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热带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0-1
ISBN:9787108013507
作者:列维-斯特劳斯
页数:575 页页

作者简介

这部抒情的、辛辣的、谜一样的作品不屑于依靠一些片段和残迹徒劳地去重新创造一种已经消失的地方色彩。本书的目的既在研究他人,又更要审视自身社会的道德。书中的观念剖析和历史叙述颇具历史冲击力,已在人类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可以称得上是经典著作之一。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一部 结束旅行
一 出发
二 船上
三 西印度群岛
四 追寻权力
第二部 行脚小注
五 回顾
六 一个人类学家的成长
七 日落
第三部 新世界
八 郁闷的赤道无风带
九 瓜那巴拉湾
十 穿越回归线
十一 圣保罗市
第四部 地球及其居民
十二 城与乡
十三 前锋地带
十四 魔毯
十五 人群
十六 市场
第五部 卡都卫欧族
十七 帕拉那邦
十八 潘塔那勒沼泽区
十九 首府那力客
二十 一个土著社会及其生活风格
第六部 波洛洛族
二十一 黄金与钻石
二十二 有美德的野蛮人
二十三 生者与死者
第七部 南比克瓦拉族
二十四 失去的世界
二十五 在塞尔陶
二十六 沿着电报线
二十七 家庭生活
二十八 一堂书写课
二十九 男人、女人与酋长
第八部 吐比克瓦希普族
三十 独木舟之旅
三十一 鲁宾逊
二十二 在森林之中
三十三 蟋蟀的村落
三十四 贾宾岛的闹剧
三十五 亚马逊流域
三十六 谢林葛尔
第九部 归返
三十七 奥古斯都封神记
三十八 一小杯兰姆酒
三十九 塔希拉遗址
四十 缅甸佛寺基荣之旅
图片资料
出版后记

内容概要

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法国人类学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他生于1908年,长于社会与文化的比较研究,于血族关系、宗教及神话尤有独到见解。在50年代至BO年代初期主导英国、西欧及美国思想界,影响遍及社会科学、哲学、比较宗教、文学及电影的结构主义研究,位如宗师。作者在青壮年时期,曾亲访亚马逊河流域与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找到还原于最基本形态的人类社会。《忧郁的热带》即记载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本书最早出版于
1955年,是一部对促进人类自我了解具有罕见贡献的人类学、文学、人类思想杰作。


 忧郁的热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中文的翻译非常非常粗糙。摘抄笔记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先把原句用更加简单明了、笔墨经济的表述方式转换过来。“忠实于原文”这一原则在这样难受的表述面前瞬间失去了任何意义。有时候译者挣扎在最平白而奇怪的语言里面,“任何一个特定的景观令人想起其它景观,街道也只是街道,山脉也只是山脉,河川只是河川。” 我只能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有的时候,又在幼稚的表述里突然加进几个文言色彩的字词如“甫”,更像是对一些高明的译家的拙劣模仿。从一些文字的残留的痕迹判断,应该是从英译本再翻成中文的。英语里面从句套从句的重叠的结构,自成一个完整的逻辑的回路,而翻成中文的过程就完全是把原来的那个有趣的迷宫完全推倒,把积木排成一列,让你从左到右一个个检阅——你看到的只剩下一些只言片语,精微的逻辑早已经支离破碎。十几个章节之后,终于不想再难受下去,忍着注册论坛上传头像赚取最初的积分这一系列的麻烦去把英译本下了下来。然后一切都明朗起来了。这是多好的一本书啊。PS:终于碰到了一个传说中的长句,但还是没有达到150字:While representing the most complex and refined form of civilization, through the exceptionally large concentrations of human beings it provides a melting pot for the precipitation of unconscious attitudes, which are almost imperceptible in single instances but which, because of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who exemplify them for the same reason and in the same manner, become capable of producing important consequences, such as the growth of towns from east to west and the polarization of luxury and poverty along the east-west axis, a phenomenon which would be incomprehensible if we did not accept the fact that towns have the advantage or limitation – because of the fact that magnifying ability they share with microscopes – of showing, on the plate of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the swarming, microbial mass of our ancestral and still-living superstitions.(word count: 132)
  •     读李维史陀《忧郁的热带》,其中有一段这样写“空间有它自己的价值,像声音和花卉有颜色,感觉有它自己的重量。找寻其间的对应,并不是诗意的游戏也不是恶作剧(某批评家评论兰波的十四行诗“母音”,胆敢说这些关系是游戏法,恶作剧。兰波这首诗目前已是语言学家的经典教材,他们认为诗的基础不在于各个音节的颜色,那种颜色会因人而异,而是在于音节与音节间的关系,这些关系的种类相当有限。)这在研究上还完全是一片处女地,颇有厚望做成意义重大的发现….” 这些日子对结构主义及语言学颇为执迷,于是对括号里关于兰波《母音》的那段话大感兴趣,想要知道语言学家用那首美妙的诗作怎样的例子,所谓“音节与音节间的关系”又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在研究兰波的论文里搜索却无所得,后来在语言学的资料中曲曲折折地找到,原来李维在此语焉不详的“他们研究音节与音节间的关系”,乃是他老友罗曼雅可布森的“等值概念”。所谓他们,便是鼎鼎大名的布拉格学派。话说当年李维史陀,法国一介知识分子,远赴大西洋彼岸之新大陆,为怕自己与牛仔裤重名,不得不改叫“斯特劳斯先生”。(当时LEVIS牛仔裤在美国早就家喻户晓)。于大学校园里遇见语言学家罗曼雅可布森,一时天雷勾动地火,雅可布森的结构音位学,让李维了解到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后来天才史陀氏将其转移到了人类学上,用以研究血族关系或乱伦禁忌,结构人类学就此诞生。罗曼雅可布森是布拉格学派宿将,研究从音位学到文体学无所不包,这里提到的用作例子的《母音》,应该是用于论证其关于“隐喻和转喻”以及其对等原则的。这种东西如今有一个忽悠人的共同的名字,叫做“雅可布森结构主义语言学诗歌批评”。关于语言的诗歌功能雅各布森的理论之一,即是语言有六种功能:表情功能,呼吁功能,寒暄功能,指称功能,诗歌功能,元语言功能 。特地为语言的诗歌功能留出了一席之地,同时也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来解释语言怎样发挥其诗歌功能。诗歌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其美学功能,“纯以话语为目的,为话语本身而集中注意力于话语”——雅可布森语。诗歌功能的妙处就在于可以自己解释自己,诗歌的语言是自生的,是内指性的,或曰,诗歌的语言与日常语言有着不同的结构与规则。雅各布森的理论正是用来解释这些结构与规则的。而这些东西也正是由李维所称的“关系”得来。关于等值原则(或曰对等原则)这个原则起源于索绪尔提出的一组相对概念: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组合关系是指句段间的结构关系,而聚合关系指纵向的联想关系。比如“John went home” , 组合关系指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而纵向可以替代John而发挥同样语言法功能的词如He, Mary , Them, 之间就是聚合关系。雅可布森认为具有聚合关系的一系列词语在诗歌中是等值的,有可替代性,这也就随之产生的诗歌中的各种联想。隐喻和转喻的本体和喻体在聚合轴上具有同等的地位,所以可以替换诗歌中的词汇。关于隐喻和转喻雅可布森的隐喻和转喻是语言学的,而不是修辞学的。隐喻基本包括明喻和暗喻,而转喻基本相当于修辞学的借喻。隐喻以相似性为基础,转喻以临近性为基础。相似性构成联想关系,而临近性构成组合关系。隐喻是纵向的,联想性的,而转喻是横向的,组合性的。隐喻是一个能指被另一个有关联的能指所替代,转喻是通过能指和能指之间的联接产生了无限的组合可能。关于兰波的诗母音 (飞白译本)A黑、E白、I红、U绿、O蓝:元音们,   有一天我要泄露你们隐秘的起源:   A,苍蝇身上的毛茸茸的黑背心,   围着恶臭嗡嗡旋转,阴暗的海湾;E,雾气和帐幕的纯真,冰川的傲峰,   白的帝王,繁星似的小白花在微颤;   I,殷红的吐出的血,美丽的朱唇边   在怒火中或忏悔的醉态中的笑容;U,碧海的周期和神秘的振幅,   布满牲畜的牧场的和平,那炼金术   刻在勤奋的额上皱纹中的和平;O,至上的号角,充满奇异刺耳的音波,   天体和天使们穿越其间的静默:   噢,奥美加,她明亮的紫色的眼睛!原来是要研究诗的内部构成形式。比如,构成韵脚的名词是阴性还是阳性,主句动词的运用次数,或者诗中词语构成的对立关系,以及最重要的,关于隐喻和转喻的替代关系。这首诗里更多运用的是转喻关系,“雾气和帐幕的纯真,冰川的傲峰,白的帝王,繁星似的小白花在微颤 ,”这四个喻体都是通过联想组合而来,这种共时性的存在使诗歌更加偏重于以话语自身表达话语的“诗歌功能”而不是“元语言功能”,所用字句越偏重诗歌功能的诗,就越有“诗的味道”。(共时和历时,亦是结构主义大师索绪尔提出的另一组重要概念)。结构主义的妙处之一就在于,可以把原本主观的东西化成结构,以量化的标准来说明问题。雅可布森的理论体系完整,远不止这一点皮毛,欲知更多详情,敬请GOOGLE罗曼 雅可布森。这篇文章便是诗歌分析的实例,原来中国古诗也可以依样分析,这个理论也的确解释了不少说不清的问题,有趣的很,结构主义探求适用于一切的黄金结构之理想也的确有点道理。http://shigewang.com/viewtopic.php?p=4317&sid=68f3b141c5825ee01ba8a35295676e9d
  •     “目前的探险不过是跑一堆路,拍一大堆幻灯片或记录影片,最好都是彩色的,以便吸引观众。对观众而言,探险者实际上跑了两万多英里这件事,似乎就把他一大堆其实待在家里也可抄袭到的老生常谈和平淡闲话,都神奇的变成有重大意义的启示录了。”好像蒙着眼睛围着磨盘打转的驴子,人们总是重复历史的错误。上面这段话是列维-斯特劳斯于半个世纪前所讲,然而到今天仍可以一字不改地用来批判现在的旅游类图书虚热。套用今天时尚的说法,本书会是一本关于行走和探险的书,一本关于热带原始森林的游记,一本探索原始人群的探险类笔记。然而,这又曾是一本为所有游记敲响丧钟的书。他执拗而又带着抱怨着踏上旅途,冒着被印第安人杀害的危险,四处逡巡在美洲这片当时的“新大陆”上。他躲过吹箭,避开疟疾,忍受让人发疯的饥饿——这位20世纪的伟大男人进行了一次真正的雄性之旅。他在青壮时代展开行脚,亲访亚马逊河流域与蓊郁的巴西高地森林,在丛莽深处找到还原于最基本形貌的人类社会,书中记述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忧郁的热带》虽然被奉为人类学经典,但和斯特劳斯其他几部人类学宏篇巨著相比,却并不是一本纯学术著作,他轻松而睿智的笔锋带着科学家观察事物所必需的一切谨慎,而法国人天生优雅浪漫的气质更让热带风光恍然走入眼前。你完全可以抛弃任何学术背景,而全身心地投入一个男人浩瀚的旅行长途之中,去体验那溽热的雨林风情,沉迷在麝香草、牛至草、迷迭香草、罗勒草和乳香黄连木的种种香气之中,带着一丝窥私癖的友好眼光看看那些原始的未开化印第安人是如何生活的。热带的奇异景观和人类蒙昧社会的神秘是每一位真正旅行者的野望。电视上曾经聒噪一时的一个饮品广告,号称添加了“亚马逊青春活力果——瓜那拉”,本书也有提到这种水果,“瓜味拉果(guavira),一种生长在被修正的地方、有名的止渴物”,跟马黛茶一样是美洲印第安人极为喜爱的传统食物;卡都卫欧妇女在全身画满美丽而神秘的纹饰,热烈地准备着自己的发情期仪式;印第安男人们小心地卫护着自己的男性象征——阳具护套是他们必备甚至惟一的衣物……类似的细节在书中不胜枚举。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行走者,你会在这里读到真正的地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有趣味但没有猎奇的意味 作者的文笔非常非常好 单纯的叙述和对理念的论述夹杂 有谦虚和反思的态度在 很欣赏。真是庆幸从人家的一堆书里面挑了这本出来。
  •     并不是想证明自己坚持看到了最后一句地想说最后一句非常值得被裱起来……
  •     买了七八年了,前年夏天才看他。读这本书的由来,是txq去旅行。这本人类学游记有哲学的背景。
  •     喜欢。
  •     能了解杰姆逊为什么说列维斯特劳斯为什么太聪明了,那种最直感而非苦思冥想得出来的东西大概就是天才的标志吧
  •     这他妈明明就是一本游记(气哭了,虽然零零碎碎的地方还是有些观点很让人觉得“卧槽牛逼啊”的,但真的就是一本游记!请大噶抱着放松的心态去读(不然会上大当!
  •     断断续续地花了一个月把书看完了,其实并没有从书里看到那些令其他人惊叹的东西哎,作为原始部落科普和游记来说还不错。
  •     #人类学推荐书目# 不仅是热带炎热气候下的“忧郁”,更是当地某些文化特质流失的“忧郁”。作者恰到好处的人文关怀与精妙的文笔使热带文明的困境深入人心。
  •     可浅可深,把握自如,处处灵动。色彩斑斓的田野考察路上的碎布头缀成的百衲衣,和成衣一样好看。
  •     28/7/14Accra,Ghana.说明为什么要进行人类学研究——解决人类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     列维自己也许是个解构主义者/这书以后有机会还得再看,等我再懂得多一些的时候
  •     他讓我全然重新地認識了anthropology。明知超然之不可能,明知意義之不存在,在一種似是無解的矛盾情境之中,列維斯特勞斯從人類學家的有著“難以剔除的優越感”的西方文明社會來客的身份出發,以反身自省和抽離批判的視角再再叩問與審思人類存在、社會形態與人類學研究本身。而從其白描間頗具詩意和簡冽美感的文字網隙之中,可以看到赤道無風帶彷如反轉的天空與海面,看到南比克瓦拉人自在自得地捉虱之樂,看到荒寂崇高的帕那拉,以及這個人類學家與那一整片熱帶充滿耐心、寧靜與互諒的凝視姿態。
  •     还以为只是单纯的游记,却发现远远不止。
  •     翻译很差;凝视的由来
  •     文字优美,思想深刻。当我们还惊叹于马林田野与功能的牛逼之处时,老列可能只是淡淡的一笑。。
  •     翻译得很好,有些句子断的不太合理,搞得比较糊涂;专业、睿智、深深地洞察力;怜悯,但是阻挡不住的悲哀之感,最终最终还是要消亡,似乎不打扰别人的悲哀与幸福才是应当的?但是,每当母亲强制给自己披上暖暖的衣服,还是热泪盈眶,只是征服、民主,有时候并不是怜悯与关怀,对人群的爱有时候也不是爱。对伊斯兰的评价有失作者的中肯,他们强硬,就不该被同情吗?
  •     斯特劳斯到南美和南亚进行田野调查的笔记,可以说是民族志写法的创新。
  •     原书绝对能给五星了,可是这个翻译,唉……为什么不能找个靠谱的人重译一遍呢
  •     好漫长,乐趣不大。
  •     一枚大游记。
  •     水仙花与猫。
  •     最初感觉是不知所措,因为和预想中那种严肃、抽象的理论著作完全相反。之后开始对马黛茶饮法、波洛洛男性护阳草环之类的奇闻异事和带着浆果味儿的文风上瘾,最后才意识到作者一边进行连根拔起式的反思,一边同时从零构建起了一个世界——一个新的话语体系,一个无限接近“原始人的冷世界”的幻象。好想找一个人类学的大牛系统讲解一下~
  •     entropology,一个掐点很准的名词。或许这本书最好的诠释,就是终结一下蚁窝活动,非自愿的去体验一个人与一只猫短暂的互相注目。
  •     一位忧郁敏感、温柔多情的人类学家,既能用斑斓色彩描写长篇海上落日,又敢于深入印度大陆燠热扭曲的生活,而且还能为科学研究而嚼蛆。
  •     这本书必须非常缓慢阅读。也许是翻译的问题,词句非常复杂,要表达的意思也比较辗转。但是,还是觉得是一本不错的书。原因是,对于遥远的已经消失而又不能到达的热带雨林里的无限幻想。
  •     对一块比任何人类的创造物都远为漂亮的矿石沉思一段时间;去闻一闻一朵水仙花的深处所散发出来的味道,其香味所隐藏的学问比我们所有书本全部加起来还多;或者是在那充满耐心、宁静与互谅的短暂凝视之中,这种凝视有时候,经由某种非自愿的互相了解,会出现于一个人与一只猫短暂的互相注目之中。
  •     有一类书属于久仰大名特别特别期待,结果因为期望太大反而失望了一些,一星扣给对原文的期待把,总觉得这个文字读的很不爽啊。
  •     妈的 译本太差 看的吐血 气死了!暴殄天物哼!
  •     爱不释手。
  •     早点读到这个书,就报考人类学研究生了。
  •     重读,从特定的角度也获得很大启发。(不明白为什么英文版比中文版少了三个章节,很遗憾不会法语。)
  •     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     
  •     在漫长的各种候机转机和航班上看完还顺带用一些片段成功安利了一个意呆利人。实在精彩!渗透哲学,解构宗教,各色风土人情文采飞扬。感谢推荐的人。
  •     大师就是大师,果然不是普通人能比得上的
  •     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着的那个世界去。
  •     好厚、没读完!
  •     看了有好几年终于看完的一本书。感觉上是普通的叙事文字但是信息量非常大,觉得翻译的能力相当不错了。可能适合某种“生活”中的人,甚至对“生活”要求较高的人看。
  •     是我第一次对人类学发生兴趣
  •     是一部特别好的人类学作品。我判断‘特别好’的原因是,这部作品充分地展示了研究者(自我)与观察对象(他者)之间微妙的关系,既探寻他者也是研究者对自我认识的探索。二者往来在作者笔下十分自然,毫不造作。
  •     太不忧郁了!全程高能!笑得不能自已!无比的治愈系吐槽帝!看到最后简直迷之感动!
  •     一般化~
  •     人类学著作。信息量太大,读来艰难。作者个人的思考倒是很有趣。
  •     值得再看
  •     好看!
  •     抱着看旅行的目的,没想到是部人类学著作。真是一部让人惊叹的书
  •     我不懂人类学,也不懂结构主义,我只是在读一本关于亚马逊雨林的游记。至于,翻译,我相信译者已经尽力了。
  •     2016-11-18
  •     “我可以像古代的旅行者那样,有机会亲见种种的奇观异象,可是却看不到那些现象的意义,甚至对那些现象深感厌恶加以鄙视;不然就成为现代的旅行者,到处追寻已不存在的真实的种种痕迹。”
  •     搞不懂为啥最后一章狂黑伊斯兰,我觉得伊斯兰的逼格比基督教和佛教高多了。写得最好的两章是戏剧和人类学家的反思,以后找时间再看一遍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