能理解读懂他的人始终是极少数!记录历史的篇幅还不错,但是作者那些自己的感想读起来有点不敢恭维!
  •     文人气
  •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最是书生不自由.....
  •     本书记述一代大师从1949到1969年间发生的点滴事件。个人的命运,时代的震荡,冲击着陈寅恪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学术之价值或许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人生尚亦如此。
  •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先生的荒凉是注定的,就像先生的成就是不可超越的。
  •     与之同喜,与之同悲。仰其思想,慕其博学。陆先生此书带我走近了这位“三百年出一位”的大才子,其“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令我深深折服。
  •     给予感动与热泪,先生一词无比沉重。虽说书中有些为佐证,带强烈的个人情感,但是它能带给读者对陈寅恪先生的尊敬与震撼,以先生之精神为火把点燃无数人前方的迷茫路,不失为一本值得看的值得引人深思的书
  •     終是一代學人,淒慘晚年,失了雙目,而後臏足,著述千萬,無人可承,桃李天下,誰人可說,友朋散盡,長夜無多,寒柳堂前,妻死殉夫。
  •     有一点造作和空洞
  •     陈寅恪这批学人生逢乱世,正值西学东渐,负笈西游,他们是受西方文化影响最深西化最为“严重”之人,却也是对中华文化爱得最深,在近代中华文化衰落的时代欲重振中华文化的一批人。晚年的这批人却经历了各种政治运动折磨,而先生至死坚守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先生风骨,高山仰止
  •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陈寅恪临终之际的沉默
  •     叹息叹息
  •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     作者文笔不够,逻辑欠佳,许多句子翻来倒去,影响阅读。但是贵在资料翔实,值得一读。
  •     先生一生标榜自由之思想,无论环境多么艰难,始终坚持如一,实为可敬。先生通数十种语言,学殖深厚,建国前颇有著述,然而正当壮年,却双目失明,令人叹惋不已。然而双目失明之后,先生依然著述不辍,先后著有论文多篇,专著《柳如是别传》《元白诗笺证稿》近百万字,更是令人钦佩不已。愿先生经历的那个纷乱的时代不要重现。先生对中华文化有着极大的自信与不懈的追求,先生的学术与精神将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     独为神州惜大儒,然煽情太过。
  •     读过两遍,不需多说
  •     一直看到凌晨 欲罢不能 文笔好 煽情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其独立自由之思想和扎实治学之方法 着实心向往之 太困了 不写
  •     还是有必要一读的,当然是抛开文中过度的主观描写。
  •     用了那么多感叹号,还是写不好一本书,聊作参考罢了。
  •     涕泣对牛衣,卌载都成断肠史; 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     大一读的
  •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陈氏郎。”一大本文化散文,作者情绪非常饱满
  •     看完了。不是一本好读的书。不过看得我泪流,尤其第二十章。光明隐没于疯狂的黑暗中
  •     从个人观察历史总有偏颇之处
  •     用情颇深 抒情感慨颇多 影响力颇大
  •     翻过,不是很有感。
  •     史料性强,看得出作者是下了一番苦工,可以作为了解陈寅恪先生的比较权威的版本。行文感情丰沛,除了显出陈寅恪晚年的悲,也看出作者的主观性太强。
  •     用了不到一周时间读完,作者的文笔比较流畅,并且景仰、痛心等感情时时流露,是优点也是缺点。写传记需要在占有大量资料,尤其是新资料的前提下进行。从脚注中便可发现,作者确实爬梳了许多建国后至文革时期的很多档案资料,对于了解陈寅恪的最后20年确实很有帮助。陈寅恪是文史成就极高的大学者,但肉身也是在历史洪流中浮沉,可叹。之前在读《柳如是别传》时,还曾忍不住吐槽文笔拖沓,但怀着“理解之同情”来看,若换作我等,在如此境况下应该是一字也写不出来的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