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孤立的人最强大

出版社:李伟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07出版)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511334701
作者:李伟
页数:200页

作者简介

《三联生活周刊》“百年文化人物”专题作品,资深主笔李伟为了接近真实的胡适,从安徽到北京到美国到台湾,顺着胡适的命运轨迹,通过采访重新进入历史现场,以清晰流畅的笔调细致地描述了大师的一生。五十年前,他与时代格格不入,五十年后,中国再次与他相遇。

书籍目录

破壁者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前夜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反孔子的“托拉斯”个人的自由与国家的自由“正义的火气”“杀君马者道旁儿”主义向左,问题向右“不合时宜”的歧路忍不住的新努力自由主义的观象台“好人当政”与“跪着造反”“最不名誉的事”“悖主”与“善后”“掉下来”的导师批评者的跌宕起伏“被革命压死了”“胡适系反党”北大中兴“憎恨残暴也憎恨虚妄”守卫课桌杂志与救国“民治”与“新式独裁”何去何从:残局中的“过河卒” 北大校长 十年计划 没有选择的选择 民主的“装饰品” “这样的校长真不值得做” “过河卒子” 晚年胡适:美国、中国台湾与蒋介石 胡蒋之间 不做大哥 对胡适的“围剿” 自由主义之路 被四面夹击的胡适胡适之死胡适的“非典型性”秩序与共识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被杀死的摩西”

编辑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百年文化名人”专题作品

前言

序一2012年年初,北京《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笔李伟先生与我联系,表示希望出版一期有关“胡适与自由主义”的专号。他还专程来台访问,让我谈谈胡适先生晚年的种种,又派了一位摄影记者到胡适纪念馆拍了许多照片。后来这一期专号在该年5月的周刊上发表,甚获好评。最近他又将专号的稿子整理、扩充,要出版一本有关胡适的专书,我很为他高兴,谨以此文敬表祝贺之意。身为“20世纪中国思想第一人”或“当今世界上最聪明的六个人之一”的胡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中,他与鲁迅齐名,是海峡两岸各自推戴的“文化英雄”。胡适的一生涉及了中国政治、学术的各个领域,凡是讨论近代中国的议题,大概都绕不过胡适。目前书店中有关胡适的书不少,一类是胡适先生自己的作品,如《四十自述》《胡适文存》《胡适文集》,或唐德刚先生为他作的《胡适口述自传》等;另一类则是他人所写的有关胡适生平与思想的专书,如李敖的《胡适评传》、余英时的《重寻胡适历程》、罗志田的《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与江勇振的近作《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等。此外,有关胡适研究的名家还有耿云志、欧阳哲生、周质平、章清、邵健等教授。李伟先生的这一本书与上述两类的作品都不相同。他细读了胡适先生的“夫子自道”,又吸收学术界许多严谨的论著,再以清晰流畅的笔调细致地描述了大师的一生。这样的工作并不容易,这不但因为胡适生平涉及的人物、事件错综复杂,对他的评估分歧很大;另一个原因是胡适的思想与许多作为都是超越时代的,眼光不够敏锐者往往看不清楚。在这一方面毛泽东倒是看得很清楚,在举国上下以数百万字来大力批胡之际,毛主席曾说:“说实话,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劳的,不能一笔抹杀,应当实事求是。到了21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的确,胡适先生的成就与限制,要经过历史的积累、沉淀,到21世纪时才看得清楚。这样一来,现在的确是书写胡适、“替他恢复名誉”的好时机。21世纪,人们所看到的胡适应该较能超脱时代的泥淖。几个月以前我去日本东京访问,有一天在旅馆的《产经新闻》上看到一篇报道。这是2012年10月9日该报《远响近声》时事专栏作者千野境子因有感于钓鱼台事件之争端,所写的一篇有关胡适的文章:《现在日本需要一个胡适》(《いま日本に胡适がほしい》)。作者感叹当前日本外交界没有人才,找不到一个像胡适一样能在国际上以有说服力的方式与高明的手腕从事外交工作的人,来解决此一国际争议。众所周知,胡适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做了百余场演讲,其中1942年3月23日在华盛顿的演讲《中国抗战也是要保卫一种文化方式》,尤其能够打动国际视听,将抗战模拟于西方文明之中“专制与民主的对垒”,让世人了解“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和平方式,正面临日本独裁、压迫、黩武主义方式的严重威胁”。作者认为此一宣传方式使中国在国际社会取得了“道义的优位性”。抗战期间中国能够取得许多国际援助(如各种贷款)与胡适在外交方面的努力有直接的关系。很可惜后来他与宋子文不和,又反对蒋夫人访美,1942年辞去了驻美大使一职。胡适除了在外交上杰出的作为受到肯定,最让日本人佩服的是胡适对中日战局与太平洋战争的预测。千野氏提到胡适提出的“日本切腹而中国介错”的理论(见《胡适日记》1935.6.27中抄录他写给王世杰的一封信)。“介错”一词是和制汉语,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日本武士切腹时必须请他最好的朋友从背后砍其头,才能迅速地完成切腹这一壮举,从背后砍下切腹者人头之人即被称为“介错人”。这一句话是指日本全民族走上了切腹自杀的道路,中国人必须以“最好的朋友”来做他们的“介错人”(胡适曾研究过日本的切腹,他根据《吕氏春秋》指出此举源于中国,见《胡适日记》1930.3.7)。他呼吁日本人必须认清此一影响中日两国命运之悲剧。不过胡适也感叹地说,国人必须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咬定牙根”准备苦战,不然“中国还不配做他们的‘介错人’”。后来局势的发展,也确如胡适所述,由中日对垒走向国际战局。胡适先生另一个重要的贡献是1949年之后在台湾的表现,担负起李敖所谓启蒙之“播种者”的角色。这一部分在本书中《晚年胡适:美国、中国台湾与蒋介石》一章的访谈中有所介绍。他与蒋介石之间是“道不同而相为谋”,很能反映一个自由主义者在威权体制、强人政治之下,如何相忍为国。其实,胡适所面对的挑战不但来自蒋介石,还受到其他保守者,如张其昀、徐复观、徐子明等人之抨击,同时他与激进的自由主义者之间也有矛盾。这一处境就是书中所说的“被四面夹击的胡适”。胡适在当时思想光谱上可谓一个温和而理性的自由主义者,他毕生“一以贯之地”坚持自由、民主之价值,并希望能在取得政府信任的前提下来批评政府。对他来说,过度支持现实政权、肯定传统,或过度激烈地抨击时政、追求西化,都不恰当。这一点使他与吴国桢、雷震、殷海光等激烈地批判政治,甚至不惜以身相殉的做法很不相同。孰是孰非,值得深思。最近有很多人提到“民国范儿”的说法,民国史上的确有不少风骨嶙峋的人格典范值得我们追念怀想。读者如果仔细地阅读李伟先生的这一本书,我想很多人可能会和我有类似的感受,觉得将胡适誉为“民国范儿”,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序二《胡适与自由主义》是李伟独立完成的《三联生活周刊》“百年文化人物”系列的第二个,第一个是他在2011年完成的《鲁迅之疑》。历史回顾是《三联生活周刊》封面专题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采访重新进入历史现场,发现新信息,辩驳已有的结论,回顾之目的是寻求它新的认识意义。《三联生活周刊》及时反映现实热点的封面专题,一般都由三五人彼此协作,在短时间内赶制。而这类不需要时间逼迫、独特而具深思空间的长线选题,也鼓励希望建立自己独特研究方向的主笔独立去探索,并给予其足够的时间空间及采访成本支持。李伟的《鲁迅》与《胡适》,都属于这样的实践成果。其实,在新世纪到来之初,我们便有了做“百年文化人物”系列的想法——对上一个世纪的眺望与重新关注,对这个世纪新的道路选择能否有坐标性的意义?我们以为,从文化人物的角度去思考这个民族百年所走过的血泪沧桑,有可能比政治人物更能脱离标签化与简单的意识形态判断,更有可能进入当时的社会生态复杂机理,去辨析一些悲剧产生之根源。而这些人物的命运,也许更能深入折射出这百年历史进程中一些能发人深思的问题,以致我们在这一个百年,能少付出那些本不该付出的代价。选题总是要靠足以胜任的人的自我希求与自我奋斗来完成,我总是说,“有什么人,才有什么样的选题”。这个系列得以实现,这开头两个人物所完成的质量,完全依赖于李伟对历史追问的原动力与他为此付出的辛苦与努力——从广泛阅读,寻找出问题,到出发去现场寻找当年的氛围,通过采访接近那些已经尘封的真相,再审慎地给出殚精竭虑后自己的分析。从准备到采访再到成文,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源源不断的研究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已经是一个研究课题的深入过程。这样的选题实施,编辑部付出的是采访成本——首先,给以两三个月,允许他能不被干扰地深入研究领域;然后,提供采访费用,支持他去接近历史现场。当然,这些仅是外部支持,能否拿出令人满意的答卷,只能靠本人的投入与作为。这种投入应该有些理想主义,实用主义者一般不会不惜成本,去花那么多的气力。李伟这两年,在鲁迅与胡适这两个人物上所作的努力,我以为是寻找到了一种极有价值的途径。为接近鲁迅,他从绍兴到日本到上海、南京、北京;为接近胡适,他从安徽到北京到美国到台湾,基本都顺着他们命运的轨迹,边走边思考。因为鲁迅在先,胡适在后,胡适也就比鲁迅更具体地提出了问题、讨论了问题,更显成熟。他依靠了许多学人已经建立的坐标,但他自己在这些坐标基础上的追问,也可喜地超越了自己学识的局限。就胡适道路而言,从新文化运动激情洋溢的旗手,到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点主义”;希望独立于政治意识形态之外,维持个人学术与思考的自由独立,又无法将个人剥离于社会环境。既要学术独立,所有学术又都离不开它与社会现实的急切关系;既要反抗专制,追求独立人格,又必须穿梭于各种政要之间,无法离开被四方夹击的中心舞台。“从左派到中间偏左、中间偏右,再到右派”,其实一天也无法独立自由,只能被政治现实裹挟在中间。我一直觉得,一个重要的媒体,不应该只关心即时信息的意义;一个有作为的主笔,也不应将自己等同于追逐即时信息传播的小记者。一个重要的媒体的使命,应该是调动它的优质人力资源,为他们提供一个个足以伸展各自敏感触觉的小空间,激励他们的理想主义,鼓励他们成为深入的研究者与探索者,再将这些探究成果传达奉献给读者。在信息传播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元的今天,其实会有越来越多对这种投入足够成本的独家深入信息的需求——当廉价信息铺天盖地时,有质量的信息会越来越显其价值的,毕竟,这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不会仅满足于一知半解。而这正应是《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笔们所要去努力追求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有更多这样的课题,提供更多这样辛勤获得的沉甸甸的成果。它们可以是历史,但给出的应该是对现实思考的结果。这样,我们就能少生产些信息垃圾,多给社会提供些可供留存的印迹了。

内容概要

李伟,知名媒体人,《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出生于1978年,北京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2000年入职《三联生活周刊》。出版作品有《超越者》。

媒体关注与评论

历史回顾是《三联生活周刊》封面专题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采访重新进入历史现场,发现新信息,辩驳已有的结论,回顾之目的是为寻求它新的认识意义。——《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

名人推荐

四十年来,能够一以贯之地相信他所相信的,宣传他所相信的,而且在四十年间,没有迷茫,没有‘最后见解’的人,除了胡适,简直找不到第二个。”——李敖错过胡适,中国错过了一百年。——熊培云


 胡适:孤立的人最强大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读书札记】 :《胡适:孤立的人最强大》李伟胡适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得到他所说的那种正真意义上的自由——说话的自由、政治的自由、信仰的自由——但是他一生都在追求这样的自由。“如果我们已回来,你们请看分晓吧”“You shall know the difference now that wei are back again .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胡适,20世纪中国思想第一人,与鲁迅齐名,以海峡一水之隔而为各自文化英雄。对于学者的评价,有个不变的规律,“需经过历史的积累、沉淀,到21世纪时才看得清楚”,胡适也不例外。为“胡适恢复名誉”,切确的说是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还原胡适其人,这个是作者李伟要在这本书里完成的事情。李克武认为晚年胡适和蒋介石之间是“道不同而相为谋”,胡适“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在权威体制、强人政治之下,方能相忍为国。”序言中黄克武提到“民国范儿”,胡适便是民国史上值得追念和怀想有着风骨嶙峋的人格典范的学者代表。(序1)既扛起新文化运动的大旗,又提出少谈点主义,多研究问题;既希望独立与意识形态之外,追求学术和思考的独立,又无法将个人剥离社会环境;既要反抗专制,追求独立人格,又穿梭各政要之间,无法离开四面夹击的中心舞台。其结果就是一天也无法独立,只能裹挟于政治现实之间。到了互联网+的和至每天的时代,廉价信息铺天盖地,作者为了“接近胡适”,顺着人物命运轨迹,从安徽到北京到美国到台湾,表面上是人物的历史,其实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思考。(序2)1913年3月二十六岁的胡适,还没来得及带上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帽,便匆忙回国并。陈独秀时任北大文科学长,力荐其为哲学系教授。此时中国政治闹剧一场接着一场,而文化一片荒芜,确切的说是没有新文化。虽然思想学术界,严复、康有为、章炳麟、梁启超仍健在,但皆“功成身退”,胡适在书店里找不到一本可看的书可为例证。“思想空白期”,给胡适带来机遇,彼时中国杂合的各种问题,使思想文化必将掀起一起运动。“实验是真理的唯一试金石”蔡元培时任北大校长,赞扬胡适用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及系统的研究,来做《中国哲学史大纲》能有所成就,不仅对西方哲学史有自己的心得,还能兼治“汉学”。胡适抱着怀疑的态度做学问,写文章时,经常沿用尼采的说法——“重估一切价值”。(中大陈少明教授认为,当时胡适因“受文化立场的偏狭,导致其在哲学研究创获仍有所限。”)胡适从美国带来了杜威的“实验主义”,提出“实验是真理的唯一试金石”,在半个多世纪之后,这句话又以极为相似的形式被重新提起,并再度引发了一轮思想解放运动。(14)胡适提出对旧文化的价值进行重新界定,用科学的精髓和方法来理清各代各家个人的义理是非,各还他一个本来面目,然后再做评判。(务必清楚新文化运动之打倒孔家店,并非打倒孔子,而是打掉那个被神话了的孔子,那个垄断人们思想的孔子,揭掉儒家的宗教外衣。反的是儒家的意识形态,而不是反孔子的“本来面目”。(19)知识分子要更好的参与社会,胡适认为首先必须使自己的人格独立于社会,宣扬“易卜生主义”,只有把自己铸造成器,方可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为有益的为人,一个健全的国家的前提,应该是个人的独立和自由。(挪威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大家耳熟能详,此处推荐他在1882年创作的散文剧《人民公敌》)“谁有青年,谁有将来”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掀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陈独秀等激进派人士认为“刍议”二字过于温柔,人文是时候高举文学革命军之大旗。进步人士之中,留日背景的激进派人士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留美背景的保守派知识分子胡适、汪懋祖、任鸿隽等,知识背景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开始出现分道扬镳的征兆。五四运动那天,胡适陪同老师杜威在上海演讲,彼时他的得意弟子傅斯年,指挥了当天的北平的学生运动。胡适回到北平后,劝说罢课的学生尽快复课,蔡元培同情学生的爱国热情,却坚持认为大学是做学问的地方,而非用来搞政治。在学生和政府的两难境地,蔡元培留下一纸“杀君马者道旁儿”辞职而去。(《风俗通》曰“长吏养马肥而希出,路旁小儿观之。按长吏马肥,观者快之,称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马跑得很快,路边的看客不停地称赞,马就不停地加速,结果马把自己累死了。)新文化运动经由五四运动而被政治化,胡适认识到学生成为政治的武器,成为一种可以利用的力量。在当时的特殊时代背景下,青年运动侧重于政治运动,使得当时的各种组织都在争取青年的信任,他们深知“谁有青年,谁有将来”,于是鼓动青年变作了获得政权的一种手段。这引起社会风气和学生心态发生深刻变化,大批学生热衷开会,以五四功臣自居,无心学术,考试舞弊频出,学校里都是高谈阔论。(31)“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忧虑此种风气,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指出沉醉于各种主义、各种理论,甚至是口号,有很大危险,不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而被政客所利用,提倡研究实际问题。文章收到李大钊、蓝公武等人的批评,并发展为一场论战,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相信社会的历史构成中有一个‘最后之因’”。李大钊坚持马克思主义、布尔什维克主义及其革命运动,是可以“根本解决”中国的一切社会问题。而作为杜威“实验主义”的信徒的胡适,始终坚持社会发展在于改良,在于一点一滴进步,不存在任何根本解决之道。一切主义、学理都该研究,只可做假设,不可做天经地义的信条;只可做参证材料,不可奉为金科玉律的宗教;只可作启发心思的工具,不可作停止思考的真理。杜威将社会发展喻为“零售生意”,进步在于零打碎敲中完成,“是得尺进尺,得寸进寸”,所谓“根本解决”,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根本不可能实现。“问题与主义”之争,以新文化运动而形成的知识分子圈子的解体而终。谈主义向左,研究问题向右,信仰思想自由的胡适不认为分手比表面团结更可耻。(35)1922年6月胡适《我的歧路》回顾自己回国四、五年的思想历程。上海一家媒体举办的一次公众人物评选中,胡被选为“中国十二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此时胡适才只有三十一岁。这个阶段,之前只谈思想,不谈政治的胡适“发怒要想谈谈政治”了。“五四”使胡适的“中国的文艺复兴”走向了政治运动,单纯书斋的“造因”不过是一种消极的选择,努力社以及1922年《努力》周报的创办,成为胡适“一种忍不住的新努力”的开始。努力社大多是欧美留学背景的知识分子,胡适是当之无愧的思想领袖。尽自己和社团之力,谋中国政治的改善与社会的进步是努力社的信条之一。一些朋友希望他不要抛弃学术与思想文化事业,写《政治家与政党》之类的不值的东西的时候,胡适回应“哲学是我的职业,文学是我的娱乐,政治只是我一种忍不住的新努力”。对于胡适彼时的角色,刘东谈到“胡适的书房,就好像设在一条驶到河心的破轮船上。他不舍得离开房间,不然他就做不出学问;但他又很想去看看水手们到底把漏洞堵上没有,因为船若沉了他还是做不出学问。他只能在这个二难推理中惶惑和摇摆着。”此时胡适作为教师、学者、舆论家的身份其实已经构成了近代自由知识分子的身份模板。(42)“好政府主义”《努力》周报第二期刊发了蔡元培、胡适等十六人签名的《我们的政治主张》,即努力社的政治纲领,提出要有一个“宪政的政府”、“公开的政府”和一种“有计划的政治”。认为通过让 "好人"进入政府,加入体制,通过个人的努力,一点一滴改良,解决中国当时的问题,可以改革政治,不一定要革命。五四之后,无政府主义对于渴望自由与个性解放的青年极具吸引力。当时还是文学青年的李尧棠,笔名巴金就是源于无政府主义思想家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胡适到各地讲演他的“好政府主义”政治主张。为了扩大影响,努力社的成员在蔡元培家讨论政治纲领,并用共同宣言的方式进行发表,随后全国各大报纸进行了转载。这份纲领提出了争自由的三大主张: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和书信秘密的自由,人民身体的自由,以及选举舞弊进行监督和查处。这三大主张现在仍然没有过时。(48)引发一场热烈的讨论再所难免,尤其是革命的倡导者对胡适等人发出了最激烈的批评,陈独秀给李大钊写信说,这个出路,简直就是“跪着造反”。周恩来认为给破楼将倾的房子打补丁,不但徒劳无功,更是阻止革命的发展。争论的焦点仍然在于解决中国问题是革命还是改良。显然房子已经彻底腐朽了,非要拆掉重盖不可。胡适更多还是关注在具体问题上面,即要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管理机构(政府)和社会运行机制。然而,现实却让胡适失望了。“好人政府”只存续了七十三天,好人就有名无实权,成为军阀之间斗法的工具。联省自治“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对思想文化和认识心理做过深入的研究,因此胡适和孙中山曾有过一段不错的交往,孙的《孙文学说》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都被胡适大赞,认为一个研究问题的孙中山比一个高喊革命的孙中山要符合他的价值标准。钱穆在《中国思想史》用了很大篇幅专门论述的孙中山的思想,认为他是近50年来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1922年6月陈炯明的粤军围攻广州孙中山的总统府,胡适在《努力》上撰文却站在陈炯明一边,因为胡适是个和平主义者,陈炯明主张广东自治,而孙主张用广东作根据地,武力统一中国,所以胡适自然偏向陈。(55)胡适认为“应召开各省会议,谋求南北和平统一,并赞成联省自治“,这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的政治见解有明显分歧。你是金刚,不怕小鬼1928年10月10日,国民党宣布开始进入训政时期。所谓训政,即一切权利归国民党,并形成口号——以党治国,将国家政权托付给国民党的最高机关来管理;并且最高监督权仍属之于、国民党。训政理论认为,国民党之所以把握重权,是为了训导人民如何使用政权,为宪政打下基础;而且,必要时国民党有权限制“人民之机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权。”国民党训政的实质在于搞“党治”,即“以党治国”,“党在国上”,“党权高于一切”。(73)第二年国民党在颁布的一道保障人权的命令时,政府和党的权力滥用并没有被提及和限制。于是胡适发表了著名的《人权与约法》,掀起了一场人权运动。胡适认为孙中山的“厉行党治,扶植民权”的集权论存在问题,误认宪法不能与训政同时并立。国民党真正该做的是政府人员要有宪法的训练,使他们不得侵犯人民的权利,才是民主政治的训练。随后胡适还将矛头对准“言论自由”和“党化教育”,尤其对于大学里推行党化教育强烈反对,从根本上反对国民党的以党化教育和训政为名义实施的政治专制。胡适的言论引起自由知识分子的震动。张孝若写信给胡适说:“我肚皮里,也有一类感想的文字好些,然而一想,我比不得你,你是金刚,不怕小鬼,我是烂泥菩萨,经不起他们敲,还是摆在肚里吧。”(76)1932年12月,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领导人物是宋庆龄、蔡元培、林语堂等人,胡适自然也在其列,但是作为人权旗手的他,一个多月之后就被开除了。胡适与左翼民主人士的真正分歧在于,胡适认为人权问题应该法律化解决,而后者认为人权问题应该政治化解决。胡适虽批评国民党政权,但还是承认这个政府。他认为“只有站在法律的立场上来谋民权的保障,才可以把政治引向法治的路。只有法治是永久而普遍的民权保障。离开的法律来谈民权的保障,就成了‘公有公的道理,婆有婆的道理’,永远成了个缠夹二先生,永远没有出路。”(88)说说一般人不肯说或不敢说的老实话回到北大之后,胡适除了担任文学院院长外,还在文学院六个系中兼过五个系主任。石原皋在《闲话胡适》中回忆,胡适每天7点起床,7点40分去北大上课,中午回家吃饭,13点多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会上班。晚饭在外面吃,一般23点以后才回家,继续读书写作到夜里2点。胡适常说“谁说1每天要睡足八个小时?那是迷信,拿破仑每天只睡六个小时。”1931年至1937年,胡适专注发展教育,虽处国难,尚能排除万难,推动国家的基础教育、研究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胡适晚年回忆,现在北大的许多白发教授,都是那个时期埋头苦干的少壮教授。彼时胡适是北大的重要决策者,北大六年的安定,没有胡适的存在与活动,是想象不到的。1931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2年后民族救亡的激情高涨,北大的学生开始和他疏离了。胡适一贯认为,青年学生越是在国家危难时刻越应该冷静,也更应专心追求知识,“把自己铸造成器”,以为将来救国的凭借。1935年北平爆发大规模学生抗日运动,即一二九运动,学生们高呼:“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了。”这时候胡适能守卫的也就只有一张课桌了。学生开始罢课,胡适最担心的是青年人被政治口号所迷惑。“城里造城外的谣言,城外造城里的谣言”。随着日军侵略的加紧,胡适知道不可能再从容漫步教育、文化和学术了。作为一名自由知识分子,以办刊物成为参与救国的一种方式,要实现自己的救国愿望和政治理想,只有办刊物造舆论,知识分子用“笔和舌”也可以参与到救国的洪流中。国难当头,“我辈岂是闲人”?于是胡适和朋友在1931年底组织成立了独立社,并出版《独立评论》,“办一个刊物来说说一般人不肯说或不敢说的老实话。”这种老实话就是独立的思想。(094)胡适与中国同时代其他精英知识分子相比,胡适身上几乎没有那种普遍的“乌托邦精神”,他的精神体系在更深层次上是个异类。他既不相信有彻底解决之道,也不会乐观去看待领袖的能力与品格。胡适在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离开了北平,参加蒋介石的庐山会议,随后担任驻美国大使,以自己的方式“共赴国难”了。再回北平,是又一个十年后,回国任北大校长。独立的大学1946年10月10日,北大新学期开学典礼上,胡适回国上任北大校长,没有任何仪式,穿着长袍马褂走上台开始演讲,他声明说“几句家常话”,“我只做一点小小的梦想,做一个像样的学校,做一个全国最高学术的研究机关,使它能在学术上、研究上、思想上有贡献。这不算是个太大的梦想吧。”他的治学理念就是使北大成为独立的大学,学术与思想独立,更摆脱政治干扰,不受党派影响和干预,保持学校本身纯洁性。但当时青年是国共两党争夺的重要对象,不管谁来当校长,“教育独立”在国内壁垒分明的斗争中,都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幻想。(107)彼时胡适认为国家与其花费几百万美元送学生到外国留学,不如省出一部分钱在国内建设少数世界水平的大学,只有如此,中国才有学术独立的希望,而国家发展的需要则可以依靠国内大学进行研究和实现。1947年七八月间,胡适给国防部长写了一封信,提出发展核物理研究的计划,在北大集中全国研究原子能的第一流物理学者,建立研究所,训练青年学者,以为国防工业只用。并开出一个海外华人科学家名单,并与他们联系,海外华人科学家大都答应来北大任教。胡适希望能从国防科学研究经费中拨出五十万美元,作为购买设备的费用。但蒋介石此时忙于打内战,这笔钱自然拿不出来,最后无疾而终。(109)胡适在每个历史时期,胡适总会制定一个深谋远虑的科教计划,不管政治如何动荡、风雨飘摇,他都努力去维系的理想并为之奋斗。但时代从来没有给予他正面“求证”的机会。40年代末,他的教育和科技计划再度冷场,胡适一生提倡科学,一有机会,便百折不回地推动科学研究在中国的展开。“为他起一念,十年终不改。有召即重来,若亡而实在。”蒋介石从1932年第一次和胡适吃饭后,就一直在和胡适“扳相好”,到了1947年,蒋介石便要求胡适出来直接做他的民主“装饰品”——逼她加入政府。胡适拒绝的理由是:“要请政府为国家留一两个独立说话的人,在最紧要关头究竟有点用处。我绝不是爱惜羽毛的人……但我不愿放弃我独来独往的自由。”一生都在追求这样的自由1962年2月24日,台湾”中研院“举行选举。院士们发言后,胡适提出了一个问题:五四以来,科学精神为何还未生根?大家议论后,胡适说了自己的想法:“几十年的政治变动,八年抗战,十年内乱,使我们的好多梦想未能实现。”随后他提到言论自由。晚上18点半,选举结束,有人上去与胡适话别,忽然胡适面色苍白,摇晃了一下,仰身向后倒下,从此再也没有醒来。胡适逝世,时年七十二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候,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胡适死后,周恩来说:“胡适是带着花岗岩脑袋去见上帝的。”换做李敖的表述则是:“四十年来,能够一以贯之地相信他所相信的,宣传他所相信的,而且在四十年间,没有迷茫,没有‘最后见解’的人,除了胡适之外,简直找不到第二个。”胡适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得到他所说的那种正真意义上的自由——说话的自由、政治的自由、信仰的自由——但是他一生都在追求这样的自由。
  •     胡校长的一生,多看了些胡适的书,知晓了当时所处时代前进的方向,胡校长的童年,母亲影响了他的一生.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新文化的融入需要时间的洗礼,年代浪潮中为中国做出努力的人们.功不唐捐. 新文化融入国人的血液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北大的成长,关乎到的不仅仅是学术者,更高的是国家,乃至民族和世界.新文化的成长需要时代的浪潮的推动,和当时所处的文学土壤也很重要, 动荡的民族成长兼并着人们所处的位置,所知晓的文化,所关注的中心.因为没接触过,所以没那么坦然地接受,一个站在世界角度的国人,能把那种视野,那种大局观实践到实处起来已属不易. 时代的前行需要胡校长这样的力量.
  •     較為簡略的生平描述,也比較記者角度,所以基本上還是客觀中立的,做為前期對胡老先生的粗糙理解還是可以的,算是打開了對胡老先生的興趣大門。文中描述的那個年代,提及到的各路知識份子,都讓人熱血沸騰啊,當時的文化氛圍、國難當前的大環境,就促使了這麼多認真投入生命的精英自由獨立知識份子,真是讓人仰慕和欽佩。胡老先生的博學、寬容以及超前的視野,真是個不折不扣d天才,要如何強大的內心和堅定的信仰才能走過這幾十年孤立的境地?幸好還有其它更深入的書讓我繼續開挖。

精彩短评 (总计42条)

  •     言简意赅!其实孤立的人未必强大,但求不负此生罢。
  •     “胡适的悲剧就在于,在一个衰朽的政治中,偏偏要去做一个只有在正常有序的政治中才能发挥作用的自由知识分子。”可胡适自己也说,功不唐捐。路漫漫其修远!孤独的人未必强大,但有些价值,值得用孤独去坚守。
  •     智者有高贵的痛苦,何况是全世界最聪明的六个人之一。
  •     三星半。虽然不是系统的胡适传记,而且对胡适本身的学术评价功力也不达标(还是需要罗志田这样的人来写),主要都是一些短论,但最后部分的访谈特别重要。
  •     先生一生岂是凭一本书可读懂的
  •     把胡适的一生写出了一个梗概,然而对他抗战期间在美担任大使的那个阶段只字未提,不知为何。此外,新中国以来对胡适的猛烈批判,在书中也只有大概两行的样子,几乎没有涉及。除此之外,其他部分还是可以看看的,对这个人的一生,以及他一生的温和与热忱有了大体的了解。
  •     四十年来,能够一以贯之地相信他所相信的,宣传他所相信的,而且在四十年间,没有迷茫,没有‘最后见解’的人,除了胡适之外,简直找不到第二个。✧٩(ˊωˋ*)و✧
  •     “四十年来,能够一以贯之地相信他所相信的,宣传他所相信的,而且在四十年间,没有迷茫,没有“最后见解”的人,除了胡适,简直找不到第二个”
  •     共用时2h29min 生错了时代的胡适…但强大之处在于无论发生了什么,胡适都一以贯之地坚持着“自由主义”。 另外,还记住了先生说的“福不唐捐”。
  •     虽不够深刻,人物形象却生动鲜活。
  •     其实全书也就是阐述了胡适是处于怎样一个孤立的环境中的,从少年暴得大名到后面屡遭诋毁,深度不够啊~~
  •     “胡适的悲剧就在于,在一个衰朽的政治中,偏偏要去做一个只有在正常有序的政治中才能发挥作用的自由知识分子。”诚然,但我相信功不唐捐,他将在不远的将来、更大范围内被大家纪念和称道。
  •     德先生的现实政治困境,“在一个衰朽的政治中,偏偏要去做一个只有在正常有序的政治中才能发挥作用的自由知识分子。”最后只能“天寒风紧,无枝可栖”。这本书是带着问题阅读、写作的好案例,想真了解胡适还得继续找书看。
  •     这么牛的人 徒弟丢人的太多了
  •     不过把稿子添补一下就出书了还是太单薄吧,就是组专题稿啊
  •     多看了些胡适的书,知晓了当时所处时代前进的方向,胡校长的童年,母亲影响了他的一生.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新文化的融入需要时间的洗礼,年代浪潮中为中国做出努力的人们.功不唐捐. 新文化融入国人的血液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北大的成长,关乎到的不仅仅是学术者,更高的是国家,乃至民族和世界.新文化的成长需要时代的浪潮的推动,和当时所处的文学土壤也很重要, 动荡的民族成长兼并着人们所处的位置,所知晓的文化,所关注的中心.因为没接触过,所以没那么坦然地接受,一个站在世界角度的国人,能把那种视野,那种大局观实践到实处起来已属不易.
  •     不过觉得里面关于胡适的介绍让人很亲近,会脑内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想更了解他!
  •     整理的还是不错的 懂了很多但知道对于完全了解适之先生还差更多 时地的苦楚都是不能为人道的吧
  •     长夜漫漫……
  •     胡适贯彻一生的不合时宜,与苏东坡何其类似。他这样的知识分子,誉满天下,谤议随之,唯善始善终,不改初心。胡适讲改良、自由主义、科学和民主的意图,和他讲新文化是一样的,他要花二十年去造一个强大中国的“因”。然而时代等不及他,中国要革命、要独裁、要武运昌隆,他给不了,也不肯给。但是,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过,当后人怀着沉重、矛盾的心情去反省、批判民族历史的时候,可以在他们身上得回一点安慰,我们可以说,这个国度从不缺乏独立思想的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人。这样的人如果多一些,这一方土地上错误的代价就会少一些。正所谓:千人之诺诺,不若一士之谔谔。
  •     被杀死的摩西
  •     第一本了解胡适的书。一百年前的思想,现在有的实现了,还有好多没实现。
  •     温和博学的君子, 要去看胡适先生的书了
  •     二选一,胡适不喜欢蒋与国民党,但总不能选更差的那个吧
  •     很认同胡适先生的宏观态度。
  •     了解胡适的大门
  •     一个文人一生为政治所耽
  •     非常不错,打算接下来看看胡适之的几本太监著作。昨日先生忌日,纪念。
  •     了解每个胡适先生的历史瞬间。耐读。推荐。
  •     书本身应该4星? 个人感觉作为传记 这本书材料的选择不够多样。笔记还是摘了一些的,看完很有启发。 装逼的来一句,我的朋友胡适之已经正式成为我的最大偶像了。
  •     “这个为学术和文化进步,为思想和言论自由,为民族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一个清醒的聪明人注定了孤独与不被理解的,从古至今没有意外。比较粗浅的关于胡适的书,可以一读69
  •     「但胡适的悲剧就在于,在一个衰朽的政治中,偏偏要去做一个只有在正常有序的政治中才能发挥作用的自由知识分子。」
  •     “民族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习惯的行为”“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关系政治是知识分子的责任”“在一个民国里,我偶然说两句不中听也不时髦的话,并不算是替中华民国丢脸出丑。等到没有人敢说这话时,你们再懊悔就太迟了” 他的自由和民族的认知太高了 那个时代根本没有土壤让他生长。即使过了半个世纪 即便如今 他推崇的民主也必定得不到想象中的收成,太让人伤感了。幸好最后去了台湾 不然如今让人太伤心了。 下次去台湾 一定要去探望他。
  •     终于连着两天晚上把《胡适:孤立的人最强大》读完了。没有做多少思考,只是感觉就好像所有人知道我受伤而他远在大西洋彼岸的反应一样:感叹,无奈,惋惜。理想是伟大 现实是残酷的,压抑。26岁的胡适之是北大教授,播撒自由的种子;26岁的他是个大家欣赏的孩子王,带来无与伦比的正能量;26岁的我默默无闻碌碌无为,仅此而已。就把这点点的无病呻吟聚成点点的力量,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     人生需要有一个一直坚信和坚持的梦想,即使践行起来困难重重
  •     简明介绍胡适的一生,新文化运动时(20~30岁)已为其巅峰。1)“杀君马者道旁儿”,孤立或许通向某种强大。当然,不是每个孤立的人都可以强大,单单是孤立,便足以压垮许多人。2)温和抗争,迂回坚持,往往更长久。刚极易折。3)芥川龙之介曾跟胡适赞叹天朝言论自由,胡适说一来他们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二来他们缺乏管制的勇气与能力。4)之前有看过一些胡适日记片段,有打牌打麻将与之后的懊恼,挺亲切。这回看到的是他早早明确志向并奉献一生。志向之大,不惟天下,更达古今了。
  •     胡适在推动中国自由主义进程上远胜于严复和梁启超的,近代中国应该出现更多的胡适,只是孤军奋战生不逢时,历史大环境根本上是不允许他的夹缝生存的。
  •     胡适的想法其实很在理,但是当时社会现状难以实现
  •     竟然是胡先生的传记
  •     作为简要了解胡适的好书,结论清晰,满分! 胡适学生时代和国内的生活交游之广泛,接触面之广都是同时代其他人不能比拟的。
  •     因为这本书,了解了胡适,了解了现代文人的处境,并喜欢上胡适这个人
  •     一本小书让我对胡适有一点新的启发,其实也是带有批判性的,胡适的追求自由与民主,独立精神是值得人的敬佩的。文风上是典型的三联文风,读起来没有什么阻碍,较易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