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少主义》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3月1日
ISBN:9787112053186
作者:董豫赣
页数:74 页页

《极少主义》的笔记-第7页 - 极少主义

FOR 矛石老师的建筑理论课。其实很喜欢这种类型的课,和老师面对面探讨的机会毕竟难得,总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是憋死就是噎死。这样一个研究性学习的平台可贵又可惜,时间太短,精力有限。做不到尽兴,于是只好尽力。
不被回答却诱发怀疑的问题
P7莱因哈特试图从理论上消解一切构图关系:"没有线条和形象,没有形和构图,……没有象征……没有对象,没有观念,没有关系,没有属性,没有特质---没有非本质的一切。"
没有。
没有,只剩下单色,矩形,平坦的二维画面。
”一切都不能约减,不能重复,不能察觉“。
……
”你所看见的即时你所看见的。“
所谓没有,可以说是做到了极简,而极简的结果是不能再次约减,其实已经具有了一套完整详尽的逻辑。当这套逻辑存在时,没有便不再是”没有“,而是”有“,甚至是”面面俱到“的有。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恶魔》里有这样一段对话:”丽莎,昨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发生了发生的事“”那太不像话了,太惨无人道了“这段对白与上文最后一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见,即所见,而所得,不止于所见。呈现的极简,往往留下的是极繁的想象空间。
”视觉无法聚焦,眼睛滑过表面,想象就可以自由发生。“P25
P12
是记忆不断打乱时间的正常顺序导致在追忆中的空间场景不断错合,在时间与记忆搭建的拱券间叠涩,出挑,最终桥得以建造。桥基本不是为缔结一处共同的神性空间,而只为把迥异的时空片段集结一处。
P20……雕塑家在这里要么充当着解放者的角色——将他们从石头里解救出来;要么作为上帝——用物质创造一种具有思想并有血有肉的新人类。在建筑师处理材料的时候,是不是也面临这两种角色 选择?
P21……与古老的泛神论将一切物甚至人都投射到神的旨意下一样——基于无知,在泛人论的前提下,对一切人造物,比如艺术——所进行的人格化阐释,就意识而言也未见得进步多少……。物体,要么透明如玻璃我们不可看见;要么反射如镜子,我们看见了但不是物体而是模糊的自己。在玻璃与镜子的双重透镜里,所有构成世界繁多性的物要么一无所见;要么是一出异化了的自己与异化了的物所叠加的扑朔迷离的幻像或许,感动我们的就是非玻璃非镜子的,物质最本初的物性。以一种强硬的原始的姿态介入人的生活。让人回想起很久之前,还不是世界万物围绕人打转的时代,想起那个万物有灵的时代。是一种对于材料本身纯粹物性的worship。
P22他从接收美学的观念将艺术品价值实现的方式分为三种途径:作者(创造)、接受者(感受)以及他们间的交流方式(净化)
P30到底是什么使得物体成为艺术?
技巧曾构成传统艺术的主要价值……………………
究竟什么不是艺术?
那里没有答案。
产品即艺术,这不过是传统画廊艺术一直被掩饰的事实的反面:艺术即产品
有关什么是艺术的讨论一定是没有唯一解的。不过瑞士共鸣箱很符合产品变为艺术的概念。
P401958年,伊夫·克莱因在纽约举办他的“空旷展览会”…………阿伯特·卡默写下留言:
为其空空,最具力量。
这是约减的力量,这也是拒绝的力量。这是老子的大音希声,也是他的大象无形;这是对喧嚣商品的厌倦,也是对那种行将覆灭的个人主义激情的否定。
需要一种空寂的力量对工业运动的生产激情进行拒绝与否定,因为这激情很可能导致另一种异化…… “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P42精确的物体如何彰显奇迹?……在上帝隐匿所导致的悲剧背后,如何达到失去一切特点的独特性?
P44难道真正震撼我们的宗教般的崇高感受不正是源于那些并无美学先见的直观吗?在康德那里,没有意识中介,美学沉思恰恰是构成崇高感的唯一出路…………直观就可以感到恩格斯所说的巨大物质压力下的压抑。

《极少主义》的笔记-第18页 - 第三章——人物的讨论——异化的人物

前边两章不敢说可以看懂,这一章觉着看了比较有感觉。
这里,首先介绍了马格利特的两幅哲学画。(其实,作者使用的是另外两幅画,但是,在国内网络条件下我无法找到。。)
这里作者揭示绘画中通过带欺骗性的“玻璃”还是“镜面”的描绘,试图揭示绘画是绘画还是:对模仿的模仿。
然后引用了我们对蜡烛认识变化的例子,从蜡烛就是蜡烛,到蜡烛是爱人的睹物思人,再到蜡烛是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比喻。似乎有面镜子,逐渐遮蔽了我们对蜡烛本体的认识。
接下来将人的异化,介绍了一幅作品《擦掉德·库宁》讲劳申伯格要德·库宁送给自己一幅自己的素描画,希望自己之后将之擦除以完成作品,然后,德·库宁送了一幅最难擦掉的有铅笔、墨水、蜡笔痕迹的画给劳申伯格,最后,劳申伯格用了40块橡皮还是把画给擦除掉了。这并非不敬,而是一种满怀敬意的批判。在消除了所指之后,才能够重新获得自由。
(先验:自由最可贵。)
作者介绍了一种背景,艺术不自由,被商业化侵蚀,为了商业化而艺术。并,引用了贡布里希的观点“在贡布里希看来语言的异化由商业广告所导致……”描述性的词语,介入,然后让物和人不是物和人,他们逐渐脱离了它们本身,让位于某些资本的利益价值,这就是为何广告得以让我们去购买那些本来不需要的物,我们为了证明我们自己。
为艺术而艺术,就是想获得这样的真空,除了最客观的描述,不再有其它,不要再深的引申了。通过如此,我们是自由的。
就好像极少艺术绘画《白》白方块,粗纹画布,有笔触,然后就没有再多的叙述了,没有侵染。。
自由的,多样的,可能性。。。(后边就开始有些扯,讲到了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葡萄酒酿造厂设计,通过温度试验获得墙体形式的形式自由,还有妹岛的岐阜公寓中功能体积里的108中居住单元自由组合。。。blablabla)


 极少主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