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社会的演变(第7版)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52008733
作者:[美]霍华德•丘达柯夫(Howard P. Chudacoff),[美]朱迪丝•史密斯(Judith E. Smith),[美]彼得•鲍德温(Peter C. Baldwin)
页数:347页

作者简介

从印第安人的“普韦布洛”到超级大都市纽约,从“步行城市”到住宅“郊区化”,美国自16世纪初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城市化历程,并于20世纪初,迎来了“城市时代”。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这些曾经荒无人烟的土地,如今已是全球闻名的大都市。摩天大楼、百货商场、中央公园,这些现代性建筑,不仅成为日后每个城市的标配,也塑造了人们全新的消费方式和文化生活。
城市,作为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实体,为美国的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然而,移民涌入、种族隔离、宗教冲突等问题,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了难题。当今天回首美国城市四个世纪以来的演进,人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要去城市生活?

城市中不同的人群是如何相处的?

人们从城市的发展中得到了什么回报?

书籍目录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殖民时代的美国城市(1500—1776)
殖民的开端/发展的问题/社会浮世绘/独立战争时期的美国城市
第二章
新国家的城市扩张(1776—1860)
新共和国的城市/交通与经济的革命/城市推进主义/城市工业化的开始/经济变化的社会效应/发展的问题
第三章
步行城市的生活(1820—1865)
步行城市/社会复杂性和有争议地形/移民/无根的男人和女人/城市政治/城市和内战
第四章
工业化和不断变化的城市形状(1865—1920)
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公共交通的发展/有轨电车城市的地理/休闲地理:公园与商业娱乐/人口流动性
第五章
新移民和都市核心(1865—1920)
移民浪潮/美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住房和健康/城市中心区的生活之道/社会流动的不同模式
第六章
城市的管理者和城市政治的改革者(1870—1920)
政治机器的起源/政治机器的结构和功能/政治大亨的几个著名案例/城市管理与市政改革/市政改革的目标和策略
第七章
城市社会和物质环境的变革(1870—1920)
社会变革的推动力/社会改革者的济世良方/宗教和道德的改革/教育改革/睦邻运动/城市的规划和运营/从改革到“进步主义”/城市自由主义的崛起
第八章
大都会主义时代的城市20 世纪20 年代和30 年代
新的城市发展/郊区城市化和大都会主义/城市和消费文化/城市中的文化角力/20 世纪20 年代的城市政治/大萧条时代/救济与福利/住房问题/20 世纪30 年代的政治和社会生活
第九章
渐露峥嵘的“城市危机”(1940—1975)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城市的影响/战后城市郊区的发展/城市住宅区的种族变迁/城市的重建及其后果/抗议浪潮/城市政治的变迁
第十章
美国城市的新希望和新忧虑
去工业化和财政危机/联邦政府城市政策的倒退/二元城市:经济变迁中的贫与富/私营化、博彩业和旅游业/20 世纪90 年代和21 世纪初联邦政府与城市的关系/城市的新生与社区中产阶级化/移民和多样性/变化中的郊区/纽约及新奥尔良之殇
索引(索引中数字指英文版页码,即本书边码)

内容概要

霍华德•丘达柯夫(Howard P. Chudacoff)是美国布朗大学历史系教授。他的研究领域为美国史和城市史,特别是儿童史,已先后出版多部美国史著作。
朱迪丝•史密斯(Judith E. Smith)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校区美国研究的教授。她已出版了多部有关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历史著作,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彼得•鲍德温(Peter C. Baldwin)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历史系教授,讲授美国城市史和1877年以来的美国史。目前他正通过马萨诸塞州一个教育家的日记,研究19世纪宗教史和性别史。


 美国城市社会的演变(第7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1519年,当西班牙殖民者首次进入阿兹特克帝国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今墨西哥城附近)时,他为这座巨大的城市感到震惊。同时,他大概也不会想到,在短短的300年后,不远的北方会有一座港口城市在一个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中拔地而起,来自世界各国的移民涌向这里寻求他们的新生活。这个城市,叫做纽约。这一巨大变化是如何发生的?此数百年间在美洲大陆上发生了什么?霍华德•丘达柯夫在《美国城市社会的演变》一书中为我们细致梳理了美国近500年的城市发展历程。一切都要从1500年前后的殖民开端谈起,那时候的探险家们刚刚把美洲大陆摆上了欧洲各国的殖民餐桌。西班牙人出于保卫殖民地的目的首先向佛罗里达和新墨西哥州的印第安人哨所传教,并建造了美国第一个永久性欧洲城市圣奥古斯丁。法国探险家的主体是商人,因此他们在水道旁建立了商业集散地底特律。荷兰殖民者带来了自己精密的城市规划与西印度公司的奴隶买卖,所以新阿姆斯特丹在成为毛皮交易中心的同时也拥有了众多奴隶人口。英国殖民者对美国城市生活影响最大,在他们的规划中,马萨诸塞州要建成“山巅之城”,波士顿也不再是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城市,而是发展成一个商业和行政中心,一个多样性的世界城市……然而作为殖民地的美洲大陆,其城市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发展。火灾、疾病、贫困、治安隐患……社会很快就分化成四个阶层:控制财富的白人男性、庞大多样的工商业主、无技术的自由劳动力以及佣工、黑人和奴隶,而后者自然是绝对多数——当然,如果考虑到性别因素,女性的地位也显得非常尴尬。缺失了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商业繁荣”——这种繁荣对殖民地本身有多大益处同样值得商榷——能带领城市建设走多远?乔尔•科特金在《全球城市史》中回答了这一问题。他认为,成功的城市靠的是同时发挥三种不同的重要功能:构建神圣的空间;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拥有一个商业市场。概括为三个词,即神圣(sacred)、安全(safe)、繁忙(busy)。“一般而言,城市在这三个方面只要有一个薄弱环节,都会损毁其生活,甚至最终导致其衰亡。”幸运的是,独立战争为美国带来了独立主权,南北战争的结束标志着美利坚的统一。尽管在战争的间隙(1815年前后),大多数获得独立的城市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也包括像费城这种在战争中依靠军备需求而带来工业繁荣和的个案),但真正让美国城市得以全面发展的契机还是在两次战争之后。工业化结束了曾经的“步行城市”生活,以芝加哥、匹兹堡、底特律为代表的大型工业中心逐渐发展起来。当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城市的“形状”。例如19世纪80年代在匹兹堡旅行的游客将那里比作地狱,“一个个敞开着的火炉,熊熊火焰不断燃烧……感受不到丝毫自然或人性的气息”。这时候的城市,是适应工业的,而不是适合人居的。不过,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度过“阵痛期”之后的美国城市呈现出充满希望的一面:公共交通加速了城市周边地区的城镇化,改变了城市中心布局;随着百货商店对零售业的改变,女性专属的餐厅、休息室和阅览室也随之出现。经典美剧老友记(Friends) 中反复提及的“中央公园”就是在“城市公园运动”的大潮中得以修建的。1900~1930年间,美国城市白领数量大增,他们的业余时间和收入促进了剧院、舞厅、酒馆和电影院的发展,而这些繁荣则吸引了更多移民来到美国城市。20世纪初,美国8000多座城市的人口数从1862年的620万人增加到1920年的5430万人,超过当时美国总人口数的一半。在说起美国繁荣的起源时,有学者会这样调侃:亚当•斯密的声音在世界的耳朵里响彻了60年,但只有美国听从了这个声音,并推崇和遵循它。然而,经济繁荣不能遮掩文化堕距,随着自由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角力也日渐浮出水面。无论是电影《教父》系列还是社会学家怀特的《街角社会》,都是从“人”的角度对普通青年与帮派、政客、社区居民之间的结构性互动关系进行了细致描绘;由帕克领导的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则从全面开创开创了城市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体系。埃里克•克里纳伯格在《热浪》中,以芝加哥市一次历史罕见的高温天气为引子,对种族关系、城市空间、政府责任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关注了城市、个体与生活方式三者间的内在关系。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在《我在底层的生活》中记录了自己以参与观察的方式参与到佛罗里达州、缅因州和明尼苏达州的餐厅、沃尔玛超市、清洁公司等服务性行业的日常工作,描绘了大城市中小人物的“居不易”。《美国城市社会的演变》一书则从更宏观的视角细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主要城市的“通病”。作者指出,尽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并没有摧毁美国城市(例如各种报道都宣称纽约市会走向灭亡,然而这座城市却仍然在1975年的财政危机中幸免于难),但禁酒令、工会组织和移民限制等问题引发了种族暴乱、地下交易和暴力犯罪;白人对非裔美国人移居城市的恐惧为3K党重新崛起形成潜在动力……终于,金融业的“崩盘”把美国拉进了“大萧条时代”,联邦政府不得不承担起史无前例的重大责任。“美国的经济非常依赖全国性的城市网络……20世纪30年代,城市的问题也变成了国家的问题。在这种(国家政府与城市之间)新的盟友关系中,华盛顿(市)扮演的是主宰者的角色。”而也正是因为经济泡沫的破碎,迫使人们开始把城市的问题寻根到更深层次的“种族关系、经济发展、郊区城市以及其他社会潮流的过度是发展的一个产物”。特别是种族(族群)关系问题。纵观美国城市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族群冲突是威胁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移民是美国城市建设的动力,也是城市关系中的内在张力。不同来源的移民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显然,简单的同化政策不能带领美国社会“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语)。因此,本书重点关注了城市发展不同时期中的移民和族群关系,以及政策层面的解决之道。作者指出,与城市化建设同步的是三次大规模移民浪潮,其峰值分别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20世纪初和20世纪移民法案改革至今。第一次浪潮中,爱尔兰天主教徒、德国天主教徒、德国新教徒、英格兰新教徒、斯堪的纳维亚新教徒以及约30万华人是移民大军中的“主力”;第二次移民浪潮新增了东欧天主教徒、意大利天主教徒、俄罗斯及东欧犹太人、加拿大天主教徒和其他来自希腊、叙利亚、墨西哥、日本等国家的移民。这两次浪潮中的移民大多定居在城市;第三次始于1965年移民法案,持续至今。有趣的是,笔者从前不久热映的迪斯尼影片《疯狂动物城》(Zootopia)中就发现了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居民城市生活的影子。比如,从口音来看,动物居民中有典型的南方口音、非洲裔口音、拉丁裔口音;从行为举止来看,有模仿意大利裔黑帮老大的“大先生”、崇尚自然冥想的印度裔瑜伽大师;甚至在姓名里也有以斯瓦西里语词根或德语后缀为名的“水牛局长”“猎豹警官”……而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之争,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美国民族政策的变化。在经历了无数次种族冲突之后,“美国,也在悄无声息地把自己以基督教(新教)文化为标准的同化主义“民族熔炉”(Melting pot)中的火焰调小。”关凯在其《族群政治》一书中指出,随着罗莎•帕克斯对种族隔离制度的挑战和随后马丁•路德•金发起的一系列运动以及《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的颁布和种族隔离政策的废除,美国的“同化”政策开始受到质疑和挑战,文化多元主义(Cultural pluralism)的理论则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大熔炉”慢慢变成了“色拉碗”——熔炉强调同化为一体,而色拉碗里我们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只是因为某种外在因素(色拉酱)、暂时或长久混合在同一个碗中。这个色拉酱,就是“生活”本身。至此,《美国城市社会的演变》的作者们已经为我们找到了美国城市崛起的动力所在,这也正如著名城市学家简•雅各布斯所倡导那样:设计一个梦想中的城市并不难,但重建一种生活需要想象力。就美国而言,其城市发展史实则是一部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建史,是不同经济水平、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共同协商定义和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人类设计了城市并与城其一起生活,这是一个1+1>2的编年体计算公式。城市不是冷冰冰的高楼大厦,而是人性与生活美学的物质载体;文化的多样性为这个线性的公式增加了新的维度,也就是所谓的“想象力”维度。城市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类的发展,因为城市就是人类诠释美好生活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本书末尾,作者引用了一部小说中的对话,点明了这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霍根说:“生活中的美好从哪里来,我们就该住在哪里。”“不”,我说,“生活中的美好往哪里去,我们才应该住到哪里。”<图片1>[美]霍华德•丘达柯夫等:《美国城市社会的演变》(第七版),熊茜超 郭旻天等译,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参考书目[美]芭芭拉•艾伦瑞克:《我在底层的生活:当专栏作家化身女服务生》,林家瑄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美]埃里克•克里纳伯格:《热浪:芝加哥灾难的社会剖析》,徐家良 孙龙 王彦玮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关凯:《族群政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 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美]乔尔•科特金 著,《全球城市史》(典藏版),王旭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美]威廉.富特.怀特 著,《街角社会》,黄育馥 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钟瑜婷:简•雅各布斯 我们建设城市究竟是汽车还是为人?,《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3月7日第6期本文已发表于《经济观察报·书评》2016年4月刊,刊发题目:城市崛起之源,转载请联系本人申请授权。http://www.eeo.com.cn/2016/0423/285353.shtml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好书
  •     起于较小的农业社会,美国早期联邦政府权力小,城市和城市政府也小,所以城市中的自愿结社、地方政治机器、地方中产阶级改革者很活跃。后来联邦政府管的越来越多,全国性的立法和全国性的社团都有所增加,地方性的活动退潮。到现代,很多社会问题不是立法所能解决,各种头疼医头的“项目“多了起来。
  •     太泛泛而谈
  •     期待太高,真读完却没有很大的惊喜感,以后还是不能太执TAT。不过通史类本来就很难写,还要缩在三百页内,能理解。本书翻译还挺好的,但有些专业词汇略微妙,比如renewal相比“翻新”,还是译成“更新”比较好吧(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其它还有个别的编校问题。本书最大的优点是涉及面广,印象比较深刻的是3、4、6、7、10章,譬如第4章的公园运动就不大了解,第10章关于中产阶级化提供了不少实例,对个概念有了更生动的认识(虽然我还是觉得gentrification译成"绅士化"比较不容易在阶级问题上挑毛病)但缺点也是太点到为止了,幸好有参考文献安慰我。还有一个问题是本书对吸其它学科的近期研究比较谨慎?譬如既然提到去中心化了,那么对大都市区域怎么看?新城市主义的内容也涉及很少了。
  •     感觉不错,就是纸张比较环保。推荐理由:倒不是因为编辑送了我书、以及拖了一个月才把书评写好。。。
  •     参考,略读。缺乏重点。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