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健康才是正经事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7308123068
作者:慕景强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Q:买辆好车就可以骑行、可以骑川藏了吗?
A:统统不可以!
Q:你知道腕尺管综合征吗?
Q:你知道腰肌劳损吗?你知道脑水肿及其后果吗?
Q:你知道如何应对川藏线骑行种种危险和困难吗?
Q:你知道如何应对高原反应吗?
Q:男性骑友你知道前列腺炎和ED吗?女性骑友你知道会阴感染吗?
慕老师倾其所有,教你如何避免骑行隐患,安全骑行,骑出健康.
健康骑行圣经,国内第一本!
单车骑友健康必备!
健康骑行72讲!骑行好处;骑行不当,坏处也不少;骑行准备;如何健康安全骑行;骑行休息策略;骑行出了状况,如何搞定?
国内第一本事后诸葛亮式实战点评川藏线骑行!
内容特点
健康运动:
作者以亲身经历,现场实战总结骑行的健康安全问题。

时尚励志:
作者40岁,青藏高原之上,翻山越岭,艰苦骑行,身体力行,轻松幽默地讲授骑行中的种种困难、危机、危险,以及面临困难考验、危险时的选择和应对之道。

文化阅读:
骑行实战中,有蓝天白云、峡谷激流、高原草场、原始森林的壮观美景,也有各种藏族风俗、见闻及骑友间发生的小故事,并延展历史文化解读,附有相关阅读推荐,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之余还有思考,还有延展阅读。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骑行前你该知道的事
——健康骑行医学常识
第一章 骑行好处多
一、想健康减肥吗?来骑行吧
002
二、骑行人永远心理年轻
004
三、年龄大了,好多事都想不起来了怎么办?
009
四、女人更要骑行
009
五、总坐着不是好事——针对办公室一族
011
六、“没心没肺”才骑行
012
七、帕金森病很遥远,但不等于没有
014
八、骑行真是益处多多
015
第二章 骑行不当,坏处也不少
一、不仅仅是“蛋疼”的事情
018
二、大会可以不发言,小会也可以不发言,但前列腺不能发炎
020
三、“误入骑途”的女人
021
四、空气污染,防不胜防
022
五、最关键的地方——关节的损伤
023
六、姿势不对,坏处多多
024
七、“你”,离自行车远点——不适合骑行的人群
025
第二部分 骑行中你该熟悉的事
——健康骑行实用技巧
第三章 骑行,你准备好了吗?
一、极有必要——体能训练及储备
029
二、重视,但别背包袱——出发前的心理调适
030
三、如果可能,去仔细查一下——健康自检
031
四、如果可能,尽可能备着——骑行装备
031
五、心中有数,路上不慌——合理的骑行计划
041
六、行有行规——健康安全的骑行姿势
043
七、吃饱不是目的——长途骑行食品储备原则
045
八、没用上是你的福气——长途骑行自备药品清单
046
九、“三率”你有吗?——健康骑行的关键点
047
十、建立自己的健康骑行档案
——骑行中智能手机及软件的应用
050
十一、潮到爆——骑行中其他事关健康安全的高科技应用
051
第四章 健康、安全骑行,你会吗?
一、炫不是你的错,得瑟就不对了——都市压马路
055
二、规则对所有人都适用——高峰期遇堵
057
三、酒精不管你驾驶的是机动车还是自行车——酒后别操车
058
四、珍惜当下好时光——长途遇平路
059
五、挑战是乐趣,技巧很关键——上坡骑行
060
六、走得快的不一定都是好时光——下坡骑行
062
七、看不见,但不能当作没有——骑行遇到大雾
063
八、恭喜你,中奖了——骑行遇到大雨(冰雹)
064
九、并不温柔,也不浪漫——小雨中骑行
064
十、简直就是逆天——路遇逆风
066
十一、飘飘然的感觉是危险的陷阱——山区侧风袭来
067
十二、人品爆棚,挡也挡不住——顺风骑行
067
十三、人受得了,车不一定受得了——颠簸路面
067
十四、要安全不要面子——泥泞(冰雪)路面
068
十五、“抗日”像战争——烈日下骑行
069
十六、头顶碎大石?要不得——山里骑行遇落石路段
069
十七、电影是艺术,小说是文学,这是玩真的
——骑行遇泥石流、山体滑坡
070
十八、走过路过别骑过——过水(积水)路面
071
十九、天黑,别闭眼,也别害怕——骑行隧道
072
二十、拉风之地,别太拉风——垭口通过原则
073
二十一、惹不起,躲得起——恶狗挡道
074
二十二、并非越夜越美丽——夜骑
075
二十三、一个人的美丽与哀愁——独行侠的健康锦囊
077
二十四、心领神会的手势很必要——团队骑行
078
二十五、女性骑手如何保持风采?
081
第五章 骑行休息策略,你懂吗?
一、休息如心仪的姑娘,要掌握主动
——骑行途中休息策略
083
二、千万别等口渴——水的补充原则
084
三、心中有数,兜里有货——吃什么
086
四、不洗又何妨——高原上的洗澡问题
087
五、骑行中的亮点,有机会就得泡——骑行遇温泉
088
六、不怕睡不着,就怕睡不醒——睡觉问题
089
七、与心情无关,与海拔有关——高原喝酒
090
第六章 骑行出了状况,你能搞定吗?
一、骑睡着了不是笑谈——疲乏的缓解
091
二、骑完就是浑身痛,肌肉酸痛
093
三、可以无视,但不能忽视
——屁股痛等骑行中的疼痛与不适
094
四、不是小事,特别是在高原——感冒
097
五、脑水肿,吃不了可要兜着走——高原反应应对
097
六、自己也能搞定——车摔,人骨折
098
七、仔细应对,小意思——皮外伤
099
八、拉稀如下坡,控制不好会出大问题——拉肚子
100
九、实在不通就上开塞露——便秘
102
十、不仅仅是面子问题——晒伤
103
十一、不要离群——中暑
104
十二、准备不足的下场——高温脱水
104
十三、中大奖,彩票却找不到了——被狗咬怎么办
105
十四、东北人都是活雷锋——骑行撞人或被撞怎么办
106
第三部分 骑行后你该记住的事
——健康骑行实战点评
不去会死吗?——写在出发前
110
第一天:天意,给我无锁的自由
112
第二天:火车上的文学女青年
114
第三天:来成都,教你陈麻婆的吃法
117
第四天:七人行,一路到雅安
121
第五天:咖啡配大蒜,不亦乐乎
126
第六天:飞车大渡河,智闯泸定桥
133
第七天:康定,我没有跑马溜溜
139
第八天:牦牛也常来的天然温泉
144
第九天:折多是要推的,新都不是吹的
147
第十天:高原煮面要用高压锅
152
第十一天:高尔寺上神仙景,雅江途中“坑爹”路
156
第十二天: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161
第十三天:义务帮忙洗车的藏族小孩
167
第十四天:所波家中串烟饭,海子山下姐妹湖
172
第十五天:金沙水拍云崖暖,温泉浴后尽开颜
178
第十六天:塌方区,累死,吓死,砸死,绝不含糊;
芒康县,车流、牛流、人流,互不惊慌
183
第十七天:澜沧江大峡谷玩冲山,和年轻人讨论骑行的意义
188
第十八天:今天为什么要爬坡?因为昨天你下坡
192
第十九天:挑战入藏第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
——东达山
197
第二十天:玉曲河水清又清,藏族小孩有没有糖?
204
第二十一天:怒江72道拐啊,你拐到啥时候是头啊!
205
第二十二天:最艰苦、最无趣、风景最单调的一天,
但结局很惊喜
211
第二十三天:果然很黑的然乌湖
216
第二十四天:帕隆藏布江伴我行
221
第二十五天:排龙天险行不行?江边温泉我看行
227
第二十六天:用雨水刷牙,用石锅炖鸡
233
第二十七天:川妹子的炒饭,林芝的西瓜
236
第二十八天:做好事要留名,烩面片要加辣子
242
第二十九天:明天就到拉萨了,爆胎王出现了
245
第三十天:米拉,米拉,拉萨,拉萨
252
第三十一天:漫游拉萨之纪念品
259
第三十二天:漫游拉萨
——谁规定到拉萨一定要进布达拉宫?
262
第三十三天:漫游拉萨——康巴人的交易
265
第三十四天:漫游拉萨——别人的故事
269
第三十五天:离开拉萨:雪山,草地,没有藏羚羊
273
第三十六天:又见青海湖,是在火车上
275
第三十七天:老婆来接站了吗?
277
感憾318
280
骑行的意义
283
后 记
285
附录:川藏南线精确海拔图
287

内容概要

慕景强,骑友网论坛健康版版主,《健康报》专栏作者,医学科普作家,医学硕士、教育学博士,在高校从事编辑工作。专心于自行车运动,骑行足迹遍及云贵、川藏、青海、广东、海南、江浙沪等,骑行过的经典线路有环海南岛、青海湖、川藏线(318)、环千岛湖、太湖、长三角等。曾参加“三江两湖”挑战赛、环绍等业余比赛,热衷于参与“无车日”之类的宣传低碳环保的公益骑行。
已出版《健康,几秒钟的事——数字里的健康密码》《那把柳叶刀——剥下医学的外衣》等。


 骑行,健康才是正经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这本书尽管我还有kindle版本,但拖拖拉拉看了好久,真的非常不错,关于骑行写得很全面,不仅有骑行的技巧还有作者切身的实战记录,作者也很实在,不讲空话、大话,很谦虚,这才更是高手作风,同时他知识面很广,推荐了很多书籍也很值得看。本书开头就论述了骑行的好处,同时也列举了一些骑行的坏处,如空气问题、运动损伤问题。民间一直有个说法,骑行者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有点钱。2、有点闲。3、有身体,而中高级骑友则要求更多。没有这几个基本条件恐怕很难去进行长距离的骑行活动。很喜欢作者的叙述,他不是一味夸大骑行的好处,炫耀自己的经历,而是从全方位的对骑行这项运动进行叙述,让人能对这项运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量力而行,这是很好的。关于书中的骑行技巧我就不想多说了,一些作者骑行中的经历感悟倒是不错,权当本书的读书笔记吧。每天骑完后读一段,让读书成为骑行的一部分。骑行是连续的,读书的内容也是连续的, 也让你对下一段的骑行(内容)充满期待,进而有利于内心的充实。这属于骑行时精神和心理健康调解的一部分。作者建议:长途骑行,要么读本书,要么写本书。这个建议很不错,这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骑行团队很重要,一个成熟的骑行团队至少需要有以下几个条件:一个有威信、可服众的领队;一个熟练的修车技师;大致相同的假期(骑行时间);相对均衡的骑行水平;相对规律且同步的作息习惯;大家一致同意的一个骑行计划等。骑行途中,固定的同伴很重要,生活、骑行方面都可以互相照应,最主要的是作息习惯要相似。夜猫子的年轻人和喜欢早睡早起的老年人就住不到一起,喜欢抽烟的人和对烟味敏感的人也不适合住在一起。因为只有休息好,才能迅速消除疲劳,精神满满地上路。还有一些骑行中的安全建议。高海拔尽量不要喝酒,酒后身体感觉发热,对身边温度变化不那么敏感,容易感冒,而高原感冒可不是闹着玩的。骑行装备,如果你没有熟练的修车技术,又不确定自己是否人品好到一路上任何装备事故都会不出,那么就尽量用好一点的车、好一点的装备吧。几乎没有任何骑行经验,买了辆车就上路了,这是长途骑行的大忌。路遇车祸不围观,这是骑行需注意的,除非需要你参加救援。如有可能,尽量不要雨天骑行。浑身湿透的状态下骑行,容易感冒不说,还非常容易损伤关节,且以膝关节为最。出门在外,安全第一,这是老生常谈。危险地段,搭伴通过,人多势众。早餐奇贵无比,骑友、外来客都被潜了,我和老王是可以忍的,因为我们奉行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安全第一的原则。遇到温泉不应错过,毕竟是难得的经历。况且温泉非常解乏,前提是不要泡太久, 15 ~20 分钟为宜,如果水温很高,还要缩短时间,因为温泉解乏的同时也消耗体力,要平衡好。另外,野外温泉还有个卫生问题,有条件的最好回旅馆再冲洗一下。骑行途中,应每天查询路况、天气信息,根据突发情况调整行程,不可盲目骑行。计划很重要,计划中也包括应急预案。还有一个原因是适应高原,因为刚爬了一座海拔 4000 多米的山,紧接着新都桥出去又是一座海拔 4000 多米的山,连续爬高山易引起高原反应。我们也经常在骑行中感悟人生,但作者的态度是,动不动就追问意义,这么小的年龄就需要活得这么清醒吗?没有答案会痛苦;有了答案,看清楚了,或许会更痛苦。林语堂可做榜样,抓住当下生活的质量,讲求生活的艺术,年龄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豁达了。但小男生也不一定读得懂,还是让他去追问吧。骑行亦是一种生活。有人曾经问回到家的我:是否有脱胎换骨的感觉?根本没那回事,只不过一次时间较长的骑行罢了,艰苦一些,危险一些,景色也好一些。书上或者网络上,经常有人说经历了巨大人生打击,无法释怀,最后就想去拉萨,寻求解脱,那纯粹是文学作品,不可信。生活很现实,总要面对。但信佛的和那些磕长头朝圣的人除外,信仰不可亵渎。作者说,长途骑行结束,不是什么都结束了,紧绷的神经、紧绷的肌肉都需要放松下来,在没有专业人士帮助放松的情况下,走路、无目的的漫游是不错的选择。这也是我跑马之后的感觉。最后引用作者的话:“骑行没其他意义,骑行本身即意义。”
  •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我和慕景强老师算不算熟人?  按照费孝通先生《乡村中国》中的熟人社会理论,我应该是和慕老师在“工作‘的圈子里的产生交集,并被认为是熟人的。熟人也就是罢了,反正生活在时下这样一个规则缺失的社会里,我做慕老师的熟人也不吃亏。起码以熟人的名义,在慕老师家里尝尝其亲手烤制的慕式比萨,抑或在另一次又以熟人的名义,在慕老师家的布满阳光的露台上喝茶,都是比较惬意、想不出有什么不妥的事情。  但问题是我的另一个疑问我更令我纠结万分;我是怎么被慕老师弄进骑行这个圈子的?  同一些张牙舞爪的骑行者的炫耀不同,戴着眼睛这种博士标配的慕老师,更喜欢安静地和熟人一起讲讲骑行中发现的文化,比如川藏沿线涂鸦里的人性指向、青海湖畔的生命崇拜之类,我大概就是从这里嗅出骑行的乐趣的。然后,慕老师会说:“我最近在弄一本书。”于是我对慕老师、慕老师的骑行以及慕老师的骑行的书都充满了好奇。  这本让我好奇的书,就是慕老师的《骑行,健康才是正经事》。现在可以说说慕老师的这本书了。我常常认为人生的境界有两种,一种是举轻若重,一种是举重若轻。前者会把自己的生命弄得痛苦不堪,后者则活得畅快轻松。慕老师的这本书,其实是在讲一个较为“正经”的话题,甚至完全可以在激活另一种语言系统而转换为一个学术话题,一般的作者,会把与“骑行”相关的“健康”用一种“正经”的说教布道式的表白示人,但深谙举重若轻之道的慕老师,却把“正经”的骑行健康说得有点随意,却又不失本书的实用价值,窃以为这是本书的亮点之一。譬如标题,对于一贯编编写写习惯了学术文章的我而言,很难把这本书的活色生香的标题同一样在写写编编学术文章的慕老师联结起来,反而当初我第一眼读这本书的时候,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小标题,脑子里不断有“标题党”的影像,于是再细看内容,发现真的文题相符,精细实用,干净得索,无片言废话,真能起到事后诸葛的功能,几乎种种让骑行者蛋疼的问题,慕老师都很用心地作了解答。翻过几页,几近神思恍惚,很难把作者的体贴、细心同五大三粗的东北汉子慕老师联系起来,我就想起一个俗到不能再俗的通用桥段来:在骑行者中,慕老师是最会写书的,在写书者中,慕老师是最善骑行的。这种很不高大上的表扬,其实是很形象地反映了慕老师的逼格的。  其实,对于这本书,我更关注的不是慕老师标题与文字的鲜活,我更在意这本书对于骑行大众的价值和贡献。中国人历来有从众的心态与效应,这一点从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到成仿吾的《吾国吾民》,都有定论,在骑行这件事上,国人的跟风性也不例外,据慕老师提供的消息,最近几年,完全不同于中国股市的败势,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反而是骑行行情疯涨的节奏,其间又以年轻者居多,我绝对没有贬低年轻人的意味,但处于心智成长期的小盆友们,总会多少有些年少“轻狂”,把车玩酷是必不可少的,这事儿绝不能怪那些青春张扬的年轻人,以我自己这把年纪,还十分享受骑车从众多单车旁唰地一声追风逐影绝尘远去的派头,何况那些张力十足、活力丰满的高富帅骑手们。于是,慕老师的这本书就弥足珍贵。大凡论及做事的“好”,要有三个维度,即事情本身的“好”、做事方法的“好”和事情结果的“好”,此三好往往在逻辑关联。慕老师这本书,是关乎做事方法的“好”,用科学的方法,做好骑行这件好事,实现由初衷至过程,由过程至结果的完美,给骑行一种科学的指导和“加持”,体现了资深骑行者慕老师对骑行的责任担当,我以为,这种惠及众骑的功德,绝不亚于本书题材上的国内首创。  难能可贵的是,我的熟人慕老师写书的姿态和位置又拿捏的十分亲民。这本写给毛脚骑手的书,没有居高临下的自以为是,也没有板着面孔坐坛施恩的张扬,熟人慕老师的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曾经沧海的豁达与随性。我经常能在这本书的墨香里,发现一个画面:我们这些读书的人都在河里趟水,慕老师气神淡定地席地岸边,一杯普洱暗香悠悠,慕老师又自言自语着,又互言互语着,慕老师的眼风神韵里全是经历过后的超脱与释然——跳出圈子写圈子,慕老师的理性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我也很尊重和认可熟人慕老师写作这本书的体系和笔法,一种摆脱了科普读物的常例,把小说笔法、散文笔法甚至诗歌笔法都融在一起组合的行笔风格,让读书的人能在情节和情感的节奏里学会健康骑行,同时全书都沿着“健康”脉络运笔行文,把历史、民俗、文化、自然在健康的平台上进行复合式的建构。就此而言,我以为此书不仅是一种健康骑行的圣经,更是一本轻松到极至的健康骑行的通识读本。晨间暮时、周末节中,读几页熟人慕老师的文字,实在是件不错的事情,起码一时想不起有什么不妥来。  于我而言,与熟人慕老师其人其书最近的一个消息是,我和我女儿先后买了自行车。我女儿在北京她就读的大学里参加了骑行协会;我经常在没事的时候,跟在气宇轩扬、风情万种的慕老师屁股后面,猥琐不堪地追随熟人慕老师,骑行在西湖之畔、钱塘江边。  这样说来,我终究算是慕老师的熟人了。
  •     文/郭常斐  依稀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学骑自行车,快要摔倒时,总是说要朝着倒下的方向拐弯,但手里的车把却偏偏不听使唤,于是重重地摔在了马路上。每个学骑自行车的人大概都经历了这个过程。读大学时,在二手市场淘得一辆可变速的自行车,每当双休日便约几个同学沿着黄河边骑行,顺着滔滔汩汩的河水,甚是惬意。对于骑行,我的认识只停留在粗浅的层面。近日,获悉慕景强博士的新作出版,急切索要一本,如获至宝,读后感慨不已,真正感受到作者之用功甚勤。最好的风景在路上,慕博士倾心于自行车运动,骑行过十几条经典线路,参加过业余比赛,还热心低碳环保的公益宣传。有了这些骑行的体悟,动笔自然是从容的,不过最“要命的”是慕博士还有医学硕士的根底,这使得他笔下的骑行既有了“艺”的层面,也不失“技”的要素。   1   时下,健康骑行是个时髦的运动,无论在城市的自行车道,还是宁静悠然的乡野小路,亦或是大桥隧道都会发现骑行者的身影。毫无疑问,每个人骑行的体悟可能有所不同,但追求的境界却是一样的,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不错,正如书中所言,当你做好了准备上路时,就必须琢磨三件事:一是有点钱,二是有点闲,三是有体力。对于发烧友来说,骑行的装备绝对是不小的开支,在这本骑行宝典中作者细数了骑行的几项核心设备,与健康有关,实用且必备的山地自行车、头盔、眼镜、水壶、口罩、码表等。除此之外,书中也例举了骑行途中的食品储备和药品清单,尤其是药品的清单,极具参考价值,作者几乎想到了路途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身体不适,因而也就涵盖了各类必备药品,“防患于未然”,骑行中永远适用。   骑行线路的规划至关重要,这与骑行的目标息息相关,作者总括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短途健康的骑行,蕴含着休闲的意味,城市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久了难免心情烦躁,不如约几个朋友骑行郊外,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徜徉在绿树花海中。当然,不能因为是短途的活动,放松了对计划的制定,没有计划的健身反而有损于身体健康,诸如,无法掌握距离长短、控制骑行的强度、盲目的饮食安排和迷路的危险,要知道在骑行中你不可能提前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对于长途的骑行,一个明晰的计划安排是首要的“功课”,作者在书中列举了19项基本事项,可以说面面俱到了,这是一个成熟的骑行者才有的体悟和经验,对于初涉骑行的爱好者,尤其是有长途骑行计划的人绝对实用。顺便说一个细节,长途骑行组队是个重要的过程,不仅要招募队员,还要有明确的分工,领队、押队、联系人一个都不能缺。   在路上,即便是抱着游山玩水的心态,对于中长途的骑行来说,绝对是辛苦的事儿,毕竟都得靠一双脚踩出来,尤其是骑行西藏拉萨这样的高难度线路,不只是与体力有关,更是心理素质的考量。所以,在书中作者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健康骑行就是身心都愉悦的运动。“别背着包袱上路”,出发前和途中的心理调适很重要,面对高原反应,有的骑行者思虑过多、忧心忡忡,不断给自己制造压力,导致高原反应加重;而乐观豁达的心态,自信坚强的性格可以克服高原反应和各种困难,最后达到既定的目标。具备了健康的身心外,骑行的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实用的公式:正确的呼吸+恰当的踏频+合适的心率=健康的骑行,这当是骑行者必须修炼的基本功。对于即将上路的骑友来说,这本著作带有工具书的意义,可以解除骑友们的各种困惑,随手翻阅查找,便可轻松上路。   2    这本著作的核心价值在于实战,统领整本书的要素是健康,没有纸上谈兵,没有虚妄的言辞,易读易亲近。读懂她,仿佛你就是作者骑行队伍中的一员,亲历在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山石耸立的自然风光中。作者将拎起行囊,带着你从大都市出发,体味骑行的快乐。对于都市里的人来说,第一站往往是出城,备足了粮草,得经过一个个十字路口,瞅着不断交替的红绿灯,尽管城市骑行作者经验无比丰富,但依我的粗浅之见就一句话:“放慢车速,遵守交规。”在城市里骑行,飙车几乎是不靠谱的,大卡车经过时的那种震颤,随时面临着各种超车,时不时还会冒出一个逆行的摩的,慢速骑行、保持必要的车距是安全通行的前提。   经过了拥堵的城市,终于上路,心想可以随心所欲了,其实不然,平坦的路上更要加倍小心,路好走容易松懈,这是要命的想法;如果累了,宁可停下来休息。当然,有坦途就有波折,最常见的就是上坡路,最痛苦的就是上下坡交替出现,正如作者所列举的由川入藏的线路,绝大多数的时间都骑行在上坡和下坡交替中。上坡骑行学会变速至关重要,爬坡时要变到较轻齿比,维持稳定踏频,爬坡前要降低档位,坡度越陡档位越低,路遇陡坡难上时可走“之”字形线路……这些实战的经验可有效减轻疲劳和运动的伤害。上坡需要的是技巧,下坡杜绝的是冲动,正如作者在书中调侃的那样“下坡爽死人,下坡也吓死人”、“冲动是魔鬼,速度是把刀”、“每次下坡前都该默念:我们的目的是安全骑行”。下坡时一个小石子也有可能导致飞下悬崖、车毁人亡,这是骑行的安全禁忌。   骑行途中遇到各种自然状况是在所难免的,比如天气不给力,大雾天能见度低,骑行自然是不安全的;雨天里骑行,视线受阻之外,体力的急剧下降是显见的,第一选择便是找地方躲起来。在这本著作里,作者考虑到骑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阻碍,有天气的原因造成的大雾、暴雨、冰雪、泥石流等,也有自然界原因造成的垭口、侧风、颠簸路面等,还有一些特殊的阻碍,如夜间骑行、经过无灯隧道等。解决这些阻碍,作者颇有心得,开出了一张张“良方”,尤其注意的是夜间骑行,一个人不夜间骑行,团队夜间骑行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与健康有关的话题一直是这本著作的重要关注点,各种不利的自然条件毕竟是外在的,通过一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化险为夷,但是内在的自身素质更让人揪心,带着一个健康的身体上路,不能因为骑行中的不当而损伤。就拿作者骑行的川藏线为例,全长2166千米,途径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13座,平时骑行时已觉得艰难,到雨季时难上加难,因为你将随时面临着塌方、山石滚落、泥石流的威胁。作者是一个经验丰富且有医学背景的骑行者,也难免出现双手麻木的不良反应。肌肉酸痛是骑行者正常的症状,作者从医学的角度解析了急性肌肉酸痛和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区别,对症下药,对于肌肉酸痛也有四个方面的应对措施。然而一般的皮外伤、感冒、脱水都是随时可能发生症状,比较大一点的就是行车摔伤,小则皮肉划伤,大则骨折、昏厥,这些安全的意识和防范的措施,作者都从医学的角度给予解答,应该说是详尽而有效的,对骑友们必定有良好的帮助作用。   3    引人入胜的佳作有个特点,你用心读她,她会带着你进入另外一个世界,有时这个世界是你熟知的,有时完全陌生。但是,支撑你读下去的重要的因素是必须有“料”,这本书有“料”的地方是详尽叙述每一个发生在路上的细节,并且文字诙谐幽默,趣味盎然。实事求是的说,这本著作给我的感觉有些多元化,她是一部骑行方面的工具书,骑行必备;她是一部优美的游记,带你领略川藏高原风情;她是一部健康运动的普及读物,阐释骑行的快乐,健康的理念……除此之外,我还看到了这部书中作者的睿智与思想,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在骑行川藏线那样苍茫时光中,居然能够把每天的所行、所见、所思一一记录下来,还能够舒展自如结合自己的阅读视野和愉悦心情大加宣扬,真正体味了作者在途中的快乐。   阅读这样的一本书你不觉得累,因为它汇集了当下时髦的词汇,恰当的文字表达,最明白易懂的叙述风格,期间还夹杂着自问自答、俏皮言语、诗词对仗,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和精彩绝伦的日记点评。有时呈现的是语言的狂欢,有时又如春雨般润物无声,吊足了你的胃口。如在讲到男性骑友们骑行的不当时用了诙谐的“蛋疼”、“大会可以发言,小会可以不发言,但前列腺不能发言”,讲到女性骑友时用“误入骑途”等等,读起来捧腹大笑,似乎又在情理之中,有关健康的事都不是小事。又如在讲到健康骑行技巧时用“都市压马路”,小雨中的骑行“并不温柔,也不浪漫”,顺风骑行是“人品爆棚,挡也挡不住”,通行垭口时“拉风之地,别太拉风”,夜间骑行“并非越夜越美丽”,恶狗当道的“惹不起,躲得起”,关于晒伤“不仅仅是面子问题”,高原喝酒“与心情无关,有海拔有关”等等,这些作者刻意营构的词汇紧紧围绕话题展开,真正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之处。   在著作的架构上如果还有可以大书一笔的地方,我想是前面实用技能篇的“小贴士”“锦囊”“偏方”和后面川藏线实战篇的“点评”文字,作为正文的补充和附属部分,这部分的资料意义非凡,一则增加了整本书的可读性,不至于每页看上去相似的排列;二则突出了一些关键问题,起到了警醒的作用,说明那里可能是重点关注的部分。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在“小贴士”中有很多地方是作者以医学的角度来看问题,这是贯彻了文章的标题“健康才是正经事”,如在骑行中如何补充水分,作者用“小贴士”阐释了水对人体的医学意义;在治疗皮外伤时,作者提供一偏方,“受伤后尽快用鲜人尿冲洗或淋在伤口上”,具体效果如何没有尝试过,但是在骑行中的确是可以使用的。最有意味的是“点评”文字,作者自己的骑行笔记,自己点评一番,正如作者所言,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纵观这些文字,大部分都是总结骑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对某些事情的遗憾,诸如骑行途中队友的选择,路遇侧风后还穿着雨衣这样的危险事件、没有及时补充水分的身体不适等。当然也有好事推荐,骑行拉萨早餐的大饼牛肉汤、不能错过的泡温泉等。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骑行爱好者、尤其是年轻骑友们必备的“良品”,如果说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那么带着这样一本精神食粮上路必然是信心满满的。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吸取其中的精华,为健康骑行贮备养料,做一个积极乐观阳光的人。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后半部分更有趣
  •     也许作者是教授的缘故,写出来的东西更容易让人认同,尤其是写自己的318经历,还结合推荐了几本书,果然是文化人。
  •     只看了一半,另一半是关于骑行去西藏的,我只关心作为通勤情况下的健康。
  •     川藏线 加入To do list!
  •     同不喜呼朋唤友+腐败主义+精神绑架式的活动组织。
  •     1/3不到的篇幅是骑行要点综述;余下的是川藏线攻略。燃起了对318国道的向往……
  •     对于骑行去西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你可以讲很无聊,可以说很做作,可以讲百无聊赖吃饱撑着。但真正付诸的人,我想,才会体会这趟与众不同的行程带来的人生意义。人生需要历练,而这种骑行只是历练的一种方式。很是佩服那些真正讲骑行进藏付诸实践的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加人生的阅历。读这本书的过程,也让我精神神游了一把,更是激起胸中那征服一座座高山的豪迈之情,希望有机会,让我亲自尝试一下。
  •     主要是骑行川藏线的故事,随便翻了翻。
  •     前面关于如何骑行其实挺无聊的,但是后面的游记很喜欢,介绍了作者在途中的经历和看过的书籍,好像跟着他去过了一次西藏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