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诸神的世界

出版日期:2016-3-20
ISBN:9787547508928
作者:[德] 施勒伯格
页数:272页

作者简介

《印度诸神的世界》对有关印度教诸神的图像学、尤其是艺术品进行描述和阐释。这些艺术品体现了对诸神的特定理解。
在形式上,宗教神像(无论雕塑还是浮雕)与传统、成规密切相关。通过观察和阐释印度教的神像,我们不仅了解到“伟大”的诸神,而且了解到“细节”的多样性;我们学会通过法器、体态、手势、服装、坐骑等来区分他们。我们深深地沉浸在印度神话里,体验那神圣的圆舞、诸神与阿修罗之战、其喜怒哀乐与争权夺利,就如同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及往世书的神话传说所预示的那样。图像学可谓是通过神话“丛林”的路标,应被理解为一种高度形式化的图像与符号语言,对它的解读可以帮助我们走近印度人的思维世界。

书籍目录

译序
前言
有关印度语言的拼写和读音
绪论
简介
第一章 印度教中神性观念的图像学转化
第二章 印度教的万神庙
第三章 搅乳海与自然的显现
第四章 诸神的体态
第五章 手印与手势,诸神的手势语言
第六章 诸神的法器
第七章 诸神的装饰
第八章 图案与符号语言
索引

内容概要

施勒伯格(1950-)是一位颇具声望的德国印度学家,《印度诸神的世界》一书为欧洲世界对印度神话、造像的认识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译者范晶晶,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文学博士。


 印度诸神的世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4月9日下午,作为“西域文明”系列讲座之一,我在国图作有关“印度教的神话与造像”的报告。报告结束后,有听众提问:“为什么三相神中的毁灭之神会被译成‘湿婆’呢?听讲座之前,我一直以为湿婆是位女性。”对于长期学习印度文化的我来说,这个问题既陌生而又熟悉。说它陌生,是因为以我们的专业训练,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湿婆”是传统的译法,采用的是古代翻译佛经时形成的梵汉对音的惯例,“湿”对应音节si,而“婆”对应音节va。说它熟悉,则是因为很久之前一位医生朋友也有同样的困惑:为何佛经中的医生被译成“耆婆”?感觉像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角色。虽然这是一个细节问题,但从中亦可反映出汉语与梵语相遇时所面临的冲击。汉语基本上可说是表意文字,通过形旁可以望文生义,推测汉字的意思。这也是为何一般人看到“婆”字往往以为是女性。梵语则是记音体系,记录的是语言的发音,与意义倒无直接的关系。故而有学者戏称二者的接触是“眼睛”与“耳朵”的相遇。湿婆性别的尴尬问题,亦由此而产生。不过,作为印度思想中很关键的对立统一原则的体现,湿婆也有雌雄同体大自在天相,即身体的一半为男性、一半为女性。汉语译名“湿婆”,或许不自觉地反映了大自在天“安能辨我是雌雄”的神性?这真是一种奇妙的偶合。  一直对印度教神话很痴迷,觉得太不可思议、太出人意料。很难想象身躯庞大、肥胖蠢萌的象头神会以体型瘦小、敏捷灵巧的老鼠为坐骑,对比太强烈,甚至让人心疼起小老鼠是否能堪重负;以甘蔗为弓、以鲜花为箭、以鹦鹉为坐骑的印度丘比特——爱神迦摩,旗帜上所绘的居然是鳄鱼,令人惊骇不已;去印度旅游,到处都是林迦(男性生殖器)-约尼(女性生殖器)像,让来自礼仪之邦的我们不禁脸红耳热。走进神庙、博物馆,眼前的景象总是既陌生,又似曾相识。太阳神的马车,我们已在希腊神话中见过;太阳神手持的莲花,则是佛教常见的装饰元素。从这个角度而言,通过希腊神话、经由佛教,我们已经对印度神话有所了解。前者可谓是印度神话在印欧文化圈里的亲戚,而后者则是同样生长于印度文化沃土中的同根之木。然而,印度教又有其鲜明的独特之处。一是化身思想。为了拯救万物,维持之神毗湿奴一次次下凡,他的主要化身有十个:鱼化身、乌龟化身、野猪化身、半人半狮化身、侏儒化身、持斧罗摩化身、罗摩化身、黑天化身、佛陀化身、伽尔基化身,似乎暗合了从海洋动物到两栖动物、哺乳动物、半动物半人类、有缺陷之人,再到健全之人的进化历程。二是分身思想。每当毁灭之神湿婆发怒,从他的怒气中便会产生可怕的生物,残暴而富有攻击性,惩处恶人,彰显正义。  长期以来,虽也零零星星对印度教神话与造像有所关注、了解,但系统地学习把握,则是从施勒伯格这本《印度诸神的世界》开始。认识此书,得益于段晴教授的推荐:这部著作不仅在德国国内好评如潮、重版多次,在德语世界之外还被译成意大利语与西班牙语出版。一气读来,酣畅淋漓,手不释卷。其中,神话与造像两个维度互为补充,互相阐释,将散落各处的神话碎玉连贯成一串圆满生辉的珠链,于是相应的造像也就被赋予了生命,变得鲜活起来。通过施勒伯格的叙述,印度教万神庙里的诸神,不再是干巴巴的名号。通过故事、诉诸图画,他们变得栩栩如生。在作者的笔下,诸神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欲望与恐惧,扮演着夫妻、父母、子女的角色。善恶之间并无绝对的区分。阿修罗通过苦行可以获得超越于诸神之上的法力;为了对抗他们,诸神也会玩弄阴谋诡计。作者的叙述条理分明,脉络清晰,从以“吠陀”典籍为依据的婆罗门教,如何逐渐发展到以“往世书”典籍为依据的印度教,印度本土的土著文化在其中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书中一一都有交代。最终萌发将这本书译为汉语的想法,并真正付诸实施,却要归功于段老师的鼓励支持与鞭策指点。在本科生的专业课上,段老师曾将此书作为教材,讲解了前面部分的内容,我也深受裨益。  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从理论的高度介绍了印度教中神性观念的图像学转化。第二章主要叙述印度教万神庙中的三相神——创造神梵天、维持神毗湿奴、毁灭神湿婆的事迹与相关造像,接着描写了女神群体、象头神迦纳什、战神室建陀、吠陀诸神、曜神、仙人、阿修罗、圣徒等。第三章分析了创世神话搅乳海的故事,并交代印度教神话中动物、植物、山川的象征内涵。第四、五、六、七、八章分别介绍造像中诸神的体态(站相与坐姿)、手印、法器、装饰,以及标记图案等等。在这本书中,神话与造像相得益彰,宏观的把握与细节的描摹并重,叙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翻译的同时也是一种享受。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最主要的便是上文提到的译名处理。在《广林奥义书》里,当被问到有多少天神时,Yājnavalkya回答说有3亿3千万。虽然这段话不能拘泥于字面解释,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印度的天神之多。名目浩繁的神,各有化身与分身,关于他们的传说又往往不止一个版本,名号的拼写也时有变异。如何翻译诸神的各种名号?这是比较棘手的问题。第一个原则是遵循传统、尽量从众。有些天神在古代的佛经里已有过介绍,如梵天、大自在天,这类便尽量沿袭古译。但其中有些译名,如乌摩天后(Umā),则改为在现代出版物中更常见的“乌玛”。有些天神在古代很少介绍,在现代汉语中译名又不一致,则采取相对常见、简便的译法,如战神Skanda译为室建陀,而非塞犍陀。第二个原则是尽量义译。对于习惯了汉语的表意性的中文读者来说,有意义的名字更容易记忆。另外,汉语中的同音字太多,音译容易造成混乱。不过,为了兼顾已经介绍到汉语中的音译名,可能时将义译、音译一并列出,并将音译放在前面,方便读者查找。如杜尔迦与难近母、须羯哩婆与妙项。在文中第一次出现的诸神名号,都会附梵语原文,书后也有详细的神名索引表,方便读者查找。不过,原书的索引词条为梵语,考虑到国内读者的需求,译稿的索引词条变为汉语,并且有所增删。希望将来条件成熟时能编一册《印度神名表》,统一对诸神名号的翻译,便于后来的研究者。  其次,由于这本书面向的读者群很广,既有专业性,也具普及性,故而在叙事上有些不够严谨的地方。例如,书中提到了行星神与恒星神,提到了地球的自转,是以现代的概念去规范古代的思想。这类问题,有的在文中以译者注的形式明确指出,有些笔误之处随文更正。总体来看,瑕不掩瑜,无损于这本书的参考价值。  著名的印度学家海因里希·茨默在其《印度艺术与文明中的神话与象征》一书结尾讲了一个犹太故事。家住克拉考的拉比埃斯克三次做梦,梦中被敦促前往波西米亚的布拉格寻宝,宝藏就埋在通往王宫的大桥桥底。他来到梦中的目的地,但由于桥上有守卫,不敢轻举妄动。只是每天都去桥边,徘徊至日落。终于,守卫长被这位老人的毅力打动,前来询问情况。当他得知拉比的梦境后,大笑起来:我也做过同样的梦,敦促我去克拉考寻宝,宝藏被埋在犹太拉比埃斯克家的炉窖后边的角落里,但我却不会因为虚幻的梦境而徒然跋涉!拉比听完守卫长的这番话,深深向他鞠躬,回家后立刻挖掘炉窖后的那块地,寻得宝藏,结束了自己贫穷凄惨的生活。茨默认为,这则故事的寓意在于:真正的宝藏不在远方,而在我们内心最深处;但只有走过虔诚漫长的旅程、得到异域陌生人的点拨,才能了悟内心声音的真实涵义。对我们而言,印度文化或许就象征着异域的陌生人,经由其映照点拨,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身。原文刊载于《中华读书报》2016年6月8日18版,范晶晶。
  •     Auboyer, J. Moudrâ et hasta ou le langage par signes. Oriental Art, Ⅲ., 1951.Bachhofer, L. Early Indian Sculpture. 2 vols. New Delhi 1974.Banerjea, J. N. The Development of Hindu Iconography. New Delhi 1974.Barrett, Douglas. Early Chola Bronzes. New Delhi 1965.Basham, A. L. The Wonder that was India. London 1954.Bhattacharya, Brindavan, C. Indian Images. Calcutta 1921.Coomaraswamy, A. K. History of Indian and Indonesian Art. New York 1956.——. The Indian Craftsman. London 1909.——. The Mirror of Gesture. New Delhi 1970.——. Yakṣas. 2 vols. New Delhi 1971.——. The Transference of Nature in Indian Art. New York 1956.——. Bronzes from Ceylon. Colombo 1914.——. Christian and Oriental Philosophy of Art. New Delhi 1974.——. Introduction to Indian Art. New Delhi 1969.——. The Dance of Shiva. New York 1924.Dowson, John A. A Classical Dictionary of Hindu Mythology and Religion. London 1928; Reprint 1979.Getty, Alice. Gaṇeśa- A Monograph on the Elephant Faced God. New Delhi 1972.Glasenapp, Helmut von. Der Hinduismus. Religion und Gesellschaft im heutigen Indien. München 1929.——. Die fünf Weltreligionen. Düsseldorf/ Köln 1985.Gonda, Jan. Die Religionen Indiens Bd. I: Veda und älterer Hinduismus. Stuttgart 1960, 2 überarb. Aufl. 1978 (Religionen der Menschheit Bd. 11)——. Die Religionen Indiens Bd. II: Der jüngere Hinduismus. Stuttgart 1963 (Religionen der Menschheit Bd. 12)Gupte, R. S. Iconography of the Hindus, Buddhists and Jains. Bombay 1972.Härtel, Herbert. Indische Skulptur. Museum für Völkerkunde, Berlin 1960.Ions, Veronica. Indische Mythologie. Wiesbaden 1967.Jung, C. G. Man and His Symbols. London 1964.Kirfel, Willibald. Symbolik des Hinduismus und des Jinismus. Stuttgart 1959.Kramarich, Stella. Indian Sculpture. Philadelphia 1960.Le Bon, Gustave. Die Welt des alten Indien. München, Berlin 1974.Liebert, Gösta. Iconographic Dictionary of the Indian Religions. Leiden 1976.Macdonell, A. A. The History of Hindu Iconography. Rūpam 1930.Mall, Ram Adhar. Indische Schöpfungsmythen. Bonn 1982.Mode, Heinz. Das frühe Indien. Stuttgart 1959.Moeller, Volker. Die Mythologie der vedischen Religion und des Hinduismus. In: Wörterbuch der Mythologie. Band V, hrsg. von H. W. Haussig. Stuttgart 1984.Monier-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1899.Rao, T. A. G. Elements of Hindu Iconography. 4 vols. Madras, 1914-16, repr. 1958.Rau, Heimo. Die Kunst Indiens. Stuttgart 1958.Rawson, Philip. Indian Sculpture. London 1960.Ray, Niharranjan. Idea and Image in Indian Art. New Delhi 1973.Rowland, Benjamin. The Art and Architecture of India. Penguin Books 1953.Ruelius, Hans. Śāriputra und Ālekhyalakṣaṇa. Zwei Texte zur Proportionslehre in der indischen und ceylonesischen Kunst. Dissertation, Göttingen 1974.Sister Nivedita and A. K. Coomaraswamy. Myths of the Hindus and Buddhists. New Delhi 1972.Sivaranamurti, C. Indien, Kunst und Kultur. Freiburg, Basel, Wien 1975.Stutley, M. and C. A Dictionary of Hinduism. Its Mythology, Folklore and Development 1500 b. C – a. D. 1500. London 1977.——. Dictionary of Hindu Iconography. London 1985.Taddei, M. Indien (Archaelogia Mundi). München o. J.Thomas, P. Hindu Religion, Custom and Manners. Bombay 1975.Vučkovavčki, Vera. Indien im Spiegel seiner Kunst. Stuttgart 1977.Zimmer, Heinrich. The Art of Indian Asia. Completed and ed. J. Campbell, 2 vols. New York 1955.——. Mythen und Symbole in indischer Kunst und Kultur. Zürich 1951. Neuausgabe Köln 1981.——. Maya. Der indische Mythos. Stuttgart 1936. Neuausgabe Frankfurt 1978.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简洁、材料拣择非常精当;译得也好。
  •     随身携带看印度教文物,很有用
  •     不完全性地方宗教。
  •     只能算是囫囵吞枣,想要记住还是要不断使用(看印度神剧);值得参考查阅,不过我还是会去读摩诃婆罗多、往世书之类的原著吧。。。最后,杜梅齐尔那些人简直是大神。。。
  •     一口氣從夜讀到日。略微熟悉的總是歡喜。
  •     去了印度,印度教教徒告诉我鸽子是象征吉祥的。所以书里关于鸽子和乌鸦地讨论不具有普适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