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文化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95-02
ISBN:9787108006325
作者:C.P.斯诺(英)
页数:259页

作者简介

这是本世纪中的一部名著。著名科学家和作家C.P.斯诺,以其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文科学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及他们所代表的文化日益分化,形成两种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上的两极分化给人类带来损失,作者为此提出警告,并呼吁两者的合作。

书籍目录

目录
前言
两种文化和科学革命
再谈两种文化
利维斯事件和严重局势
科学和政府
科学在道德上的非中立性
戒严状态
后记

内容概要

查尔斯·珀西·斯诺,(Charles Percy Snow,1905年10月15日-1980年7月1日),科学家,小说家。


 两种文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来源:东西网 http://dongxi.net/b05FM文学理论中很难会看到像“两种文化”这样留存很久的学说。而这正是C.P.斯诺针对他认为科学与文化间存在危险的断裂关系而提出的。然而很少有读者愿意在看完这个标题后去阅读这本书。为什么如此鲜明主旨的标题却仍然使读者觉得烦心呢?50年前(译注:本文发于2009年3月22日)的五月,身兼多重身份(英国物理学家;文官;小说家)的斯诺在剑桥大学发表了一次名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之后这次演讲被整理成册。斯诺最著名的感叹“整个西方社会的文化生活正在被分割为两极群体”正是涵盖了科学家群体和人文学者群体的二者。斯诺更多的是指责人文造成二者间“相互缺乏理解而产生鸿沟”。斯诺还表示那些知识分子会因不理解科学(比如说问是否懂得热力学第二定律)而陷入尴尬,“这种问题就是把‘你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吗’转换成科学语言描述。”正如美国宇航局主管迈克尔·格雷芬在2007年演说中提到的那样,半个世纪前,“两种文化”变成了一个“难解理论”(作为一名科学家,格雷芬自然也宣扬斯诺已经触碰到“核心真相”)。斯诺也从此卷入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件之中。在1998年,罗伯特在《新闻周刊》上撰写文章表示人们对千年虫电脑问题的手足无措或许正是对斯诺理论的“终极辩护”(然而并不是)。此外,一些学术界主流的声音也再现了斯诺的感叹。“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至少在一所大学里,很少有人会承认说——几乎没人能骄傲地承认——从未阅读过莎士比亚的剧作。”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在他2001年的就职演说上这样宣称,同时他也补充说,“但是要说到不认识染色体基因,那再正常不过了。”这就是斯诺在DNA时代为什么受到了教职人员的彻底冷待。当然引用斯诺的理论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他所认为教育不应过于专业化的观点还是被大部分人接受的。但是人们意识里错误地认为与其说斯诺是宣扬人类科技未来的传道士,还不如说他是对断裂知识群有着敏锐察觉的人类学家。“两种文化”在深层含义上来说,并不是认为我们拥有两个种类的文化。我们应当强调的是,正是科技首先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稳定。尽管比起斯诺的文化类型学,他对发展的思考更切合当下形势,但他关于这种乐观主义(译注:科学必将导致社会进步的乐观主义)的措辞确实有些过时。不管怎么说,斯诺对两种文化的阐释实在称不上精确。他声称科学家们的态度是“未来就在掌控之中”,而“传统文化则以‘期待未来并不存在’来作为回应”。他还加以补充,认为科学家应当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合理的知识的群体”,而人文的道德标准才更值得怀疑。他引用了他的一位科学家朋友所提到的庞德、叶芝以及温德汉姆·刘易斯都有着法西斯主义倾向,以此提出人文文化有过“短时期”的道德沦丧的主张。他还反问道:“难道他们没有对推进奥斯维辛的形成产生影响吗?”然而他又说这些例子“并不能用来代表所有的作家”,可见他不过是站在片面立场两边倒。斯诺的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他本人受到了来自剑桥大学评论家利维斯对其的人身攻击——称他“应该是智力平平”——此外还有莱昂内尔·特里林批判地较为含蓄,他只是坦言斯诺写了一本“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事实的书”,同时认为斯诺的文化部落制将降低“合理讨论的可能性”。如今人们认为科学证实了人类的发展状况并没有如斯诺预期的那样。在过去的20年间,编辑同时是书商的约翰·布洛克曼曾提出“第三种文化”的概念来描述科学家——尤其化生物学家、心理学家以及神经系统科学家——他们“使生命中更深的意识变得可见”且以其自身才能代替人文工作者来“塑造出这一代人的思想”。斯诺也在20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社会科学家足以形成“第三种文化”。那么为什么斯诺会认为两种文化之间形成的鸿沟是一个大问题呢?如他在书的后半部分所言,这是因为这条鸿沟将会使人们将科学作为一个简单职业而忽视它,而这恰恰会阻碍我们解决世界“主要问题”——即工业化导致的威胁稳定局势的贫富差距问题。“我们已经认识到这种贫富之间的差距……对穷人而言这是极端的,不自然的。”斯诺这样解释,又补充说,“这种差距不会一直存在。不管在2000年危机之后残余下来的还有什么挑战,但绝不会是贫富差距带来的。”(由于某些原因,斯诺并没有很好地结合千年虫事件的预言)因此斯诺,这个在二战中参与给科学家发配远洋任务的人,也建议应当输送一批技术人才使第三世界的国家实现工业化。这就回到了《两种文化》这本书的终极关怀的问题上,可以看到《两种文化》比起人文生活更倾向于参与地缘政治。斯诺认为,如果民主主义没有使不发达国家走进现代化,“那些共产主义国家将会”远离西方而“在一个不同的世界中存在”。在书中,他写道,只有消除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我们才能保证富裕和独立。另外他也说:“我们时间不多了。”这些观点中有些会让人看着觉得熟悉;数十年来我们把科学看成是全球化竞争中的核心力量,在奥巴马的演说中也提倡创新思维。但是从其他角度来看,《两种文化》就像是一份不可更改的冷战时期档案。斯诺设想的工业化的进程就是跟着罗斯托的“飞跃进入持续增长”理论走,这条理论是20世纪九十年代现代化原理中的一部分,即所谓所有的国家都可以按照同一道轨迹发展。这样的大众改革就类似在殖民地自治化时代盖邮戳,所要做的就是准确无误地执行政府的指令,以此逐渐发展。“这种改革的规模就是最终整个成为国家所有,”斯诺写道,“私有工业,甚至是最大的私有工业,也不能拥有它,这根本不是一场公平的商业竞争。”在我个人看来,或许这就是斯诺的定论(之后的修改却被视而不见)可以流传至今的原因。最近的几十年,我们一直在努力使自己相信科技发展正涌入潜力无限的商业领域,从而我们得以乘着创造性毁灭的浪潮向前进。在这一点上,一位挑剔的英国技术专家也称大量的政府援助项目都显得不够沉着冷静。不管怎么说,《两种文化》还是很真实地反映了在我们对发展设想时感到最不安的一点。斯诺也是一样,他希望相信科学的力量会不受限制地发展,然后依靠科学来改变世界——使之更美好——而不是依靠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掌控。他写道,工业革命发生时“并不依靠任何人”,当然这包括知识分子,“所有人只是旁观着一切在改变。”但是同时,他又指出20世纪的发展受到了冷漠的诗人和小说家们的妨碍,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写《两种文化》。那究竟哪个才是他真正想表达的?科学真的在朝不受控制的方向发展,抑或是科学开始需要掉头走?这个问题是《两种文化》向今天的我们传达得最为直接的一点。你的回答——当然会有千千万万种不同的回答——很可能决定了你观念中科学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我们是否需要有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来抵抗气候变化?他们又将如何展开这样的工作?我们需要扩大公众对问题的谅解度以期得到他们对政府的支持吗?或者,我们还需要什么?我认为,斯诺这种个人的行动呼吁,最终会导致...(东西网完整原文: http://dongxi.net/b05FM)
  •     科学精神的丧失,实用主义的价值霸权,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现实思维方式,阿Q式的自我陶醉情怀,自以为是的人生价值体系。站在幸福困惑的高地上嘲笑惹火朝天的工业化进程中的人类异化。以自我人文关怀的同情心俯视人类个体的孤独。一部分再也不需要吃葡萄的人大谈吃葡萄带来的严重生理后果。以一种同情心淹没了另一种同情心,谁是最无情的人?交流是如此之困难,不仅是科学家和文学知识份子。这两个概念的出现本身就是分裂的结果,最激动人心的交流难道仅仅是自我心灵的追问?科学界与文化界的沟通是如此困难,以至于一部分人在高唱伟大的科学力量,而另一部分人又极端仇视现代科技的狂飙激进。如今,我们这些已经体会到科技魅力的年轻人,一边因为科学而日夜奋斗,同时又在迷失自我。
  •     前一段看杰罗姆·凯根的《三种文化》,谈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关联和区别。不过因为翻译的实在是糟糕,没怎么看下去。据作者说,那本书是受了斯诺的《两种文化》的启发--就是这里谈到的这一本。斯诺的“两种文化”指的是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特别的,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跟文学知识分子)。斯诺身上有科学家和作家两个头衔,所以谈论这个题材算是正合适。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分野,特别是自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的互相轻视,在今天虽然是个不言而名的事实,但在斯诺的时代(或者更早一些),却应该算是刚露端倪。尽管斯诺在文章中并没有明确指名出现这个事情的原因,不过想来并不复杂。在中国,科学家完全是个新生事物,在一个世纪前几乎是无人听闻,就算是在斯诺写这本书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家虽然受一些名誉上的尊崇,在社会事务中也并没有多大的发言权。因而,我们可以比较公允的说,至少是在半个世纪以前,中国所有的社会事务的决定和社会思想的传扬都出自读经读史的纯人文学者的手。科学家登上社会治理的舞台,让一般的大众也接受不同于人文学者的逻辑思维,并没有多长的历史。但这个发展的趋势在人文学者眼里是骇人的。作为新贵的科学家和作为原先的既得势力的文学家的冲突自然也就不可避免。西方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端较早,科学家较早的登上了历史舞台,但真正开始有特别的成气候的影响应该也还要在二十世纪初期,只有从这个时候开始,科学研究才成了一般化的活动,科学家也才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大的群体。至于科学家的文化和文学家的文化究竟有怎样的差别,近代应该有更多的研究论说,斯诺的观点可能也不算太清楚全面。不同的圈子所形成的文化的排他性可能确实就是无法低估;即便是在科学的内部,也有学数学的看不起学物理的,学物理看不起学化学的,学化学的看不起学生物的,各个群体之间的不理解。就像说斯诺在早期做研究的时候,认为"我们正在从事的科学在一切可以想到的情况下都不具有实际用途。我们越坚持这一主张,越感到自己优越。“虽然一般人看上去有点迂腐,但这往往是一些理论研究工作者的真诚信念,跟工程师们的专注实用的信念实在是南辕北辙--尽管这两个群体往往是被期待紧密合作的。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创新往往在两种文化的交界处更容易出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不理解就更让人觉得惋惜;然而要去接受一个自己不熟悉的文化,确实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吧。

精彩短评 (总计37条)

  •     可能是翻译的问题,读起来确实有点别扭。不过我个人比较喜欢《科学与政治》以及《科学在道德上的非中立性》两篇文章。
  •     科学精神和经验主义,人文情怀和理性行为。希望有一天,没有两种,而有多种。
  •     就像萨特说到,书得即时就地消费。这本演讲集现在读来没太大意思
  •     翻译蹩脚
  •     从网上下到了这本书的pdg版本,正在读。正如楼主所说的,可能是翻译的问题,读起来很不流畅,而且觉得有些话前言不搭后语,也打印了他的英文节选版,可惜英文水平不够。就像一部举世公认的好电影,如果你观影的经验是透过枪版完成的,你一定会疑惑大众的评价水准!
  •     思想很不错 问题是落为实际的理论来说缺乏完备性而且可能由于是演讲稿文采一般
  •     最后一篇比较有感。
  •     在当时的时代,敏锐地意识到了两种文化的现象是发人深省的。问题的提出很有意义,如何促成问题的解决?一切都在尝试中......
  •     这个牛掰了,读的英文版的,但是豆瓣上没有,O(∩_∩)O哈哈~
  •     斯诺的特殊身份使得由他提出这个议题是非常合适的事,然而或许这两种文化之间的隔膜已如此之甚,以至于斯诺也只能停留于指出这一点并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论证一下这种隔膜的危害。事实上这种隔膜一直在不断加深,并不是出几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就能解决的问题,目前看来几乎没有解决之道
  •     充其量只是当时的型情
  •     本书第一篇同名演讲影响深远,作者指出自工业革命以来,教育已经向辩证性的两种文化——科学文化与文学文化两极化发展,因为知识具有话语权,越来越专深的文化就具有越来越深的话语霸权,这是教育应该反思警示的,故而通识教育的产生与贯彻是对两种文化分途的平衡与补充。本书缺点时其余几章废话太多,围绕着主题却缺乏新知,可见单纯的争论是没有用的,只有可施行的教育实践才能带来新的启发。
  •     大Boss开学第一课必读书,与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伊瑟尔的《怎样做理论》并称万年不变的开场三部曲_(:з」∠)_
  •     好吧,其实作者是有感于大英帝国的衰落,然后把原因归结于现代教育中科学与人文的分裂。这个能理解,但是也不能拿同时期的苏联和中国教育来作为膜拜对象吧!说到底,斯诺还是更强调“科学”甚至“技术”的那一维。
  •     可能是演讲稿的缘故,看起来有点吃力,但还是有收获的。
  •     结合时代背景来说,作者是有敏锐的洞见的。但作者的学术功底还是尚浅,没有高度。从此书的影响力和作者的身份出发,这本小册子还是有引用价值的,但主要集中在前面几篇。如果还有更新的版本,希望能有好点的作者简介、导言、各篇小文章的背景等等。
  •     1959年的演讲大量提到了后发国家的科技政策。
  •     口水男...
  •     有些观点我不认同
  •     哪里是什么翻译问题,这书本来就糟。不要无事怪翻译,外国人也会写烂书。两种文化的区分一点都不新鲜,作者也没提出什么有洞见的观点。
  •     眼光太厉害,书是老了
  •     翻译太差了,读不下去。。。
  •     看到是选集类的书,干脆跳过,是自然辩证法老师课上推荐的,感觉这种“人文经典”类读物,很多已经过时。 如黑格尔所说,“后出的哲学,往往是更先进的。”
  •     和1950年代的英国相比,哪怕是和15年前我读这本书的时候相比,现在的分裂加深了。同时在大众那里,科学和人文的核心都在渐渐失去被景仰的光环。这是一个双输的悲惨局面。
  •     读于2016.8
  •     也许有人站在现在觉得陈词滥调或认为论证不够严密,技巧不够高明,但很有触动。
  •     不敢苟同,但鉴于其影响力,还是有研读的必要。
  •     翻得不好,有错误
  •     78+,那个时代的人想到这些还不错吧!
  •     3.5/5,有点散,可能因为是演讲集。
  •     若不是为了自己,我是谁?若不是为了自己,我算什么?若不是现在,又是何时?
  •     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     “我们用以反对技术恶果的唯一武器,还是技术本身。只有合理运用技术,控制和指导技术的所作所为,我们才有希望使社会生活比我们自己的生活更如人意,或者说一种实际的而不是难以想象的社会生活。”
  •     过誉的书
  •     很有道理但略偏激
  •     摆不清立场的作者
  •     狭义出发点经过经验性类化之后,无法避免产生误读和争议。两种文化身份,索性更狭义地对应到作者作为政府公仆职能所涉的两类人:文官和科学顾问(且当是《权力的走廊》那个时代)就更易了解斯诺的本义。而此论文集最好理解为是小说人物刘易斯·艾略特所写。适于背景资料阅读,但不适于表面意义的引用。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