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1-01
ISBN:9787500652052
作者:萧红
页数:254 页页

作者简介

《呼兰河传》作于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作者是天才而短命的女作家萧红。
这部小说描写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哈尔滨市呼兰县)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小说的语言洗炼,毫无刻意雕饰的痕迹,一般都是口语化的语言、很短的句子,而且还运用了一部分当地的俗语,更是增强了语言的描摹功能,很有表现力,使得描写人物、事件、景物非常生动而形象,读者很容易就进入了小说的境界,而且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开篇这几句“严寒把大地冻裂了。人的手被冻裂了。天再冷下去:水缸被冻裂了;井被冻住了。”几乎都是口语。再看这一句: “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独特的比喻和意象,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小说的结构是比较松散的,大概是按照作者对呼兰河的各个层面的描写来结构全文的。但我认为,如果按照现在的大散文标准来衡量,《呼兰河传》也可以称作散文,是一篇标准的大散文。如,作者分别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景物、人物、不同风俗习惯、发生的故事等等进行了描写和叙述,读完小说,使人对呼兰河这个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地方独特的自然环境,我记忆中的街坊邻居,我成长的经历、当地的风俗习惯、老百姓的精神状态等等,仿佛都历历在目。
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和老百姓吃瘟猪肉之间的微妙关系;十字街上拔牙的洋医生、胡同里卖麻花的、粉房里挂粉条的人的生活情况;小团圆媳妇在当地人愚昧和迷信的折磨下的悲惨遭遇、我跟着祖父学唐诗、在后花园里拔草等等情节都写得非常生动,栩栩如生,简直呼之欲出,这些生动的情节和故事时而引人发笑,时而发人深思、时而触目惊心、令人发指.

书籍目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尾声

内容概要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11 年6 月2 日生于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42年1 月22 日病殁香港。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等。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她只有从年迈的祖父那里享受到些许人间温暖,寂寞的童年形成了萧红性格中孤独、敏感、矜持而又倔强的一面。

图书封面


 呼兰河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0条)

  •     生活像河水一样平静地流淌。平静地流淌着愚昧和艰苦,也平静地流淌着恬静的自得其乐,生命流淌在时空的岸边,溅出一朵朵水花。或许一个人走过多少地方所留下多少生命的痕迹,随着天长地久的步伐摩擦出生命燃烧的历程;而从生到死所承受的体验和感悟,在不停的回首追忆中,将时间的碎片翻覆入宁静的思维,在长满野草的心深处,不禁被潸然而至的泪水充满。在1940年的香港,一个远离东北老家的姑娘,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下了自己对北方的深情呼喊——《呼兰河传》。在她寂寞地离开人世的前年,她写完了她一生最完美的作品。这个姑娘就是后来被人们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也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更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与女词人李清照有着相同的生活经历。她原名张乃莹,1911年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十二岁时,父亲把她许配给王恩甲,1930年萧红抗婚离家逃往北京。在这乱世中,从此她开始了十年奔波,四处迁徙的日子,并一生都处在极端苦难和坎坷之中。然而在经历生命的这些浪花中,她并没有被命运所屈服,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尤其是在民族的灾难中,她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并对命运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搏击。《呼兰河传》是她对寂寞童年的一曲挽歌,也是对呼兰河畔描述的一束风俗画。熟悉的笔触、色彩、用光,萧红再一次用她那喃喃自语般平静的叙述将我领进了那接近80多年前的东北:在东北广袤的黑土上,荒凉的平原与田野间,呼兰河南岸的一片柳条林里,在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的眼中缓缓地洒出它单调的色彩。这种单调是沉郁的、灰色的、苍凉的、凄冷的甚至阴沉的,一个小女孩的童年的快乐是这样的颓废和布满灰色的纯净,读起来整个故事平静、有点遥远而又真实,充满了美丽抑或优郁的调子。小说中的人物极其朴素、善良、愚昧,闪着质朴的人性之光,他们的人生命运各不相同却又有着惊人的相似结局。他们度过了严冬,来到了热闹的人生高潮中,看别人跳大神、唱秧歌、演野台子戏,参加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然后又不得不为自己和家人的饥寒保暖、衣食住行操劳终生。小团圆媳妇、王大姐、有二伯、冯歪嘴子等等,他们一个接一个出场,又一个接一个谢幕。 而祖父无疑是小说中的核心人物,萧红在小说的尾声写道: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大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祖父和小女孩的后花园,是《呼兰河传》的精神所在。老人和少女的对话是书中所有记忆的最有声色的地方——只有到了这时,文笔下人物的呼吸才让人感到呼兰河这个小城的生活不那么过于沉重。因为这副风俗画展开之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始终是在祖父和“我”的观察与思考中进行的。人们的生活节奏无比滞缓,如悠长的钟声和长长的叹息般充满闲愁与无聊,人们冷漠一切即使是生死。这很容易让我想起沈从文的《边城》。在这样的生命体验中,萧红用她刹那的笔法留住了人世的春秋和诸多沧桑以及对时间逝去、生与死、空间追忆的不尽的怅惘和忧郁。而生命的永恒通过祖孙二人的对话象征了一切可能性的存在。 萧红的文笔在这部自传性作品中表现出了一种描写东北大地的粗线条的粗犷和原始美,小说的情节是那样的感伤,整部作品里回荡着更多的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惑,她不知道生命的目的是什么,她的笔下倾泻出了一种无力的孱弱,或许她原本就是一个软弱而悲伤的女子。 书中她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像一幅画、像一首诗、像一曲歌,但也是寂寞的,她的活动地就是后院的那个大花园。在这座大花园里,作者和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童年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也是充满温馨的一段时光。然而她的一生颠沛且流离,经历的五个男人:王恩甲、陆振舜、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却无一而终。她用一生来寻找依靠,在她逝世之前,自始至终陪在她病榻前的不是她的丈夫,而是骆宾基。她曾经想病好后嫁给骆宾基,然而还是死在了战火纷飞的香港,时年三十一岁。她的一生所托非人。或许,她,比烟花更寂寞。
  •     喜欢萧红 第一次读她的书将就被吸引,开始说不清为什么,是一种亲切的舒服感,从她写文字中能读出她温柔而悲哀的心情,读出她的喜和她的悲,从那里我找到了最贴心的感觉 萧红是我最喜欢的作家
  •     说道萧红,总是萧红萧军,说道代表作,会背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然而惭愧,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始终没有去翻开来一探究竟。想来原因有几个。感觉她的故事,十有八九是革命的,惨烈的。另外还有些刻板印象,认为三四十年代的女子书写,大多不耐看,好像那个时候的女子,除却几个扳指头也能数得过来的因为家门渊源而受到好的教育的而文字不错女子外,会识文断句就已经算得上高级知识分子了,还惶论写作呢。而萧红是生长于乡间的。。。然而,一本呼兰河传读完,我错了,萧红,她是她们那个年代里旷世而出的奇花。她的文字,不但是优美的,而且是温情的。她的故事婉婉道来,非常好看。我不认同茅盾写的序言里说,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正相反,萧红的童年如此丰盈,有宽厚的祖父,有颇殷实的家境,有静静的小城,有五花八门的人,有无尽精彩的后院。。。在茅盾写于1946年的序言里还读到,这本呼兰河传写于萧红生命的最后两年,那时的她,虽然才过而立之年,但已经经历过人生的各种起伏,阅尽了各色的人,年轻的她,身染绝症,独自一人困居可能沦陷或是可能不沦陷的香港岛。在这样的境遇里,却写出这样美丽到璀璨;温暖到流泪的故事来的萧红,怎样不叫我喜爱!最冷的季节里最暗的色调下也能凿得窗户也能开出最暖的花,这就是伟大作家。伟大的作家,对,萧红,她担得起这个称呼!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虽说是任务性质的现代文学作业 但读起来毫无不情愿 甚至到后来简直欲罢不能流连忘返 众生皆苦 可总有些伟大的生命令人肃然起敬
  •     文字的魅力,犹如诗歌,简练之美。每个字的意向组合在一起成了一幅景,影响感官,才有了诗歌的好坏。而白话文,小品文,用简单的句子带你看到她所看到的,再告诉你她所想的,再告诉你为何她这么想的。读这本书就时时刻刻在读萧这个女人,才发现这个女人的有趣。
  •     我家的后院是荒凉的么
  •     有力量的文字
  •     每次看到这种都颓废得不得了。没心思看什么文字多好多有表现力,就想着这什么破地方什么破人。又想到日军说得屠这些麻木的人就像屠虫子一样,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像人,更加郁闷。
  •     萧红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让人忍不住想去抱紧。 艺术源于生活,萧红的生活无疑是凄凉的,诉诸于文字,本应体现的是生命之重,而经过萧红之手,却没有在字里行间留下任何幽怨哀伤的痕迹,苦难化作烟尘,均匀散落于整部小说的所有角落,寻之不见,却又挥之不去,读完之后压得人久久喘不过气来。
  •     写得真不错,淡淡的忧伤
  •     文字朴实,用孩子的视角,却写尽了世界的荒唐,纯真与炎凉尽现。团圆媳妇和冯歪嘴媳妇的死,把呼兰河人看热闹的心理和搬弄是非的嘴皮描述地淋漓尽致。
  •     所以你要如何拯救世人的愚昧,他们至今仍活在我们中间
  •     萧红,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名字。惊讶于她对于人物,环境细节深入骨髓的刻画,以及词语运用的直指人心。萧红的书,想看又不敢看。心中沉重而又刺痛。中国人都应该看一看我们的社会,人群曾经有过的样子。
  •     就像一个姑娘在你耳边絮絮叨叨地讲述她的童年,而你却一点儿也不反感。初遇萧红是高中买青美杂志送的节选册子,看完就被她的孤寂吸引。大一还看过萧红传记电影——『黄金时代』。无论书还是电影,总是会看到一个人的影子。
  •     多彩,凄婉,写尽了当下国民的愚昧、麻木、残忍等劣根性
  •     额忘记剧情啦
  •     不像小说,像散文诗。印象深刻的就是当时社会文化的苍白,愚昧。
  •     如临其境
  •     用着极其轻快的笔调回忆着童年,书中祖父的模样让我不禁想起那个同样爱我千百倍的老人。我知道终有一天 不能再牵着他的手,去聊聊这世间百态。
  •     泣血,怨念太重。和祖父在院子里玩耍的过往充满了悲凉,小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和祥林嫂的命运太相似,至于有二爷,也是对生活充满了不满,或许不能怪他们的怨气,这种谋杀人的生活叫人如何不充满怨念呢?这种时候 难道不应该去挣扎去嘲讽去不屑去蔑视吗?人可是有感情的动物啊,你叫我逆来顺受,叫我接受命运,叫我不昧因果,我如何能做到?正因为我的怨念,我的不满,我的挣扎,我才有机会去逃离苦海啊。哪怕不昧因果,也只是缓兵之计啊。受过了,过来了,才给痛苦的人说不昧因果,要别人忍耐,那不是太过于残忍了吗?
  •     每个人一生都是一条线,在与他人的生命线不断交织中度过。从童年的角度刻画现实的世界,体验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体验旧社会的愚昧,但其中人性依然流传了下来,鼓励和祸害这一代一代的人。
  •     写的真好
  •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如此悲凉
  •     人生何世,如此悲凉。
  •     我竟分不清,它是小说还是散文。。
  •     像阿哄说的,讲清楚一件事情已经不容易,能够娓娓道来不显突兀更是不易。似乎每一行每一句没有什么华丽词藻,很通俗很明了,像信手拈来,仿佛自己也能阐述,可真到自己身上去描写时候就无论如何也无法写出那种感觉。这种风拂过而不自知,全身暖洋洋的平淡却不平凡的文字有着贴近中国的文字是最扣动心弦
  •     明明是小孩子的视角和口吻,却寒意逼人,把人性打磨地如此凄凉沉重
  •     萧红的笔太犀利了,看的过程中不断的心痛。
  •     “都说人年轻时不懂爱情,其实,年轻时是不懂亲情。” “人若老实了,不但异类要来欺侮,就是同类也不同情。”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越是轻描淡写,越觉得寒冷悲切,没有文化真可怕,害人害己。
  •     读过,就不会忘。团圆媳妇那里,想着怎么还不死去,死去是一种解脱,终究是慢慢地受了许多苦楚才死去。冯歪嘴子的媳妇儿,想着千万别死,终究是立刻死去了。那些人们,寥寥几笔,完全想的到是什么样子呀。
  •     以童年“我”的叙事角度展开描写,语言清奇却不乏讽喻,个人最喜欢开篇关于呼兰城风俗环境的描写
  •     2017-2:1 断断续续的看了一遍,人生其实就是在看似不到头的路上一直重复着同样的事。所以我们喜欢旅行,但也更喜欢回忆逝去的往昔。
  •     小媳妇儿的章节看的又惊又怕。
  •     平实的语言,表达出倔强与顽强的力量
  •     比想象的好看太多。透骨生寒
  •     很细致的怀念,想起来罗西与苹果酒
  •     很喜欢
  •      作者观察生活,体验生命有独特的视角 之前读过几篇有关萧红传奇人生的文章。在读了《读库》的一篇文章后,才想要认真读一遍《呼兰河传》。这是萧红一个人的呼兰河,也是读者能够共享的跨越时空的呼兰河。
  •     “穷山恶水出刁民”。无知害死人
  •     《呼兰河传》世态炎凉
  •     很小的时候家里就有这本书,但没想到这一周断断续续的,终于在今天早上上班去地铁的路上看完了。说实话,读的过程很煎熬,萧索、冷酷、无望充斥了整部作品,仿佛当年萧红小时候的内心也是一样的怪诞无情。直到结尾,才知道是真的读完了,那些片段和人物却深深的烙印在心里,散都散不去;那些家乡的方言让我也找到了自己的切入点。我还是不喜欢这部充满负能量的作品,但它确实与众不同,让人有说不出的回味和思考
  •     残忍而不知残忍,荒诞而不知荒诞。呼兰河的人和千千万万的人。
  •     孩童的眼界,大人的世界,普普通通的生命,活着各有各的不易,何时能够活得不那么琐碎呢?
  •     对冯歪嘴子这篇印象最深刻,心理强大。
  •     人生是苦多乐少 我看着萧红以小孩子的口味带着伤口带着幸福带着回忆带着无奈带着眷恋 这不是优美的故事 只是我真的很怀念 戳人心说到心尖上
  •     很亲切地让我感受到了家乡的情感
  •     喜马拉雅听完。
  •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祖父走了,她该有多伤心。
  •     贴近乡村。真实中生出了荒诞。
  •     高中,大学,毕业后都读过,这一次终于读完了,
  •     吃货,哀怒,小鲁迅,女鲁迅。
  •     将冷彻入骨的现实环境和莹润如春的童真结合在一起,有特别大的反差震撼,堵在胸口又乏力缓解。
  •     如果萧红没有走那么走,那她在文学上的地位真的要比现在高更多。她自己都说过若干年后,人们对她生活的评价多于书的评价。呼兰河传的朴实让你觉得震惊,或许会觉得杂乱。不过生活也就是乱七八糟的,街上那条泥坑,被折磨的团圆媳妇,有二爷,还有碾坊的冯歪嘴子,在别人眼中的绝望,他或许知道或许也不知道,但愿他从不知道。人们对于生活而言,看热闹的好像总归会多于伸手去拉你的人,可当你真的不幸,他们好像又有千万个理由。还有开篇的文字,写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自然地结果。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整篇文朴实的甚至让你觉得冗余,却真真切切的让你感到生活就是如此这般,真的是美到极致。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