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雪

出版社:開元書印
出版日期:二○○八年六月
ISBN:9789573057789
作者:尼爾‧史蒂芬森
页数:五百四十頁页

作者简介

柯裕棻(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
這個月在選書時稍稍猶豫了,我不知道該選《陰陽師》系列好,或是這本《潰雪》好。《陰陽師》易讀好看,結局和結構大概可預測,正是這個可預測性和固定結構令人深深著迷,它造成某種完整的連續感,已經看過的讀者會想要繼續看下去。
但是我必須選《潰雪》!原因是:《潰雪》實在是太經典的Cyber科幻小說,它非常有趣,錯過萬分可惜!正因為這書和作者在科幻界實在太知名,基本的介紹在維基百科都可查到,不想事先知道內容的朋友,必須避免在網上查詢。這書極厚,若是以消遣休閒為閱讀意圖的讀者大概無法承受此書的概念衝擊,不過呢,好的科幻小說除了給予我們閱讀想像上的快樂之外,對於我們身處的社會必須能做出準確的觀察,甚至對於發展中的科技提出可能的預測。《潰雪》無疑地都做到了,而且它聰明得讓人一邊笑一邊罵──書中對於美國聯邦政府的崩潰、企業恣意畫地為王、環境污染、藥品以及核子武器的氾濫做了相當漂亮的諷刺(例如,說某某人是一個獨立存在的主權,為什麼?因為他隨身帶著一顆氫彈)。有些反諷實在太幽默,讀的時候一個人就科科科笑出來了。除此之外,盡心盡力的中文翻譯非常難得,我原以為此書文字幽默概念複雜聰明至極幾乎無法翻譯,沒想到翻得非常好。
這個故事講的是病毒,「潰雪」的意思是電腦中毒後螢幕產生黑白雜訊的畫面,在書裡也是一種病毒的名稱。我只能透露至此,並且提醒,這是1992年寫的故事,當時電腦軟體win95都還沒上市,網際網路也只是在雛型發展階段。但是驚人的是,如今這個故事讀來仍然完全切中時代的脈動和網路科技的發展趨勢,甚至在網路普及的今天還更具說服力。語言和病毒的連結想像也確實讓人信服。當然,由於每個人對於宗教和理性有不同的看法,對於法西斯式思想壓制的理解也不同,所以書尾的病毒解釋不一定能說服每個人。儘管如此,這個故事真是才華洋溢,令人目眩神迷嘆為觀止。
此處話題略略岔開:「開元書印」出的書每一本都非同小可,從《印象書》、《某代風流》開始,不論歷史或科幻,每一本都使人驚豔──這樣的時代有人還敢這樣出書,出這樣的書!膽識和視野令人佩服。

内容概要

尼尔·史蒂芬森是美国著名的赛伯朋克流科幻作家,在当今被电脑培养起来的IT一代人群中,他享有不朽的声誉。同时,除了小说,他还频繁涉足于技术领域,担任公司顾问,并为各类杂志撰写了大量技术文献。
1959年10月31日,斯蒂芬森出生于美国的马里兰州,他父亲是电子工程学教授,他祖父则是物理学教授,在家庭的影响下,史蒂芬森不仅对物理学和地理学产生了兴趣,而且做过计算机的编程员,广泛深入地了解了电脑网络和黑客生活,从而激发了他以后的创作。
1984年,史蒂芬森在二十五岁那年出版了第一本小说《大学》(The Big U),正如许多刚离开大学的新手作家一样,他的处女作也是直接描写校园生活的讽刺文学,就近取材于他就读的波士顿大学。不过,这本小说在当时没有得到多少回应。1988年,史蒂芬森出版了自己的第二本小说,也就是本期杂志所刊登的《佐迪亚克》(Zoidac),这是一部环保惊险小说,背景也同样设定在波士顿,它为作者带来了更多的赞誉,然而史蒂芬森真正上升到杰出作家的行列,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后的事。
1992年,史蒂芬森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奠定他赛伯朋克宗师地位的大作——《雪崩》闪亮登场。书名《雪崩》,乃是指一种病毒,该病毒不仅可以能在未来世界的网络上传播,还能同时在现实生活中扩散,造成系统崩溃和头脑失灵,主人公所面对的正是这一恐怖危机。其实,在这本小说之前,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1984年)和帕特·卡蒂根(Pat Cadigan)的《合成人》(Synners,1991年)已经开辟了赛伯朋克小说的天地,《雪崩》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直接创造了“虚拟实境”(Metaverse)这一概念,“虚拟实境”并非以往想象中扁平的互联网,而是和社会高度联系的三维数字空间,与现实世界平行,在现实世界中地理位置彼此隔绝的人们可以通过各自的“化身”,来互相交流娱乐——事实上,在如今的网络游戏和虚拟人生等软件中,他的预言业已得到了部分实现。此外,《雪崩》还融合发展了史蒂芬森在前两部小说中展现的科技惊险和黑色幽默的写法,采用古代闪米特的传说为大背景,给赛伯朋克流小说注入了活力。在当时,这本小说造就了空前的轰动,引发了赛伯朋克流的阅读与创作热潮。
从此以后,直到现在,史蒂芬森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模式,他的作家生涯也随之进入了黄金期,几乎每四年便会推出一本广受好评的大作,而最近由于写得顺手,他的创作速度似乎还变得越来越快。这些小说主要包括:《钻石时代》(The Diamond Age,1995年),描绘了神奇的纳米技术和电子书高度发达的未来,在那个社会里,维多利亚文化得以复活,该书获得了1996年雨果长篇大奖;《编码宝典》(Cryptonomicon),这是本长达1000多页的厚书,以破译数据密码为中心线索,结合历史小说和科技惊险小说的元素,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破译纳粹密码的“布莱切利公园”(Bletchley Park)一直讲到现代在东南亚建立的“信息天堂”(data haven);《巴洛克记》(The Baroque Cycle),该系列包括《怪人》(Quicksilver,2003年)、《混淆》(The Confusion,2004年)和《世界系统》(The System of the World,2004年)三本书,这三本都是历史科幻小说,作为《编码宝典》的前传,戏剧性地讲述了数学等科技的发展史,并向读者传达了一个永恒的真理,即科学不可逆转地改变了整个世界。作为公认的大师,他的上述书籍均被翻译为了多种文字。
在写作上,史蒂芬森带有后现代风格,语言活泼而富于黑色幽默,同时充满了惊险刺激的抓人情节,自《佐迪亚克》开始,这就是他的招牌绝技。另外,他还在小说中混入了大量历史、人类学、语言学、考古学、宗教、计算机、政治、哲学和地理的内容,形成一个亦幻亦真的世界,其风格鲜明,和其他赛伯朋克作家区别开来。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50位数字英雄,列举当今世界技术创新上的杰出人物,40岁的尼尔·史蒂芬森入选其中,其理由是他的书塑造和影响了整整一批IT人。1998年3月,《审理杂志》推出“最后审判日:100本你今生必看的书”的评选,评出世界上100本最佳科幻-奇幻小说,《雪崩》作为他的成名作,赫然在列,同时,《雪崩》也入选了亚马逊网上书店选出的“20世纪最好的20本科幻和奇幻小说”和《商业2.0》杂志推出的“每位CEO必读的伟大书籍”。
……………屈畅 文


 溃雪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说实话最后是匆匆翻到最后看结尾的。我的感觉是如果要说某个流派的小说是最具有时代特色的话,Cyberpunk(赛博朋克)可能是和时代联系最紧密的——同时也是褪色最快的。二十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这段时间是它的黄金期,其后这个流派就很快地失去了吸引力。从今天的眼光看,溃雪具备诸多吸引人的商业元素:黑客、日本武士文化、虚拟实境、苏美尔古老传说等等,但是也无可避免的烂俗,因为早在读到小说的文本之前我们已经被好莱坞的编剧们训练过一番了。这些元素的拼砌在大大小小的电影中都能发现。也许这么说对于原作有所不公。毕竟这本书写于1988-1990年间,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网络科技在当时无疑都是最卓绝的幻想。所以我很难设身处地地想象那个年代的人们是如何看待这本书的。无疑,它是tech thriller(科技惊悚),在它的身上还有一个完整的近未来世界设定(虽然我觉得酷炫的成分大于实用),以及在稍后诸如《达芬奇密码》这样的历史悬疑作品中的庞大的构架和历史渊源。这三者的结合在我来说不能算是完美,但是试想在20年之前恐怕也是前无古人的创举(毕竟在事后批判总是容易差事)。作者的魄力和对各领域熟识的程度让人叹为观止,但缺点同时也体现在他太注重细节,反而让整个故事地发展不那么协调。特别是后半本不断在刀光剑影和主角近乎独白中交相进行(主角在和一个图书馆人格程序不断拼凑各种证据),让人看到麻木。值得赞许之处就是关于魅它域(Metaverse,书中的虚拟现实世界)和人机交互界面的设定。而Snow Crash病毒的双重设定也让人叫绝(溃雪的意思是像白噪声一样的信号)苏美尔人的历史过于玄乎,我实在看了不信。而把未来美国变成被拍卖的特许经销商实在比较黑色幽默。其他的,也就没留下更深的印象了。原文:http://makzhou.warehouse333.com/2008/12/18/1687/
  •     得知《雪崩》要在译文版上刊登,大家都很激动,很早就听说这本书的大名,圈子里的朋友还是很期待的,我已经忘记什么时候听说的这本书了,那时候依稀记得是小者说的,还是台译本,名字叫做《溃雪》(说实话我还是比较喜欢这译名),后来韬子给了个台版的试阅,只是读了一部分,感觉很好,那时候没敢往下读了,只怕读后边没得读,多着急。译文版刊登的是节选,所以我只说下初印象。某日跟小者闲聊得知译文版上刊登的已经一半了,欢乐的时光总是感觉过的很快,同样,好书恨短,找来原版去啃了一会,感觉真的很棒,并没有浪得虚名。有人说科幻文学在大文学范围内是小众,而且在国外,科幻文学已过气了,黄金时代已经完结,在国内赛博朋克就算小众中的小众了吧,其实无所谓范畴,只要看看,那就是本好书。《雪崩》跟其他的已经在国内翻译刊登、出版的同类型的小说相比,有自己的特色,这个出版于一九九二年的“怪胎”一经出版就盛誉不断,可见其影响力。有人讲赛博朋克比较不好看懂,太过另类,其实不然,剥去其科幻内核,但凡小说都有自己的情节和结构、人物,如果这些都做不好,无论科幻与否都不可能受欢迎的。且先不说《雪崩》的主要设定“超元域”,只说情节,围绕“病毒”的故事,很是精彩,再说场面,很视觉化,当你进入小说的是时候,就好像书中的人进入了超元域,一切都立体化起来,那种景物描写,仿佛你可以在在主角行进的大街上捡起个空易拉罐一般真实,可见作者的功力了,其次算个不错的惊悚科技小说了,加上现在都不过时的“超元域”的内核,绝对是值得一阅的好书。书中包括众多吸引眼球的元素,比如虚拟现实、古老的传说、黑客、日本的武士,虽然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些东西已经被好莱坞的编剧用烂了,但是倒退到二十年前,这些都是相当炫的事物,而这些都被作者一一的写出来,加上作者的想象力,还有那些所谓的颓废的东西,比如脏话连篇、毒品、同居、性的描写,当然最后还有小说强大的设定,完美的柔和在一起,不只是一篇出色的赛博朋克,也是一篇很棒的主流小说,这样就无怪于本书入选《时代》周刊评出一百本英语最佳长篇小说(同时入选的还有《神经浪游者》)。个人觉得如果《雪崩》没有改编成电影,那就是好莱坞的导演太没眼光了。科幻小说有惊人的预见性,从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的潜水艇,到阿瑟克拉克的世界通信卫星之父,《雪崩》也不例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我们还在对计算机都相当陌生的时候,作者就给我们展现出来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就现在而言,书中部分的设定我们已经实现,剩下的部分,个人认为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实现,就科幻小说中的各种先进科技,赛博朋克小说里的那种设定可能是最容易实现的之一吧,有相当的前瞻性。跟《彩虹尽头》不同的是,《雪崩》里多的是激情,多的是惊险,多的是黑色幽默,多的是草根文化,我想有更多的人喜欢《雪崩》,不论从语言还是设定、情节,更让我们能接受,无论你是不是赛博朋克的饭丝,都会喜欢这么一本小说。最后再说下翻译,以前有很多人对国内翻译出版的幻想文学的翻译颇有微词,其他暂且不论,我看过一部分原版,感觉这次的翻译很贴切,翻译出了原版的味道,还是不错的,不过有条件的,看看原版的也不错,毕竟原汁原味。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根据第四期的环球科学……
    人的大脑搞不好真的有底层语言……
    如果万一哪天实现了脑波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互通……
    那一天一定会是奇点!
  •     借了老吕的书狂啃中…
  •     。。。。。到位
  •     直接视网膜投射已经有原型设计了……
  •     9是超赞的剧透…
  •     这个点子真的超赞啊加一星!虽然两天速读完有点头晕……
  •     你错啦。你以为这是黑客帝国??不不不
  •     2010-03-13 11:46:45 suber 
     可是雪崩是典型的赛伯朋克风格,过于风格化,可读性太差
    ------------
    ……然则……基本上来说,它是确立Cyberpunk典型风格的作品之一……
  •       消亡的国家,多元的世界——《雪崩》文本分析
      文/caesarphoenix
      
      一、苏联崩溃后小径分岔的世界
      《雪崩》出版于1992年,可以想见斯蒂芬森在构思和写作这本书的时候苏联才刚刚解体(鉴于他的上一部长篇《佐迪亚克》出版于1988年,甚至有可能构思时苏联只是乱象丛生,尚未崩溃)。
      对1991年苏联解体这一事件会导致何种结果,作者的判断和现实有着较大的距离。书中很多情节对于1992年的读者可以是近未来的想象,对于今天的读者则只能是平行世界,一个无比真实又光怪陆离的世界。
      《雪崩》中:苏联崩溃导致原苏联地区陷入了持续混乱之中,并波及亚洲部分国家,造成了大范围的政局动荡,难民持续涌向欧美。同时美利坚合众国被各种私营准国家实体蚕食,公权利极大萎缩,联邦从各领域逐步退出。
      (我想在作者的理解中美国政府的式微和苏联崩溃也有直接关系。苏联解体导致冷战结束,奉行自由主义经济理念的资本主义美国原有的高军备“大政府”的组织框架不再具备合法性。政府将各种非关键公共事业转让给私人则成为理所当然的了。)
      在《雪崩》当中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一个陷入无休止的政治混乱,一个被国际资本瓜分吞食。在现实世界里尽管经历着金融危机美国依然是世界头号强国,俄罗斯在叶利钦、普金、梅德韦杰夫等领导下依然是世界性强国,虽然亚洲地区有些国家政局不太稳定,也时有难民偷渡逃往他国,但相对小说中的描述还是要好上太多。
      但《雪崩》中的世界依然有着某种令人信服的力量,今天的读者不会觉得这是虚妄的预言,只是历史在岔路口选择了另一个方向。
      放下苏联崩溃的时代背景,本书对世界政治的核心想象则是“跨国资本形成的超级托拉斯架空各国政府”。
      
      二、私营准国家实体的时代想象
      第114页李先生在香港特许城邦的说明里这样说到:“李先生的大香港为私营准国家实体,拥有完全治外法权和独立主权,未经其他任何国家承认,与前英国租借殖民地、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香港无任何关系。”《译文版》后面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李先生本人,大香港政府,或其任何公民,或是在其领土上、建筑物内、市区中、各机构里,或由李先生的大香港拥有、占用或声明所有权的任何不动产界限内所发生的任何违反当地法律的事件、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均不承担或负有任何责任。”这些内容在书里被删去了,也许是审查问题吧。
      以上的两段话解释了什么叫私营准国家实体,简单的说就是和政府没有任何关系:我不听你管,你不对我负责。
      (《基地》中哈丁对银河帝国钦差大臣道尔文和安纳克瑞昂签订的条约进行逻辑分析,发现其意思是:“安纳克瑞昂对帝国应尽的义务:无!帝国对安纳克瑞昂可行使的权利:无!”)
      私营准国家实体和政府之间便如同遥远星系和银河帝国之间无义务无权利。
      《雪崩》中描绘了种类繁多的私营准国家实体(特许城邦领地),有的只是一带而过,比如超元坦桑尼亚。有的描绘了其中居民的民族观点,例如新南非特许区(P350弘砍下了一个新南非人的脑袋)。有的则是以其居民的性格取的名字,例如昏醉哥伦比亚特许城邦、打盹巡游特许城邦。当然描绘的最为详细的还是新西西里特许城邦和李先生的大香港。恩佐大叔简直就是《教父》里的维托·唐·柯里昂(马龙·白兰度),使用“理性”干掉“李小龙”帮的“鱼眼”虽然死在了“乌鸦”的梭镖之下也还是很帅。李先生则神秘的如同银河映像惯拍的黑帮老大(《暗花》、《枪火》)。
      《雪崩》中还有着和私营准国家实体性质类似的大型公司:中央情报公司(国会图书馆是其数据库)、“买了飞”(同时经营特许连锁监狱)、超元警察、强制执行者、吴氏安保产业、激进快递……
      也许以后还会有弘·主角保安公司(P534)。
      作者认为这些公司是当今时代的病毒,三孔活页簿便是它们的DNA,复制起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今天,所有的城市确实开始越来越相像,哪里都有KFC、麦当劳、必胜客、星巴克、永和豆浆、大娘水饺、7-11、屈臣氏、苏宁、国美……但所有企业要想在当地真正生根立足往往还是要面临“本土化”的问题,肯德基在中国会推出油条、永和到了武汉便要“过早”。所以资本的力量是否真能突破地域、文化、政治的束缚,在全球范围内如此有效的整合,还是需要存疑的时代想象。
      
      三、关于互联网的前瞻预言
      很难想象这是1992年的作品,前一段时间读了迈克尔康奈利的《诗人》(1996),其中的世界没有手机只有呼机,简单的数据库查询需要排队,存储五百多张照片就需要双硬盘的笔记本,联网只能接电话线,发送一张照片需要三分钟,整个洛杉矶只有八家商店卖数码相机。
      而早其四年的《雪崩》描绘的技术很多今天尚未实现(不过和发展方向极其相近),由此可见斯蒂芬森的博学与敏锐。如果不是在部分地方还是略有时代痕迹(例如“鱼眼”拿出“理性”说明书时,强调其为激光打印的说明书,激光打印技术民用大概在1985年成熟),几可认为是近几年所写。
      大五卫、弘、胡安妮塔等黑客编写的超元域在今天看来已经是一个触手可及的东西。但在1992年他竟然能够想到:化身和化身可以直接穿过,建筑、车辆则不行,撞到建筑则会停在原地不动,被砍死以后要等死亡邪灵拖到地狱烧掉后才能再进入,如果通过简单算法隐身会在身后拖出一条的虚无空间,模拟一根烟的烟雾难度和模拟大气一样困难……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对于黑客或者说程序员未来的命运,作者也做出了近乎准确的判断。无论是大卫五的黑日、L•鲍勃•莱夫的莱远研企还是联邦雇员,所有的程序员都被安排好去编某一段程序或者更小的片段,至于整体是做什么用的他们无从知晓,甚至还可能要介绍公司或政府的监控监视测谎。
      弘在本书中最重要的身份其实不在于天下第一刀客,而是最后一个自由黑客。
      《雪崩》和很多侵染着美国精神的小说一样,笃信英雄主义和个人主义,只有自由独立的个体才可以在最后关头挽救世界。
      
      四、巴别塔寓言新解
      整部《雪崩》的核心点子在于对巴别塔事件作出解释。即语言为什么会趋于分化而不是统一。作者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旁征博引,涉及神话、宗教、哲学、生物学、计算机等等。
      但给出的解释——恩奇的喃刹怖并不是很能让人信服。P460-475,作者借弘之口,对《雪崩》全书的悬疑内核做了综述式的长篇解答。虽然前文弘和图书管理员在超元域的办公室里已经做了多次问答,探讨拉格斯的思路。(这些问答写的还颇有趣味,增长见识)但这段名义上讲给恩佐大叔、李先生、吴先生听的综述写的实在不好。这些观点之间证据其实不足,逻辑链不完备,推出的结论其实有些一厢情愿。但斯蒂芬森既然选择了这个为线索,便只好给个结论,也属无可奈何吧。
      也因为这个推导,巴别塔事件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的幸事,恩奇则是第一个现代人。这源于作者的一个判断多元文化比单一文化更能延续、更易生存,有竞争的文化才能够有足够多的选择、繁衍不绝。
      但多元文化和《雪崩》所展现的私营准国家实体将全球同一化的图景是相互矛盾的。弘可以用恩奇的喃刹怖阻止阿舍拉的病毒蔓延,像胡安妮塔这样长于思考的人也可以经历一段时间对其免疫。
      但新西西里、大香港抑或全球化浪潮下的现代生活方式是否可以阻挡呢?
      
      五、《雪崩》中的人物
      1.迪米特里•拉维诺夫(乌鸦)VS 弘明•主角(阿弘)
      两人的父亲在日本战俘营逃跑时因意见不合,而差点被抓回去,长崎的原子弹帮了他们,绑着双手弘父亲击败了日本盲眼剑道高手。于是两人都有幸娶妻生子,他们的孩子也无疑更拉风。
      乌鸦甫一出场,便把拉格斯开膛破肚,在强制执行者和弘的追击下灭了“瘸子帮”(让人想起《功夫》里被“斧头帮”灭了的冯小刚)。随后的交谈中我们知道了世界上还有绑着氢弹到处跑的男人。这个亮相真是凶狠且酷到没边了。
      作为速递员出场的弘飚着车送披萨的形象给人留下来读的极大欲望。他和Y.T.的遭遇本来以为会是一段罗曼史,没想到……弘给人的感觉总体还是很锋利的,无论他的刀还是他的电脑技术,不过全书之中他流露出的那种善良和超强的推理能力,使人觉得他的刀毕竟没有乌鸦的梭镖锐利。
      2. Y.T.
      Y.T.是本书中最有看点的人物,无可争议的女主角。她和乌鸦的那段床戏是我看过的科幻小说中最好的,不过我看到那就想到了受宫阴牙,真是为乌鸦担心,幸好和我想得还不一样。她时常想着路尸(男友),得到恩佐大叔狗牌时的反应都是那么真实细腻,作者对女性还真是了解。
      3.恩佐大叔
      本书要是有兵器谱…… 想不到呀。
      
      六、奇妙的语言风格
      作者不但对场景的把握能力一流,语言风格也颇为奇特。
      P302:她的所做所为肯定让栅栏大失所望,又羞又窘,觉得受了怠慢。
      P396:“九龙号”一时无法决定自己应该下沉、起火,还是干脆解体,于是一次便把这三件事全都办了。
      作者似乎很喜欢借物体之口说些俏皮话。模拟“鼠辈”的心理活动也惟妙惟肖。
      视角转换的非常流畅,结合电影和文学之长,对交叉叙述的模式也有所创新。最后的结尾颇有点一路炫技完了回归朴素的意思。很适合出字幕。
      
      
      
  •     关于无政府主义的小说很多嘛
  •     sfw已经在预售了~~据说是低价哦。详情问小者~
  •     你还不看?已经迟了十七年,你打算凑成整数吗?
  •     面部表情的交流,是的
  •       <雪崩>是我从图书馆借出来看的,09年出的中文版还很新,说明借的人不多.英文版92年就出版了,现在看来作者的许多"预言"都实现了,比如超元域.作者N.史蒂芬森是赛博朋克界的"智者",这个不用说了,看他那张长得像"Yuri"一样的脸蛋就可以知道.
      书里的故事说起来挺简单的,就是黑客版的<寻找亚特兰蒂斯>类型,抽丝剥茧找出背后主谋,主谋(一个脑满肠肥的胖子)的计划就是释放病毒,操纵全球(够老的创意).可是为什么这本书没有成为<寻找亚特兰蒂斯>那样的渣书呢?答案是够创意,92年就能预知未来20年全球信息化的水平,不得不说是神人级别.
      回到故事本身,开头100页实在很难读.故事的叙述事件是叠加的.先发生的事情在后文,有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提到前面来,让人一头雾水.直到"乌鸦"出现,全书豁然开朗.而且那些虚拟空间里的程序都似曾相识.HIRO在他那个虚拟办公室使用的"拉格斯图书馆"不就是WIKIPEDIA么!那个葡萄柚一样的"地球"不就是GOOGLE EARTH么!
      而接下来YT姑娘被绑架,HIRO联合恩佐大叔的黑手党,李先生的大香港以及吴先生的高科技,勇闯"企业号".从谢尔曼港出发,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混蛋,<黑礁>啊!九龙号沉没之后,剩下的HIRO,船长埃利奥特·张,狙击手维特,玻璃眼"鱼眼"这种"牛逼"组合,还和李小龙号开"玩笑"(李小龙号上都是同性恋[bruce lee=bl],HIRO和埃利奥特把衣服都脱了,屁股朝着李小龙号,"鱼眼"趁机用贫铀弹暴击李小龙号).虽然最后除了HIRO,其他3位都死了,我还是对他们几位念念不忘.
      于是在书看完后,我的脑内剧场自行脑补了一下."乌鸦"套的是GANTZ里和泉紫音的样子(虽然书里说他极其粗壮,粗壮到没了脖子....),HIRO不知怎么的套了玄野计........"鱼眼"套了攻壳机动队里的巴特(虽然二者性格完全不一样,这货话很多),YT想不出来......
      ps:氢弹那个梗老爷子写的忘了,还有YT她妈妈不要紧吧.YT为什么最后不和HIRO在一起........
  •     底层语言是啥……
  •     我不会错过这本的……
  •     9很赞。
  •       热血、黑色幽默、以及赛博朋克——关于《雪崩》
      文/小者
      
      
        说到《雪崩》,不可避免地会说到“赛博朋克”这个科幻流派。以网络世界为重要的平台,展示阴暗、极端的“朋克”故事,赛博朋克所描绘的往往不是一个美好的未来,炫目的高科技通常深植于平民窟、黑帮等种种不良社会形态中。科幻小说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一些高速发展的东西敲响预警钟,比如威尔斯担心的超级炸弹;比如很多小说中不遗余力妖魔化的某些技术失控。
        有人认为赛博朋克是一种悲观的预言,警示着网络可能对社会结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让人们对渐渐深入生活每一个角落的计算机心生警惕;但我个人觉得,赛博朋克除了起到预警作用,还做到了“先破后立”。这个类型的小说中讲述着疯狂的未来社会,以及其中挣扎着的形形色色的人,展示了一些在灰暗环境下顽强不屈的精神,讲述了一种可能性,为灰暗的未来世界带来一线希望之光。
        在推出《雪崩》之前,《科幻世界》预热性地做了一期“赛博朋克”专题的译文版杂志,杂志中刊载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也附上了一些介绍性质的文字,让读者对这个流派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加上之前读过威廉·吉布森大名鼎鼎的《神经浪游者》,以及费诺·文奇若干硬派的赛博朋克小说,自认为对赛博朋克这个类型有了整体的了解。但是,读了《雪崩》之后,不禁掩卷长叹:“原来赛博朋克还可以这样写啊!”吉布森的作品以及早期里程碑式的一些短篇小说,处在网络刚刚萌芽的时代,可以看到很明显的技术倚重,把赛博世界的描写作为了写作的一个中心;而费诺·文奇这位计算机专业的作家则更加将技术作为叙事的重点,以预言般的专业文字向读者展示赛博世界的绚烂。
        而在《雪崩》里,主角刚登场就令人眼前一亮,佩着武士刀送比萨外卖,把送货车开进私人游泳池的形象让人大跌眼镜。除了对赛博世界的描绘,这部发行于1992年的赛博朋克小说里还有很多东西,从比萨速递开始,视野渐渐扩大到私人公司群雄割据的混乱社会,美联邦政府定居在高速公路旁搭建的帐篷里,一个混乱到有些滑稽的未来社会便跃然纸上了。而就在这样一个舞台上,形形色色的演员更加生动鲜活,专门用吸盘从汽车上窃取动能的“滑板客”,随身携带核弹到处与人打架的恐怖分子,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角色在故事中穿梭。
        在那个网络世界仍然是超时代设定的岁月里,《雪崩》已经从设定中抽身出来,把重点放在了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以及更重要的深层次社会思考上,把一个精彩纷呈却又内涵丰富的近未来大战呈现到读者面前。
        
        
        从“雪崩”说起,关于故事中的技术
        
        书名《雪崩》在小说的第一句就被解剖开来,放回字典里一条接一条地解释含义,其中“雪”的一个解释“因接收信号微弱而在电视屏幕上出现的白色斑点。”这是小说中“雪”最贴切的解释,也正好反映出了小说的时代特点。
        八十年代生人可能是最后一代见过电视机中雪花的人了。在小说创作的时候,视频采用的还是模拟信号,随着信号强度的弱化,电视画面中的人物风景会渐渐地淹没在雪花一样的黑白斑点中。一边注视着荧幕上的漫天大雪,一边慢慢地调整电视波段的旋钮,希冀着这雪花突然之间凝聚成活动的人形,这场面恐怕在很多人记忆力还是相当深刻的。记得家里买的第二台电视机,信号一变弱,电视机上立刻出现“恭喜发财”四个蓝底红字,遮住那飘雪般的无信号画面,到后来自动选台的技术出现以后,那满荧幕飘雪的画面就很难见到了。
        当然,小说中的雪崩不会是简单的视屏信号噪音,作为书名的这个词,作者为它建立了整整一套宏伟的理论,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都埋下这“雪崩”的身影。
        从“雪崩”出发,作者把小说的时代背景设置成非常近的未来,最近看到的一些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网站中,介绍一些正在开发中的前沿技术,都是以小说中的设定为模板的。在近二十年后这个网络爆炸式发展的几代,小说中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微小技术细节,似乎就近在眼前,仿佛隔一段时间就能在购物网站中买到一般,令人期待之余异常地迫不及待。
        举一个例子:赛博朋克小说中的一个核心技术——视觉环境虚拟技术,在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浪游者》里,人们都带着一个完全遮蔽视线的头盔,人们通过头盔接入网络世界;在费诺·文奇的《彩虹尽头》里,虚拟画面依靠一副带有显示功能的隐形眼镜来实现;而《雪崩》里的设定更加令人拍案叫绝——用一束激光直接扫描视网膜,在人眼中投射出虚拟的环境。这些看似很科幻的设定其实离现实并不远,除了大家在3D电影院看到的立体电影,两三年以前就有真正实现立体显示的全息显示器问世;而可以像普通眼镜一样佩戴,却在眼前一段距离处显示画面的眼镜式显示器也早就能够在市场上买到了。
        有意思的是,在这种网络技术威胁论的小说中,作者描写了社会崩溃的暗淡前景,也浓墨重彩地渲染网络之中潜伏的毁灭性力量,但除开以上两方面,可以说《雪崩》是一篇不折不扣的技术乐观小说,尤其是对核技术的微型化应用,小说中描绘了一些这方面的新奇装备,各个酷炫无比,威力强劲,令技术狂热的读者热血沸腾。例如小说中担当生活社区保安工作的一种半机械警犬就由核反应堆提供行动的能量,利用风冷散热的小家伙可以说是来去如风,连人的视线都无法跟随,小区内有这种保安守护那将是何等的安心。小说中从交通工具,到建筑物,再到兵器,无一不充满了技术闪光点,使故事仿佛是一条美妙的花径,不时地给人新奇的惊喜。
        
        
        流亡的美联邦政府,关于小说中的社会
        
        在基本没有出现技术灾难的前提下,小说中的美国社会却基本崩溃了,这便是最能体现“赛博朋克”这个类型特色的地方了。
        文学批评家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在他的著作《筑就我们的国家》(Achieving Our Country)中便把《雪崩》中这种惨淡的前景当作了典型,认为小说中描述的正是现代文化中“民族魂”丧失的典型例子,他在书中写到“《雪崩》中的问题不在于描写的不真实——毕竟这是一部科幻小说——问题在于它太令人丧气了。”“《雪崩》中联系美国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东西就是尼尔·斯蒂芬森最大担忧的集中体现——文中的‘方舟’……美国公民的自豪感已经被方舟上更安适的生活所取代。”
        这位批评家可能认为《雪崩》中的未来社会过于悲观,但我认为这正是科幻小说的重要任务——为未来而敲响的警钟。从字里行间可以隐约地看出斯蒂芬森对当代美国社会体制的一些不满,首先是经济方面的,文中提到:“经济规律,这只所谓的‘无形之手’在历史上曾经制造了多少不公平,现在却将种种不公揉得粉碎,在地球表面均匀地涂了厚厚一层。”在苏联刚刚解体不久的年代,作者能够冷静地看到自由经济极度扩张以后可能造成的恶果,并且在笔下创造出这样一个荒诞的未来世界加以讽刺,在之后的这十余年里,金融危机多次爆发也正应证了作者所担心的事情。
        另一方面,作者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政治的体制。一方面为大家描述了一种群雄割据到近乎滑稽的社会形态,仿佛是美国宪法第一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整个国家都被几个公司“私有”了,黑帮开店经营比萨快递,集装箱租赁变成了大量贫民舒适的住房,甚至将这些散兵游勇描绘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一方面,作者也多少透露了他所认为的问题所在,联邦政府在强调灵活的人员进出的同时,却又有一套僵化到令人瞠目结舌的体制,而且整个儿仿佛都是由潜规则搭建而成。文中有一段描述残存美联邦政府运作机制的文字,一个关于厕所卫生纸共享的条例,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居然细化出若干条例,而条例的阅读时间上都还有潜规则在运行,字里行间的黑色幽默令人莞尔,却极其尖锐地表达了作者所担心的体制问题。
        
        
        “雪崩”只是科幻小说设定吗?
        
        作为一个技术威胁论的支持者,我认为“雪崩”对社会的潜在威胁才是本书中最值得重视的。斯蒂芬森为了“雪崩”设计了一整套精细繁复的理论背景,从史前人类进化的历史,到古代文明中的神话传说,一直延伸到了视频媒体渗入每家每户的近未来社会。作者在宣扬一种语言、文化甚至意识都是代码的思想,而这种代码有深藏于每一个细胞之中,遗传信息也是代码。代码与算法之中必然存在漏洞,如果人类意识的基本也是算法的话,存在漏洞或者感染软病毒的潜在可能性就始终存在。
        英国科幻作家大卫·郎福德的一个短篇小说《别样的黑暗》中以类似的设定为核心,讲述了一些特殊的画面可以让人的大脑“死机”而直接导致死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一些特殊的视觉屏蔽装置让他们的视野中存在大量暗区,以避免看到致命的画面。
        不过我个人认为这种技术细节上的威胁论并不是网络威胁的重点,就算没有感染人的电脑病毒,没有意识算法中的漏洞,对网络的不恰当运用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威胁。近些年以来,关于网瘾问题的讨论越来越激烈,很多敏感事件被推倒的公众面前。比如多年以来时有报道的长时间连续上网导致网友猝死,比如近年来遍地开花的网瘾戒除中心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影响等等。现在网络的发展确处在一个高速发展却前途未卜的状态,网络带来的好处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对未来忧心忡忡的人也不占少数。
        《雪崩》之中描述的未来社会,虽然陷入了几近崩溃的边缘,但是也看到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屈奋斗的人,在混乱的环境中,能坚持自己的原则,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我想这就是小说难能可贵的地方,预言悲观未来的同时点燃每个人心底的希望。
        个人认为,科幻小说的使命不是要预言美好未来,也不是要预警技术灾难,而是讲述一种可能性,让读者看到未来可能怎样,在心里思考这种未来之中的人生。作为一个读者,我警惕着小说中警示的灾难,期待着小说中那样一个精彩的未来。
  •     无聊死
  •       1、看到最后,不知阿弘最后是否还活着。
      2、乌鸦似乎没死,否则氢弹就该炸了。
      3、“雪崩”病毒最后被销毁了
  •     相当酷的一本 让我喜欢上了Cyberpunk
  •     当时第一时间冲进书店里买了,回来就被抢走了
    现在抢走我书的人每天跟我津津乐道的跟我讲这本书
    而我只能在这看醍醐的书评……T.T
  •     专业…………
  •     可是雪崩是典型的赛伯朋克风格,过于风格化,可读性太差
  •     还在狂啃的某人飘过。。。
  •       0.十年前,我最想看的赛伯朋克小说就是《雪崩》。当时它已出版七年了。
      0.1今年它的中文简体版终于出了。
      0.2相差整整十七年。
      0.3可见掌握一门外语对及时获得讯息有多么重要。
      0.4十七年,我们如今的任何一个人都亲身感受了社会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
      0.4.1互联网的大量用户甚至还没有十七岁。
      0.5可是你看《雪崩》的时候感觉到老土了吗?
      0.5.1没有!
      0.5.2充其量是有些创意觉得不够新鲜罢了。
      0.5.2.1可是别忘了这是人家在1992年写的。
      
      1.赛伯朋克死了没有?
      1.1今年,2009年的今天重读《雪崩》,我是觉得死了。
      1.2没死透,也差不多了。
      1.3许是因为还没有真正能让赛伯流活过来的新大部头。
      1.4反正超越太难了。
      
      2.接入网络的方式越来越先进。
      2.1插管的,移植的,生下来就在虚拟网络里的。
      2.2病毒,木马,肉鸡,扫帚也能被遥控。
      2.3可是没有拨云见日的新想法。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赛伯朋克小说,在即将有或刚刚有PC的时候,就已经预见到了网络时代的大繁荣。
      3.1《雪崩》里的很多想法甚至比现在还要超前。
      3.2这种超前是可预见即将可以达到的技术。
      3.3比如超元域的身体不能穿透。
      3.4赛伯朋克大师可以说是搭建了未来网络世界的脉络。
      
      4.今天的赛伯朋克小说,仍然行走在这些二十年前的脉络上。
      4.1我第一次为此而感到有些灰心。
      
      5.互联网最终会进化成一个“超元域”一样的虚拟世界。
      5.1目镜的发明是迟早的事儿。
      5.1.1这是目前接入虚拟世界最省事,看起来也最可行的方式之一。
      5.2有些规则已经显得过时,比如交通方式。
      
      6.《雪崩》再次证明了作为作家,多读书的重要性。
      6.1政治、宗教你一样也不能落下。
      6.2看着汉穆拉比法典,我突然觉得,尼尔·盖曼如果写这个题材,一定又会变成科奇混战。
      
      7.我最满意的生造词翻译,当属“守宫阴牙”。
      7.1随便写几句,别较真。
      
      8.凑够八条。
      
      9.人脑如果真的有底层语言……
      9.1太可怕了。
  •       不太喜欢这种语言风格。
      虽然场景都比较炫吧,但是理论和技术基础都没啥震撼力,苏美尔神话和编程都比较熟。。。
      作者貌似没怎么提社会制度转变的原因,这方面的东西也没看过,似乎平常国家的概念没有了,国家成了地理,民族和文化概念。到处都是以经济为单位的组织。社会如此松散恐怕持久不了,早晚是要崩溃重组的,反派boss也是浑水摸鱼吧。
  •     惭愧,确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本分析。标题里强调文本,是因为整篇评论都是针对小说本身的。本来还想从叙事学角度讨论一下,结果力有不逮,就算了。
    兔子大人更想看的是细读吧。
  •        尼尔斯蒂芬森是个有趣的家伙。他做过编程员,了解电脑和黑客,但是这份身份并没有让他的故事塞满一个个难以下咽的硬鹅卵石。他保留了严谨的技术性的同时,又没有落下硬派常犯下的故事味道不足的弱点,这点是非常可贵的。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
       美国社会公司化,政府经商,沦为二流企业,为大财团跑龙套。
      我敢说,有这个想法的不在少数,可问题是——为什么没有多少人能写出来,写出来的为什么又少有人知晓?这包含了很多的具体问题,需要大量不同领域的知识,比如政府的具体部门职能,商业运作的流程,政府权力和商业的转换可能性……
       在尼尔斯蒂芬森的故事里,连街上的汽车鸣笛声也透露出赛博朋克的气味,可是你就觉得那是你家对面的街道发生的事情。这也算是他独特的魅力所在。
      
      《雪崩》里,主角是一个天生的黑客和日本武士兼披萨饼快递员,正是他的多重身份,才能在那个疯狂的社会中将关于某个大灾难的细节组合起来,一切线索指向“雪崩”本身。
      
      果然,雪崩出现了,作为一个病毒的新身份。然后,‘超元域’受到了雪崩的威胁。超元域——这是一个平行于真实世界的数字世界,人们完全抛弃了自身,从而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实现娱乐和休闲,还可以随意支配收支。(这个环境好像就是一段时间网络游戏小说很喜欢采用的‘虚拟游戏主机’)
      
      尼尔斯蒂芬森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他的文字穿越在历史之中,然后以斯蒂芬森式的排列摆在你面前,仔细咀嚼,有黑色幽默、有深思熟虑的惊艳设想、有雄性荷尔蒙的气味……
      
      这个不乏好莱坞光芒的故事足够让你酣畅淋漓。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雪崩》,品味北美大陆独有的激情和睿智。
      
  •       这是一出华丽的赛博朋克。(废话)
      它充满着西式的“武侠”精神,而且也不断带来点子上的大小惊喜。拍个照片就能复原打碎的文物,强势的理性系统,可发射冲击波而且极其灵活的智能滑板……最重要的是关于巴别塔的猜想,虽然不是那样地令人信服,但解释的角度确实令人眼前一亮。
      书中的世界是有序的。虚拟现实的许多方面甚至大大超过了现在的水平,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关于虚拟空间为什么不实行可以即时转移的规则,而非要在物理上的许多方面与现实保持一致),但这整个体系的构建是完整的,更重要的是作者能不失趣味地一点点将它勾勒完整。方舟上无数胡言乱语的难民,却都有着共同的方向。在看似无法理解的絮叨中,却有一股无形的暗流指向最终的阴谋。你不会相信现实中的美国会四分五裂到那种地步,但当它们在书中上演各自割据、明争暗斗的好戏,你必将在起伏凶猛的情节中找到一条串起所有厮杀斗争的线索。
      书中的世界是混乱的。你无法想象多如牛毛的特许经营区,还有那些变成了杂旮角落里的破玩意的所谓政府,黑手党,创世主般的黑客,妄图全民洗脑的变态商人,朋克众,夸张到扭曲的摇滚明星……这一切的一切如果变成真实,我们将要如何面对。你无法想象极度的奢华与极度的荒凉,满地的针管,迷乱到极点的生活,贫富差距,经济膨胀,一波又一波汹涌的社会浪潮把人推向未可知的明天,有人就这样死去,有人不明真相地等待虚妄的未来,而可以改变这些的却是极少数人。所幸极度的混乱只存在于书中的那个世界,而你的焦虑也可以在最后一刻放下。
      PS:喜感之处太多了,一定要指出的是,作为湖南人,俺看到YT这小妞淡定地拿着湖南餐馆的辣味鸡出现时实在是囧得不行了……斯蒂芬森大叔是否在唐人街品尝过?百分之九十九是的吧……是的吧……的吧……吧……会觉得好吃吗?觉得好吃吗?得好吃吗?好吃吗?吃吗?吗?
  •       说实话最后是匆匆翻到最后看结尾的。我的感觉是如果要说某个流派的小说是最具有时代特色的话,Cyberpunk(赛博朋克)可能是和时代联系最紧密的——同时也是褪色最快的。二十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这段时间是它的黄金期,其后这个流派就很快地失去了吸引力。从今天的眼光看,溃雪具备诸多吸引人的商业元素:黑客、日本武士文化、虚拟实境、苏美尔古老传说等等,但是也无可避免的烂俗,因为早在读到小说的文本之前我们已经被好莱坞的编剧们训练过一番了。这些元素的拼砌在大大小小的电影中都能发现。
      
      也许这么说对于原作有所不公。毕竟这本书写于1988-1990年间,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网络科技在当时无疑都是最卓绝的幻想。所以我很难设身处地地想象那个年代的人们是如何看待这本书的。无疑,它是tech thriller(科技惊悚),在它的身上还有一个完整的近未来世界设定(虽然我觉得酷炫的成分大于实用),以及在稍后诸如《达芬奇密码》这样的历史悬疑作品中的庞大的构架和历史渊源。这三者的结合在我来说不能算是完美,但是试想在20年之前恐怕也是前无古人的创举(毕竟在事后批判总是容易差事)。作者的魄力和对各领域熟识的程度让人叹为观止,但缺点同时也体现在他太注重细节,反而让整个故事地发展不那么协调。特别是后半本不断在刀光剑影和主角近乎独白中交相进行(主角在和一个图书馆人格程序不断拼凑各种证据),让人看到麻木。
      
      值得赞许之处就是关于魅它域(Metaverse,书中的虚拟现实世界)和人机交互界面的设定。而Snow Crash病毒的双重设定也让人叫绝(溃雪的意思是像白噪声一样的信号)苏美尔人的历史过于玄乎,我实在看了不信。而把未来美国变成被拍卖的特许经销商实在比较黑色幽默。其他的,也就没留下更深的印象了。
      
      原文:http://makzhou.warehouse333.com/2008/12/18/1687/
  •     作者在解释病毒的时候太玄了。虽然乍一看把宗教(美苏尔又联到《圣经》),病毒,语言,电脑联系到一起很牛逼,但是其中太多硬伤了。前三者仅仅是从比喻的层面上联系起来的,为此作者甚至提出语言也可以改变基因并以肉体流传下去等,无非是设定了一种神话级的病毒。又说文明源自超级病毒,说任何复杂系统都必会感染(也没说来历),那么未感染的非文明系统又谈何复杂呢?总之,病毒被硬加了过多的属性和内涵,但说到底还是在讲古代病毒影响了现代的计算机,只不过这种联系被绕得太牵强,太肤浅了。
    不说这个设定,小说总体也太轻了,与好莱坞电影剧本无异。主角是三重牛人合一(主要是刀客和黑客·),根本不是小角色,末了又和大魔头来段家族恩怨,唉!
    盛名之下。
  •       得知《雪崩》要在译文版上刊登,大家都很激动,很早就听说这本书的大名,圈子里的朋友还是很期待的,我已经忘记什么时候听说的这本书了,那时候依稀记得是小者说的,还是台译本,名字叫做《溃雪》(说实话我还是比较喜欢这译名),后来韬子给了个台版的试阅,只是读了一部分,感觉很好,那时候没敢往下读了,只怕读后边没得读,多着急。
      译文版刊登的是节选,所以我只说下初印象。
      某日跟小者闲聊得知译文版上刊登的已经一半了,欢乐的时光总是感觉过的很快,同样,好书恨短,找来原版去啃了一会,感觉真的很棒,并没有浪得虚名。有人说科幻文学在大文学范围内是小众,而且在国外,科幻文学已过气了,黄金时代已经完结,在国内赛博朋克就算小众中的小众了吧,其实无所谓范畴,只要看看,那就是本好书。
      《雪崩》跟其他的已经在国内翻译刊登、出版的同类型的小说相比,有自己的特色,这个出版于一九九二年的“怪胎”一经出版就盛誉不断,可见其影响力。有人讲赛博朋克比较不好看懂,太过另类,其实不然,剥去其科幻内核,但凡小说都有自己的情节和结构、人物,如果这些都做不好,无论科幻与否都不可能受欢迎的。且先不说《雪崩》的主要设定“超元域”,只说情节,围绕“病毒”的故事,很是精彩,再说场面,很视觉化,当你进入小说的是时候,就好像书中的人进入了超元域,一切都立体化起来,那种景物描写,仿佛你可以在在主角行进的大街上捡起个空易拉罐一般真实,可见作者的功力了,其次算个不错的惊悚科技小说了,加上现在都不过时的“超元域”的内核,绝对是值得一阅的好书。
      书中包括众多吸引眼球的元素,比如虚拟现实、古老的传说、黑客、日本的武士,虽然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些东西已经被好莱坞的编剧用烂了,但是倒退到二十年前,这些都是相当炫的事物,而这些都被作者一一的写出来,加上作者的想象力,还有那些所谓的颓废的东西,比如脏话连篇、毒品、同居、性的描写,当然最后还有小说强大的设定,完美的柔和在一起,不只是一篇出色的赛博朋克,也是一篇很棒的主流小说,这样就无怪于本书入选《时代》周刊评出一百本英语最佳长篇小说(同时入选的还有《神经浪游者》)。个人觉得如果《雪崩》没有改编成电影,那就是好莱坞的导演太没眼光了。
      科幻小说有惊人的预见性,从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的潜水艇,到阿瑟克拉克的世界通信卫星之父,《雪崩》也不例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我们还在对计算机都相当陌生的时候,作者就给我们展现出来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就现在而言,书中部分的设定我们已经实现,剩下的部分,个人认为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实现,就科幻小说中的各种先进科技,赛博朋克小说里的那种设定可能是最容易实现的之一吧,有相当的前瞻性。
      跟《彩虹尽头》不同的是,《雪崩》里多的是激情,多的是惊险,多的是黑色幽默,多的是草根文化,我想有更多的人喜欢《雪崩》,不论从语言还是设定、情节,更让我们能接受,无论你是不是赛博朋克的饭丝,都会喜欢这么一本小说。
      最后再说下翻译,以前有很多人对国内翻译出版的幻想文学的翻译颇有微词,其他暂且不论,我看过一部分原版,感觉这次的翻译很贴切,翻译出了原版的味道,还是不错的,不过有条件的,看看原版的也不错,毕竟原汁原味。
      
      
  •        还有两个大叔
       当然大叔会有旧情人,萝莉也会有小情人,还有狂野地代表不可预知性的中途插进来的“艳遇”。文中的日本文化背景更让这种意义再明显不过了。
       图书管理员就是来交代背景的,但是群众我看到大段大段的苏美尔文化解释就烦,一律无视。嚼来嚼去就是圣经加从其他文化(印度或者苏美尔或者日本)搞大块大块的自圆其说的解释,累啊!群众要的就是能打!能打就行了!
       关于什么超元域的解释真的没什么意思,我看不出哪里赛博朋克的....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懒得看...但是《真名实姓》就能做到非常想让我看...
       打戏不错,衔接也还好,最大的优点在流畅。最后那段什么狗狗的好温馨啊写作的时候作者女儿在边上么
       请郭泽大大过来回答,sex场面删了不...
      
       最后以一个图书专业的角度提个建议:腰封的宣传语不够耸动啊!最酷滑板萝莉多好!
  •     我觉得斯蒂芬森是受了福山《历史的终结》影响。Apparantly,both of them were wrong.
  •     四川科技出版社的,如果你是geek,喜欢洛杉矶,喜欢摇滚,就一定要读。而我一样也不符合,照样很喜欢,哈哈!
  •     我还没看呢……看到9,明白大概是个什么点子了
    真是超赞啊!!!!!!
  •     文本在哪里。我要看文本分析!!
  •       地下朋克科幻的传承与发扬——斯蒂芬森和他的《雪崩》
      文/韬子@Tower
      
      
      Snow Crash简体中文版叫《雪崩》,而台版则取了《溃雪》。无论名字如何,内容核心倒是值得开个帖子写个书评仔细说说的。目前中文科幻出版市场上的单行本很少有如此味道的小说,类似重金属摇滚的风,加着一些七七八八的地下因素,似乎得到了菲利普.迪克的真传。而文章本身的科幻点子,有创新也有传承,所幸的是尼尔.斯蒂芬森恰如其分地他所能想象到的因素都混合揉捏在一起,于是也就有了这本《雪崩》,我们也有机会可以看到菲利普.迪克当年的High药精神在这部小说中得到发扬光大。赛博朋克的小说一直是科幻小说中及其重要的类型。而《雪崩》从某种程度上讲,开始在试探着超越原有赛博风的定义和界限。这部同样具有丹.布朗风格的科幻小说,在不断地对剧情演绎的过程中,形成了斯蒂芬森的风格——可能它依旧带有很多前人已成作品的影子,但是我想在谈论赛博朋克时,斯蒂芬森和他的《雪崩》是无可避免的作品。因为它是如此的杂乱无章和精神亢奋,是如此的奇思妙想而光怪陆离,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是一部具有典型个人风格的小说——此时的斯蒂芬森那已不是简单的《佐迪亚克》的那个斯蒂芬森。无论是网络还是报刊杂志,俨然已经将这个相当前卫的科幻小说家标志成了“后赛博朋克时代”的旗帜性人物。
      
      《佐迪亚克》这篇小说中,我们只看到了一个未来的景象,基于现实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在未来的镜像。文笔走得虽然犀利但是那仅仅是一个很中规中矩的小说,与其说是科幻小说不如说是科技小说。如果通过这篇小说来认识尼尔.斯蒂芬森,明显是不理智的。这部小说,没有太多花哨的技术炫耀,也没有多大的悬念和有趣桥段。尽管叙事技巧相当到位,结构也很完整,但是并不能给读者带来深刻印象。所以,当我阅读完这本《雪崩》时,你会很自然地怀疑这本书的作者是不是曾经真的写过那本《佐迪亚克》。
      
      这是一本信息量相当秘密的小说。哲学的、宗教的、神经学的、历史学的、甚至是符号学的很多东西都被借用或者引用到了这本小说中。苏美尔神话、松散的美国政府、被私营机构把持和运营的社会模式...你会不由得开始思考斯蒂芬森是如何将这些庞杂的知识整合成统一整体——同时居然还带有那么多的趣味和悬念。信息量的强大,成为了这部小说最大的优势。作为科幻小说,技术核心和故事核心往往是相互矛盾的,作家在选择孰重孰轻中,会影响整个小说最终成品的造型。金.斯坦利.罗宾逊的《活性三部曲》以及《米与盐的年代》,无疑算是技术信息量相当充分的小说。但是故事性上却不得不说比不上康妮.威利斯和乔.霍德尔曼,甚至比火星叔叔兰迪斯的小说还要乏味——当然你是技术控的除外,有趣的场景和奇妙的幻想世界能让迷恋技术的童鞋发现和哈儿.克莱门特《重力使命》类似RPG做任务的趣味来。而《雪崩》中技术信息量和故事情节明显还是很均衡的,类似好莱坞一样的火爆场景在文本上看来也许有点轻不够稳重扎实,但是故事推进和镜头切换还是很职业的。在强化严密科学基础和信息量的情况下,还能把整个故事讲好,这是很考技术的——南希阿姨老公查尔斯.谢菲尔德那篇《末世》应该是这种类型科幻小说的范例,而《雪崩》也具有同样的特质。在丰满故事的基础上,加上密集的信息量,朋克范就明显出来了。当然,大信息量的小说有个问题是对读者理解能力的考验,多线任务的齐头并进,对读者思维集中性来讲也是一个考验。所幸的是,两个主人公阿弘和Y.T的火线任务并不陌生,好莱坞模式的故事发展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就不会那么晕头转向。从阅读快感上看,这无疑是值得称道的。说这部小说是赛博朋克也好,还是后赛博朋克也好,甚至说它是高科技惊险小说也好——其故事性和信息量的平衡的确没给Cyberpunk这个名字丢脸。
      
      从赛博朋克不同时期的作品来看,故事性一直都不是诟病的原因。当然,和“新浪潮”的作品相比,赛博朋克也带有一些理想主义色彩的成分。他们开始把“新浪潮”对技术的摈弃变成了对技术的关注,而这种关注仅仅是后技术影响的探讨。不分离技术而是将其设置为故事发展的背景。这一流派的科幻作品用文字鲜明地表达了反文化、反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朋克色彩。
      
      也许在这些赛博朋克作家眼中,他们更关心的是那个后工业时代社会的混杂秩序以及技术队人类活动的影响,而非技术本身。高科技在赛博朋克小说中是理所当然存在的背景,就像地球好氧生物呼吸需要氧气一样的理直气壮和理所当然。他们不关心技术本身,而关心技术的延伸。因此要讲述一个好看的故事是赛博朋克小说的必然。威廉.吉布森、帕特.卡蒂甘、菲利普.迪克、布鲁斯.斯特林,弗诺.文奇、尼尔.斯蒂文森...浩浩荡荡的名单中,似乎大家都是讲故事的高手。因为《雪崩》颇具电影动感的故事情节和发展,以及灰色地带场景的设置就显得是那么的正常了。
      
      把尼尔.斯蒂芬森以及这部小说和菲利普.迪克相比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两人对科幻世界的发展来说,自然不能同日而语,一个是殿堂级的教父,一个只是分舵舵主。如果按照目前这个趋势继续发展,能难保证尼尔不会成为第二个菲利普.迪克——因为两个都有着同样的创作亢奋,这种被称为High药精神的贯通,让笔下的小说冲击力十足。一直认为正常人是无法写出菲利普.迪克那种味道的,尤其是《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幻觉》、《琼斯缔造的世界》以及《黑暗扫描仪》(又名《遮蔽的眼睛》)中的那种精神错乱,痞子味十足的小说来。菲利普.迪克对神经病人精神世界的细腻描写是我认为他最大的写作特点,而这种纵向深层的想象能力是构成其小说独特性的直接动力。我不知道尼尔写作动力是什么,至少从《雪崩》中看,似乎菲利普.迪克的另类科幻套路并没有寿终正寝,而是生机勃勃。你会惊叹于构思巧妙的同时,会欣喜发现原来菲利普.迪克之后还是有疯子存在。科幻文学中的疯子并非没有,他一直都在,并且活得很好。想象力旺盛——嗑药精神在小说中肆无忌惮地到处充溢着。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两个文学气质很相像的文学青年,文章在颓废的套路中进行得相当的彻底。笔调中的戏谑和默然,对社会的超然的的判读,以及由下自上的叙述视觉,都是两人特性相近的重要标志。唯一遗憾的时,尼尔.斯蒂文森在这条道路上并没有走得太走火入魔,也许本人性格并非一个内心沉寂的人,后续出版的小说中,例如《飞跃修道院》和“巴洛克”三部曲,颓废的路子并没有走得太远——他成了哲学家,《雪崩》中的很多想法在后续的小说中都多多少少还是有出现;而菲利普.迪克终身纠结于不稳定的精神病患,而笔下的世界显然比而你更深刻但是更加的令人怜惜和同情。
      
      自然,尼尔.斯蒂芬森这部小说会和那本名号响当当的《神经浪游者》进行比较一番。尼尔和吉布森的对比显然是相当拉风的。这部小说同样和很多赛博朋克的小说一样,以一种地下的、非常规的、由下而上的视觉来看待技术对世界的影响。黑社会、地痞流氓以及军火、械斗等等都充分地说明了“痞子味道”,地下范十足。从这个程度上讲,《雪崩》并没有创新,依旧采用了威廉.吉布森当年最为流行的“颓废风”的套路。首先从题材上看,对网络对社会影响的文字表达上看,明显走的路线不一样。吉布森是一个很地道的痞子派,从底层社会的视觉描述,显然比《雪崩》中的黑手党看上去更职业。如果比较谁的小说更草根谁的小说更黑帮谁的小说更地下的话,尼尔.斯蒂芬森明显还是干不过老辣椒威廉.吉布森。通过《神经浪游者》、《阿朵伊》、《约翰尼的记忆》、《新玫瑰旅馆》、《整垮珂萝米》和《雪崩》的对比,你还是会觉得尼尔的黑社会黑得相当的业余。而颓废风的阅读感觉上来看,看过“蔓生都市三部曲”朋友一定会觉得吉布森才是个真正的末世悲观主义者。两者相比,虽然都是技术悲观主义,都是地下朋克风,都是反技术流,但是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尼尔.斯蒂芬森从这几方面上还是无法超越威廉.吉布森。
      
      但是,不得不说的还有《雪崩》中的想象力和技术那是相当的惹人眼球。尽管延续了赛博朋克的行文特点和虚拟网络的老套路,但是他很聪明地把虚拟空间对人类的冲击成功地引入到真实世界,那个脑病毒的点子是相当的拉风。再加上神秘的历史学和宗教学以及符号密码解释之类,很容易落入老套路的赛博朋克小说宛然一变,成了亮堂堂的精彩大作。这就是有和没有的区别。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交汇融合,人在不同界面上的行为和思想,成了这部小说最大的亮点。而正因为这些极具尼尔.斯蒂芬森个人色彩的想象力出现,《雪崩》也能摆上台面,成为和《神经浪游者》一样的经典赛博朋克作品——由此,尼尔能成为吉布森后的一个赛博朋克标志,而非是一个简单的盲目跟风者。
      
      如果喜欢菲利普.迪克和威廉.吉布森的小说的童鞋,这部小说当然是无容错过的。毋庸置疑,这部小说的含金量在十几年后的今天看来依旧的扎实丰盈,好不退色。这也也应证了——世界上唯一能跨越时间和空间距离的,唯有想象力。
      
      通过对比,尽管《雪崩》的尼尔.斯蒂芬森之于《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的菲利普.迪克,以及《神经浪游者》的威廉.吉布森,优势和弱势都十分明显,但是其浓厚的个人色彩也同样出众。也正基于此,《雪崩》能毫不谦虚地承认自己作为“后赛博朋克时代”的一面大旗。它的存在的确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
      
      
      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50位数字英雄,列举当今世界技术创新上的杰出人物,40岁的尼尔•史蒂芬森入选其中,其理由是他的书塑造和影响了整整一批IT人。1998年3月,《审理杂志》推出“最后审判日:100本你今生必看的书”的评选,评出世界上100本最佳科幻-奇幻小说,《雪崩》作为他的成名作,赫然在列,同时,《雪崩》也入选了亚马逊网上书店选出的“20世纪最好的20本科幻和奇幻小说”和《商业2.0》杂志推出的“每位CEO必读的伟大书籍”。
      
      
      书评中所阐述的一切足以解释以上这一切的理由。因为这是独一无二的尼尔.斯蒂芬森,也是独一无二的《雪崩》。
      
      当小说成为一个符号或者地标性质的标杆时,是不是经典已经不重要了。
      
  •       拿到书的时候稍稍有些吃惊,
      并未期许如此的厚重。
      赛博朋克钢板砸向脑袋的时候,
      果然要比其它的题材更为要命。
      
      敢于把披萨作为振国之宝,
      而且让送披萨外卖的混血小子当主角,
      果然只有美国人才这么……疯狂吧。
      
      说实话,故事并不算太棒。
      但是我想,
      倘若是十年前有幸拜读此作,
      那是绝对要惊为天人的。
      
      何况本作是 92 年出版,
      还是在网络飞速发展之前,
      距离今天,
      跨越了将近二十年的时差。
      二十年,对于一项超高速发展的技术,
      要准确把握它的脉搏将是多么困难,
      然而尼尔·斯蒂芬森做到了。
      
      无论是“超元域”(Metaverse)还是“地球”(Earth),
      都是现今网络信息技术的焦点。
      前者便是今天满大街的“MMO”,
      最贴切的便是已经辉煌不再,
      进退维谷之间的“第二人生”(Second Life)。
      后者将“GIS” 发挥到了极致,
      而今天它的最佳代表“谷歌地球”(Google Earth)的创造者,
      则明确表示是来自《雪崩》 “地球”的创意,
      并明显有着致敬的意味。
      
      在书中提到,而今天还没有达到的技术,
      比如“图书管理员”(The Librarian)则是
      面向对象数据库与数据挖掘的方向。
      要达到这个层次,甚至是广泛意义上的“超元域”,
      则需要依赖目前正在高速前进的云计算和
      量子计算机的质的飞跃。
      
      其它诸如“鼠辈”(Rat Things)、“理性”(Reason)等,
      则是生化、武器方面的话题,
      骆驼所知甚少,就不再赘言了。
      
      两个小小的 neta:
      主人公原名“Hiroaki Protagonist”,昵称“Hiro”。
      “Protagonist”直译就是“主角”,
      而“Hiro”自然是“Hero”罗马音,
      一指“英雄”,二指“主角”。
      书中译为“弘·主角”,
      多少失了双重反讽的效果。
      
      而“守宫阴齿”(dentata)的设定更是别具一格,
      脱离了传统贞洁锁原理,
      轻便、隐秘,而且致命。
      不知道此前大热的电影《阴齿》(Teeth),
      是不是便受了此作的启发?=A=
      
      其它比较有意思的设定,
      便是想象中的未来政治体系。
      这个不好细说,虽说有些夸张,
      却是商人逐利的可能趋向。
      
      另外原本最值得细说的便自然是,
      关于“雪崩”病毒的设定:
      通过底层语言进行渗透与传播的病毒。
      但是说到这个话题,
      就不能不说说本作的缺点。
      虽然有不少传说作为佐证,
      “喃刹怖”(nam-shub)、“谟”(me)等的确也是有迹可循的,
      但始终缺乏有力而直接的证据。
      对于原理方面也几乎是避而不谈,
      而主角更是用短短时间,
      便轻易制作出了破解病毒的工具。
      而普通语言病毒与计算机语言病毒的异同,
      也是全然没有介绍,
      这一切实在是让人难以信服。
      
      所以说,本作的成功之处在于环境的设定,
      对未来世界的推断精巧非凡,
      而对推动故事进程的主要事件缺少了更细致的考量。
      以致到了本书将近三分之一的阶段,
      “雪崩”的概念基本没有见到,
      而故事最后却一股脑地通过,
      平铺直叙的大量神话传说灌输给读者。
      只有客观陈述,而心理活动的缺乏,
      致使人物的行为毫无目的性可言。
      结局部分为了让诸多人物登场,
      而显得仓促、荒谬、可笑。
      
      但是或许也有翻译方面的问题。
      堆砌如山而又晦涩生硬的行业术语,
      会让非计算机专业的读者苦不堪言。
      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看译者,郭泽,便似乎有了印象。
      对了!那该死的《提升之战》!
      我说呢,让时不时出现的别扭的词汇,
      拖泥带水地降低阅读的快感,
      原来是该译者的典型特征啊!
      于是我对未读的《孤儿远征军》
      乃至《热夜之梦》都充满了恐惧。
  •     今天在书店,看到了这本和荒野,最后还是拿了本69回去
  •     《雪崩》最吸引我的就是这个公设了。
  •     凑成整数来看。2012 1/3进度
  •       几次拿起,又几次放下,最终我放弃了看完这本书的努力。
      看着疏着莫西干头,开着哈雷摩托,听着摇滚音乐,全身散发金属感的朋克们。。。我承认我实在难以设身处地的投入这本书中。
      另一方面,看着十年如一日,坐在同一个酒馆的同一个位置,拿着同一把小刀,雕刻着永远刻不完的雕像的古龙小说里的角色,却觉得“那就是侠客”。
      这本书塑造的国家体制崩溃后的世界还是非常成功的,虚拟世界也是有如真实,事实上我觉得书里超元域将来会出现的。如果有中国人基于这个背景写本小说就好了。
      可惜了。
  •       觉得斯蒂芬森自有矛盾之处,在《雪崩》中表现出了他对宗教史和哲学有不少研究,同时可能做过软件公司的程序员(看到对Y.T.母亲在政府工作的描写时就这么觉得,那些令人头疼的工作方式和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几乎就是软件工程里的麻烦事)。从前一点来说他有不错的人文科学背景,本应文笔厚重一些。但是恐怕是受了糟糕的程序员生活影响(至少我这么认为),实际表现在《雪崩》里的文字轻狂而又激烈:那些夸张的比喻和时现的粗口,让这部小说显得比较酷,行文痛快。
      
      个人对这种文风并不太在意。主要归因于拿走外壳,尼尔抛出两个不错的概念:“雪崩”和超元域:恰好是他在宗教史和计算机科学两方面的展示,也是精彩所在。
      
      1. 雪崩
      “雪崩”,同时存在与现实世界和超元域中。伴随着雪崩的揭秘作者带出了一段有趣的苏美尔神话和自己的见解:人的大脑好像计算机的芯片,拥有一定固化的的物理电路(人脑沟回)。就如计算机电路会高效的执行01码机器语言一样,人脑也可以无需理解的在大脑的深层结构中执行苏美尔语(认为就是所谓的亚当语)。那时的人是毫无个性和创造性的“裸机”。这一点很有趣,人们似乎并没有主观意识,至少很微弱,这和唯物主义的一元论是吻合的。恩奇(Enki)作为世界上唯一有意识的神,创造出了各种“谟(Me)”。后来伊南娜从恩奇那里偷来指导人类的生产生活,并把它们存放在神庙中由“恩”这个祭祀职位来掌管和分配。很自然地,具有程序员思维的尼尔把这些“谟”的集合类比成操作系统(不敢苟同,个人认为至多算是一个个的具体应用程序,其本身并不具备可重用性并且维护复杂),把神庙比作数据库,祭祀“恩”理所当然的充当起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角色了。可惜正是由于这种“谟”的复杂性牵扯到版本更新还有各种调度问题(这是操作系统诞生的部分原因),恩奇并不希望人类像原始的打孔计算机一样只会执行带上的圆洞和实心,希望人类具有创造性并且推动社会进步,便制造的著名的“巴别塔”事件:建筑师们无法互相理解各自的语言,巴别塔废止。从此人类的语言走向多元化,人们通过生产实践慢慢地具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意识出现了!个人认为,在语言慢慢走向高级前,先诞生的是操作系统。这就是书里提到的《汉谟拉比法典》,它是最初支撑人类社会规则的调度软件,进而出现了不同的法律和社会体系如各大古文明(类似的UNIX,Windows)。从此人们的语言蓬勃发展,汉语,拉丁语等等(Lisp,Pascal,c,java等等)。关键就在这里,恩奇让人们无法互相理解对方语言,从而避免的社会的机械化。所以今天我们有了结构化思维,面向对象思维,函数式语言模式。而文中阿舍拉邪教恰恰就是针对这一点,他们传播病毒(体液传播,居然是ml和哺乳)以避开人们的高级语言,令大脑中的原始沟回重新开始作用。教徒就开始受到的“无意义的语言”控制,直接执行发布者的命令行事,失去了自己的思考。生物病毒“雪崩”,就是这么回事。就好象一个计算机高手,他绕开了操作系统和各种安全机制,直接把一串二进制机器指令交给电脑执行。可惜现代计算机并没有执行打孔纸带的接口,打开这个接口的关键就是“雪崩”,他让你重新接受这种原始的指令。
      而超元域中的“雪崩”,作者显然处理得过于简单,它们居然来自外太空。以电磁波的形式存在!由于黑客对01码理解比常人要深刻,这改变了他们的大脑回路结构,使得他们轻易就被这种01数据病毒感染。恩,大卫五就是这么倒下了。天,如果说一个人看到65536联想到2字节16位2^16就算黑客的话,尼尔自始至终表现出对程序员的厌恶和对自由职业黑客的向往,真是赤裸裸的了。
      
      2. 超元域
      也许现在这个玩意没什么新奇的。但是我至少敢打赌多数人在1992年前后连文字mud都没有听过,甚至连UO都是后来6、7年的事情了。如此看来尼尔这个设想可以算是网络游戏的雏形。至少今天玩的游戏,不都是可以直接穿过别的玩家,直接在地图里走来走去的么。如果将来超元域可以实现,那么就不再需要视频会议,分开的异地情侣可以继续约会,甚至职员也不用整天出差满天飞了!Hiro在超元域里制作化身赚钱,甚至你可以想象,如果花一些钱让你在网络游戏中的形象永久化身成为高达或者蝙蝠侠,你愿意掏腰包么?(现在的网络游戏私改模型都是不公开允许的)
      
      当然,自己的观点:尼尔把宗教神话和计算机的发展联系到一起,并且提供了超元域的构想,是这本书最重要的看点。另外作者的亚洲情结很严重,对中国人的一些描写看上去并不舒服。
  •     看了科幻世界译文版上面的一部分,喜欢。好像这书很难买到。。。
  •     @TT:最近只见到这个隐形眼镜的嘛:http://www.sfw.com.cn/html/zixun/kexueqianyan/2009/0914/1382.html
  •       强烈推荐卓沃斯基兄弟拍成电影 - 这种书怎能不拍成电影。。。而且一定要卓沃斯基兄弟来拍,它会比Matrix酷得多。。。
  •       中文版的翻译得这么感觉怪怪的,。宗教,语言神经学,黑客,增强现实,人工智能,虚拟空间覆盖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之上使得整篇小说看起来这么华丽,新奇,扣人心弦。。但仔细观察,却发现其实故事情节的衔接却感觉不那么紧凑,不过也说小说,科幻小说,的逻辑就该不那么一样。。总之,,还是本好书,因为是如此的引人思考,开拓视野,不时又给你个意外的灵感。。
  •     没看过多少科幻小说,寒假回去一定要读几本,,,喜欢想象,因为在幻想的世界,我就是我,无拘无束。对生活又会充满了希翼和期盼。
  •     Hiro在日语里就是弘,这个主角不是怎么看都像是日本人的设定么,所以个人认为这么翻译没什么不妥。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