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哭了,猪笑了,蚂蚁病了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7540226701
作者:陈亚珍
页数:382页

作者简介

《羊哭了,猪笑了,蚂蚁病了》内容简介:二十多年前猝然死去的一个女人,二十年后又在人间出现……她的死因是个谜,因此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和毅力寻亲访友,想解开自己的秘密。然而,社会的新的生存方式演绎出令她吃惊于陌生的情态。在深深的叹息中,她追忆岁月带给她的负重,从而展现出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个村庄的历史,一群寡妇的隐秘,一场灵肉的交锋……

书籍目录

第一部:天问
第二部:地问
第三部:心问

内容概要

陈亚珍,女,1959年出生,山西昔阳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晋中市作协副主席、影视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国家二级编剧、《乡土文学》副主编。著有长篇小说:《碎片儿》、《神灯》,曾分别获得北方地区优秀图书一、二等奖;《十七条皱纹》作家出版社、台湾秀威出版社分别出版发行,并获得第二届赵树理文学奖;长篇纪实文学《陈荣桂与陈永贵》(京华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玫瑰:撒下一地殷红》(中国戏剧出版社),长篇纪实文学《谁在守约》(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以及中、短篇小说、散文若干。散文选入多种选本,其中《我想对你说》入选《2004年我最喜爱的散文100篇》和《致爱人》两个版本。并著有《苦情》《路情》《唢呐魂》《地委书记》等五部电视剧。


 羊哭了,猪笑了,蚂蚁病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1条)

  •       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予他的评价是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莫言扛起了中国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的大旗,不仅赢得了中国读者的认可,也征服了世界文坛。  魔幻现实主义作为文学的一种表现技巧,一种流派,公认的代表人物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大门的打开,马尔克斯的作品流入中国,许多先锋作家不约而同地盯住了他,研读他的作品,从中汲取营养,并付诸于创作实践,这其中,马原、余华、苏童等人都写出了一些有影响的小说,但是相比而言,将魔幻现实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当属莫言和陈忠实。在谈到创作《白鹿原》的过程,陈忠实毫不隐瞒地谈到自己受了马尔克斯的影响,甚至为此改变了自己的叙述风格。在魔幻现实主义的道路上,莫言无疑是走得最远、作品最多、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诺贝尔文学奖折桂水到渠成,名至实归。  若干年后,中国文学史将浓墨重彩地记录下这一章:2012年,中国小说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同样,若干年后,中国文学史也会写下这一章:2012年,魔幻现实主义力作《羊猪蚂蚁》问世。  魔幻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即荒诞离奇、神话色彩、象征意味,将陈亚珍的小说《羊猪蚂蚁》定性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因为其具备了上述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小说中的主人公仇胜惠的娘在怀孕期间,家里经常有一条小花蛇从容自如地出没,日本鬼子扫荡梨花庄的时候,小花蛇两眼发红,一副歇斯底里的样子,吓得全家人跑出了庄外,避免了日本鬼子的屠戮。当鬼子再次扫荡,仇胜惠的娘遭到鬼子毒打时,蛇群出现了,直奔鬼子,无视鬼子的机枪和战刀,凶狠地扑向鬼子,将鬼子赶出了村庄。这样的情节和这样的场景,无不充满着荒诞离奇的味道。  小说同样充溢着浓郁的这神话色彩。当仇胜惠出生后,小花蛇就消失了,村里人将她视为蛇精的转世和化身,纷纷认她做干亲,让她跪在五道庙的神像前,替远去抗日的男人祷告,保佑他们的男人平安归来。  小花蛇同样具有着象征意味。对仇家而言,蛇不再是阴险狠毒的,而是知恩图报的善良的充满灵性的。  这样的例子在小说还有很多。因为具有这些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小说具有了浓郁的神秘氛围和传奇色彩,故事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可读性。  西方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普遍弥漫着孤独、消极、悲观、绝望的思想情绪,在《羊猪蚂蚁》里,主人公仇胜惠因为有着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的内心世界,她异常孤独。她村里三十几个男人被她的父亲带着去参加了抗日队伍,不断地有噩耗传来,村里的女人自然会把抱怨和怒气撒在她和母亲的头上,这造就了更深层次的孤独。她的父亲历经战火的洗礼,带着另外的女人回到故乡,与她的生身母亲离了婚,在文革人性扭曲的年代,为了保护父亲,为了保护孩子,母亲违心地说仇胜惠是她和另外的男人所生。面对扭曲的人性,面对自己的身世,这时候的仇胜惠不仅是孤独,甚至是悲观的绝望的。  在战争年代,在饥荒年代,在文革年代,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梨花庄上演了一幕幕人性扭曲的悲剧。小说中仇胜惠死于丈夫之手,作品是以她的灵魂若干年后来访问自己的亲人,苦苦探求自己的生身父亲,寻找生命的本源。伴随着现代文明的进程,在经济大潮中为了追求金钱,梨花庄的人让她不敢相认了,因为人们为了金钱可以出卖自己的肉体,可以出卖自己的灵魂,可以毁掉象征梨花庄生命之源的梨树。在这荒诞的旅程里,亲眼目睹的一切令她深深地堕入失望的深渊。战争、饥饿、政治、金钱铺就了四个舞台,每个舞台上都在上演着惨烈的悲剧,拷问着人的灵魂,逼迫你思考人的前世今生,和不知未来的未来。作者的思考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以现实主义的勇气和力量揭示真相,这远比虚假的掩饰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羊猪蚂蚁》是近年来我国长篇小说的重大收获。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文学史上必将重重地写上一笔。  
  •     几年前,这部小说刚刚写出以后,作者曾打印一份给我。读了之后,我觉得这是一部有深刻思想的作品,而且触及了人性,触及人类生活的一些极为隐蔽的领域。如果在别的国家,这样的作品可能会引起很大轰动。我当时写信告诉作者,还是要相信自己,不必着急,总有被认识的一天。迟一点出版也许有好处。作品的价值有时候不能由作品本身决定,而是由别的因素决定的,在我们国家尤其如此。这部小说共分三部,每一部写一个“战争”。第一部写的是“武力战争”,第二部写的是“饥饿战争”即:与过去的一切私有化体系做彻底告别,进入公有化体系,作品着重写公社化时期大办食堂、人们放开肚子吃到最后连树皮也吃不上,许多人活活饿死。第三部是大革文化的命,即:“政治战争”。但我认为作者还写了一大战争:“金钱战争”。凡是从那个年代生活过来的人都可以看到,作者的描写是真实的,深刻的。小说这样写大饥荒:“梨花庄的饿来得格外早。在我记忆中,饥饿绝对不是面黄肌瘦,而是白胖透亮,村街上几乎无一例外地晃动着这些笨重的身体,走起路来却像风飘一样头重脚轻,须得扶着墙循序渐进。所有的脸都大如银盘,且鼻梁与脸腮一同码平,五官争奇斗艳。村街上再也看不见聚堆的蚂蚁昆虫推让食物了,它们惊慌失措匆匆奔走,好像对生命比人还要充满危机的意识。盯着匆匆躲人的生灵让我愕然!”为什么那些昆虫“充满危机的意识”,就在于它们早已做了人们的盘中餐,到田野逮蚂蚱,捉蚂蚁,早已司空见惯。到后来,观音土成了养活人们的主要食粮,衣服也被人们撕成一条一条,吞到肚子里。生活不下去的人一批一批倒下。 “我眼睁睁看着那么多人倒下去歇一歇就起不来了,这个时期叫我知道死人是怎样的容易,比踩一只蚂蚁,抿一个蚊子都容易。”第三部所写“文革”,现在五十岁以上的人可能还会记得。街上武斗队耀武扬威,会场上“打倒某某”的口号声震耳欲聋;昨日的“战友”今天站在截然不同的两个阵营,曾经以生命保护过的下一代会成为造反司令或揭发罪行的第一打手。这在小说里有如实生动的描写。最令“我”想不通的是,爹竟然是现行反革命和历史反革命双料货,揭发爹现行反革命罪行的人中有她的名字,而且“有我的手印为证,意要与爹划清界限”,原来是跟随爹多年、被爹看好、把“我”嫁过去的丈夫所为。“文革”中今天在上、明天在下像翻烙饼一样的现象,在作者笔下也都表现了出来。 说到“大跃进”及其产生的负面效果和十年“文革”,曾经有许多文章和论著探寻产生的原因,大都把它归结为中国的特殊“国情”。这当然是对的,因为“内因”是发生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忽视对我国历史和现实、文化和传统的分析不可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但仅仅着眼在我国具体情形的分析上,是不够的。不能把小说所写仅仅看作发生在中国的事情,是中国文化造成的中国人的苦难。特别是,当我们把中国作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看的时候,所说“内因”,就应该不止是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文化和传统了。十年前,我在《鲁迅和林语堂》的《自序》中说过,二十世纪是全人类进行共产主义大实验的一个世纪,这本书向我们提供了共产主义大实验的一个活标本。要真正理解这部小说,只有放到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这个大背景上,才能看清楚它的意义,也才会有更深入、更准确的理解。 陈亚珍这部小说中所写重大事件,每一项,苏联这“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曾做过,中国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不过是苏联“革命”的复制,只是具体形式不同罢了。如果说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苏联的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是由德、意、日三个法西斯主义国家造成的,苏联人民和中国人民只是被迫应战,那么,后两个战役就具有主动实验的意义,就是他们极左思想的产物。苏联在十月革命后不久,颁布粮食征收制法令,实行粮食垄断;中国在一九五五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苏联在二十年代后期,开展消灭富农的运动,把农民都赶到集体农庄里,中国则是先搞合作化,一九五八年改为人民公社化;苏联因消灭富农和集体宰杀牲口造成大饥荒,中国在公社化以后出现了大饥荒;苏联多次开展“大清洗”和批判运动,把在思想上、意识上甚至做法上跟当局不完全一致的各级干部和知识分子杀的杀,关的关,而以三十年代由基洛夫被杀案引起的大清洗为最严重,经过数年,据官方公布,受迫害的共有一百三十四万多人,实际上远不止此,仅一九三七和一九三八两年逮捕的人数就在三百万以上。中国六十年代的大饥荒是由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引起的。这个“大跃进”并不是毛泽东的创造,同样来自苏联。马龙闪在一篇文章中说:“在中国,很少有人知道‘大跃进’起源于苏联。苏联当年的‘大跃进’,发生在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三年间。只要翻阅一下这期间的《真理报》,‘大跃进’这个字眼,就会频频跳进你的眼帘……”(《苏联真相》第264页) 即使从细节描写上,我们也能看到从苏联传来的新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实际上跟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毫不相干——的深深的烙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序言》里再三要人们记住,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就要设法消灭包括自身在内的一切阶级,然后施行真正的广泛的民主,保证“人的自由发展”——既保证“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也保证“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可是在苏联,却把自由踏在脚下,以“阶级斗争愈益尖锐、激烈”为借口,大搞阶级斗争,没有阶级敌人,也会制造出来,列宁所说的阶级斗争其实都是由党、由执政者自己制造的。这种理论和实践影响到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五十年代后期,毛泽东要人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说什么“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就是从苏联搬过来的,后来不断加码。这些,在陈亚珍的小说里都有生动的描写。“诉苦大会,没有阶级敌人是不行的,仇万福死了,继贞先生也调走了,仇万福最宠爱的小老婆姣姣就成了‘敌人’”,由革命培养起来的积极分子张久妮大婶拿着杀羊刀把姣姣的奶头割去。小说主人公说:“那个时候教给了我怎样恨,而且知道要想过上幸福生活,必须先学会恨。”苏联人为什么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把它当作打人的砖头,在你不接受统治的时候,就把你当作敌人,给以“无产阶级专政”的拳头。梨花庄就演出了一场又一场制造敌人然后把他打倒的戏剧。以致这个村的人得了一种“恐慌症”,迅速蔓延,弄得人心慌慌。 在这里,不能忽视了张久妮的存在。天胜奶奶是吃饭撑死的。这个事情发生在吃大锅饭的时代。久妮婶宣传:我们社会主义的粮食三年也吃不完,你们都放开肚子吃吧,不要吝惜,不要小手小脚。已经知道,此人是为夫守寡、永不嫁人的贞节典范,竖在村里的贞节牌坊就是她的纪念碑。有谁能够想到,这样一个“封建”得不能再封建的女人,到了共产党统治下的新社会,却成了梨花庄共产党的支部书记,她的每一句话都可以使梨花庄山摇地动。久妮婶是真理的化身,权力的化身,更是党的化身。也有人跟她斗争,代表着另一条“路线”。那人是天胜娘。天胜娘固执地认为,人命比什么都金贵,人是这世界唯一尊贵的。“天胜娘说,俺不反党也不反社会,俺就想弄清楚人的命值,还是证明一个说法值。久妮婶说当然是证明一个说法值,因为对认识新社会有利!天胜娘说社会好坏还非要死个人才能证明,那撑死俺婆和撑死别人有甚差别,命还有薄有厚呢……”这场“两条路线的斗争”没有继续下去,在权力面前,天胜娘屈服了,跪在地下向久妮婶求情。久妮婶的权力并不是人民赋予的,是党赋予的。这是苏联模式在中国的重演。张久妮的形象,除了她忠于丈夫、永不嫁人这一“中国特色”外,她身上的其他特点,在苏联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读惯苏联文学的人会以为是苏联某些典型人物的中国版。苏联后来解体了,是他们完全、彻底地违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违背《共产党宣言》的真精神的结果。恩格斯晚年把《共产党宣言》概括为“原则性”和策略纲领两个部分,而对策略纲领又格外重视,说谁要“背离”了《宣言》的策略纲领,就会“受到惩罚”。苏联人不仅“背离”了“策略纲领”,也“背离”了《宣言》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语),即“原则性”,他们走向解体,是必然的,也是革命导师早有预料的。苏联解体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错,有人把苏联解体归罪于马克思主义,说马克思主义“不灵”了,“完结”了,冤屈了马克思主义和两位创始人。 在上一节,我把这部小说跟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做了比较。那是就第一部说的。就整部小说看,它所提供的,描写的,比起《一个人的遭遇》来,要丰富得多。这不是一个人的遭遇,这是一群人、一个村子、一个时代的遭遇,是人类二十世纪的遭遇。这遭遇不仅是战争带来的,也是“革命”带来的,是“主义”带来的。仇二狗——即爹——是道德上的完人,是“主义”的信徒,但他想不到,他的美好的愿望、他的彻底的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带给人们的却是灾难,是永劫不复的痛苦。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这部小说所写,是对二十世纪共产主义大实验的审视。虽然作者一直把她的目光聚焦在梨花庄,聚焦在中国大地,没有说到世界共产主义,但是我们在探求这部小说的价值和意义时,却不能忽略了外部的世界。作者只给了我们文本,而如何解读文本就是读者的事了。俄国十月革命是大实验的开始,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是大实验的最后一章,这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苏联和东欧国家在一夜之间变了颜色,促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变化。对于作品本身来说,什么主义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能给人类带来幸福、安宁,能使社会充满公平、公义,人与人之间充裕着爱与良知,即是好“主义”。虽然作品有着尖锐的批判品质,同事也充满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因为“灵魂”回到人世间就是要给人类共同审视一个字:爱!已说明一切。这部书的深刻之处在于书写出了历史的真实,具有独树一帜的明鉴价值!
  •                                        初看《羊哭了.猪笑了.蚂蚁病了》(下称《羊猪蚂蚁》)这个书名,觉得怪怪的——有点玄学神秘语言暗示那种感觉。      《羊猪蚂蚁》的作者陈亚珍我早已熟悉,这个笔名叫“小草”女作家,当初倒真像“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她不但“没有花香 没有树高”,在她老家山西昔阳那块积淀了深厚政治土壤的地方,她甚至缺乏最起码的人生营养。    陈亚珍曾概叹“自己时运太差,学龄时正值‘文化’的‘革命’,走的是‘五.七’道路;出生在‘大跃进’,母亲没有空闲为我哺乳,寄人篱下;生长在‘文革’,父亲‘走资’,成了社会公敌……”    她的职场生涯更惨:有个当县长的父亲却只在一个运输公司找了个司机的职业,7年后又才“混”了个百货大楼的售货员……      但正是这段岁月的“春风”“吹绿”陈亚珍的创作之路,长篇小说《碎片儿》、《神灯》、《十七条皱纹》,电视剧剧本《苦情》、《唢呐魂》等作品相继问世并多次在全国获奖后,她这棵“小草”终于以“树”的形象屹立于中国的作家之林。      她的《羊猪蚂蚁》又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把书翻了几页,我便“释然”:她写的是一个幽灵。      幽灵是死者的灵魂,以其生前的样貌再度现身于世间。据说,生前心愿未完成、缘分未了的人,或是怨恨难消、仇恨未报而惨死的人,才会变成幽灵现身。《羊猪蚂蚁》中的主人公“我”(即死去的仇胜惠),以鬼魂的方式重回人间又是为什么呢?带着这样的好奇,我迫不及待地读了下去。原来,幽灵是为了弄清自己的身世,希望寻找到未曾获得的人间亲情、人世伦常。      随着幽灵屡屡碰壁,“我”及“我”的那个名叫梨花庄的悲剧故事也从现实和历史的特殊的视角多方位、多层次、多侧面的描写展现出来,把读者带入了这个乡村从抗日战争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直至新世纪的历史变迁的广阔历史画卷之中,使人情不自禁地去反思从抗战到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在这种反思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式幽灵和众多人性变异的劣根:仇胜惠的爹仇二狗带着36个梨花村青年去抗日,村里人听说“我”是“灵蛇”转生,“我”便开始负载不能承受之重:不但要承担起预报鬼子来了的重任,同时还要保佑35个与自己父亲一起出去抗日的同村男人的命运——村里的女人们纷纷认“我”做干女儿,逼只有四五岁的“我”到五道庙为各家丈夫祈福求安,每家都要跪拜七天,使“我”差点累死。但是,当35位干爹全都在战场上死亡或失踪,只有“我”爹仇二狗回来时,村民们便认为是“我”“对干爹出工不出力,只保佑自己亲爹”,于是“我”一下从保护神变成了“扫帚星”,我从此被全村人排斥抛弃,在孤独的恐惧中幽闭忧郁。村里人把鬼子当年对梨花庄的烧杀和亲人的死亡全归咎于“我”爹仇二狗,理由是爹带走的人都没能回来,他一个人回来了还升了官。爹的“罪过”累及到全家,更累及到“我”。“我”母亲也付出不该付出的代价。“我”全家受全村人的仇视和欺侮……      此后,“我”的灵魂从乡亲们人性变异的废墟上站起,凝聚成永不消散的幽灵,在梨花村的上空游荡呐喊。传统道德伦理,传统文化,本应随着人的生命延续下去,但却在那个西北小村彻底摧毁了人们的道德伦理防线。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也由此使梨花庄人的道德观念与人性本身的冲突变得更加扭曲,那些失去丈夫的女人们,有的疯,有的自杀,有的以自残肢体以示贞洁……这些女性的悲剧故事在幽灵“我”寻找亲情的过程中以不经意的方式谈起,使小说的叙述更有张力和震撼力。      悲剧,就是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世人看。《羊猪蚂蚁》中,“我”的生命被毁灭了,“我”的家被毁灭了,梨花庄连同本应传承下去的传统道德伦理被毁灭了。在小说的后半部分,《羊猪蚂蚁》对道德贬值和人性扭曲作了最精彩的刻画。小说通过“我”为何会失去父亲这个问题的叙述,把梨花庄女性的善良、迷茫和追求幸福的心态描写得淋漓至尽。      解放后,“我”父亲仇二狗从战场上回来当了县长,于是,他成了那个时代一个符号性的人物。村里的女人们把他推崇为精神丈夫,孩子们把他视为精神父亲。但在虚假的顶礼膜拜中,失去亲人的痛苦同时也让他们把对“我”爹的仇恨隐藏心底。“文革”中,这颗仇恨的种子终于结出报复的恶果:玉米是“文革”中丑恶人性的一个典型,她造谣攻击有恩于她的“我”爹,把“我”爹打成历史反革命;“娘”在大饥荒的死亡线上救下了“我”的丈夫张世聪,他却跟玉米一样,后来成了斗争“娘”的打手;甚至有人借着“我”的名义来揭发“我”爹,以至于一家人对“我”产生了一种永远无法宽恕的仇恨,这也让“我”到死也没能得到父亲的宽恕……      正如著名评论家雷达先生所言,《羊猪蚂蚁》的叙事聚焦的就是一个由民间伦理维系着的村庄怎样被战争、传统道德、以及人的欲望所毁坏的过程。反思潜藏在人们心底的英雄膜拜、革命情结、男性权力、女性伦理是如何改变和重塑了特殊年代的人们的情感和道德。       《羊猪蚂蚁》正是通过梨花庄一群普通女人的命运和这一具有传统意味的空间的存亡,以这些人的命运去反映那个时代的命运,隐喻着一个民族深重灾难的根源和在当下困境中的突围之难。作品从低处着手,从普通人的命运和经历开始,以独特的视角进行精巧构思,虚实结合,层层递进。节奏变化丰富,故事元素饱满,写尽了弱势群体心灵悲剧,也写尽了那段历史中民族的苦难,处处撞击读者心灵,呈现出了故事应有的深度,读后让人感觉到,梨花庄那个不肯消散的幽灵也游荡在我们的周围,使人情不自禁地去思考梨花庄那些苦难故事背后的深刻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      我认为,文学作品必须具备思想文化含量。这种思想文化含量体现在描述现实时,能透视现实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人性的关联。无论是反思历史还是直面现实,表现人间亲情、人世伦常、道德冲突在文学创作永远都具有时代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经由现实画面而透视相关社会根源和文化心理,也是联系时代状况来检测其思考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深刻和是否具有探索意识的一个重要参照指标。      读罢《羊猪蚂蚁》,我明显地感觉到了作家深厚的生活功底和艺术历练,作品显示了较厚实的思想文化含量,给读者以诸多启示和思考,堪称当代现实主义作品的典范。      期待陈亚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羊代表软弱者,猪代表愚昧者,蚂蚁代表弱小者。在那个大时代背景下,软弱者以泪洗面,愚昧者跟风傻笑,弱小者唯有一病不起
  •      优秀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虽然立足于不同的本民族文化,但却关心全人类共同的思想情感,体现终极的人文关怀。以一个灵魂的角度来展示的问题值得我们的名族深思!!
  •     整本书写的很精髓,中途看哭了好多次,痛彻心扉。旧时代女性的人权轻贱在书里,用不同的人物线条交代出来,所以更觉得恐怖。。一种无法逃出生天的绝望。
  •     刚读完上篇 下篇接着读 作者很犀利 。。。 看完莫言后 决定下篇不读了
  •     悲剧的一种典型写法,亡灵带着眷恋展开故事。抛开写法来说还是很喜欢这个故事。一切都那么真实,对解放前至文革后的社会一直很好奇,对比其他小说文献很相似 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固有坚持的贞洁会让这个时代的人诧异 可是我认为没有那个时代的压抑和迫害 就没有这个时代的解放。历史是要被尊重的敬畏的。当你现在自由自在爱着你爱的人时,会不会记得那个时代的苦命女人。
  •     多好的书啊,必须给五星,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必须看 特别是当代大学生
  •     这几年最好的小说
  •     作者的OS太多 完全可以多一些留白。
  •     好长,感觉把两个时代都批了一番,能出版真不可思议
  •     “出自天才之手”,更出自灵魂的流淌。作者把我个人避而不谈不想的种种沉重话题铺天盖地地展开,叩问着,让我时而惊诧,时而胆寒。
  •     确有一点《白鹿原》的味道,可是这个世界虽然不是白色的,也不是书里写得那么全黑呀,不太喜欢,这种刻意地压抑和深刻
  •     没被重视的优秀长篇
  •     首先个人不喜欢这种拖沓和过于抒情的语言,但确实被这个基调悲伤、内容沉重所吸引了。其中对“战争带给男人荣誉,带给了女人什么”有着不忍直视的描写。
  •     其实故事内容很丰富,但里面人物的性格,作者文字的风格,看着直让人挠心,各种不快和压抑,絮叨又软弱,阅读起来不舒服。向世俗低头与否是一个人一生的挣扎。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