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噪音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10
ISBN:9787544738309
作者:(美)唐·德里罗
页数:358页

作者简介

【继《一九八四》之后,一部现代文明的警世预言】
它所描绘的那个噩梦般的世界,连奥威尔都会不禁战栗——而如今,我们每个人,都身在其中 。
【获美国全国图书奖 后现代文学的巅峰代表 必须要读的德里罗小说】
★《时代》“1923—2005英语小说TOP100”、《西方正典》名 著清单作品
★ 现当代文学阅读与研究的必读书目
★ 深刻影响20世纪后半期的流行文化,音乐人、编剧、小说家都从中吸取灵感
★ 它预言了化学毒品造成的环境灾难、科技发展给人带来的威胁与恐惧
★ 德里罗写后工业文明,就如马尔克斯写魔幻拉美、卡尔维诺写宇宙奇趣,他写尽了其美妙与残酷
杰克•格拉迪尼的大家庭过着平凡典型的现代生活,固定的超市购物之旅和周五的电视晚餐是他们“幸福”的基石。然而,一场化学品泄漏事故将致命毒雾送上天空,向他宣告“死亡已经到来,它就在你的体内”。恐惧已入侵心灵每个角落,它就像白噪音,始终如一,无处不在。
《白噪音》为德里罗赢得了美国全国图书奖,出版以来始终被誉为文学经典,也是后现代文学的巅峰代表。它精确地描述了现代文明对人类心灵和身体的伤害,呈现了人在死亡、信仰、灾难和暴力面前的惊恐,对现代人的困境作了先知般的预言。
◆哈罗德•布鲁姆:
“我所知的仍在写作的美国作家中,有四位配得我们的赞颂,他们写出了我们时代的风格,每个人都留下了载入史册的作品。他们是托马斯•品钦、菲利普•罗斯、科马克•麦卡锡,还有唐•德里罗。”
◆乔纳森•弗兰岑:
德里罗以人难以想象的力度,深入解剖了我们的人性之谜,无人能及。
◆《星期天泰晤士报》:
《白噪音》写就于1984年,虽然那时我们已经让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所做的预言得以安歇,但是唐•德里罗这部精彩的小说却是一个及时的提醒,告诉我们并未摆脱危险。事实上,德里罗所描述的那个噩梦般的世界,可能连奥威尔都会不禁战栗。
◆《出版人周刊》:
这部小说所描述的世界带有凄凉、讽刺的意味,对历史的态度不仅仅是悲剧的,更是令人毛骨悚然的。
◆《纽约时报》
尽管书里尽是末日的噪音,但德里罗对现实的态度从根本上来说是喜剧的,这更让它显得可怕。他从没忘记提醒我们,骷髅头的脸上可是一个咧嘴大笑的表情。

书籍目录

美国后现代社会的“死亡之书”(译序)/朱叶... 1
一 波与辐射
1... 3
2... 5
3... 9
4... 14
5... 18
6... 22
7... 28
8... 33
9... 37
10... 44
11... 51
12... 59
13... 65
14... 67
15... 78
16... 83
17... 89
18... 95
19... 105
20... 110
二 空中毒雾事件
21... 121
三 “戴乐儿”闹剧
22... 181
23... 188
24... 193
25... 199
26... 206
27... 221
28... 230
29... 239
30... 243
31... 251
32... 258
33... 264
34... 280
35... 287
36... 297
37... 309
38... 325
39... 334
40... 354

内容概要

唐•德里罗(1936-—  )
美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候选人,哈罗德•布鲁姆所推崇的“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四位作家之一”。
以“代表美国文学最高水准”的创作,赢得了美国全国图书奖、美国笔会/索尔•贝娄文学终生成就奖、耶路撒冷奖等十多种重量级文学奖项。 他也是第一位获得耶路撒冷奖的美国作家。
创作经典:《名字》(1982)、《白噪音》(1985)、《天秤星座》(1988)、《地下世界》(1997)、《大都会》(2003)。
近年新作:《欧米伽点》(2010)、《天使埃斯梅拉达:九个故事》(2011)。


 白噪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一早便被天津爆炸事件刷屏,朋友圈满屏都是生命无常,珍惜当下。所以在图书馆抽到这本讲化学物爆炸,封底评论其为“美国的死亡之书”的《白噪音》,冷酷无情到理所当然地认为十分应景。书的前三分之一都没有说到爆炸,只是一些经典的美式日常——看电视,逛超市,青春期的叛逆少年,以及神秘又缠人的前妻前夫还有性。如果这是一部以世界末日为噱头的电影,观众很可能就要起哄了,三十分钟过去了居然还没有所谓的高楼坍塌,洪水肆虐的镜头?不是要怀疑自己走错放映厅,就是要大骂导演挂羊头了。我也不能免俗,不时翻回封底看看简介,确认是有爆炸这回事的。就像书中所讲“我们偶尔需要一个灾难来打破持续不断的信息轰炸。”这也是为什么灾难片特别有市场。“对于许多人来说,世界上只有两块地方:他们生活的地方和电视机里给他们看的地方。” “每一场灾难都让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灾难,看到更大更宏伟更迅猛移动到东西。”也许有人喷,那是资本主义的邪恶,才会幸灾乐祸,但是我相信有一些东西是人类的共性甚至天性。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有点鄙视某些灾难过后的微博,他们有多少人转发的是他们真正所想的?每个人都那么悲天悯人大爱无疆吗?当然这也许是小人之心,无论如何,整个天朝社会都在拼命营造一种催人泪下的氛围还是很正能量的。我承认最开始期待的还是书中的这一场灾难,然而慢慢的随着作者的悠然中带着哲思的笔触,仿佛也进入了那个平淡而又满足的家庭,不再执着于灾难的刺激,甚至认为就这么无灾无难地看下去也是极大的愉悦。这应该归功于作者的文笔。作者唐·德里罗(Don DeLillo)被认为是美国当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获得的奖项无数。而白噪音被誉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最具经典性的代表作,获美国“全国图书奖”。一本短时间内就能吸引我的书一般不是能把食物描写的令人垂涎过目不忘就是比喻段子或者idea新奇耐人寻味。白噪音显然是后者。(当然也有一些不靠食物不靠比喻,单单遣词造句就令人沦陷的,比如鲍德里亚的冷记忆,开头一段用词平平无奇,可是就是莫名给你一种诗意美,更加难得的那不是诗歌的诗意,是一种小说一般的诗意。)“为父有成,浑身上下透出了一股投了大宗保险的神气。”“大个子只要大的正好,天生就有一种诚实感。”“男人们神色专一衣冠楚楚——在超市的外面挑选购物车。”如果不是在图书馆,我几乎是要大笑出声了。平淡美好的生活在作者的笔下是那么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到就算他在第一章的平静生活就戛然而止结束全书,你也会觉得看了一本有头有尾的好书。他的日常太过于有血有肉,有理有据,几乎感觉不到往常那些灾难片或者悲剧前的平静中带有的假惺惺的过分矫饰的幸福(一读就知道这些都是用来铺垫反衬后面的灾难),像白雪公主出生的时候受尽的万千宠爱,那种幸福虚假而脆弱,所以读者一般不会深陷其中,只会以局外人的目光冷静地看着甚至带着隐隐约约的兴奋——等待看着美好的事物毁灭。但是,《白噪音》却完全不一样。他的美好让你忘了后面的灾难(所以我才会一遍遍去翻封底确认不是我记错),快乐的时刻很快乐,悲伤痛苦矛盾挣扎也在其中,前一百多页他给你营造了一个完美的平凡家庭,虽然琐碎,却触手可及。你不知不觉就会沦陷其中,变成里面的一员。因为真实可感,所以就算是最微小最熟悉不过的一家人看电视的场景你都像是在偷窥一般兴趣盎然,毫不厌烦。所以说,就算这本书只有前一百页也是一本再可爱不过的好书。至于译者评价的“消费社会的荒唐可笑”,我是不敢苟同的。作者身处其中,甚至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没有什么可笑的。说到日常场景,其中离不开标题所点出的“噪音”。书中的噪音最明显的当属来自收音机电视之类的媒体噪音。时不时就冒出一句前言不搭后语的收音机或者电视机里面的话。一开始让人摸不着头脑,还会有些恼羞成怒,吵着架呢突然来一句“长期吃带叶的植物使他们的胃变得坚固”,简直捣乱嘛!不过,适应以后,你会发现这些“噪音”如同神来之笔。书和电影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书一般都是无声的,就算你认为听到了声音闻到了气味,多是你眼睛看着描述内心暗示自己,归根结底还是想象出来的。读书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构建起一个书中的世界,虽然原料是来自作者的文字,但是很多意象其实都是取材于自己无意识的最直接的经验,就是说你以为你在作者构建的世界中其实你是在你自己熟悉的世界中。再抽象一点讲:看书看到最后只是在阅读自己的思想,所有的五感只是2D。特别是在这本书中,由于细节的真实,世界更容易构建,当你沉醉其中的时候,突然来一句前言不对后语的电视的对白,一下子就把你扯回来了。让你意识到——你在看的不是一本书!而是真正的家庭生活,里面的一切不是你能随心控制的,下一秒发生什么你完全不知道!很奇怪,但是的确如此——这些莫名其妙的收音机噪音电视噪音一下子就把你击醒,仿佛拎着你的耳朵大喊:不要神游!这不是一本书!这是活生生的世界!你给我收起你那一副“我是读者,这本书尽在我掌握之中”的嘴脸!有那么一刹那,声音立体了。不得不说,这体验十分新奇,十分有趣。不管多么不舍,灾难还是来了——一场空中毒雾事件。你以为这是重头戏吧,男主人公想必要拖家带口冲锋陷阵甚至拯救全人类吧?然而并没有。倒是男主人公的儿子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头。生活很快归于平静,连个像样的受害者都没有。感觉有点不够带劲?其实不然,看惯了平静,融入了平静,对于灾难还真的是浅尝辄止足以。然而这个标准的美国家庭还是开始分崩离析了,而且主要原因还不是这一场灾难。我不知道这是作者的故意安排还是本人看了一天书自己精神疲劳,后半段看得我十分心累。你知道这走向肯定有悲剧,然而这作者给你一个又一个的冲突,偏偏每个冲突都就欠一把火烧成悲剧!明明下一秒就要家破人亡,明明下一刻就是走进科幻,明明下一帧就是解密超自然现象!明明画风就要突变了!作者还是优哉游哉把车头这么一打,硬生生悬崖勒马,这故事还是有惊无险继续下去。简直让人想大吼一声:作者,你能不能按剧本来!最后的那个悲剧也是虎头蛇尾的透着一股美式的装腔作势,好像是因为观众期待了太久,不忍读者失望,作者才勉强安排了这么一出拙劣的戏剧。似乎都能听见作者暗笑:大家过过瘾就算了,生活哪有那么多惊心动魄,安安静静做个美男子吧。也难怪有人评价这其实是一出喜剧了。而最后关于主题,说的最多的都是“美国式死亡”,异化带来的死亡恐惧。然而,现在这种死亡恐惧已经不是美国独有了,也无甚新颖。倒是关于那个“杀人补命”的观点颇有意思,可以深究。不管怎样,抛弃“美国的死亡之书”这个大帽子,白噪音也绝对是一本好书,自带3D效果的好书。
  •     人已开始对自身失语云也退在库尔特•冯内古特的短篇小说《欧福问题》里,叙事人,一位社会学教授,宣称他的一位物理学家好友找到了帮助现代人“寻求心境安宁的途径”。物理学家发明了一台机器,它能利用巨型天线,从太空中收集到星体辐射出的无线电波,放大一百倍后传入人耳内,能让人心旷神怡,飘然欲仙,如同行走在一块燃烧的大麻地里。这机器命名为“欧福”,他们联结一位极有商业头脑的朋友,共同商议如何开发,物理学家心存疑虑,那朋友反驳道:“你向顾客发射幸福,他还有什么不愿意拿出来深深感谢一番的呢?”我在27度的室温下读完了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这几日,我真正感受到,“阅读”这种最基本的人类行为,也得仰科技之力的保驾了:空调整日打着,而最终倚赖的是电力这一年轻的能源。我对这种奇迹怀有深深的敬意;奇迹就是把一个人在短短三小时内从上海运到香港,就是让你在自己家中看到两千公里外的一座大楼着火,就是从售货机里拿出灌装好的饮料,就是拧开水龙头或点着一根香烟。电脑、电话、空调、打火机以及水电煤、天然气,我们都把它们当成了自由商品,一些不必去搞清运作原理就能随时取用的东西。自动化程度是生活改善的主要指标之一。但这与幸福有关吗?索尔•贝娄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他曾说:“只有我们这一代人,才生活在一个由轻易取得的人工制品所奇迹般地改变了的世界上。”他那一代人,是指经历过二战和战后经济起飞的一代人,人们刚刚开始全面享受涌入生活的众多“奇迹”,而贝娄就已经在思考为此要付的代价了:但是,过去的哲学家“对我们解释自然本质的能力所怀抱的旧有信念,我们却丧失殆尽。”《白噪音》里的海因里希,有一段说词跟贝娄异曲同工。这个海因里希是主人公杰克的儿子,不过,我们最好只把他看作德里罗精心设计的一个声音。小说的第二部,杰克一家和其他人一起,因受“空中毒雾”的威胁而露营在外。有一个晚上,在父子二人的交谈中,海因里希说了一番话:“我们在这儿置身石器时代,虽然经历了多少世纪的进步,我们认识了许多伟大的事物,但是我们能做些什么来让石器时代的人们生活得舒适一些呢?我们能不能制造一台冰箱?甚至,我们能不能解释一下冰箱的工作原理?什么是电?什么是光?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每天接触这些东西,但是假如我们发现自己被送回到过去,我们甚至无法告诉人们一些基本的原理,更不能制造某些改善生活条件的东西,那么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处呢!说出一件你会制造的东西来。你会制造一根简单的、往石头上一擦就着火的木棍火柴吗?”我们都是奇迹的享用者,而幸福感来自我们能否解释奇迹。冯内古特用“欧福”来说明人类已有的诸多科技奇迹,并没能解决幸福感缺失的问题,但是,人类要得到真正的幸福,又只能缘木求鱼地倚靠科技。我们谁也逃脱不了这个悲剧性的循环:这正是理解《白噪音》,这部对科技文明有着强烈讽刺的小说名作的起点。小说的男女主人公都是有身份的人,尤其是杰克,这位学识渊博的希特勒研究专家,拿着丰厚的俸禄,能买得起全美国最好的医疗服务,但他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他换了四次妻子,生了一堆孩子,来扩张、延续生命力;通过一次次就医,杰克相信科技已经可以判断、规划、确定自己的死亡。关于死亡的意义,他的同事温妮说得很明白了:“死亡难道不是我们需要的界限吗?难道不是它赋予生活以珍贵的实质、明确性的意识吗?”可这种阐释对杰克无用,他的恐惧之源是:我们已经有了这么多奇迹,有了一个如此便利丰盈的世界,为什么还会有死亡?与黑死病、霍乱、瘟疫间歇性爆发的过去相比,我们的平均寿命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长,可是仍然畏惧死亡,甚至于这种畏惧,都因为每天包裹着每个人的“白噪音”而升高了。那些噪音让我们时刻处在“想做些什么却又做不了”的过程中,所以,我们反而更加害怕死亡,害怕自己一事无成就撒手人寰。借用《白噪音》里的一句话,这本书有“一种琢磨过细的讥讽”。我有一种强烈的读感:人的肉体凡胎,越来越不适应这个被技术、数字、钢铁和战争改变了的世界了。人仍然可以由自然界摄取生理所需,通过结成社会、文艺创作来满足精神需要,或许还比过去更加便利,更多选择,然而,人对他们自身逐渐失语了。《白噪音》里的人物个个有着一副博物学家模样,却难以用正常的词汇描述一个自己认识的人:杰克的妻子芭比特也被恐死症所缠绕,为此失身于一个神经兮兮的格雷先生,起因竟是格雷选中了她,在她身上做一种克服死亡恐惧的实验。芭比特无法对格雷其人做出任何富有情感的描述;书中的大多数人都无法自然地描述自己和他人,他们的语言和感知被科技思维给败坏了,杰克看奥列斯特吃饭,说“他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吸入食物,这涉及压力差、吸入速度。……每次在他舌头上滑过一小团淀粉食品,他看起来就更加妄自尊大。”他对霍华德•邓洛普外貌的描写同样是阴鸷感:“软绵绵的手”,“婴儿的皮肤”,“嘴角的干啐沫”,以及看人时的奇怪习惯,反映了杰克内心那种与死有关的不安:“他(邓洛普)看起来就像一个见到尸体就会激起性欲的人。”以《白噪音》看,德里罗的主要哲学观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那些奇迹,那些噪音,林林总总的新的改进……人们给地球生产出了太多的无必要的实体,正如芭比特所说:“这事整个是一种合伙搭配销售。防晒霜、营销、恐惧、疾病。你不可能有了一样,而没有另外一样。”是的,大部分新增的实体都是为了缓解、治愈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但至今仍是徒劳。看看气功大师王林,再看看这二十多年来骗过中国人的东西:磁化杯、周林频谱仪、太阳神口服液……哪一样东西在此列之外?
  •     人已开始对自身失语      云也退         在库尔特•冯内古特的短篇小说《欧福问题》里,叙事人,一位社会学教授,宣称他的一位物理学家好友找到了帮助现代人“寻求心境安宁的途径”。物理学家发明了一台机器,它能利用巨型天线,从太空中收集到星体辐射出的无线电波,放大一百倍后传入人耳内,能让人心旷神怡,飘然欲仙,如同行走在一块燃烧的大麻地里。这机器命名为“欧福”,他们联结一位极有商业头脑的朋友,共同商议如何开发,物理学家心存疑虑,那朋友反驳道:“你向顾客发射幸福,他还有什么不愿意拿出来深深感谢一番的呢?”   我在27度的室温下读完了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这几日,我真正感受到,“阅读”这种最基本的人类行为,也得仰科技之力的保驾了:空调整日打着,而最终倚赖的是电力这一年轻的能源。我对这种奇迹怀有深深的敬意;奇迹就是把一个人在短短三小时内从上海运到香港,就是让你在自己家中看到两千公里外的一座大楼着火,就是从售货机里拿出灌装好的饮料,就是拧开水龙头或点着一根香烟。   电脑、电话、空调、打火机以及水电煤、天然气,我们都把它们当成了自由商品,一些不必去搞清运作原理就能随时取用的东西。自动化程度是生活改善的主要指标之一。但这与幸福有关吗?索尔•贝娄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他曾说:“只有我们这一代人,才生活在一个由轻易取得的人工制品所奇迹般地改变了的世界上。”他那一代人,是指经历过二战和战后经济起飞的一代人,人们刚刚开始全面享受涌入生活的众多“奇迹”,而贝娄就已经在思考为此要付的代价了:但是,过去的哲学家“对我们解释自然本质的能力所怀抱的旧有信念,我们却丧失殆尽。”   《白噪音》里的海因里希,有一段说词跟贝娄异曲同工。这个海因里希是主人公杰克的儿子,不过,我们最好只把他看作德里罗精心设计的一个声音。小说的第二部,杰克一家和其他人一起,因受“空中毒雾”的威胁而露营在外。有一个晚上,在父子二人的交谈中,海因里希说了一番话:   “我们在这儿置身石器时代,虽然经历了多少世纪的进步,我们认识了许多伟大的事物,但是我们能做些什么来让石器时代的人们生活得舒适一些呢?我们能不能制造一台冰箱?甚至,我们能不能解释一下冰箱的工作原理?什么是电?什么是光?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每天接触这些东西,但是假如我们发现自己被送回到过去,我们甚至无法告诉人们一些基本的原理,更不能制造某些改善生活条件的东西,那么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处呢!说出一件你会制造的东西来。你会制造一根简单的、往石头上一擦就着火的木棍火柴吗?”   我们都是奇迹的享用者,而幸福感来自我们能否解释奇迹。冯内古特用“欧福”来说明人类已有的诸多科技奇迹,并没能解决幸福感缺失的问题,但是,人类要得到真正的幸福,又只能缘木求鱼地倚靠科技。我们谁也逃脱不了这个悲剧性的循环:这正是理解《白噪音》,这部对科技文明有着强烈讽刺的小说名作的起点。小说的男女主人公都是有身份的人,尤其是杰克,这位学识渊博的希特勒研究专家,拿着丰厚的俸禄,能买得起全美国最好的医疗服务,但他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他换了四次妻子,生了一堆孩子,来扩张、延续生命力;通过一次次就医,杰克相信科技已经可以判断、规划、确定自己的死亡。   关于死亡的意义,他的同事温妮说得很明白了:“死亡难道不是我们需要的界限吗?难道不是它赋予生活以珍贵的实质、明确性的意识吗?”可这种阐释对杰克无用,他的恐惧之源是:我们已经有了这么多奇迹,有了一个如此便利丰盈的世界,为什么还会有死亡?与黑死病、霍乱、瘟疫间歇性爆发的过去相比,我们的平均寿命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长,可是仍然畏惧死亡,甚至于这种畏惧,都因为每天包裹着每个人的“白噪音”而升高了。那些噪音让我们时刻处在“想做些什么却又做不了”的过程中,所以,我们反而更加害怕死亡,害怕自己一事无成就撒手人寰。   借用《白噪音》里的一句话,这本书有“一种琢磨过细的讥讽”。我有一种强烈的读感:人的肉体凡胎,越来越不适应这个被技术、数字、钢铁和战争改变了的世界了。人仍然可以由自然界摄取生理所需,通过结成社会、文艺创作来满足精神需要,或许还比过去更加便利,更多选择,然而,人对他们自身逐渐失语了。《白噪音》里的人物个个有着一副博物学家模样,却难以用正常的词汇描述一个自己认识的人:杰克的妻子芭比特也被恐死症所缠绕,为此失身于一个神经兮兮的格雷先生,起因竟是格雷选中了她,在她身上做一种克服死亡恐惧的实验。芭比特无法对格雷其人做出任何富有情感的描述;书中的大多数人都无法自然地描述自己和他人,他们的语言和感知被科技思维给败坏了,杰克看奥列斯特吃饭,说“他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吸入食物,这涉及压力差、吸入速度。……每次在他舌头上滑过一小团淀粉食品,他看起来就更加妄自尊大。”他对霍华德•邓洛普外貌的描写同样是阴鸷感:“软绵绵的手”,“婴儿的皮肤”,“嘴角的干啐沫”,以及看人时的奇怪习惯,反映了杰克内心那种与死有关的不安:“他(邓洛普)看起来就像一个见到尸体就会激起性欲的人。”   以《白噪音》看,德里罗的主要哲学观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那些奇迹,那些噪音,林林总总的新的改进……人们给地球生产出了太多的无必要的实体,正如芭比特所说:“这事整个是一种合伙搭配销售。防晒霜、营销、恐惧、疾病。你不可能有了一样,而没有另外一样。”是的,大部分新增的实体都是为了缓解、治愈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但至今仍是徒劳。看看气功大师王林,再看看这二十多年来骗过中国人的东西:磁化杯、周林频谱仪、太阳神口服液……哪一样东西在此列之外?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看了二十多页,不明所以,遂罢!评价只是做个记录,将来有机会再重新拾起。
  •     大概是对于死亡没有这样切实的恐惧,所以很难产生共鸣
  •     读完的第一本德里罗。赞。
  •     可以在思考中慢慢滑向死亡,也是很优雅的吧。可以一读再读的书。
  •     我会反复读的小说,每次都有新发现。
  •     每一页都在传达繁杂到荒谬的信息,像这个时代过剩分散的精力和巧言令色的修辞。但纷繁的学说与科技始终无法解决人类最原始的困局,譬如死亡仍然盘桓在生的上空,在这一点上我们与古希腊人相比并无进步,甚至更加泥足于过剩的信息与其骤然遗留的空白里,被异化替代成孤独的数据与术语。我们只在超市里沉沦消费,不再在教堂里获得信仰。我们因此渴求回到孩童的年岁,企图从稚者或圣者的嘴里得取简朴的箴言。或许是死亡本身,或许是与死亡的对应,这白噪音如影随形,仿佛喃喃自语,但其所指如此模糊,如梦幻泡影。
  •     可读性是硬伤。
  •     作者非常会写,金句比比皆是。比起其他反乌托邦小说,《白噪音》并不致力于营造恐怖的氛围,相反,德里罗的笔调冷郁温和,犹如置身梅雨季。小说中所涉及的现代生活的真实性流失以及现代人的自我怀疑,更像是我所说的“都市病”。
  •     窒息了。三十年后现代消费社会果然充满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极度焦虑和恐惧;各个段落插入的广告实在用心。
  •     “我要对着五世纪时闪烁着神秘和一圈圈光芒的夜空呼喊:别让我们死去啊!不管生病和健康、精神不堪一击、摇摇晃晃、掉光牙齿、浑身老人斑、老眼昏花、幻觉不断,让我们俩永远活着。是谁决定这些事儿?那边有些啥东西?你是谁啊?”
  •     喜欢
  •     我爱死亡 死亡让我快乐
  •     因为扯上了1984,开始还以为是反乌托邦题材,没想到是后现代文学~ 那种“存在即死”的绝望情绪,个人实在是受不了~ 而且故事由充满意象的对话或者片段堆砌而成,看起来就是支离破碎、毫无主干的乏味~ 我知道作者想揭示些什么,但这样“艺术”的表达方式,我终究不懂得欣赏~ 不过还好,后现代的定位本来就是有别于主流文学的,多我一个不接受的“大众”,也不会影响它在学者心中的地位~
  •     阅读2015
  •     在美国读的literally身临其境 唐德里罗有种让人后背发凉的冷静
  •     德里罗被称为华丽的文体家。而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几乎令我失去兴趣。看似堆叠和冗词的描写,可以知晓在原文中它们享受着音韵和节奏的引领,但这在翻译中是无可奈何地漏走了——这并非翻译者的问题。对于死亡的盘绕和延展。过于严肃而又过于儿戏的主题和处理,我相信这其中需要魔术式的语言,但在中文中只能得见其侧面,令人怅然。文本中充满神棍式的欢腾,德里罗被称为巫师并非无因。第三部分终于开始“拱起”一个情节,一个德里罗自评为俗套的情节,但在这个情节展现了极强的张力和冲击,冒着崩盘的危险将全书的癫狂和戏谑实体化了。或可窥看到一点小说进化/回归的共通秘密。
  •     杰作。目前读过的后现代小说中最好看的一部。以令人喷饭的荒诞和幽默来探讨终极的悲哀和绝望,现代感十足的外衣之下,实则是个老派十足而又严肃正经的警世喻言。商标消费科技电视药品污染辐射波,这些无处不在而又视若无睹的现代玩意儿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像听不见的噪音,一刻不停地磨蚀着我们的耳朵和大脑,科技和现代生活在有效屏蔽了我们对死亡的恐惧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消解着我们生存的意义与实质。文笔太好,想法太赞,聪明幽默,已被圈粉。
  •     无声的力量
  •     初中时看的,看不懂…有机会再重读
  •     主人公的儿女们真的每一个都喜欢,每一个都像电视节目侧面,悲观和对世界的怀疑集合在他儿子的身上,“乐观”和追求健康集合在丹尼娜身上,伊比跟年纪不符合的成熟的旅行者的形象。小儿子在夜晚无由来的哭泣。白噪音其实时时刻刻在影响人们对“死亡”的看法。小报上不知所谓的治疗方法,连对灾难的真实性也觉得很可疑。每个人说的都看似有道理,其实不知所谓。研究猫王和希特勒难道真的有什么不同吗?每一章都有新的荒诞,后现代生活指南。
  •     死亡恐惧只有靠屠杀来制止吗?无处不在,时刻提醒自己正在靠近的白噪音一样的死亡,无法靠生存来摆脱
  •     一部作品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正是因为它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反复玩味,每一次的温习也都会有新的感受,以至于在之后的生活和阅读中也会发现它早已反射出未来的这一刻你的所见所想。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作品是成功的
  •     好难懂
  •     安静的时候,总能听见一些听不见的白噪音,比如电流的声音,波的声音,嗡嗡作响,不仅引发偏头痛,更引发死亡的恐惧。
  •     补标
  •     景观社会的书面呈现。
  •     三星半吧。越到後面文風越放飛(。有點焦慮+藏起你的笑臉的味道。但廢話太多了= =翻譯也略微囧,注釋很雞肋
  •     读来颇有共鸣。对死亡的恐惧反映的是意识深处对生存的焦虑。总体上依然延续了现代文学对后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批判。如果将科技功利化为增长人类幸福指数的工具,那么我们又如何对其进行量化?当然,我对后现代主义哲学采取的激进立场持反对态度。
  •     美国后现代死亡之书
  •     「死亡难道不是我们需要的界限吗?难道不是它赋予生活以珍贵的实质、明确性的意识吗?你必须扪心自问,如果你失去了有关最后界线、界限或限度的认识,此生你做过的任何事情还会有美和意义吗?」
  •     nu mish boot zup ko nu mish boot zup ko nu mish boot zup ko
  •     难
  •     看这种小说就是自取其扰~~~
  •     结构上工工整整 但是语言上离同时代的麦卡锡 罗斯等人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     起初被作者对于所处时代特征的直陈式的洞察打动,并且怀有对叙述中“反乌托邦”的期待,但其实并没有着力于一个完整的“乌托邦”世界观的构造,他只是以情节中附着的碎片式的谶语来解构所有原本被视为信条的一切。这其中花很大力气围绕死亡主题打转,但归于自带眩晕笔法的一场角色置换的谋杀。最终再次回到消费主义对人的异化,但已经没有开头揭示时那种平淡中的惊心动魄了。我没有找到一个可供我聚焦的点,都是怀疑,荒诞,和碎片。
  •     虽然读完了。本读者不行
  •     神奇的画风铺面而来
  •     德里罗将后现代社会的死亡恐惧置于电镜式精密的观察之下。死亡本是前定,但当科技予人以改动命运之弦的可能,人类的精神就在狂热中颠陨。现代超市就像地狱。巨型落日在废气云团中沉降,帝国与合众国都与诗对立。我们怀念凄凉的远古歌声。
  •     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生的白噪音。对话介于惨淡真相和精妙讽刺之间,疑心默里是杰克貌似理性的inner voice。场景与对话似曾相识。
  •     里面的某些只言片语还是会trigger 一些思考的,但是大部分都感觉不怎么靠谱呢。这书是两年前 tm 的多数在去上课的公交车上完成的。。。。 能在车上看这么无聊的东西我也是够可以的了
  •     山顶大学希特勒研究院教授的家庭生活考:规范行走吃饭的日常人妻义工教程;燃烧精神病院的父子bounding;情报机关嬉皮宗教的各自前任子女;在超市惊恐迷路而丧生的年老夫妻;难以被任何人捕捉到的疾走同事,教唆死亡的猫王研究院教授,当代病理学对生死的重新定义——这不是《提喻纽约》吗?……虽然中间一段迷雾入侵科幻感还蛮赞的,但好像终于对美帝中产知识分子用肤浅博物学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借题发挥感到审美疲劳了
  •     读上去还是很有时代感
  •     要是我事先不幸看到这个简介 一定不会有任何兴趣翻开这本书 别把全文概括得这么有社会公德心,好吗
  •     1984年,我们刚刚对《一九八四》放下心来,《白噪音》又带着对描现代文明对人类心灵和身体的伤害的精准描述来到人民面前,通过一个组合家庭中夫妻俩生活的展现,呈现了人在死亡、信仰、灾难和暴力面前的惊恐,让人赶到对于死亡体验的白噪音无处不在。
  •     以死亡为圆心,人类的一举一动都变成了荒诞的玩笑。愚蠢地以为从死亡者成为杀人者就可以摆脱对死亡的恐惧,然而结果仍是愚蠢。死亡就在那里,越不过、绕不过,降低白噪音的分贝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
  •     没看懂,感觉比1984晦涩
  •     没读完,读不完,我太浅薄了。非常压抑
  •     怎么说,我倒觉得这是个包裹在后现代皮囊下最原始的,庸庸碌碌的男人想要杀死奸夫的故事
  •     全书谈对死亡的恐惧,杰克和默里及他妻子的谈话有点意思
  •     自己太年轻…… 所以文中关于死亡、家庭、职业的很多内容缺乏切身体会,但是很理解男主他儿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