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43889880
作者:季羡林
页数:263页

作者简介

★感受学界大师的家国情怀  触摸百年中国的文化心灵
★著名学者、季羡林关门弟子钱文忠鼎力推荐
本书意在通过辑录季羡林回忆、悼念其师友的文章,勾绘出季羡林眼中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揭示他们或张扬或内敛、或率性或周正、或持正坚守或隐忍委曲的人生性格及因此遭际的不同命运,同时也借此揭季羡林师的识人之术与交友之道。
本书共分四辑,分别为第一辑:我的老师们;第二辑:我眼中的文化名人;第三辑:我眼中的学者;第四辑:我的同学朋友。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一辑 我的老师们
忆恩师董秋芳先生
忆念胡也频先生
回忆陈寅恪师
回忆吴宓先生
遥远的怀念——忆瓦尔德施米特教授
忆西克教授
记一位德国学者西克灵教授
赵元任先生
他实现了生命的价值——悼念朱光潜先生
也谈叶公超先生二三事
西谛先生

第二辑 我眼中的文化名人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扫傅斯年先生墓
回忆梁实秋先生
悼念沈从文先生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悼巴老
悼念曹老
哭冯至先生
悼念赵朴老
怀念乔木
寿作人
痛悼克家
郑午楼博士
郎静山先生
第三辑 我眼中的学者
回忆汤用彤先生
晚节善终,大节不亏——悼念冯芝生(友兰)先生
记周培源先生
回忆王力先生
记张岱年先生
何仙槎(思源)先生
追忆哈降教授
忆郑毅生先生
痛悼钟敬文先生
寿寿彝
悼许国璋先生
悼念马石江同志
悼念姜椿芳
悼念邓广铭先生
悼念周一良
平凡而伟大的学者于道泉
第四辑 我的同学朋友
追忆李长之
忆念张天麟
忆章用
忆组缃
怀念衍梁
老朋友迈耶一家
忆石景宜博士
追忆德国两教授

编辑推荐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意在通过辑录恩师回忆、悼念其师友的文章,勾绘出恩师眼中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揭示他们或张扬或内敛、或率性或周正、或持正坚守或隐忍委曲的人生性格及因此遭际的不同命运,同时也借此揭示恩师的识人之术与交友之道。

前言

时间过得真快,恩师季羡林先生仙逝已近四年了。2009年7月11日上午,我接到上海《东方早报》首席记者石剑峰兄的电话,惊悉恩师的好友、同为山东籍的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刚刚去世。惊讶哀悼之余,我走进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录制棚,正准备关闭手机,突然又接到一个电话。这个电话距离上一个只有两三分钟时间,而传来的竟然是恩师不幸去世的噩耗。我完全惊呆了,魂不守舍,根本无法进行节目录制了,只好赶紧向现场的观众说明情况,连衣服也顾不上换,直接赶往解放军三。一医院。这哀痛的一幕,犹在眼前,怎么也感觉不出来,那已是四年前的事情了。    恩师被尊为学术泰斗,他的学术成就当然是学术界公认的。但是,恩师的专业学术领域即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非常冷僻的。恩师仙逝前两年的2007年,我曾将四篇论述恩师专业学术研究的论文汇编成了《季门立雪》(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在封底特意印了这样一段话:“如果说季羡林先生的学术研究有一条贯穿其中的红线,那么,这条红线非印度古代语言研究莫属。无论是对于研究中印关系史、印度历史与文化、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和民间文学、吐火罗文、糖史,还是翻译梵文等语种文学作品,先生在印度古代语言研究领域的工作、成就、造诣,都具有首要的、根本的重要性。”这些,确实是行外人士难以把握的。    那么,人们是通过什么来了解恩师这位“世纪老人”的呢?恩师又是通过什么使自己走出专业学术研究的“象牙塔”,从青灯下古卷中走向大众读者的呢?答案就是:散文。    恩师享寿98岁,在其漫长而辉煌的一生中,正如上述,从事过很多领域的研究工作。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这些领域的工作都出现过无奈的中断。可以说,基本没有哪一项研究有持续三十年以上不断的历史。而散文,只有散文创作是和老人家相伴最久的,时间超过了80年。    从济南的高中时代起,恩师就开始创作并发表散文作品。考入清华大学以后,虽然就读于西洋文学系的德文专业,但是恩师也没有停止散文写作,屡有发表,佳作叠出。也正是散文,让年轻时代的恩师在当时的文坛崭露头角,并且受知于吴宓、郑振铎等前辈先生。大学毕业后,恩师陷入了“毕业即失业”的困境。也正是散文,使得恩师的中学母校将这位西洋文学系毕业的高材生聘回济南,担任高中国文教员。当时高中学生的底子、眼界和心气,不是今天的高中生可以想象的;更何况,不少学生还比大学刚毕业的恩师年长。所以,要站稳脚跟、拿住教鞭、端牢饭碗,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正是不断见诸报章杂志的散文,使初为人师的恩师被同事、学生认可和尊敬。    不久,恩师就远渡重洋,留学德国。原计划不过是两年,岂料这一去就是漫漫十年。乡关万里、烽火连天、饥肠辘辘、音问断绝,恩师刻苦学习、埋头研究各种在常人看来稀奇古怪的古代语言和文字,多少凄苦、多少哀愁、多少思念、多少悲戚,都只有通过用母语写就的散文来表达和宣泄。    回国以后,由于不同时代的不同原因,恩师在自主或不自主、情愿或不情愿之间,不断地调整改换着学术研究的方向。唯有散文创作一如既往,平衡着剧变时代里恩师复杂波动的内心世界。恩师的名字走出狭小的专业圈子而广为人知,也是由于在这个时期,恩师大量地发表散文,有的还被广播,有的则被选人了中学课本。    也许,读者朋友们会问:在文化大革命的疯狂岁月里,季羡林先生备受迫害,惨遭批斗和殴打,所有的研究工作都被迫停止了,难道老人家也没有停止散文创作吗?我的回答是:发表散文当然是没有可能了,但是,写作散文确实没有停止。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在这个时期,恩师的笔触更洗练、曲折甚至隐晦,老人家将散文写作转换成了日记的形式。恩师的日记持续70多年,基本没有中断。读过恩师这个时期日记的人,都会赞同,这是特殊时代的特殊散文。也正是这些特殊的散文,给了恩师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使老人家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日子。    文革结束后,生于1911年的恩师已近古稀之年,老人家不知老之将至,拼命想追回失去的时间。过去的专业研究接续上了,新的学术领域不断开辟出来了,重要的学术成果接踵问世;同时,年寿既尊、德高望重的恩师最多时候还担任了上百个学术组织的领导工作。但是,令人惊奇的是,恩师的散文创作不仅没有稍减,反而迎来了崭新的高潮,名篇佳构层出不穷。    在生命最后的十余年里,恩师基本上在医院里了。离开了必须参考的图书资料,恩师的专业学术研究不得不停止了。然而,也正是散文,成了晚年的恩师抒写自己的思绪、思考、思想的唯一载体。恩师晚年的许多重要思想都是通过散文,也只有通过散文,才广为世人所知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通过阅读恩师的散文,我们完全可以了解老人家不平凡的一生,感悟老人家的精神世界。    借此机会,我也想顺便向读者朋友介绍一两个和恩师散文创作有关的小掌故。恩师散文风格多样,早年颇多“文艺青年范儿”,气息哀怨、惆怅,笔调沉重、浓郁。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恩师的散文越来越由绚烂归于平淡。恩师早年的散文创作思路我不了解。我是在1984年考人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的,起码从那个时候起,恩师已然是“我手写我心”,信笔写来,自由挥洒。就我所知,恩师写散文是不起草稿的。一个题目,也许会长久萦绕在恩师的脑海中。动手写作之前,恩师都会端坐凝神一段时间,整理完思绪,一旦起笔,则是一挥而就,罕见增删涂改。    世所共知,恩师毕生谦抑,从无一语自许自赞。我仅见的例外,也正是恩师对自己散文的评价了。恩师对我说这个故事是在1985年的样子:当时的恩师早已是著名的大学者了,约稿邀稿都无暇应付。但是,可能还是出于“文艺青年范儿”或者“情结”,恩师居然还将散文以投稿的方式寄往某家杂志。结果竟然是退稿。那位编辑很年轻,应该是不知道恩师何许人也,但很负责任,洋洋洒洒回了一封几千字的退稿信,谆谆教导恩师应该怎样写散文。恩师哭笑不得,却对我说了一句绝对自负的话:“唉,难道我季羡林还要别人教我怎么写散文吗?”我追随恩师二十五年,从老人家嘴里,绝对就只听到过这么一句自负的话。可见,恩师对自己的散文是非常看重的。    当然,不必说,一定是认可和喜爱恩师散文的人多了!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恩师此套经典散文系列,既存缅!怀先哲之义,更在于让广大读者朋友们借此体悟和感怀老人家毕生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智慧,从不同的视角品鉴恩师的其人其文,以镜鉴当下,以反躬自身。    本套文丛共有五种。    《季羡林私人史》,旨在真实地反映以恩师为代表的20世纪知识分子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和他们心怀祖国、与国家共命运的家国情愫。为此,在文章篇目的编排上,尽量采取以时间为序的组编方式,将恩师所撰写的有关其人生经历及因此引发的抒怀感兴之文逐一辑录,使之成为一部记录恩师坎坷一生穷究学术、追求真理的“私人史”,一部以私人的眼光见证和亲历20世纪中国历史变迁的“口述历史”。本书共分五辑,分别为第一辑:只道寻常;第二辑:游学梦忆(1917—1934);第三辑:留学哥廷根(1935—1946);第四辑:我和北大(1946—1993);第五辑:百年回眸。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意在通过辑录恩师回忆、悼念其师友的文章,勾绘出恩师眼中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揭示他们或张扬或内敛、或率性或周正、或持正坚守或隐忍委曲的人生性格及因此遭际的不同命运,同时也借此揭示恩师的识人之术与交友之道。本书共分四辑,分别为第一辑:我的老师们;第二辑:我眼中的文化名人;第三辑:我眼中的学者;第四辑:我的同学朋友。    《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恩师近百年的人生阅历,是一座可资后人汲取人生经验的富矿。在老人家丰赡的著述中,也常见论及人生之作。为此编选了本卷,让读者从恩师娓娓道来的人生哲学与人生经验中,感悟恩师所以能够成为学术大师的做人“密码”,以及所尝言的人生“不完满”的缘由所在。本书共分八辑,分别为第一辑:人生何为;第二辑:做人与处世;第三辑:做人的辩证法;第四辑:人生必修的“糊涂”课;第五辑:我的不完满;第六辑:我的生死观;第七辑:人生必修的“美德”课;第八辑:年少正是读书时。    《季羡林的五堂国学课》。恩师是著名的文化大师,对于中外文化,尤其是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老人家对中国文化本身又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观察?本选集有意编选将恩师专论中国文化的文章,让广大读者跟随恩师学国学,晓悟中国文化的精神。本书共分五辑,分别为第一辑:何谓中国精神?第二辑:国学六讲;第三辑:西方与中国文化;第四辑:大学与“学统”;第五辑:大师与“学脉”。    《季羡林美文60篇》。这是专门为广大青少年及喜爱恩师散文的读者编选的选本。恩师的散文具有鲜明的学者散文特质,常具学者特有的理性思考和对当下现实问题的观照与反思,又不乏散文自身的灵动与语言文字的优美。与以往恩师的散文选本有所不同,本集根据散文题材的特点,作了不同题材类别的分类,以便读者朋友们更好地鉴赏与学习。本书共分六辑,分别为第一辑:人物篇;第二辑:记事篇;第三辑:景物篇;第四辑:游记篇;第五辑:抒怀篇;第六辑:论说篇。    作为季门弟子,我深深地感谢湖南人民出版社独具心思的编选工作。我由衷地相信,这样一套书,一定会受到读者朋友的欢迎和喜爱。    受业钱文忠    2012年12月31日

内容概要

季羡林
字希逋,又字齐奘,当代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备受景仰的文化大师,20世纪以来中国最杰出的学者之一,被称为“学界泰斗”。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岁。

媒体关注与评论

恩师享寿98岁,在其漫长而辉煌的一生中……只有散文创作是和老人家相伴最久的,时间超过了80年……作为季门弟子,我深深地感谢出版方独具心思的编选工作。我由衷地相信,这样一套书,一定会受到读者朋友的欢迎和喜爱。    ——著名学者、季羡林关门弟子  钱文忠

名人推荐

恩师享寿98岁,在其漫长而辉煌的一生中…一只有散文创作是和老人家相伴最久的,时间超过了80年……作为季门弟子,我深深地感谢出版方独具心思的编选工作。我由衷地相信,这样一套书,一定会受到读者朋友的欢迎和喜爱。 ——著名学者、季羡林关门弟子 钱文忠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胡也频,这个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和文学史上宛如夏夜流星一闪即逝但又留下永恒光芒的人物,知道其名者很多很多,但在脑海中尚能保留其生动形象者,恐怕就很少很少了。我有幸是后者中的一个。 我初次见到胡先生是60年前在山东济南省立高中的讲台上。我当时只有18岁,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他个子不高,人很清秀,完全是一副南方人的形象。此时日军刚刚退出了占领一年的济南。国民党的军队开了进来,教育有了改革。旧日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改为省立高中。校址由绿柳红荷交相辉映的北园搬到车水马龙的杆石桥来,环境大大地改变了,校内颇有一些新气象。专就国文这一门课程而谈,在一年前读的还是《诗经》、《书经》和《古文观止》一类的书籍,现在完全改为读白话文学作品。作文也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教员则由前清的翰林、进士改为新文学家。对于我们这一批年轻的大孩子来说,顿有耳目为之一新的感觉,大家都兴高采烈了。 高中的新校址是清代的一个什么大衙门,崇楼峻阁,雕梁画栋,颇有一点威武富贵的气象。尤其令人难忘的是里面有一个大花园。园子的全盛时期早已成为往事。花坛不修,水池干涸,小路上长满了草。但是花木却依然青翠茂密,浓绿扑人眉宇。到了春天、夏天,仍然开满似锦的繁花,把这古园点缀得明丽耀目。枝头、丛中时有鸟鸣声,令人如入幽谷。老师们和学生们有时来园中漫步,各得其乐。 胡先生的居室就在园门口旁边,常见他走过花园到后面的课堂中去上课。他教书同以前的老师完全不同。他不但不讲《古文观止》,好像连新文学作品也不大讲。每次上课,他都在黑板上大书“什么是现代文艺”几个大字,然后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直讲得眉飞色舞,浓重的南方口音更加难懂了。下一次上课,黑板上仍然是七个大字:“什么是现代文艺?”我们这一群年轻的大孩子听得简直像着了迷。 我们按照他的介绍买了一些当时流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书籍。那时候,“马克思主义”这个词儿是违禁的,人们只说“普罗文学”或“现代文学”,大家心照不宣,谁都了解。有几本书的作者我记得名叫弗里茨,以后再也没见到这个名字。这些书都是译文,非常难懂,据说是从日文转译的俄国书籍。恐怕日文译者就不太懂俄文原文,再转为汉文,只能像“天书”了。我们当然不能全懂,但是仍然怀着朝圣者的心情,硬着头皮读下去。生吞活剥,在所难免。然而“现代文艺”这个名词却时髦起来,传遍了高中的每一个角落,仿佛为这古老的建筑增添了新的光辉。我们这一批年轻的中学生其实并不真懂什么“现代文艺”,更不全懂什么叫“革命”。胡先生在这方面没有什么解释。但是我们的热情却是高昂的,高昂得超过了需要。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本书在拿起的那一刻便舍不得放下。读到一半,已经热泪纵横。想写书评,但是又舍不得读完。季老的文字虽然平实无华,但是却有一股魔力,深深的吸引着我。但是最吸引我的还是季老笔下那一个个民国的鲜活的人物。什么是读书人?这本书引起了我巨大的反思。这一代的读书人,有知识,有眼界,有胸怀,更有气节,有骨头!除此之外,还有读书人特有的那种相知之谊,即使岁月如何无情的冲刷,他们也不会忘怀。君子之交若此,虽淡如水,却亦刻骨铭心。其中吴作人老人即使在年迈到忘却了自己的名字的程度,仍然不忘和季老的友谊让我深深触动。这些读书人,活的坦坦荡荡,活的一身正气。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是一丝不苟,按季老的话来说,是性情中人,也是素心人。最终发现现代社会少有读书人,很多充其量也不过是读书的人而已。读过此书,心情复杂,非笔墨能够形容万一。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季式散文!
  •     没多少意思。
  •     这样一本书,简直像一本悼文集,读之哀伤却又满含温情。那些星光熠熠的名字总叫我想起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也让我想起狄更斯《双城记》里那段著名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     耋耄之年回忆师友,有一面之缘,也有一生之交;撷取相识交往过程中的片段,谈为人治学,虽相隔数年,下笔仍生动如昨。看到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治学严谨、风趣幽默、为人宽厚,深表敬佩! 简要梳理了作者生平:1924年毕业于新育小学→1934年毕业于清华西洋文学系→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教国文1年→1935年考取清华与德国合办交换研究生,留德(哥廷根)10年→1946年回国于北大任职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十年浩劫期间被批斗→文革结束,严谨治学
  •     平实却有力量
  •     季老的人际史,多是悼文,有些寡淡无味。这可能就是学者和文人的区别吧。季老所识都是文化大佬,为他们做学问的精神所感动。真正的推动者相较普及者会显得无趣一些,可能这是种常态,适合静读和膜拜。
  •     那个年代的学者,是真正的学者,现当代学者,多是欺世盗名之徒。时无英雄,是竖子成名
  •     都是回忆老师、朋友、同学的文章,象牙塔里最顶尖的一群。解放前写的明显的好,忆章用为最佳
  •     现在没有什么读书人了吧
  •     只读的一篇,是从杂志《东方周刊》所获。文为〈季羡林回忆陈寅恪〉。其实我对读书挺有兴趣,怎奈心沉不下来,读到‘代校长傅斯年’的时候,忽觉,唉,这个人好像听过。方醒,读书真有味道。
  •     文笔和性格都不合我口味
  •     忆章用一篇情真意切,扣人心扉。其余章,看看也便罢了。
  •     能走多远在于与谁同行。
  •     这本书更像一本悼文集,多是季老年老时回忆师友的文章。若单纯当作人物传记来看,未必能读得畅快,总觉得季老作为一个感情极其丰富的人,或是碍于时势,或因一些文章是应景之作,一些感情表达还是太内敛了。仰慕那个年代,我们都是无缘的人,只能从书中去遥想追思了。
  •     很喜欢平实朴素的语言中流露的真性情,自省一下和那一代的读书人无论是气节还是学识都差的好远。
  •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好在校史馆,便在一层展览厅细细浏览了书中的大师风采。看着他们的黑白照片,感受笃定柔和的眼神和对学术的快乐和信念。季老是幸运而幸福的,陈寅恪、吴宓、沈从文、赵元任、朱光潜是其老师,胡适、周培源、王力与其共事,林庚、李长之、吴组缃、乔木是其挚友!但他作为一名“后死者”又是不幸的,米寿之后,迎接的不过是一拨拨老友故去的电话。大师不再,连唏嘘都觉得奢侈。10.20读毕
  •     季羡林是属于特定时代的,有些观点可以不必完全照搬,得有辩证的吸收。算是比较好的书。
  •     做人的基本
  •     季老三十多岁就教授了?!!学究天人啊
  •     就,季先生做学术确实厉害,写散文,比较平实,特别这一本,几乎都是写关于已故老同事老同学为主线的,每一篇一开头,先拉一下双方关系,不论熟与不熟,先拉到一个层面,再对对方进行一番夸奖,看多了几篇会有视觉疲劳,评三星第三星是给老先生的。
  •     昨天读了余英时先生的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谈到陈寅恪先生小女儿带话给他:「作者知我」。今日看季羡林先生回忆胡适先生在台湾与人说起「做学问还得像季羡林那样」。在感叹了解与知己的同时,不得不说上世纪两岸之间的非自然隔阂是一种悲剧。缺乏更加广泛的碰撞,不知道让中国少了多少更有意思的故事。
  •     几乎全书都是悼文,活得太久的缘故。有一篇最打动我,怀念他在德国交到的中国人朋友俊之。心中的深情宣之于笔端,那一个寂寞高傲的人活生生浮出纸面。其他有些文章就属于应付了,比如沈从文等等。但我确实学到了一点,那就是写人物最重要的是细节和小事,写好了人物就生动了。
  •     大部分都是追悼文。那个年代的读书人,可以沉静于学问研究,大多有着自己的坚持和信仰。如今这样的读书人已不多见了吧
  •     可能是借先生之眼观一代真正读书之人便更觉当代教育、传承力量之积弱。
  •     季先生的一些文章选集,季先生的书都值得一看
  •     季老的散文集,描述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际遇和家国情怀。他们其中有季老的中德的各位老师、至交好友,也有文化名流,爱国商人。季老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真挚淳厚的感情一篇篇记录了他们艰难困苦的坚守隐忍,淡泊名利的求真务实,关爱亲友的如沐春风。大师风采,远隔书页生死我仍然动容不已。更为钦佩的是季老其时虽年届耄耋,仍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书中很多文章都是季老怀念亲友笔调极沉痛的悼文,作为一个“后死者”,怀着对先逝者的思念与感伤一路前行,是何等让人钦佩。如今季老驾鹤,但我相信前人之精神,知识分子之传统,必将薪尽火传。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是把季羡林先生很多追忆的文章集中在了一起,读起来并没有什么意思,匆匆看了,觉得是对季老的一个消费。
  •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或张扬或内敛,或率性或周正,或持证坚守或隐忍委屈的人生性格及因此不同而遭遇的命运。
  •     大师从小就不一样。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