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液态现代世界的44封信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2
ISBN:9787540761721
作者:[英]齐格蒙•鲍曼
页数:230页

作者简介

这个时代一切都在变——我们追随的时尚、不断引起我们关注的事件、我们孜孜以求的东西以及我们恐惧的东西,莫不如是。我们,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的居民,也感觉需要通过保持“灵活性”并时刻准备改变,来适应它变化的节奏。我们想知道,正在发生着什么,将要发生什么,但是我们得到的只是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我们有被淹没的危险。 我们该如何从成堆无用的信息与不相关的垃圾信息中筛选出重要的信息呢?我们如何从无意义的嘈杂喧嚣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呢?针对这些当代问题,本书作者尝试做出自己独特的回答。 依照作者的解释, 44这个数字最早与波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作品里的一位神秘的人物有关,“他的名字就是44号”,他既是自由的全权代表、发言人、委托书的持有者,也是人世间的统治者或辅政者的杂糅或混合。由此亦不难看出作者写作此书的自由主义者立场和波兰式抱负。

书籍目录

1.关于这些信——来自一个液态现代世界
2.人多也孤独
3.代际交流
4.离线,在线
5.人学鸟鸣
6.虚拟的性
7.隐私的离奇冒险(1)
8.隐私的离奇冒险(2)
9.隐私的离奇冒险(3)
10.父母与子女
11.青少年消费
12.走近Y世代
13.自由的幻象
14.童妇的出现
15.该给你的眼睫毛做个美容了
16.时尚,或曰变动不居
17.消费主义不仅是消费
18.文化精英究竟怎么了?
19.药物与疾病
20.猪流感及恐慌的其他原因
21.健康与不平等
22.注意警告
23.世界敌意教育?(1)
24.世界敌意教育?(2)
25.世界敌意教育?(3)
26.新年献辞
27.世事难料
28.预测的悖论
29.恐惧症的变形
30.空挡期
31.超人之力自何处来——意欲何为?
32.男人们,该你们持家了?
33.走出危机
34.抑郁何时了?
35.谁要你循规蹈矩?
36.巴拉克·奥巴马现象
37.一座全球化城市的文化
38.罗尔娜沉默的暴力
39.危险的陌生人……是真如此吗?
40.部落与天空
41.划界线
42.好人如何变坏
43.命运与性格
44.阿尔贝·加缪,或:我反抗,所以我们存在……

编辑推荐

《来自液态现代世界的44封信》作者尝试做出自己独特的回答。依照作者的解释,44这个数字最早与波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作品里的一位神秘的人物有关,“他的名字就是44号”,他既是自由的全权代表、发言人、委托书的持有者,也是人世间的统治者或辅政者的杂糅或混合。由此亦不难看出作者写作此书的自由主义者立场和波兰式抱负。

内容概要

齐格蒙·鲍曼(1926-),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社会家与哲学家之一,英国当代杰出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说,“他(齐格蒙)用非凡的才华和创造力,提出了一个所有人都必须认真对待的立场”。生于波兰,曾任华沙大学社会系教授,1968年离开波兰,1969-1971年在特拉维夫和海法大学任教,后前往英国,任利兹大学终身教授。主要著作有《阐释学与社会科学》(1987)、《现代性与大屠杀》(1989)、《现代性与矛盾》(1991)、《后现代性其不满》(1997)、《全球化:人类后果》(1998)。

编辑推荐

齐格蒙·鲍曼被公认为当代最重要的世界性思想家之一。以苏联解体为标志,他的社会学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他重在研究现代性与极权主义的辩证关系,后一阶段他则反思后现代主义与消费主义的交集。《现代性与大屠杀》是他之前最为著名的作品。
英国当代杰出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对其非常推崇,认为“他(齐格蒙)用非凡的才华和创造力,提出了一个所有人都必须认真对待的立场”。
鲍曼的思想写作主要为社会学领域,但是其影响广阔深远,他的思想渗透到艺术、人类学、政治学、伦理学、媒介传播、神学、哲学各个领域。
他所提出的“液态现代性”理论体系影响了20世纪后期以降的人类社会研究。借用“液体”这个比喻,他准确而又形象地抓住了高度个体化、全球化的当代社会那种流动性强、变动不居的特征。

重要评荐

……鲍曼在金融危机来临之前就看到了现代社会的“连续的危急性”;而这一切可完全上不了推特。
——英国《卫报》书评

他(齐格蒙)用非凡的才华和创造力,提出了一个所有人都必须认真对待的立场。
——英国当代杰出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关于这些信——来自一个流动性的现代世界 来自流动性现代世界的信件……这是我应《女性共和国》杂志(laRepubblicadelleDonne)编辑们邀请所写,然后发给其读者,每两周写一篇——到今天,已快两年了(2008年和2009年;现在的这本集子经过编辑并有所展开)。 来自“流动性现代”世界:意味着你和我的世界,也即如下信件的作者和信件可能的/预期的读者所共享的世界。我之所以称这样的世界为“流动性的”,是因为像所有流体一样,它无法停下来并保持长久不变。这个世界中的一切,或者保守点说,几乎一切,都是变动不居的:我们所追随的时尚与我们关注的对象(我们的焦点总在不断转移,今天或许就从昨日着迷的事或物中抽身离开,同样,我们今天上心的事或物,明天可能就不再理会了),我们有梦想也有恐惧,我们有渴望也有厌倦,我们既充满希望,但又坐卧不安。我们赖以谋生以及谋划未来的周遭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与某些人建立联系,与其他人断绝往来。获得更幸福的机会与带来痛苦的威胁,你来我往,此起彼伏,而这一切变化得又太过快速和飘忽不定,让人无法理智地去做事,也没办法有效地去定位或重新定位它们,让它们保持运行轨道不变,或者去预言它们。 长话短说。这个世界,即我们现代这个流动性的世界,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奇:今天看上去确凿无疑又恰如其分的事情,明天很可能就显得徒劳无用了,只是臆想或者令人感到遗憾的错误。我们猜想这可能会发生,因此我们觉得——就好像这个世界是我们的家一样——我们,即其居民和周期性的设计者、行动者、使用者和受害者,需要准备好不停地进行改变:就像目前时尚用语所表明的,我们所需要的是保持“机动灵活”。因此,我们希望获得更多的信息:什么正在发生,以及什么有可能发生。幸运的是,我们如今拥有了父辈们甚至连想都想不到的东西:我们有因特网和万维网,我们有“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s),这些让我们能够快速地与他人进行“同步”联系,无论身处地球的那个角落和空隙,而所有一切都载于便携式袖珍移动电话或多媒体播放器(ipod)之中,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我们身处何地,它们都与我们同在。这真是幸运吗?哎!或许这一点都不幸,因为父辈们遭受的信息匮乏之苦,如今已被更让人敬畏的信息泛滥之苦所取代,后者甚至有淹没我们的风险,这也让我们在其中畅游或潜水(不同于漂流或冲浪)的欲望化为泡影。我们该如何从成堆的无用和不相关垃圾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又相关的信息?又该如何从无意义的喧嚣声中得到有意义的信息呢?在意见和建议冲突的众生喧哗中,我们似乎缺少一架脱粒机,能够有助于我们把真理的种籽和有用的种籽从谎言、幻想、垃圾和废物等之类的谷壳中分离出来。


 来自液态现代世界的44封信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读完之后,感觉不错。译文质量还可以啊。看到很多说翻译差,是不是因为标题译成“液态”了,内容感觉还可以。台版有一本鲍曼的书,《液态之爱》。。平心而论,翻译不是简单活,自己也曾译过一本通俗的学术书,抱着字典一个字一个字的译,哈哈,后来还是有很多问题。
  •     需要对本书的作者和标题稍作解释。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在国内学界享有盛誉,拥趸甚多。他最为知名的著作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现代性与大屠杀》为代表,研究大屠杀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时至今日,他的很多这方面的言论仍然振聋发聩,直指现代性的疴疾;还有一种是以《立法者与阐释者》为代表,研究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的群体面对我们的世界从现代步入到后现代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变化。在我们的印象中,生于1926年的鲍曼,似乎应该属于过去的二十世纪,他见证了无数的灾难和战争,但从未放弃过跟上生活的潮流与步伐。他注意到了新时代里,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变化,《来自液态现代世界的44封信》这本著作,取自于他在2008至2009年间给《女性共和国》杂志写的专栏文章。严格来说,这本专栏文集不属于以上提及到的著作中任何一类。这是他对新世纪生活的敏锐观察,是他用社学学家的眼光,哲学家的思维,专栏作家的手笔书写下的对我们时代的最好见证言辞。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这本专栏集写得最好的文字是本书的序言,对现代世界作出了高度浓缩凝练的分析。所谓“液态现代世界”是鲍曼对现代高速运转,从不停歇,目不暇接的生活的高度概括。液态的生活即是流动的生活,这是一种生活在永不确定的环境中,缺乏稳定性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处处弥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焦虑与恐惧,我们害怕措手不及,害怕跟不上潮流,害怕被别人抛在后面,害怕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流动的生活,流动的是无数的恐惧,这是鲍曼对流动的现代性最为精准的体验,我们可以借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名言总结这种处于永恒流动状态的生活: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44封信,每一篇都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日常层面,鲍曼用社会学家的敏锐观察到我们生活中那些细致入微的变化。正是这些我们平时忽略的变化导致了我们生活中日益积累的矛盾,日渐陷入危机的生活,逐渐加重的精神萎靡。我们总是问,我们的生活到底怎么了?看着身边无数的人疯狂地往前走,没人想停下来想想自己渴望什么。这种融入全球化共同体的统一步伐,让我们迷失了自己。仿佛那些疯狂的念头停下来一刻钟,我们就会被抛在了时代的后面。我们的恐惧源于我们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只能被疯狂的念头裹挟着,跟随着别人的脚步,身不由己的向前走。流动的生活暗示了一种观念:表层即是意义的全部。你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追寻生活之下蕴含了的什么。借用鲍曼的话说:这个世界中的一切都是变动不居的,包括我们追随的时尚与我们关注的对象:“我们有梦想也有恐惧,我们有渴望也有厌倦,我们既充满希望,但又坐卧不安。我们赖以谋生以及为之谋划未来的周遭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这个液态的现代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转瞬即逝,不变的唯有变化本身。在流动的现代社会中,生活不可能一如既往。它必须要不断地现代化,这就是说,要日复一日地除去自身过期的属性,并不断地拆解和抛弃当前的身份,否则,只能等死。生活在流动的现代社会,受时限到期的恐惧推动,生活不再需要由设想中的乌托邦愿景激励着前进,我们所需要的就是竭尽全力往前跑,好保住一片立足之地,免得我们像垃圾一样被人随便抛弃到垃圾桶。“垃圾桶”是对我们生活的最好隐喻,在流动的现代社会中,垃圾处理才是生活重心,因为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幸福,基本取决于产品迅速地沦为垃圾,以及处理垃圾的速度与效率。想想前几年我们甚至还不知道IPHONE为何物,现如今,每年,甚至几个月,我们都渴望着新款的IPHONE手机,短短几年前原来畅销全球的诺基亚已经沦为了垃圾产品。这种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超越了我们所能承受的极限,也消费了大量的精力、财力与时间——消费成为了这个流动社会中我们唯一能够全情投入的姿态,直到筋疲力尽。这种疲于奔命的状态就是流动的生活中,我们渴望把握住瞬间的自己的一种良好祈愿。鲍曼在这些专栏文章中不断地提到了高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但与此同时,手机和网络的存在也困住了我们自身。对高科技产品的高度依赖彰显了人类愈加脆弱的特质。世界末日并未远去,一旦网络中断,电力中断,手机关机失灵,我们无法维持生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基本不复存在。在这个液态的现代世界中,焦虑与恐惧是生活的常态,幸福与快乐早已烟消云散:我们变成了自己生活的人质。思郁2013-4-16书书名:来自液态现代世界的44封信作者:【英】齐格蒙•鲍曼著译者:鲍磊译出版:漓江出版社日期:2013年3月第一版定价:28.00元
  •       《创世纪》说,诺亚六百岁那年,四十昼夜的大雨将世界上的生灵全部摧毁,只剩下诺亚方舟。此后,大洪水一直被想象为终结这个世界最完美的方式。无数的科幻片都曾预言,如果这个世界注定要毁灭,那么一定是被水淹没。当人们为世界末日错过了通往地球的班车而欢呼雀跃之时,也许该聆听一下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的箴言,这场洪水已然来临,我们正生活在液态的世界之中。  这个世界怎么会是液态的呢?鲍曼在《来自液态现代世界的44封信》中说,这个世界“像所有流体一样,它无法停下来保持不变”。这个世界用行色匆匆的路人取代了上下左右的邻居;用瞬息万里的短信取代了千里飞鸿的尺素;用朝生暮死的恋情取代白头偕老的婚姻。所谓的液态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解放。鲍曼觉得没有什么能比液体更好地诠释这种无孔不入的自由感,电子媒介的发明已经将信息传递提升到了光速,时间和空间被史无前例地压缩成信息恣意的汪洋。如果说《流动的现代性》是鲍曼为这片大海描绘的一张航海图,那么这《44封信》就仿佛游弋于液态世界中的航海家所撰写的航海日志。他深知这液态的世界一定会从企图抓住它的指尖流走,只能用一幕幕断片描摹出它的吉光片羽。  1980年,上帝派一辆洗衣车将罗兰·巴特带入天堂,据伊格尔顿揣测上帝必定不是一个结构主义者,但是也许并非如此。巴特生前所幻想的蜘蛛网状的文本海洋简直就是上帝为二十一世纪设计的草图:二十年后“互联网”疯狂地吞噬了整个世界。巴特若能看见这一切也许会欣喜若狂,但亲历信息爆炸的鲍曼却满是忧虑和不安。在这个“永远在线”的世界里,年轻人特别害怕孤独,但却遗忘了面对面交流的技能,只有屏幕对屏幕的交流方式才能让他们感到自然。于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通过手机、人人(好吧,鲍曼说的是非死不可)等等工具与朋友们分享吃饭、穿衣和睡觉的琐碎经验,用心地诠释着“我在线故我在”的人生哲学。鲍曼提醒读者,永远在线也就意味着永远无法体验真正的孤独,无法阅读、无法画画、无法凭栏远眺,最终连如何“思考”也会被遗忘。又或者,迷失在网络中的年轻人才是最孤独的,那种浮萍般的人生,就仿佛比利时的艺术展“让我们漂流”所表现的:一张张巨幅的个人肖像在斯海尔德河上漂浮着,看似成群结队,实则孤苦无依。  讽刺的是,无论线上人们交流多么频繁,现实生活中人们却用铁丝网、闭路电视和警报器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孤岛般的“封闭社区”。陌生的邻里在彼此猜忌中共存于同一个空间,甚至无心去掩饰对彼此的恐惧。紧锁的房门并未阻挡恐惧的袭扰,虚掩的门扉更让人时刻惴惴不安。“划定界限是为了制造差异”,空间的界限无非是心灵距离的真实写照,无论互联网如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平等,终究只是肤浅和表面,差异已经在心灵中烙下了深印。小区的街道在隔离陌生人的同时也隔离了居民的内心,空荡荡的小区街道让人不自觉地加快回家的步伐,驻足已然成为一种潜在的危险。失去了信任和安全感的社会里,害怕孤独的我们只能越来越寂寥。  不服气的你挑起眉梢说,也许我真的孤单,也许我真的恐惧,但这毕竟是我的自由!的确,整个世界都在顶礼膜拜这场自由的盛宴:肆意借贷以享受蚍蜉般的人生,十岁的女孩为隆胸而努力省钱,寂寞的男女在虚拟世界中随意地寻觅性爱对象……尽管鲍曼一再敲响“虚假自由”的警钟,但他也清楚自由已然蜕变为塞壬女妖的歌声!这一封封信仿佛光怪陆离的小说,但是,这就是消费社会的自由,它肆无忌惮地引诱人沉沦其中。你一旦要谴责这种自由,福柯的“规训”话语便会从坟墓中跳出来自行运作,每个人都被赋予自由的权力,横加指责只能是知识分子的傲慢与偏见。布尔迪厄所谓的“文化精英”在液态的世界中已然难觅踪影,剩下来的只有被称之为“杂食者”(carnivore)的群体:他们既能领略歌剧艺术的神韵,也能享受流行音乐的快感。鲍曼哀叹道,现代的“流动”文化已经没有人需要“教化”,取而代之的是去引诱客户。这一切的一切都为“自由”添加了有血有肉的注解,但正如鲍曼所说,没有自由的安全只是奴役,没有安全的自由则是无法驱散的不安全感。谁也不曾料到,在自由和不安的夹缝中苦苦生存的年轻一代终于看见了洪灾的泛滥。  如果说“液态的世界”让人联想到的不过是微澜的水面,那么“金融海啸”则完美地诠释了液态世界的狂暴。其实看似无关的两者根本是一脉相连,写作此书之时正是金融海啸来临之际。液态世界最初的表征也正是资本的自由流动。伴随着电子媒介的狂飙突进,金融世界已然是日不落帝国,东京的金融战役刚刚结束,伦敦的战场立马枪响。与此相反,一文不值的劳动力在寻找工作的绝望中拼命挣扎,可看见的却是华尔街的歌舞升平。自由的代价就是对随时失去安全的恐惧,一旦发生,每个人都拼命地渴望将自己锁进镣铐。液态的世界终于露出青面獠牙扑向芸芸众生。此时的鲍曼仿佛《雾海上的漫游者》中拄着手杖的男人,面朝大海,背影高傲深邃却孤独无力。正如他书中多次提到的拜仁·缪豪森的故事:他不能扯着自己的头发离开沼泽。他毕竟不是上帝,唯一能告诉我们的只是坚信:像西西弗斯一样,接受现实只是为反抗铺平了道路。  总之,正如十九世纪诗人波德莱尔曾说的:“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很奇怪,波德莱尔写下这句话时,密涅瓦的猫头鹰还在树上睡觉。他的世界里,“苹果”还只是一种水果,“网络”上趴着的是蜘蛛,“推特”(twitter)也只是一种鸟叫。不只是波德莱尔,后现代哲学家们都没能看见这个世界彻底的液化,但长寿的鲍曼却仿佛活化石般经历了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大转型,幸运的是,他自己也是个液态的人,从不拘泥于过去的成就,时刻体验并记录着当代的生活,他与我们一样使用着维基百科和谷歌,因为他时刻铭记着自己对历史和社会的责任。黄昏降临,猫头鹰扑腾着双翼,准备飞翔。(本文修订版已刊发于《晶报》,此处公开的为原稿)

精彩短评 (总计55条)

  •     好看!翻译得一般
  •     鲍曼大神给时尚杂志(!!)写的专栏。太萌了。以及意大利的时尚杂志看来很有品味啊
  •     二十世纪前如钢铁般坚固的社会结构,被液态的现代生活冲击成松散的,一窝蜂和易变更的,随波逐流的意识形态。而对事物普遍的发展与消费,则基本停留于表面的全部意义。比较科普的社会学分析 05.21 —05.31
  •     他让我慢慢意识到自己和多数人焦虑的根源在哪里
  •     很难懂啊。。。感谢翻译,看完更不懂了。。。
  •     翻译减一星。句子的结构和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有问题,导致不少句子读起来都莫名其妙或者有歧义。
  •     鲍曼老头还是很好玩,这本集子收的是给女性杂志的专栏文章,专注各种新闻、消息,对之加以评论,所以比以往的著作更加浅显易懂。另外,老鲍居然经常查维基百科!!
  •     液态世界,
  •     还行吧,不属于晦涩的,主要是举例子来引发思考
  •     唔太绕惹!
  •     书送过来看起来很脏,而且书页没有剪裁好
  •     地铁读物
  •     离我距离最近的书
  •     翻译翻得太高端而读不下去
  •     写得内容很新,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当下的社交网络对人们的影响。上午我的法国老师说,20年前人们没有手机也活得很好。对有些东西习以为常便误以为它必不可少,但其实大多数时候根本不必须。本书的可惜之处在于,太琐碎了。本身是給一个杂志的两周一次的供稿,所以很多观点的连贯性、逻辑性不够
  •     学者写专栏中很好看的那种,偏社会分析而不是太文化研究这点我比较钟意。就是liquid modernity是否有比“液态现代”更好的译法呀?整本书翻译一般。
  •     在变动不居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是否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支点?鲍曼试图给出自己的解释,但读者看完之后,恐怕还是不甚明了
  •     翻译有些牵强。。。
  •     这本书读得太迟了
  •     最喜欢最后两篇。在我看来,那些标识为现代性的苦味并非是存于现代的,历时已久,久远劫来,只是躯壳的演变。“保护自己的身体安全与舒适并没有办法弥补因看到遭受痛苦之人与受良心折磨引起的困扰”“面对自己存在的完全荒谬性,也仍然留有空间,随时一个极小的空间,但也足以容纳普罗米修斯”
  •     翻阅而已
  •     好酷哦,80多岁的老头教你要用睫毛增长液!! 读鲍曼跟齐美尔会让我坚定对自己专业的感情。
  •     略失望。。
  •     给女性杂志的44封信...................
  •     不太容易看懂。
  •     大师的思想我理解起来确实比较困难。翻译妨碍阅读,病句和英语式的长句到处都是,不能一个字一个字仔细看,不然脑袋疼。
  •     都是一些碎片
  •     读起来亲近可人。不过翻译真的不到位。整本书长句拉了一大堆
  •     中国真的该提高一下搞翻译的人的待遇了。读一本一看就是英语四级刚过的本科生接活捞外快的书,跟吃苍蝇没什么区别。
  •     齐格蒙鲍曼老头子费力地引经据典地大费周章地描述了诸多现代这个变动不居地液态世界中令人焦虑、值得警醒、急需注意的问题们,可是仅仅描述是苍白无力的,就像农夫讲故事一样令人觉得平淡无奇,并且晦涩艰酸。礼貌上我会在自己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想到,有个老头子曾经提醒过我们,要注意啊!
  •     译者姐姐,你是用google翻译的吗?
  •     还好不错,看看还是有点东西的。。。
  •     关于现代性。还行,老生常谈,一般般有趣。书名真心挺酷的。
  •     挺有趣的社会学随笔集吧 亮点就在于分析的事情都是比较新近的 很有意思咯 一节课时间
  •     跟大哲辩论,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哟。
  •     对于书的保护有待加强。
  •     翻译完全保留了英语语法,简直就谷歌出品。直觉告诉我,原文会很赞。
  •     前半部分启发较大,是生活化的问题,互联网,社交。后半部分较宏观
  •     鲍曼快要把他的“液态”、“流动”神马的写滥了,我也快要把这些玩意儿引用滥了……
  •     液态世界这个翻译真的很奇怪,照这个意思,流动的世界完全可以表意了。开篇几篇无甚新意。
  •     再读却又新体会。
  •     现代人太缺乏独自的时间 太缺乏孤独 才显得更加孤独 忘记思考
  •     文章本身很好,翻译太糟糕。
  •     不变的变@流动系列
  •     翻译的水平仍待提高啊,后半年部分出现整段整段的不通顺。句子重组太费眼。当然老爷子的还是有很多犀利的观点的,八十多岁还在出书立传,太崇拜了。 通篇的观点总结一下,处于信息时代的人们,孜孜不倦的追求的核心信念是“everything being in control”,这与正在失控的现实形成了讽刺的对比。在消费驱动的社会里,人们变得越发脆弱依赖(“我被看到故我在”),受暗示性和泛价值化日益显著(广告与时髦),并企图从与限制性有关的概念里逃脱(多重身份的塑造和急躁情节)。因此,在后文化时代,一切多元化的内涵将最终被消解。
  •     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也许不是这个世界流动太快,让我们恐惧太多,而是我们的存在,才导致变态。
  •     鲍曼爷爷真不容易 您快歇歇吧
  •     感动
  •     翻译实在是不能忍了……
  •     年纪一大把,就别装哲学家了,鲍曼,银河系漫游指南的超级计算机关于生命、宇宙、万物的终极问题的答案是42!你多了个2!
  •     精彩,睡前来一段!
  •     鲍曼大神不要让我失望啊……现在读过了。嗯。
  •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已被我们这个大众沟通时代升级为: “我被看到故我在”。ps翻译大神能不用倒装么…看完恨自己英语烂没法看原版啊…
  •     第一本哲学书= = 越看越看不懂。。。
  •     关于这个流质化世界的一些思考和启发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