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日记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1
ISBN:9787806541098
作者:[法] 让·热内
页数:354页

作者简介

虽然《小偷日记》毫不忌讳地记录和回味了他饱尝耻辱的下贱生涯,但它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日记。在流浪、乞讨、偷窃、坐牢的生活环境里,他不可能坚持写日记,即使写了也很难完整地保存下来。他在书中坦言:“我写这本书,住在世界一流繁华大都市的一座豪华大饭店里。”这本书是对往昔生活片段的补记、追忆、回味、思考和重新认识,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但它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传,他在书中刻画了几个人物(有的没用真名),讲述了许多别人的故事,带有明显的小说特点。但它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小说,不是在编排虚构的故事。他书中讲的确有其人,确有其事,包括作家心灵的自我表白都是可信的。这是一部以日记的形式写成的自传体小说。

内容概要

让・热内1910年生于巴黎,7个月后即被家庭抛弃,上小学时因受同学歧视,开始自暴自弃。小学毕业后,热内走向社会,与流浪汉为伍,后因盗窃被监禁。18岁时,热内应征入全,但不入当了逃兵,流浪欧洲,一路行窃,多次被捕坐牢。1942年,热内在狱中开始写作,处女作《鲜花圣母》及后来的《玫瑰的奇迹》和《盛大的葬礼》获得好评。1944年,热内被判终身流放,但他在狱中继续写作。1949年,热内的文学成就得到重视和承认。在萨特等大作家的呼吁下,法国总统颁布特赦令,赦免了热内。1983年,热内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大奖。《小偷日记》为热内的代表作。


 小偷日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这本书 是一个以往日生活素材所定义的 一本书。它并不是借助过去而定格的现在,而不是借助现在而定格的过去的一种经历。。。一种在人们眼里很另类的 。。。他 是个小偷 也是个同性恋 。。但是他还是一个作家 从他那种 心里来分析的社会 会让我们 有一种另类的生活经历。。
  •     让.热内,1910年12月19日生于巴黎阿萨斯街的公共救济院,1911年7月,七个月的热内便遭遗弃。可以说,热内的流浪生涯便是从此开始的。热内是一个典型的矛盾体,他的文字充满了强烈的反差。例如“.....簇簇鲜花与众多囚犯居然存在着一种密切的联系,鲜花的脆弱柔嫩与囚犯的粗暴冷漠竟是一样的性质......”又如“......罪犯们远离你们,就像欢爱中的恋人躲开人群一样......” 在热内看来,温柔与暴烈是同样的,都是人内心情感的极端表现。热内一直游离于法律与道德的边缘。对于他的前半生,人们习惯于将他称为小偷。但我们可以将他的偷窃行为看作是一种被动犯罪。在《公开宣布的敌人》中,他回忆到:老师要求写一篇小作文,每个同学都要描写他自己的住屋......根据老师的评价,我的描写最精彩,他大声向全班朗读了我的文章,但所有同学都嘲笑我,说:这可不是他的屋子,他是一个捡来的弃儿。我顿时感到心被掏空了,蒙受了奇耻大辱......哦!话虽不厉害,但我恨法国。岂是一个恨了得,应该比恨还深,说法国令我作呕也不过分......从此,热内便开始了小偷小摸。一开始是为了取悦同学,但是后来,我们可以认为他在不断的偷窃行为中获得了一种快感,或者这么认为,偷窃便是他与这个世界的沟通方式。热内对鲜花情有独钟。他将鲜花看做是自己在自然界的化身。这与他对他人的厌恶有关。可以想见,幼年的伤害对热内有多深。热内的前半生像商品一样被频繁转手,他的孤独与寂寞是可想而知的。长期的孤独会使人对自身产生怀疑:我真的活在这个世界上么?行窃时那种血液膨张,心跳加速的感觉,我们可以将它等同于恋爱,因此,不难理解热内在屡次出入监狱之后依然继续着他的小偷生活———或者这么说,此时热内的人生哲学便是“我偷固我在”。热内的前半生一直在路上。15岁之前的热内充满着对冒险的幻想,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是:像女孩子一样娇柔,冒险小说读得太多,精神状态可疑。也许这是所有在这个年龄人的共同的幻想,但是,可不可以这样去理解:热内对于冒险的狂热只是一种内心的出逃。因为,在内心深处,他始终没有把法国当作自己的故乡,他是一个注定漂泊的人,从7个月大被母亲抛弃是开始,他便失去了归属。永远的“生活在别处”。他无法为心灵找到安定点,无法找到存在根源。1926年,热内初次尝到被监禁的滋味,在此后的18年间,热内数十次的进出于各地的监狱之中,他感到一种“反常的幸福”。也就是在监狱里,他发现了自己的同性恋倾向。这无疑使他离道德的边缘更近了一步。再此,我想应该对他的性向选择做一点解释:热内所钟情的对象一律是高大结实的,并且藐视法律。具体可以参见德.帕尔玛的电影《疤面煞星》。为什么呢?可以想见,在热内初入监狱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羸弱的少年,监狱是一个弱肉强食之地,武力是唯一的生存之道,生存的本能使他自动寻求庇护。对于健壮男性的喜爱,可以详见热内的自传体小说《小偷日记》。热内强烈的渴望着爱,以至于他在路上遇到一个年迈的女乞丐,变将其幻想为内心中母亲的形象。但因为长期的无法得到,使他变得孤傲。热内变扭的将这种爱表现为一种背叛行为。在早期服役期间,他爱上了同军营的一个小伙子,然而热内却偷走了他的钱包,并在一边若无其事的静观这个惊慌失措的小伙。他把尘世间最牢不可破的种种联系——爱的联系——统统粉碎。但这就是热内对爱的表达方式。如果你用心倾听,会听见一个孤独者对爱绝望的呐喊。1942年是热内“魔术般”的一年。也就是这一年,热内完成了从小偷到作家的转变。他受到了当时法国最著名的大作家让.科克托的赏识,并经由后者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鲜花圣母》。并且因为这部作品,热内结识了大作家萨特。由此,热内作为作家的身份正式树立起来。大多数人都认为,热内走上写作的道路是偶然的。认为只是一个小偷在无聊时的呓语。但是,在我看来,热内的转变却是必然的。1942年,热内在桑特监狱被关押了九个月。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在热内看来是一种苦修。苦修的状态当然是孤独的。这与在外面的孤独不同,因为他找不到任何排解的手段。因此写作成为了唯一的出路。热内的内心充满着热情,却无法将其表达,对于这种人,只有走很长的路才能将这样的激情化解而不至于被溺死。但是,既然无法继续行走,那么,只有将其记录下来。在《鲜花圣母》之后,热内连续出版了《玫瑰的奇迹》,《盛大的葬礼》,《小偷日记》。每一步作品都为他带来了极大的声誉,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作为惯犯被流放的命运。以萨特和科克托为首的“全巴黎文学界”呼吁总统赦免对热内的刑罚。虽然最终未果,但却令热内声名鹊起。1949年,法国总统免除了对热内终身流放的刑罚,但他却陷入了莫名的精神危机,沉默不语,几乎搁笔5,6年。他的创作源泉来自于暗无天日的牢笼,一旦脱离了牢笼,竟然有茫然若失的感觉。就像他后来说的:“自由了,我却迷路了。”然而,热内的成名却是时代的杰作。二战后的法国社会,弥漫着一股消极悲观的情绪。热内的出现,印证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后者坚信人的一生就是“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一个人的存在价值只能由他自身的行动来认定。热内的生存条件不折不扣使他成为小偷,然而却同时使他成为诗人。因此,热内便被作为存在主义的英雄推上了历史的舞台。萨特为热内全集所写的长篇序言《喜剧演员与殉道者圣热内》更是使热内闻名全世界,然而此时的热内却感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压力。他对科克托说:“你和萨特给我塑了像,其实我是另外一个人,这另外一个人有话要说。”在热内的晚年,他投身到革命事业中去,积极从事民族解放运动。也许热内从来都是一个有抱负的人,如果时代允许的话,他也许会是另一个拿破伦。但是那个时代却只允许一个作为小偷的热内和一个作为作家的热内。热内的政治生涯是不成功的。但这或许也与热内的性格有关系。想想看,一个离经叛道者如何在那道貌盎然的政治空气中存活下去呢?究其一生,热内都是孤独的。与社会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合模。无论是小偷还是作家都无法改变其孤独的本质。就像热内在他的最后一部书《一个恋爱中的俘虏》中所说的那样:“我的看得见的一生只是精心伪装的一个个圈套。”我们对于热内的了解仅只是他的作品以及人们对他的评价。我们也许只是拿着一个个圈套去伪装热内的一生。将他装饰成我们心中那个自我放逐的孤独英雄。一个人永远是讲故事者,他生活在自己的故事和别人的故事之中,他通过故事来看他所遭遇的一切,而且他努力像他讲的那样生活……
  •     自古以来,坏孩子便招人爱。松松西家气门芯,堵堵东家烟筒口;旱厕坑里放鞭炮,可乐加上曼陀斯;横眉冷对坑同学,狐媚浪荡勾老师……细细表来真是令人咬牙切齿,父母恨不得打断了荆条,旁人恨不得戳断了食指。然而,若真是见到面了,谁不爱坏孩子呢?那眼神忽闪的,那手指灵巧的,那牙口伶俐的,那身形婀娜的:当真是尤物才有资本犯坏呀。即便是恨,也大半含着嫉妒心——这事儿,明明人人都做得,怎么偏偏他做得了而我没有呢?想来阿满告状招来的不是其叔的恨,更多是无处报复的畏怯。让·热内更是坏的彻底:乞讨、偷盗,抢劫,卖淫,贩毒,和盖世太保沆瀣一气……然而,他却比别的坏孩子更异乎寻常的招人爱:不仅仅是因为他独特的身世,更因为他的虔诚:作为一个秘密之神的信徒,他一面大步前进,一面高歌《小偷日记》——秘密之神的《创世纪》,生存的勇气之源啊!当我们一定要有所选择才能生存时,选择本身成为了一个怪兽。这个怪兽必将你撕扯为碎片,吞嚼下肠胃,最后变成一滩面目不清的粪便——由此你便注定要和所有人一样,沉沦于生活的琐碎之中。这一事实令所有敏感而具有想象力的人恐惧。我们一直以为,人们慨然赴“死”的勇气来源是“反正每个人的下场都一样”——钻入大白兔浓密的绒毛中,抬起头看到的是来自造物主工厂流水线的华丽花边和元祖们与之共同生活的嗜血虱子——这理由很充分,充分到有点无赖,仿佛老和尚领提前领悟了:“哦,原来与尼姑的一样……”早知如此何苦念念不忘,不如早日西渡面佛脱出业障。而秘密,也许是生存更有力的理由。秘密存在于表面生活之下:我诅咒这世界充满了败类的种子;我身上性欲的力量高过一切;我就爱那些一美遮百丑的流氓……秘密多是“坏”的,否则也无法因难于启齿而成为秘密。然而,一方面“坏”如此多种多样,可以令每个人的秘密各个不同,由此因为只属于你而散发出神秘的色彩,使得你的存在有了堂皇的理由:对所有人来说,无法真正承认造成痛苦的“坏”是自己选择的,由此这一秘密便远离了选择的“怪兽”——秘密仿佛一条道路,沟通了存在于永生之间的道路;另一方面,人人爱上“坏”的倾向是如此相似,以至于这一隐秘的沟通成为了人们结为整体,体验现实的重要途径(我甚至觉得这是唯一的途径),比如说,一起打过仗,一起下过乡,一起看过片,一起嫖过娼,这才叫兄弟。秘密由此成为不会失败的神——在基督身上汲取痛苦的良药,从撒旦那里获得自由的激情。她如此迷人,以至于没有人敢于高声宣读自己的秘密,生怕稀释了这神秘的力量。然而《小偷日记》却对整个社会的秘密坦言不讳并高歌赞颂——尽管热内在道德秩序的所有方面都背离了“贵世界”,却恰恰具有大部分“贵世界”的人们都没有的美德:诚实和虔敬。在紧紧的覆盖着一层“贵世界”玻璃纸的社会中,秘密之神只有经由热内这样虔诚的信徒之口才能呼吸。他仿佛赫尔墨斯引领宙斯般,让“贵世界”下的秘密大肆绽放。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样的“贵世界”堂而皇之的造就了若干集体秘密——比如engsoc外围党员“隐秘”的色情书刊,比如某国官员宣称的“请不到假”和“幼齿黄段子”。如果我是一个正当壮年的愤青,必然要宣称:一个令人向往的社会制度必然有助于人们脱出类似于热内百辩不得脱身的被迫堕落的境地,他必然消除类似如上的集体秘密。然而,热内所造就的秘密之神的美妙却使我迷惑了:“贵世界”社会,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难道说,真的仅有美女才能造就美人,仅有愚氓才能举出智者,仅有懦夫才能映照英雄,仅有众生才能度化佛祖?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大概翻译不好,读着竟然没有感觉。
  •     热内小说三部曲国内译本中,唯一一个能让人看下去看进去再看出来的好译本。余老湿您还是撸撸睡吧。
  •     看过余中先翻译的版本,突然感到了杨可的聪慧,还是《小偷日记》翻得好,好太多了。
  •     让热内这个小贱货真是太招我喜欢了
  •     因此我才敢在他面前搔首弄姿,出尽了丑,丢尽了脸。我们一样,爱美人到了无耻的地步。
  •     小只说他一直有本日记。结婚的话也许会给我看。也许不会结婚。但总是会再见的吧,我这样想。可越是不会忘记的念想,反而会在踯躅的最后一秒前离开。
  •      看完以后莫名其妙的心情特好
  •     让热奈的自传.叙述上的突兀变换和无处不在的叙述主体,读起来有点吃力.
  •     没意思,除了序里的经历简介有点传奇
  •       
      
      “热内在日记中谈热内,直抒胸臆,无须中间人;他诉说他的经历、他的穷困、他的荣耀、他的爱情;他把他的思想编成故事,人们似乎可以相信,他像蒙田那样,有自我画像的善良而亲切的设想。但热内从来就没有亲切过,甚至同他自己都未曾亲切过。不错,他什么都说。全都是真实,除了真实别无所有:但这是神圣的真实。”萨特的这段对热内的《小偷日记》的评价写得很聪明,他直截了当地讲到了这本书的优点,而对他“什么都说,除了真实别无所有”的缺陷避而不谈。
      作为一本自传或者回忆录,《小偷日记》大概能够满足人们对热内的人生的了解;然而充斥着“事实”而疏于梳理,则使这本称为“自传性小说”的作品累赘枯燥。如果“真实”本身在小说中得以成为主要的动人的要素,那么新闻通稿早已占领了世界文学史。
      毫不怀疑热内的书写的真诚,但他过分注重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没有“利用”好他所处境况中难以调和的自身的矛盾,从而使对回忆的叙述始终处在“狂暴”的自暴自弃中,缺乏写作的自律,面对丰富的生活内容走马观花以致这些看起来是俯拾皆是的重复表述,实在是阅历丰富而才智不足。
      “自传性小说”跟“自传”的区别在于“自传”是为自己立传为自己正名或忏悔或反思或给人以交代,本质是“报告”。而“自传性小说”仍是小说,难以对读者提出“你去了解我是个怎样的人”这类明白无误的要求而对事件进行不断地累加同时解释“我是个怎样的人”。热内对那种既让他厌恶又让他得以生存的欲望,既被社会所不容又为他所赞美的欲望,这些煎熬背后所作的思考显得太少了。也正因为他过于着重讲述这些欲望,深陷这些欲望之中,他在小说中的叙述声调时常显得偏高,无法做到不卑不亢。与同是自传性的小说《情人》比,才智使这两部作品的格局自分高下。杜拉斯从一开篇就知道了叙述的距离,看到了事情背后的真相,而热内则一直沉醉其中无法抽身。
      
      中文版(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序言所说的《小偷日记》“形成一套与社会对抗的伦理”看来只是个噱头,在这本书里,他所做的对抗,是无法反抗自身的绝望而借艺术之名为自己正名,他的痛苦来源于此,而不是来自社会伦理。因为当他在俗成的社会伦理中发现自己无法生存和享乐的时候,这种“人性的欲求”和“社会的现实”无法调和显然令他痛苦,他无法解决这一自身问题正是这本书值得书写的地方,但在他的小说中,他的绝大部分笔墨都用于叙述代表这种痛苦的事件,使这种痛苦得不到深化而偏向于概念性的痛苦。
      在第66页中,热内写到了这样一段话:
       “我尝试过用词语重构当时的心境,结果自欺欺人,并不比读者更清醒。我们的语言甚至无力折射出这些流逝的陌生状态。倘若意在使读者对我为何许人有个完整的理解,连这本日记也犹所不及。确切地说,我撰写此书只是为了解我的原有面目而提供一些素材而已。本书不是单纯的叙旧,不是对旧时光的缅怀,而是一部从我昔日的生活汲取素材的艺术品而已。它是靠过去支撑起来的现在,而不是从现在到过去的回溯。读者无须怀疑,我讲述的事情确有其事,只是作何种阐述则依据我今天的心境——即现在的我。”
       这段自我辩解的话无疑暴露了热内的缺点。“我讲述的事情确有其事”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句子。对语言的无力的抱怨是对表达能力不足的逃遁。“艺术品”,重要的一点不正是对形式的挑战,也就是在对叙述中如何战胜“语言无力折射出这些流逝的陌生状态”,这正是叙述需要努力的地方。而热内,用一段话试图把这些作为作者本分的工作一笔勾销,可谓是不自信的撒娇。
      发现自身所处的这种矛盾,承受它,受它的束缚,抵抗它,这个才是在精神上让人震颤的地方。而他过于固守自己的回忆,它提供的只是文学的素材,对于如何把它们写成作品,他表现得有些笨拙。或许“热内”如他所声称的“愈堕落愈自由”?不,他并没有通过“堕落”抵达自由,他越是强调道德的规范,越表明他受到道德的束缚。而显然,在他的叙述中,我们始终能读到这位“无所畏惧”的叙述者并非活得多么豁达和洒落,受同伴、情人的忠诚和爱欲在尊严上的折磨反过来也指证了他偷窃、犯罪等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尊严。这种顽固的矛盾,他很少加以揭示,顺着对经历的回忆,讲述了远离“我们世界规范”的“经历”,所形成和面对的苦难只成为苦难的代名词。
      
       苦难能否成为一个作者创作的福地,要看他是否对苦难存有疑虑,怀疑之心足以搅起思想情感的轩然大波,而苦难本身,除了说明一个人所受的苦外什么都不是。缺乏冷酷的铁石心肠的人往往也不会有柔情万丈的时刻,而热内的冷酷和柔情被他的经历本身盖了过去,叙述止于事件,而且这种叙述上的老实正在被故事的叛逆衬托出来。因而看来,他的小说显得粗糙,体验和感受难以通过语言本身散发出来,过于依赖“事实”,读到的更多是关于“苦难”的概念而非感受和理解。
      
      热内在写一种犯罪的欲望,一种成年人无法扭转的性格和本能,一种病态心理。作为叙述者,通过大量的坦露事件或许能得到同情,但也仅此而已。坦露式的写作使形象接近于标本,接近于资料和概念,使得原本可以触目惊心的故事难以显得辉煌。在杜拉斯的《情人》中,我们能读到这种“自传性小说”在回忆与叙述中如何变层层描摹和咏叹,怎样在“理智”的引导之下使中心人物“中国情人”被围绕在与“我”与“我的各个家人”之间的关系。对,我们看到的是描摹,是咏叹,而不是坦露。杜拉斯不缺乏直白的叙述,相反,她常常用直接和绝对的口吻在谈论叙述者的处境,但并非无的放矢或任意叠加,她的咏叹因为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而和谐,情感震颤。热内常常草草收场,他也做过努力,但对事件背后的东西关注得不多,对“如何造成”以及“造成之后又如何”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的思索。而这种关系之间的难以定义的灰色地带,正是文学隐藏其中的魅力。热内看得很少,他更加关注的是生命中既成的事实,事实背后的暗涌被他忽略,整体上便成为一个表象。
      倒是对几个与他有关的男人的形象叙述得更为生动。而他对自己,大概因为了解得过多太清楚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所以反而讲不出丰富的形象,更多的是讲出了特点和事件。在第86页中叙述者称:“《小偷日记》这本书旨在追求不可能的无价值。”这大概也是符合萨特这位哲学家的审美取向,有多少哲学家对文学的思考能够摆脱对哲学概念的偏好呢?仅仅是坦露和宣称是远远不够的,在文学中,语言才是本质,语言并非知识,并非概念,它唤起的是感受和形象,一本书可以以某个观念作为引导而写成,但基础要素绝不是对这个观念或者某个概念的反复说明和证实,在小说中,使一件事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比这件事本身让人不可思议要重要得多(当然事情本身的不可思议往往有助于加强对这件事的感受和理解)。观念是表象而非精髓,就像形容词脱离了丰满的形象之后只是一个苍白的词语。就连那些大篇幅叙述他对史蒂利达诺的爱,也是对一种雷同的感受的千篇一律的复述,在内热在反复填充叙述中使小说的形象过于单一嘈杂并且累赘不堪。
      
  •     这个译本奇烂无比
  •     感觉一般般,就是基友还有监狱
  •     没看完,对于同性恋之类的兴趣不大,不爱看.
  •     世界怎么诅咒,我依然爱自己,依然要活得灵魂所在。 说出自己,包括哪些不被认可的,包括你意识到一旦说出就会被拒绝的。 套用一句话 "say it loud, say it plain"。 终极浪漫,超越他人不自觉筑起的黑墙。
  •     以华丽文雅书写离轨者之淫恶堕落,以身体力行卑贱生涯挖掘生存的意义,以审美赋予恶之绝不媚俗的光辉。有些存在主义味道的自传,通过自省的书写重获尊严的热内。较之读至半途而废的《鲜花圣母院》、《玫瑰花的奇迹》,此书算翻译不赖,是唯一可读的热内中译本。
  •     老实说,没太读懂,不太习惯老外的那种写法,得多看一点~
  •     在罪恶的低处-泥泞肮脏的沼泽地里,他代表人类承担起了现代的罪罚,同时显出人的伟大与力量。热内就是你我。在潮湿的生活里散发着火的干燥与活力。
  •     不怎么样
  •     这本书 是一个以往日生活素材所定义的 一本书。它并不是借助过去而定格的现在,而不是借助现在而定格的过去的一种经历。。。一种在人们眼里很另类的 。。。他 是个小偷 也是个同性恋 。。但是他还是一个作家 从他那种 心里来分析的社会 会让我们 有一种另类的生活经历。。
  •     不仅是小偷日记,还是本基佬日记。
  •     也许我没办法跟你沟通
  •     其实还应该再打的高一点,但我也不知是把它算在“好看“还是“值得看”
  •     爱的极致是背叛
  •     翻译得有点儿过于文绉绉了,一点儿都不流氓,其余挺好,颇有些萨特存在主义的调性
  •     写得真棒。鼓掌
  •     最喜欢的作家。
  •     如此的cult 小说是不世出的。
  •       这本书 是一个以往日生活素材所定义的 一本书。它并不是借助过去而定格的现在,而不是借助现在而定格的过去的一种经历。。。一种在人们眼里很另类的 。。。他 是个小偷 也是个同性恋 。。但是他还是一个作家 从他那种 心里来分析的社会 会让我们 有一种另类的生活经历。。
  •     没有读过这样的书,挺特别的。估计是弃婴的经历让他通过这种歌颂世俗的恶的方式来拒绝那个曾经拒绝了他的世界吧
  •     萨特为什么这么挺热内?为什么小说里的这些下三滥死gay这么棒?
  •     她常常用直接和绝对的口吻在谈论叙述者的处境,但并非无的放矢或任意叠加,她的咏叹因为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而和谐,情感震颤。热内常常草草收场,他也做过努力,但对事件背后的东西关注得不多,对“如何造成”以及“造成之后又如何”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的思索。而这种关系之间的难以定义的灰色地带,正是文学隐藏其中的魅力。
    -----------
    你所说的热内“应该”做到的,杜拉斯也未必做到,何况文学的潜在要求也未必是你说的这个。
    真不知LZ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否沉浸在对“犯罪的欲望,一种成年人无法扭转的性格和本能,一种病态心理”的道德反感上了。热内回忆发生与写作发生的时间鸿沟的作用正是体现在他对回忆的整理与总结中,你所谓的“思考”“深入的探索”正体现在他表达感受的句子里,作为自传体小说,这种先天默认的性质难道不存在吗?
  •     热内的极端孤傲底下是孤独的自卑。
  •     尽力了也只能读到一半。尴尬恐惧症频繁发作。对不起我还是太弱了。
  •     还不错,买过这本书的,热内的书还是不错的,就是有点混乱
  •     "这些煎熬背后所作的思考显得太少了",不能同意。思考毕竟不是一种假装清高的表面修饰和故作姿态,而且一旦有一种强主观意识的思考不正是走了主题先行的老路子。
  •     反叛规则的渎圣者。热内是注定不能被圈养的动物
  •     啊为我勃起来
  •     考完试把以前烂尾的书都做个了断
  •     艺术家的生活。
  •     恶之花
  •     这个时而抖s时而抖m的绅士恋男狂啊。。。其实也就是基佬的日常脑洞。老兵把年轻士兵抡死后在他身边道别然后睡着了那小段有点。
  •     翻译太咬文嚼字看的痛苦心累
  •     恶与美。译本日了狗。翻译减一颗星。
  •     求作者真相!!
  •     让曾说过,我的看得见的一生只是精心伪装的一个个圈套
  •     其实很感慨而已
  •     简直是我对坏男孩审美的理论基础。 hahhh 昨天评价朋友“热内栽培过的你。”
  •     看不下去。
  •     恐惧很美观,耻辱很高贵
  •     原作有一种暴烈呢喃的诗意,翻译负分
  •     花了快一个星期,终于把它读完。跟鲜花圣母和玫瑰奇迹比起来,这本更为鲜血淋漓。我发自肺腑的爱着让热内,爱他的戏剧爱他的小说,我爱他天才的大脑,下流的欲望和向往毁灭的灵魂。
  •     见长评:《绝望中欢愉》【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381185/】
  •     哈哈哈哈哈哈哈简直吓cry。根本没想到是这种题材!丧心病狂的自走型肌肉控基佬!各种意淫各种High,简直有种读隐晦的同志文学的感觉。迷醉于背叛和肌肉の法国美少年!题材哈时髦!那种迷乱又丧病的气氛,果然是法国文学的专利!
  •     本书于我最深的印象,是热内对自己恋爱心理的真实刻划:时而挚烈,时而煎熬,时而深情,时而嫉妒,时而矜持……你很难想象,一位男性心底竟郁藏着与女性一般细腻敏感的情感——而对象也是七尺男儿。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