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羨与感恩》书评

出版日期:2016-7
ISBN:9787519210812
作者:[英]梅兰妮·克莱茵

是孩子就去幻想,是成人就去真实

每个人都有青涩时分,熬到炉火纯青的那一刻,需要的还是时间。大名鼎鼎的克莱因也不例外。作为脱胎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又能自创流派的一代大家,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是极具代表性的心理学流派。但读她的代表著作《嫉羡与感恩》,仍然是要做好心理准备的。开篇第一章《对某些精神分裂机制的论述》简直会硬生生地把人打倒。无论是阐述的方式、运用的字眼,克莱因似乎就是把一个强硬的自己合盘托出在你的面前,不由分说,决不妥协。及至看到撰写时间——1946年。不禁微笑。老太太的逆反期也是忒长了。文如其人。《对某些精神分裂机制的论述》就像是克莱因本人。骄傲的、倔强的。《嫉羡与感恩》这本书从这一篇开端仿佛不是明智之举,但大概由于时间排序的考量,也只能将之置顶了。在其中出现的婴儿的“口腔施虐攻击”、“口腔施虐冲动”、被害焦虑等等,如果不是出自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者心理不够强大,这样貌似血淋淋的人的原初本能,估计会让一些读者看了不大舒适。奇怪的是,克莱因并没有清楚地提出这些结论得出的依据与过程。老太太直接甩出的话是——“对于以上这些结论,我现在仍然坚信不疑。”好一个斩钉截铁!针对费尔贝恩的评论,克莱因更是绝不客气,“我不同意他对心理机能与本能理论的修订,我也不同意他所认为的只有坏客体被内化”,毫不退让也毫不掩饰。一个坚决捍卫自己的理论和话语权的人跃然纸上。但是接下来,我们会发现十分有趣的现象,之后的一篇篇文章,随着时间跨度的逐渐拉开,克莱因语气语调当中的坚硬逐渐淡去,如同她的表达——“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焦虑减弱了,客体变得不那么理想化,也比较不那么吓人。”的确,老太太不那么吓人了。及至第十章《嫉羡与感恩》,全书的华彩篇章闪亮登场,无愧大家。仿佛之前的“硬”都是为了这一刻的“软”在铺垫,不仅是柔软的深具情感的的克莱因现身,更重要的是,对客体关系的精彩论述也在这里完全呈现。众所周知,客体关系理论尤其是偏执分裂心位、抑郁心位是克莱因突出的贡献。一个人的成长是他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全然出自本能。在婴儿降生的那一刻,母亲就成为他的第一客体。婴儿与母亲的交互作用、关系奠定了一个人发展的基础。处在完全幻想当中的婴儿,只能根据及时的喂饱还是难耐的饥饿来判别一个乳房是好的还是坏的,吃饱喝足就是好乳房,饥渴难耐就是坏乳房。要么全好要么全坏。他的世界非黑即白。满足我的就是好的,不满足我的就是坏的。这就是克莱因所说的偏执分裂心位。只有感觉到母亲的爱与回应,婴儿才能克服焦虑与被害妄想,开始将有好有坏的世界和自己整合在一起。随着成长,接受失落,学会哀悼。走向现实感的抑郁心位。婴儿要生活在唯我顿尊的幻想之中,只有成人,才能接受现实、直面真实。忍耐不确定。接纳不如意。而这些,从根本上取决于生命早期,你面对的是好乳房还是坏乳房。克莱因用满含深情的笔触写下了好乳房的意味——“母性美好、无穷尽的耐心和慷慨大方的原型,也是创造力的原型。”得到了这份爱,得到了“来自爱的客体的一份独特礼物”,婴儿想保留它,这就是感恩的基础。也“是一个人信任自身美好的基础”。完全颠覆了之前的一派强硬。那么美好的关系在这一刻铺展开来。只有得到过爱,才有能力付出爱。才有对自己和世界的信任和信心。也才能活成一个真正的成人。读来惊心。思去有理。所谓大家、好书,就是这个样子。

【拾光书屋(书评)】—整合破碎的自我

心里有个疑问,现在的人类,有多少人会认为自己是完整的呢?经过工作、生活、环境、健康等多方面的考验,有多少人在心理、生理等方面是完整的呢。尤其是心理上,又有多少人可以说自己没有想过去找心理医生聊聊呢?用“破碎”两个字来形容现在一些人的状态应该是没有错的吧?破碎的我们,破碎的自我,跌跌撞撞的寻找着能够整合自我的良药,《嫉羡与感恩》这本书,可以说是良药。良药苦口,翻开《嫉羡与感恩》这本书,满眼的机制、分裂、客体、投射、内射等专业名词,对我这个非专业人士来说真的是心里说不出的苦。好几次翻过书去看封面,真的想象不出来,慈祥的梅兰妮克莱茵,如此优雅的女士竟然是一位卓越的精神分析专家,而且她的理论竟然会一次又一次的给当时的精神分析界带来风暴。梅兰妮·克莱茵,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客体关系之母”,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被誉为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军人物之一。通过她的生平表,我们可以看到,她并不是专业的心理学或者是精神分析学科班出身,她曾经想学医,因为她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被疾病夺去了生命,而他俩和她感情十分深厚。因为婚姻的关系,她放弃了学医,但是,她始终保持着对医学的兴趣,并且对治疗很感兴趣,从这本书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她对于精神分析的目的也是为了去实现治疗。如今经过实践的检验,她的许多思想都已经被纳入了主流精神分析的思维中,可见其理论思想的启发性与重要性。随着阅读的深入,刚开始的枯燥感也逐渐淡去,原来一直以为成年的行为受小时候家庭环境的影响,不曾想,从婴儿时期的本能即已经开始了。不得不说,作者的研究是非常细致的,足见其在医学临床上工作的投入程度,非常人所能及。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我们也会因为工作、生活的诸多问题而出现很多的情绪。《嫉羡与感恩》这本书就囊括了我们日常会经常出现的焦虑、罪疚感、抑郁、孤独、恐惧、嫉羡、感恩等情感,及随之表现出的攻击性、报复等行为、手段。作者对这些情感的根源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延伸至婴儿时期,婴儿时期对于乳房、母亲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用作者的话就是婴儿对其最初的经验和周围的人的内化会反过来影响他的内在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客体的美好占了上风,并且变成人格的一部分,婴儿就会受到外界的正面影响,反之就不易与外界建立良好的关系。《嫉羡与感恩》这本书是克莱茵全集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儿童分析的故事》2015年12月出版。本书包括了其从1946年-1960年过世之前的著作,也包括了在1963年她过世以后才出版的未完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有为专业的精神分析师而写的,也有为一般读者而写的,既有理论解析,也有案例支持,对于整合破碎的自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培养良好的客体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对孩子的人格形成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字体心理学家科胡特给出一个答案,他认为在生命之初,健康人格的基础首先来自母亲的良好镜映。本书的作者基于弗洛伊德之思路,发展了客体关系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客体的寻求",即人类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而非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快乐的寻求"。因此,在婴儿生命之初,母亲及母亲的乳房,与母亲的关系,其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等客体的形成,关乎婴儿一生的性格成型及获得幸福快乐的能力。作者讨论的嫉羡是一种愤怒的感觉,即当另一个人拥有、享受某些欲求的东西,嫉羡的冲动是要去夺走或者破坏它,不同于嫉妒和贪婪,本书当中讨论的是最早和母亲的排他关系。嫉羡及其产生的态度,干扰了一个好客体在移情情景中逐渐建立的过程。而感恩是爱的能力的一个重要衍生物,在与好客体建立关系的过程中,感恩是基本的,而感恩潜在的是对他人和自己的美好感到欣赏与感激。“如果好客体是植根深厚的,也就奠立了心理健康、性格形成和成功自我发展的基础。”歌德说,他是最幸福快乐的人,他可以让人生的终点几乎和开始一样。在作者看来,歌德与母亲幸福快乐的关系,终其一生,这样的关系减轻了怨恨和焦虑,并持续带给老年人以支持和满足。因此,在婴儿时期所经验的幸福快乐和对好客体的爱,构成了享受和升华的能力的基础,而且到了老年也会感觉到。所以在生育孩子之处,需要母亲在婴儿心中建立良好的客体关系,这种客体关系的建立也并非只有婴儿一哭就给他提供食物,这对婴儿的成长也是毫无帮助,对于不被允许哭的承认,也可能因为措施表达焦虑和哀伤的可能性,使抑郁焦虑无法发散。只要不是过度的,挫折也能够刺激对外在世界的适应和现实感知的发展。一个安全建立好客体的婴儿,在成人的生命中,也可以为失落和剥夺找到弥补。这是一本理论性极强的心理学论文集,作者深刻的研究功底为每一个理论结果提供的论据支撑,在研究理论论述完的同时穿插很多实践研究案例。当然,任何一种理论都无法涵盖人类的复杂性,作者对儿童心理学及分析心理学的研究为众多心理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作为心理学门外汉和家里有婴儿的读者,一样觉得受益匪浅。

【拾光书屋(书评)】梅兰妮•克莱茵—客体关系之母

—从根源上逐渐侵蚀爱和感恩的感觉,最强而有力的因素是嫉羡,因为他影响着所有关系中最早期的关系,也就是和母亲的关系。—手里捧着这本《嫉羡与感恩》,我抬起头望向窗外,伴随着列车有节奏的撞击声,我的思绪越飞越远,仿佛回到了梅兰妮•克莱茵生活的年代,似乎亲耳倾听了她关于儿童心理学激情昂扬的演讲。《嫉羡与感恩》这本书刚开始读的很慢,作为一个对精神分析学毫无概念的门外汉,读起来真的有些过于艰深了。满眼的专业术语让我两眼发黑,眼睛和大脑之间好像短路了一般,脑子里一片空白,没有任何概念,仿佛书中的汉字都变成了我看不懂的异族字。再次捧起这本书,我先仔细分析了整本书的架构,然后再次勇敢的跟这些陌生的词汇打起交道。这一次就好了很多,之前读过的文字,在脑子里似乎运转了一圈,终于顺利抵达语言识别中枢。书中关于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深深地撞击着我,我一直在想梅兰妮•克莱茵该是怎样一位聪敏智慧的女性,写出这般睿智的文字。她在本书中提出儿童性格形成从新生儿时期便开始,在生产过程中新生儿丧失温暖的子宫而引发被害焦虑,延期分娩或是难产必然会强化这种焦虑感,同时婴儿必须被迫去适应来到世界这个新的、陌生的环境产生的焦虑感。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感觉通过各种他带给自己温暖、支持与舒适的方法,特别是通过接收食物与吮吸乳房时所感受到的满足感而得到疏解,这些经验在初次吸吮体验中达到高潮。儿童最早建立的是与母亲的乳房之间的关系,对于婴儿而言,其全部的本能欲望和潜意识幻想,使乳房充满了远远超过它所提供的实际营养的性质。对乳房完全的满足,意味着婴儿觉得已经收到来自爱的客体的一份独特的礼物,而他想保留这份礼物,这是感恩的基础。越是经常体验到和完全地接收对乳房的满足,就越是经常感觉到享受和感恩,以及随之想要返还愉悦的愿望。在婴儿的心理中,有一种他最欲求的无竭尽乳房值潜意识幻想,所以就算婴儿未被足够的喂养,如果我们考虑到剥夺会增加贪婪和迫害的焦虑,则可以理解为嫉羡是如何产生的。非常嫉羡的人是贪得无厌的,他永远不会被满足,因为他的嫉羡源自内在,因此总是会寻找一个可以聚焦的客体。对喂食之乳房的强烈嫉羡,妨碍了完整享受的能力,因此侵蚀了感恩的发展。性格的重大改变似乎常发生在那些没有安全建立他们第一客体。简言之,婴儿性格的建立是从他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了,对他性格形成最初也将是最深刻的影响便是母亲(乳房),当母亲(乳房)的爱能力被充分发展,能够给予他享受、满足和安全感,婴儿能体验到完整的被爱的感受,就是促使婴儿好性格的形成,而正是这种享受形成了感恩的基础。相反,如果婴儿在这个过程中,未能体验到足够的爱(喂食得不到满足),这就是增加他贪婪和迫害的焦虑,则可能产生嫉羡,这是一种嫉妒又想占为己有的想法,对婴儿性格产生不良的影响。换言之,在婴儿性格过程中,母亲的作用极为重要,母亲给予孩子温柔体贴的爱对孩子未来性格产生重大的影响。克莱茵的母亲就是一位能够给予子女充分的爱的女性,她来自比较自由的家庭,富于冒险、充满温暖而且勇敢,她给予克莱茵温暖、勇气,以及进步与改变的能力,这些在克莱茵对精神分析的贡献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即使克莱茵的著作从一开始就引起很强烈的争论,他的儿童分析技术、对于前性期以及攻击性的强调,引起了与其他派别的争论怀疑,然而这一切都不曾影响她前行的步伐。梅兰妮•克莱茵,被誉为“客体关系之母”,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她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军人物之一。她不仅扩展了弗洛伊德理论与治疗的范畴,其独立并富原创性的思考系统,更影响了精神分析的发展趋势。她的理论讲精神分析关注的重点,从之前的“驱力”转到了“关系”上。其对幼儿心理的探索,以及对儿童精神分析技巧与理论的开拓,百年来无人能出其右。本书收集了克莱茵在两种心理位置这一创新概念下的著作,并展现了这样的理论架构如何扩展且深化了她的视野,这是克莱茵毕生中最重要的文献,也是其著述的高峰,更是对精神分析的发展与转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拾光书屋(书评)】嫉羡与感恩

本书作者克莱茵从小生活在充满人性的温暖、勇气,以及进步与改变的家庭。他的父亲研习医学,还买下了一个牙医诊所。他是一个认真的学生,阅读广泛,自学了十种欧洲语言。他在克莱茵18岁时过世。她的母亲生活在一个比较自由的家庭,似乎是以为敢于冒险,充满温暖且勇敢的女性,她在克莱茵32岁时过世。克莱茵是4个孩子中最年幼的,西多妮大她四岁、伊曼纽尔大她五岁、艾米丽大她六岁。克莱茵从小就显示出自己的才华,其他孩子都争相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她。在布达佩斯,克莱茵发现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以及改变其生命的精神分析。随后她发表了一篇名为《一名儿童的发展》的文章,并大概在这个时候与丈夫离婚。克莱茵认为,每个心理位置具有其独特的焦虑与用来对抗这些焦虑的防御方式,而这些防御或是更偏向整合更真实的客户关系,或是相反的,更偏向分裂与碎裂化。本书包含了克莱茵从1946年以后到1960年过世之前的著作,也包括了1963年她过世之后才出版的未完成作品。克莱茵对于嫉羡的定义是具有革命性的,她认为在生命初期就已经开始,也是死之本能的最初表现。嫉羡与感恩是相冲突的,在偏执—分裂心理位置运作的嫉羡是精神病理的强力因素。嫉羡与感恩是克莱茵最后的主要理论作品,在它出现之前,“嫉羡”零星地被精神分析师确认为一种重要的情绪——但只是在谈论剥夺的情境中,而且也只有嫉羡形式中的其中之一,即阴茎嫉羡被细节性地研究过。她说“嫉羡似乎天生就存在于口腔的贪婪中,嫉羡最初是指向哺育的乳房”。在此,她详细说明了由于过多嫉羡而造成偏执—分裂心理位置的异常形成。此外,她描述了因分列失败所造成的混乱,并揭示出缺乏理想化的重大意义。在整篇文章中,她都借由案例的素材来阐释理论和临床主张,本文还显现了她在晚期是如何工作的。在心理学领域和对精神分析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了深远的有利影响,她的生活环境,还有她天成的智慧,促使她成为一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她对幼儿心理的探索,以及对儿童精神分析技巧与理论的开拓,提供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拾光书屋(书评)】—— 感恩与破坏

心理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程!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科学,表情到动作、婴儿至成人、人际关系到社会关系,都离不开心理学的范畴,小到行为的解读、大的儿童的心理发展对未来一生的影响。作者梅兰妮.克莱因是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本书收录了从1946年到1960年布兰妮.克莱因过世之前的著作,其中还包括了1963年她辞世以后未完成的作品。心理问题从儿童时期就已开始诞生,嫉妒从生命的初期就已表现出来,即死之本能的最初表现;克莱因主张婴儿一开始就具有自我,焦虑,形成关系,并且使用防御机制。母亲与儿童早期的关系非常重要,不仅是交流与相处,生命之初的抚摸与关爱也不可忽视;早期婴儿所产生的焦虑,带有精神病的性质,婴儿最初的客体关系是母亲的乳房,乳房对婴儿来说,又分为好的乳房与坏的乳房,以此导致了爱与恨的断绝,降生时婴儿的焦虑,又有破坏的冲动,前者通过吸吮来得到内心的满足, 后者具有抢夺母亲好东西的“口腔施虐冲动”与控制母亲身体的“肝门施虐冲动”这两者加深了婴儿的被害焦虑,如果被害过强,仰郁心理很难得到修复,因此产生的各种防御机制,投射、内射、分裂、等 。嫉羡与感恩是相冲突的,在偏执一类分裂心理位置运作的嫉羡,嫉羡是种愤怒的力量,冲动是要夺走或者毁灭另一个人所拥有及享受的。是精神病理的强力因素。书中第十章,很好的阐述了,嫉羡、嫉妒、贪婪三者间的关系。精神分析领域中,嫉妒是很重要的一个词,而克莱因的嫉羡的概念又是革命性的,克莱因大部分的工作基于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是对弗洛伊德研究的扩展, 爱的能力衍生物是感恩,在建立客体的关系中,感恩是基本的一种情绪,而其根源在于婴儿最早的时期,这个纽带就在于其“乳房”给予婴儿最初的感受,生命之初的婴儿会有一种破坏的冲动,如果“乳房”唯一的客体对婴儿的满足感进行干扰,既会觉得一种客体正在迫害其自身,这时内射入内在,就回抢夺母亲的好东西产生“口腔肆虐”,伟大来点来说,这时就需要爱的感化,让孩子进行完全的享受,不再对其惧怕,这种享受也给未来的感恩奠基了基础。现如今,大部分的专业人士都很熟悉克莱因女士所说的客体关系,她的许多思想已经被收入主流精神分析当中,且在世界各地流传和发展;其作品的专业性是不容置疑的;这是部儿童分析的里程碑作品,拨开迷雾,看懂孩纸,感恩的起源,嫉羡的本质!

因为你活着,我才知道我活着

认识自己是智慧的开端,苏格拉底用“认识你自己” 启迪弟子,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佛洛伊德创建的精神分析研究人与自己的关系,他认为人活着,是为了满足与生俱来的性驱力和攻击性驱力的需要,梅兰妮•克莱茵基于佛洛伊德之思路,发展出来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活着,是为了寻求客体或者客体的回应。她成为经典精神分析和现代精神分析的分水岭,将精神分析关注的重点,从之前的“驱力”转到了“关系”上,被称为“客体关系之母”,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克莱茵保留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又认为本能对客体有内在的联系,驱力是表示关系的,天生就是朝向客体的,这改变佛洛伊德认为驱力是无客体的看法。在生命之初,本能驱力就出现在一个客体关系的背景中,并被客体所调整。婴儿寻找乳房和食物不仅仅是为了能量地释放,更是为了关系的需要。这种对本能驱力和客体关系两方面的强调与佛洛伊德认为驱力是无目标的观点显著不同。她不强调攻击性,而较强调生死本能、爱恨之间的互动及其隐含的意义。她引介“心理位置”的观念,并描述“抑郁心理位置”及其与“偏执—分裂心理位置”之关系。在克莱茵的框架中,性欲关乎爱、破坏性和修复。男人和女人深深地关注自身的爱与恨能力之间的平衡,关注自身保持客体存活能力。嫉羡是她较后期引入概念,要理解嫉羡,最好对嫉羡和贪婪进行比较。嫉羡是一种愤怒的感觉,另一个人拥有、享受某些所欲求的东西,嫉羡的冲动是要去夺走它或毁掉它。嫉妒基于嫉羡,但是参与这种关系的至少有两个人。贪婪是一种贪得无厌的强烈渴求,远远超过主体的需要和客体所能够和愿意给的。嫉羡在生命初期就已经在运作,也是死之本能的最初表现。嫉羡与感恩是相冲突的,在偏执—分裂心理位置运作的嫉羡是精神病理的强力因素。嫉羡增加,感恩减少,嫉羡和感恩成反比,通过一次次分析和嫉羡与破坏冲动有关的焦虑和防御,逐步达到整合。投射性认同是她较后期引入另一概念,记得开始接触投射性认同,一头雾水,能理解投射是你把自己的东西归结在别人身上,那投射性认同呢?还是无法在人际交往中鉴别出来,看完电影《杀生》《密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慢慢理解她的意思,个体对于一段经验,不认为它存在于自己内部,而是异样刺眼地存在于他人身上,成为被高度关注并努力控制的对象,这段经验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冲动,而应看作人类关系中的一个普遍维度,就像我们把糟糕的,坏的形象全部丢给别人,让别人产生这种感觉,体会他的情绪,他的本质还是控制。因为有你活着,所以我才需要活着;因为你活着,我才知道我正在活着。主客体之间关系牵出的存在感,让我们思考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为了满足关系的需要,我想这也是梅兰妮•克莱茵撰写《嫉羡与感恩》的初衷吧!

[拾光书屋(书评)]爱与哀愁

《嫉羡与感恩》是本很专业的心理学书,作者梅兰妮.克莱因是弗洛伊德以后里程碑一样的心理学著作家。不得不说梅兰妮的家庭为她成长为一个有思想并显著的先进与同业者的学者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她有一位犹太籍的认真的医生父亲,甚至会十国语言;母亲是位富有冒险精神和温暖勇敢的自由家庭出身妇女。而她也是早慧的,在她年纪很小的时候,姐姐和哥哥便带着她走进计数和阅读的世界。而且早逝的姐姐,身体不好的哥哥这些都是敏感的来源。成年后的梅兰妮很快在社交广泛的哥哥朋友圈里认识了第一任丈夫,而且离开了她一直喜欢并且氛围智性的维也纳在斯洛伐克生活起来!并有了她的俩个孩子。虽然日后她与丈夫分手了,但是孩子们的到来让她接触了弗洛伊德,并且真正的开始了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这一切的一切都奠定了以后她著作上的成功。成功有偶然性却避不开必然性。这部《嫉慕与感恩》有许多的学术性分析和对比于弗洛伊德精神结论的展开与推进。它详细的列举了案例和对现有的科学论断的说明。书中按年份罗列了,梅兰妮从1946到1963年间的著作,也是其毕生的精华。因为她对儿童的研究,所以对于婴儿本能精神的需求的衍射,以及成年后一些精神状态的表现的必然联系有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和表达。她的书不只是冰冷冷的理论书籍一样,她有她的哲学思想在里面,而且较多的实际案例也帮助我们理解很多表现的起源性。人是这自然界最复杂的动物,因为思想和精神世界的千变万化性以及自我和本我的共存性都决定了一切的不可预测。但是理智又系统的精神心理分析法确实对生活和人本身是一种救赎。了解自我和认识自我是人类永不言弃道路。梅兰妮的文章在某些地方确实是指导性的进步。文章里多次提到“投射和内射”这在人类心理世界里是相互关系紧密的俩种必然反应,俩种反应的共存性和转化性组成了部分原始本能的运作。书中很多举例都是很细致的描写了受分析方的心路历程和纠葛情感,这也是女心理学家的细腻吧!从而梅兰妮更确切的加以分析和求证。作品从各个方面来阐述分析师的分析,从梦境,身体部位,物品,幻想,建筑,壁画,所有可以联系的一切,可见作者的学识是广泛而有趣的!她引用了许多文献,但是却完全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方法。独立,勇敢,聪明,智慧,严谨,认真,执着是我读本书作者给我的印象。向真正的学者致敬。心理学是无止境的,本书给你启示。

【拾光书屋(书评)】——世界以痛吻我 我要回报以歌

心理学方面的书一直是我喜欢而又不愿触碰的类型。关于人性内心深处的好奇感是来自于每一个人类共同拥有的窥视欲望,而另一面我们又试图诋毁和抗拒它,因为它代表着我们每个人自己最原始赤裸的本能。弗洛伊德曾这样指出:人的精神疾病与性格缺陷往往是童年时期造成的。一个人的性格及内里往往能够通过研究他的生活环境与成长环境来看,探究性格形成缘由的绝佳途径就是从其生活环境着手,以外看内,由外及里。而作为继弗洛伊德之后对当代精神分析领域有着深远影响的精神分析学家,被誉为“客体关系之母”的克莱茵在《嫉羡与感恩》一书中,以论文集的形式深刻拓展了环境研究理论的内容,并加以自己的理解与阐释提出了客体关系理论并推动了当代精神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何为客观关系理论?它基于一个基本假设——婴儿即使是刚出生时,便拥有一种积极的幻想生活。这些幻想是潜意识本我本能的精神象征。或许这个概念对于并不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你我来说,并不容易理解,那么换另一个浅显的角度来说,人性的本能其实从懵懂的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体现了,他们不断的徘徊在好与坏、爱和恨、创造和破坏之间,他们从在母亲身体里开始就拥有对事物判断的幻想和印象。克莱茵认为一切孩子的心理反应都早于弗洛依德的研究,婴儿与最初客体(乳房)的关系是未来自我发展与日后人际关系的原型,一个人的自我塑造从他第一次哺乳的时候便已经开始。我们无法准确的追溯人格的形成发展,更无法探究婴儿的心路成长过程,但是不难通过对婴儿的外在表现与行为动作反映来推测其心之所想,并由此来研究成人的心理特征。正如克莱茵书中所提到的婴儿与乳房的联系,婴儿在降临世上之时本是无助与饥渴的,在毫无助力的情况下,会对身边的环境产生焦躁恐惧之情,于是他们饥渴的扑向乳房,希望能够通过吮吸撕咬来得到内心的满足与依赖感,痴睡中的喃喃是他对外现世界的满意与舒适,这样的过程正是一种自我的营造与成长,这种过程在心理学研究中就被称为嫉羡与感恩。古有人性本善的言论,亦有人性本恶之说,其实本能的塑造从人出生开始就在被不同的环境教育和接触所定义,他所承受的世界给他了什么他便会反馈给他人什么,这就是最初始的交互能力,婴儿虽然缺少主动理解这个世界的能力但不代表他没有喜怒没有对好坏的评价。婴儿降生,母亲成为他的第一客体的同时,婴儿与母亲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交互关系。这种看似简单的交互关系中其实就蕴含着嫉妒与感恩的情感交织。对于婴儿来说,他们初到世界,感受到完全陌生的环境与变化,他们试图通过吮咬来夺取他们生命中的第一个客体“乳房”,这种情感其实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嫉妒,或者叫它嫉羡。而婴儿在获得母乳的过程中,感受到母亲的温暖与爱意,尽管在这种交互关系中,婴儿还只能够根据饥饿的程度与母乳补给的及时性等外在条件来获得内心的舒缓与宁静,这其实就已经奠定感恩的心理基础了,并由此产生情感积淀,对于这种情感的表达,婴儿往往会选择用微笑与喃呢来表露感谢之意。回归本书,初读时候总是缓慢而复杂的。书中作者阐述了嫉羡嫉妒贪婪,嫉羡的客体,爱的能力,整合与分裂,罪恶感,野心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并且又列举了多个临床的案例,比如有一位女性病人时常会觉得疼痛与寒冷,觉得这个世界对其漠不关心(也就是我们常爱说的我感到来自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克莱茵说这就是典型的从婴儿时期所带来的“当她想要被照顾时却没有人来”,而满足她的需求不断的治疗满足她被喂食的欲求就是帮助病人最好的方法。由此可见,婴儿及孩童时期的环境对其人格的塑造与影响是深刻且深远的。而想要满足的所需求的,究其本质也是婴孩期间最简单直接的愿望。心理学常在哲学层面上给人以警示,那么一本好的心理学会告诉我们什么:人是一种不断学习和进步的物种,而人性的成长又是从一开始“婴儿能被喂饱,并得到爱与安全感时,就是好的乳房;婴儿没有被提供奶水、爱或安全感时,就是坏的乳房”的非黑即白到我能够理解这个世界,而反过来这个世界又在不断教会我成长的忍让和变通。这个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交织着矛盾与错杂,此消彼长的矛盾从多方面多角度在影响着成长过程。仅从人之生命初期婴儿时代来看,母亲,乳房,母子关系及个体需求等关乎着性格的定型与获取快乐感知幸福的能力。其实读这一本或者此类书会给人带来一种恐慌感。作者把你的情绪、心理乃至思维都肢解成简单的有因由的必然结果,让人不禁怀疑,我之所以有现在的情绪性格或者对事物的反应,会否是一开始就决定好的,会否是还没有记忆时母亲的一个无意识举动对今日就产生了莫大的影响。所以,自己真的对自己有足够的掌控吗?所有的事情都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积累成的必然结果吗?实际上,扩展开来,从客体延伸到原生家庭,它对人的性格乃至人生选择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在物理层面上可能脱离了原生家庭,然而心理上会否永远难以走出这个看不见的牢笼。每思于此,自我怀疑就不断膨胀。当然,同样有心理学家曾表示,将自身所有的不足过错统统归咎于原生家庭毫无疑问是一种推卸自身责任的行为;但是,人的判断与幻想所得到的回应,人最初的客体乃至原生家庭潜在的巨大影响力也让人不由得敬畏和自我怀疑。重新说回我国儒家先哲所提倡的人性本善亦或本恶,这些善恶的成长来自于我们从最初的地方被给予的力量,从我们看不到的小事比如哺乳开始,婴儿就在学习着认识这个世界,他需要被爱护并教育如何克服恐惧,控制情绪,如何从跌倒中爬起,如何由他所受到的爱去爱他人。所以人性善恶从来不是生而如此,一切精神当中的感知和思想上的动摇都会被来自外界的力量所左右。只有得到过爱,才明白什么是爱,才懂得如何去回报这份爱,才能够树立对世界的信任与爱心,也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人,才能够真正实现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幸运的是,总共有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感情能够消解我们的焦躁恐惧与无助,从婴儿开始,从我们无意识开始,嫉羡与感恩的情绪就开始为我们奠定以后爱的基础;人能够成为人,也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克莱茵在书中这样写道“在婴儿时期所经验的幸福快乐和对好客体的爱,构成了享受和升华的能力的基础,而且到了老年也会感觉得到”。人性是脆弱的,往往会因为一时的打击而憔悴失落,但它却又是美好的,像一份晶莹剔透的水晶一般折射着爱与包容,情感交织,复杂多面。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母亲,从我们婴儿时期就付出的无私而伟大的爱就是最直接的教育,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我们都更应该懂得感恩与付出。借此书一愿每个人都被世界善意以待,再愿每个人对世界回报以歌。就如歌德所说“他是最幸福快乐的人,他可以让人生的终点几乎和开始一样”,好书如此,由开始而幸福。

并不仅仅是“羡慕嫉妒恨和感恩”哦

我不太了解梅兰妮·克莱茵这位老太太,虽然她是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是著名的精神分析专家,但是我最初绝对是被《嫉羨与感恩》这个书名给吸引了,“妒羡”这种情感,说起来真是挺能引起人们的好奇的。凡是翻开这本书,并未满足我窥视人类“羡慕嫉妒恨”这种隐秘情感的需求,却意外地收获了关于研究儿童心理的很多知识和理论,算是意外地,让我深入地了解了梅兰妮·克莱茵其人,以及其学术理论。因为已经是一位母亲,度过了新手妈妈阶段,暂时还没有找到替代西尔斯夫妇育儿理论的书。比起后者,梅兰妮·克莱茵要研究的深入很多,西尔斯夫妻的育儿书,很多理论是实用派,而梅兰妮·克莱茵却是绝对的精神分析派,她的理论承袭弗洛伊德个人本能理论,后又发展处独树一派的客体关系理论。育儿专家的儿童心理学研究经常是浮于表面的,而精神分析专家深入到最原始、人类的最初。在我看来,是一种“知其所以然”的工作。精神分析本就是一门艰深的学科,而儿童精神分析比成年人其实更难。因为,成年人总会 自己的小时候,就像我们无法用意识去了解无意识。可是,总有藏在记忆深藏的秘密,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学家就像寻宝者,从意识的蛛丝马迹探寻到最初的源头,只有从最初的源头治愈才是最根本的治愈。据说梅兰妮·克莱茵开启自己儿童精神分析之旅是从分析自己的孩子开始,这让我不禁想到了《生活大爆炸》中莱纳德的母亲,虽然母亲的lil.un为万人造福,但是对于被研究对象来说,可是算不上什么好的体验。然而,梅兰妮·克莱茵一生和自己的儿子关系都还不错——儿子是主要的研究对象,后来和孙子相处也不错,含饴弄孙,倒让这位婚姻不太幸福的学者享受到了人间的天伦之乐。所以,事无绝对,并非被分析就一定是痛苦的。翻开这位学霸老奶奶的著作,字里行间就俩字——霸气。所有的结论都是肯定句式,毫无犹疑。如果你是心灵弱小的母亲,还是别看了吧,看着襁褓中那柔软的一团小肉,在看看奶奶的口腔施虐攻击、原初焦虑、偏执——分裂心理位置、儿童燥郁状态、投射性认同的潜意识幻想和机制、死之本能的转向、食人欲望、攻击与施虐性侵入母体潜意识幻想……这些名词绝对让你不快。你怀中的天使是一个小恶魔吗?你绝对不可能相信。人们都说人之初性本善,作为母亲,天性会让你回避所有不美的词汇。只是可惜,人之初,性是善还是恶并不在精神分析专家的研究领域,他们关注的是一片鸿蒙之地,人诞生之初,或者诞下之前,其实都是有意识的,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自己有意识而已,就像上古一样,世界也有年轻的时候,人也一样。作为研究对象,本就没有善恶之分,当你能够科学的看待这些短语与词汇,梅兰妮·克莱茵的书绝对对一个母亲而言,大有裨益。她解释了除了先天身体的因素,为什么有的孩子那么难带。不久前,我曾经出行一周,回来第二天,宝宝子就把便便便到可床上,还用我的枕巾蹭了屁股。当时很震惊,作为一个21个月的孩子,她要是不拉肚子,是绝对不会将便便拉在床上的。梅兰妮·克莱茵解释了这种攻击性,对于幼儿来说,用排泄物攻击其实发泄的是一种焦虑情绪。为什么你突然不见了,又突然出现了。或许在幼儿的眼里是不可理解的一件事。如果你明白她的焦虑,你就不会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这件事,反而应该很平静地接受这件事——不管你做什么,另外一个独立的小人,都会做出回应。你是她的客体,她在探索着认识你,也是通过你认识外部的世界,而同时,她也是你的客体,你不可能左右她的意志。前期的学习,我知道了孩子都有“口欲期”。很多人都觉得这种名词怪怪的,有损可爱宝宝的形象。当小孩将手指头放进嘴里不断吸允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帮助宝宝纠正这一行为。其实,精神分析专家建议不要这么做,你只需勤洗宝宝的小手就可以。这是一种需求安全感的行为,果然,宝宝在断奶之后,不到两岁自然就断掉了这个行为。有些东西,的确不能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衡量。以前总以为,上了班小孩会追着你撕心裂肺地哭的你都不忍心离开她,其实也没有那么夸张。只要你为她建立一个稳定的“好”妈妈客体,至于怎么做,三言两语也说不清,个中滋味只能自己体会。如果读了梅兰妮·克莱茵这本书,你会更加理解自己的宝宝。为什么她变成了小恶魔,你不要试着纠正,而是,理解和接受,并且寻求一种双方的和谐关系,并且最终能够达成良好的沟通。到了梅兰妮·克莱茵后期,她对有些东西变得不那么强硬了,但是她的儿童分析理论依旧对我们今天有深远影响。或许,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是通过这样的分析,了解自己吧。

值得更多的人关注——儿童心理

看过《犯罪心理》的朋友,在剧中,给嫌犯做侧写的时候,会注意到很多嫌犯是有心理问题的,而这种心理问题,大多是从儿童时代就存在的。然而对儿童心理的研究却比成人要晚很多,更被很多家长所忽视,古诗有云“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很多人小时候,都有一些困扰自己的情绪,然而跟父母的交流中,父母的态度,大多都是小孩子懂什么?这种无效的交流,使得一些可以早些发现的心理问题被忽视了。本书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梅兰妮.克莱茵女士的著作集,家长或教育工作者读罢,定会有很多收获。本书并名为《嫉羡与感恩》,它原本是一篇专题文章,写于梅兰妮.克莱茵病逝前四年,两年后,她完成了其重要著作《一个儿童的分析过程(Narrative of a Child Analysis)》。本书除收录同名文章外,还收录了梅兰妮从1946年到1960年过世之前的著作,并收录了在1963年她过世以后才出版的未完成作品《关于孤独感》。很多不了解心理学的朋友可能对梅兰妮.克莱茵(Melanie Klein)的名字比较陌生。梅兰妮·克莱恩1882年出生于维也纳,并非科班出身的她,本着对医学治疗的极大兴趣,加之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研究,1919年7月,梅兰妮在匈牙利精神分析协会上宣读了她的第一篇论文,题为《一个儿童的发展》,从此开始了,全身心投入到儿童分析领域。她基于弗洛伊德之思路,所发展的客体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s Theory, ORT)。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客体的寻求(object seeking)”基于对儿童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梅兰妮.克莱茵(Melanie Klein)被当今的精神分析学界普遍视为客体关系理论与儿童精神分析的创始者。阅读本书,需要一定的耐心,因为部分是为精神分析师所写,所以概念比较多,而且很多概念在如今还是比较少人知晓的,所以读起来有一定难度。不过,正因为如此,如果您耐心读下去,可能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首先,因为本书收录的文章,有的是写给精神分析师,有的是面向一般读者,所以内容和其他书相比不是那么一致。所以阅读前,了解几个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是很有帮助的。(注意这些词汇会在你阅读中反复出现,并且没有在开始给出解释,预先有个基本概念会帮助你理解其中的关系)1 客体客体(object)这个词,最初是由弗洛依德所引用的一个技术性字眼,单纯指的是可以去满足某种需求(的东西)。客体关系理论中的客体指欲望或行动所指向的某人。一个客体意指一与“主体”(subject)相关联的东西。例如,对于婴儿来说,母亲的乳房/脸/手等等都是客体。2 幻想客体关系理论有一个基本假设:婴儿即使是刚出生时,就拥有一种积极的幻想生活。这些幻想是潜意识本我本能的精神象征。3 投射投射(projection)是一种心理过程或幻想过程,藉此婴儿相信在现实里有某一客体具有某些婴儿本身感受的特质。例如喂食良好的婴儿,对乳房会有美好的印象。好的乳房变成了好且有益的原型。4 内射内射(introjection),是另一个在非常幼小婴儿身上呈现且存在的一重要原始机制,是婴儿从外在世界中所感知而后藉以放到他或她自身里面去的心理幻想。5 分裂分裂(splitting)意指分离或隔开感受与自体各面向。虽然克莱因理论的基础来源自弗洛伊德(尤其是最初的文章)但是后期发展虽不离弗罗伊德思考架构之范畴,却已逐渐形成自己独立自主之思考系统。并与安娜·弗洛伊德在一些问题上有了明显的分歧,并有了各自为代表的学派。现如今,安娜·弗洛伊德学派的取径采取了部分克莱因学派的取径,诸如和较年幼孩童进行治疗工作,并意识到孩童会发展出移情关系,而现在的克莱因学派取径则可能更考虑到孩童的外在环境,并且去多看看移情世界之外的东西。对于儿童心理分析的关注,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很多问题在孩童时代,就可见一斑,如果能结合相关理论,防患于未然之时,可以避免更多的不幸。个人不成熟的小建议,一般读者可以从比较后期的文章读起,因为这些文章是比较成熟的作品,而且也更加容易理解。而作为相关学习的人,可以从开始阅读,分析了解梅兰妮.克莱茵理论的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也可以看到一个理论学派的发展与完善。ps:特此鸣谢【拾光书屋】

冷酷的剖析源于真诚的善意

《嫉羡与感恩》一书是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客体关系之母”梅兰妮·克莱茵从1946年以后到1960年去世之前的作品集合,这本书并非常见的心理学科普书籍,而是极具深度的心理学著作,作为非心理学专业的读者来说,用“啃”来形容读这本书的过程并不为过。起初吸引我读这本书的动机是更多的了解儿童精神分析理论,却发现这本著作带给我的比我期望的要多的多。书中文章皆以写作时间为顺序,这和我们平时接触的专业性书籍略微不同,它并没有为读者搭建一个由浅至深由表及里的渐入式的学习框架,而是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现,故而当初看第一章《对某些精神分裂机制的论述(1946)》时,我的整个人是被震惊的。普通人,尤其是母亲,很难把“口腔施虐”、“食人冲动”、“投射性认同”、“屠杀”、“分裂”这些冷酷的字眼和天真柔软的小婴儿联系起来,但在克莱茵的探索中,他们仅是研究对象而已,这样的字眼不过是为了更好更贴切的阐述研究者的观点。门外汉的我接触的心理书籍多为科普形式,再精深一些的也只止于案例理论结合的书籍,这样一本纯学术型的书籍没有了特意营造出的轻松和平易,也没有了时下市场需要的吸睛点和噱头,一如它的作者克莱茵——我阐述我的所思所想,无论你是否去看去听,它们总是存在且揭示着事情的真相与本质,哪怕这样的论点可能带着局限性或偏差。看过不少的育儿书籍,多是就儿童心理身体发育做出阐述,以便于家长理解和使用的目的为主,几乎没有深入到精神分析层面的理论知识,所以对于婴幼儿的很多行为大众仍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克莱因的儿童精神分析中我们可以窥得儿童精神世界的样貌,很多母亲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有一段时间在哺乳时常被孩子咬伤,或者离开之后再归来被孩子踢打推搡,解开其表面原因并非简单地磨牙或是闹情绪,它反映了婴儿在投射,客体关系上的感受和改变。西尔斯的育儿书籍中使用大量案例来证明培育良好亲密关系的重要性,以及这种重要性在儿童成长乃至一生中所造成的影响,我们能够从自身及周边的例子中验证西尔斯这一观点的适用性,也能欣喜的发现亲密关系确是让生活像更美好更和谐一段发展的良药,然而,为什么?是什么样的内在原因(动力)使得亲密关系有如此神奇的作用?西尔斯医生并没有告诉我们,也许这也并非他们的主攻领域,没关系,在克莱茵这里我们就能找到答案。母乳喂养是被提倡的喂养方式,但除了满足机体生长所需营养外,母亲的乳房还担任第一个客体这样的角色,在看似毫无知觉的婴孩心里受内射与投射机制影响,幻化出冲动、焦虑、愉悦、喜爱等等。到了1957年,克莱茵在多亚伯拉罕等人学说研究及自己作品的基础上,写出这篇著名的《嫉羡与感恩》,全面分析了这对处于天平两端的情绪或者说心态,自出生那一刻起,幼小的婴儿就坠入这场摇摆不定的“游戏”,诚如在孩子心里有着好乳房与坏乳房,人类成长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过程,绝大多数时候矛盾的感受会缠绕着交替出现、此消彼长,克莱茵一生的著作不单是从学者的角度对分析对象施以客观冷漠的研究,而是从医生、帮助者的角度友善的期待解开寻求精神分析病人的心结。《嫉羡与感恩》对专业人士的启发自无需多言,即便对于普通的家长读者说来,跟着作者从精神分析层面探究幼儿心理活动,弄明白自己的每一个眼神、每一次回应将会产生怎样的拉力或是推力,就可能在孩子的成长中多加一份善意,保留他与身俱来爱的能力。文|团团花哚 2016.09.22非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授权可豆邮或联系fionado@qq.com

嫉羡与感恩及其他

这本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本论文集子,它收录了精神分析大师梅兰妮•克莱茵从1946年以后到1960年去世之前的作品,当然这本书也收录后她去世后于1963年才出版的没有完成的作品。毫无疑义,这本书中收录的作品是克莱茵的理论成熟期间的著作,代表了她理论创作的高峰。克莱茵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对当代精神分析领域产生影响最广泛也最深远的精神分析学家。她被誉为“客体关系之母”,是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克莱茵在精神分析领域提出了不少理论洞见,比如“内部客体”和“外部客体”的划分、“偏执—分裂位置”到“抑郁位置”的转化、“爱”和“恨”的互动等概念,这些概念的提出催生了客体关系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当代精神分析理论的深化和发展,她的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得到了较大的运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深入地了解克莱茵的思想,对于从事心理治疗的临床工作和理解治疗情境,而且对于看待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均有较大意义与价值。  《对某些精神分裂机制的论述》(1946)一文中,克莱茵比较细致地探讨了生命最初三到四个月期间的心理过程,她把分裂机制联系于偏执位置,提出了与“抑郁心理位置”相对的“偏执—分裂心理位置”,并在“投射”、“内射”与“认同”等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投射性认同”的防御机制,从而阐明并确立了她的客体关系思想的基本理论框架。在随后的几篇文章中,诸如在《关于焦虑与罪疚感的理论》(1948)、《关于婴儿情感生活的一些理论性结论》(1952)以及《婴儿行为观察》(1952)等文章中,她又进一步讨论了从“偏执—分裂心理位置”到“抑郁心理位置”的转化,以及这个转化过程中的波动所隐含的病理学意义。当然《嫉羡与感恩》(1957)这篇文章是克莱茵晚年的最主要理论代表作,这本论文集以这篇文章的名字作为书名,可见其重要性。在这篇论文中,克莱茵提出嫉羡与感恩是两种相反却相互作用的感觉,一般从出生开始就运作着。在文章中她分析了嫉羡与感恩的起源,认为嫉羡诞生于最早的婴儿期,是死本能的最初表现,且直接指向早期的部分客体(乳房),而感恩则是爱的衍生物,以好的客体关系为基础,被认为是日后一切幸福与快乐的源泉。克莱茵对嫉羡与感恩的论述是深刻的,富有启迪意义的。

探究性格的心理起因

探究性格的心理起因评《嫉羡与感恩》当你遇见一个人,深入了解他的性格之后,在探究他性格形成的缘由中,很容易地会从他的环境着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学说指出,人的精神疾病和性格缺陷,多是童年时期造成的。克莱茵的《嫉羡与感恩》也是这一理论的发扬扩展,并对这个理论增加了她的理解和扩展。我们无法追溯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在婴儿期间的心理历程,但可以通过婴儿的表现和反映推测他们的内心心理,从这种心理的推测和建立,寻找成人在成长初期的心理特征。克莱茵老师从婴儿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客体—乳房出发,探究婴儿的心理。婴儿刚出生之后在新环境之后的无助与饥渴,产生了挫折和焦虑,于是他疯狂地扑向乳房与乳头,利用口腔施虐,幻想着将乳房和乳头吃掉,这似乎就是精神分裂状态的潜在原因。乳房的乳汁满足了婴儿的饥渴,把乳头含在嘴里的满足和头顶乳房的依赖也让婴儿得到了满足,婴儿在喃喃的睡意中表现出对乳房的满意,这似乎有助于营造和建立自我。在心理学中,作者将上面两种心理状态称为嫉羡与感恩。嫉羡是一种愤怒的感觉:另一个人拥有、享受某些所欲求的东西—嫉羡的冲动是要去夺走它或毁坏它。更甚者,嫉羡意味着只介于主体和某人之间的关系,且返回最早与母亲的排他关系(在我理解,嫉羡和嫉妒的意思基本接近,而且“嫉羡”这个词平时很少用,我们基本将他等同于“嫉妒”)。婴儿出生之后,想要夺走他所接触的第一个客体(母亲的乳房),甚至是毁坏它,这种心理造成的破坏和毁坏,也是精神的分裂和人格的毁灭。感恩则源于婴儿的爱的能力的发展,他的饥渴得到乳汁的满足,不安全感在乳房的保护和母亲的怀抱中得到缓解和消除,这种安定与享受成为了感恩的心理基础。于是婴儿的心理上趋于维持这种现状,并且会用微笑和喃喃自语表达自己的“感谢”,在精神上他想进一步整合自我,在性格上则趋于稳定。对于嫉羡与感恩的理解和反馈,反映了母亲的爱的能力。婴儿出生之后,通过他的哭声和身体姿势表达他们的需求,而用他们的口唇、肛门和性器官表达他们的心理(嫉羡和感恩)。解读婴儿的心理,迎合他们的需求并在实际的行动中引导他们的行为,这就是爱的能力。倘若婴儿的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那么他的嫉羡心理会不断增强,破坏欲望也将不断加大;婴儿的需求得到满足,但在过程中却不能让他处于舒适的状态,婴儿同样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焦虑,甚至造成他内心的不安全感;一味让孩子处于一种安逸的状态也未必能培育一种感恩的心理,婴儿将其视为必然,一旦稍有变化便引起不安和叛逆,同样也是一种嫉羡。成人具有成熟的心智模式,这种模式是建立在他与相处环境的互动形成的,包括嫉羡与感恩。探究这种心理的外在层面,可以去分析成人所处的环境;而追寻这种心理的起因,则可能要从他出生之后的那个环境和接触的第一个客体出发。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过程,也在印证一个道理:凡事有因有果,追本溯源方得真知。2016-9-20

【拾光书屋(书评)】精神分析学中的嫉羡与感恩

前些年流行的网络潮语,羡慕嫉妒恨,引起了人们的争相模仿,套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时代社会中一部分浮躁或者酸葡萄的心理。当然本书《嫉羡与感恩》与我们普罗大众了解的心理情绪有联系也有不同。作者梅兰妮克莱因,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扩展了弗洛伊德理论和治疗的范畴,对儿童精神分析技巧和理论做出巨大贡献。本书收录了克莱茵从1946年以后到1960年过世之前的著作,包括在1963年她去世之后才出版的未完成的作品,在集大成的本部图书中,介绍了克莱茵对嫉羡的革命性定义。在对某些精神分裂机制的论述中提出分裂机制是生命初期的自我功能与对抗焦虑的防御机制之一,这个机制帮助从孩童时期的我们自我克服焦虑,对抗焦虑。在自我和本我在发展上的相互影响中,提出我们认知到无意识是一切心理过程的根源,决定了心理生活的全部。在1952年发表的关于婴儿情感生活的一些理论性结论中,详细探讨了从偏执-分裂心理位置移动到抑郁心理位置的过程中发生的改变,以及这个过程容易发生的波动所隐含的意义。对儿童的精神分析工作以及通过对婴儿行为的观察来加以证明,婴儿在生命初期的客体关系发展的抑郁心理是正常情绪的发展部分。超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婴儿时期最早阶段发生的内射,原初内化客体形成复杂的认同过程的基础。嫉羡在生命初期就已经存在,嫉羡母乳和爱等。嫉羡是一种愤怒的感觉,主要涉及的是主体感觉应该得到的爱却被对手抢走,非常嫉羡的人是贪得无厌的,永不满足。因为嫉羡而无法安全建立一个好的内在客体的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感恩发挥着巨大作用,这种连接是爱的能力。对感恩的表达,主要借着罪疚感。在挫折和不幸的环境下会唤起某些嫉羡和怨恨,在自体的分析和整合过程中再获得所失去的部分,获得对自体的控制感。嫉羡与感恩是相冲突的,在偏执——分裂心理位置运作的嫉羡是精神病理的强力因素。整合良好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每个人都会面对嫉羡和感恩,通过整合人格,使情绪成熟,性格强韧,掌握处理冲突情绪的能力,特别是真实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内射影响,达到内在生活和适应现实之间的一个平衡。阅读本图书,不论是对现在父母的心理培养还是对孩童心理健康的塑造都是一本上乘佳作,不沉溺与过去的挫折,感恩生活,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嫉羨与感恩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