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 > 皮格马利翁效应章节试读

出版社:机械工业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111329169
作者:朱瑟琳·乔塞尔森
页数:181页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笔记-第1页

发烧,躺在床上跟妈妈聊天。
十年前我根本不会想到有一天会跟妈妈成为朋友,那时的自己真的是只有自己,不能跟父母有任何深入的交流,而母亲所做的只是照顾我穿衣吃饭,别的她无暇顾及,没有想到要顾及,或者仅仅只是没有兴趣顾及。
我的妈妈就像第四章里的父亲马克,几乎不会对人产生特别亲密的个人感情,她跟马克一样负责、认真,勤谨地工作,还要照顾家庭,内外兼顾,在我的记忆里,她绝对是个有本事的人,可是她总是面目严肃,过马路时想要拉她的手都会被甩开,想要跟她亲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在这一点上,我比马克的二女儿琼更惨,至少她还可以跟父亲谈论一些学术话题。
琼在长大后成为了跟父亲一样的人,负责、受人信赖,而我,并没有成为跟妈妈一样的人,甚至一度在青少年时期变得有些像马克最小的女儿,跟父母吵闹,拼命逃离冷酷的家庭,如果不是离开家到千里之外上大学,如果一直跟父母呆在一起,我大概永远都不会对家庭产生亲密的依赖的感情。
我始终都是感性的人,在跟家庭经历了长时间远距离的分离后,终于学会了拥抱母亲,用吵架的方式跟她沟通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过程持续了十年,现在依然是ing形式。这十年里妈妈也渐渐改变了独来独往的作风,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她也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遗憾自己一直没有亲密的朋友,同时抱怨儿子,也就是我的弟弟,不懂跟父母亲密。
而书中的父亲马克,在四十多岁时经历了唯一一次婚外恋情,并在其中第一次发现了亲密这个词汇的意义。他去参加心理咨询活动,慢慢了解到自己的问题,开始尝试跟三个女儿进行比较亲密的沟通,有收效,但大概并不特别显著,毕竟这是跟自身性格有极大关系的。
我昨晚跟朋友聚会时开始发烧,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赶快回到家,躺在妈妈身边,好像那样就不会痛苦。其实哪一个子女不想父母爱自己呢,套句俗话,那是源自子宫的温暖,但为人父母的成年人都真的会爱人、爱孩子吗?答案是多么显而易见的不见得。然而这事实,很多人并不知道。很多人也许就像第五章里的母亲玛丽一样,认为孩子就是孩子,打断骨头连着筋(我妈的俗语),简单地认同感天地泣鬼神的母(父)爱,却不知道爱的层次和分类。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笔记-第17页 - 创造幻想

精神分析学家 D.W. 温尼科特(D.W. Winnicott)用他重要的过渡性客体及过渡性现象(transttional phenomena)这一概念带来了心理理解的革命,这一概念把中间性的经验领域确定为 幻想(illusion)(1975)。这一幻想领域是内部和外部现实的综合体,存在于主观与客观感知的事物中间。温尼科特想知道被婴儿珍爱的毯子或者泰迪熊对婴儿的心理学意义。他的理解是,这个物体象征着不在眼前的慈母,可能是母亲不在时的一个安慰。但最重要的是,泰迪熊仅仅是一个安慰,孩子不必问安慰是否来自小熊或者来自孩子自己投注在泰迪熊上的情感投资(emotional investment)。也就是说,孩子不问自己,”我发现了你,还是我创造了你?“
幻想领域具有使实物或者他人具有来自我们自己精神世界的特质的能力,可以持续一生。幻想领域是在我和非我、幻想与现实之间的一片领域,容纳什么是内部的和什么是外界的两者之间的紧张局势(Ogden,1992)。在任何年龄,近观幻觉都是一种怀疑态度的形式,过度使用现实验证会使我们的世界贫瘠、寒冷。
幻想与妄想(delusion)或者幻觉(hallucination)不同。妄想和幻想纯粹来自精神世界。妄想对体验到它的人来说是真实的,在所有人所共有的现实中没有基础。幻想是对存在的某种事物的阐释,把意义投入到感知到的事情上。能带来安慰的人或者物存在,但是,是我们自己赋予了它意义,才使之能够带来安慰。
赋予事物意义的过程是想象与外部现实之间至关重要的领域的标志,在这一领域中,于我们看来现实似乎就是现实,而不必追究它是否本就存在或者我们参与创造了它对我们的意义。我们最熟悉不过的是产生于恋爱状态中的幻想。莎士比亚对此了然于心,将其写入了《仲夏夜之梦》之中,利用人们理想化深爱的人的脾性写就了一出喜剧。当然,幻想在他人眼中可能一清二楚。幻想可能看起来像是现实本身,甚至在长时间内都是如此,直到痛苦、突然的觉醒降临。
除了在恋爱中理想化幻想之外,我们还能够形成各种各样对人的幻想。这些幻想取决于我们的需要。我们想象他人是我们希望(或者害怕的那样),可能忽略或者不承认他们做出了不合符我们剧本的行为。我们总是推断他人的内部状态和对我们的回应,那些通常具有温尼科特所说的过渡现象的特征——它是真的,还是我想象出来的?因为我们永远无法直接观察另一个人的内部状态,我们对他们所作所为的理解都是我们对他们的阐释的结果。我们对他人的理解反映了我们对自己内部体验的理解。这是我们能够直接了解的唯一内部体验。
幻想是我们赋予某事物的特质的总和。如果某事物对我们来说是完全由外部而来的,那么就是感知,但是我们不会感到与之有关系,我们感知到的人许许多多,但是除非我们有些许把自己的什么东西投注到他们身上的感觉,使他们成为我们情感体验的一部分,否则,他们就只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而非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中。
我们创造对他们的幻想以代表理想化的存在状态,我们也把他人创造成被诋毁的人以代表我们内心最鄙视的事物。
我们总是需要幻想,并需要毁灭幻想。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笔记-第2页 - 第一章 彼此创造

我们每个人都像是剧场里的导演,找人饰演自己舞台上的角色,与此同时,别人也把我们排进他们的戏剧之中。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笔记-第4页 - 第一章 彼此创造

在皮兰德娄(Pirandello)的戏剧《六个寻找作家的角色》(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of an Author)中,导演说,“.... ...但难就难在这里:要公之于众的只是对别人来说重要的东西”(p.49)。... ...没有人能够脱离别人单独存在。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笔记-第3页 - 第一章 彼此创造

生活中,我们就是简单地自然而然地做着这样的事情,很少意识到自己参与创造了那些生活在我们私人舞台上的他者,很少意识到我们在别人内心戏剧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在跟人的相互作用中创造自己,也创造彼此的关系。我们请人演出我们的剧目,对方也请我们饰演他们的剧中人。我们很少仔细地审视自己在别人生活中的角色,只要对方在我们的剧中表现令人满意。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笔记-第17页

我们通过阐释他人的行为,通过把意义的假象加诸于他人的所作所为以及自己的设计上,来创造幻想。我们给他人构建故事,沿着我们需要的路线完美地理解他人的行为。这话看来危言耸听,但实际是,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择友总是那个调调?你有没有发现即便是不一样的餐馆你也是选择同样的位置?即便是不同的城市,你总是会在某个特别的地方停留?
所以,其实……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笔记-第5页 - 彼此创造

每段关系的”感觉“都不相同。每段关系的情感韵律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旋律,不可能在别处被精确复制。我们跟某个朋友在一起时,情感感受和自我表达上的微妙差异是那段关系中所独有的,跟任何别的朋友一起的感觉都会跟它截然不同。我们跟某个朋友在一起时,会更乐意去嘲笑别人的小缺点,而跟另一个朋友,我们会用学术上的讽刺一唱一和。我们跟每个人说话的方式都是独特的:跟这一个,我们更乐意说些俏皮话;跟哪一个,我们会高谈阔论,用上最高超的演说技巧。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分享的话题兴趣不同,更是因为,在不同的交往中,我们自己的不同方面与我们在对方身上细心挑出的特质相碰撞,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各不相同。
关系不是语言可以表达的。关系更多是感觉到的而非想出来的。我们可以谈论关系,但不可能完全用语言还原它们。
关系的情感动力被暗中传送,在暗流中,在我们言谈的表面下涌动。不管我们是否注意过,我们总是”解读“自己对他人的意义,构建他人对我们的意义。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笔记-第1页 - 前言

“我发现了你,还是我创造了你?”我们看到了他人身上的哪个特征,我们放大了他们身上的哪个特征,我们努力想要在他们身上植入哪个特征
这本书是2011.07.19在三亚购书中心瞎逛时买的。回去后看了两章就被酒局、工作、懒惰所打断。现在赋闲在家才重新开始阅读。
刚刚这向时“眼中体”在网上爆红,似乎这本书对“眼中体”有个很好的解释。
同时,也让我反思自己的很多行为,反思自己所表现出的性格。
当我们给他人起外号时,当我们给爱人起昵称时,都会有塑造与被塑造的痕迹。
我们喜欢一个人或是讨厌一个人,就算他们做相同的事,我们也可能做出不同评价,甚至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他们,即用奖励和惩罚去塑造他们。这其间的反馈也塑造了“我们”。他们眼中的我们。
也许这也算是对人的多面性的一种解释吧。
读这样的书,反省自己,理解他人,应该是提升个人修养的行为吧?嗯,我是该假装文艺一点了,再不努力改掉流氓习气,可真要一辈子打光棍了。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笔记-第5页 - 第一章 彼此创造

有时候我们的某些方面连我们自己都不了解,别人却可能看得一清二楚,而他们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无意识协定的)角色,可能会不允许他们告诉我们这些。我们最亲近的人最可能知道我们的缺点,但最爱我们的人最不可能跟我们说起这些。更有甚者,爱我们的人会静静地为我们弥补不足,掩盖我们的过失。如果他们做得天衣无缝,我们也就可能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因为,我们“是”彼此戏剧中的角色,是两方的需要和欲望的复杂混合体。这就是关系如此激动人心,如此必不可少,并且通常如此困难的原因。我们跟每个人说话的方式都是独特的:跟这一个,我们更乐意说些俏皮话;跟那一个,我们会高谈阔论,用上最高超的演说技巧。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分享的话题兴趣不同,更是因为,在不同的交往中,我们自己的不同方面与我们在对方身上细心挑出的特质相碰撞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各不相同。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笔记-第2页 - 前言

心理学家和治疗师太容易成为客观主义的谬误的牺牲品了,他们会相信人们对他们生活中他人描述的表象。何止是心理学家和治疗师,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不都这样吗?听家长里短,听闲言碎语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笔记-第3页

就像在古希腊神话中,皮革马利翁爱上了他亲手雕塑的加拉泰亚,每个人也在“创造”着生活中自我和他人的角色。虽然,他人在我们看来就是他们本来的样子,是我们“发现”了他们,但是关系中包含着无意识的复杂心理过程,引导我们用自己构建的方式去感受他人。
其实,每个人都像一位导演,在舞台上将其他人塑造成他们剧本当中的角色。
我们在跟人的相互作用中创造自己,也创造彼此的关系。我们请人出演我们的剧目,对方也请我们饰演他们的剧中人。我们很少仔细地审视自己在别人生活中的角色,只要对方在我们的剧中表现令人满意。
我有一名叫琳恩的病人,她的丈夫霍德华在结婚5年后跟她分手,并跟她说:“你不再是你了“。琳恩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一直接受心理治疗,想要弄明白前夫说这话的意思。琳恩曾经因为霍德华的爱,感到如此振奋如此被珍惜,他们的关系曾经让她感到非同寻常的亲密和满足。直到最后,琳恩才痛苦地认识到,霍德华构建并深爱地琳恩跟她本人并不是同一个人,以前不是,一直都不是。实际上,霍德华无法再在琳恩身上找到自己创造的那个她了,这让琳恩怀疑,他是否真的爱过她。
在《战争与和平》里,安德烈从一段时间的消沉和绝望之中抬起头来,爱上了娜塔莎,他无意间听到她的无心之语,看到她在魅力的夜色中散发出的迷人魅力。对他来说,娜塔莎象征着愉悦与重生,他甚至还没跟她说话就爱上了她。”安德烈公爵心里觉得,娜塔莎身上存在那样一个他认为完全陌生的、充满着他所不熟知的欢乐的特殊世界......那个陌生的世界曾经激起了他的欲望......他看着娜塔莎唱歌,某种新的幸福的感觉在他灵魂中悸动“。但这种感觉仅仅持续到他向她求婚,之后”他心中忽然有什么东西起了变化:从前那富有诗意的情欲诱惑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她那女性的、孩子气的软弱的怜惜,对她那热情和信任的畏惧“。娜塔莎好像神奇地变成了一个甜美柔弱又痴情的孩子。安德烈是知识分子,比她大很多。娜塔莎不确定他想从自己身上得到什么。她奇怪”他要在我身上寻找什么呢?他带着那样的表情是在探寻什么呢?他寻找的东西我没有怎么办?“ 他喜欢她,那就够了,这让他欣喜若狂,她在内心深处是一个浪漫的姑娘,她被这种喜悦冲昏了头脑,没有太过深入地追问。他想要她,这就够了,她下定了决心,他想要她做什么样的人她就做什么样的人。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笔记-第9页 - 彼此创造

我们在自己生活中创造的人物,并非全部都有益或者全都是善男信女。我们谁都有可能把内心的魔鬼安到别人身上。苛刻的、有迫害倾向的那部分自己,很可能由跟自己亲近的某人来代言,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与外部的事物斗争要比与存在于内心的东西斗争来得更容易。


 皮格马利翁效应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