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之国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549533480
作者:(美)史景迁
页数:304页

作者简介

《大汗之国》(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综观西方人如何想象中国的历史历程,从蒙元时期的鲁伯克修士、马可波罗,一直到当代的尼克松、基辛格,不但写来华西方人所记的中国经历,也写没来过中国的文人作家如何想象中国,影响了一般民众的中国印象。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这些仔细爬梳过欧西档案与文史群籍的历史资料,经过天孙巧手缝缀成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就像一面面精美的缂丝挂毯,不但引人入胜,也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了解不同文化的相遇、碰撞与互动,是多么的错综复杂,时常还惊心动魄,比小说虚构还要离奇。

书籍目录

i 总序/郑培凯 鄢 秀
005 序言
007 导论
017 第一章 马可波罗的世界
037 第二章 天主教时期
061 第三章 写实之旅
085 第四章 曲折离奇的小说
109 第五章 启蒙时代
131 第六章 女性观点
155 第七章 中国人在美国
183 第八章 中国风情在法国
209 第九章 中国风情在美国
237 第十章 激进形象
261 第十一章 神秘权力
285 第十二章 大师戏笔

编辑推荐

这不只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文化刺激与响应的书。当西方遇见东方,会磨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把西方从十三世纪到二十世纪作家笔下新奇多样的中国,尽皆搜罗在这本足以见证其间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著作当中。透过这面“西洋镜”所看到的,也是足足八百年以来西方人对中国之记录与幻想、洞察与偏见。

内容概要

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世界著名汉学家,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1936年生于英国。曾受教于温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教授。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他的观察与研究结果。他的作品敏锐、深邃、独特而又“好看”,使他在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也成为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代表作有《康熙》、《王氏之死》、《太平天国》、《追寻现代中国》等。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马可波罗的世界在探索过无数文献之后,不出意料,我们发现,西方世界第一本主要讨论中国的书,不仅模糊,而且问题百出。据我们所知,马可波罗的《寰宇记》(或称作《马可波罗游记》,简称《游记》),是1298 年他在狱中或遭软禁时,向一位名叫鲁思梯谦的人口述而成的。此书主要描述马可波罗1271 至1295 年间周游亚洲的过程。书中特别着墨1275 至1292 年间,波罗住在中国并为蒙古皇帝忽必烈汗工作的经历。书中掺杂了待证实的事实、信手得来的资料、夸大的说法、虚伪的言词、口耳相传的故事以及不少全然的虚构。同样情形其实发生在本书之前与之后许多作品里,但是波罗的书却与众不同,因为他是第一个宣称深入中国的西方人,而他生动的描述也使西方读者印象深刻,至今无法磨灭。波罗的游记并不是第一部具体讨论中国人的欧洲文献,第一位以欧洲语言写下讨论中国人专著的是圣方济修会的修士威廉• 鲁不鲁乞。他1253 年受法王路易九世派遣,前往位于中国西北边界的蒙古都城哈拉和林,企图说服蒙哥汗参与基督教反伊斯兰教的大业。虽然鲁不鲁乞并未亲临中土,他却利用在哈拉和林的机会,将当地中国人的生活一点一滴地记载下来。鲁不鲁乞了解,他在蒙古见到的“契丹人”,就是罗马人所称的赛里斯人或“丝人”(Silk People),因为最好的丝都是从他们那儿来的。他在书中声明,他有“可靠消息”指出,在契丹可能有一座城,以“银子做城墙,金子做城垛”。于是他对中国的简短描述就出来了: 契丹人口不多,他们讲话时鼻子重重地呼吸;众所周知,所有东方人眼睛都很小。无论做什么,他们的手都极巧,他们的医师善用草药,并能根据脉搏精密诊断。但是他们不采尿样,对于尿液一无所知:这是我亲眼所见,因为在哈拉和林就有这种人。他们还有惯例,父亲从事什么行业,儿子也必须继承衣钵。 鲁不鲁乞以几句精确的话,描述他对中国书法和纸钱的观察:“契丹人的货币是纸钱,长宽有如手掌,上面以印子打了线条。他们以类似于画笔的刷子写字,把几个字母写成一个字形,构成一个完整的词。”  在书中其他部分,鲁不鲁乞对某些资料明显存疑。他提到一个故事,说在契丹东部,有一种矮小的长毛怪物,住在“高耸的山岩”间,它们的腿不能弯曲,在遭到浸过酒的诱饵猎捕并刺穿表皮后,滴出的血会形成一种稀有的紫色染料。鲁不鲁乞两次声明,这个故事是一位契丹的僧侣“告诉他的”,他并没有亲眼目睹。此外,契丹旁边有个国家,任何人只要进去了,就会长生不老。鲁不鲁乞表示,虽然对方强调这个故事“是事实”,他个人却“不相信”。鲁不鲁乞关于亚洲的这些报道虽然颇具价值,结果却只成了路易王的私人读物。现在只能找到十三或十四世纪时的三份手稿,而且全部都在英国,这很可能与鲁不鲁乞同时代的英国人罗杰尔• 培根有关;培根为学者兼哲学家,极重视此手稿。不过即使培根留存一份手稿供自己研究,波罗也绝不可能有机会拜读。在波罗公之于世的长篇故事中,中国有着仁厚的独裁统治,幅员广大,礼仪繁冗,贸易繁荣,高度都市化,商业往来独出心裁,作战方式落后。这些记载是真是假,至今仍是个谜。另外两个问题同样启人疑窦:波罗究竟去过中国没有?他到底是在写中国还是另外一个地方?还有两个情况,更增加了这些问题的复杂性。第一,我们对马可波罗的生活及成长过程所知有限,远少于历史上其他有名的作家。第二,尽管他的游记有不同手稿——自中世纪以来,超过八十种散见于图书馆及私人藏书中,新的手稿还可能陆续出现——我们却没有原始手稿,我们只有散佚的原稿的抄本,这些抄本修改后的抄本,以及翻译和浓缩的版本。我们也不清楚“原稿”的文字。很可能,原稿的文字是威尼斯文或“伦巴底”方言,日后翻译成意大利式法文,再由此译成拉丁文。 马可波罗的身份难以确定,这增加了游记本身的神秘性。唯一斩钉截铁足以证明马可波罗此人存在的资料,是他的遗嘱,那是他在1323 年1 月9 日病重时,躺在威尼斯家中,向一个教士及一个公证人口述完成的。这份文件并显示,马可的妻子朵娜塔当时仍健在,他的女儿中有三位也在左右,分别是凡蒂娜、贝莉拉及莫蕾塔,而且第三位当时仍未婚。遗嘱显示,马可虽未极富,却也小康,这点可从他留给家人及威尼斯宗教团体的遗产中得知。他的社会地位,也在遗嘱中的一段话里露出端倪:“同时我解除我的仆人鞑靼彼得所有的束缚,犹如我祈求上帝将我从所有的罪行中释放。我并允许他保有他家中所有劳役所得的财物,此外,我还要赠予他一百威尼斯里拉。”五年后,基于居住时间长久,而且德行良好,威尼斯城决定赋予这位彼得以威尼斯公民所能享有的所有权利。文件中虽指称彼得为“鞑靼”,并不表示马可波罗自远东得到彼得,也不表示彼得有中国人血统。事实上,威尼斯所有奴隶,无论来自黑海或其他地方,都通称为鞑靼。另外两份法律文件,也略微提到马可波罗,一份是他弟弟马费奥的遗嘱(他较马可富裕得多,并任命马可为财产管理人),另一份是针对一位商人的投诉,因为此人欺骗他,使他失去从半磅麝香中获利的机会;马可随后花钱赢了这场官司。根据这些及其他几个法律文件,显示马可是尼科洛•波罗(卒于1300 年左右)之子,并为另一位马费奥(卒于1318 年左右)之侄。尽管有许多学者全力钻研,这些文件中没有一份与中国有任何关联。 因此想要对马可波罗的生活有所了解,还是必须回到他的书里面。由于对原稿一无所知,我们只能接受现存最早的版本里序言所说,我们现有的稿子,是1298 年马可波罗在热那亚狱中向来自比萨的同监鲁思梯谦口述完成的。这点相当可信,因为在十三世纪末期,比萨和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都曾和热那亚交战,热那亚人通常将战俘扣留在热那亚一段时间,或是等待赎金,或是经由外交管道,以交换战俘。大约在此之前二十年,一位来自比萨的鲁思梯谦,正是以讲述亚瑟王的传奇闻名,而马可波罗的书,在形式和内容上和这类传奇正多所雷同。一般的论断是,亚瑟王传奇和马可波罗游记的作者,就是同一个人。马可波罗本人很可能文笔流畅,并在经商途中亲自进行书信联络,但却从来没有写过叙事体文章或旅游记事,而且在十三世纪末,即使贵族阶级,也不普遍识字。马可波罗的《游记》有好几个版本,是以下文作为序言开场的:“尊贵的君主、皇帝、国王、公爵、侯爵、伯爵、武士及市民!还有各行各业的人们,如果希望了解各类不同人种、世界不同地区,就拿起这本书,让人念给你听吧。”这种开场白根本就是许多浪漫传奇小说的直接翻版,也正对读者及听众的胃口。鲁思梯谦在记叙时,经常恪守宫廷传奇应有的格式,而不是我们认为像马可这种老练的旅行家所惯用的语汇。比如说,马可波罗在书中,详细记载了在他的时代远东发生的战争中七场最激烈的战役,但是对于雄壮军容及满坑满谷的残肢断臂,却草草带过,流于浮夸、形式化且千篇一律。正如一位十九世纪以研究马可波罗闻名的学者指出:“很难想象会是由冷静而内敛的马可先生,在热那亚的牢房中踱步,前后七次倾吐出这么悲壮的战事,巨细靡遗,并由忠实的代笔人详细记录。”书中曾举一个例子,讲述马可波罗某次在战场上的获胜经验。较之其他七次战争,这次经验乍看之下明显较具说服力,因为每处细节都很合理。当时蒙古可汗正在咨询军师团,怎样才能让屡攻不破的中国城市“襄阳府”投降。可汗的将军们自认无能,因为襄阳府的城墙厚实,他们无法直接进攻,而城内又可以经由河流继续运送物资,获得救援。当时在场的还有马可波罗、他父亲及叔叔。波罗的叙述如下: 接着两兄弟和马可先生这儿子发言了,他们说:“全能的君王,我们的随从中有人能够制作投石机,投掷出的大石绝对不是守城卫戍所能抵抗,只要投石机开始投射,他们立刻就会投降。” 可汗强烈敦促他们,全速尽力制作投石机。于是尼可和他的弟弟及儿子立刻要求足够数量并须吻合制作投石机所需的木材。他们的随从中,有一个德国人和一个聂斯脱利派基督徒,正好擅长此道,他们于是指挥制造了两三个足以投射三百磅重石头的投石机……当这些机关运至军营时,立刻就在鞑靼的歆羡中组装了起来。容我告诉你吧,机关一旦组装好,并且上了齿轮,各自就发射了一枚巨石进城。这些石头冲上建筑物,呼啸着轰隆隆地撞开并且粉碎了一切接触到的东西。城里人目睹了这怪异景象,吓得胆战心寒,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城里的人于是投降,并接受了降款:这些全得归功于尼可先生、马费奥先生及马可先生。这真是大功一件,因为全能的可汗又得到了一个最好的城及最好的省,每年的岁贡更因此增加了不少。史书上对这次事件有着详细记载。襄阳府——亦即今日位于汉江南岸湖北省的襄阳——根据十四世纪的中国史料,曾遭蒙古皇帝忽必烈汗大军长期围困,该城自1268 年固守至1273 年,它的陷落标示了南宋败亡的开端。根据中国史料,该城被迫投降,因为忽必烈“自西方请来工程专家,建造出足以投掷一百五十磅重石头的机器”。波罗的故事颇有可疑之处。围城在1273 年前就结束了,然而所有证据均显示,马可波罗不可能在1274 年之前到达中国。另外根据波罗此书的序言,他父亲及叔叔在第一次亚洲之旅后,已经自忽必烈的首都哈拉和林折返威尼斯,而他们的这趟东方之旅,至迟应在1266 年,亦即远在围城开始之前。像是为了解答这个谜题似的,一份早期的手稿,只提到了二兄弟尼科洛和马费奥,并说他们在可汗围城三年后提出建议,并监督制造及安置了投石机,终至攻破了城池。这份文稿并没有提到有两名西方技师协助投石机的制造与设计。但是我们不能确定,这份手稿遗漏马可,是因为编写人知道马可当时不可能在当地,还是因为这份版本非常接近原稿,而虽然马可从未说过他曾参与此事,后世编辑却蓄意将他写进书中,以使故事更为生动。这些技师却不能像马可波罗一样随意被删除,因为亚洲史料中明确记载他们与围城的关系。不过史料中尽管认同这些技师来自中国西部,他们的出生地却被认为是伊斯兰教中东地区;中国史料中甚至有二人的名字:阿老瓦丁及亦思马因。波斯史料则指出,这些专家来自大马士革(或巴勒贝克),共有三人。更复杂的是,中国和波斯史料均显示,蒙古军队远在1230 年成吉思汗时代,就能很熟练地使用这种投石机了。不过,即使波罗不可能出现在当地,甚至很可能夸张了他自己及家人,他对围城一役的记载却非常精确;是否他曾经由某些文件或个人途径得到“外来消息”,我们都是一无所知。 ……………………


 大汗之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西方人眼里的中国。从马可波罗的记载开始(元朝)一直到近代。从开始神秘而富饶的国度。经历各种批评,审判,融合,变成了西方人眼里自己认为要是那样的中国。这本书的好处是,它以西方人的角度,有了不一样的审美。而正是这种不一样的审美,构成了他们认为的中国风情。同时,在他们的误解及批判中,我们也会发现,自己国家那段时间发展的欠缺。
  •     当西方人谈论中国时,他们在谈什么——评史景迁《大汗之国》文/陈雪(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凤凰网读书频道《读药》周刊独家专稿,如无授权,请勿转载。《大汗之国——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一书,有着史景迁一贯的温度,在学术著作和通俗阅读之间把握着微妙的平衡。熟悉这位美国汉学大师的读者可能都知道,从紫禁城到天安门,从曹寅到无名妇人王氏,从利玛窦到毛泽东,都在他的字里行间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影像。正如郑培凯先生所言,史景迁成功地把中国近代错综复杂的人物与史事,通过严谨的历史考证,以“说故事”的方法娓娓道来,让西方读者对中国历史有了“感觉”。为什么是中国?史景迁选择这样一个研究课题作为毕生志愿的原因,《大汗之国》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解释的线索。如同书中所描述的魏复古一样,其人一边遍读群书,从马可波罗、孟德斯鸠、马克思及其韦伯笔下熟知古今中国,一边密切关注着当时中国政治的走向,陆续写出了《觉醒中国》和《东方专制主义》。或许史景迁本人,也走过类似的一段心路历程,使他在耶鲁求学时,投入美国中国史研究大家芮玛丽门下,从此便“义无反顾”。简而言之,《大汗之国》讲述的是作为“他者”的中国,被西方社会不断被形塑的历史过程。这段历史从圣方济修会的修士威廉·鲁不鲁乞描述中国的专著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仍未曾终止;这段历史以意大利文、法文、拉丁文、英语等等西方文字为媒介,从手稿发展成印刷品,从报告发展到书信、小说、诗歌乃至戏剧。史景迁试图重现的,就是这样一段西方人如何一步步认知东方的中国——“大汗的伟大国度”的历史。在导论部分,史景迁把书中的内容,称为西方人关于中国的“观测”。史氏明言,“观测”是从航海者和探险家那里借来的专有名词。在他们所处环境下进行的观测,是“短暂而断断续续的,只要逮着机会就要确定自己的位置,观察者借观看预期的目的地而发现自己”。通过这一“借用”,史景迁希望读者们明白,观测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发现自己。《大汗之国》中充满了各式各样对中国的“观测”。其中既有马戛尔尼审慎的报告,也有简·艾德金斯书信中的异国生活,也包括绿蒂笔下绮丽飘渺的中国风情。那么,当这些不同时代的西方人在谈论中国时,他们在谈论什么?书中随处可见且格外引人注意的,首先便是许多让人不由会心一笑的历史细节。例如,经过1659至1644年间在中国生活和工作,多明我会修士闵明我这样告诉他的西方读者:“中国人善于模仿”,“所有的欧洲货物,他们只要见过,都可以模仿的惟妙惟肖。他们在广东省复制了好几样东西,因为毫无瑕疵,就以从欧洲进口的名义卖到内地去了”。这种细腻的笔调和复述方式,贯穿全书始终。尽管没有试图包罗这一主题的“万象”,史景迁还是梳理出了一条西方人对中国的“认知史”的演进脉络。在马可波罗和传教士时代便定好的基调上,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逐渐从充满异域风情和异教色彩,代表着精致与奢侈、危险与刺激和不可捉摸的国度,渐而成为道德体系的异类、极权体制乃至激进政治风潮的代表,从颇富浪漫主义的口吻走向批判甚或同情。这样的转变,不仅与双方大量的直接接触的增多和频繁交流密切相关,也暗合西方思想界的历史转向。在精心描述这些五花八门“观测”的同时,史景迁常常或明或暗的告诉读者,追寻这一历史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需要明白,西方人之所以关注中国、研究中国、想象中国,采用各种不同的论调来谈论中国,其实都与发言者自身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密不可分。而这个时代和社会,并不是中国,而是西方。中国可以作为一面镜子,让西方知识分子们反观自身,也可以作为一把武器,任他们抨击社会现状。早期的传教士盛赞中国人美好的道德品质,则是出于对本国社会与宗教的忡忡忧心。因此,不言而喻的是,当形形色色的西方人谈论中国时,更多的是在谈论他们自身。史氏关于马克·吐温和哈特的描述,可以作为很好的例子。十九世纪下半期,由于美国的淘金潮和大规模的铁路修筑,数以万计的华工来到美国,随即美国各处都开始出现华人的身影。中国人从马可波罗和马戛尔尼等人的书中,真实的走进了美国社会,而美国白人对这些移民的态度,则从宽容渐变为抵触,“黄祸”言论甚嚣尘上。马克·吐温便曾针对中国城做过详细的报道。在史景迁的笔下,我们看到吐温借着描述海阿松在美国所遭受到的种种歧视,而抨击当时美国存在的违反人道主义的种族歧视和种种社会不公。至此可知,吐温关心的,仍旧是美国社会的人道与进步与否。因此,我们多少能够理解一些,为什么虽然抱持对中国人的同情,吐温依然用尖刻的笔调,描述中国人阿兴“掺了老鼠肉的香肠”。哈特亦是如此,虽然他雄辩的攻击美国白人对中国人的偏执,但他笔下的中国人依旧是“异教徒”、“麻木无知者”和“鸦片鬼”。在“中国人在美国”一章的末尾,史景迁温情脉脉的写道:“无论中国人在侨居地所受的歧视为何,他们对未来的盼望,对故乡的思念,一直都是牵动他们生活的重心。”这段意味深长的话语表明,史景迁及其所代表的新一代西方的“观测者”们,早已试图从中国人内部来讨论中国人,从中国出发来讨论中国的问题。仅就这一意义而言,他们这一视角的转化,则已远超前人。在书的末尾,史景迁这样为全书画上句点:关键在于耳朵,只听想听内容的耳朵。而书中的故事似乎证明,中国完全无须改变自己,以迎合西方。《读药》书评人介绍:陈雪,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     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推荐书单中第一次看到《大汉之国》的名字。作者史景迁,只看到他这么有中国味道的名字很难想象作者是地道的美国历史学家。他的中文名字是中国史学家房兆楹为他取的,意为治史就要敬仰司马迁。一直以来都对境外对的学者撰写的关于中国的书籍很感兴趣。他们的书引导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维观察研究对象,带给我们反思(即使有时有失客观,但仍有可资借鉴之处)。该书以一个西方史学家的眼光看中国史,内容客观公允,很值得一阅。从书中所引故事看出作者查阅了浩瀚的资料,陈述了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以及不同视角西方世界对中国的看法,所引资料时间跨度之大(1253—1979)从马可波罗到尼克松访华,从利玛窦到卡夫卡,范围之广(史学、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女性视角、不同国家等)为我们呈现了一副多姿多彩的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有横向上的对比,也有纵向上的延伸,无奇不有。该书并非简单地罗列不同时期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在本书的结尾处作者将问题升华,认为无论优劣,中国对西方都保持了强大的吸引力。而书中所有故事都证明,中国无需改变自己以迎合西方。显然作者在公允的天平上向中国的一边倾斜。本书出现最多的中国历史是蒙古帝国忽必烈汗时期。这足以说明蒙古汗国对西方的征服阴影从未消除,它对西方强大的影响力经久不衰,超越了中国任何时期,本书命名为《大汗之国》即为明证。

精彩短评 (总计65条)

  •     中西往来仅几百年历史,深入交流更加短暂,看法难免独断偏颇。然而借由他人的眼光反观自己,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海外汉学研究另国人汗颜,卷帙浩繁的史料真的有异族人耗费一生去研究。本书感触最深的是“中国人混淆了宗教、法律、风俗及礼仪。”从而获得一种绵延性。这个东方世界的方方面面都趋向一种大的统一,为了集体的存在压抑个人的力量。也许我们真的是社会机器的一个齿轮,为了神秘的国家长久运转而世代不休。
  •     一本之后再不看史景迁。文笔的确不错,史料功底也扎实,可总觉得缺乏点深度……
  •     冗长,乏味,太泛,可能是太庞大,不够精细...
  •     非常经典的书籍,建议大家都来购买,只为喜欢读书的人准备。
  •     感觉翻译的有点生硬,读起来比较费劲
  •     史景迁的小说能力太平淡,是西方从马可波罗以来,到近代谢阁兰当代赛珍珠基辛格等人对中国的认知,和小说信件当中的中国材料拼贴。新奇但不吸引人。不过这个系列的装帧不能太赞。
  •     决定故事的不是说故事的声音,而是听故事的耳朵 70
  •     听书
  •     啥也没说。
  •     我们又懂西欧诸国吗
  •     毕竟是老外抒写的故事,写完几页后,就果断放到书架~
  •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故事的关键,在于耳朵,因为听故事的耳朵都只听想听的内容。以几个世纪以来的中国为例,听众总是按耐不住,老想穿过薄雾,进入干燥透明的空气里。西方人对中国的热诚从未消减。但一切事实证明,中国完全无须改变自己以迎合西方。
  •     书本内页纸张质量太差。感觉不像正版书,跟我想象中的有很大差距
  •     在史景迁的作品里,这本真不怎么样。
  •     前半部分五星,后半部分三星。
  •     外国人对古今中国的解读,值得收藏!!!
  •     久仰史景迁的大名,捧之细读,果然视角独特,且令人信服。
  •     一支观察中国的万花筒。真是精彩,比好多小说都要引人入胜。但是每读一章都会意犹未尽,让人有更深入探讨的冲动,从这点上说,此书作为写给大学生的读本真是极其成功。
  •     虽然自己还没看,但是我相信史景迁的水平
  •     材料的搜集与运用非常到位
  •     印象最深刻的是明代的人给鸡的肚子灌沙,好卖个更高的价钱。小时候一次晨跑,我在一个农户家门口看到了同样的场景。不过,因为移风易俗,许多西方观察者看到的现象今天的中国人已无法亲自体验,读起来颇感陌生。古代中国对于现代中国人而言,未尝不是一种异国情调。
  •     阅读体验非常糟糕,几乎读不进去。史景迁几乎写滑了,剪裁一下材料,写成小说样式,没有问题意识,没有学术思考,简直欺世盗名。硬着头皮看下去,完全是因为这个选题有意思。
  •     文献爬梳,从马可波罗到基辛格到博尔赫斯。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兴趣。翻译问题和知识背景缺失,读得粗。对一些历史人物有了时间概念;孟德斯鸠一段关于汉化的讲述不懂;看到最后关于帝权的解读,强和弱的边界产生困惑。
  •     表面上看,是作者的一本读书笔记,对14世纪起的西方对中国的时期的最具代表性或者当时最流行的著作都进行了一一点评。但其实内涵远不如此简单,建议作为阅读史景迁系列的第一步书来看,有很好的提纲挈领的功用。 作者的文笔与译者的心血交相辉映。一般来说,国外所著中国历史研究文章,其立意、视角、引证、逻辑,均与国内大有不同,常常发人深省。然而,翻译缺往往成为硬伤。大陆的译本。要么受制于不可描述的原因,不能提现原作本意,要么粗制滥造,通顺程度尤不及谷歌。而港台译本,要么因为文化差异不好理解,要么因为学术功底不足不能准确翻译中文典籍。理想国的这个系列,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值得收藏。 好书!
  •     文章的构架和内容的剖析,层层深入,可读性强,但理想国这套史景迁作品的纸张质量,令人发指。
  •     我恰恰认为西方眼中的中国才是是真正的中国~
  •     从蒙元时代西方人初步接触中国人,到欧洲启蒙时代对中国集权大一统的向往,向往中国,再到近代中国人在西方形象越来越差,成为被殖民的劣等民族,再到毛恢复中国人的尊严,史景迁结合宏观史观和细部叙述,加上流畅的文笔,文学性的叙述,把这个过程呈现出来。当然,美国汉学这种路子也是有缺点的,缺乏国内通史的完整和详实,但他们对细节的观测与笔法的美感是耐人寻味的。
  •     书本身只是一些史料汇编成的印象流史,没太多的亮点。好玩的是除了马可之外的外国友人都曾因为入狱经历而大力谴责娈童和“鸡奸”,哈哈,尔等蛮夷,不解风雅。另外,译者序的水平低到差点弃书,尽是拙劣的吹捧和贬低,让人心生反感,不行就别逼逼好吗......
  •     没想象中好
  •     对我来说略枯燥 高铁上太无聊了也没别的可看...
  •     各个时期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看完的唯一想法就是把魏复古的东方专制主义找来看一看。
  •     人们在误解中过活
  •     西方眼中的中国,和我们自己熟知的中国,永远是不一样的,史景迁把西方从十三世纪到二十世纪作家笔下新奇多样的中国,搜罗在一起,虽然还不够全面,但可以看出八百年以来西方人对中国之记录与幻想、洞见与偏见。
  •     樊登速读
  •     er挺好,便宜实惠,我只喜欢这样的小众书
  •     换个视角看中国历史
  •     西方严重的中国,挺有收获的
  •     看了个简短解读版…一个复杂的中国…一个片面的中国…想起来那句名言…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看到的中国就是什么样…
  •     对西方眼中中国形象的演变进行了非常系统和直观的梳理
  •     物流快,就是内容比较枯燥,有点看不进去。
  •     对于西方人看待中国观念是一次很好的梳理,把来访者和帝国最高统治者的交流截取出来很有意思,这种帝国本位淡化了欧洲人的东方主义,显得亲切。PS:何伟要是比史景迁年纪大,也会入选此书吧。
  •     好书,不一样的聚焦视角。
  •     文字很优美,史料也很详实,但内容上还是缺少点什么东西,感觉就仅仅是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     原来「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像个万花筒那样丰富又亦真亦幻,这本书就是朝着万花筒投去的一瞥。提到了不少外国人谈中国的书籍/电影,读完这本,列出好些本要继续延伸阅读的书。可以说是开了很多扇窗,这很不错。书中一些对中国的观察,有的我个人比较赞同,还有的被后来的事件所证明正确。比如中国「有能力在特定时刻激发并且集中创造力」,比如中国人缺乏逻辑,比如中国人「极有复制天份」。
  •     提供了有趣的分析中国的视角,不过近现代的部分相较古代部分感觉逊色些。
  •     基本把他的书看完了,很认同他的史观
  •     27/60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对自我的了解更进了一步
  •     实在是不能为什么中文版的书名是这个翻译,我以为讲的是汉唐之于匈奴,南宋之于金,没想到却是史景迁这老头絮絮叨叨讲一些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描写和理解。史景迁的书看起来总是有种语焉不详的感觉,不如茅海建的密实,不如孔飞力的灵动,更不如黄仁宇的四两拨千斤,虽然他可能是上述这些人的前辈。唯一感兴趣的建国后时期又讲的语焉不详。这本书到底是怎么进了某月畅销榜的!
  •     故事会
  •     简单按时间顺序梳理了自马可波罗后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提供了一些线索,且部分观点有新意,但未解决的问题显然更多。为什么选这些人?这些人能否代表西方大众?为什么会有这些看法?这些看法又造成了什么影响?留待读者自己思索的空间似乎漫无边际——且不确定究竟是否存在答案。
  •     很有趣,讲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形象的变迁。书的序言前面是“献给哈罗德布鲁姆”……&史景迁的名字,原来是取的做历史要景仰司马迁之意。有趣。
  •     作者挑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向读者介绍了自13世纪以来西方眼中的中国形象。强推“Matters of Enlightenment”一章,很具有启发性。其中的介绍非常详尽,看完大部分章节的我不禁对各类所谓的“中国形象”开始产生怀疑。事实上的“中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原著文笔好,译者功底也很深。
  •     “中国完全无须改变自己以迎合西方。”
  •     发现是个白人吓了一跳。
  •     有意思,特别是打板子。
  •     很有文献价值。西方人有西方人的傲慢,在那个时代,中西还很难沟通和理解。我们不通商,你们就来殖民总之是不对的。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视角挺有意思。因古老而神秘一路被误读成如此,想想或许我们眼中的朝鲜及非洲也是如此,一直被误读。
  •     装镇精美,翻译质量还不错,字体和纸质漂亮……
  •     史景迁的书故事性强写作流畅
  •     蒙古人建立直抵匈牙利的大帝国后,欧洲人对中国的印象明显发现了变化。从此书中,可以看到从12世纪后西方视野中中华帝国的另外一面,除传统史书浓彩重墨叙述着政治和学说外补充社会与生活的其它方面。
  •     不看不知道 这个被比作司马迁的史景迁 原是老外Jonathan Spence 但此次读此书并无耐心
  •     静读2017-10#意犹未尽。搜罗了不同阶段的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     从蒙元到近代包括熟悉的马可波罗、利玛窦、莱布尼茨、马克吐温、卡夫卡、赛珍珠、尼克松在内五十个外国人对中国从不同角度的见解,有偏见也有敬仰,有狭隘也有包容。不变的是西方对中国持续的好奇,这种好奇放在现在应该也会一直持续下去,改变了的是这种好奇不再是单向而且双向,想想也才不过一百年。
  •     比较零散观点。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