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出版日期:2015-2
ISBN:9787530214659
作者:余华
页数:220页

作者简介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是余华自2003年以来的首部杂文集。
十年来他走遍世界,以亦庄亦谐的笔锋将观察到的社会、时事、文化等现象一一记录剖析,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洞见社会固有病灶,对我们生活的时代进行了由外而内深刻反省,亦在与世界的踫撞交锋中,呈现出一个崛起、变迁中的中国。正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 余华10年首部杂文集
· 从中国到世界,从文学到社会,以犀利的目光洞见时代病灶,以戏谑的文字戳穿生活表象。
· 当社会面目全非,当梦想失去平衡,我们还能认识自己吗?

书籍目录

一个记忆回来了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一个国家,两个世界
哀悼日
奥运会与比尔• 盖茨之杠杆
最安静的夏天
七天日记
录像带电影
给塞缪尔• 费舍尔讲故事
一九八七年《收获》第五期
巴金很好地走了
我的文学白日梦
荒诞是什么
飞翔和变形
生与死,死而复生
奥克斯福的威廉• 福克纳
西格弗里德• 伦茨的《德语课》
我的阿尔维德• 法尔克式的生活
伊恩• 麦克尤恩后遗症
两位学者的肖像
罗伯特• 凡德• 休斯特在中国摁下的快门
我们的安魂曲
一个作家的力量
失忆的个人性和社会性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大仲马的两部巨著
关键词:日常生活
在日本的细节里旅行
耶路撒冷& 特拉维夫笔记
篮球场上踢足球
南非笔记
英格兰球迷
埃及笔记
迈阿密&达拉斯笔记
纽约笔记
非洲
酒故事
儿子的固执
写给儿子的信
……

内容概要

余华,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第七天》等。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瑞典、挪威、希腊、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波兰、巴西、以色列、日本、韩国、越南、泰国和印度等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等。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0条)

  •     拿到这本书,一眼就被封面上那道撕裂的纸纹拉了过去,灯红酒绿与薄灰惨淡的割裂,“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书名稳稳当当地扣在裂纹一侧,一字一字落地有声。这种味道突然让我想起前几年那本《第七天》,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死后的世界里,走在荒诞与现实的咬合中,这本的锋利视觉下给人一种类似的沉钝感。迅速看完,内容不限于封面之感,谈社会现实、谈文学创作与阅读、谈行走见闻个人嗜好,最后以父亲的形象落笔在儿子身上,虽没有章节安排,大体上也算是前后有序,杂文漫草却有劲力,有种行草之意。这是一个作家的十年,也是一个读者、一个旅者、一个球迷、一个父亲的十年,所有棱与面叠加起来的、余华的十年。在写到社会的部分,我在他笔下看到一种特别沉重的清醒与无力,纵向历史的差距、横线现实的差距,你我与众多人群被定位在这张颤抖的网上。从前黄秋耘说“不要在人民的疾苦面前闭上眼睛”,现在不论把疾苦定义成什么概念,微博推送QQ弹窗都让人想闭也闭不上,读时明显意识到“天翻地覆”“淋漓”“蜂拥”几个词的高频出现,构划出这个时代的膨大失序和人的卑微乏力,这里的一字一句都落在了现实里落在了我们身上。文里他引了一句易卜生的话,“每个人对于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我觉得这就是余华的那股气,从细雨中呼喊、活着、兄弟,到第七天到眼下的这本差距,都是正襟立于现实面前,区别在于是历史的现实还是当下的现实,可历史与当下、故事与现实不是两个对峙的阵营,更多的是互相交涉变装再登场。我觉得余华已经用他的方式记录下了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而记录本身对他来说也许有一种治疗的意义,来面对易卜生的那句话。说句简单的,匹夫有责,有钱捧钱场,有人捧人场,作家就去写。除了这些,书里还有余华的很多面。他谈到去奥克斯福访福克纳故居,像是学生对老师的追根寻源,是一个作家的文学乡愁;又写到读哈金的《南京安魂曲》《等待》,既是读者对作品的欣赏又是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的感受;《南非笔记》里成了看台上的球迷余华,观战之外也写下了南非风土,与赛场内外的冷眼旁观;最后收入《兄弟》《第七天》的创作笔记又好像让我们走进了飞机的驾驶室、魔术师的身后,对曾经看过的小说有了新的视角的体悟……其中更吸引人的是写鲁迅文学院挚友往事的几篇。写和莫言洪峰马原篮球场上踢足球,为守球门竟然让史铁生坐镇,让人不禁笑出声来暗骂鸡贼,余华写得时光再现,我看时则感觉那些作家像从书的后面走了出来,不是想象中的正襟危坐,青春得真实得就在身边招呼我们一块踢完来碗牛肉面似的。写和格非苏童在朱伟家里坐地毯上看转录的录像带,认识伯格曼、费里尼、戈达尔,杂音重重没有字幕画面上时不时跳出亮纹,仍然挡不住他们拍着大腿喊牛,现在文坛大牛年轻时的样子又跳了出来,感觉和我们各种度盘115生肉熟肉转存的雀跃和观影后折服得只会说牛的样子,简直如出一辙,觉得他们好真好近。读完啪地合上封底,十年的时间很长,余华把他的一部分放在这本书上,作家、读者、球迷、旅人……仍然观察,仍然在写。
  •     废话一段最近两年读了还算不少的书,但多数属于读完就丢的状态。曾寄希望于电子书的笔记功能,才发现那个是更大的坑。思来想去,还是用笨办法好一些,为自己读过认为不错的书写一篇读书笔记,于是有了此设想。预计每篇文章会有以下几个部分:这本书讲了什么,聊聊自己的感受,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三个部分,其它。这本书讲了什么《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是余华出的一本杂文集。文章内容跨度较大,包括社论、作者对自己所写小说的解释、游记、为他人做的书序、介绍自己的文学之路、亲子文章等等,其实内容是比较杂乱的,但每篇文章都较为有趣,其实蛮适合碎片阅读的。我花了一周左右读完,然后自己喜欢的那几篇文章又再读了几遍。我对这本书的感受不得不说,余华讲故事能力真的很高。例如余华讲了《活着》,有人读出了生命无常、有人读出了人生无奈,甚至有个朋友对我说读出了对生命的热爱!所以就算是一篇很短的文章,他也会将这个故事叙述的十分完整。但他也仅仅是在讲这个故事,推荐语中所说的“以戏谑的文笔戳穿生活表象”我是真的没有get到这个点在哪。举个例子说,《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这篇文章余华举了护照引发的不安全感、中学生堕胎、GDP和人均GDP、大城市和西部城市和市民的差距等例子来证明:发展不平衡,生活不平衡,我们生活在巨大差距里。首先,不是所有北京孩子都可以过生日买一架飞机作为礼物的,也不是所有的女中学生堕胎会有4个男生去认领一样(堕胎最多的还是已婚女子),拿个案去推现象本身是个不靠谱的行为。每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会带来发展的不平衡,一味追求平等其实是最不平等。如果一个亿万富翁的孩子跟一个西北地区的孩子的梦想是一样的,那才是最恐怖的事情。读完这篇文章,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新闻编辑室》里面的情节,那个小姑娘说了句“为什么美国是这个世界上最牛逼的国家?”,然后一个逗比来了句“Freedom、freedom and let’s keep it that way”一样。传说中的戳穿生活表象是什么?就是最后那句“因为我是个病人”吗?那这个结论也太水了吧!真心的吐槽无力。这本书让我见识到了一个真实的余华我读了三遍《活着》,当我在读第三遍《活着》的时候,我一直对作者的那个“我”很好奇,到底“我”是以什么姿态去看待富贵的一生呢?后来我一直在想,“我”最大的意义就是听富贵讲完他的一生,然后听着他的放牛歌,看着他远去。细想起来,这个“我”真的很冷静、没有温度的冷静。。。但这本书不一样,我看到了作为球迷的他、作为文学迷的他、作为父亲的他。看着那几篇日记,我真的笑的很开心,因为我觉得我见识到了一个另一面的余华,他更真实了、没有那么高高在上、有了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他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印象最深刻的三个故事《奥克斯福的威廉·福克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甚至会被称之为mentor。所以有人会去奥马哈、有人会去加利福尼亚、有些人会去帝都看水晶。但令我很好奇的是,余华在自己文字里无法抑制的自豪感与喜悦感,那样的文字就像是大雄在介绍哆啦A梦一样,“一九九年的时候,我有一个月的美国行程,其中三天是在密西西比州的奥克斯福,我师傅威廉·福克纳的老家……”。其实我觉得喜欢这篇文章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很无知,我根本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是余华的故事能力非凡,尤其最后那句“加西亚·马尔克斯”简直是点睛之笔,如果国内有人做个《威廉·福克纳文集》,余华这篇做软文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失忆的个人性和社会性》选择这篇还是《大仲马的两本著作》着实让我纠结了一段,思来想去,大仲马那篇是我认同他所说的,《基督山伯爵》绝对是最适合的经典文学入门书,当然了我做不到他11岁儿子那境界,11岁的时候还是灌篮高手更适合我。所以我算是赞同观点更多一些,而非印象深刻。说回《失忆》,它算是余华的读书笔记(至少是我理解的),在余华推荐了那么多本书中,《失忆》应该是真正打动我,让我有想读欲望的书,我对他描述的《失忆》的故事着迷,女性的头发那段也让我喜欢不已,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失忆的社会性”。和平奖的吐槽让我想到了穹顶之下,钓鱼岛那段就更是如此了。《写给儿子的信》这本书里所有关于余海果的故事我都很喜欢,这件事细想起来其实蛮诡异的,毕竟我尚未娶妻生子、也暂无此打算。《写给儿子的信》这篇是我读了最多遍的,喜欢文字里充满对儿子的宠溺、喜欢那些对儿子的期盼、喜欢那个有温度的余华。每次看到那句“我们一生所做的最重要的选择,不是你爸爸选择了小说,你妈妈选择了诗歌,而是十三年前,在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长廊里所做出的那个选择’我们要这个孩子。’尽管那时我们还没有做好要孩子的准备,但在那个流淌夏日阳光的长廊里,我们伸出手接住了来自天堂的孩子,那个孩子就是你,我们叫你余海果。”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想吐槽:为毛是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啊!以上是玩笑。每当我看到上述那段话的时候,我都会再翻一下书名:《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虽然余华的杂文致力于控诉这个社会的不公,但选择《写给儿子的信》就像是点睛之笔一样。是的,那个写出《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的余华对生命是热爱的。
  •     看了看评论,非常寒心。一个出版商的,被定为“卑劣”的行为,最后变成了好像是作家需要对这个行为负责,这是令人难过的事。因为相比于出版商的一些商业手段,读者的愚昧令人更加让人担心。当我们阅读他早期的中短篇时,当我们再去阅读他后来的长篇时,我们所阅读的本并不是一位作家,而是一部作品。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似乎读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在读他的人,就好像是这些人给予了作者说话的权利一样。于是,当他们离开那些小说,离开那个他们在一部部作品中所以为的余华,而看到这个琐碎的,生活的余华之时,就像皇城中的太子走出了宫殿,人们对他如此的不习惯,甚至因为巨大的落差而产生了厌恶。事实上,从多年的小说阅读中走出来,看看那个亲切的,走到你身边说话的余华,也是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情。余华的各类杂文随笔,不管是从见识上还是从智慧上,似乎都如同常人一样。他像北京城里的一个出租车司机一样,关心着国家的历史和前程;像一个板凳一样,在国外的体育场里看球;像一个中学生一样谈论着爱情;像一架病床一样,观察者手术室里飞溅的鲜血和身体组织……他如同我们一样观察着世界。有一点不同的是,那有时候突然体现出来的一点点深入的挖掘,比如一个音乐家作曲时的心理,一位作家手指上的老茧,一个吃豆人脸上的表情…这些突如其来的细节使人感到满足,因为它告诉了我们,这个作家就是这样的。事实上,从那样的年代和经历走过来的人,如果拥有着这些,那就是非常独特的一个人。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小说让我们爱上故事,杂文才会了解作者。以前只喜欢余华的小说,以后连他这个人也觉得闪闪发光起来。
  •     前面写的很好,看得我浑身发抖。看了中后段感觉被骗了。
  •     余华败给了现实,而虚构已把他甩在了身后
  •     以旁观者的角度偷窥了一次一个中国知名作家的生活
  •     其实挺无聊的,很多都是类似于碎碎念,当然某几篇也会有惊喜
  •     余华首部杂文集,特别喜欢他对童年的阐述。勾起很多回忆
  •     书名很棒。这是一部有书评和游记组成的杂文集。感谢余华老师推荐好书,不过余华老师的书我好多还没看呢
  •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激活不同时期的不同经历,延伸想象力的长度。从作品里读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生活。读出些能从自己脑瓜子里迸发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像自己的东西。这可以叫“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吗?这本书倒像是检漏知识的小杂文。细细碎碎的东西自己去找,想到了顺藤摸瓜读书法。可能现在是处于越读越无知的阶段,那还得继续读!
  •     余华站在差距的另一端,说着生活在差距的这一端人们的话,很无力
  •     杂文还是不如小说。~很喜欢早期的作品风格
  •     完全是拼凑的合集
  •     1.我要把里面提到的书都看完再重新读一遍这本书2.后面就是在写余华的游记3.余华是个球迷4.让我知道了作家天天都在干什么在想什么在读什么书去什么地方了,挺好
  •     看完了余华的《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第七天》,看完这些书再来看这本,能比较好的理解他的讲述。 中间部分的关于球的文章,我看不懂,直接跳过了,这是有效阅读的一种方式,在最契合当下阅读心理的时候阅读对的书是比较高效率的一种方式
  •     在商场的卫生间看完了最后十页,第一次仿佛像完成任务般结束阅读。与余华的小说比,真是算不上精彩。如此庞大主题的书名,里面却收录着一篇又一篇短小的碎碎念。主要讲了他的一些阅读经历,旅游经历。不过通过这样一本书来熟悉一位喜欢的作家也是足够了。后面慢慢看余华的小说吧。
  •     90。标题党!!!分明是散文集!!!陈旧的手稿 日记。高中作文里常写“这是一个浮躁的世界 贪婪背叛 利欲熏心”余华也是这样看待这个社会的 并贯彻到创作中 既无出路 也无实情 到头只是像高中作文一样喊了两声。文章参差不齐 跟余华的小说比起来 实在过于逊色。不过这本书对我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 我知道余华都读了些什么 我可以参考着读些什么……
  •     负能量爆棚的人看这本书没什么说的...第一本余华的书,看了1/3 感觉没什么内容 都是他在吐槽。
  •     非常不喜欢南非那一段日记,因为很讨厌足球。其他的都值得细看
  •     点下两颗星时手一抖,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苛刻了,可是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真的不是很酣畅愉快,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看了大半本书了,每个话题都说的非常马虎,比如讲文学的想象力,点评少,太过依赖例子,还要搭上四分之一的篇幅诉说童年经历,深度浅而没逻辑。比如谈哈金的南京安魂曲,用词夸张宣泄感情,在豆瓣书评里也就三流水平。比如谈论任何作家都讲的只是他们的生平轶事和自己的阅读初体验,丝毫没法谈论这些作家和他们背后更深幽复杂的文学帝国。杂文本来就是比较松散的题材,可是也会有扎实的作家反复锤炼文字,在短篇幅内展示笔力和态度。如果作者真当抱着一种“”知名作家如我随便给你们丢点什么都好好给我享受的吃下去”的心思填字,估计也就离完蛋不远了。
  •     像是一本日记
  •     一边看一边被安利,中途看完了两本书,又回来继续读。那两本书都很有意思。
  •     很深刻,但有的部分读之无味
  •      作为一名小说家和读者的余华无疑是优秀的,这一类的散文无疑是本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本书三分之二的文章本该是很私人的日记之类,不应该出版,但出版了,因此作者将一些文章思想强行拔高,看的不伦不类,满脸尴尬。
  •     很轻易地看完这本余华的杂文作品后,我产生一个错觉:这本书的作者不是余华,而是某个叙述文字更温和的作家。不怪我这么想,因为刚刚读完《兄弟》,我的思绪还停留在那个爱骂娘的李光头,突然接触如此平淡的文字令我不适应。
  •     连读他的小说的欲望也没有了,这本书的卖点就是封皮,不要期待内容有什么深刻的见解,拉来一些外国人的名字装
  •     当社会面目全非,当梦想失去平衡,当久久被压抑的人之本能被最大限度的释放,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我们还能认识自己吗?
  •     语言平实幽默 针砭时弊 但也懂得能通过审查的尺度 碍于杂文的写作形式 跟他的小说比显然更易读 但也只是权当一笑 一抹佐料罢了 深度不够 不过可以算是当作了解余华这个人思想的一个窗口。
  •     不是每篇都喜欢,但有不少篇都有出动
  •     度过的杂文集中最差的一个。没什么想说的就别出书,拜托了。
  •     我觉得我的想象力已经枯竭了,像在一片焦木林中裸露出的枯骨,被囚禁于此。所用比喻都来自于他人书中的闪光,可是这闪光一旦被我偷来就立刻变得暗淡。
  •     真的,真的,很……
  •     开始时失望大于希望,后来是惊喜大于失望。怀着一颗空白读者的心去读,还是会有收获的。
  •     批评文学的余华好,批评社会的余华差。
  •     哈哈,余华的豆瓣主页
  •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呢 我觉得很不错啊 哦 标题失误了
  •     因为是喜欢的作者,所以给4星……果然还是比较喜欢故事书
  •     标题其实是里面的一篇文章 其实更多的是讲述了一些书籍 以及旅行的一些笔记
  •     2017 No.15
  •     可以作为余华近几年创作的辅助读物,但余华对于社会的认识出乎我意料的单薄平面。另外封面太丑了。
  •     一本文雅的吐槽大典
  •     一般
  •     的确需要一定的阅读量才能有共鸣 有些地方看不太明白
  •     写的还是比毕飞宇的随笔集好的,紧凑,清晰,节奏感好。
  •     简言之就是余华的豆瓣,但能看到文豪读了什么书,听了什么歌,去哪些地方玩过,家里几口人,儿子乖不乖,絮絮叨叨的样子就像我每次去的火锅店的老板……真的很棒啊!而且,在豆瓣上能见到这样笔力深厚、观察入微的文评、日记的概率,你懂的
  •     在书店一下午看完了这一本,余华写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的书评太惊喜了。余华的童年,余华和苏童的《收获》,可爱真可爱!
  •     其实还好吧,也是从这本书接触到了福克纳,飞翔和变形写的很好,渔夫的那几个故事我跟喜欢,“我还没有愚蠢到花钱让别人替我去看”深以为然,这本书下还有的人一直在批评《第七天》,其实第七天中我读到了余华在《活着》序言中写到的高尚,即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
  •     很后悔看完这本书,除了前面的同名章节可读性较好,后面的都是旅行瞎歪歪,是出版社饥不择食了,还是作家开始饥不择食了,从七堇年的《灯下尘》,到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反差里》,感觉文章都太不负责了。
  •     与其说是杂文集,不如说是文学随笔
  •     大多是写一些牛逼的国外作者和他们的作品以及写作方式和风格。
  •     标题跟内容不那么匹配,差异感较弱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